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搜索相關作文20篇

運河文化大搜索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99字

昨天我們班舉行了運河文化大搜索的活動,令我異常難忘。

早上我五點鐘便起了床刷牙洗臉,吃完早飯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運河。

在運和的剪刀博物館,同學們早已在那等候多時,看樣子他們也和我一樣,早已按耐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了吧!

我們在這塊場地上玩了許久,等人到齊後,任務便正式開始了。我們在刀剪劍博物館門前合了一張影,去進行我們的第一項任務—調查訪問。茆靜怡媽媽向我們介紹了步驟以後,我們便開始分頭行動了,我和葛晨航一組,我們首先去訪問了一位大人,我和葛晨航講得正起勁,那位大人卻說:“知道了,知道了,我現在沒時間。”說完便匆匆離去,我和葛晨航沒有宣傳成功,不免有一些失落,我們只好去訪問下一個人。

轉悠了一大圈,依然沒有發現目標。

忽然我和葛晨航的眼睛一亮,發現一排老人正坐在一座小亭子裡悠閒地聊天,他們一定有時間。我們走上前,開口道:“爺爺,我們是來自莫干山路小學607班的兩名小學生,今天我向你們介紹一下杭州的運河吧,運河是……”

那些老爺爺聽了,都開始為我們喝彩鼓掌。我和葛晨航露出欣喜的表情。就這樣我們成功地通過了第一關。

任務完成,大家在自然博物館和了一張影,已是中午時分,我去了劉振宇家,還邀上了葛程航,我們幾個一起打羽毛球,看電視,玩乒乓球,下象棋,玩樂高……別提有多麼爽快!

玩膩了,又下樓騎共享單車。時間一晃便過去了,很快到了傍晚4點鐘,該去童俊豪那邊吃晚飯了,我們坐著車,很快就到了良渚。

到達了目的地,發現這裡一切都很豪華,菜一道道的上來,馬上就應該開啟我的吃飯模式了。

“給我。”,“喂!這個菜我還沒吃呢!”怎麼回事?餐廳怎麼秒變菜市場?原來這是我們男生正在搶食,男生像一匹七八天沒吃飯的餓狼,菜剛端上來,還沒等服務員走出去,一盤菜便“光碟"了!你不多夾幾個,第二次你就只好吃盤子上的碎渣。一盤又一盤,到最後男生都吃飽了,看著桌上的食物直髮愣。

吃完飯,我們又去門外玩“姥姥姥姥幾點鐘”的遊戲。玩得真是不亦樂乎。天黑了,該回家了,我還真有些捨不得,我這簡直就是“樂不思蜀”了。

雖然這次活動已經過去,但是它卻很有意義,他的記憶會像烙印一樣烙在我的心中。

文化大搜索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6字

沐浴著早晨的陽光,踏著輕快的步伐,我們來到了河坊街,尋找已經失傳的糖畫手藝文化。

走入河坊街,琳琅滿目的商品就映入了我的眼簾:有古色古香瓷瓶小坊、熱鬧非凡的糖葫蘆小鋪、奼紫嫣紅的鮮花小店……讓我看的應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那麼別緻就像夜空中繁星那般,各有各的亮點!

但—最讓我痴迷的還是河坊街盡頭的糖畫小鋪了!

走進街的深處,一處不起眼的小攤卻引起了我的好奇。一口金色的大銅鍋,裡面裝著已經融化的糖漿,時不時還冒出白色的蒸汽,旁邊橫著一塊板和一個大轉盤,盤上標著各種動物的名稱:兔子、狗、仙鶴、老鼠……顧客轉到什麼動物,老師傅就會用糖漿做什麼動物,五元一個,如果自己選圖案那就十元一個。看來,不管什麼圖案老師傅都會做哦。哇!太厲害了,我(next88)心中暗想。手就忍不住撥動了轉盤,我想要仙鶴,結果卻不盡人意,落在了四害之一“老鼠”上,“唉!”我輕嘆道。老師傅看我的苦瓜臉,說:“沒事的,把四害之一吃掉,不就等於為大家除害了嗎?”這一句話立刻讓我臉上又掛出了笑臉!只見他右手輕輕勺起半勺濃濃的糖漿,把勺微傾斜,嫻熟的讓糖漿在板上先拉出一個老鼠的外輪廓,而後點上眼睛和鬍子,一隻惟妙惟肖的糖畫老鼠就出現了。從作畫到成品前後不會超過一分鐘,我驚呆了!佩服的神情油然而生。接過糖“老鼠”,舔上一口,別提有多開心了!

