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未必逆耳相關作文20篇

忠言未必逆耳 篇1

國一作文 ,583字

眾人都知道“忠言逆耳”這個真理,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我看未必!

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鄒忌的大臣,他的故事就很好地反駁了“忠言一定逆耳”。

鄒忌他是個高富帥,但是齊國還有一位美男子徐公,鄒忌就問他的妻子、小妾、客人,他和徐公誰美,妻、妾、客的回答都是鄒忌美,鄒忌就因此悟出了治國道理。

悟出了治國道理,當然要向國君稟報。但是,凡是國君,都是心傲的,如果不小心觸怒了國君,那就是掉腦袋的事。所以鄒忌就運用了“隱語”。他說:“我確實知道我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小妾畏懼我,我的客人有求於我,都說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土地方圓千里,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就這樣,齊王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議。

是不是很神奇?齊王為何就這樣容易地納諫了呢?原因就在於鄒忌規勸的方法。他知道齊王喜歡隱語,於是他就以小見大,從家事到國事。採用使對方不設防的迂迴戰術。這種委婉勸說的優點在於充分尊重被勸說者,使之受到啟發,明白道理,從而愉快地接受意見。這就充分體現了“忠言未必逆耳”的道理。

批評他人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從對方易於接受的地方入手,由感性到理性。

綜上所述,忠言未必逆耳,忠言逆耳只是方式不對。

忠言也可順耳 篇2

國三作文 ,717字

常言道:“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同樣是批評建議一個人,不同的方法會收到不同的效果。懂得把忠言用順耳的方法講出,使別人易於接受,是利人又利己的。

可以想象教區的前任牧師見到學童採摘鬱金香時,他或十分憐惜但又無可奈何,或是大加責備並且上前阻攔。由於孩子們的逆反心理,不出幾日,便又忍不住去摘花,整個花園被糟蹋的不成樣子。但新來的牧師給孩子們講明瞭花兒摘後會凋謝,如果留下可以開得很燦爛,孩子們欣然接受。花不但保住了,牧師還與孩子們成為了好朋友。

損害自身利益的事,人們可以一眼看出。而那隱藏於其中的利己部分,人們卻很難發覺。別人勸你改正錯誤,你便會認為他存心與你過不去,而且你會固執己見並和他對著來。臣子直諫君王,君王第一印象便是不耐煩並認為這是揭自己短、對自己不忠而不願接受。正是由於人們總喜歡別人順著自己、有利於自己或是愛面子等諸多心理因素的存在,懂得巧言勸諫、用合適的方法批評建議就顯得更重要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讓別人接納、改正的目的。

鄒忌諷齊王納諫眾所周知,正是憑著鄒忌的智慧才造就了戰勝於朝廷的結局。他向齊王講述了自己的經歷,進而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王之敝甚矣”的看法。齊王大悟並欣然接受。歷史上直言納諫的人大有人在,他們大多沒有好的結局。這裡並不是說有骨氣、有正氣不好,只是惋惜他們雖殞身卻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當今世界,人與人之間交流密切,國與國之間交往也十分頻繁,世界各國廣開言路、自由發言,但這並不意味著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要想讓人接受,無論何時何時地都需要講究方法。同樣表達一個觀點,可能一個讓人面帶喜色,一個會讓人不歡而散。可見,勸諫的方法至關重要。

忠言也可以順著來說。懂得忠言順耳的才會擁有滿園的鬱金香和眾多的友人。

逆耳忠言助我行 篇3

國三作文 ,942字

魏徵直言進諫李世民,開闢了唐朝“貞觀之治”的盛世;諸葛亮直諫後主劉禪,促成“宮中府中,俱為一體”的局面;鄒忌婉諫齊王,達到“戰勝於朝廷”的目的。這樣的事例不勝列舉,我們又怎能無動於衷?

