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迷失本心相關作文20篇

從未迷失本心 篇1

國三作文 ,925字

我極少能看到父母,因為我不和他們住在一起。為了我的學業我住在離他們較遠的老房子裡。牆壁上的青苔和比房頂還高的樹木陪伴我度過了童年。

他們也偶爾回來看我,但我的腦子裡,只剩下他們吃完飯後匆匆離開的背影。留下的,只是電話裡那一句句帶著電流雜音的問候。但“家”還畢竟是家,我們三個人之間親情的線卻從未消失或折斷過,內心裡也一直保留著對他們最真摯的感情。

父母用他們微薄的力量,撐起這個家。如果將父親比喻成避風港,那母親就是溫柔的陽光,灑滿我的心房。

父親,我跟他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因為他總是一副嚴肅的面孔,較真的表情,而我恰恰選擇自由的天空,所以對於他的拘束,我也經常頂撞。

我又是一個人坐在房間裡,桌子上的試卷劃滿了大大小小鮮紅的叉。這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我想,從初三開始,本該提高的成績卻一路下滑,家裡人著急,卻不知道為什麼,我竟一點備戰中考的緊迫感都沒有。臉上還有點火辣辣的疼,父親剛剛的幾個巴掌在我臉上留下輕微的紅印子,眼淚滑過的時候帶起的不僅僅是皮肉上的疼痛,更是心裡疤上的創傷,房門外還會時不時響起父親憤怒的臭罵,甚至摔杯子,摔碗筷的聲音。我的連連失誤讓他徹底沒了信心。

小時候那個把我舉在頭頂說會愛護我一輩子的父親呢?為什麼我長大後他卻變了呢?時間給了我一個難題,但母親用她獨有的愛為我解答了它。

坐在一旁看完全程的母親良久後才開了口,“你讓爸爸太失望了。”她嘆了口氣,又開始她的循循教導。她幫我理好我和父親那根打了結的繩,我希望它越亂,母親卻越能有方法把它整理好。母親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能調整好我和父親的心情,重塑家庭的和諧。雖說不情願,但我還是被拉到了飯桌前,我頭都沒敢抬一下,只知道面前的男人不停地用筷子敲著飯碗卻一口不吃。媽媽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知道她的意思,也慢慢張了口,“對……”喉嚨彷彿被什麼東西哽咽住了。“對不起。”三個字,很小聲,如同耳邊蚊子飛過般一閃而過。媽媽上前進行下一個的調和,我坐在座位上開始用餐。“想讓我原諒,就拿成績來換。”他敲了敲我的碗,像是提示,又像是威脅。我點了點頭,才發現他的語氣已經緩和很多了。“吃吧。”他說,又像從前一樣開始給我夾菜。我看了看一旁的母親,後者朝我笑了笑。

家雖雜事繁多,但卻從未迷失本心。

超然象外,不失本心 篇2

高二作文 ,1121字

浩瀚宇宙,星光熠熠,從高處向下看,地球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塵埃。香港著名國學大師饒宗頤說自己“一向觀世如史,保持著‘超乎象外’的心態,從高處向下看,不侷促於一草一木,四維空間,還有上下”,也含有同樣的道理。

從高處向下看,我們渺小得猶如微粒,又何必為了不值得的人、不必要的事生氣呢?細細想來,當時覺得無法容忍、令自己火冒三丈的事,事後再看,也不過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完全可以付之一笑,當初那麼大的反應甚至讓自己都覺得好笑。宋代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何嘗不是一種從高處往下看的人生智慧呢?人生如白駒過隙,不過短短數十年,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一個人的壽命如同蜉蝣,何必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毫無益處的生氣上呢?反之,既然生命如此短暫,那就更應該珍惜眼前的人,去體驗沒經歷過的探險,去品嚐久負盛名的美食,去欣賞心生嚮往的美景。

