廣元涼麵相關作文20篇

廣元涼麵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0字

廣元人傑地靈,不但孕育出了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而且還孕育出了一種獨特的地方美食凉面。

廣元涼麵十分好吃,爽而滑,軟而精到;而且物美價廉,不論春秋冬夏吃起來也方便,堪稱快餐。男女老少都愛吃,都宜吃,逐漸成了廣元人必吃的美食。

那麼,為什麼廣元涼麵會如此好吃呢?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本來,麵食是中國人飲食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甚至可以說食以面為天。在絕大部分地區,麵食是由大麥磨粉之後和著水而成的。而廣元涼麵與其它麵食不同的是選用本地優質大米,採用嘉陵江水浸泡、打漿之後上籠蒸制而成。米一般是隔年大米,經一年時間蘊化,經受春季滋潤、夏季烘烤、秋風收斂、冬天蘊藏之後,更加提高了大米的質地。故而由此做成的涼麵有了酥軟滑爽精到之感。

涼麵好吃與調料也是分不開的。尤其辣椒油,辣椒採用本地優質乾紅辣椒磨成辣椒麵,再用熬好的熱菜籽油將其煎制。煉油過程聽說也是很有講究的,與油溫、煎炸次數有很大的關係。還可以在其中放入多種其他調料,比如八角、小香等等。

涼麵師傅嫻熟的烹調手藝也少不了。要把一碗蒸好、切好的涼麵的味道調好,也是關鍵。放上主料辣椒油,搭配一些豆芽、韭菜、黃瓜絲、要根據食客口味的不同,輔以適量蒜泥、豆油醋等,這樣一碗油黃透亮、薄厚適中、色香味俱全的涼麵才算大功告成。看起來美眼,吃起來過癮,或麻辣鮮香,或麻辣魚香,讓人意猶未盡。

廣元涼麵,這道特色美食已經家喻戶曉,它不但正以它獨特的味道讓人飽以口福,回味悠長,同時也吸引著不少外地遊客來品嚐!

家鄉的風味小吃——涼麵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1字

我的家鄉是內江市威遠縣,那裡不僅景色優美,而且小吃多得數也數不盡:涼糕、羊肉湯、油條、油炸粑、葉兒粑、心肺湯……但我最愛吃的還是涼麵。

涼麵在威遠也算是無人不知的小吃了。我家奶奶就特會做。奶奶先煮熟了一大盤淡黃的涼麵,再去菜市場買了:大料、八角、茴香製成一種祕製的香油,再用姜攪拌成姜水,用蒜攪拌成蒜水,最後把煮好的豆芽和涼麵、蒜水、姜水、白糖、醬油、芝麻油、香油一起攪拌,一碗又香、又甜、又麻的涼麵就大功告成了,如果你覺得還不鮮辣呢,就再加一勺小米辣進去,管保你會直呼帶勁兒。

一碗金黃色的涼麵像一根根絲線似的盤在碗裡,真是捨不得吃。

記得小時候,媽媽和奶奶在做涼麵,涼麵剛一做好,我就去給我那一碗涼麵加調料,不管什麼料,都往裡面放,那細細的花椒粉自然是加了不少。剛加完調料,我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結果因為味道太美,一吃就吃了三碗,麻得我“呼哧呼哧”直踹氣,一連喝了三碗南瓜綠豆湯才止住了麻。

家鄉風味小吃真是“一級棒”!如果你到我的家鄉來,我一定會請你去飽餐一頓“威遠涼麵”!

我的涼麵情緣 篇3

國一作文 ,72字
我的涼麵情緣作文500字https://wWw.ZuoWen8.com/a/277892.html

一碗熱騰騰的“涼麵”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6字

生活中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有些事成為過眼雲煙,有些事卻永遠不會隨風而逝。

那是一個寒冷冬日的黃昏,北風凜冽地刮過,如刀子一般。飢餓和寒風襲擊著我,我努力裹緊衣服,想更暖和一點。這時,一股食物的香味突然飄來,我一愣,急忙四處尋找。很快我就把目光鎖定在一輛賣涼麵的鋪子上。“沒錯,就是它了。”我心中一喜,快步跑向小鋪。

