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從何處返何處相關作文20篇

恩從何處返何處 篇1

高一作文 ,1031字

遼遼星宿中,地球亦不過一顆塵微星球,人類亦不過是一個平凡物種。但愛,卻可包含整個蒼穹。感恩之愛,更加無邊無涯無際無垠。

雨絲斜斜地在空中留過一條痕跡,拍打在嫩葉上,奏出一支春日交響曲。我,仰坐在教室內,抬頭凝視著按其生命規律旋轉的風扇,等候雨的歇止。

可它,似乎忘我隨形,增大了勢頭,清脆的“啪嗒—啪嗒”打碎了我回家之念。我如何是好呢?通過窗戶那牢籠似的柵欄,我望見了匆匆的行人,溼漉漉的馬路,穿梭於城市的汽車,就是望不到一把能為我擋雨歸家的傘,直到他回來……

“咦,怎麼還不走?”“我、我沒……”“沒傘是吧!”“嗯!”“走,跟我走,我帶了。”他急忙整理物品,取出一把中等大小的傘,同我一齊離開。當我倆來到一樓時,遇見了另一位同學B。“你也沒傘啊?”“是啊,順帶也帶我回去吧。”“這,好吧。”就這樣,三人撐著一把中等大小的傘,遊行於雨幕間,他倆位於我身旁。雨絲沒有任何減緩,他把傘往我與B這邊靠。我清晰地看見,水滴將他自己的校服滴溼,如此醒目,又如此冰凍。B開口道:“我到了。”“那好,明天見。”“嗯,你下次買一把大的傘嘛,害得我的校服都溼了。”B說道。這句短短的話語使我不由自主地望了望B的校服,只不過那一衣角,可他……A顯然為B對他的抱怨而感到驚訝。隨即我也到家了。“謝謝你,回去洗個澡吧,不要著涼了。”我道,“不用謝,你也一樣。”隨即我們分開了,可我為何又感到他正愉悅著?難道,只因十幾字的告白?

我們三人的事情仍發生著……

美術課上,老師察覺到了我與B沒有工具,便叫同學協助下我倆。這時我注意到A正挪動椅子騰出空間,他站起來,攜上工具,筆直朝我走來,與我相坐,剩下無奈又尷尬的B。“你不是離B近些嗎?”“呵,sowhat?我可不想課後被他抱怨毛筆不好用,墨汁色澤淡諸如此類的。你該不會吧?“我怎麼會呢?我感謝都來不及呢。”頓時溫熱的漩渦現於我心,揮之不散。

若那天我沒有道謝,而是責備他,我美術課會由工具用嗎?若B那天心懷感恩,他會無人相助嗎?答案顯而易見。當我們需要向他人表達自身的感激之情時,不要覺得無傷大礙,很有可能你的一句“謝謝”就會在他內心烙下一條印記,讓他記住你的感恩,記住你的微笑。不久,恩惠又再出現在你的生活中。

即使是一句道謝,一個點頭示意,一個露齒微笑,都具有改變宇宙的力量。恩,從你而出,而給,必將返回你身,造惠於你,形成一個牢固又高尚美麗的迴圈。為他為自己,為一切細微事物而感恩吧!當你做到了,一切美好事物都將屬於你。

客從何處來 篇2

國三作文 ,675字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漂泊異地的遊子若干年後重返故土,想必會感嘆眼前的時事境遷之象。還有歲月的不饒人,站在故鄉的土地上,耳畔隱約回想起:“客從何處來?”這是來自過去的詢問,這時回憶就像一扇窗,推開了就再難合上。

臨行前母親“密密縫”酸的關懷,父親安靜的垂著頭吐菸圈。這幅畫面深深印在遊子心頭,一路上,手機中唱著:“誰的歌聲輕輕、輕輕唱/誰的淚水靜靜淌,他說就這樣去流浪/到美麗的地方”

離家的數年裡,家已經成了心頭的一點美好。支撐著人向前走下去,直到後來才明白“幾寒手?欲食手?”背後的情感。自己在陌生的城市裡只是一個過客,只有家才是永恆的港灣,一杯牛奶一份家常菜都會讓人想起家的溫暖,這是每個遊子心中最大的慰藉。月光皎潔,照亮遊子歸家的路,步履輕盈,承載遊子歸家的喜悅。“常回家看看”也成了遊子與家人的最大願望。

人們也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在外漂泊之時,無論一帆風順還是窮困潦倒,都不要忘記在背後默默支援你的親人。或許,常回家看看,才能讓遊子意識到他不是以“客”的身份來到故土。

時光任苒,故土難離,故人更是難忘。面對煥然一新的故鄉耳畔迴響起“客從何處來”的詢問聲。隨著一幕幕回憶,一個熟悉的聲音呼喚道:“回來吧!”