從高處向下看,收穫的是海納百川的胸襟,是大度坦然的氣量,是天地任逍遙的灑脫。

曾經的人類,愚昧而又自負,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是最高階的物種,自己凌駕於自然界萬物之上。太陽、月亮、星星都是圍繞著我們而轉。在這種可笑而又可悲的思想指導下,愚蠢的人類一次又一次地挑戰大自然的權威,妄想征服自然。血淋淋的事實給了人類一個響亮的耳光:全球變暖、大氣汙染、生態破壞……這些無一不在威脅著人類的安全。終於,人類醒悟了。從高處向下看,哪怕是整個人類的力量都顯得微乎其微,如此弱小的人類,卻叫囂著要征服自然,結果只會得到了大自然的反擊。在莊子眼中,我們恐怕就是那學鳩,不僅所見甚小,還狂妄自大。

從高處向下看,收穫的是一份低調,是一份自知之明,是一份敬畏自然之心。

從高處向下看,萬物都臣服在自己腳下,而自己又如此高大,彷彿自己是能掌控一切的神,難免會有些飄飄然。而牛頓臨終前的遺言,或許能澆滅我們囂張的火焰。我們所熟知的牛頓,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家。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總結出了運動三大定律,創立了經典力學系,成為那個時代人們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峰。在許多人看來,擁有如此的成就和聲望,怎樣“目中無人”都不為過。但是,在臨終前,他說:“我不知道在別人看來,我是什麼樣的人;但在我自己看來,我不過就像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孩子,為不時發現比尋常更為光滑的一塊卵石或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而對於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我還沒發現呢。”這樣一位物理學上的巨人,仍能如此謙遜,執著於自己的本心,我們又有什麼理由驕傲自負呢?

從高處向下看,是一種哲學的智慧,它教會我們灑脫,教會我們寬容,教會我們謙遜……從高處向下看,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我們才能更好地認清自己,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從未缺失的愛 篇3

高一作文 ,978字

我給你瘦落的街道、絕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我給你一個久久地望著孤月的人的悲哀。幸好你未曾與我計較,不曾離我而去。

自從家裡添了一個新成員,我和媽媽的關係逐漸地疏遠開來,她整天圍著他轉,還不時的讓我去幫忙照顧,讓我這個被寵了十幾年的小公主極為不爽,我又不能對這個剛來到這個世界沒有多久的小傢伙生氣,於是,這滿腔的委屈與憤怒,就在媽媽身上如洪水般爆發出來。

又是一個週末的下午,我正在床上玩得很開心,聽到媽媽在屋裡喊:“快來幫你弟弟衝杯牛奶,我極其不耐煩地下了床,由於急著趕回去玩手機,就匆匆忙忙地衝好牛奶,立刻跑回床上。

還沒等我把床捂熱,就聽到媽媽的吼叫聲在屋內響起:“你給我進來。”我推開門,沒好氣地說:“幹嘛?”“你自己試試,這個牛奶這麼燙,怎麼喝?倒了重新衝。”她一邊說一邊哄著小傢伙別哭,這讓我心煩意亂,於是我吼道:“要衝你自己去衝,我不去!”然後用力的把門帶上,回到了房間。過了一會兒,媽媽應該是把小傢伙哄睡著了,過來敲我的門,可我並沒有打算理她,她漸漸由敲打變成了拍打,我帶上耳機,裝作沒有聽見,她放棄讓我開門的想法,默默地走了,於是,我與她之間開始有了一層隔閡。

從那天起,我儘可能地躲著她,有時候她和我說話,我也簡單的幾個字迴應,“嗯”,“好”,“知道了”,“沒有”……她也曾三番四次地想找我談話,但都被我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拒之門外。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才發現這一切在我看來不公平的事,全是我心理上的錯覺罷了。初二那年,小傢伙剛會說話,也特別依賴媽媽。很不幸的是,我犯了胃病,爸爸還出差去了,不得已媽媽把小傢伙送到奶奶家裡,開始照顧我。我經常半夜上吐下瀉的,所以媽媽要在我徹底睡著之後才能休息。

