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做好做完相關作文20篇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6字

在學校的日常工作中,常常出現這樣的問題:某部門安排的一項工作,剛安排下去,就有老師反饋,和課堂教學衝突了,甚至和其他活動衝突了;一個活動結束了,學生不樂意,老師不滿意;學校的某個地方的文化設計,已經做好了,不是顏色搭配不好,或是位置安裝不妥……等等類似的問題。都是第一次沒有把事情做對,造成工作的重複無效,成本增加,甚至嚴重的浪費;時間長了,導致組織的執行力不強,抱怨的增多。

那麼如何才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確呢?中關村三小劉可欽校長有個精闢的觀點:首先追求集思廣益的過程,讓利益相關者都參與進來,進行商討,頭腦風暴,集思廣益;其次追求共進共贏的效果,追求共進共贏為目標,而不是犧牲一方的利益,在這樣的前提下,就容易達成一致的意見了。相信經過集思廣益的過程,追求共進共贏為目標制定的活動方案、工作安排、文化設計等,不僅下一步工作落實的執行力強,而且最後的效果也會相對理想的。

第一次把事情做對的實踐方法,其實也是系統思考的結果。做一件事情之前,就要考慮到下級,同級和上級的立場。我理解為至少要和三方的人做好溝通。首先要和你服務的物件進行溝通了解,徵求建議或意見,距離工作最近的人才最瞭解工作;其次和同科室或部門的同事進行商量,形成初步的方案,最後和你的主管領導進行商討,爭取支援。根據工作內容的性質不同,三方溝通商量的順序也會不同,總之一定要經過從上到下或從上至上反覆的集思廣益的過程,一定能把事情做到最好。在學校日常工作中,就一定就會減少重複無效的工作、浪費及增加成本的現象。

那麼,作為老師對孩子進行知識傳授,習慣的培養,一個新想法的實驗,是否也系統思考一下,和孩子們多商量,多溝通,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和你的同事商量,發揮團隊智慧;和你的主管領導溝通,孩子的家長做好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援和幫助。

總之,學校裡孩子利益的相關者,都第一次把事情做對,才是對孩子的一生負責。

真正地做好事情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5字

很多人都想像雷鋒那樣做很多的好事情,幫助別人,但很多人也只是嘴上說說罷了,並不會為此做出行動,這不就是在做白日夢嗎。我覺得,我們還是要真正地做好事情。

材料中尤拉就是想著假如妹妹掉進河裡,自己要去救她。這件事本來是好事,可以看出尤拉很愛他的妹妹,但是在妹妹真正需要他陪伴的時候,他卻一點也不上心,還讓妹妹不開心了。這就違背了他的本意了,難道這就是他說的要做好事情嗎?後面,尤拉又開始想如果小狗掉進井裡面,他要去救它。但是,又和之前一樣,在小狗真正需要他幫助時,他卻把小狗趕走了,這怎麼就是做好事情呢?所以,做好事情是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需要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只要是出於自己好的本意就是在做好事情了。

我們總是說要保護地球,節約資源。這確實是一件好事情。可是,我們真的做到了嗎?校園裡,從小賣部出來的那節樓梯上有數不清的零食袋,而一旁的垃圾桶裡面卻沒有多少垃圾。難道這就是我們保護地球的方式嗎?以前小時候,家裡的廁所裡總會有一個水桶,每次洗完臉後,我們都會把洗臉水倒進那個水桶裡面,而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為覺得麻煩,廁所裡的水桶就不見了,到後來,連洗臉盆都沒用了。每次用完電腦後,覺得等一下可能還需要,就沒有關電腦,結果之後忘記了,電腦開機持續了兩三天,後來發現的時候,都有點心疼我們家的電費。難道這就是我們節約資源的方式嗎?

做好事情真的不是隻說說而已的,而是要付出行動來,真正地做好事情。做好事情也沒有材料中的尤拉說的哪些事那樣難,從身邊的事做起就是做好事情。

夏天我喜歡做的事情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43字

春姑娘剛一走,夏叔叔就迫不及待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可是夏叔叔的脾氣很不好,沒幾天就把大地變得像個大蒸籠,太陽公公好像也在和我們作對,火辣辣的晒著大地,在這個炎熱的夏天中,我用游泳和捉小魚對抗太陽公公的“惡勢力”。