回家是一個遊子的期盼,但故鄉的變化是他害怕的,他害怕故鄉的變化,讓他產生距離感和陌生感。以至於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客人,但家是一個溫暖的圍爐,是一個瀰漫飯菜香氣的令人嚮往的地方。遊子重返故土所產生陌生感在他步入家門的那一刻灰飛煙滅。

滴水之恩以何報 篇3

國二作文 ,399字

我猶豫了一下,說:“不行,您現在正在發高燒,醫生說您要多休息。”

“沒事的,不用擔心,你看!”媽媽故意裝作不要緊的樣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換好了衣服,說了聲“走吧!”,我只好乖乖遵從“命令”,坐上了媽媽的自行車。路上,雖然一直有防晒傘遮擋著,但是熱浪還是倔強地撲面而來,加上媽媽正在發著高燒,所以騎車顯得很吃力。到了學校,媽媽已經汗流浹背了。可她還一個勁兒地說:“沒事的,你放心上學吧。”看著這幅感人的畫面,一股暖流慢慢地流進我的心田。

你太偉大了,你用自己單薄的軀體為我撐起一片碧藍的天空!我決定,我要用一顆忠誠的心去對待您;你下班回來,我會給您泡上一杯熱茶會拿拖鞋給你換上;會為您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感恩宛如一葉小舟,順著風兒抵達到愛的彼岸;感恩,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題,感恩,我已經做好了準備,“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一定會常懷感恩之心。

幸福從何而來 篇4

高二作文 ,860字

貪婪的人,坐在門檻上遙望天空:“幸福啊,就是華麗一轉身,頓時擁有了麵包、馬車、城堡……天下為我所有,即為幸福。”

知足的人,站在山頂上笑對夕陽:“幸福啊,就是登上山頂,享受夕陽染紅天幕的那一刻,每天看到太陽,是我的幸福。”

幸福從何而來?偶地想起艾青詩人的話,“請問開花的大地,請問解凍的河流……”我想說,幸福很簡單,幸福從知足中來。知足者常樂。

知足是詩人揮筆潑墨的江湖。讓我們轉換時空,看一看那些爾虞我乍的官場中掙脫出來的瀟灑風流吧!去他個權與利,有酒有明月,夫復何求?我國古代著名詩人李白,賜金放還並沒有使他心情鬱悶,借酒消愁,取而代之,他遊覽名山大川,高山流水皆是他旅途的伴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向世人宣告:我輩不是蓬蒿人。可是,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陶淵明歸園田居亦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尋得人生的幸福。

知足是見證奇蹟的魔術師。兩位年過半百的老伯一天到同一家醫院的健康檢查。由於醫院的疏忽,兩人的檢查報告弄反了,當得知自己身患不治之症的老伯整天精神抑鬱,無病呻吟,一夜之間頭髮全白,當得知自己身體健康的老伯每天心情愉悅,釣魚、下棋、跑步……都是他每日的功課,正因為他知足,享受有陽光的每一天,他的病最終無條件被老天收回,另一位老伯情況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知足是尋找愛的指南針。人常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這不正反應了當代兒女對待父母的態度如何冷漠嗎?與之千差萬別的,同樣是90後少年,同樣作為子女,他卻作出了令眾人稱讚的孝舉。家庭貧困的他,自食其力唸完高中,考上理想大學,他毅然決定揹著雙目失明的母親踏入大學,對於他來說,與母親在一起的快樂就是幸福。

詩人的幸福,一壺酒,一輪殘月,足矣。老人的幸福,健康,擁有陽光,足矣。兒女的幸福,和父母一起回憶曾經,把握現在,展望未來,有愛的陪伴與呵護,足矣。幸福從何而來?我說,知足即可。不要把黃金當作夢想,用真誠滿足的心去善待人生,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用腳印去召喚幸福。