於是我想到古有魏徵、諸葛亮、鄒忌上諫君主,興國安邦,今有老師、朋友、親人指點我,助我前行。

“你呀,做題正確率怎麼那麼低?腦子笨還是粗心大意,下次再這樣,我就叫你家長來問問原因了。”看著那張被批改得“血淋淋”的試卷,老師這樣對我說,尖銳的字眼像一把把尖刀直插心房,令人難以接受。我悻悻地走回教室,坐下細想了這前前後後的事,終於覺得是自己的失誤。於是我在改進,從那以後,看到的便常是老師拿著試卷時滿意的點頭和嘴角揚起的弧度。

“你太自私了,從來不為別人著想,我不再是你的朋友了……”朋友的憤然離去留下一個滿臉愕然的我。“我招你惹你了,平時對你不是挺好的嗎,怎麼說翻臉就翻臉?話還說得那麼直,誰受得了啊?”我氣憤地想著。我已不想去追問她離開的理由,望著天空中飛舞的雨絲,聆聽著雨打白楊葉時有節奏的聲響,記憶中春燕呢喃,終於覺得她的話很有道理。於是憂傷之中我也在改正。漸漸地,我開始懂得關心別人,多為別人著想。身邊的朋友又多了起來,往日離開我的朋友,也遠遠地向我招手……

“媽,我這次肯定能得第一名。”一次演講比賽前,我信心滿滿地對媽媽說。媽媽搖著頭說:“我看你這次可能不會成功,平時我都沒看你怎麼練習,孩子,不付出是不會有收穫的。”說完轉身就去洗碗了,可我分明看到她眼中的憂傷。“這什麼家長啊,難道就不能鼓勵一下孩子嗎?怎麼還潑冷水啊。”我不樂意地小聲嘀咕著。果不其然,那次演講我由於準備的不充分而講得一塌糊塗。直到那時,我才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眼前又浮現出媽媽那天的背影,忽然想起汪國真的一句話:“背影,儘管有的很孤單,卻讓人如此難忘”。

成長路上,忠言逆耳;逆耳忠言,伴我前行。它們猶如大海上的風暴使大海深處風起雲湧,煥然一新;它們猶如沙漠裡的飛沙走石,讓沙漠表面詭譎綺麗,妙趣橫生。

我喜歡這些逆耳忠言,因為它們讓我們的人生之路更加坦坦蕩蕩;我喜歡這些逆耳忠言,因為它們讓我們的頭腦更加清醒明朗;我喜歡這些逆耳忠言,因為它們使我們的人格更加完善健康。

我喜歡這些逆耳忠言,我感謝所有助我成長的人。

忠言逆耳利於行 篇4

高二作文 ,623字

不同的老師所採取的“師道”不同,有的老師選擇批評加以鞭策,有的老師選擇鼓勵加以促進,而我的這位老師他卻介於兩者之間。

剛踏入高中時代的我顯得迷茫,作業量的增加,難度的升級,使我難以適應高中生活,如期而至的期中考試不出意外地給了我重重一擊。那天晚自習,他將我叫出了教室。

“你這次考試總體不是很好—”他嚴肅的一句話拉開了緊張談話的序幕。“嗯。”我緩緩地點了點頭。“不過這次英語考得還不錯,但你的物化生都不是很突出。”我心裡自然知道這三門哪裡只是不突出,分明就是不及格。他輕輕地俯身彎腰,拿著成績單指著我的成績認真地為我分析各科的不足和優勢,我側耳傾聽,手揪著衣角,不時抬頭看看老師。老師告訴我學習的正確方法:課前預習,課上聽講,課後複習。並指出很多同學忽略了課後複習這一點,讓我注意這條方法。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極具穿透力,讓我記住了他的每一句話,那節晚自習,他給我人生上了重要的一堂課,這一堂課讓我刻骨銘心並終生難忘。

“忠言逆耳”卻“利於行”。

曹操曾經腦中有一腫瘤,華佗告訴他需要將腦袋切開取出瘤方能痊癒。曹操本就生性多疑,聽到這話自然疑心華佗的善意而將華佗關進牢中,此後曹操卻終日忍受著腦疾之痛。

當你被鮮花和掌聲圍繞的時候,有一根針扎進你的心裡,你自然會疼痛,會不開心,甚至想極力迴避。可是當驀然回首時,卻悔恨不已。“忠言”如“良藥”,“逆耳”卻“利於行”、“治於病”。