“我要一碗涼麵。”我吞了吞口水,高興地說。賣涼麵的奶奶打量了我一會兒,皺了皺眉,遲疑地說道:“五……五塊。”我用凍僵的手拿出錢來,輕輕地遞給老奶奶。她伸出也被凍得通紅的手,哆哆嗦嗦地接下了,然後她便準備起來。我就在附近隨便走走。五分鐘過去了,寒風越來越猛烈,天色也暗了不少,可奶奶卻還沒有好。我有些不滿,上前詢問道:“涼麵好了沒有啊,天氣很冷。”但當我走上前一看,老奶奶沒有像平時那樣隨意撒點蔥花就完事,而是生起了熱鍋,煮開了鍋裡的滷水,認認真真地把涼麵放到滷水裡熱了又熱。聽到我說的話,她有點不好意思,解釋道:“那個,現在太冷了,吃涼麵對胃不好,奶奶幫你熱一熱好嗎?”我愣住了,呆呆地點了點頭,小聲答了句:“謝謝”。過了一會,奶奶熱好了,仔細地拌好配料,又悄悄地多放了一串魚丸,這才將“涼麵”遞給我。我接過“涼麵”的一剎那,我又看到了她凍得通紅的佈滿皺紋的雙手,可她卻絲毫沒有怕冷的樣子。

就這樣,我端走了一碗熱騰騰的“涼麵”,它散發的熱氣焐熱了我凍僵的雙手,就連凶猛的北風似乎也不再讓人感到寒冷了。我眼前突然蒙上了一層霧,不知是熱氣還是淚。

這件事過去已經有兩三年了,它卻遲遲沒有隨風而逝。正是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了來自陌生人的愛—不驚天動地,愛的溫度只有一兩度,卻足以溫暖人心。

我愛故鄉的涼麵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2字

我的故鄉在成都,我愛故鄉的涼麵。

陽春三月,涼麵還不是我最喜歡的食物。但到了悶熱的夏天,人們沒有胃口吃東西,這時候涼麵就“閃亮登場”了。當我一回到家,就從冰箱裡拿出昨天晚上媽媽做好的涼麵,急不可耐的吃下一大口。“哇!”我說道,“太香了,涼麵太香了。我恨不得一口氣把涼麵吃完!”當我再次拿起筷子,準備開始吃涼麵的時候,我心裡想:“不如我先觀察觀察涼麵,反正老師又讓我們瞭解故鄉的特產,我先觀察。”

媽媽做涼麵時,會先用花椒和幹辣椒煎油,再把涼麵放進鍋內,煮好,但不要煮軟了。然後把面放入盤子裡晾涼,再用手抓起來,把豆油倒入裝著面的盤子裡,反覆用手抓,直到把盤子裡的面抓幹。最後把辣椒油倒入面裡,涼麵就完成了。

涼麵的外觀就令人食慾大開。那亮晶晶的碗裡,有著Q彈的面,面上放著蘿蔔絲和白糖。麵條長長的,白色偏黃,紅紅的蘿蔔給人增加了想吃的感覺。

涼麵觀察完了,我要開始品嚐涼麵的美味啦!我小小的吃了一口,哇!剛開始吃的時候沒什麼感覺,可是到後來,又香又麻,又辣又鮮,甜鹹適當,酸辣可口,真是讓人越吃越香。沒想到,我一轉眼就把媽媽昨日晚上做的涼麵吃的乾乾淨淨了。

我愛成都,更愛故鄉的涼麵!

涼麵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383字

涼麵是我夏天中最常吃的早餐。

你可別小看這盤涼麵,製作也很講究的。首先要先好麵條,水燒開把麵條下鍋後,煮沸五分鐘左右,麵條浮上來就可以了。面不能煮太熟,這樣的面沒有嚼勁。麵條起鍋後要趕緊散熱,還要滴幾滴食用油,最好在風扇下吹,邊吹邊挑。等涼透後再加上適量的調料食鹽、麻油、老乾媽、蘿蔔丁、蒜蓉……攪拌好,好啦!美味爽口的涼麵做好了。看到裝在盤子裡的面像一根根金條,香氣撲鼻而來,讓人饞得直流口水,恨不得一口吃完。如果加上花生米和滷肉,那味道更香了。

涼麵是人們常吃的食物,有一次媽媽裝了滿滿一盤,爸爸淡淡地說:“涼麵有什麼好吃的。”我一聽趕緊說:“媽媽做的比外面好吃。”於是爸爸拿起筷子嘗一口,再一口,接著就狼吞虎嚥起來,“嗯,是比外面的好吃多了。”我看著爸爸那吃相,“哼,還說不好吃呢!”結果他比我和媽媽兩個人吃的都多。

媽媽也笑著說:“自己做面更實惠,更衛生。”

