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端午節相關作文20篇

我眼中的端午節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455字

每當農曆5月5日便是端午節,這可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端午節中自然少不了粽子。由於不會包粽子的緣故,我只能從超市購買,不過那味道棒極了,將蒸好了的粽子放在盤子上,慢慢解開繩子,再慢慢地將粽葉一層一層地拿掉,一股有些清香味的粽葉剛好把它的香氣與粽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話不多說,開吃。

我用筷子輕輕夾下粽子上的一角放入嘴裡細細品味,它稠而不膩,我吃的是香腸餡的,彷彿每一粒糯米都成功地與香腸合成一體,入口即化,口感獨特。如果喜歡吃甜的,還可以放些糖,帶了糖的粽子也十分美味,它能讓你的每一個味覺細胞都充滿活力。

我的端午節第二大愛好是戴五彩繩。媽媽總是會在端午節前一天給我買好繩子,等到端午節那天,親手為我係上五彩繩。繩子們都五顏六色,紅色偏多,因為紅色有喜氣洋洋的意思,所以中國人比較喜歡紅色。每當到了端午節,我總是會與鄰居家的孩子們互相交換繩子,因為我們認為這樣可以讓好運從每個人身上走一遍。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就是我眼中的端午節。

我心中的端午節 篇2

高三作文 ,811字

韓國人的一句驚世駭俗的“端午節屬於我們”使全體善良,純粹的中國公民用力嗤笑。

這種近乎無限的縱容開始於工業革命後的人類所帶來的影響。人類越來越重視用物質生產物質的過程。工廠裡尖器刺耳的機器響聲讓我意識到從此開始到物質的出現並且成為其他物質的拼湊組合而非精神的凝聚。

不禁用黑色墨跡打出一個大大的問號,心中的端午節,到底蜷縮在哪一處晦暗的角落?散發著內斂的憂傷。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純粹的。

它不屬於除華夏民族之外的任何一個民族,是純粹的中國文化。依稀還記得小時候,媽媽用手包粽子的手勢,不帶有任何一絲的矯飾,針、米、葉三者完美融合。她包粽子與眾不同,根本不用白色棉線,用針引著葉,穿過白色稻米,輕繞成結。成品被擱放在具有一定年輪的竹匾中,熠熠生輝。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博愛的。

即使生活在鋼筋水泥人為充塞自然的痕跡,廢棄的淤泥沙土開始侵佔流水區域的年代,你依舊留有堅硬的翅膀。在人類總想從物質上最大限度地攫取利益的同時,你卻最大限度用僅僅三天的時間開始拯救,這是對人類墮落已久的自然精神的一種聖潔的救贖。你並沒有冷眼旁觀著所有陰蠣精神的被精神家所鄙棄和放逐的人。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堅忍的。

即使被現代社會遺棄,因乘載了太多的歷史與現代社會的物慾流的冗雜,人們看你的眼神變得麻木而渙散,你卻絲毫沒有介意,依舊承擔起監守精神家園和傳統文化的雙重革命任務,嘴角不帶有一絲不愉悅的弧度。你堅忍地生存於物慾流充斥的世界中。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有生命力的。

生存在這個有機生命界中,被賦予生命是很自然的。“存在的即是合理的”。端午節凝聚著古人多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才被創造瞭如此鮮活的詞彙。你在幾千年歷史的摩擦與沖刷下,卻依然屹立於每一寸溫差巨大的土地上。以此證明了你繁雜如野草的生命力。

一種靜水流傳的精神力量。

不能忘卻。

我心中的端午節,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一聲盛大的轟鳴。在中華大地泛黃的泥土上,以及工業廢氣充斥的空氣中,徹響。

我心中的端午節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1字

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有很多,都是源於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傳說屈原眼看國家被侵略,不忍捨棄。於是寫下絕筆,投江自盡。百姓為他的死感到十分哀痛,於是有人拿著飯糰等食物投入江中,有人拿雄黃酒藥暈蛟龍水獸,後來,就發展成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說到端午節,怎麼能少了賽龍舟呢?那一條條龍舟在水面上穿行,猶如龍神下凡,激起一道道白色浪花。那龍舟上人們的口號震天響,整齊一致,猶如龍在怒吼,點燃了整個賽場。

最後一段賽道,觀眾們沸騰了!究竟鹿死誰手呢?一條條“蛟龍”你追我趕,爭先恐後,誰也不讓誰。答案揭曉了。一條條龍舟衝過終點。頓時,歡呼聲,喝彩聲佈滿整個賽場,電視前的我也不禁跟著喝彩!

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通常是自己包,自己蒸,自己吃。

我先把米放進綠色的粽葉裡,中間再放一塊五花肉,然後再放上一層米蓋住肉,最後用粽葉裹住米,用棉線紮緊,粽子就包好了。我家的粽子是隔水蒸的,跟煮出來的不同,色澤半透明,晶瑩剔透,口感更韌。咬一口,油流出來,香氣四溢,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個。

一眨眼,端午節結束了。但是,賽龍舟、吃粽子和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卻永遠留在了我的心中。

我眼中的端午 篇4

國三作文 ,679字

前278年,五月初五。雞的啼叫劃破了長空,喚醒了尚在夢中的人們。小院中,一身暗藍粗服的婦人撫了撫用桃木簪挽住的發,嘴角勾起了溫柔的笑。半晌,她轉身進了屋。

屋內,一個孩童睡得正香,輕微的咕噥著夢話。“阿瑜,該起了。”婦人輕輕搖了搖孩子,將衣物放在他枕旁。“阿孃先忙,我馬上起。”阿瑜答著,眸卻還是緊閉的。

“你今日不是約了好友?”婦人無奈,又揉了揉阿瑜的臉,“失約了可不好,你看,你做的簪,娘都依你用上了。”

一番話讓躺在床上的人兒立刻驚醒,一個鯉魚打挺,扯起身邊衣物。看著手忙腳亂的人兒,婦人掩嘴笑起來:“娘做了米粽,來吃吧。”

二人正鬧,一聲聲驚呼破了一室溫情。

“屈大夫!跳江了,快去救人啊!”