有一天夜裡,我不知吐了多少次,才剛剛睡著,沒幾分鐘又想吐,本想喊媽媽,可是看見她在床頭睡著了,於是我放棄叫她,自己跑去衛生間。等我吐得快要虛脫時,一件大衣披在我身上,一杯熱水遞到我手中,她就這樣,連續照顧了我三四天。

自從那時起,我不再將她拒之門外,也會主動幫她照顧弟弟,雖然我們沒有說什麼,但是彼此心照不宣地將這一份因為我的錯覺而產生的隔閡清除,我很感謝媽媽並未因為我的冷漠而遠離我。

原來,媽媽的愛從未遠離,想起自己小時候,媽媽也同樣像照顧弟弟一般照顧我,她一直在付出,我卻還不懂事地誤解她,對不起,謝謝您!

情深不及久伴,厚愛無需多言。

迷失的心同樣的思維 篇4

國一作文 ,1178字

科技的高速發展,時代的不斷變遷,在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和時代高速變化的衝擊之下,我們科還保住了那顆最初的心?

蘋果公司的總裁庫克曾說:“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工智慧技術已愈加成熟,我們或許常在擔心人工智慧會在不久的將來完全取代人類。可這並不需要害怕,因為真正的創造者是人類,人類的那種創新,情感認知是計算機們窮其一生也不能達到,理解不了的。更準確的說輸入進去,也只能是串冰冷的編碼。

反之,我覺得我們真正該恐懼擔憂的是,我們人類會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對人工智慧產生依賴中迷失自己的心,迷失方向。若我們度過依賴人工智慧,計算機,久而久之,也就忘了真正的自己的內心,我們會變得懶惰,不去自己思考與體會生活與世界。凡事需要動腦之類的都去依靠計算機解答,長此以往,慢慢地,人就變得像計算機那樣,冰冷鬧鐘殘留的皆是計算機的思維。又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這樣做,從廣度上又再次普遍,你變得不像你自己,所有人都快成了一樣,沒有了自己,只餘下像計算機那樣的靈魂。

世界因不同而美麗,試想若是世界只有單調的黑或白,你的耳邊也只有一種聲音,所有的人都一模一樣,這個世界該有多麼恐怖,我們所要做的是將來未來掌握於自己手中,成為時代的主人,成為人工智慧甚至是世界的主人。而並不是,倍計算機支配,被潮流衝散,成為迷失的羔羊,成為機械化只有同一思維的人,正因為一個人有美麗的自我情懷,自我思維,他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外面鳥語花香,幸福溢滿了整個世間。

曾有一部外國的兒童電影,隱約記得叫做《機器人總動員》那裡面的人類就是迷失了初心的最好例子。其中最甚不過那位船長。他的一切事物皆由機器打理但最令人感到細思極恐的缺失他的思維竟也被計算機支配。他的一切命令一切想法和計算機無二,以至於屬於自己的價值觀與同情心,失去了最原本的自己。就像個被完全操控的傀儡。但是好在最後他勇於反抗,找回了自我,玩久了哪個差點釀成的不可挽回的後果。

一個人如果有著自己的情懷,思想,我覺得那便是擁有了獨一無二的財富無價的珍寶。就像陶淵明過看的那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好生活。若不是心中那美好情懷與自我追求,又怎麼會在清苦的環境下說出這番話,又怎麼說“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也正是有看自己的價值觀與情懷。李白才會過上那般瀟灑快意,仗劍天涯的人生。不被“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對酒當歌明月來相伴。他們都是保持初心有情懷價值觀的人。他們也都是不同的人,獨一無二的他們也正因為這份獨一無二才會譜寫出自己的一曲蕩氣迴腸,才會在人生中創造輝煌,在歷史長卷下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保持初心,做獨一無二的自己,不因時代變遷而迷失自我,不被科技潮流支配思想。我想那樣的我們的世界才會美好,五彩繽紛,人生才會完善。