廣元劍門關遊記 篇7

國小二年級作文 ,477字

五一到了,媽媽告訴我去四川廣元劍門關旅行。聽到這個訊息後,我非常興奮。

我們晚上12點出發,一路上有說有笑,我記得我好像經過了一個服務區就睡著了。

經過了六個小時,我們到達了景點,這個地方都是豆腐宴,我們好不容易找了一家賣早點的地方,吃了一點兒就出發了。

來這裡遊玩的遊客真不少,經過詢問我才知道劍門蜀道很遠,想要登上去需要很大的勇氣。門票買好了,我們就出發了,路上經過的景區很多,我們經過了望關橋。據我瞭解,以前張飛大戰馬超得勝後,助皇叔留守葭萌。孔明使赴劍門關籌備建關。不久關城樓,棧道通,張飛疑心,使獨騎前往觀望,當他站於關前,觀前所見,所見軍師飛樑閣道時。這位上將驚歎道:軍事真乃神人也。據說張飛當年就是站在此處橋上望關興嘆的。

一路上,我們經過了仙雲客棧、柿樹坪、一線天、石筍亭、天梯峽棧道、關樓等,這裡依山傍水,群山環繞。這裡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遠遠望去石筍峰,就像《黃山奇石 》一文“仙人指路”一樣,這裡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岩石,真是百聞不如一見。真應了那句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通過這次旅行,我增長了見識,收穫了知識。

廣東銀灘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7字

這個暑假,我去了一個美麗的地方—銀灘。

不愧是“天下第一灘”,看啊!沙灘猶如一匹精美的布上鑲嵌著閃閃發亮的鑽石,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華貴。在沙灘邊,還有一片海,它就像一塊精美的藍寶石,不帶任何瑕疵地呈現在我的眼前。甚至我都開始懷疑,當年毛主席說的該是:“銀灘如此多嬌,無數英雄競折腰。”

這景色這麼美,難怪前來玩耍的人也成千盈百,男女老少,都在進行著屬於他們的活動:男的衝浪、游泳;女的喝果汁、晒自拍;老人們也戴著草帽,坐在椅子上悠閒自得地看風景;而小孩呢他們又在幹什麼呢?啊,他們正用小小的手玩堆沙堡,玩皮球呢!我也忍不住,光著腳丫,就在上面飛奔,柔軟的沙子撫摸著我的腳丫,可真舒服!像三月的和風,像四月的細雨……

突然,耳邊傳來一陣陣歡呼,我忍不住好奇,也與媽媽一同過去看個究竟。好不容易擠進去,發現那是一位大哥哥,他手裡還拿著一個橢圓形的板子,我不禁問媽媽,媽媽在我耳邊說:“那個叫衝浪板,想必他剛才一定是做了高難度動作。”我問:“那有些什麼呢?”媽媽想了一會兒說:“衝浪是一種水上運動過程很刺激,但也很危險,能會就很難了,還要做出一些空翻、側翻這種大幅度動作的話,嘖嘖,了不起呀!”我聽了目瞪口呆,也對他心生佩服。

然而,時間到了,客車也到了外面,我們不捨得離開了銀灘。

銀灘的景色讓我難忘。

家鄉的元宵節 篇9

國三作文 ,647字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到處都張燈結綵,而在我的家鄉—湖南衡陽,也不例外,過元宵節時要比大城市裡過得還熱鬧多了。

元宵節這天,一定要早早起床,意味著自己一年都會勤奮。起床後,穿衣服也是有講究的,得穿的一身紅,代表著紅紅火火。衣服穿好後,事情就輕鬆了:老人們在家中包元宵;大人們要大掃除;小孩子們就是到家外面去鬧元宵了。先說說包元宵吧,包元宵的數量自然也是一個吉利的數字,每人包十二個,十二個是由兩個六相加而成,意思是六六大順。元宵的餡兒就不相同了:有的往其中幾個元宵裡包糖,誰吃到就生活甜蜜;有的往元宵裡包硬幣,誰吃到就會走財運;有的往元宵裡包蘋果碎兒,誰吃到就會平平安安。雖然這樣包並不一定會實現這些祝願,但是這一種種包法卻透露出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企盼。大人們大掃除是為了把家中所遺留的前一年的不愉快統統趕走,辭舊迎新。

最有意思的就是到大街上去鬧元宵了。大街上人挨人,人擠人,他們都穿著紅衣服,走在一起,就像一片火紅的海洋,美麗極了。街上的人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慶祝元宵節:有的在舞龍燈,希望自己能飛黃騰達;有的在踩高蹺,希望自己步步高昇;有的在撒糖花,希望自己生活甜蜜。小販們支起小攤,一邊跟街上的人們慶祝,一邊賣元宵和各種元宵節的紀念品。大家都盡情地玩著,歡快地笑著。

這一天晚上還必須得吃元宵呢!是多麼快樂、美好、幸福的日子呀!