一個星期天吃完午飯,正值天氣最熱的時候,火辣辣的太陽照射著大地,街上一個人也沒有,我躺在床上吹著電風扇,可是仍然沒有覺得涼快多少。突然,我腦袋裡蹦出一個想法—游泳怎麼樣?我對媽媽說了我的想法,媽媽覺得這個主意可行,於是一切都準備完畢之後我們便出發了。我剛下樓,太陽公公就和我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為了擺脫炎熱,我飛快的騎著自行車來到了游泳館,游泳池裡的人可真多啊!彷彿過節煮餃子似的,其中,有一個很瘦的哥哥遊得飛快,不一會兒就從深水區游到了淺水區,有一個胖乎乎的叔叔坐在水邊卻不敢下去,似乎擔心自己一下去就把他淹沒似的。我跳進了水裡,啊!好涼快的水,立刻趕走了炎熱。我潛到水下四處遊動著,比小魚還快樂,但是由於我還很小,所以不敢到深水區,覺得有些累了就歇會兒繼續遊。剛好碰到了和我同名的小夥伴,因為這奇妙的緣分我更高興了,我們兩個一會兒潛水,一會兒拿著游泳圈裡的飛盤在水上玩,早已經忘記了時間的存在,直到媽媽說:“該回去了”我們才戀戀不捨的分開各自回家了。

說道“捉小魚”那就要說前不久的一天中午,弟弟建議去附近的河套公園捉小魚,媽媽連連說不錯不錯,因為聽說小魚特別喜歡吃麵包屑,所以在去的路上媽媽特意給我們買了一個麵包作為魚餌,剛好這天的下午也還不算太熱,河套公園裡有許多的人,一位老奶奶在樹下乘涼;有兩個老爺爺似乎棋技還不錯身邊還圍著很多同樣喜歡象棋的路人,他們時不時的出著主意,好像他們自己在下棋似的。到了河邊我們開始捉魚了,我先把麵包掰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扔進水裡,可是沒有魚來吃,正在我擔心的時候,水中出現了一段段的水波,我一撈原來是一團草。這時麵包已經被風吹得很遠了,小魚在吃麵包我卻只能幹看著,一會兒一條小魚游到了我的攻擊範圍,我頓時欣喜若狂:小樣兒,這下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了!可是,小魚的速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意料,“嗖”的一聲便從我的眼皮底下消失了,幸虧媽媽眼疾手快把我抓住了,要不然我一定會成為落湯雞的,之後我又撈了好幾次,可是這些小魚兒都太聰明瞭,怎麼都不上鉤,一會兒我便玩累了,正好還剩下一些麵包,我狼吞虎嚥的開始慰勞起了自己的肚子,雖然這次我們都沒有撈到魚,但我玩得和開心。

這就是我夏天最喜歡的兩件事情,他們讓我在這個夏天增添了許多的樂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3字

“自力更生”是一個成語,也可以看出,在很早之前,古中國就出現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這是多麼沉重的一句話呀!

你也許會說,什麼事都有別人幫我做,這多棒啊!可你是否又想過,在你以後的日子裡,父母親人不可能會陪伴你一輩子,到時你又該則麼辦呢?沒有人來為你做飯、穿鞋,沒有人為你洗衣,喂藥,你什麼也不會做,不就成為了一個無用的廢人了嗎?所以,我們要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以後在能更好地圍著會做貢獻啊!

現在的父母都把孩子當做祖宗一樣看待,什麼事都為孩子鋪好了路,但這樣真的就是一位合格的父母了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樣做確實為孩子的童年減少了很多煩惱,但以後呢?您們不可能陪您們的孩子一輩子,到那時怎麼辦呢!您們為孩子的前途著想過嗎?您們想過什麼都不會做在學校中會受到怎樣的藐視嗎?在我看來,您們這樣做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行為!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讓我們未來的路更加精彩吧!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40字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想大多數的父母都會對我們說,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長大後才會自己活得十分有自主性。但總有那些相反的例子,對於父母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溺愛,孩子和父母總忘記了什麼叫做獨立?什麼叫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現在就讓我來說幾個因為父母的溺愛而導致孩子最終毀了一生的事件吧。

先說一個古代的事件吧,古代有一個孩子才出生,自己的父親就不幸身亡了。於是,在孩子的成長旅途中母親一直在溺愛著他。比如:洗衣做飯、洗臉刷牙,甚至是每天早上母親都要幫他穿衣、洗漱,還有每當孩子去找自己的朋友去玩耍時,母親都要在他旁邊守著,因為她怕孩子會跟其他的孩子起衝突,而且母親在孩子玩耍途中幫孩子猜鼻涕、擦口水。有一次母親不得不出去辦事,她本想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去,但是孩子第二天要去學堂上課,母親絞盡腦汁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母親打算做一個很大很大的餅,足夠孩子吃一天。第二天一大早,母親很早就醒來了,幫孩子做了一個很大的餅,用繩子系在孩子的脖子上,並千叮嚀萬囑咐告訴孩子:“母親要離開家一天,母親在你的脖子上繫了一個大餅你記得今天要吃完哦。”孩子總很天真地望著自己的母親,而且點點頭。母親就這樣放心地離開了。第二天母親早早地回到家中,看見自己的孩子躺在地上睡著了,臉上和衣服上全都是口水和泥土,但是他脖子上的大餅沒有吃過。最後,母親也不幸地逝世了,孩子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將狗群當做自己學習的群種,每天孩子都學著狗吃東西和睡覺。人們都說:“多好的一個孩子呀!竟變成了今天的這幅模樣,都怪孩子他媽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做呀!”