太陽西斜,紅色的餘暉映照在街上的青石板,灑下一個個光影,看著漂亮的河坊街,心裡覺得文化大搜索真有趣。下次再見,我們對漸遠的河坊街說。但—如何保留下古老的糖畫文化又讓我陷入了沉思……

觀《漢語言文化大賽》有感 篇3

觀後感 ,686字

今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午十二點半宜昌綜合臺播放的漢語言文化大賽。參賽的選手是秭歸、遠安、當陽、枝江等地中學的學生代表,他們每個人都學習優良,知識廣泛,是學校裡的佼佼者。

比賽有三個環節:必答題、搶答題和你做我猜題。搶答題時,選手們爭先恐後的搶答,好像所有的問題都難不倒他們。必答題時,題目都很難,大多數都是課外的知識。可是每一位選手都能從容不迫的應答,每一題的答案都說的那麼完美,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看完比賽後,我感觸頗深。那些選手不僅學習非常好,還這麼見多識廣,知道許許多多課本里沒有的東西,而我呢,課本上的知識就沒學好,更別說課外知識了。那些選手們學習這麼好,一定是不僅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發言,還在課後利用零碎的時間來學習,複習學過的知識,還勤奮地蒐集和學習大量的課外知識,來充實自己的大腦。再看看我吧,平時只是做完老師佈置的作業,從來不主動學習,一有空餘的時間就只想著玩兒,唉,怪不得媽媽老說我不求上進。

看了這次的漢語言文化大賽,我真的是非常羨慕那些選手們,他們是那樣優秀,那樣自豪,可以代表自己的學校去參加比賽。我與他們相差的太遠了,究其原因,並不是因為我比他們笨,而是因為我沒有他們的勤奮、好學,沒有他們那麼努力,沒有他們那樣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所以,從現在起,我要向他們學習,做到勤奮、好學,以他們為榜樣,以他們為目標,我要每一個細節做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把字寫規範,寫整齊;上課認真聽講,認真作業;上課、做作業時保持正確的坐姿;課外多多複習學過的知識,預習即將要學的內容……

我一定要像那些選手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學生。

在文化大禮堂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1字

記得,是初夏時節的一天,我們去了銀坑村參加遊學活動。

銀坑村裡,香樟樹投下斑駁的暗影,大黃狗懶洋洋地躺在樹下,享受著柔和的陽光,真是一派和諧的景象。我深吸一口氣,空氣中漂浮著淡淡的清香。不似城市的喧鬧,這裡顯得安靜、純粹。在靜謐的村落裡,我們將度過特別的一天。

穿過錯落有致的房子,一座文化大禮堂矗立在那。文化大禮堂白牆黑瓦色彩的衝擊,帶給我一種肅靜之感。

我緩緩走進文化大禮堂。顯然,文化大禮堂的外面一定翻新過了,裡面還是那般古樸,彷彿訴說著銀坑村悠久的歷史。有些昏暗的燈光,讓人恍如隔世,彷彿穿越了時空,在哪個悠久的年代。

漸漸緩過神來。文化大禮堂的幾張桌上,擺放著幾個大蒸籠,還在冒著熱氣。我開始好奇起來,今天的午飯,我們要吃什麼呢?

幾個村民,繫著白色的圍裙,正在忙得熱火朝天。他們的嘴角微微上揚,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大禮堂中,是一派其樂融融的樣子。

終於,等來了我們期待已久的午飯。我捧著盤子,看著盤中的乾菜肉扣饅頭,心中難免有些失望。午飯,打破了大禮堂中的歡笑,接著哀怨聲四起,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在包裡摸著零食。不知是誰喊了一句:真好吃!我有些疑惑起來。接著,大家都讚歎起這午餐的美味。漸漸,口中的零食變得索然無味。看著旁邊的盤子,三個白白胖胖的饅頭,還有那閃爍著誘人光澤的乾菜肉。我忍不住,嚐了一口。香味在脣齒間蔓延,這味道,讓人慾罷不能。看著這簡約、質樸的午餐,人們在文化大禮堂中,返樸歸真了。

文化大禮堂有一處側門。側門外,有著不一樣的景緻。新綠色的小樹在風中搖曳。我在小凳上坐下來,感受小村落的美好。大禮堂的後牆,有許多劃痕,滿是歲月流過的痕跡。陽光變得斑駁變幻。

時間很快就到了下午,我們坐上大巴車,隨著微風,離開了銀坑村。

遊葉店文化大禮堂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383字

今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游玩了葉店文化大禮堂。

禮堂可真大,裡面的東西儲存得很好,我們邊聽介紹邊做筆記,認識了很多古代的農用工具,見識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之後,我們又在葉店文化禮堂聽安全講座。講座的主題是“小學生自我保護”,是白龍橋派出所的杜警官給我們講的。