家鄉的元宵節有著自己獨特的慶祝方式,有著濃濃的地方特色,有著喜慶的節日氣氛。這是在大城市裡感受不到的。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元宵節。

夢迴晚宋,染心扉蒼涼 篇10

國三作文 ,987字

入夢,風生雲起;夢醒,花開花落。

—題記

百轉流年,回首易安一生,染心扉蒼涼。

她的詩沒有李白的磅礴瀟灑,沒有辛棄疾的慷慨悲壯,沒有蔡文姬的俏麗玲瓏。只是簡簡單單,婉約流暢的吐露著內心深處的自己。出自書香門第,卻沒有小姐的嬌生慣養。內心惟有一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般的自己。

在她淺淺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哀愁中,偶遇了一顆心的另一半—趙明誠。沒想趙明誠在幾年後卻離她而去。易安那顛沛流離,備受折磨的心每日在水深火熱中煎熬。倉促中改嫁給了張汝州,可知人知面不知心,衣冠楚楚的張汝州,娶了李清照只是為了李清照身邊尚存的文物。《金石錄》是趙明誠和易安的心血。兩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權上鬧矛盾,漸漸發現志向情趣大異,無奈之中,李清照告發張汝舟的欺君之罪。

一個人的生活,很是孤寂。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在那個時期裡一位女子獨自承受著“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孤獨。捧一汪月光,掬一池清水,挽一袖暗香,看眼淚思念著誰的傷痛。“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字裡行間,又掙扎著怎樣的苦楚。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她那如水般波瀾又深不見底的眼睛瞟過我,我不知該如何迴應,默默低下頭,試著去體會那顆深邃的心,可是我永遠感覺不到,只是有淡淡的憂愁爬上心尖。

心裡的易安應該是如花如水的女子,淡然優雅。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如此美貌又富有如此的才氣。這樣的女子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易安,首首詞,句句詩,不愧怍於“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

夢醒時分,慘淡的月光映入眼簾。“當年曾勝賞,生香薰袖,活火分茶。極目猶龍驕馬,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殘花。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久久不願睜眼,心跳很慢很慢。心想就在這樣的,有易安陪伴的夢裡地老天荒。冰冷的左手握緊冰冷的右手,感受彼此的溫度。掀開窗簾一角,看凌晨裡的城市。彷彿在另一個世界裡,易安在如此嘆惋這世間的炎涼。“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人的一生匆匆而過,來不及向這個世界道一聲:永別。

似水光陰,細想易安一生,染心扉蒼涼。

快樂的元宵節 篇11

節日作文 ,562字

盼望著,盼望著,元宵節終於來到啦!元宵節是我最喜愛的節日,因為這一天,不但能吃到又香又甜的湯圓,還能觀賞五彩繽紛的煙花。

上午,媽媽帶我去超市裡買湯圓。來到超市,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湯圓,有簡裝的,也有精裝的;有水果餡的,也有花生、芝麻餡的,真是種類繁多,應有盡有。我和媽媽挑了兩袋簡裝的、黑芝麻餡的湯圓,就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

終於到了晚飯時間,媽媽開始煮湯圓,當我看到雪白的湯圓在鍋裡翻滾時,早就饞得直流口水了。媽媽剛把湯圓盛出來,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吃了,幸虧媽媽喊了一聲:“小心燙!”我才沒動手。等了幾分鐘,開始吃湯圓了,我挑了一個放在嘴裡,感覺湯圓粘粘的,軟軟的,輕輕咬一口,裡面的黑芝麻餡流出來,真是又香又甜,好吃極了!我連續吃了好幾個,媽媽看著我狼吞虎嚥的樣子,笑著說:“小饞貓,慢慢吃!”正當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一個湯圓“調皮”地掉到了地上,當我正從心底裡感到可惜時,爸爸一起身,正巧踩在湯圓上,結果湯圓黏在了鞋底上,爸爸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引得我和媽媽大笑不止。

吃完湯圓,天色也暗下來,我和爸爸媽媽到大街上看煙花。空中的煙花好美啊!有的像盛開的花朵,有的像無數顆亮晶晶的小星星、有的像長長的瀑布,還有的像一個巨大的降落傘……看著五顏六色的煙花,我不禁歡呼雀躍!