無獨有偶,現代也有一些案例。前些年,某大學收到了一個準備入校大學生的母親,她請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進入大學校園,當校方問詢理由時那位母親卻說:“孩子從小不會生活自理,我只想讓孩子搞好學習就可以了,對於一些生活上的小事都是我幫孩子打理的。所以我希望校方同意我在宿舍幫孩子打理生活的事。”但是最後校方還是拒絕了。他們的答覆是:學生連自己的生活上的事情都不能自己打理好,學習還有什麼意義呢?就算學生能有所成就,但是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這樣的教育有什麼意義呢?

是呀,就算這位大學生能學業成功能對社會有所作用,連生活都不能自理,這樣的教學有什麼意義呢?我認為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的父母幫我們打理,在生活中空餘時間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僅僅是幫父母分擔生活壓力,還是為自己長大後的生活學習一些普通的生存的技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完整地做完一件事變得困難 篇6

完整地做完一件事變得 ,820字

如今,人們常說“生活被碎片化了”。什麼是“碎片化生活”?碎片化生活就是在一些什麼事都不用做的時間裡,如上廁所時、等公交車時、做一些平時沒時間做的事情,然後再從你在所做不喜歡的事的時間裡,扣一些時間做你極度渴望、手癢想要做的事。

有人很疑惑:我的生活怎麼被碎片化了?那麼你寫作業時,有沒有偷偷畫過畫?工作的時間有沒有聊微信?開車時有沒有發過簡訊、打過電話?睡覺時,你把手機放在桌上,還是枕邊?當然,碎片化生活也有被動的。比如:看書總被打攪,看電視總被打攪,寫作業總被打攪,開車時總被打攪。有被電話困擾的,有被簡訊打攪的,還有被寵物和小孩不斷打攪的。

說說我們身邊的碎片化生活吧。早上,你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吃完飯就去上學。途中,你和家長聊得熱火朝天,車到了,才開始急忙一邊跑向校門一邊找紅領巾。帶好紅領巾進教室,你一邊交作業一邊問同學聊天,課代表領讀時,你一邊漫不經心地讀,一邊饒有興趣地觀察窗臺邊的小鳥或一隻蚊子。做廣播操時,你一邊做操一邊苦惱地思考怎樣面對用英語默寫。

從頭到尾,你有完整地做過一件事嗎?仔細回想,真的是沒有多少次!

當你讀一本書時,不斷地打攪會影響讀書效果,因為不斷地打攪會讓你無法專心閱讀,無法仔細體會其中的思想。因此,讀了和沒讀沒有什麼差別。由此可見,碎片化生活對人來說是有害處的。長期這樣下去,人會沒有專注力,無法集中精神思考問題。

碎片化生活可能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有人喜歡利用床上的時間看書,看得如痴如醉,影響了睡眠,第二天一早沒有精神。沒有精神就無法認真學習,不認真上課,回家還得補,這一補,又耽誤了休息。這樣下去,惡性迴圈,既學不好,也睡不好,人的生活昏昏沉沉。

我們應該改變這樣的生活。學習要一心一意,生活一心一意,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能被碎片化生活幹擾。不要被手機和各種遊戲所誘惑,要學會剋制自己。自己要學會管理時間很重要,一個人要是有時間觀念,那麼他一定可以認真生活。同時也要記住,不要給他人添麻煩。

做事情要慢慢來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7字

今天,媽媽帶著我來到了蕭山日報社九樓參加小記者活動—自制爆竹。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紅紙上貼金色膠帶紙這道工序。為了讓自己貼得更加方便,我採取先剪再貼的方法。我原本以為我只需要找到膠帶紙的頭,然後把它拉出來,先剪後貼就可以了,但事實卻出乎我的意料。

沒有想到,我要麼剪得過長,要麼剪得過短。有時候我不小心貼得歪歪扭扭,就像蚯蚓一樣;有時候我又一不當心把它貼皺了,就像老爺爺老奶奶皺巴巴的面板。我自言自語地說:“我真是毛快啊。”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靜下心來,仔細回想了老師的要求,開始放慢速度和節奏,慢慢地拉、剪、貼,終於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再接再厲,繼續認真地完成其它的步驟,終於憑藉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串爆竹。