婦人聽了,有些怔,片刻,她拉起了還在吃東西的阿瑜:“快,去幫忙!”“阿孃!屈大夫是誰?”阿瑜跟著婦人往江邊跑,手中吃的都忘了放下。

“他是位大人,是百姓的貴人。”

孃兒倆到了江邊,江面上有不少人在打撈。良久,無果。婦人垂眸,眼中竟有些晶瑩。阿瑜不懂娘為什麼哭,不過,他不願娘難過:“阿孃,我把米粽放到水裡,這樣魚蝦就不會吃那位屈大夫了。”

孩子一語,讓所有江邊的人有了反應,紛紛效仿。婦人摸著阿瑜,也取了些米粽投進江。阿瑜靠著母親,只覺得今日的太陽,實在有些毒,毒辣的讓人心裡有些灼。

2018年五月初五

“媽媽,端午了!”小男孩扯著媽媽出了家門。大街小巷都氤氳著粽香,孩子腰間的香包,隨步子搖晃,散著好聞的艾葉的味道。

“今天,是紀念屈原的日子哦。”女人蹲下,拍了拍小男孩的頭。“屈原?是誰?”“是楚國,一位很偉大的人。”

陽光正好,風撫過,送整街清香。

我心目中的端午節作文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3408字

【篇一:我心目中的端午節作文】

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於到來了,我迷戀那陣陣的棕香,我迷戀那淡淡的艾葉的味道,我迷戀那伏魔降妖的雄黃酒的味道,我也好奇那賽龍舟的壯觀景象,還有我最喜愛的五彩繩系在胳膊上的感覺。

日上三竿,所有人家裡喜氣洋洋充滿了歡笑。有些人給門口放上了艾葉、菖蒲,家家戶戶激情四溢,都來為端午節點綴一絲色彩,馬上院子裡、樓道里,都飄滿了陳陳棕香,如同人在竹林中品嚐著入口清香的香茶一樣磬人心脾,望著林旁的小溪,聞著林中的花香,輕盈而又涼爽。一陣喧譁,打斷我眼前的美景,一下子把我拉回到現實中來,哇,好美的棕香,我這時迫不及待的讓媽媽幫我煮粽子,望著那綠葉包裹的粽子,我不禁垂涎欲滴,恨不得馬上吃到嘴裡,我在爐子周圍焦急的等待著,媽媽笑著說:“好孩子,別急一會就好了。”過了很久粽子才出鍋,我迫不及待的剝開粽子,狼吞虎嚥的把它吃下,好香甜啊。說起這端午節還有一個動人而又美麗的傳說。

秦國士兵將楚國攻破,詩人屈原萬分悲痛,寫下絕筆後,抱石跳入汨羅江自殺,楚人聽說屈原自殺後,紛紛自發到汨羅江內打撈屈原的屍體,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他們將包裹糯米的粽子投入到江中,又給江裡倒雄黃酒,迷昏蛟龍,就這樣,每到五月初五,人們就在這一天去江裡投粽子,倒酒。慢慢的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當天,媽媽要在這天給我搓五彩繩,五顏六色的絲線穿插在一起,顯得格外美麗,搓好以後,媽媽給我的手腳,各帶了一個,寓意吉祥如意,以後的生活五彩斑斕。

啊!“端午節”五彩繽紛的端午節,吉祥如意的端午節,在我們心中永遠香氣十足,熠熠生輝,帶著我們美好的祝願永久流傳下去!

【篇二:我心目中的端午節作文】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農曆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們家每年端午節時也都吃粽子。媽媽包粽子的手藝是跟奶奶學的,鹹粽子、甜粽子、紅棗粽子、花生粽子…媽媽都會包,但是我認為媽媽包的肉粽子是最好吃的。

今天,我也想體會端午節包粽子的樂趣,所以打算也和媽媽學習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糯米提前兩天就浸泡在清水中,每天換水兩次,其次是把粽葉清洗乾淨,用水略煮,讓其變得柔然而有韌性,然後就浸在水中。把自己喜歡吃的紅棗、蜜棗、花生、葡萄乾等洗乾淨準備好,如果包的是肉粽子,就要把事先醃製好的臘肉洗淨切塊備好。準備工作完成後,就開始開工了,先把兩個或者三個粽葉圍攏起來圈成一個漏斗狀,然後把少量粳米放入“漏斗”中,填入自己想吃的紅棗、花生、蜜棗之類的東西,用粳米蓋滿整個“漏斗”,然後用其餘的粽葉順著“漏斗”的方向纏繞,最後用繩子繫上就完成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喜歡吃肉粽子,也趕緊學著包,剛用粽葉把“漏斗”圈好,才放入粳米,還沒來得及放肉呢,漏斗就散開了,米都撒了出來,我又試了幾遍,不是粳米放多了,就是粳米放少了,一會包個“餓老漢”,一會包個“大胖子”,我不但沒包好,還弄的滿身都是水。

