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的智慧相關作文20篇

慢的智慧 篇1

高三作文 ,1196字

“高速”似乎已經成為了現代文明的主旋律。在這個鐵觀音不如冰紅茶,老火靚湯不如肯德基,長壽麵不如方便麵,古典名著不如快餐文學的社會中,我們在各方面追求著“快”,“快”即是一切。發展有深圳、浦東速度;種養有化肥、激素,唱歌有快男、快女;連結婚都有速配、閃婚……但是快果真都是那樣好嗎?

冰紅茶只是飲料,肯德基不過是油炸快餐,方便麵更是毫無營養,快餐文學終究是過眼雲煙。深圳浦東速度還得遵循“又好又快”,催熟的物產幾成過街老鼠,快男快女早成明日黃花,速配、閃婚的背後更多的是離婚的心酸……快的產物不過是浮躁的具象化,已經被現代快節奏催得疲憊不堪的人們為什麼不學點慢的智慧呢!因為慢的智慧才是我們上升的階梯。或許有人認為慢的智慧不過是蝸牛的藉口,但我要說慢的智慧才是人類文明結出累累碩果的根基。

史海拾貝,我們發現,慢的智慧讓無數先人名鑄史冊流芳。司馬遷子承父業幾十年如一日編寫的《史記》,字數還沒有一個網路寫手一年寫出的多,但《史記》卻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美名。慢的智慧在《史記》的字字珠璣,嚴謹充實中得到最好的體現。

亞里士多德說:“時間見證了真理。”是的,有了第谷三十年如一日的觀星,才有了伽利略關於天體執行的理論;有了歐幾里得一生對圓形的研究,才有了被稱為幾何學的《幾何原本》;有了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苦讀思考的無數時光,才有了那影響世界的《資本論》。慢的智慧,顯現這些古代先哲對真理孜孜不倦的探索,紮根在一顆顆心平氣和的求知之心。

然而在今天,我們卻忽略了先人慢的智慧,人們的腦子裡滿塞的是浮躁。建國初期,為了超英趕美,我們喊著“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口號,不顧一切的求快,於是出現了“大躍進”,出現了“大練鋼鐵”,出現了“人民公社大食堂”等等十分荒唐的事情。一時間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到處“放衛星”,好像真的一夜之間實現了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簡直就像狂歡一樣。結果呢,我們不但沒有進入共產主義,反而因此貽誤了幾年寶貴的發展時間,拉大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距離。一味求快,一味追求高速,結果就像那超速行駛的汽車一樣,開得越快撞得越慘。

可惜慘痛的教訓沒能警醒人們,浮躁在繼續,求快在繼續。家長在拼命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恨不得讓三歲小孩比三十歲的大人還聰明;藥商變著法子在電視上做各種誘人的藥品廣告,讓人們恨不得立馬吃上這藥成為超人;醫生大量使用抗生素,為了快點殺滅細菌而製造了超級細菌……何苦啊?若懂得慢的智慧,一切都將豁然開朗。小孩只能順其自然生長;吃十幾斤藥也不能一天長一米;少用抗生素,人體免疫系統反而更發達。所以都學點慢的智慧吧,它是醫治社會浮躁現象的一副良藥,是現代人迷茫時的指路明燈。

泡一杯香氣濃郁的熱茶,煲一鍋沁人心脾的老火靚湯,慢煮一碗樸素的麵條,翻開一本古典名著,讓我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開拓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寧靜的天地,讓慢的智慧在外面每一個現在人的腦海生根發芽。

低姿態的智慧 篇2

高二作文 ,929字

有一種智慧叫低姿態。

高昂的頭顱也許是你榮耀的標誌,與生俱來的自尊心也許是你驕傲的旗幟,但你可曾想到,你走過的門有時需要你低下你高傲的頭顱,你跨過的坎有時需要你放棄你的自尊,不肯低頭彎腰,你只有撞到頭破血流。