紅色的小爆竹,因為有了金色,顯得特別有光彩。在燈光的照耀下,它好像也在傳達著愉快的心情。

我因為做爆竹,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事情不要心急,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這樣才有可能把事情做成功。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篇8

國二作文 ,507字

當然,開始註定不是一帆風順的。我手腳並不麻利,不是被油濺了一手,起了大小不一的泡,就是不小心把碗摔了,把杯子打了。而在那種時候,媽媽非但不幫我,還在一旁袖手旁觀,並伴隨著一聲冷笑:“反正處理方式我都告訴你了,怎麼做是你的事,我可幫不了你。”從沒經歷過這些的我,委屈極了,但在她的威力下,我的反抗完全無效,只好一邊無力的收拾殘局,一邊恨恨的想:什麼獨立?明明就是為了捉弄我,折磨我,這不過是媽媽為了偷懶而找的藉口罷了。

但慢慢成長了,才能體會到良苦用心呀。在媽媽對我不懈的鍛鍊中,我已經習慣了那句從小洗腦的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適應了這個喜怒無常的生活,面對不如意,我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因為我知道,靠外力是沒有任何用的。因此,爸媽有事不在家時,我可以自己燒菜煮飯,不至於讓自己餓死。學校的年訓甚至是出國遊學,我也能在外地照顧好自己,根本不要老師煩神,那時覺得媽媽簡直是我的救世主。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話看似簡單,卻深藏智慧,它使我們學會自強,學會獨立,使我們能立足於這個社會而不至於活的那麼狼狽,更是使我們通過痛苦艱難的過程,獲得新生,成就一個更優秀的自己。

用情做事 篇9

國二作文 ,809字

做一件事很容易,做好一件事也並不難,真正難得的是能夠用心、用情地去做一件事,無論這件事是不是偉大,都足以使人感到幸福。

記得曾經,班裡有好多同學都在看一個名叫安意如的年輕女作家寫的書。好幾本,都是她對古典詩詞的賞析,不單單是理解詩句,而是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瞭解他們的故事,猜想他們的心境。講述他們的故事,如同講述自己身邊的友人一樣。在友人為她作的序中說道,有一段時間,她每天解兩篇詩經,從開始到結束,未曾間斷。在《思無邪》這本書中,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將自己的感情投注到了那些美麗的事故之中,我想,正是因為一份深深的熱愛,對於古典詩詞的情有獨鍾,才會有她的堅持和今天的成就。

情況相似的,還有姚明,那個被稱為是小巨人的中國籃球巨星,正時由於他,讓中國96%的人開始瞭解NBA,開始關注籃球,也使許多的美國人更加了解中國,前不久,姚明宣佈退役了,但他說他會終生從事與籃球有關的事業,這使得眾人在惋惜之餘又多了一份欽佩,也正是由於他的這種對籃球的熱愛,讓他在火箭隊與潮人隊的西部半決賽中,即使膝關節被撞錯位,卻依然血戰,正是由於這份對籃球的熱情,才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創造輝煌,贏得了所人有的尊重。

明星是這樣的,而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倘若能做到用心、用情地去做一件事的話,也一樣會成就一段不平凡的經歷。在中國的一個偏遠的小鎮上,有一位送信的老人,他採用最原始的方式,每日騎著自行車挨家挨戶地送信,四十幾年,從未間斷,也從來沒有一封信在他手中耽擱,這本來是一個平凡的老人,做著一份平凡的工作,但正是由於他對於自己工作的熱情,贏得人們的尊重,將平凡變為偉大,將普通變為難得。

在中國,還有許多這樣的人,比如堅守在大山深處給孩子們帶去知識的老師,比如每日守崗巡邏的戰士,還有那些每日堅持把馬路清掃乾淨的清潔工,他們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人,卻因為一份真情而變得不平凡。

放一份情在事情中,收穫的不僅是成功的喜悅,更是一份由衷的滿足。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5字

別人都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我卻什麼事都讓爸爸媽媽做。

上午,媽媽讓我把鞋子刷刷,我卻大吼一聲:“不,我不要刷鞋!”媽媽沒辦法,只好倒了一盆水,把我的鞋子放在了盆裡,然後彎下腰吃力地給我刷鞋。而我此時卻躺在沙發上舒服地看著電視。