幸福來敲門,靜悄悄,大地開花,冰河解凍,幸福的主人此時笑了,笑得爛漫……

幸福從何而來 篇5

高一作文 ,765字

生活就像一杯泥水,浮躁的人急匆匆的瞄一眼,就會發現生活的各個角落像懸渾的泥水佈滿著痛苦:而那些心如止水的人會慢慢等待,靜心觀察,直到泥漿完全沉澱,可以透過大半部分液體看到耀眼的太陽;他們會發現生活中的幸福多於痛苦,這種人其實也是幸福的。

原來幸福就從曠達中而來,曠達的人可以沉澱痛苦,可以看到痛苦周圍的幸福。

其實幸福無處不在,而是我們缺少曠達的胸懷。有位作家在一位畫家家裡見到一幅中間偏左的有一塊黑漬的被裝裱起來的白紙,而作家只是盯著黑漬,好久。我們的生活不是這樣嗎?中間這塊黑漬是痛苦,每個人看到這幅畫時,只看到痛苦,卻看不到背景的幸福。

多少幸福我們都被而不見,卻被微小的痛苦遮住雙眼,而幸福常常是被我們忽略了的那部分。

說實話,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其實就是幸福與不幸的差別。在地獄的人,眾鬼魂只想著自己,害怕自己喂別人吃到食物後,別人不會這對他。其實又何必呢?我用長勺給別人餵食物,那是我能唯一給對方能做的事。如果鬼魂能曠達一點,給別人餵食物後,所有人都會效仿啊,那麼結局和天堂不是一樣的嗎?

我覺得我們應該像北宋詩人蘇軾一樣,身處逆境,豁達樂觀。蘇軾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委扉消沉。而是寄情于山水,蕩胸臆於自然。多麼開闊的胸襟!多麼曠達的精神!跳出心靈煉獄的蘇軾開始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內涵。

身處逆境而豁達灑脫,隨緣自適,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面對生活中的坎坷,我們也要用樂觀驅散陰霾,用曠達解讀挫折,永遠保持這種心境。

巨集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今宵一場醉!曹操為統一天下,求賢若渴,確立了攬天下人才為己所用,誠心納才,厚待人才的用人思想。因為曠達,他才會成為至今被人們牢記的英雄;因為曠達,他才會釋出“求賢三令”。

我們都是單翅的天使,只有曠達才會擁抱,只有擁抱才能飛翔,只有飛翔才會尋找到生活中幸福的深淵。

幸福從何而來 篇6

高二作文 ,777字

“人生的幸福,是人生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賜,也不是聽其自然所成就的。”這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陳獨秀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幸福從何而來,幸福是從自身創造來的。

世界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把奉獻視作享受。他年輕時,為完成一項工作,經常通宵達旦。他在首次前往費城的旅行中,乘船沿特拉華河而下,雖然已付了船資,但他卻自願幫助划船。他劃得十分賣力,最後船工無論如何也不肯收他船費了。他說:“一旦進入工作,我就覺得暢快,有使不完的力氣。”

富蘭克林將奉獻當作幸福。幸福從何而來,幸福從奉獻中來的。

富蘭克林認為幸福從幸福中來的。然而幸福只有從幸福中來嗎?答案是否定的。

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承認人有正當的利益和慾望,但他同時認為人們對道德的追求大於人們對利益的追求。對於孔子來說幸福是從道德上來的。

荀子的幸福建立關承認利慾的合理性基礎上。他說:“義與利,人之所有也……故義勝利為治世,利克義為亂世……”

墨子的幸福觀與孔子、荀子不同,墨子重視利又注重義。他認為義利是統一的,利既是義,“義,利也。”

諸子的幸福觀不同,他們的幸福是從不同的方向來的。對於不同的人,他們的幸福便來自不同的方向。高爾基說過:“只有在對美好事物的自覺追求中才會有真一虛有其表的幸福。”富蘭克林的幸福從奉獻中來;孔的幸福從道德上來的;荀子的幸福從承認利慾合理性上來的,墨子的幸福從義上來的。而他們的幸福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美好的事物,他們追求的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現在許多人對幸福有了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滿足自己的慾望便是幸福。列夫托爾斯泰說過:“通往幸福的最錯的途徑莫過於名利、宴樂和奢華的生活。”人們不應該將奢華、名利當作自己的幸福,這樣是不會成功的,不會有真一虛有其表的幸福。