春秋風煙,吳越爭霸,越王勾踐慘敗,成為了敗國之君,亡國之奴,揹負了昏君的罪名,揹負了世代的仇怨,而他,選擇了隱忍,為夫差做馬前卒,做奴役,臥薪嚐膽,只為蓄積力量,東山再起,十三年後,他拔劍怒指夫差,反敗為勝,成為了最後的王者。

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富有彈性的英雄的光輝,生死抉擇面前,他放低了自己的君主之姿,忍辱負重,才有了勝利的結局。

文學鉅著,《史記》留香,它的作者司馬遷聞名於世,為幾句耿直真言,他遭受宮刑。奇恥大辱,他也曾想到過一死了之,可《史記》未完,最終他選擇在屈辱中放低姿態,完成鴻篇鉅製《史記》,成就了他的輝煌。

古來自有“刑不上大夫”,士大夫大多品志高潔,總在自己受刑之前堅定不移地選擇死亡,司馬遷忍受屈辱,頂住壓力,苟活於世,才有了最後的輝煌。

試想,若他二人不懂得低姿態的智慧,寧不受辱而選擇“高貴”的死去,怎會有最後的榮光。

烏江邊上,寒風凜冽,涼氣直透人心,一向傲氣的西楚霸王因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謝罪,他決絕地對苟活於世說出了“不”,自此一代霸王隕滅,只因他不願暫且低頭屈服,不願相信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所為,不懂得低姿態的智慧。若他能夠甘當一名小小的烏江亭長而保有性命。待找準時機,重振旗鼓,定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生死抉擇,折射了不同的人格,項羽和勾踐都曾是逆境中的王者,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不肯彎腰低頭的,付出了血的代價;願意低頭側身的,過了這道逆境的門,之後就是廣闊的天地。

溫總理在下飛機後對等待多時的群眾說了聲“對不起”,贏得世人讚譽;林志玲因身材太高,拍照時彎雙腿與人齊平,一次活動中,70多位影迷要求合影,她彎了70多次。獲得更多擁護;韓信能忍胯下之辱,最終成就一代名將;孫臏能為活命而裝瘋作癲,成就了一代政治家、軍事家……他們都是擁有高貴資本的人,但他們放低了姿態,將自己從遙遠的星辰摘下來,送到人間,令人間動容。

若有一道非過不可的“小門”豎立在我的面前,我將放低姿態,俯身聞得一陣芬香。

尖流淌的智慧 篇3

高一作文 ,762字

吃完晚飯,端著杯水,邊喝邊走到沙發前,習慣性地撥上音樂頻道,說來也巧,正趕上演奏家陳薩在演奏李斯特的《鍾》,我急忙嚥下口中的水,快速找出我的眼鏡戴上,饒有興致地看了起來。

那尊威嚴的“黑色巨獸”前,演奏家從容不迫地任指尖在琴鍵上隨意流動,琴鍵黑白分明,彷彿就像主人公凝望這個世界的眼睛。那透明,沒有任何雜質的聲音,穿透力也是極強的,如在無邊的曠野,聆聽清脆的鳥鳴,潺潺流水,嗅到自然的氣息。

樂聲戛然而止,演奏者卻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演奏可以說是完美的,每個針尖大的細節處理都是無比細膩,甚是精緻,演奏家想必也為此花了不少心血,只為了更好地表現音樂,表達自己的心聲。

大師終歸是大師,他們能駕馭不同程度、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音樂,深入到每個細緻入微的角落,演繹得如此精湛,如此美妙絕倫,讓人不禁拍案叫絕。隨著氣氛的緩和,我猛烈跳動的心也漸漸平靜下來。他們的確很有智慧。要知道,一首龐大的曲子完整地演奏下來,很費腦力,也極耗體力。

任思緒隨意飄走,回想著自己曾經在舞臺上的輝煌時刻,在舞臺上演奏的感覺,緊張而刺激,指尖在黑白鍵盤上滑過,彈奏出跳動的音符,如一個個精靈,奔跑著,跳躍著,串成動聽的旋律,然而這背後,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