首先,他講了關於防拐賣的注意要點:第一,不隨便跟陌生人走,特別是放學期間;第二,記牢家長的電話號碼。另外警官還介紹了一個小妙招:與爸爸媽媽約定一個暗號,有其他人來接你時,你問他這個,讓他來回答,如果他沒說或說錯了,那他就是壞人。接著又講防溺水,著重講了不能在無大人陪同下私自接近水源、下水游泳等,遇到有人落水也不要下水施救,要及時找大人。最後講了家庭生活注意事項:不常用的插座要及時拔掉;出遠門時要把家裡的總電源拔掉。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學會了不少。真希望下次還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

遊湖頭文化大禮堂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3字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邁著輕快的步伐,跟著大隊部來到了湖頭文化大禮堂參觀。

我們跟著老師走進了一個大廳,大廳裡坐著幾個叔叔阿姨,我們要給叔叔阿姨們戴紅領巾,我心裡緊張極了,暗暗祈禱著可別出什麼差子,還好,戴紅領巾的活動圓滿完成了。接著一個叔叔走上來給我們講課,講以前的人們用的農耕工具:有飯籃、鐵耙、小兒站桶……他還給我們介紹了各個工具的用處,比如,飯籃是裝剩飯的;鐵耙有平地碎土、耙土、耙草、平整菜園等作用;小兒站桶是用來讓孩子不會亂跑的,因為那時候生產隊很忙,人們都沒有時間來照看自己的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給這個“保姆”。聽了這個叔叔的課,知道了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

接著,我又來到了一個專門寫毛筆字的房間。房間裡掛滿了書畫作品,連地上也不放過,紙上寫的字都是入木三分、力透紙背,這真是一個書法的海洋。

寫毛筆字的爺爺邀請大家來試一試,寫寫看。我拿起筆,深呼一口氣,在心裡對自己說:“沒事的,別緊張”我把紙鋪開,認認真真地一筆一畫些了起來。寫第一個字時,我手一歪,把橫寫細了,不過,接下來,我找到了自己的狀態,慢慢的寫得好起來了。那個爺爺還說我寫得不錯呢,我心裡真比吃了蜜還甜。

今天的活動真有趣呀!既學到了知識,還展示了自己,真是令人難忘!

文化大禮堂一日遊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801字

那天,天氣涼爽。一行人,一群“小紅帽”,我們大踏步向前,想逃離路邊“大灰狼”的法眼,想去“外婆”那溫暖的小木屋。噢,要快!

踏入房內,別提有多興奮了,嘰裡呱啦講個不停。打量這,打量那,不愧是文化大禮堂,強勁有力的毛筆字瀟瀟灑灑;大紅的紙上跳躍著一群群小精靈;白色的板上花兒含笑點頭;一塊塊顏色鮮豔的布上,彷彿賦予了生命,一件件工藝品都栩栩如生,我們的眼神裡充滿了“不可思議”這四個字。這些獨一無二的手藝巧奪天工,我們對這些肅然起敬,如果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哪來的這些好手藝?

我們分一批一批體驗。先是剪紙,陳奶奶一步一步、手把手地教著、一遍又一遍地講著,我們個個都是那麼全神貫注,一絲不苟。是先剪五角星,剪倒是不難,一刀下去就行,可這摺紙……

唉,什麼這?一折,那?一翻,什麼東一卷,西露一角,可難為了我這個“數學學渣”。但是,在我刻苦的“研究”下,終於成了!就是那紙吧,摺痕太多,疊不回去了,不過,沒關係,一個像樣的五角星不也被我給“研發”出來了嘛。學會了這一“五星級”難的本領可以去木板拓畫那嘍!木板上雕刻的人物靈活靈現,荒草、人群、馬匹彷彿要走到你面前了似的。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鋒,關心後輩、憎恨黑暗的魯迅先生,這幾個偉人都被刻在畫中,神情和藹,是那麼平易近人。刷一紙墨,便可印出這些人的模樣,可他們的精神是永遠也複製不了的!

中華最有魅力的就屬漢字了,從古至今,演變而來的“漢字七體”,個個都有自己獨特的風采,草書的龍飛鳳舞,隸書的端莊嚴謹,行書的揮灑自如,還有的就不逐一介紹了。漢字的歷史大家都知道,那麼悠久的文化一代代相傳,讓人銘記。我想起了一句話:“愛是分享,也是傳承。”這又講到布藝了,一針針,一線線,記憶開啟閘門,回到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那樣的情感。做出的工藝品沒有了耐心,哪來的獨特?