後來,媽媽告訴我,在南方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習俗呢,你在網上看看賽龍舟的視訊吧!我迫不及待的在百度視訊中敲入“賽龍舟”三個字,啊!……。廣闊的江面上數支龍舟拼的你死我活,每支龍舟上有十幾人划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龍尾敲鼓。這樣壯觀的場面真是熱鬧。

龍舟響噹噹、端午粽飄香,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其實是地道的故鄉情。

【篇三:我心目中的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是戰國末期楚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我又盼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但因屈原而神祕,而又因為吃粽子,賽龍舟讓我們小孩所喜愛。天剛剛亮,我看見奶奶在掛艾草、艾草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我奶奶為什麼要掛艾草,奶奶說可以避邪。所以每當看到掛在門口的艾草,我又隱隱有點害怕。

不大一會兒,家在農村的表哥表妹都來了,我最期盼節假日和大家在一塊歡樂的玩耍,現在甭提有多高興了,我發現她們的腳腕和手腕都繫著五顏六色的花繩子,原來農村蛇多,繫上五顏六色的花繩子可以嚇跑蛇,避免蛇咬,原來如此有趣!

一會兒,奶奶端上來了熱騰騰的粽子,我奶奶可是包粽子的高手,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清香撲鼻。青青的葉兒包裹著香甜,我們每人拿著一個粽子:輕輕的剝開第一層,充滿著對香甜的可口。

吃完粽子,我們又要去看賽龍舟,我們一路上你追我趕,歡歌笑語灑滿路間:“一碗烈酒解得了憂愁,淡淡的苦艾插在大門口。糯米粽子香飄巷外,三湘的歌兒情調悠悠”。

我又期盼著明年的端午節!

【篇四:我心目中的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本是人們紀念愛國人屈原的一種方式,但後來,人們不再把棕子扔在水中,而是當作一種點心品嚐;人們不再划船打撈屈原的屍體,而是舉行龍舟比賽……

過端午節,我最喜歡從電視上看現場直播的龍舟賽。一條條造型是龍,火紅色的船從起點一下衝出去隨著船尾有節奏的鼓聲,隊員們喊起了"一二,一二"的號子,隊員們手持船槳,合著號子有力的划動著船槳,每個人的船槳都是同時落,同時起,水花四?R,船行的筆直。

看龍舟賽,那真是太激動了!一會兒自己中意的船領先,一會兒自己的船被別人超過,看著自己的船遙遙領先,我就很自豪;"我眼力真不錯,這條船一定能贏!"看見船被別人超過,心裡就很不是滋味,想著;"加油呀,衝上去!像剛才那樣超過它!

終於,比賽結果見分曉,如果自己中意的船取得了好成績,我便炫耀似的對大家說;"看見了嗎?這就叫眼力,我就知道它會取得好成績,如果自己中意的船沒取得好成績,奸險便裝作什麼事也沒發生。

比起看激動人心的龍舟賽,我更喜歡品嚐端午佳節的獨特美食棕子!

棕子的外貌是碧綠色的外衣,裡面白、糯而香甜的糯米飯,米飯裡還有棗、豆子、葡萄乾等果料。

一般我吃棕子要先聞。不剝皮,先深深的聞一口棕葉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然後迫不及待的開啟棕葉,你以為我要吃嗎?不,還是聞,聞一聞那香甜的味道。

下一步才是吃哪!看那結白的糯米里嵌著一塊紅寶石般的棗,那一定是要一口先吃掉棗。然後再一口口的把棕子整個吃掉;糯米又香又軟,果料散發著無法言表的香味,兩者結合在一起,再配上棕葉的清香,那真是賽過王母娘娘的蟠桃啊!遇上美食,人們就顧不得自己的儀態了。每當我品嚐完這人間美味後,便會手兒粘粘,嘴邊還粘著幾粒米,滿意的回味一下。去衛生間洗臉洗手了!

啊!端午節,你不僅帶給我視覺上的盛宴,更帶給我味覺的的盛宴。

【篇五:我心目中的端午節作文】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起床便讚歎道。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我夢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便投入滾滾的激流中。

做了這種夢,我不禁全身發抖。對屈原忠貞報國的熱忱,我自愧不如。我對端午節的理解是吃粽子,划龍舟,喝雄黃酒這都是大家在端午節經常乾的事。懷著對端午節的不解,我去尋味了媽媽,媽媽對我說:“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果你想更深入的瞭解,不如上網查查吧。”

我開啟電腦到百度搜索欄裡一搜—呀,真讓我大吃一驚,一下子就搜到了3,950,000多個結果,看來端午節比現在的歐洲盃還熱門呢。

我打開了幾個網頁看看,個個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讓人眼花繚亂呢。有關於吃粽子的,有關於賽龍舟的,有關於喝雄黃酒的……而端午節的習俗更是數不勝數。

於是,我把在網上搜到的關於端午節的東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媽媽。

通過網上的搜尋,端午節激發了我濃厚的興趣,我想到了人們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有著無法訴說的懷想和敬仰。屈原將自己獨立於岸後的跳河,他的忠貞為國,他的憂國憂民都深深地打動著我們。