我緊抱雙膝,蜷縮著坐在沙發上,回憶一首曲子從接觸到練熟,從彈出旋律,到彈出韻味,從粗彈到細琢,從不喜歡到享受,在這個過程中,我的琴技在提高,琴藝在提升,人也成長。其實何止這些,有些東西的影子,潛移默化中,已在我身上悄然萌發。

然而這指尖流淌的背後,這優美旋律隱沒的,又是怎樣的痛苦磨礪?冰心曾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磨難造就了偉人。演奏家從小小琴童到世界頂尖的成長曆程,這背後或許是更大的智慧。

加法的智慧 篇4

高二作文 ,793字

加法,是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等於兩個蘋果的運算,加法,是一杯清水加一包配料等於一杯可樂的創意,加法,更是一斤芝麻加一斤黃糖等於一斤芝麻糖的智慧。

我們身邊的事物是不可能件件完美的,但若我們讓它們相互組合,取長補短,那麼它們相加便會創造比他們本身更高的價值,只有靈活運用人生的加法,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成功。

加法的智慧,是將不同事物的優點集聚,去創造完美。

蘭亭臨帖,行書如行雲流水,月下揮墨,那岸邊濁浪千疊,懸筆已絕,千年碑易拓卻難拓你的美……書聖王羲之,便巧妙地利用了人生的加法。在他的時代,各路書法門派並存,這些書法有長有短,各有千秋,王羲之從小便諳習各種書法套路,但都不是很精深,在外人的眼中他的書法難成大器,可是王羲之很聰明,他不斷地揣摩各種書法,汲取它們的優點,並加以融合,終於創造出自己獨特風格的行書,看他的《蘭亭集序》,裡面有楷書的工整,行書的意蘊,草書的飄逸……這不就是加法的智慧嗎?

加法的智慧,便是汲百家之長。

加法的智慧,還是創造別人意想不到的組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快使用雙截棍,哼哼哈兮,快使用雙截棍,哼哼哈兮,習武之人切記,仁者無敵,是誰在練太極,風生水起!”。小天王周杰倫,同樣清楚加法的智慧。世紀之交,華語樂壇卻毫無新氣象。直到一個戴鴨舌帽的大男孩出現。歐美急速勁爆的說唱,和婉轉悠揚的古典音樂,看似毫不相關的曲風,卻被周杰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創造出風靡至今的曲風—藍調饒舌,也就是雙截棍這首歌的出現,使蘇有朋、鄭智化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那演唱會上山呼海嘯般的“哼哼哈兮!”折射出的不也是加法的智慧嘛?

加法的智慧,便是化不可能為可能。

善於運用人生的加法,權衡身邊事物的利弊,取長補短,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才能事半功倍,走向成功。

加法的智慧,是一種世事浮沉的睿智,是一種走向成功的祕訣,是一種思考,一種深邃,一種明智……

細微的智慧 篇5

高二作文 ,701字

微風細雨浸潤的是破土而出的嫩芽,微微燭光照亮的是孤寂的心,細小撼動的是未來人生大廈的根基。細微的覺察是一種智慧,帶我們領略生活的微觀。

古代有“小處不可隨便”的告誡,說的是要認真仔細,嚴謹精緻地完成一件事。沈從文先生改小說,十遍、二十遍不厭其煩。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修改了三十八次,才拿去出版。如此細緻,才造就了文壇巨匠。

現今又有“細節決定成敗”的論斷,說的是為人處事要著眼小處,抓住關鍵,往往與成敗密不可分。當年甲午戰爭前夕,日本海軍將領參觀清國軍艦時,發現艦上炮口的鏽跡,回國後立即部署海戰,結果有了《馬關條約》。諸葛亮正為南蠻騷擾不斷而犯愁,偶然發現蠻兵是穿著浸過桐油的藤甲打仗的,輕便堅固。於是,他想到了火燒藤甲兵,造就了七擒七縱孟獲的三國佳話。這是細節之於成敗的智慧。