多麼快樂的元宵節啊,我企盼下一個元宵節快點到來!

《狀元母親棄家而逃》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724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人類的朋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暢遊書的海洋,體會那無窮的奧妙。

在這個炎熱的天氣裡,我躺在床上,無意間看到了書架頂層有一本書《狀元母親棄家而逃》,便拿起來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宋朝時,有一個書生考中了狀元,入朝為官後,鐵面無私、節儉清廉,受到了皇帝的賞識。這也引起了一些官員的嫉妒,他們準備戲弄一下狀元的母親。有一天,狀元的母親上街買菜。一個年輕人急匆匆地跑到她的面前說:“你的兒子惹事了,他殺人了!”狀元的母親毫無反應地走了。幾天後的一個晚上,狀元的母親正在紡織機前紡紗,這是又有一個人慌慌張張地跑進門,對狀元的母親說:“你的兒子已經逃走了,官府正在捉拿他。”狀元的母親依舊不理睬。沒過多久,一個自稱是狀元年輕時的朋友來了,他邊哭邊說:“伯母,你的兒子被抓了,朝廷正在派人往這兒趕,準備查抄你的家,快逃吧!”狀元母親見三個人都這麼說,急忙連夜逃走了。

合上書我從中悟道了很多:古代有句成語“三人成虎”,比喻謠言或訛傳經過很多人重複敘述後,就能使聽者信以為真。如果一個謊言被許多人傳了許多遍,那麼這個謊言也彷彿變成了現實。因此,在面對紛繁複雜的資訊時,人們需要有一定的甄別能力,篩選出正確的資訊,過濾掉錯誤的資訊。當然,這離不開人們自身知識的儲備和判斷能力。

在我們周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訊息或“道理”,有的是從電視上、網路上傳出來的,有的則是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鄰居街坊告訴我們的。但是要記住,面對這些資訊時,我們不能無條件地接受,甚至是盲目地相信,而是應先有懷疑態度,然後冷靜地思考和結合實際分析資訊的真實性,最後再做出決定。我們要多閱讀、多關心國家大事、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自己成為聰明人而不是愚人,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涼風起,秋意濃 篇13

高一作文 ,834字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空氣中沒有了夏日的炎熱。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道路旁的梧桐樹上的樹葉開始泛黃。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涼風起,秋意濃。

十月,初秋,夜晚,一場秋雨正在沖刷著夏季的餘溫。穿衣,推門,離家,去街上感受今年的秋意。“一場秋雨一場寒”走在街上便感受到絲絲涼意蔓延在空氣中,圍繞在身邊,慢慢地貼近肌膚,我不禁打了個寒顫。

抬頭,看著雨點從夜空中墜落,映著路燈的燈光你會發現每滴雨點並不是直直地落下來的,而是一道道放射狀的斜線。沒有雪花飄落時的妖嬈,沒有落葉凋零時的搖曳,幾滴雨點落下,每一滴都在地面上淺起一朵水花,之後便從這個世界上銷聲匿跡了。一切都是那麼安詳。

漫步,一片梧桐葉在空中舞蹈著,在這場秋雨中“謝幕”。這是我才注意到道路兩旁的梧桐樹早已用自己的落葉給光禿禿的柏油路戴上了星星點點的裝飾。每片樹葉都安靜地躺在地上,都安靜地等待風起,都安靜地準備著離開這個世界。梧桐樹已不再是盛夏的濃綠,從中可以看出幾分微黃。那種顏色就象水彩畫一般,但不同的是那幾片與樹枝“難捨難分”的樹葉為這幅天然水彩畫多添了幾分濃濃的秋意。

看著,路上的行人打著雨傘或戴著帽子匆匆忙忙地往家裡跑去,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把手揣在口袋裡,嘴裡也抱怨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秋雨和這似乎是突如其來的秋意。而我則繼續在路上漫步,古詩中說的“一蓑煙雨任平生”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呼吸這清爽的空氣,能嗅到秋意的味道,象新茶一樣的芬芳而不會過於濃厚。端詳這初秋的夜景,能看到秋意的顏色,象水墨一樣的淡雅而不會過於單調。聆聽這冷寂的季節,能聽到秋意的聲音,象天籟一樣的美好而會不過於傷感。