從未消失的年味 篇5

國三作文 ,777字

年味,是一聲聲鞭炮點燃時的響聲;年味,是一陣陣家人歡聚一堂時的歡聲笑語;年味,亦是一句句收紅包前的祝福……

除夕那天,當每個孩子穿上自己年前精心挑選的新衣時,臉上露出喜悅的神情。年味從此開始……

大人們從下午就忙個不停。有的人洗著菜,有的人拿著鏟子,握著鍋,嫻熟地炒著年夜飯,有的人提著刀,一刀一刀地剁著魚兒,有的人不停地從廚房端著剛煮好的飯菜放到飯桌上,一盤接一盤的……

菜上齊了,等長輩先動筷後,我們幾個小孩就紛紛衝向了自己愛吃的菜。吃了會兒,我們便匆匆撤了,只剩大人們在飯桌邊上邊聊邊吃了。但那兒總能傳來一陣陣歡笑聲。

飯後沒一會兒,頑皮的堂弟拉著我出門買鞭炮,街上的行人一個個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遇見熟人,我們也會互道“新年好”。

回到家時,已到了親朋好友登門拜訪的時間了。家中一片熱鬧,五光十色的燈光令家中多增添了一份年味。

隨著陣陣炮竹聲的響起,家中又更加熱鬧了。我們在家門口揮舞著仙女棒,放著小煙花。大人們則在一旁滿臉歡喜地看著我們玩耍。

鞭炮燃盡。我搬出桌子,拿出撲克牌,招呼大家來玩21點。邊玩牌邊看春晚。太奶奶和奶奶也一齊圍在桌前,等著我發牌,我唰唰幾下便發好了牌。我緊張得看著我的牌,誒……我拍桌而起,洋洋得意地說:“誒,我贏了!錢來!”弟弟們都十分不捨他們的一塊錢,太奶奶和奶奶亦是如此。其實這只是圖個好玩,圖個熱鬧,也不玩大的。我悠哉悠哉地收著剛到手的錢,又立馬發著牌。一輪又一輪後,午夜的鐘聲響起,新的一年到來了……

《難忘今宵》響起了……這一天,我們也折騰夠了,收拾著便去睡了。

在床上躺著,外面的煙花爆竹聲不斷。而我,早已開始想象第二天個個親戚登門拜訪時的熱鬧非凡的場景了。

春晚的主持人趙忠祥老師曾說,只要還有一個人看春晚,春晚就一定會播。所以只要有一個還在過新年,年味就一定不會消失。

年味從未消失,只不過需要細細體會。

有一種力量,從未消失 篇6

國三作文 ,907字

曹文軒在他的著作《草房子》中,曾寫道:“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有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美包羅永珍,有聲音的美,景物的美,自然的美等等,於人類個體而言。你可能會認為美,就是精緻的五官,好看的皮囊。事實上,這種簡單的外表上的美並不是真正的美,甚至於它都不值一提。

那麼美,到底是什麼?“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百裡挑一”這句話所強調的就是靈魂上的美,或者說是內涵中的美。事實上,美在一個人的氣質中,美是一個人的內涵,是一個人的思想,是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所以,在我看來,於人類個體而言,美,是人性的美。

那麼,何以見得,人性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又為什麼說美的力量永不衰老呢?

第一個問題很容易回答,人類都有視覺疲勞,任何新事物被過分濫用後都會引起人們的厭倦,這也就是時尚潮流,總是變來變去的原因。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宣傳部的最美稱號,卻從來沒變。一斑窺豹地可以看出外表的美的蕪雜膚淺。更能看出人性的美的寶貴與永恆。

如果要說,人性的美,其實從古至今比比皆是。

在古代它蘊含在古詩中“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清白之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忠國之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大義之美,“寧以義死,不苟幸生。”這是凜然之美,“心無私慾,自然會剛,心無邪曲,自然會正。”這是公正之美。

在近代,它表現在文章之中。魯迅的《一件小事》,曾寫過一位拉車伕的故事,那位拉車伕拉著作者正走著,車把碰到了老奶奶,老奶奶摔倒在地,魯迅並不在意,叫車伕不要理會她,趕緊接著走,車伕卻主動扶起老奶奶,並冒著被訛詐的風險將老奶奶送到警署去做檢查。那一顆車伕身上的人性閃閃發光,甚至魯迅也被他所打動,正如作者所說“他滿身灰塵的後影剎時高大了。”