他們正是因為熱愛,所以專業,正是因為愛國,所以傳承。那天,我受益匪淺……

走進鄉村文化大禮堂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9字

在一個炎熱而快樂的暑假,我校與柳湖小學的師生在乾西鄉湖頭村大禮堂一起開展“校村結對雙堂雙進”的實踐教育活動。我們在張大伯的帶領下來到湖頭村的文化大禮堂進行參觀。

首先我們走進了農作具紀念館,那裡有舊年代用棕片縫製的雨衣蓑笠,扇稻穀的風車,灌溉農田的水渠,耕地的耙和犁,捕魚的魚簍等農耕文化用品。我對風車很好奇,不知道是怎麼扇稻穀的。爸爸對我說:“先把稻穀倒進去,然後慢慢搖這個把手,輕的稻穀飄走,重的稻穀垂直落下從下面的出口滑落到竹筐裡。”我點了點頭。旁邊還有:馬桶、梳妝盒、飯蒸、陶罐……看著這些不再使用的用具用品,我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法屋。屋內掛滿了書法和水墨畫,這些都是村民書寫和繪畫的。我們還親眼目睹一位老前輩寫的書法,他的字筆力勁挺、龍飛鳳舞,真是酣暢瀟灑。寫的是“畢竟西湖六月中”,我們都拍手叫好。還有牆上的孔雀牡丹圖、荷葉圖、梅花圖等,都是畫得惟妙惟肖、清新淡雅!讓我看到村民對文化藝術的熱愛和流傳。

我們還來到了青少年圖書館、詩詞屋。詩詞屋裡面擺放著遊客參觀後寫下的詩詞,真是優美!張大伯說他們村還要建設兩堂七廊,傳播文明!

張大伯最後給我們介紹了他們村五水共治後的成果。就在禮堂後面有一個湖,以前裡面有三潭映月,所以叫“小西湖”。聽張大伯說以前是垃圾渠,水是臭臭的,是劣五類水。經過治理成了乾淨的“小西湖”,水也變成了三類水。湖邊還有三棵自然生長的參天大樹,已有二百多年了,呈現出一幅美麗的風景!

雖然短短的一個半小時就結束了這次活動,卻讓我學到了知識,開拓了視野,見識了傳統文化藝術,欣賞到了鄉村的美麗!意識到保護環境是多麼的重要!

有著文化氣息的湖頭文化大禮堂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320字

在8月19日的早晨,我又穿著白衣服,戴上了紅領巾,走在去學校的路上。

到了學校,進了校門,老師叫我們把展板上的畫拿下來。我們把畫都拿下來了。老師叫我們排隊了,排好了隊,我們就出發了。

到了湖頭文化大禮堂樓下,老師就說:“要安靜。”我們排著隊走了上去。

老師又說:“一個一個地坐到位子上。”我們拿出了本子和筆,我們把包放進抽屜。然後我們認真聽張伯伯說我們湖頭的文化。

張伯伯講了許多文化,比如:五水共治、兩堂七廊、湖頭的由來。

張伯伯講了飯蒸、魚套、站桶的作用。

張伯伯講完了文化和五水共治後就帶我們去參觀兩堂七廊,兩堂七廊裡有圖書室、文化室還有書法室。

參觀完了,老師們就把我們帶到了樓下,在文化大禮堂前面拍了一張集體照,和張伯伯一起拍的!

文化大禮堂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3字

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因為,我和其他同學會一同前往湖頭村的文化大禮堂,這為我的暑假又添上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早上8點,我們跟著帶隊老師來到了湖頭大操場邊上的大樓裡。想不到,小小的房間裡竟然裝載著湖頭歷史淵久的文化!村長給我們講了許多關於歷史的事蹟,我們聽得目不轉睛、出神入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長輩們用過的東西了,有鹽罐、魚簍、小兒站桶、扁擔、扁柱、飯籃……鹽罐用來裝鹽,魚簍用來抓魚,小兒站桶用來放小孩,扁擔用來挑東西。這些祖輩們留下的東西,又使我們想起了以前的艱苦生活……

村長講完以後,我們又去參觀了文物館、書法館、詩歌館和圖書館。文物館裡都是以前祖輩們留下的東西,有風車、蓑衣、龍頭還有以前的書和雜誌。書法館是專門寫書法的,裡面還有個爺爺正在寫書法,他下筆鏗鏘有力,寫出來的字不亞於書法家。我們的小小書法家—陳若欣也上去大膽的試一試,爺爺不斷糾正了她的缺點,看來她的書法又增進了一步。詩歌館是一個創造詩歌的聖地,裡面有許多村民、委員創造的詩歌,有湖頭西湖、遊湖頭、西湖……每一句都讓人陶醉,流連忘返。接下來是圖書館,裡面全是關於抗戰、古代文學、歷代偉人的書—果然是老人家愛看的型別。

參觀完後,我們就排著整齊的隊伍下樓了,老師叫我們站在文化大禮堂前面排好隊伍,拍了個集體照作為這次旅行的紀念。接著就可以回家了,家長們都陸續來接自己的孩子,我也自己走回了家。

這次旅行我一定會記在心中滴!