屈原執著的愛國之情已經生生不息,願他做為一面旗幟,永遠飄揚在我們心靈的制高點。將激勵我們世世代代學會逆流而上,學會默默承受風風雨雨的洗禮,擺脫一種傷痕一種疼痛的陰影,珍藏一種人格的力量一種至高無上的尊嚴。

這就是我心中的屈原,我心中的端午節。

我身邊的端午節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7字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我情不自禁地朗誦起張耒的《和端午》,因為今天是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每家每戶都一大早起來忙和,而我也早早地被媽媽叫醒了,媽媽把蒿葉紮成一個不規則的四邊形,裡面放進糯米、綠豆、葡萄乾,然後右扎一下,左扎一下,一個有著風度的綠戰士就出現在眼前。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也包了起來,可包出來的粽子,總有一個“將軍肚“。經過媽媽的巧手改扮,小粽子們總算減了肥。

該賽龍舟了,村子裡的大爺們都鼓起幹勁,等龍舟到了,他們便爭先恐後地把龍舟抬下河。要選賽手了,入選的賽手個個身強體壯,欣喜若狂;被淘汰的選手起初垂頭喪氣,但看看瘦弱的自己也頓時釋然了,一刻不閒著地為賽手們加油、助威……

當然,端午節是絕對少不了喝雄黃酒的。我們村子每一個老少爺們都放開了喝,平時討厭他們喝酒的那些姑娘們,今日也都拿起酒罐子呼呼大喝,就連小孩看著也都嘴饞。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大人們都給自己的孩子講端午節的來歷。故事豐富多彩,有屈原投江、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在我們村裡,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屈原投江了,家喻戶曉,老少皆知。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我不禁又朗誦起這首詩,深感端午節這個傳統文化所帶來的魅力。

我喜愛的端午節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679字

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茶道、剪紙、書法、古代繪畫等。但我最喜歡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了。說到端午節,給我留下最深感受的要數包粽子這件事了!

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準備包粽子。傳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那天,媽媽先拿來兩片洗乾淨的粽葉,再把粽葉包成一個大漏斗形,接著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後,夾一塊肉和一些香菇放入粽葉中,又鋪上一層糯米後,疊上粽葉的尾巴,把粽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後把繩子紮好。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也拿起兩片粽葉把它弄成漏斗形,接著把肉、香菇、糯米放到漏斗形的粽葉中。別看媽媽包得那麼麻利,而我包的粽子估計是“喂”得太多了,只見糯米從粽葉縫裡“逃”了出來,沒過一會兒就被我折騰得亂七八糟的,看著粽子被我包得奇形怪狀,我感到灰心喪氣,準備不包了。媽媽見狀,便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孩子,什麼事都是從不會到會,只要堅持,講究方法,便可熟能生巧。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包好的。加油!”最後,在媽媽的鼓舞下,我重拾信心,把粽葉放入適量的糯米和餡,終於包成功了一個漂亮的粽子,我開心極了!

媽媽把包好了的粽子放入蒸籠。過了一兩個小時後,香噴噴的粽子出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解開繩子,小心翼翼地把粽葉撕開,哇,真香啊!我咬了一口,糯米軟軟的,肉餡更是香氣逼人!要不是媽媽提醒我:粽子吃多了會對腸胃消化不好,我很可能會抵擋不住這美味的誘惑,一口氣吃下三個粽子呢!

過端午節真有意思呀,我不僅從中學會了包粽子,還知道了愛國詩人—屈原,我們要學習屈原愛國的精神。我喜歡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篇8

國三作文 ,909字

端午節“粽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柳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伴隨著這首民謠,端午節如期而至。農曆五月初五,是屈原為國捐軀的日子,人們為了不讓魚蝦撕咬他的屍體,便向河裡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紀念屈原成為了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對家鄉的端午節情有獨鍾,因為這裡有綠茵茵的山,清凌凌的水,還有勤勞樸實的人們,家鄉的端午節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人們的歡聲笑語,顯出一派濃濃的節日氣氛。

清晨,我被一陣布穀鳥的叫聲驚醒,我揉了揉眼睛一看,發現大家都起床了,本來不想起床的我,仔細一想,啊!今天是端午節,媽媽要帶我去割艾草,擺露水,想到這些,我迫不及待地去找媽媽。

媽媽已經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家鄉的人們很勤勞,今天比往常起的更早,擺露水的人很多,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發現自己身處一片綠色的“海洋”,一片莊稼的海洋裡。在這裡,你不但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氣,還可以聽見小鳥在枝頭歡樂的歌唱,天邊的朝霞,清晨的微風,頭上飛過的布穀鳥,它們和勤勞的人們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一陣微風吹過,飄來青草的香味和各種野花的芳香,還夾雜著一股濃濃的香甜味,遠遠望去滿山遍野的槐花開得正歡,原來這股香甜味是槐花的味道。

看,那帶著露珠的楊柳在微風中,擺動著她婀娜的身姿,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少女。我和媽媽割了艾草,摘了楊柳,回到家把楊柳插到門楣上,媽媽還給我帶了五彩繩,這時,房頂上飄起了縷縷炊煙,不時飄來一陣香味,讓我感到家鄉人濃濃的熱情和暖暖的節日味道。