看吧,從古至今,人性之美,都在歷史的長河中閃閃發光,這就是美的力量,深刻而永恆。

勿失本心 篇7

高三作文 ,811字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當你已經確立了一個目標,並且不懈為之努力著,那麼再多艱難險阻都將被你征服。

如今的人們,在做事時,經常會遇上困難,每當遇上困難,無論大小,人們總會習慣性的想避開他。而避開的方法無非就是放棄,亦或是偷電懶,把最初的目標調低一些,這是,你便失去了你的本心。

想要勿失本心,首先你的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為學需先立志,做任何事情之前,你都應當樹立一個目標,而後,你便必須為之付出努力,才可成功。而在努力的過程中,總會遇上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羅陽接受殲—15設計任務時,壓力巨大,但他和他的團隊經過一次次實驗和改進、登艦測試。終於為遼寧艦量身定做了“殲—15”。而支撐羅陽堅持到底,取得最後成功的,正是他堅忍不拔的意志力。有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力,你便達到了勿失本心的第一步。

想要勿失本心,你還得做到不見利忘義,培養高尚的品德。正如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中提到的:本不會想要錢財,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但最後還是為了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德我而接受了。也就如孟子所說:“亦若是則已矣,此之謂失其本心。”一旦你因為利益而放棄了你曾經的堅持,便是失去了本心。古往今來,許多人不為利益而動心,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不領美國救濟糧。他們都做到了這一點,他們都可算做做到了勿失本心。只要做到這麼兩點,你便真正達到了勿失本心的境界。而只有做到了勿失本心,你才能品嚐成功的滋味。

未做到勿失本心,那麼終有一日,你將一無所有。吳三桂,他作為明朝將領,卻失去了他的忠心,叛投清朝,縱然這樣換得他風光一時,最終還是難免被削藩抄家;又如當下許多官員忘記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貪汙受賄,總難免落馬判刑。他們的所作所為都證明了他們失去了本心。

在如今這個功利的社會裡,你只有保持好你的本心,才有可能勿失本心!

勿失本心 篇8

高三作文 ,810字

從我們降臨於這個世界開始,我們便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既偉大而又渺小。之於我們自己,再沒有什麼比我們更特別,但之於這世界,我們卻只似顆顆塵埃。人生的道路其實並不漫長,但有人卻庸庸碌碌的虛度玩這一生。而我們好比人生路途上的旅人,究竟應如何帶著自己的初心前行呢?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城市都逐漸變為鋼筋水泥築成的森林,沒有往日的淳真質樸,取而代之的是冷酷與冰涼。再這樣容易使人迷失自我的社會,我們或許或許已經開始眼花繚亂,不知所措。這時候我們應該認真冷靜的思考一下——我們是誰?我們要做什麼?對自己下定義不僅是讓自己清楚明白,更是對未來的展望與規劃。知道了自己的目標與追求,我們才有了旅途的終點與行路的方向!或許許多不必要的干擾總是影響我們的決定,但我們必須明確自己的需求與追求,堅守自己的本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上尋夢的路!

在追求夢想的途中可能有著這樣的、那樣的“攔路虎”,他們或許是凶猛粗暴、張牙舞爪;也可能是表面無害、隱藏至深的。但不論如何,他們的目的便是擾亂我們,打擊我們,甚至打敗我們。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想要隨隨便便成功的確是異想天開。我們能做的便是堅定的繼續我們腳下的路,只要我們擁有堅強的意志便沒有什麼能阻礙我們,打倒我們。堅守住我們的本心,繼續我們的追求,重點便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漫長的堅持與努力之後,我們便會我們與夢想之間的距離已經越來越近了。這真令人驚喜與激動。但哪有那麼容易便嚐到果實的甘甜。越是最後關頭,我們越要提醒自己。突如其來的誘惑總會讓人頭暈目眩,不知所措,這時候我們便需要停下來,仔細想自己的初衷,不是自己的本心!