我總覺得這樣做太對不起媽媽。媽媽下了班就要做飯,要打掃衛生,現在還要給我刷鞋,本來我自己該做的事情,卻都推給了勞累的媽媽。想到了這兒,我關掉了電視,跑到了衛生間,對媽媽說:“媽,我來吧。”

媽媽看了我一眼,竟然拒絕了:“電視看夠了?去寫會兒作業吧。”“不,我長大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了。你去看電視吧。”我的眼淚已經在眼眶裡打轉了。我很慚愧,這可是我自己的鞋呀,怎麼能讓媽媽來給我刷呢?媽媽這才站起身,摸了摸我的額頭,微笑著說:“我家女兒長大了。”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刷子刷了起來。可是我的手太小,刷子也一把拿不完,只能拿個刷子頭。唉,平時看媽媽刷鞋一刷就好,為什麼我刷了大半天連一隻也沒有刷乾淨,還搞得腰痠背痛,手都麻木了,刷一雙鞋可真不容易呀!平常我還讓媽媽給我弄這個弄那個,媽媽從來都沒有抱怨,可我呢?累了一點兒就大叫“累死我了,累死我了,不幹了!”媽媽是多麼不容易呀!

今後,我一定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0字

記得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都不算好漢”。讀了《陽光校園》這本書後,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

我是家裡的獨生子,從小到大父母都慣著我,我也儼然成了家裡的“小黃帝”。這讓我想起了古裝劇中的情景:“侍衛”日夜保護“皇帝”,手握寶劍,昂首挺胸,寸步不離,不辭辛苦。他們便是父母,永遠陪著我。高高在上的“皇帝”頭戴皇冠,身披龍袍,整個人金光閃閃,格外耀眼。那便是我啦!我也養成了依賴父母的壞習慣。

看了書中《習近平在陝北》的故事,我被深深的感動了。我們的習大大當年在陝北農村,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全村的知識青年都走光了,只有習大大堅持了下來了。他靠什麼堅持下來的呢?靠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先解決吃飯問題:擀麵條、蒸糰子、醃酸菜。還要縫被子、衣服……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料理。想想自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飯菜不合自己的口味,就挑三揀四,還發脾氣不吃飯,真不應該啊!

我要向習大大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首先,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以前,有些可以自己做的事情,爸爸媽媽都幫我做好了,但現在發現,這些事,自己是可以做的。

早上起來,自己疊好被子。雖然疊得像塊“臭豆腐”,但是我很開心,因為,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中午回家,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菜、掃地等;晚上,自己做家庭作業,自己整理書包,不要依賴父母。

當我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時候,我就可以自豪地說:“我終於長大了!”從今以後,會做的事,就不要依賴爸爸媽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379字

從今天開始,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媽媽命令我,讓我幹掉衣服大軍了。我先把衣服和褲子放進水池裡,打一水龍頭,水嘩嘩地流出來,像噴泉一樣。肥皂抹一抹,讓它與衣物來個親密擁抱。肥皂真是人類的好幫手,消除骯髒,去除灰塵。刷子出場了,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裡到外,我用心刷。可惜我的右臂,真酸啊,像提了幾百斤的重物。

泡沫太多了,全都是,一個接一個,像一個個調皮的小孩子,直往我的衣服,我的手臂,我的眼睛裡鑽。我氣得直跳,盡打擾我洗衣服。還好,清水是利器,用水一抹,泡沫就沒了。兩個小時後,衣服終於洗好了。

我把衣服擰乾,提到了陽臺,穿上衣架,掛在了晾衣杆上。金黃的陽光透過縫隙照進來,溫暖極了。看著這,我的疲倦也在不知不覺地跑得無影無蹤。

洗完也罷,我還掃了地,煮了飯,雖然不太好,但總算完成了。

從此以後,我要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課外最想做的事情 篇13

高二作文 ,886字

一杯清茶,一把藤椅,一卷詩書,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一段不需要頗費思考的時光,這便是我課外最想做的事情—閱讀。

可能有人會不以為然,課外你還讀書,怕不是讀書讀傻了?其實不然,學校的課業是一種任務,是要耗費心力去思考,帶有一定的挑戰性和競爭性;而課外閱讀則是一種享受,可以根據個人的喜愛去挑選,美好而愜意。

我可以翻閱金庸的武俠小說。我願去看那廟堂權爭和刀劍交錯的時代,走那暗潮湧動粉墨登場的江湖,聽那薄情戲子一曲離歌。易事,難事,風雨事,江湖事,王朝事,天下事,都不過一劍的事。一人,一劍,縱橫江湖,轉戰三千里,快意恩仇。少年最是義薄雲天,可謂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我亦可誦讀詩歌。站在歲月的岸邊,我分明聽到,馬鈴聲透過厚厚的黃沙傳到耳畔,清脆悅耳,只見來者身著重甲,牽著一匹戰馬,不時抖落些許風塵,“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寥寥幾字,盡顯劉裕北伐、收復失地的豪壯氣勢。