中國科學也有很多由細節而來的。“螞蟻搬家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這是農人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得出的結論。張衡在大量的地質研究和理論分析後,得知地震波的傳播規律,從而研製出了地動儀。孫思邈在煉丹藥時也因為細緻地研究丹藥爆炸的成分,才有了後來的火藥。無論是分子原子,還是細胞組織,皆成為了世界文明進步的源泉,這就是細微的智慧和力量。星系運轉宇宙變化,生物巨集觀性的作息節律,都包含在那些細微粒子的研究當中。

文學藝術上的細微更是豐富多彩。雖說細微,反而對應了老子的“虛懷若谷,大智若愚”的哲學思想。細節被拍成了微電影,被演繹成微小說,無數的動人瞬間被那一雙雙藝術的眼睛捕捉,然後綻放在更多人的眼前。可以說,微小已經不僅僅侷限在描述一種種事物的大小特徵了,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處事方式。

簡單的想法,勾勒出驚人的智慧。

我的智慧書包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2字

隨著書包像吃了發酵粉,一個勁地“發胖”,都快變成“小山”了。每當我氣喘吁吁地揹著沉重的書包上下學時,心中便會萌生一個願望:我想發明一種智慧書包。

雖然同學們都非常喜愛自己的書包,但是時間一長,難免會厭倦書包的外觀,而去追求新上市的一些漂亮書包。我發明的智慧書包的底部有一個調節顏色和形狀的控制器,裡面存有許多書包的外觀圖片,只要選擇你喜歡的書包造型,再按下“確定”按鈕,書包便會在幾分鐘內變換外觀。這樣一來,就不會造成同學們喜新厭舊地不斷更換書包了。

這種智慧書包不僅可以改變外觀,還可以幫你檢查有沒有帶齊書本。在它的“大肚皮”中,有一個課程表的表格,裡面都記錄了第二天上的課程和要帶的書本。每天,當你整理書包後,它會幫你檢查一遍,如果發現漏裝了什麼書,它就會發出一種“滴滴”的警報聲,並大聲提示,直到你將書本全部放進書包為止。

智慧書包還有一個功能—“減輕重量”。在智慧書包的底部,有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孔,從小孔中會噴射出一種特殊的氣體。它可以從書包的底下承托住書包,就像一雙手幫你托起書包一樣,使你感到更輕鬆。這種氣體無毒無害,在空氣中約過2秒鐘會消失,所以對環境沒有影響。

我真想發明這種智慧書包:能改變外觀、檢查書本有沒有帶齊、減輕重量的智慧書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書包一定會出現。

失敗中的智慧 篇7

國一作文 ,477字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敢於挑戰的人,總是比別人先嚐到甜頭,而那些自甘墮落的人呢?只是在得過且過,從未想著去創造人生的價值。

我行駛在人生的道路上,曾多次被路上的坎坷荊棘跌得不醒人事,而且一次次地失敗,這是為什麼呢?

我冥思苦想,終於讓我得出了一個結論:“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也許有人會問,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意義很簡單,如果你把一瓶牛奶打翻了,它就會流光,無論你怎樣後悔和抱怨,都無濟於事了,要是你事先想一想,加以預防,或許它還能保住,可是現在晚了,我們現在所要做的只有把它忘記,然後留意下一件事。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陳詞濫調,但是不能不承認,這陳詞濫調中確實還凝聚著許多智慧,“聰明的人永遠不會坐在那裡為他們的損失而哀嘆,卻情願去尋找辦法來彌補他們的損失。”這是莎士比亞說的。

沒錯,人生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一個人樸實而頗有興趣地活著,他總有一天會發現,成功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遙遠。

我堅信,只要自己有一分聰明,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與勤奮,總有一天,成功大門會為我開啟。