家鄉人在端午節要吃粽子、涼粉、甜醅、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糰裡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倒不怎麼喜歡這種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家鄉的粽子味道清香,不加修飾,夾一個放在盤裡,倒入蜂蜜,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拉起了家常,平時田園的勞累,一揮即散,彷彿來到了人間仙鏡,我享受著甜粽的美味,體會著端午的味道。

最開心的要數那些小孩子們,他們在碧綠的草地上藏貓貓、翻跟頭有的還在樹上掏鳥蛋,捅蜂窩看上去是那麼有趣。我愛家鄉的景色,也愛家鄉勤勞樸實的人們,更愛瑞午節。

我們家的端午節 篇9

國小二年級作文 ,324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早上,我被天貓精靈朗誦的《離騷》叫醒了。哇,今天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老師告訴我們這是用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一早,媽媽從菜場裡買回了艾草,做成劍的樣子,掛在門上,散發出陣陣清香。我的早餐是粽子和鹹鴨蛋,真是色香味俱全呀!

中午,只見大廚媽媽精心準備的糖醋黃瓜、醬爆黃蟮,流著黃油的鹹蛋黃粉墨登場!爸爸拿出了“心頭好”—雄黃酒。我邊吃邊說:“我們來端午知識問答吧!”我一連問了3個關於屈原的問題,媽媽和爸爸雙雙答對。

我心想:我們的祖先可曾在汨羅江邊賽龍舟、包粽子?可曾在家裡吃五黃、點雄黃辟邪?我們長輩的一些記憶,已經成為了我們最愛聽的故事。這就是我們說的傳承吧!

記憶中的端午節 篇10

散文 ,413字

兒時的端午節,似遙遠記憶裡的一條小河,穿越時空的回憶,歷經歲月的洗禮,醇美的讓人難以忘懷。

又是粽葉飄香時,那曾經兒時最美的記憶依稀就在昨天。端午節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記得每年端午節的前幾天,街上到處都是賣香包、結五彩繩、炸油糕和賣粽子的小販。那琳琅滿目的香包、金黃酥脆的炸油糕和清香誘人的粽子,看得人是眼花繚亂,食慾大開,所到之處無不洋溢著濃郁的節日氣氛。人們都在為這歡樂的節日忙碌著,兒時的端午節處處瀰漫著親友團聚的喜悅,曾經歡度節日的一幕幕情景時時刻刻浮現在眼前。

五彩繩是由紅、黃、藍、白、黑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做成的,做好後於端午節當天戴於孩子們的手腕、腳腕或脖子上,據老人們說可以辟邪或防毒。這種五彩繩一直要戴到六月初六才能取下來扔掉,據說扔掉意味著扔掉疾病,也就是祛災祛難的意思。

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陝西關中的端午節更是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包粽子、炸油糕,結五彩繩或是送香包頗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記憶中的端午節 篇11

國一作文 ,532字

當大街上賣粽子的小推車漸漸多了起來,我便知道,端午節又來了。

在我的記憶中,西安的端午節很不熱鬧。因為西安沒有水,沒有賽龍舟,只有三天的假期。這時我只好背上書包,飛快地奔回家。和奶奶坐在廚房,看奶奶包粽子。

奶奶是包粽子的好手,什麼粽子都會包,比如:豆沙粽,蜜棗粽,紅棗粽。奶奶每次買上幾大包糯米,再買上幾個大棗和幾斤紅豆。把紅豆做成豆沙後,又買了幾份蜜棗。最終,會再買上幾片粽葉,望著那紅色的大棗和豆沙,白色的糯米,綠色的粽葉,我的口水不禁從嘴角流了出來。奶奶看到我的饞樣;笑著說:“你個小饞貓,等一等,奶奶馬上開始包。”“奶奶,多包幾個豆沙粽好不好?”“好,你去玩吧,奶奶一會兒就包好了。”我不肯走,坐在奶奶旁邊,看著奶奶包粽子,只見奶奶雙手拿起一片粽葉,左手一轉,轉出一個三角形,然後又輕輕地把糯米放進去,再放上幾個大棗,奶奶右手再一轉,好了。奶奶飛快地又包了幾個,一邊包,一邊講起了從前的故事,我坐在溫暖廚房,被粽香包圍。在我旁邊,奶奶還在回憶往事,一句又一句話傳入了我的耳畔。

廚房裡,粽香瀰漫。煙霧繚繞般,奶奶遞上一個粽子,說:“嚐嚐,手藝怎麼樣?”我大口大口地吃著,說:“好吃!”