老師,謝謝您的教誨,您的“良言”難得可貴,我會一生珍藏。

忠言逆耳助我行 篇5

國三作文 ,1192字

在我迷茫彷徨時,是您的忠言為我指點迷津;在我吃力掙扎時,是您的忠言給我增添能源;在我“敗走麥城”時,是您的忠言幫我鼓起前進的風帆,直抵成功的彼岸。

九上時,課程難度越來越高,剛開始我總是吃不消,尤其是英語。本來我八年級期末英語就只勉強考了個79,到了九年級對英語就開始有點“摸不到風”了,每次英語課就像是聽“火星語”一樣,嘰裡咕嚕一陣風就過去了,於是我感到考學十分渺茫,心情沮喪至極。

所以之後的日子裡,我破罐破摔,開始在英語課堂上胡思亂想甚至打瞌睡,成績一步步向零分無限下滑。期中成績單上的分數一如期中以後深秋的天氣,寒風蕭瑟,落葉飄零。從此,“抗日義勇軍”軍的隊伍中就少了一個我。

英語高老師終於發現了我的墮落,馬上採取緊急措施懸崖勒馬——不斷找我談話,連續轟炸我虛弱的神經。記得第一次,高老師拿著我的英語58分卷子對我說:“你看見校門邊的松柏了嗎?秋天來了,其他的樹,葉子都掉光了,只有它們依然鬱鬱蔥蔥。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她的話讓我震驚,原以為她會給我考試結賬——幾大鞭子的,沒想到她卻是在跟我聊白。我怔了一回,回答說:“松柏有本性。”“那你呢?你的本性哪裡去了?那個縣級三好學生的本性呢?”她趁機面帶笑容地問著我。但我聽了這話很不是滋味,這言下之意就是說我不能墮落成一段不堪雕琢的朽木,不能變成一片不可“圬”之的糞土之牆啊。我的臉陡然問得火辣辣的,無奈的低下了頭。

回去之後,我仔細琢磨著高老師的話,終於明白:強者就應當屹立風中而不倒,就應當經受得了風霜雨雪,就應當經受得了千百次的失敗。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於是我開始重整旗鼓,收拾一片舊山河,我一片一片在地上拾起那些殘缺的碎片,想把它拼成我昔日“大唐的宮闕”,找回漸行漸遠的我,迎來屬於我的那個光輝的星座。於是我從各科開始努力,不懂的就問老師,問同學;不會寫的單詞就一個一個的背;作文不會寫我就一段一段背摘抄,研究優秀作文的寫法……就這樣堅持了兩個月,期末一考,我成績上升了3名,全班第二,其中英語多達99分!高老師逆耳的忠言終於讓我這片即將凋零的落葉重獲生機,成了冬日裡一抹亮色的新綠。高老師第一次對我露出了太陽般燦爛的笑容。

之後的日子裡,我時刻都能想起高老師說的關於松柏的理論,望著校門邊的那株松樹,“吾日三省吾身”,反覆修煉,不斷提升。的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忠言逆耳助我行”。逆耳的忠言是通往成功的階梯,是走向成功的動力。

忠言逆耳助我行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1字

俗話說的好,“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而今天我要說的是:忠言逆耳利於行。

媽媽因為我的暑假作業至今還沒有完成,所以說出來令我難忘的一些話:“你的暑假作業還沒完成,是因為你一邊玩一邊寫,效率太低,甚至不寫。還有,你計劃性太差,有效的時間有多少?馬上要開學了,人家都出來玩,你卻在家補作業,你比人家少嗎?少什麼呀?少一顆好用的腦子和一雙勤勞的手,從今往後,暑寒假作業一個月完成,這是在懲罰你!這就是媽媽對我的機關槍似的嘮叨,讓我有了起航的行動。