“問”的智慧 篇8

高三作文 ,693字

韓愈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的確,面對大千世界,我們難免會迷惑,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這些問題是該自己解決還是向別人討教?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別人之所以可以稱作老師,是因為我們能夠向他們請教我們不懂的問題。面對浩瀚的知識海洋,我們能夠懂得的實在太少,勤學多問,才能使自己的精神食糧更為充足。面對繁榮雜多變的生活,我們能夠懂得的實在太少,勤學多問,才能使自己的精神食糧更為充足。面對繁榮的生活,我們處世的能力還太薄弱,我們需要向古人請教,他們給我們留下了最真誠的忠告,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他們有著更豐富的經驗和更深刻的教訓,指引著我們向真善美的道路走下去;我們需要向朋友請教,他們可以更好的將心比心,拉著我們的手走出泥潭,邁出純潔無暇的新天地。

問,傳授給我們前人的智慧,指導我們人生的方向,讓我們懂得精神的珍貴。思考,卻是自己在追問自己。

面對《紅樓夢》這部文學鉅著,我們想到的不只是榮寧二府中活躍的這一群人,還有那些為研讀這部書瀝盡心血的個人的思考是最重要的。當很多研究者奮力評論寶玉、黛玉、寶釵之間的千絲萬縷時,周汝昌卻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看法:寶玉真心喜歡的是湘雲。這是他獨自思考得出的結果,面對紅學的疑惑,他用思考來代替請教詢問,成就了他在紅學研究者中突出的位置。

當我們面對心靈的抉擇時,獨自思考才會讓自己有充足的空間。有相同的生命,卻沒有相同的人生,問到的是別人的經驗,思考才能賦予自己的人生偽涵,才能將自己的命運緊緊握在手中。

問可以讓我們搬開腳前的絆腳石,而思考卻讓我們明白該如何把這些絆腳石改造成墊腳石,讓我們能更好地走下去。

合作的智慧 篇9

國一作文 ,1144字

鋼琴需要雙手的演繹才可彈出美妙的樂章,時代之車需要眾人齊心協力才可進步。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凡在歷史長河中始終佔有一席之地的,那個身後沒有一直同他合作,給予他幫助的人?一個人若自以為自己的生命規劃有序,眼中只見紀律和分工,不見合作,那麼,他的生命最終只會黯然凋謝。因此,我們需要擁有合作的智慧。

某個酒店因餃子,遠近著名,生意興盛。酒店急需招聘一位廚師長,有兩位廚師同時前來應聘,按常規,兩人將各自上崗試工3天,等6天以後才決定聘請誰。第一位廚師以酒店老闆在內的所有人都為他的技術所折服—他1分鐘包20個餃子,其他廚師最多包12個!接下來3天是另外一位應聘者,但是幾近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廚師的動作其實不快,然而他一直鼓勵大家:“看!我比你們還慢呢!你們可不要被我超了哦。”他拼命加快速度追,其他的員工自然也就拼命地不讓他追上,直到第6天試工結束,他包餃子的效力照舊落在那些廚師的後面。很快到了決定聘請誰的時候,老闆卻選擇了第二個廚師。酒店老闆說出了其中的奧祕:第一名應聘廚師固然手腳很快,但由於他總是包太快了而讓大家缺少自信和動力。而第二位廚師做事的手腳固然慢,但他的“步步緊逼”逼迫著大家既興奮又緊張地拼命加快速度,不讓他追上,就在這追與趕之間,每一個人都在無意識中進步了勞動效力。接著老闆讓所有員工再綁一次湖蟹做試驗,這次幾近讓所有員工都意外—他們居然每1分鐘可以包18個餃子了。員工沒有想到的是,剛才在老闆辦公室裡,第二位廚師已當著老闆的麵包餃子,他的效力是每1分鐘可以包25個餃子。這位廚師寧願自己少包點少賺點錢,也要通過自己對其他廚師的心理鼓勵,從而使自己和他人效率提高了不少,成為了餐廳的首席廚師,工資自然增加了不少。這是一種智慧,自己與他人的合作而達成雙贏。