涼風迎面踹來,帶走了幾片落葉也帶走了最後殘留的夏意。每個秋天都象今年的一樣卻又都不完全一樣,就像人的生命一樣,或長或短,不盡相同,但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時,不多不少;每個人經歷過的事情也都不一樣,但全都是喜怒哀樂,不溫不火。也許生命中一些值得期待的事情就在這個秋雨飄落的季節。就在這個落葉搖曳的季節。就在這個涼風起,秋意濃的季節。

夏日乘涼 篇14

國二作文 ,857字

月色下,那街道上群圍著的老人和那些手搖蒲扇的奶奶,是煙臺街頭小巷抹不掉的獨有風光。

我是最盼望乘涼的,喜歡乘涼,喜歡乘涼的那種濃濃的味道。

一般是晚飯七、八點鐘,煙臺的古巷小樓、矮橋石洞便出現了一群一群的人。一般是鄰里間成一組,散落在城的邊邊角角,為夜晚添了幾分溫馨。男人們一般都趿著拖鞋,一律光著膀子,早早出來搶攤設地,各自寒暄。有的搬出躺椅在小巷的古柳下欣賞月色;有時還會出現一兩個說書人,搖頭晃腦的誦讀。還有哼小調的人,胡吹神聊起來,越吹越離譜,之後大家笑成一團;瞧,天上的月亮也笑彎了腰。

再看那石頭臺階上,圍坐一群老頭子。分兩幫兒,有的對弈,有的觀棋。老人們意氣風發,紅光滿面,有的激動地“啪啪”地拿棋子敲著棋盤,觀弈的老人中時不時傳出幾聲叫好;老人們似乎忘記了歲月的滄桑,大家聚在一起同歡笑,這幅美妙的風光哪兒還會有?只有這古老的小城才能承載這種美妙風情。

一般在一排排“煙臺像”的舊樓前,排坐著老太太。一律坐在馬紮上手搖蒲扇,聊聊李家媳婦長,王家兒子短,旁邊還有給小孩子講故事的。在月光下,在小徑上,大家其樂融融。這時有晚歸的人,索性將席子抬了出來,把酒和菜都拿了出來,自斟自酌,當頭對日,頗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之意境。也許,只有煙臺街頭才描繪出如此和諧的風光。

而孩子們則成了乘涼的主角,認識不認識的孩子都玩了起來,拿出輪滑,自行車,在廣場上奔跑跳躍。媽媽們帶著花露水,這淡淡的香氣為乘涼添上了一份激動安寧與美好。於是,這花露水在乘涼人的心裡抹上一層美好意象。有備而來的媽媽們帶足了水果。玩累後就大吃一通,孩子們把肚子吃的滾圓滾圓的,趴在石凳上,仰望星空,正如那“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這一幅幅光景組成了頗具煙臺味的乘涼風光,忙碌一天的人們在夜晚聚一聚,在煙臺的街道、古巷構成動人心絃的畫面。那時,人美、月圓,小橋、石洞融成一體。散發獨特的芬芳,迷人而清麗………為煙臺這個小城增添幾分古老的意韻,為孩子們的夢鄉里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煙臺的夏夜真美呀!我愛這美麗的夏夜!

無法計量的愛——《媽媽只收0美元》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573字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愛是多麼偉大呀!今天,讀了《媽媽只收0美元》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湯姆為媽媽幹了一些家務活,向媽媽列了一張賬單,索要20美元的報酬。媽媽看了後,也列了一份賬單,上面寫著媽媽為湯姆付出了許多,卻只收了0美元。湯姆看後被打動了,一直珍藏著這份賬單。

我把兩賬單作了比較,發現湯姆做的事是多麼得微不足道,可他竟然還向媽媽索要報酬!相對來比,媽媽所做的事是多麼偉大,多麼不容易:教湯姆走路、說話,每天為湯姆做好吃的食物、陪湯姆去兒童樂園……而且還不收一美元,母愛真是無私!

湯姆的媽媽也使我想起了我的媽媽。我的媽媽也為我付出了許多,也沒有向我索要一分錢。在我生病時,媽媽變著花樣給我做飯;在下雨天,我忘記帶雨傘時,總會出現媽媽給我送傘的身影;我的許多衣物都是媽媽給我洗的;每天接送我上學、放學……媽媽關心我的事情是數也數不盡的。可我有時做了一點家務活就嚷著要零花錢,說已經消耗了體力,必須好好慰勞慰勞。我哪裡想到媽媽每天都在默默無聞地幹活,從來不要報酬。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到有些慚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您對我的愛有從地球到月球讓後再繞回來那麼遠。現在說報答或許太早,但媽媽請你相信:您最摯愛的女兒也是最愛您的!從現在起我一定認真學習,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長大後來報答您對我那無法計量的愛!