在一次數學考試之後,我考了滿分,並且這是班上唯一的,可我心想:不是與同學對題時錯了一個嗎?我懷著不安的心情飛快的跑回家中,匆匆扒了幾口飯便上了床。爸爸過來了:“孩子,不舒服嗎?”“我考了滿分,卻錯了一題。”我說。“那找老師改過來不就ok了嗎?”“可那樣我就99分了”我介面道。爸爸忽然嚴肅起來:“不行,誠實用金錢買不來,誠信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雖然你會得99分,但你的心靈卻得到了滿分,於是我主動找老師改掉了分數,正是有了爸爸的忠言,我才能茁壯成長。

忠言逆耳猶如大海上的風暴使大海深處風起雲湧,煥然一新,忠言逆耳猶如沙漠裡的飛沙走石頭,讓沙漠表面妙趣橫生。

忠言逆耳助我行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3字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助我行。”無論是潮起時的掃興話,還是潮落時的諷刺話,都是對我們有利的話,正是這些話,激勵著我前進,助我成長。

在我的成長中,媽媽對我說的忠言最多。記得那是三年級的一次數學考試,我拿到試卷,看見試卷上那99分,心裡不由得比吃了蜜還甜,因為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顧不上脫鞋,就連忙跑去把試卷遞給媽媽看,還一邊得意地說:“媽媽,我考了全班第一呢!”媽媽看了看試卷,再瞄了瞄一邊笑得燦爛如花的我,臉立刻陰了下來,接著問道:“那葉一楠考了多少?”“100”我不叫思索地回答。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媽媽的絕招——口舌炸彈就來了。“你看,葉一楠經常考了100都沒驕傲,而且成績一直很穩定,而你呢?考了一次99分,就沾沾自喜,不想自己為什麼錯了,還在我旁邊手舞足蹈。”媽媽的這番話語就像尖利的針般狠狠地向我的心臟刺去。我傷心極了,一把扯過媽媽手中的試卷,跑進了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想想剛才的那一幕,委屈、憤怒、傷心不由襲上心頭,淚水不爭氣地流了下來。過了一會兒,靜下心來,仔細一想,發現媽媽的一番逆耳之言,雖像藥一樣苦澀,但卻是為了讓我改掉不好的學習態度,為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想著想著,不由豁然開朗。從此我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學習。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三年級下冊三門主課的成績樣樣都超過了葉一楠。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忠言雖逆耳,卻能給我們指出正確的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讓我們將那些逆耳的忠言記在心中,向著成功揚帆起航吧!

忠言逆耳利於行 篇8

高一作文 ,934字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人生便是一個進步的過程,歷史上每一位功成名就的人,其身後都有一群賢士為其出謀劃策。每當我們聽到令我們不舒服的話時,不要生氣,因為只有忠言才逆耳,只有忠言才能增進一個人的能力。

秦朝末年,項羽劉邦二人起兵抗秦,彈指之間,咸陽淪陷,項羽手握四十萬重兵,身邊更有范增為其出謀劃策;而劉邦僅有十萬人,實力兩相對比之下相差懸殊,可在鴻門宴中項羽卻自持實力強大,未聽從范增之意誅殺劉邦,從此楚漢爭霸四年,項王兵敗垓下,項羽也未聽他人之見渡過烏江,也便只好留下一段“不肯過江東”的傳奇。可是他若聽了范增的話殺了劉邦,也許國號便為楚;如果他回到了江東,那歷史上也會少幾分定數。

項羽一生戎馬,卻只因未聽忠言而淹沒在歷史的風沙中,讓人好不嘆息。

有人說,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成功便是將諸葛亮納入麾下,他最大的優點便是善言納諫。劉備本一介匹夫,機緣巧合下與關、張二人結為兄弟,前後多少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可是劉備很謙虛,聽從徐庶之言三顧茅廬,從此在諸葛亮的輔佐下成就了一番大業。從計取荊州一路西進,拿下了成都和漢中,這其中諸葛亮功不可沒,劉備也看到了復興漢室的希望。從跟隨何進平反黃巾,到魏蜀吳的三國鼎立,劉備在發揮自身才智的同時,也善於聽從別人的意見,因此,他能在有生之年建立與魏吳兩國分庭抗禮的蜀國,而也是因為當年三顧茅廬,使諸葛亮為報知遇之恩,前後幾十年誓死追隨劉備。