湖頭文化大禮堂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6字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由各班老師選出的少先隊員們,準備去了解湖頭文化大禮堂。到了目的地,選好位置坐下,那些課桌是專門讓聽課的人做的,讓人頓時覺得自己來到這裡很光榮。

演講開始了,一位老伯走上講臺,看起來很有文化的樣子。我們馬上端正姿態做好準備工作。老伯開始演講,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從老伯口中我們瞭解到,他姓張,他說話幽默風趣,給我們留下了好映像。

他向我們介紹了以前人們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鹽罐、魚籠,飯蒸……等。我們瞭解到了以前人民的智慧。

張伯伯讓我們去自由參觀。我們走向一間小屋子,發現地上牆上都是毛筆字,和毛筆畫。簡直就是一位書法家的悠閒勝地。再看看邊上的一幅幅畫,有一幅畫中的孔雀畫得栩栩如生,正對著天空,張開她那美麗動人的羽毛。

再走進另一間屋子,你會發現屋子裡都是以前人們生活的生活用品,上面還有一些已褪色的油漆。與現在的生活用品完全不一,讓人感覺奇妙。

出了這間小屋,就是一條小道,小道很狹窄,牆上貼著許多農村生活的照片。其中有一幅,一位小女孩正搶著紅包。從照片旁邊的介紹,我瞭解到,這些照片都是拍攝獲獎的照片,我欣賞著每一張照片。

這時我們將離開這充滿文化的聖地。相信這些文化一定會讓我們更有成就。

文化大禮堂觀後有感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247字

“哎呀!今天的天氣真好呀!陽光照在我的身上,懶洋洋的,真舒服呀!對於我來說,這種風和日麗的天氣,最適合睡懶覺啦!”我想著想著心裡不由得為這個明朗的天氣感到開心。我認為這種天氣最適合出遊啦!恰好,今天我們學校便組織了一次有趣、難忘的一次“旅行”。

早上,我起得比較遲,早飯也沒吃就直接飛奔在去學校的路上!心裡特別著急,生怕遲到了,趕不上這次的活動呢!結果我到後,一看!還沒有多少人到呢!雖然這次沒有多少人到,但是我們個個都“嚴陣以待”,準備著隨時出發!過了好久,有的同學就已經開始焦急起來,說著:“哎呀!老師怎麼還沒來呀!”也許是太激動了,迫切的希望老師能快點來,帶我們一起馬上開啟這次的“研學之旅“呢!焦急的我看看了看手錶,“過了幾分鐘!不會吧,時間有這麼慢嗎?”於是,我們只能繼續在焦急的海洋中繼續等待老師的到來!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老師來了!我們見到老師,立馬排好了隊伍。要出發了,我那原本激動、迫切的心情卻莫名地平復下來。就像原本波瀾壯闊的大海,頓時恢復寧靜一般!就這樣,我懷著複雜的心情出發了!走了一段路,來到了這次“研學之旅”的目的地—湖頭的文化大禮堂!

我們走進了大禮堂,一股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在裡面沒有一個人敢大聲喧譁,沒有一個人敢竊竊私語。因為這次我們是代表我們學校來參加的,誰也不敢做出不恰當的行為抹黑學校呀!

在大禮堂裡面,張伯伯給我們上了一堂接地氣的課,在課中,張伯伯有講到各式各樣的農耕工具,還有它們的用處,聽了可真是讓人熱血澎湃啊!讓我們知道了古時候的人們是怎樣工作的。聽了張伯伯的課,我們不禁為古人的智慧而驚歎,真的不能想象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古人可以達到如此高的耕種水平。

為什麼說是參觀文化大禮堂?其實,我們來這裡的目的不只是來聽王叔叔上課。還是來這裡參觀各式各樣的農耕工具的呢!首先,我們步入了書法室,便看見了一個兩鬢全白的老爺爺在“揮舞弄墨”,那出神入化的樣子,甚是吸引我們的眼球。我們一個個都有次序的走過去,只見老爺爺在宣紙上寫詩。我一個字一個字的看過去,雖然有幾個繁體字我看不懂,但是我卻能感覺到每個字的“性格”有的都剛勁有力;有的優柔長綿;有的柔情似水有的……在座看的同學早有些已經按耐不住啦!都想大顯身手!趁著爺爺在寫的時候,我轉了一圈這個書法室,這個書法室的牆壁上,掛滿了這個老爺爺的“輝煌事蹟”,有毛筆字,也有水墨畫。在牆壁上,我的視線一個個的掃過去,有的畫的是雄鷹欲展翅、有的是孔雀上枝頭、有的是金魚水中游、有的畫的是傲雪寒梅開等等。個個都栩栩如生,好似金魚要游出來,好似雄鷹要飛出來似的!