螞蟻在我們人類看起來是十分渺小的,人類的不經意之舉隨時可能讓他們慘遭不幸,那它們是如何抗拒天災的呢?幾十年前的一場森林大火,把森林內的生物推向死亡的邊緣。風吹火旺,螞蟻四散逃命,但無論逃到哪方,都被火牆擋住。螞蟻佔據的空間在火焰的吞噬下越縮越小,滅頂之災即將到來。可是,奇蹟發生了。火牆中突然冒出一個黑球,先是拳頭大,不斷有螞蟻粘上去,漸漸地變得籃球般大,地上的螞蟻已全部抱成一團,向烈火滾去。外層的螞蟻被燒得劈里啪啦,但縮小後的蟻球畢竟越過火牆滾下山去。躲過了全體灰飛煙滅的災難。這是一種智慧,通過團體的合作來保全家人,朋友及自己。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人也一樣,“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每個人都不可能僅靠自己就能生存。所以,合作就成為必然,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每一步都有“合作”的影子。自己和他人一起通過努力而達成雙贏,這不是一種智慧麼?

我的“智慧柺杖” 篇10

國三作文 ,1018字

在我們社會這個大家庭中,雖然我們的生活幸福快樂無憂無慮。但是還有一些特殊群體,他們的生活處處會有煩惱:他們有的生活沒有光明的世界裡,他們僅靠著社會的關注關愛以及自己的觸覺聽覺生存;還有些人,歲月侵蝕了他們原本健康的身體,時光用“風吹雨打”這把利劍在他們的臉上刻滿了道道溝壑,用生活的壓力迫使他們腿彎了,背駝了,走路也不方便了。這兩類人就是盲人與老人。不過,在他們的生活中有一位長期陪伴他們的夥伴—柺杖。

是的,他們生活中的的確確是離不開柺杖。

雖然對有些盲人來說,他們的身邊有一位特殊的朋友—導盲犬,但是,他們還是不能完全離開柺杖的。因為在很多的公共場合中是不允許寵物或者這些動物入內的,儘管盲人苦苦解釋或是憐憫同情,可是也是沒有任何作用,因此他們的生活自由就因此受到了限制。

對於老人來說,他們年高體弱,行動不便,難免一些磕磕碰碰讓他們受到傷害,因此他們也必須用柺杖幫助行走,但有時一些普通的柺杖,也會在他們稍不注意時被絆倒受傷。

如何讓盲人和老人更方便更安全地行走呢?我設想出了一種特殊的柺杖,我給它命名為“智慧柺杖”。

這種“智慧柺杖”的接地端是由防水耐磨防滑硬度大的材料製成,其內部裝有紅外線感測器、紅外線發射器、紅外線接收器。柺杖的杖柱內裝有簡易的電腦晶片、溼度計、語音軟體、藍芽、儲蓄乾電池,杖柱的外面圓柱體是防擊打的太陽能發電板。柺杖的手握端是觸控式開關,當盲人或老人使用時就開啟開關,它就開始工作。

柺杖的工作原理是由電腦指揮感測器、發射器發射紅外線,再由接收器接受,接收器將資料傳給電腦,電腦繪製成圖形,再和溼度計測出的資料相結合,迅速分析,再將分析結果轉化為語音,由藍芽告知使用者前方的路況如何,周圍有什麼障礙物,障礙物離使用者有多少距離。倘若存在不良的天氣因素(如:下雨,大霧,灰塵多等),電腦會根據紅外線接收器與溼度計傳來的資料,以及當天氣象局測出的天氣資料迅速對紅外線的射程作出相應的調整,以便更準確地向盲人或老人傳達路況資訊。

這種柺杖的使用就像電燈開關一樣,只要按一下開關就能運轉。因為開關就安放在扶手的下方約一指處,柺杖的供電系統是由乾電池與太陽能電板組成,晴天就由太陽能電板提供,而太陽能電板多餘的電能就儲蓄在乾電池中,以備陰天和晚上使用。

相信有了這種“智慧柺杖”之後,盲人和老人將會比使用普通柺杖生活得更加幸福與快樂,那時他們手握柺杖行走在街旁和花園,臉上定綻出和美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