歲月蹁躚中,時光改變了你的容顏,不變的是粽香在心中氤氳著幸福的問道。

我眼中的情人節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208字

當人們還沉浸在新年歡樂團圓的美好氣氛中時,又一個節日已悄然來臨,那就是情人節。

關於情人節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在古羅馬信仰基督教是違法的,因此一個叫瓦倫丁的基督教徒被關入監獄。監獄長的盲人女兒在與她長期接觸中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博學的瓦倫丁告訴女孩治療眼睛的方法,等女孩治好了眼睛,瓦倫丁卻已被處決,女孩傷心欲絕,在瓦倫丁的墳前自盡,所以人們把這一天定為情人節,表示純真又美好的愛情。通常情侶們在情人節都會獻上鮮花,鑽戒、巧克力等禮物以表達愛意。可是我眼中的情人節並沒有什麼物質的給予,更多的是一片濃濃的情意。

情人節這天我和媽媽到海邊散步,藍透了的海水湧向岸邊,不時拍打著人們的腳踝。放眼望去,碧藍一片,帆影點點,無論在哪裡,深邃又幹淨的色彩舉目可見,面朝大海,感受著它的寬廣,心中的煩惱,真的會被那藍藍的海水所淨化、盪滌,讓人情不自禁的吟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感嘆它的博大。漫步沙灘,踩著軟軟的細沙,迎著溼潤的海風,感覺這生活無比美妙。

走累了,在岸邊的觀海亭內稍作休息,這時迎面走來一對老夫妻,衣著樸素,臉上掛著和善又幸福的微笑,聽口音也是一對從北方過來度假的候鳥。他們走到我的身邊,老奶奶剛準備坐下,爺爺卻輕輕攔住他,用嘴輕輕地吹走灰後才紳士般的請她坐下,那位奶奶笑著坐下,凝視著她的丈夫,眼神中滿是愛意。爺爺坐了下來,額頭上的汗珠順勢滑落,奶奶用紙巾輕輕抹掉他額上細密的汗珠,爺爺享受似的眯著眼笑著將右臉捱過去,調皮著說:“還有這邊的。”奶奶彎著嘴角細細擦著,同時嗔怪道:“你呀,還得寸進尺了。”老爺爺滿足的笑起來,與奶奶深情對視,四目相對滿懷柔情,我從他們的眼神中明白了真愛的含義。奶奶從她的小包裡掏出了一個盒子,裡面是切好的釋迦果。奶白色的果實被端起,只是誰都沒有吃,兩人謙讓著,爺爺說不過輕咬了一口,奶奶這才開始慢悠悠的品嚐。清涼的海風,吹亂了她的白髮,卻絲毫沒有擾亂她的興致。她眺望著無邊無際的海面,深情款款的唱起了那首老歌:“大海啊故鄉,海風吹,海浪湧,隨我飄流四方。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走遍天涯海角,總在我的身旁。”爺爺認真的聽著,時而微笑,時而點頭,時而露出陶醉的模樣,還輕輕地為老伴打著拍子。一曲終了,老爺爺點評道:“這個一字的音調再高些就更完美了。”隨即豎起大拇指誇道:“真是風采不減當年啊!”奶奶的眼彎成了月牙,靠在了爺爺背上,呵呵笑著不停。看著這溫馨的一幕,我心中感慨萬千,這就是真愛啊,現在好多年輕人對於自己的情人只會給予物質上的滿足,很少給予對方真正的溫暖,而我身邊這兩位老人在年輕時結為夫妻攜手相伴,一起走過幾十年來的風雨坎坷,當年的滿頭青絲已變成現在的兩鬢斑白,但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去詮釋真愛永恆。海風拂過,海浪翻騰,靜靜的聽著大海的歌聲,這就是我眼中的情人節。

兩位老人休息過後又準備出發,望著他們互相攙扶著遠去的身影,我心中想起了這樣一句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我眼中的清明節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想到這首詩,我就想到清明節,在這個清明節,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回到老家去掃墓。

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5日前後,學校放三天假,所以我跟著爸爸媽媽回到故鄉。

我問爸爸:“爸爸,清明節是怎樣的一個節日?”爸爸說:“清明節是一個為祖先掃墓,緬懷親人的日子。”“哦!”這下,我終於明白了。

清明節一早,我們一行十幾個人就上了山。我們走在那泥濘的山路上,我抬頭看了看前面的大人們,他們一個個臉上帶著憂傷的神色。上了山,我們看見墳墓上長了很多雜草,沒想到一年的光景,墳墓上居然雜草叢生!觸景生情,我眼眶裡閃爍著點點淚花。跟到墳墓前扒開雜草,把土向上推,堆成“金字塔”形狀的。然後我插了一束潔白的菊花在“金字塔”前面,然後強忍著淚水,跑開了。接下來,爸爸又插上了三根香,又擺上了祭品,叔叔們拿著點心和水果,把它們放在“金字塔”的前面,然後燒紙錢,這寄託了親人的希望,希望他們在天堂裡快快樂樂地生活。掃墓之後,我們一言不語地走下了山。

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認為我們國家的這些傳統節日,不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應該代代相傳。

我眼中的元宵節習俗 篇14

節日作文 ,467字

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的節日,正月十五吃元宵(也叫湯圓)是中國由來已久的習俗。另外,還有掛紅燈、燃放煙火、猜謎語等很多習俗。

每年這天早晨,媽媽要給全家人煮紅皮雞蛋吃,寓意在於紅紅火火的意思。而元宵是用糯米做皮,裡面包有核桃仁、花生仁、黑芝麻等,與加糖的豆沙餡和在一起,團成一個個小圓球下鍋煮熟。亮晶晶的元宵,在滾燙的乳白色湯裡,一看就有食慾,咬上一口,滿嘴都是糯糯的香甜味道。元宵的形狀是圓圓的,煮元宵的時候,元宵都漂在水上邊,使人聯想到天上的圓月,象徵著家庭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的。

我們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在這天晚上,冒著凜冽的寒風,在高高的月亮下,都來到封凍的冰面上,燃起一堆堆木柴,風助火勢,頓時烈焰騰騰。我們興高采烈地圍著“劈啪”作響的火堆,唱歌、跳舞、嬉笑吶喊,非鬧得大汗淋漓,依然餘興未盡……據說,這個習俗是為了驅逐人身上的病魔。才延續到如今的。除此之外,有些地方還有祭祖、猜燈謎、賽龍舟等習俗。

總之,元宵節,即是民間的習俗,也是家人團圓的日子,更是我們喜笑顏開的日子。

樺甸市二道甸子鎮中心小學六年二班:宮苒

我知道的端午節習俗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5字

端午節來啦,來告訴大家我知道的端午節習俗吧!

