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書之緣相關作文20篇

我與書之緣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6字

從小,我就與書結了緣,成為了“死黨”。

四歲時,媽媽給我講了兩個故事後,我立刻就被書中的故事吸引了。但後來因媽媽工作忙沒空給我講故事,我只好“望書興嘆”了。可是,書中的故事卻時時在我腦中迴盪。於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想辦法學會自己看書!可我怎麼看書呢?我可不識字啊!唉,“求人不如求己”,我還是自學漢語拼音,然後再看有漢語拼音的書。等我學好漢語拼音之後,我就給媽媽講了“曹衝稱象”的故事。聽到媽媽的表揚和鼓勵,我的心裡樂開了花。從此,各種各樣的書就源源不斷地來到了我的身邊。

幼兒園時,我看了《伊索寓言》,它教我懂得了怎樣辨別善惡;一年級時,我看了《安徒生童話》,它讓我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二年級時,我看了《中華上下五千年》,它讓我知道了中國發展的歷史……

書,和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生氣的時候,我會拿起《笑貓日記》,跟“笑貓”說話—當“笑貓”來安撫我幼小的心靈時,我那顆浮躁的心就會慢慢地平靜下來;開心的時候,我就拿起《皮皮魯總動員》—當他們看到我激動的表情時,我看到了魯西西和皮皮魯在拍手稱讚;委屈的時候,我將拿起《馬小跳系列》—當馬小跳聽到我委屈的傾訴時,我會被馬小跳鼓舞人心的話語所鼓舞……

書,是我的知心朋友,如膠似漆地陪伴我成長;書,是我的老師,循循善誘地引領我築夢;書,是我的醫生,盡職盡責地幫助我治病;書,是我的指路人,默默無聞地守護我前進!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這又高又遠的階梯上,我仍將一步一步地攀登,永不停歇地延續我與書之緣……

我與書之緣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886字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出自宋皇帝趙恆之言。也不知道是哪一句話吸引了我,反正我打小愛上了書。

記得上小學那會,80年代的農村子弟,哪有閒錢買書?哪個小夥伴家中有哥哥姐姐的,就會有些連環畫冊。如:《葫蘆兄弟》、《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等。我總愛到他們家去串門,一待就是幾個小時,家人不叫絕不回來。託書的福,我的作文總被老師當作範文在班上誦讀。後來上了初中,父母每個星期給的五塊錢伙食費我總能摳下一兩塊錢來,因為學校外面那個書店出租的書比食堂的飯菜更有吸引力。還是託書的福,學校牆報上總有我的文章。再後來考取了師範,當時最令我興奮的不是今後可以擁有一個鐵飯碗,而是學校裡那棟三層樓的圖書館。於是三年的師範生活,除了回家拿生活費,其餘的空閒時間我都泡在圖書館裡。記得當時若有人找廖思華,同學都會說:“在圖書館!”。是的,在圖書館那個窗外垂滿了綠蘿的位子上,你準能找到我。更是託書的福,我的作品被刊登在校內外的小刊物上,還成了當地報刊的特約投稿員。

與書相伴,走過了30多個春秋。我已記不清讀過了多少本書,也道不明書到底給了我什麼好處。我只知道某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感恩;某篇文章讓我學會了聆聽;冰心教會我用心生活;三毛賦予我堅強灑脫;西方文學帶我領略人生真諦;傳統文化令我優雅脫俗……

讀書會傳染!在書香中長大的女兒不知何時也捧起了書。別的小朋友往超市跑,她們卻往書店鑽。我們最享受的時光就是在某個週末,母女仨安靜地坐在書店的雅座上,如痴如醉地啃書!也不知何時起,忙碌的先生竟也願意陪我看書!當兩個人相依在沙發上看著同一本書,時而爭論不休,時而心照不宣的時候,雙方的心靈在不知不覺中已被洗滌,並完成了一次有效的溝通。更意外的是,我的學生也被傳染了!在他們的書包裡隨便都可以翻出一兩本課外書,課間時總能看見三五成群的孩子在看書!