接著我們又走進了農耕工具室,最吸引人的、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風車,通過阿姨的指點,我知道了風車是用來挑選稻穀的!不只有風車,有大小不一的馬桶;有顏色不一的白糖罐;還有由乾草編織起來的蓑衣……

在走回去的路上,我滿懷著這一天的收穫,邊走邊回味。同時也覺得這次“研學之旅”帶給我的收穫不小,讓我受益匪淺!真想下一次還能參加這樣有趣的活動!

參觀湖頭文化大禮堂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0字

在暑假,不論任何小學應該都是沒有小學生的。可是今天,乾西小學的門口卻熱鬧起來了。這是怎麼回事呢?趕快隨我一起去看看吧。

啊,這是乾西小學在舉行“參觀湖頭文化大禮堂”的活動呢。於是,我們就有點懶散而帶興奮的排好了隊伍,走向湖頭。

毒辣的太陽一會兒就使我們汗流浹背,帶隊老師走向一棟樓,在樓梯上七彎八拐,差點累得想趴下。同時,我們也發現這棟樓裡面基本是老人。到了一個空空如也的禮堂,帶隊老師總算停了。我們按規矩坐了下來。

等了一會兒,一個精神飽滿的老大爺走上臺,給我們講課:“歡迎你們參加湖頭文化大禮堂!今天,我們就講一講湖頭的文化,湖頭有革命文化、歷史文化等。今天,我們就講一講湖頭的歷史文化。”

然後他轉身拿了一個東西,問大家:“大家猜這是什麼?”

這個東西是一個罐子,顏色有點像古銅色,但又像黃棕色。表面映出了深邃的反光。有人回答:“鹽罐。”

老大爺又拿出幾個東西讓我們猜,但我們都答對了。

老大爺像打趣似的說:“你們是不是有人提前‘預習’過啦?這麼厲害!”我們都笑了。

回答完了,我們就開始參觀,我進入了一個類似文物貯藏所的地方。有從南京大屠殺流傳下來的東西,也有前一百年前的物品,我還看到了中華的圖騰—龍。

進入一個練書法的房間,首先映入我的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書法紙,上面有些繁體字,也有楷體。大家都圍著一個練字的人看。他寫的是: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他謙虛的說自己還練的不夠好呢。

還有一個圖書室,上面基本是關於國家、歷史、毛澤東的書,還有幾個電腦。有人還在那兒細細地看書呢。

參觀完了,我們向老伯伯告別。老伯伯也讓我們下次再來。

最後,老師讓我們拍一個集體照。雖然在毒辣的太陽下,但我們一點都不怕。

期待下次的文化大禮堂活動!

文化大禮堂的奇妙之旅 篇14

國小三年級作文 ,505字

今天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這場活動,地點是湖頭文化大禮堂。我們三十多號人,從學校出發,前往禮堂。大家聽說有電視臺會來採訪,都既激動又緊張。

到了禮堂內,我們按秩序坐好,那天天氣很熱,太陽大,陽光烈。因為禮堂內沒有空調,所以每個人都汗流浹背,老師也不例外,個個抱怨著:“好熱啊!”

老師開始演講了,我們都聽得很入迷,那位老師講了很多我們爺爺奶奶這輩的生活用具,那些都是用木頭和樹枝做成的。有飯蒸,那個飯蒸不等同於我們現在的電飯煲,先是燒沸一鍋水,將它放在飯蒸底下,用蒸汽來燒飯的,燒出的飯又香又不黏口。還有魚簍,魚簍是用來框魚的,很是方便。還有一個可能是現在的孩子都會用到的東西,就是烘籠子。一個竹製品,如籠狀的,孩子可以坐在裡面,冬天的時候,還可以放個火盆在下面,暖烘烘的。老師講到,還可以放張凳子在裡面。演講完了,老師說我們可以在裡面看看。裡面還有書法室,我們在裡面看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寫書法,我們聽老人說,他已經練書法很久了,有四十年了。我們到了另一個房間,裡面清一色的木頭色,還有以前用的馬桶、擔子、木桶,各種各樣的東西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

今天真是一場奇妙之旅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來這裡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校園植物大搜索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6字

“龍爪槐、含笑、革命草、牛筋草、韭蘭、八角金盤、小葉女貞、金邊黃楊……”一個個從未聽到過的稀奇古怪的植物名,圖文並茂地出現在大螢幕上,老師還不時拿出一個個實物,讓我們識記辨別。有枝條,有樹葉,還有小草。