習俗一:包粽子。包粽子少不了這三樣東西——粽葉、糯米、繩子,先把鮮粽葉在鍋裡用水煮軟,撈起用涼水沖洗乾淨,展平,放上泡好的糯米,包成三角形狀,用繩子捆好,這樣粽子就包好了,煮熟就能吃了。如果你想吃的更豐富,可以在裡面包上紅棗、花生、百合,甚至還可以包上肉或者鹹鴨蛋黃。

習俗二:賽龍舟。賽龍舟時,二十三個人先坐在一條裝飾有龍頭龍尾的長船上,他們中二十人是運動員,一個舵手,一個鑼手,一個鼓手。舵手在船頭控制龍舟前進中的方向,比賽開始後,大夥按著鑼手和鼓手敲出的節奏用力地向前劃。

習俗三:戴香包。香包是用薰衣草和玫瑰的乾花瓣或者艾葉、丁香等中草藥用鮮豔顏色的布縫成各種各樣好看的形狀,再裝飾上繩釦和各種小擺件。香包可以避邪、祈福,還可以驅蚊,現在我們買香包主要是用來當著小禮物送給別人。

這些就是我所知道的端午節習俗。雖然我沒有參加賽龍舟,但是我包了粽子還戴了香包,還是覺得這個端午節過得很充實。

我喜歡的端午節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2字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風而來了。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的忠臣屈原,他抱著石頭,跳入江河。老百姓們聽到這個訊息,都傷心極了。為了不讓屈原餓死,老百姓們每當自己家有好吃的,都會投入江河給屈原吃。

一天晚上,一位老人夢到了屈原,屈原非常瘦,老人就問道:“我們不是給了你很多吃的嗎?你為什麼這麼瘦呢?”屈原說:“你們給的那些吃的,都被那些魚搶走了。”老人聽了馬上醒來告訴老百姓們。老百姓們不知道該怎麼辦。忽然,一個小朋友說:“把食物包起來,看起來不像食物,魚就不會吃了。”於是老百姓們就把食物包到葉子裡,再投入江河。這個傳說就這樣流傳了下來,慢慢地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把米和肉或紅豆混在一起放進葉子裡,包成一個個粽子,然後放進鍋裡蒸,過幾分鐘,粽子蒸熟後,那香味讓人口水直流。

吃粽子啦!有肉粽、白米粽、蛋黃粽……可好吃了。端午節吃了粽子,還要喝雄黃酒呢!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端午節。

我眼中的傳統節日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0字

在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紅紅火火的春節、張燈結綵的元宵節、追思紀念的端午節、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每一個節日都承載著深厚的中華文化。今天,就讓我這枚小吃貨從美食的角度向大家一一介紹吧!

“炮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正月初一是春節,這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重要節日。這一天,貼對聯、穿新衣、拜親朋,當然還要吃一盤香噴噴的餃子。為什麼要吃餃子呢?聽老人們說,餃子餡代表著吉祥如意,表示對來年的美好期望;而餃子的樣子像元寶,吃了它有招財進寶的意思。所以,春節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飯桌上都離不開餃子,期盼來年紅紅火火。

“賞花燈,猜燈謎。”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元宵節把過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這一天,我必須要吃一碗熱騰騰的元宵。小小的元宵宛如一個個精緻的藝術品,盛到碗裡像一枚枚珍珠,夾一顆放進嘴裡,輕輕咬上一口,芝麻餡順著嘴角流下來,吃完還不忘舔舔嘴脣,真真的回味無窮。

“賽龍舟,吃粽子。”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賽場上鑼鼓喧天,吶喊助威聲此起彼伏,選手們揮灑汗水,奮力爭先,而我卻對粽子情有獨鍾。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人偉大的愛國情懷永遠的飄揚在江邊湖畔,與這糯米香味一起藏在我的心底。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時候,天氣轉涼,辛勤勞作到了收穫的季節,瓜果飄香,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酥可口的月餅,向遠方的親人朋友寄去思念。

……

我們的國家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每一個節日都承載著先祖的智慧,美食只是文化的載體。每一次大飽口福都在提醒自己,小小的吃貨肩負著傳承中華文化的大大責任!