若要問我為何如此的愛書?我想是因為書讓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還因為書賦予了我影響他人的力量!

我與書結緣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1字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小時候,我並不喜歡讀書,直到那次,徹底改變了我對書的態度。

那一天,媽媽帶我到一位阿姨家串門兒。媽媽和阿姨聊天,阿姨讓我找她女兒去玩。我到了她的書房門口,一開門映入眼簾的便是滿屋的書。到現在,我也能想到當時我的表情,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滿臉驚訝的樣子。因為我從小到大,從未見過這麼多的書。進去之後,我走到書架前,拿起一本《安徒生童話》,我隨手翻了翻,便被書中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為書中醜小鴨的經歷而感到同情;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遭遇而感到悲哀;為士兵的打火匣而感到神祕……媽媽要回家了,我還讓媽媽多和阿姨聊會兒天,直到天很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臨走,朋友還借給我幾本書,讓我拿回去去看。沒過幾天,我便把書看完了。

從此以後,我的心中就有一種莫名的感覺:“我與她有緣”,以後的日子裡,我便千方百計地接近她。時間一長,漸漸發覺,我已深深地愛上了她,一刻也離不開她。

那一天,媽媽做了滿滿一大桌子的菜,做好飯後媽媽叫我吃飯:“乖女兒,飯做好了,快來吃飯吧,一會兒再看書。”“好,我再看5分鐘。”我說。可是,不知媽媽等了多少個5分鐘,我還是沒有出來吃飯。媽媽便生氣了,她說:“你知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呀,我辛辛苦苦為你做了一大桌子你喜歡的菜,可你呢,卻只顧看書!”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今天是我生日,為了書我竟然都忘了我的生日。我想我此生與書的緣分結定了。

是啊,這就是書,不管是樹蔭之外喧囂著浮躁的熱浪,還是窗外肆虐著凜冽的寒風,只要和書在一起,書就會在熱浪之中營造一片清涼,在嚴寒之中托出一份溫暖。這就是書,這就是我和書的緣分。

我與書結緣作文600字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2040字

【篇一:我與書結緣作文600字】

書是一片舟,帶領我們遨遊廣闊的海洋;書是一級階梯,讓人們走向成功的大門;書是一味藥劑,治癒愚味的頭腦。

閒暇之時,總愛捧一本書,輕趟在靠椅上,細細品味。

在我家,隨處都有書的身影。茶几上書櫃裡,床頭邊,就連浴室裡,也會擺放著一兩本書。書的無處不在,也會在我家增加幾分書香。然而一個人對讀書的興趣,也正是從身邊濃郁的書香氛圍中培養而來的。

這一次次的享受,其實是在與書進行著心靈的溝通。書成了知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幼時,陪伴我成長的是《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等,他們教會我如何分辨善惡。同時豐富了我的童年生活。

現在我熱衷於富有哲理性的書。例如我喜歡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將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革命事業。在身體受到病魔摧殘時,他仍然以寫作的方式在為革命貢獻著一份力。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從書籍中獲取知識,知識又是我們邁向人生頂峰的重要條件。

書是開啟智慧之門的一把鑰匙,是開向生活的一扇視窗。與書同行,讓我們成長之路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都德說:“書籍是最好的朋友,當生活中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遠不會背棄你。”這句話詮釋了書店真正含義。因為書是我們的朋友,是一位永遠在我們身過的不離不棄的朋友。

轉眼間已伴我走過書籍十多個春秋。與書為友,我的理想將綻放奇蹟的花朵,絢麗繽紛;與書為友,我的靈魂將奏響華麗的樂章,激情四射;與書為友,我的人生將放射五彩的光芒,燦爛輝煌。