劉備雖終心願未了,但他卻因善言納諫在其麾下聚集了一群誓死追隨的人。

歷史上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能進忠言,固而能在歷史上留下“貞觀之治”的記載,他自己也同樣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的警句。再比如中國一代偉大領袖毛澤東,他的成功背後少不了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開國將領的支援與謀劃。可反觀希特勒,只因一意孤行最終輸掉戰爭。

文學家歌德說過“接受忠告,就是增進一個人的能力。”當我們難以寸進的時候,不妨聽聽別人的意見;當我們迷茫的時候,不妨問問他人的見解,因為中國還有一句老話叫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457字

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可我不這麼認為,失敗就一定是成功之母嗎?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確實,愛迪生是在無數次失敗後發明了電燈,可我問你:“如果愛迪生在第一次失敗後就灰心喪氣,放棄了這個實驗,那麼愛迪生還會發明這個“會發光的小太陽”—電燈嗎?”顯然是不會的。

再看丹麥的天文學家開普勒,在30年的時間裡不也失敗了多次?但他沒有放棄,仍然天天堅持去觀察星象,最後,才終於成功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

由此可見,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成功需要堅持。

我們的同學吳一鳴,每次考試總是四五十分,失敗了n多次,永遠也沒有進步,永遠也沒有成功,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他在考試時漫不經心;其次,在他多次考不及格時,他還是照舊玩,毫不理會那張試卷。你看,像他這樣失敗了n多次,他成功了嗎?

吳一鳴之所以失敗了很多次卻沒成功,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心不在焉;二是在考試時,沒去努力,是他自己放棄了成功。

由此可見,努力也是成功之母。

種種事例足以證明了“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錯誤的,其實成功之母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堅持和努力。

玩物未必喪志 篇10

高三作文 ,792字

自古以來民間就有“紅顏禍水”一說。周幽王為了博得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埋下了滅國的禍根;唐玄宗寵愛貴妃玉環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使盛唐走向衰微。後人談起他們無不感慨他們沉溺於酒色以致玩物喪志。歷史上但凡朝代的滅亡與人事的衷微似乎都與貪圖玩樂,玩物喪志有關。然而,玩物卻未必都喪志,逸豫也不足以亡身。

讀過《楚辭》的人一定會發現,屈原在他的辭中描寫了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幾乎是一本植物的小百科。宋人李易安抱怨“騷人無情思”收錄了這麼多花草卻偏不把她最愛的桂花收入其中。屈原愛玩弄花草,甚至於因此被那些奸臣小人誣告陷害,說他愛玩物。雖然屈原愛玩物,但是,他喪志了嗎?沒有!與花草為伍,與自然為伍的屈原,非但沒有喪志,反而更加堅定自己的志向,他的那句表明自己信念的“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至今讀來仍然那麼擲地有聲、字字鏗鏘。

“逸豫可以亡身”是出自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伶官傳》講的是五代皇帝唐莊宗沉迷於梨園戲曲,荒廢了國家政事,最後朝綱敗壞,使國家走向滅亡。於是歐陽修就議論:逸豫可以亡身“把禍根全部歸結為唐莊宗的沉迷戲曲,玩物喪志。然而,歷史上沉迷戲曲的人多的是,但他們都“亡身”了嗎?乾隆皇帝就是戲迷,他一輩子把別人的國亡來亡去,但誰亡了他?,由此可見,玩物未必喪志。

不說遠的,就是今人,玩物也未必喪志。

前“微軟”總裁比爾盖茨當年在哈佛大學上的是法律系—他的父母希望他能當一名律師,但比爾卻對他的專業毫無興趣,反而整天沉迷於玩弄電腦,甚至於輟學。從此,世界上少了一位可能無比優秀的律師,而多了一位濟人濟世的首富。

玩物未必都喪志!正如一條向前奔騰的大河,雖然有的會流入臭水潭而停止,但更多的是投向了大海的懷抱。適當地“玩物,”玩適當的“物”,不僅能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也許能讓我們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甚至還能“玩出花樣”,讓我們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