快樂元宵節 篇16

節日作文 ,1349字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古人亦稱為“元夕節”、“上元節”。中國傳統認為,過完元宵節,春節也就算結束了,一切就要恢復常態了,所以在這天要最後慶祝一番。古代時,民間對元宵節是非常重視的。

為什麼農曆正月十五這個節叫“元宵節”呢?原來古人稱夜為“宵”,“元”是“開始”、“第一”之意,正月十五這天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元宵節最早起源於漢朝,到了唐代開始重視起來了,到宋代更加重視元宵節。中國民間傳統是要在明月高懸的元宵節夜晚,人們觀花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賞花燈是元宵節的中心活動,元宵節民間又被稱為“燈節”。元宵賞花燈的風俗也起自漢朝,到了隋唐時賞花燈更加興盛,唐玄宗時規定觀燈為三夜,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發展成盛大的燈市,還建立高大的燈樹、燈輪,甚至燈樓。到宋代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也延續五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充分體現出這一盛景。明代時賞花燈習俗達到頂峰,明規定正月初五張燈,正月十五落燈,要連續賞燈十天,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明時增加了戲曲表演,元宵節逐漸演變成內容豐富的節日習俗。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三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在這時除燃燈之外,還放鞭炮助興。

元宵節賞花燈自然少不了燈謎。燈謎始於南宋,經過歷代發展創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謎格有粉底格、鞦韆格、捲簾格、白頭格、徐妃格等等一百餘種。猜燈謎,直到今天依舊是元宵節一景。

元宵節總是要吃元宵的。元宵節吃元宵始於宋朝,不過當時元宵叫“浮元子”,到明朝才稱“元宵”。元宵又叫湯圓。據說袁世凱稱帝后,認為“元宵”就是“袁消”,於是下令改“元宵”為“湯圓”。過去每家做元宵、吃湯圓,意在新的一年中祈福全家團圓、和睦、幸福。近千年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製作越來越精緻美味多樣。

從漢朝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逐漸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元宵節成為春節的最後一次民間藝術展演,其熱鬧程度堪稱古代中國的“狂歡節”,所以不少地方將過元宵稱為“鬧元宵”。

現在,元宵節雖然過節氣氛較古時淡多了,但元宵節依然保持其獨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近年來正越來越受國人重視,所以現在有不少人呼籲元宵節放假,以便更好地弘揚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

今年的元宵節,比以往元宵節都不太一樣,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街上去看燈。雖然北方的天氣寒冷無比,但寒冷擋不住人們的熱情,剛到馬路上,只見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我和爸爸媽媽也隨著人流匯入了燈區?只見那燈會大牌樓,五光十色,“千萬”條金黃色閃光燈從六七米的“高空”懸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九天”啊。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隻神氣活現的鳳凰,兩隻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難忘的猴年元宵遊園會 篇17

敘事作文 ,72字
難忘的猴年元宵遊園會作文https://wWw.ZuoWen8.com/a/204744.html

秋涼 篇18

散文 ,408字

月色一脈飄香,一泓秋水在眼眸裡宛轉悠揚,已經過了很久,心裡的淺淺心結彷彿慢慢沉睡,正如窗前的一輪明月,我素手淺心,輕輕地在記憶裡畫上了句號。

故事還未發生前,思緒竟也悄悄地落滿我的眉睫,遠處秋風日漸憔悴,我忘身在新的城市裡,心裡眼裡全是對家的思念,新的學校,新的同學,還不適應。今宵的我,無有得有些悲傷。

踩著記憶裡明媚的憂傷,閉上眼簾,心裡全是風霜,是否成長的代價只能是悲傷,這份沉重的成長物語讓我有些喘不動氣,有些懷念過去的時光,那時的我只會傻傻的笑,擔心的也許只會是令人頭痛的數學,那時候,真的很好。

我輕輕地拿起了筆,在初秋的月光下寫下一串串故事,月色靜好,澄澈未眠,也許我應該學著接受和麵對,還未完結的故事,我應該寫的在真實美好些。

世間的故事總是色彩紛呈,令人應接不暇,我累了倦了,看著潮起潮落,人來人往,都漸漸氤氳了走過的整個曾經,成長,還是帶著明媚的憂傷,刺痛了我眼裡的灼灼年華,歲月靜好,佳期如夢。