【篇二:我與書結緣作文600字】

歲月像一條河,無聲地、從容地流淌著。許許多多的往事,就像河面上的薄霧輕煙,慢慢地,悄悄地消散了。唯有我與書的情緣,波瀾迭起,留下記憶的浪花朵朵。

我的童年,是單調而又缺乏色彩的,我不知道還有什麼能比坐在電視機前看著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一起笑一起鬧更有趣的。直到……

爸爸媽媽擔心我一直看電視會影響視力,便給我買了幾本像《格林童話》、《伊索寓言》之類的書。可剛開始我還“不知好歹”,依舊趴在電視機前看,只聽“嚓”一聲,停電了……在爸爸的再三慫恿下,我拿起那幾本書看了起來,沒想到,這一看竟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了。白天自己捧著書本看,晚上纏著媽媽陪我一起看,讓媽媽給我講著其中的故事,這便是我與書的第一次接觸。

這對我的刺激很大,從此以後,我經常想盡辦法看書。一有機會就如飢似渴地吸收著書中的養分,甚至到瘋狂痴迷的程度。一次,我因吃錯東西渾身長滿痘痘,奇癢無比,心情無比糟糕。我見什麼摔什麼,任何人的勸說都無濟於事,母親背後不知流了多少淚。就在我精疲力竭時,看到桌上一本書,是保爾。柯嚓金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的精神使我深受啟發,他幾近癱瘓,甚至到了雙目失明的境地,還在堅持著自己的創作,憑藉著頑強的毅力完成了這本影響後世的鉅著。我這點小病,難道就不能勇敢面對嗎?能,能的,我一定能的,是保爾給了我信心,給了我與病魔作鬥爭的信心。

從此,書便成了我一生的“情人”,成為我此生的最愛。她領我走進一個美不勝收的世界讓我品到人生百味,品到知識的美味,品到讀書的趣味。

我願與書結緣,不離不棄,手挽著手,走過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

【篇三:我與書結緣作文600字】

藍天與白雲結緣,小草與大地結緣,鳥兒與大樹結緣,魚兒與河流結緣……,而我卻與書結緣。

相遇

我的第一本書—《安徒生童話》。這是媽媽送給我的生日禮物。從那以後,它便成了我每晚必不可少的玩具,我急於想知道書上的內容,看著書上的插圖,竟然自己編起故事來了:“從前,有個可愛的小姑娘……”爺爺奶奶看著我這副樣子,笑得合不攏嘴。我彷彿看到了海的女兒的悲慘故事。皇帝愛美的狼狽故事,小丑鴨變白天鵝的勵志故事……。一幅幅畫面就展現在我的面前。

相知

接著我還看了許多書,其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使我一生受益。我看到了保爾堅強的意志力,讓我在遇到困難時倍受激勵,勇往直前;我還看了《西遊記》,它讓我豐富了想象力,可以讓我的生活多姿多彩。在《海底兩萬裡》中我看到了神祕莫測的海洋世界;在《水滸傳》中我看到一個個豪爽狹義的英雄,看到了世間的豐富多彩,他們每個人都身懷絕技,各具性格;在《朝花夕拾》中我看到了魯迅先生豐富細膩而又複雜多樣思想感情,以及他難以阻擋的愛國情懷……

相守

我常常在安靜的氛圍下看書,尤其在旁邊放一杯奶茶,慢慢品嚐。看到故事中的精彩情節,我會跟著主人公樂而樂,憂而憂,看到主人公傷心難過時,我會痛心;看到主人公開心激動時我會默默為他們鼓掌……邊喝奶茶,邊看書,一定是人生一大悅事。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漸漸的,我看的書越來越多,從中也讓我懂得很多人生的啟迪,他們伴我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他們是我的良師,也是我的益友,他將我領進一個美不勝收的世界。

感謝書,讓我品味到了人生的滋味;

感謝書讓我走進了知識的海洋;