這世界好大,大到我們雙眼看不過來,這世界好美,沒到我們眼花繚亂;這世界奇妙,妙到我們不知道所措。所以我們應該堅定的走著腳下的路,不忘初心,這樣才能在這世界裡如魚得水,不迷失最初的自己!

遵從本心勿忘初衷 篇9

高三作文 ,718字

人生的道路上,或悲或喜,或哭或笑,或波濤洶湧或風平浪靜。在面對挫折,面對選擇時,不要害怕,不要逃避。勇敢面對,勿忘初心。

面對高考的失敗,面對是復讀一年,還是坦然接受,你的內心或許十分掙扎。你在擔心如果復讀,比今年更差怎麼辦?時光匆匆,又耽誤了一年年華。可你又不願如此平凡的被埋沒在小城市,想要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然而,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只希望你能遵從本心,而在選擇之後,勿忘初衷。

如果你為了一時的逞強、氣憤,違背了自己真實的意願,想必你的一生都將在懊悔中度過。未來的你將會責備現在的你。遵從本心是第一步,也是極其關鍵的一步。有人說:萬事開頭難。的確如此,但也有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務必謹小慎微,遵從本心。

當然,如果你只是遵從了本心,而忘卻了初衷,你的努力最終也將化為烏有。世上不乏有這樣的人,或半途而廢,或因放縱自己的慾望而毀了自己的一生……對於這樣的人,即使一開始做出的選擇是正確的,但是忘記了初衷,迎接他們的不會是鮮花、掌聲,而是深深的哀嘆、嘲笑。

適者生存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留下來的往往都是最好的,劣質的、弱小的都將慢慢地被淘汰。你不想被淘汰,就只能使自己變得更強大。

而變強是有條件的:遵從本心,勿忘初衷。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你只有真心想做,對它有興趣,你才會產生動力。謹記初衷則會不斷提醒你,你的目的,你的追求。只有如此,你才有可能會變得強大,不被社會淘汰。

對於你來說,我們旁人不管說什麼,也只能作為參考,自己的人生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聽隨他人的意見。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或許別人會嘲笑你的選擇,只要自己無悔就夠了。

遵從本心,勿忘初衷。堅持向前進。

從此我不再迷失 篇10

國三作文 ,615字

世上最大的成就就是壘高自己,而壘高自己最關鍵在於不要迷失自我

—題記

中考在向我們一步步踏來,面對成功與失敗的抉擇,命運是否改變,我茫然了。看見同學們積極上進,焚膏繼晷的苦讀,而我的成績平平,我迷失了自我,在是否努力的十字路口左右徘徊,猶豫不決。

終於有一天我決定不再迷失自我,選擇繼續努力。這個極大的人生轉折在於我從易安“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身影中,我學到了我們不能輕易放棄,要不斷地壘高自己,讓自己不迷失方向。

壘高自己,戰勝命運。

正當事業有所成就時,他的耳病復發。從他那最後一次指揮中,人們發現他—貝多芬耳聾了。正當人們以為他要結束自己的音樂生涯時,他選擇了不屈不撓,用嘴咬住一根棒子放在鋼琴上繼續寫譜,修改。最後《命運交響曲》就是貝多芬成功的象徵,他用昂揚奔放的音符譜寫了一曲命運之歌。

壘高自己,在於勇氣。

漢朝的司馬遷為了向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在死刑與宮刑之中,他毅然選擇了宮刑。他苟延殘喘的活在世上,難道是怕死嗎?不是的!他是為了完成那部被後人喻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它的選擇需要何等的勇氣啊!

於是我明白我們此時的迷失是暫時的,正如青松為何選擇懸崖,是為了堅韌。瀑布為何選擇“飛流直下三千尺”,是為了迸濺。蒼鷹為何選擇高空,是為了翱翔。

我們只有不斷壘高自己,堅定自己,戰勝命運的不公,不畏艱難,我們才能不迷失自我。經過這次,我宣誓,從此,我再也不迷失,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