五元錢的啟示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8字

在一次寒假裡,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作業是在假期自己掙五元錢。老師的話剛落我們班的同學就笑了起來,有人自大的說:“五元錢算什麼,我每月領花錢五十多比五元多的多”。這時老師拍了拍桌子說:“這是自己掙錢,不是讓家長給五元錢,這是一項很重要的作業,開學我要檢查”。

回到家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媽媽和哥哥,他們聽了很支援老師給我們佈置的這一項作業,。五元錢雖然不多,但是該怎麼掙呢?我做了一個調查;賣報紙,得需要本錢,而且不掙錢。批發一份45角,賣出67角。不掙錢,不想幹。做家務,爸爸、媽媽給錢,我也不幹。因為做家務是自己該做的不需要要父母給錢。所以我也不幹。最後我選擇拾廢品。

拾廢品雖然很髒,讓人看不起,也不掙錢,但是拾廢品它不用本錢,還環保,我很開心。每天去膠州公園的垃圾桶那兒拾塑料瓶,可樂罐等。我先把垃圾桶掀開,再用小木棒把垃圾分開看一看有沒有廢品,有就把廢品放入袋子中,沒有就整理下一個,最後,把垃圾桶放回去。就這樣,我每天傍晚就開始工作—撿廢品。我堅持了半個月,在這半個月裡,每天的收穫不多,可能是天氣的事,天太冷了喝水的人不多,最後幾天,天氣暖和了起來,喝水的人多了,我拾的也就多了。可是到開學,我拾的廢品還是太少,我又把家裡的塑料瓶,玻璃瓶算上,才賣了6元5角。我很高興,但是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難過。高興是我掙錢了!是我自己勞動的結果。難過因為我勞動了半個月才掙了6元5角。

事後,我終於明白了老師的用意,是想讓我們體驗一下生活,掙錢如此不容易。每當我問父母要錢時,我就沒有想過這錢是如何來的?是父母用自己的勞動,用自己的汗水而得來的。可是我不懂得珍惜,就花出去了。我很難過。經過這件事我要好好珍惜父母掙的每一分錢。

我努力讀懂那碗茴香打滷麵 篇20

國二作文 ,693字

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奶奶做的那碗茴香打滷麵。

奶奶做的茴香打滷麵十分好吃,色澤純正的打滷麵上撒上幾把茴香,其香味撲鼻而來,令我緊張的心情可以瞬間放鬆下來。我曾問過奶奶為什麼要放上茴香,奶奶說茴香的味道是想讓我厭倦的時候想起你的好。

自從上了初中以後,我很少回家探望爺爺奶奶,只有每逢佳節的時候同父母一起去看看爺爺奶奶。然而那茴香打滷麵的味道,也多半是靠想了。

可能是因為太過想念那碗麵的味道了,在我生病那天雨夜,我曾在睡夢中多次提到茴香打滷麵,把陪床的奶奶給驚醒了。奶奶並沒有驚醒我,只是給我把被子蓋好自己出門了。過了好久,一股我日思夜想的味道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向廚房的位置一瞧,看到的是奶奶在廚房裡忙碌的身影。

奶奶面帶笑容,不知是汗水還是冒雨賣茴香的雨水從她那略微發白的髮鬢淌過。她好像並沒有察覺到什麼似的,認認真真的做著面。

可能是因為太想讓我能夠儘早的吃到面,她因太著急手被滾燙的麵湯濺到,然而她並沒有太在意繼續做著面,我卻看到她的手在微微泛紅。

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不爭氣的從眼眶中掉落下來。看到奶奶被時光奪走的黑髮,看到奶奶滿臉的皺紋,看到奶奶因勞累過度而漸漸彎下的腰,我悄悄地從背後摟住她的腰,淚水卻掉落在被汗水浸溼的背心上。她好像被我嚇了一大跳,身子略微有些僵硬,似乎知道是我後才放鬆下來,然後拽開我緊緊摟在她腰上的手,微笑的將剛出爐的面放在身旁的桌子上。我大步走到桌前拿起面來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耳畔迴盪著她那關心的話語如陣陣暖流流入我心田。

再次吃到奶奶做的茴香打滷麵彷彿恢復到了幾年前的我,我終於懂得了那碗打滷麵的味道,沒有太過興奮沒有太過美味,有的只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