幸福從何而來,追求美好的事物便是幸福。

幸福從何而來 篇7

高一作文 ,693字

幸福是希望,是愛,是感動,一種用文字詮釋不了的美麗。

幸福從四葉草的夢想開始。

一枚四葉草就代表了一個希望,四個小心形堆成的一簇簇的理想,在明媚的陽光下靜靜地生長,清晨的雨露打在上面,折射出的光芒,照遠了前方的路。這是又一個希望的誕生,又一個理想的實現,也是一種毫無理由的幸福。在不斷的追逐中,我們在一步步的成長,也感覺到了由衷的快樂和幸福。雨點凝結成迷人的雪花,綻放著躲在春天的美麗。每一次的努力之後,都有一份成功緊隨其後。珍惜希望,跟隨夢想的腳步,發現幸福的聲音。從四葉草的不屈,雨點的頑強中,感悟快樂,領會幸福的感覺。

幸福從星空的璀璨開始。

繁星點點,萬家燈火,不同的人,懷揣著不同的愛,等待著幸福的來臨。幸福是一種愛的感覺,是母親與兒子散步時的身影,是情侶挑選果凍時的微笑。每一份愛刻映在天空上,都化作了閃閃的繁星,留給人世間最美麗的背影,就像酒心巧克力配上甜甜的牛奶一樣,溫暖人心。愛不是咖啡,它太苦了;愛不是糖果,它太甜了。它只是一種淡淡的享受,淺淺的悲傷,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幸福吧!有快樂,有微笑,就有幸福。

幸福從忘憂草的無憂無始。

由春至秋,四季變換,有汗水,有淚水,有感動。感動著你的精神,體會著你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春天裡,你努力的奮鬥,想要成長;秋至時,卻只能帶著滿頭“白髮”隨風而走。努力過,放棄過,無數的感動,化成幸福的風,飄向無邊的海洋。若有感動,樹苗就會長成參天大樹,若有感動,河流就會變成汪洋大海。感動常在,幸福永恆。幸福,就是有過拼搏,留下的悸動,這是成長中的必修課,也是帶來快樂的源頭。

幸福,是四葉草,是星空,是忘憂草;也是人生的總和,快樂的真諦。

從高處向下看 篇8

高三作文 ,1237字

臨山之巔,覽天之廣;臨山之巔,悟地之厚;臨山之巔,曉萬生之態;臨山之巔,察生命之理。淺觀眾生百態,謹記此文。

山腳之處,流水潺潺,野芳競放,落英繽紛,歲月靜好,總角垂髫,皆宜然自得。所有俗世精彩這裡盡有之,聚散離合,歡悲怒喜。這裡有“六十年來兵簇簇,月月食糧車轆轆。”百姓生活的疾苦;有“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的把酒當歌的人生感慨,亦有“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悲思,有“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的嬌羞期翼。有人進士及第當上大官吃香喝辣,有人寒窗苦讀懸樑刺股,有人戍士離鄉思念國土,有人辛勤務農操勞一生,有人深陷熱戀兩處相思。終生安於山腳,安於紅塵。沒有過於遠大的追求,亦不會有各種壯志未酬的煩惱,有人傷悲,就有人快活,塵世安穩,就連一個普普通通的木匠也會有屬於他的樸實的幸福。

山腳深處,樹木交陰,寥遠幽靜,群鳥偶鳴,寧靜致遠。這裡是屬於厭倦凡塵歸隱山林的居士的。陶淵明因“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在此“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每一天在“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中度過。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為俗世之事牽盼煩惱。這是一種特別的生活方式,他為自己而活。每一天在自然中醒來,無牽無盼,怡然自得。閒時做幾首小詩喝幾口小酒,倒也自在。

山腰之景,可以動人。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懸泉瀑布,飛溯其間,珠落玉盤,幽蘭芷草,郁郁青青。此景,是不斷向上攀登的志士的驛站,也是滿足而停,甘於現狀的人的歸宿。一如毛澤東在主持農民運動尚未成功時的狀態,不沮喪不氣餒,有一種十分強大的向上的精神力量。想必在這段路的繼續往上爬的旅人都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邁心胸吧。他們也許小有成就,卻致力於追求頂峰,不達目標誓不罷休。也有人被山腰之景折服,停步不前,他們願意將這裡當作永久的歸宿,這也許會錯過人生的巔峰,但他們更享受眼前景,也是一種智慧罷。