感謝書,讓我不負青春。

我與書結緣,不離不棄,攜手同行,共度人生。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5字

我從記事兒起,就開始和書打交道,開始是看日記書、漫畫書;然後就是作文書、童話書;而現在,我讀的是小說、名著等等。

書,是我們創作的源泉;書,是我們奮鬥的目標;書,讓我們收穫了更多的知識。

我每次看書,從來都是認認真真的看,不是馬馬虎虎看一遍就過關了,每一本書,我都反反覆覆、專心致志的讀。

雖然我的感情不是很豐富,但我有時候會被書中的情節而感動。當我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會流下同情的眼淚。當我看到《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的悲慘遭遇而潸然淚下。看到《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能化險為夷而感到高興。

有時,我會為了一本好書而放棄去遊玩兒的機會。

那天,媽媽說要帶我到桃花溶洞去看看,本來已經計劃好了,但是碰巧那一天我買了一本《魯濱孫漂流記》,我便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去桃花溶洞的機會。因為我想抓緊時間,趕快進入到魯濱孫的故事裡。

我的座右銘是:書籍是開啟未知大門的鑰匙;書籍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橋樑;書籍是穿越激流險灘的航船;書籍是指引前進方向的燈塔;書籍是帶你走向黎明的大道。這句名言促使我繼續讀書,也讓我明白,我們的肉體是靠糧食長大的,但是精神是靠讀書長大的。

我與書之間的羈絆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62字

書,猶如在知識道路上的驛站;書,猶如在知識大海中的一葉扁舟;書,猶如在知識懸崖上的落腳點。雖然,我遭受過驛站的消失,扁舟的沉沒,與落腳點的滑動,但是我又找到了另一個驛站,另一葉扁舟,和另一個落腳點。

書已經成為了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從八九個月大就開始了我的看書之旅。在那個時候,雖說是看書,卻沒有比啃書更為準確了。有照片為證,我抱著一本據說撕不壞的古詩書,津津有味地啃著,一旁的媽媽都笑得岔不過氣了。

到3、4歲時,我開始看嬰兒畫報、幼兒畫報,每個月最喜歡訂閱畫報到來的日子,只要看見媽媽一拿著畫報出現,我像一頭三天沒吃肉的老虎一樣,狠狠地撲上去,把畫報扯下來,撕開保護膜,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一遍看完,就逼迫著媽媽給我朗讀畫報,只要媽媽不願意給我朗讀,我就眼中淚珠打轉,接著嘴角下墜,看起來就要進行一場哭的演唱會。媽媽連忙說:好!我就破涕為笑了。

6、7歲的我,漸漸開啟了屬於我自己的舞臺。每當放學回家,整個房間都變成了“書的海洋”,書檯上,桌子上,床上,沙發上,甚至地上,到處都擺滿了我的書,每次媽媽回家看見滿屋子的書,就勃然大怒,狠狠地訓斥我一頓,接著就把書一本一本地“物歸原主”。

這個壞習慣一直持續到8、9歲,我才試著把看完的書放回書架。雖然我已經開始懂事,但是還是改正不了先看課外書再做作業的習慣,媽媽常常因為這事而訓斥我,但我卻不以為然,不把媽媽的忠告放在心上,以至於經常哈欠連天卻還在伏案寫作業。

現在的我,已經完全改變了這個壞習慣,開始試著做完作業再看書,這樣的好處真是說也說不盡:媽媽的訓斥越來越少,笑容越來越多,以至於媽媽對我的獎勵—買的書也越來越多;看書的時間也越來越充裕,有時週末兩天都泡在書店看書;因為我看書的興趣越來越濃,漸漸地積累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所以寫作文的水平也逐漸提高。

其中我最喜歡的書莫過於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了!有專家評價說:當年明月以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國製造工人的嚴謹,法國釀酒師的情懷,美國戲劇演員的幽默,講述了六百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元末農民大起義,並將繼續講述至明末的276年的歷史。這樣的書亙古少有,文字表達渾然天成,近乎十全十美。我讀完後深有體會,對當年明月有了敬仰之情,恨不得一夜之間變成記者,去他家採訪他寫這本書的靈感和體會。