忽然間,幽幽簫聲自遠處飄來,“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定睛一看,原來是蘇子與客泛舟而來,暢飲盡興,扣舷而歌,縱葦所如,凌萬茫然。蘇子愀然處,遍賞清風月,其灑脫豪邁之情令人神往。

又忽然,只聽到深後有人高唱,“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不是“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青蓮居士—“詩仙”李太白嗎?未等我聽清他的容顏,他便腰間掛著酒壺,手裡耍著劍法,跌撞著消失在河水盡頭。

我還可以捧起外國名著,體會羅密歐與朱麗葉悽美的愛情故事,體味千百年來困擾人們的一個情字,“不知所起,不知所棲,不知所結,不知所解,不知所蹤,不知所終。”看到有情人終不得生聚,我早已淚溼臉頰。看保爾柯察金的成長曆程,看他如何實踐自己的理想,我能感受到鋼鐵錘煉,千百成器的堅定與樂觀。

閱讀,早已成為我的生活習慣,是我生命的有機部分。課業之餘,我總喜歡抽出一本書,哪怕只是放在膝上,任憑清風翻過,那也是富有意趣的。當有一天,回望屬於自己的光陰長河,那裡定有一個捧著書的身影,伴著淡淡的墨香。

一本書,一個人,一段安靜的時光,這便是我課外最美好的時光。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833字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幫著做。”這是我們從小讀的歌謠。最近媽媽為了讓我少看手機,就把古詩抄在一個方格本子上,還美其名曰:“讀讀詩,練練字,心情美美噠”

這樣一來,我就不再費力從手機上抄寫了,從媽媽的“練字本”上覆制到我的積累本上,真是挺美的。

可誰知,這樣的美好日子沒過幾天,就出問題了。

一天,輪到小高檢查語文老師佈置的背誦內容了,我張口就背道:“踏莎行雨霽風光。雨霽風光,春風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我自己都覺得背得滾瓜爛熟,深情並茂,正在得意中……

小高說:“你背的是什麼?內容完全不對!”我吃了一驚,趕快翻看我的積累本,明明對的呀!再看看小高的本子,古文題目是《曹劌論戰》。壞了!我剛才背的是作文班的古詩。我說了一聲:“哦,我背錯了。”之後,面紅耳赤地坐到座位上,別提那尷尬的場面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問題出在哪裡?

放學回到家,我立刻找出媽媽的“練字本”翻看,原來,媽媽把本週語文老師背誦的內容和作文班需背誦古詩正好給標註反了!這可害苦了我。大概媽媽最近事情太多了,我就體諒體諒她,大方地原諒她了。

誰知,又一次發生了狀況。

該上作文班了,我趕緊將老師會檢查的詩詞繼續鞏固鞏固,一定要背得熟練才好。課上,老師抽查到了我,我胸有成竹地站了起來,不假思索得背完全文,自以為算得上是倒背如流了。誰知聽到同學們一陣竊竊私語。結果,老師說,抄寫不認真,錯了兩個字!我垂頭喪氣地坐在座位上。哎,又丟臉了!媽媽啊,您是不是又抄錯了!這不是在幫倒忙嗎?我心裡懊悔萬分,真不該埋頭抄“練字本”,我怎麼沒有想到核對一下原文呢?

以前,我總是認為,有一點小粗心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經常算錯數字,寫錯字。為此,媽媽總是嘮叨我,三番五次地說,真是很煩人。我恨不得捂住自己的耳朵,最好能像童話故事裡一樣能施個魔法,讓媽媽閉上嘴巴,不再嘮叨我。

這下好了,媽媽犯了粗心的錯,卻讓我嚐到了苦果。

唉,說一千道一萬,後悔也沒用了。看來還是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踏踏實實靠自己才行!