老師舉著一個寬大的葉子,問:“知道為什麼叫八角金盤嗎?因為這個寬大的葉子上有八個尖尖的的角,加上樹枝頂上金黃色的一串果實,遠遠看去如同一個盤子託著金子。”哦,原來校園圍牆下那一長排就是八角金盤,我認識了。

“因為它的葉子邊緣是金黃色的,所以就叫金邊黃楊。”

“這種草很有韌性,一時拉不斷的,就是牛勁草。”

“龍爪槐,它的枝條像龍的爪子,盤曲舒展著。”

在老師圖文並茂的講解和實物展示中,我們很快認識了很多植物。接著,老師發下一張表格,讓我們到校園裡進行“植物大搜索”的實踐活動,找出那些植物的具體所在位置,看誰找得最多。表格上還列舉了四十多種植物名。

大家排隊下樓後,就結伴散開了,我和同伴快速奔向後花園,因為那裡植物最多,我把植物名和所處位置一一寫入表格,但還是遇到了不認識的,或者區分不開的,那怎麼辦呢,還好,帶來了科學書,我只好用“按圖索驥”的方法來確認了。

轉眼,時間接近下課了,我和同伴已經將整個校園找了遍,為了能夠勝出這次比賽,我還把前幾天剛會區分的桂花品種“金桂、銀桂、月月桂”一一寫上,這何不是成績呢。繼續找,我又在停車場附近找到了“棕櫚、紅葉李、蔥蘭、小葉黃楊”等等。

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陸續回到了教室裡,老師作了簡單統計,我彙報了我的成績:找到了41種植物!獲得了全班第一,受得了老師的表揚。

“校園植物大搜索”活動,帶給我的不止是知識,更多的是快樂,我為認識了一直來叫不出名的植物而感到快樂,如果沒有這樣的活動,我可能永遠認識不了那棵屹立在學校行政樓前面的高大雪松。

文化大碰撞 篇16

國一作文 ,372字

近幾天,我去了銅鄉烏鎮。聽聞習主席也去過,當然,我也是要去看看的。烏鎮是一個優美的古鎮,有著古色古香的建築與文化藝術,自從開了網際網路大會之後,烏鎮似乎又多了一番韻味。

來到古鎮,才發現他的特別之處。小橋,流水,人家,這是古鎮最基本的。烏鎮可不會隨波逐流,他有自己獨特的文化。

古人是很少出門的,大多數的時間是宅在家裡的。當然,和我們的品味一樣,躺在床上消磨時光是最愜意的。大半輩子的時間都與床做伴,得把這個夥伴打扮得漂亮,好好愛護才行啊。床上雕刻著許多的事物,沒有一處是多餘的,把小小的空間利用的很好,事物互相映襯,十分和諧,做工十分精細,也有很好的寓意。

鎮中有許多古人衣物的展示,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中山裝,長袍等,應有盡有,讓人看了眼花繚亂。衣物做的格外精緻,透露出古人的雅緻。即使有些衣物已有了歲月的痕跡,依然抹不掉古人對生活的熱愛。

漢語言文化知識大賽觀後感 篇17

觀後感 ,536字

星期六和星期日的上午,我和媽媽觀看了宜昌“新華書店杯”漢語言文化知識和“漢語英雄”電視大賽,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星期日上午的“新華書店杯”漢語言文化知識第二場小組賽。

首先上場的就是我們長陽實驗小學代表隊。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容光煥發,一看就準備充分,信心十足。再看看其他代表隊,感覺他們實力也十分強大。我不由地替實小代表隊捏了一把汗。

比賽開始了,首先是必答題,我們的隊員沉著應對,認真作答,一下子就拿了個滿分。接著在急速問答環節,我們派出了一名男同學應戰,他發揮出色,一下子又拿了個滿分。我情不自禁地為他們歡呼起來,真是太厲害了!

最讓我佩服的是“團隊超能量”這個環節了。此次我們隊派出了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男生描述,女生作答,兩人配合十分默契,全部對答如流,全部正確。特別是最後一題,男生只說是五個字,女生就答出“快刀斬亂麻”,真是心有靈犀啊!

最後一輪是快速搶答,我們學校代表隊也發揮得不錯。最終我們以小組第二的好成績闖入了決賽。

通過觀看這次比賽,讓我瞭解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讓我瞭解了漢語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漢語言文化知識的獨特魅力。我一定要博覽群書,拓展自己的視野,認真聽好每一節課,豐富自己的知識,爭取有機會能代表我們的學校去參加比賽,為我們的學校爭光!