我對書很感興趣,尤其是幽默風趣的書,為了它可以廢寢忘食,即使有高音喇叭在耳邊,我也是聽而不聞。書,對我而言,就像良師益友,我不斷地汲取營養,提升自己。所以,我與書之間的羈絆永遠都不會斷開,只會越來越緊……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911字

捧一本好書,享美好情意,此時的人間無一不是好了。

夜空中,月亮隱在雲間,為星星們講睡前故事,我坐在床上,手捧一本《哈利·波特》看的津津有味。正讀到哈利用時間轉換器倒轉三個小時,成功拯救了巴克比克和小天狼星時,媽媽走進屋裡,輕聲說:“別看了,已經很晚了,該睡覺了。”我快速閱讀了本章的最後一行字,然後戀戀不捨地蓋好了被子,關了燈,進入了甜甜的夢香。

不知不覺中,一片雲從月亮面前飄過,一個瘦弱的、頂著一頭蓬亂黑髮的男孩來到我面前。“你是……哈利·波特?”哈利遞給我一個閃閃發光的小沙漏,我萬分驚訝地接過沙漏,這不是傳說中的時間轉換器嗎?突然,我感到自己在急速向後飛行,模糊的色彩和形狀從旁邊閃過,我看見了——

還不會走路的我,在書堆裡爬來爬去,肉嘟嘟的小手抓起一本《白雪公主》,對著邪惡的王后“咯咯”笑。有時候,媽媽抱著我坐在大藤椅上,指著書中輕輕的念:“從前有一個國王,他很愛穿漂亮的新衣……寶貝,你有沒有漂亮的衣服呀?”我癱在媽媽的懷抱中,比劃著小手,牙牙學語的我嘴裡發出“啊啊啊”的叫聲。媽媽看著我,笑意更深了……

後來,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我對著一本注音版的童話書拼讀了好久,才讀出了一句“我愛我的母親”,那時候,我開心的手舞足蹈,用稚嫩的童聲喊道:“媽媽,我也會認字了,我也會讀書了!”

現在,我已經讀過了四大名著,看過了小說散文漫畫書;我也學會了“母愛如水”、“孟母三遷”、老牛舔犢”,也學會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幼時的臂彎那樣溫柔,媽媽,我想再和您一起看看書……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 篇8

國三作文 ,785字

我讀書比較晚,第一次完整的看完一本書已經是初一了,註定了我與書相處的時間短,可這短短的時間真的收穫不到嗎?

第一次看課外書,還是初一時老師推薦的,大冰的《乖,摸摸頭》。雖然時間已久,但記憶猶新。起初買來只是看個熱鬧,讀起來就被書中的生活所吸引,這本書像是一本遊記,記錄了旅途中的生活瑣事和那些朋友之間的來來往往。初讀,便被書中“老不死”的形象所吸引,大冰寫的“老不死”極其有趣,描寫他慘不忍睹的樣子更有畫面感,當時每天晚上閉上眼都會浮現出老兵的樣子。

“溫故而知新”,課外書也是如此。又在一個假期拿出了大冰的這本書,再讀才發現書中“老不死”實則令人心酸,無論是他經歷過戰爭的“破裂”的身體,還是他的種種悲慘的經歷,就連一個微笑都讓我看起來那麼心酸,那麼令人心疼。我亦讀出了大冰與老兵之間密切的關係,一切感受都與第一次讀截然不同。

進入初三,中間夾雜著《親愛的安德烈》的柔情,《邊城》的悲情以及《明朝那些事》的歷史,但印象中最深的還是汪曾祺的《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曾祺的這本書,使我印象深刻的,不僅是因為讀的時間最近,還因為這本書中的內容對我的口味,好似美味的甜點,入口即化,令人心情舒暢。如果說前部分寫食物有些“浮誇”,那後面的寫生活,就真的是接地氣了。它更像是隨筆或者是日記,至少是我那麼覺得。看似輕鬆悠閒地文筆,卻又充滿作者的用意,這可能就是寫作的最高水平吧。

和藹的沈先生,愛花的老舍先生,造型奇特的金先生,哈哈笑的林斤瀾……這些形象栩栩如生,幾乎每個符號中都有著特殊的含義,所以即使我做了大篇大篇的批註,也不感到浪費時間。這本書,值!