這件事情我做對了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1字

事情發生在一師附小的一(七)班,也就是我的班級。

剛準備上課時,突然有個老師來我們班告狀。說她剛剛在課間休息的時候,看到我們班上的同學在跳樓梯,還有人在地上滾來滾去。她讓頑皮的同學們主動承認,結果同學們互相指責對方,還有名女同學說是因為別人叫她跳才跳的。我聽到了這句話就對這位女同學說:“難道他叫你跳,你就跳麼?”於是,因為這句話老師表揚了我。

我們的班主任也聽到了這句話,她請我站了起來,讓我再次重複剛剛說的話,並讓犯錯誤的小朋友仔細聽。老師說,對於別人的話,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能只是聽從別人的話。老師因為這件事再次表揚了我,說我上課不僅坐姿很好,而且對於老師的話一直聽得很認真,也牢牢記在腦子裡,並且再次提醒小朋友們要互相注意,不要再做危險的事情了。

能得到老師表揚,我感到非常自豪。雖然我認為小朋友犯一些錯誤很正常,但是如果做危險動作,就會讓自己受傷,也會讓爸爸媽媽和老師擔心。我會提醒自己不要做危險的事情,以後看到別人的小朋友也會去阻止他們的。

幫媽媽做一件事情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7字

由於今年的特殊,家家戶戶都閉門不出,我家也不例外。我在家裡真的都快憋瘋了,媽媽也不讓我出去。

嘴裡說:“你要真的無聊就上三樓,把門上的保護層幫我截下來吧!”

我一聽,頓時來了勁,反正在家裡閒著也是沒事,沒事就玩,還不如,幫媽媽做點事。我就跟著媽媽上了三樓,看著門上沒有什麼東西,我好奇地向媽媽問道:“媽媽,門上什麼也沒有哇。”“用指甲在門套上輕輕地刮幾下就可以把保護膜給刮起來,然後再順著缺口把保護膜慢慢的撕下來。”於是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慢慢地把門上面的保護膜給撕了下來。

媽媽說:“學會了嗎?”我點了點頭。媽媽說:“你個子矮,你撕下面的吧!我撕上面的,看看誰先幹完。我說:“好吧,怕你不成。”我和媽媽就這樣開始比賽了。可以我怎麼都沒媽媽弄的快,我就不想幹了,媽媽看著我說:“孩子,幹一件事不能急於救成,要慢慢地來,你看這樣慢慢地向下或向上撕就可以了。”於是我便學著媽媽的樣子慢慢地,輕輕的便可以把整片的膜給撕了下來。我和媽媽幹了將近3個小時才把那幾個門套上的保護膜給全部撕了下來。

今天真高興啊!幫媽媽做了一件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9字

星期三下午,張老師發給我們班幾個同學每人一份荊門晚報。並囑咐我們認真閱讀準備寫一篇徵文。

聽說要寫徵文,我第一時間想到了鄉下的爺爺。爺爺是我在鄉下讀書時那所學校的一名老師。他去年輔導學生的徵文在省裡獲了獎。如果爺爺能幫我寫這篇徵文,我也有可能獲獎。對,找爺爺去。主意打定,我以雙休日回鄉下看爺爺奶奶為理由,向星期日輔導班老師請了假,又以想表妹為藉口央求媽媽同意了。

星期六的早晨,我們出發了。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就趕到了爺爺家,我跟爺爺奶奶表妹打完招呼後,就迫不及待的把我爺爺叫上了樓。跟他說明來意後,誰知爺爺一改平時的和藹態度嚴肅的說“你沒有看新聞嗎?現在國家已經立法,代替他人考試是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我代替你寫徵文這和代考有什麼區別?你應該做一名誠實的學生,靠平時勤學苦練,提高寫作水平。”一席話說的我臉上火辣辣的,我慚愧的低下了頭。

爺爺的話讓我陷入了沉思:即使爺爺願意代寫我也只能得到一份虛榮。然後,而失去的得是誠實的品格,得不償失。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自己的徵文只有自己寫,才能算是一個講道德的學生。於是,我如釋重負而又毅然決然地拿出了筆和作文字……

我的事情我做主 篇18

高二作文 ,977字

我們被現代的潮流推搡著向前邁步,以前的落後思想已不被接受,總是依靠別人的人逐漸被這個社會淘汰,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對自己負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身世悽苦的竇娥被夾在了封建禮教的束縛中,然而她是一個不服輸的女強人,不因為別人的看法而失去自我,而是堅守了自己的陣地,為了自己與命運抗爭。

作為蔡家的媳婦,她本無權選擇自己的命運,可她對與張驢兒父子的逼婚採取了強硬態度——誓死不從。“你道他匆匆喜,我替你倒細細愁;愁則愁興闌珊咽不下交歡酒,愁則愁眼昏騰扭不上同心扣,愁則愁意朦朧睡不穩芙蓉褥。你待要笙歌引致畫堂前,我道這姻緣敢落他人後。”她不顧婆婆的反對,斷然拒絕了張驢兒父子的要求,面對軟弱屈服的婆婆,她選擇了自己嚮往的生活,做了自己的主人。