山林取道,緣路行,人眼漸稀,林木轉疏,亂石叢生,楚天寥寥。這是僅僅屬於少數成功者的景色。他們在一生追求的領域裡達到頂峰,後世只能選擇膜拜,無人可再及這樣的巔峰。他們走過山腳,路過山腰,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頂峰。他們放棄了俗世的繁華,山間的美景,錯過了一些最真摯的感情,以人生為代價追求一種信仰。孔子青年時遊歷眾國,廣收弟子門徒,致力於儒家的研究,也許在世時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與賞識,但在他去世後他的儒學文化成為後世的經典與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那是一種思想的最高高度。李時珍走遍山林,尋驗百草,歷經二十七年,用後半輩子換取人類中醫學的瑰寶,他攀登頂峰的過程也是一種積澱的過程,《本草綱目》這本鉅作,至今服務於中醫。哪怕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也會為這輩子的努力而滿足吧,死而心安。

觀罷,五味雜陳。生命的形態你可以自己選擇,但不論你選擇了什麼都會有小小的遺憾。選擇也是對其他未選擇的事物的一種放棄。生命是一樁太好的東西,你怎麼過都會覺得有遺憾。那又何不隨心而活,每天都不忘你的初心,微笑著大步向前,找到一個真正屬於你適合你的位置。

幸福從何而來 篇9

高二作文 ,711字

小鳥的幸福天知道;花朵的幸福葉知道;魚兒的幸福水知道;我們的幸福我們自己感受,因為我們知道幸福從何而來。

幸福需要褪去浮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這種沒有浮華的、真真實實的環境下也便有了陶淵明。幾千年的時光足以沖淡一切記憶,那些曾幾何時漂於浮華的人早已沒了蹤影,而他褪去的浮華,享盡山水之樂,儘管被貶的他身居底層,但他擁有的卻極其珍貴,並不因失意而墮落,因為他所擁有的比他所沒有的更加珍貴。所以要學會退去浮華會收穫幸福。

幸福同樣需要大度的胸懷。春秋五霸時,齊桓公與兄弟小白在爭奪皇位時曾與管仲有一箭之仇,然而當齊桓公坐上皇位時並沒有找管仲報當初的一箭之仇,反而是不計前嫌的拜管仲為相,從而因為他的大度胸懷使他成為了春秋第一霸主,採擷到了幸福的碩果。相反一代名將周瑜心胸狹隘、驕而好勝,不容他人,終而致他三氣而死。可見擁有廣大的胸懷對於有所成就的人是至關重要的,而有所成就的人會為他的成果感到幸福,因為幸福來源於不斷追求自己的目標,並在追求目標的途中以及目標實現獲得成就而感到幸福。

幸福需要親情、友情、愛情的陪伴。《背影》中父親那蹣跚的腳步和漸漸消逝的身影也使朱自清潸然淚下,難道沒他有因質樸的親情而感到幸福嗎?一曲《高山流水》讓鍾子期與俞伯牙不期而遇,成為摯友、彼此交流,享受著友情帶來的幸福。梁山伯與祝英臺至死不渝的愛情感天動地,最後兩人雙雙化蝶而飛,彼此體驗幸福的真諦。所以說幸福需要質樸的親情、真誠的友情、純真的愛情。

幸福,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身邊,會從四面八方鋪蓋而來,只要你有心,你就會明白幸福從何而來。

朋友們,幸福的來源有很多,有別人的幫助和自己的奮鬥,但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去拼搏一個美好的明天!

幸福從何而來 篇10

國一作文 ,552字

小草以等待生命的翠綠為幸福;花兒以等待綻放的妖豔為幸福;學生以取得優異的成績為幸福;老師以學生的進步為幸福……這一切,都是我們生活中幸福的見證。

回顧歷史,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自得,他不追逐名利,隱居山林,這就是他的幸福。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廣闊胸懷,他對死亡毫不畏懼,在被捕途中立下了如此偉大的誓言,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史冊上,這就是他的幸福。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廣闊胸襟,他以天下百姓的快樂而快樂,百姓的幸福而幸福,這就是他的幸福。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山水樂趣,他寄情山水,對百姓安居樂業的嚮往,這是他的幸福。

人民警察任長霞以人民的安危為己任,她處處為人民著想,時時關心人民的安危,為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人民的生活安樂得到了保證,她才能得到幸福,她把自己的幸福放在別人的幸福之後,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們去追求,支繼承。

在我們的生活中,同學之間和睦相處、互相幫助是我們的幸福;幫助年邁老人打掃房子,洗衣服是我們的幸福;幫助集市上的老爺爺提東西是我們的幸福。只要我們具有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美德,就會得到幸福。

幫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就是幸福。

因此,幸福無處不在,幸福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