我們家的端午節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0字

在端午節的早上,爸爸媽媽高興地對我說:“兒子,走,我們去買一些做粽子的材料。”我高興地說:“好呀,我們去超市買吧。”

不一會兒,我們坐車來到了一家大型超市。貨架上的粽子好多呀,有豬肉粽,紅棗粽、豆沙粽、香腸粽等等。但我們是來買材料的,我們買了很多的粽葉、糯米、豬肉和紅棗。

回到家,要開始自己包粽子了。我先把一些粽葉染成紅色,把糯米洗乾淨,把豬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最後把紅棗洗乾淨。

我們先把紅色的粽葉的底下弄成正方形,再把剩下的部分弄成三角形,然後在裡面加了很多糯米和一顆紅棗。我們做完兩個這樣的粽子之後,再用兩根紅色的繩子把這兩個粽子捆在一起,這就是我給爸爸媽媽做的情侶粽。

我們要做長方體豬肉粽了。我們先拿出了很多張粽葉,把它做成了長方形盒子的樣子,再在裡面放了兩塊豬肉和很多糯米,再用粽葉把頂上蓋住,最後用四根繩子把它捆緊。

到了下午,我們要開始煮粽子吃了。我們先在鍋裡放了很多水,再把粽子放在水裡面,然後大火煮粽子。大概十五分鐘後,我們把這些粽子拿了出來。我先試著吃了一個粽子,“哇!太美味了!”我覺得這是我們做過最好吃的粽子。我說:“這粽子好香啊,爸爸媽媽你們趕快也吃吧!”爸爸和媽媽也吃了一些,也覺得特別好吃,媽媽說:“今天的粽子太成功了,我們把配方記下來,在下一個端午節再做。”我和爸爸異口同聲答應道:“太好了!我們要將這種粽子傳承下去,每年的端午節都做一些。”

最後,我做的情侶粽也得到了爸爸媽媽的好評。

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我們以後都會這樣過端午節。

我們家的端午節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957字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於盼到了你——端午節。噢!不對,是終於盼到了……粽子。

青色的粽葉像一個大怪獸,把那些可憐的糯米一點一點的吞沒掉,直到“吃”不下為止。用一根小細線就可以把它們串在一塊兒,甩到鍋中。粽葉好像已經受不了似的,憋黃了臉,但又為它增添了一些色彩。粽葉好像包不住那種香味,葉香與糯米香一下子就爆發了出來,直往人鼻子裡竄,爭先恐後的,就像怕“失寵”似的。你的口水保證會“滴答、滴答……”地流下來。情不自禁的剝開粽葉,晶瑩剔透的白色糯米此時帶著一點點粽葉的綠意,怎麼看也看不夠,直教人垂涎欲滴!

我們家的端午節開始了!

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一大口咬了上去!“哎呀!媽呀!救命啊!”媽媽聞聲從廚房跑出來一看,又氣又笑:“這孩子,你怎麼這麼傻呀,剛出爐的粽子你也敢吃。先去洗個手,等會兒就好了。”

我趕忙跑到洗手間去洗手,一看,拿過粽子的手已經被燙得紅紅的了。快速洗完手出來,我又趕緊奔向我的粽子,這次可不敢再大口咬上去,我輕輕咬下粽子的一個尖角。哇!實在是太好吃了!軟、糯、香、甜,好吃得讓人停不下來。吃完粽子後我叫媽媽和我一起去江邊看看,可媽媽包粽子累了不想去,讓我自己去玩。

我漫步來到江邊,已經有許多人在水裡游泳呢。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舉行的游泳活動。

五月的河水還是有點冰涼,我心裡猶豫著要不要下去。“來都來了,還是下去吧!”我對自己說。接著我喝了一口雄黃酒又吃了一個粽子,脫掉外衣,穿著游泳衣來到河邊跳了下去。“這河裡的魚真是越來越少了呢!也許大部分都被捕撈了吧!”我心想。

我跟著大家遊了一圈之後,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反而被凍得瑟瑟發抖。此時我尤其懷念那熱騰騰的臘肉粽,就趕緊爬上了岸。剛上岸,一年一度的龍舟賽就開始了。我暫時忘記了粽子的美味誘惑,站在岸邊忘乎所以的為他們加油吶喊!

回到家後,媽媽已經用艾草熬了水,放在浴缸裡。我急忙躺進去,手裡還拿著一個臘肉粽,邊泡邊吃,別提有多享受啦!

粽子的美味廣受歡迎,但你可別一次吃太多哦!

我喜歡的端午節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763字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還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五月初五,這一天各地的風俗不同,有賽龍舟,插艾葉,喝雄黃酒……我最喜歡吃粽子。關於粽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聽爸爸講:”戰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曾多次勸說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讒言,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的國家滅亡了,於是抱石投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後,馬上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他們撈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撈到,他們怕小魚小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家家戶戶做粽子,投到江中讓它們不再吃屈原的屍體。從此,端午節就有了家家戶戶吃粽子的習俗。啊!原來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呀!

這時,媽媽喊道:"過來呀,包粽子啦"。我和爸爸連忙走了過去,媽媽告訴我,拿一片粽葉,折成一個漏斗形,把米放進去,然後拿著線把粽子纏起來。聽著容易,可是做起來好難啊!我把粽葉折成漏斗形,往裡放米,可是米就好像一個個淘氣的孩子一樣,從下面跑了出來,我氣得把粽子葉扔到一邊,不包了,媽媽看我不包了,連忙說:"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我又開始包了,這次我把漏斗折成底面不漏眼,我還少放了一些米,這回,我很輕鬆地就包上了,我拿給爸爸媽媽看,他們誇我說"真棒"!我把我包的粽子和爸爸媽媽的放在了一起,我包的扁扁的,爸爸媽媽包的卻十分飽滿。雖然,我包的不好看,但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也很高興。

媽媽把粽子拿去煮了,過了一會兒,一股粽香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