我與書,相處時間雖然短,但收穫到的一點也不少。

我與書之間 篇9

國三作文 ,794字

初識書,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那時候也就幼兒園。

我本人有個癖好,閒著沒事就亂翻,父親出事,母親無暇管我,變將我送去了姥姥家,就在那裡,翻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書——《中華上下五千年》,其實也不能叫做書,是漫畫,那時初識幾個字,也就靠這一本漫畫書撐起了一整個幼兒時期。

到了中學,接觸到了更多的書,大多是老師推薦的,其中鍾愛的也不少,比如大冰的《我不》,老兵的前因後果讓人熱血沸騰;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不經他人同意便隨意穿人鞋子讓人氣憤;《平凡的世界》中少平讓人感到心疼……兩年下來,收益頗多,不僅僅來源於生活,書本也是出了一份力。

我自己也是會買書的,比如四大名著,《好嗎?好的》《看見》。這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柴靜的《看見》。暑假的夜晚悶熱的緊,甚至讓人睡不著覺,眼睛餘光掃到了去年買的《看見》。雖是去年買的,卻是一直未開封,儲存的如同新書。

讓我感觸較深的應是那個支教老師,外國支教,那些孩子叫他爸爸,一直在支教卻不要半分工資;還有地震中的人們,和那個地震中家人生死未卜的校長,雖然剛經歷了一場浩劫,他們依舊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攝製組……太多了,真的太多了,那我便“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03年非典,停止工作,停課,數以萬計的生命離開了這個世界,就和柴靜文中所寫的一樣:就連樓下那位極其和善的大姐,都踩住了我的自行車問“我”到底怎麼回事。平淡的筆墨下卻道出了無盡的悲傷與畏懼,好像我就是03年經歷過非典的人。各行各業,兵荒馬亂……

書中另有一番天地,可以不去其糟粕,但一定要取其精華。我與書,像是小草與水,水養小草,小草卻活不了多久,但水卻源源不斷。人會死亡,但,書不會,我與書似知音,又似師生,但到最後,更似親人。

我與書結緣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8字

雲捲雲舒,推開窗戶,陽光灑在我臉上,柔和極了!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氣味和茉莉花特有的香味,清新極了!看著手中的書,竟不知不覺陷入了回憶……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書是神聖的。

我不知道書有多大的魔力,能將爸爸迷住,於是只要我一有時間,就會跑到爸爸的書房,纏著爸爸談論關於書的問題,爸爸回答完後笑笑,伸出手在我鼻子上點了一下,說:“你真是個十萬個為什麼!”

在我九歲生日那年,爸爸把我叫到他的書房,他的手中拿著一本書,爸爸鄭重地把書遞給我,我低頭一看,是本注音版的《簡·愛》,爸爸叮囑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我回到房間,翻開《簡·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簡·愛是個不甘忍受社會壓迫、勇於追求個人幸福的女性。她性格堅強、獨立自主、積極進取。雖出身卑微,相貌平平,但她卻不以此為卑。她蔑視權貴的驕橫,嘲笑他們的愚笨,顯示出其自立自強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從不向命運低頭,最終也擁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合上書本,我被簡·愛的信念和行動感動到了,即使是一株野草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春天。

第一次看如此深奧的書,我感同身受,簡·愛影響著我們,她智慧、勇敢。

窗外的鳥鳴聲把我帶回了現實,桌上一樣的書本、一樣的茉莉花……但改變,也許就是那久違的自豪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