她本有許多次機會可以逃離被判死刑的罪責,她選擇了自己的道路,“這一個似卓氏般當壚滌器,這一個似孟光般舉案齊眉,說的來藏頭蓋腳多伶俐。難著難曉,做出才知,舊恩忘卻,新愛偏宜;墳頭上土脈猶溼,架兒上又換新衣。那裡有奔喪處哭倒長城?那裡有浣紗時甘投大水?那裡有上山來便化頑石?可悲?可恥?婦人家直恁的無仁義。多淫奔,少志氣,虧殺前人在那裡,更休說百步相隨。”這似乎也是她拒絕張驢兒的無理要求,可我認為這是為她自己的想法編了個理由,是為了作回自己。

就在上堂之前,張驢兒提出了私了,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先從,後打算也不為一條好計策,可她還是斷然拒絕,“我一馬難將兩鞍鞴,想男兒在日曾兩年匹配,卻教我改嫁別人,其實做不得。”這導致了判官的逼供,她為了婆婆的安危,為自己選擇了一條不歸路,背上了殺人的罪名,可她無悔,無悔她為自己做的這個決定。

我們一步步要跨進大學門檻,所以不惜一切代價,有的家長就只讓孩子專攻學科知識,除學習以外的事情都是家長包辦,他們認為那只是浪費精力罷了,這就形成了所謂的高分低能。大學的門檻也在隨著潮流邁步,那些“高智商”的大學生也不會輕易踏進去。我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擺脫依賴,做回自己。

所以,身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也要向竇娥學習,為自己選擇道路,做自己的主人,勇敢地為自己鬥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這才能使我們處於不敗之地。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篇19

國小二年級作文 ,343字

從上學老師就告訴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給大人增添負擔。我是一個聽話的好學生,到現在我養成了自己獨立自覺完成作業,整理書包的好習慣。

每天放學回家不用大人催著寫作業,我自己很自覺的寫作業,不會的問題我自己儘量獨立解決。寫完作業後,我第一時間去整理書包。我的書包有四層口袋,第一層裝我的本子,第二層裝我《能力》和其它《同步》練習,第三層裝我的語文書和閱讀書,第四層裝我手帕紙。啊!這樣一收拾,它們都整整齊齊、舒舒服服地在自己的房間裡待命,我需要哪本書或哪個本子它都會出來為我服務。

從小就養成了自覺獨立完成作業,自己整理書包的好習慣,從一年級到現在我從來都沒有落過書本,每天早晨我都能按時交上作業,老師經常表揚我,爸爸媽媽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我真是心花弄放,睡覺的時候都能笑醒了。

做對的事情 篇20

國三作文 ,1047字

有人認為,如果一定要做出選擇,那麼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也有人對此不以為然,而我支援前者的觀點。

但在討論哪種做法更重要前,我們應先對何為“對的”事情與“做對”做個判斷,定個標準。

就我的理解來看,“對的”事情最簡單的判斷便是符合人類價值觀、道德規範,或是對人類所處社會有益的事情。這類事情從一定程度上說,就是無論做事的完成度、操作方法如何,它大部分情況下是有益處的,最多無功無過。而“做對”事情,最簡單的判斷,是將一件中性甚至惡性的事情轉變為使其有益的狀態,而事情本身的性質並未改變,也就是說,如果轉變方法不當或操作者有所失誤,那這事情也會展現出其害處和弊端。如此看來,“做對”事情比做“對的”事情對操作者的要求更高些。

表象來看確實如此,但當我們深入發掘,從做事的本質看就會發現,做“對的”事情的操作者需要對事情的性質做評判,以此決定該做什麼事,但“做對”事情的操作者並不需要判斷或者只要不做“錯事”就行了。這樣一來,做“對的”事情的操作者就要求他們擁有更敏銳的洞察力和更符合人類大眾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這樣才能判斷對錯,而這種能力似乎比前面所說的操作事情的能力更重要得多,畢竟操作事情的能力可以從前人經驗中取得,可以通過實踐而得,但終究只是為了操作事情而存在;道德觀、價值觀等觀念則是為了評判事情而存在。意化到具體事情上,就如同手、腳與腦的存在一樣,腦負責評判事物,手腳負責操作完成事物,二者高下立見。

由此看來,是做“對的”事情比“做對”事情更重要了。

萬事萬物都無絕對定論,做事也是如此,所以如果讓我增加一個觀點,我會說,雖然做“對的”事情更重要,但後者“做對”事情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就如同一個完整的人,手腳與腦缺一不可,將事情由中性甚至惡性轉化為有益的能力與對萬事萬物進行客觀評價的道德觀、價值觀,都是缺一不可的。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最終結論,雖然做“對的”事情比“做對”事情更重要,但兩者都還應該同時存在,最好不要擇一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