讓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篇18

國二作文 ,831字

中國夢,復興夢,文化傳承,發揚光大。

—題記

朋友,當你頭戴聖誕帽,擠在小教堂裡不亦樂乎的玩時,你可記得,重陽那天你攜著雙親登高望遠遍插茱萸時的一幕?

朋友,當你說著洋話慶祝“洋節”時,你可想到,其實你更應該陪伴長輩,傾聽民族民歌悠揚動人的琴聲?

朋友,在西洋節的薰陶下,你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膚色就是祖國母親的顏色,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血液裡傳承者中華民族的文化?

朋友,讓我們坐在陽臺前的月光下靜靜思考吧!

當今社會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是各種文化相互碰撞彼此滲透的社會。閉關自守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歷史的長河還在繼續流淌。只有瞭解世界,認識世界才能傲立於世界頂端,民族之林才能與時俱進,因此我們更要發揚傳統文化。

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長廊中,沉澱了讓世人所驚歎的無數瑰寶—文學藝術、民族風俗,科學技術等,它們如同天山上奔騰的清流,如同森林間孕育的瑰寶,燦爛奪目,博大精深。

中國的節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完的歌曲,品不透的香茶。新春佳節,寄意於閤家團圓;清明時節,著意緬懷故人,撫慰亡靈;中秋之夜,明月高懸,清輝灑遍人間,親人故友不遠千里共嬋娟;端午之日,粽子飄香,龍舟竟發,唱盡胸中豪情,祭奠屈原之忠烈,繼往開來。可以說,每一個佳節都承載著優美動人的歷史故事,寄託著華夏兒女源自民族自身的希望與祝福。歡度傳統佳節,即是沉寂與歡樂,沐浴於陽光,知覺古代賢德佳人在耳邊吟唱;享受民族風俗,即是置身於大海,沐浴于波濤,頓感今朝人生美滿幸福無比。簡言之,佳節既是感受瑰麗多彩的文化魅力,更是聯絡血脈之情的紐帶。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節日,一個民族有一個的情懷。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必是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的心結,因此,我們要堅守共同的財富,擔起肩上的責任,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代代相傳!

親愛的朋友,當你流連於洋節的霓虹燈裡時,可別忘了,你更應該重返故鄉,傳承文化!

展望未來,相信中國這條東方巨蟒一定會在自己的天空舞動出更多精彩,讓中國自豪,讓世人驚歎!

傳承中華文化綻放大國風采 篇19

高二作文 ,1123字

拿破崙曾言:“中國,那是一個沉睡的巨人,別弄醒它!因為它一醒來就會震動世界。”

是的,沒錯,中國是一個沉睡的巨人,因為它背後蘊藏著獨特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給予了無數的炎黃子孫精神上的支援。但是,日漸強大的中國,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去中國化”。

《紅樓夢》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這部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為主線,演繹了中華文化不朽的傳奇。《紅樓夢》無論是思想內容上還是藝術表達上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使它足以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而毫不遜色。《紅樓夢》擁有如此高的地位,卻因我們追捧時尚潮流而忽視了這部意義非凡的文學巨典。我們應當給予它傳承與創新,否則就會在“去中國化”中漸行漸遠了。

那麼,我們應當怎樣傳承中華文化,讓它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而又不至於在“去中國化”中漸行漸遠呢?

傳承中華文化,勿忘初心。我們似乎走得太遠,卻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一味追求外國新鮮的“韓劇”“美劇”,卻忽略了本土的“粵劇”“京劇”,這無疑是對中華文化的一種打擊。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來的,我們應該好好傳承,而不是否定它。我們本國都擁有的東西,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去觀看外國的劇目呢。當然,我並不是反對外來文化,我是希望中華文化能得到很好的延續與傳承。傳承中華文化,需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勿忘初心,這是作為中國人對中華文化最起碼的尊重。

傳承中華文化,應在保留精髓的同時不斷求新。佩特羅尼烏斯在《殘屬集》中寫道:“大自然的力量不在於一成不變地保持固定方式,而在於經常改變自己的法則。”那真正不變的,會被無情地拋棄,以積極改變的狀態融入時代潮流的,才會真正為人們所用。比如,燒瓦是一門技術活,各環節時間絕對不能省。這個行業勞動量大,賺錢少,對年輕人徹底失去了吸引力。燒瓦這一行業被毫不留情地淘汰,它的不變成了它走向消失的墓誌銘。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對燒瓦進行改造創新,保留其精髓,那麼燒瓦既可以得以延續又不至於消失。

傳承中華文化,應賦予中華文化時代色彩與生命力。風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學作品裡描寫的四時美景,後以此比喻堆砌辭藻、內容貧乏的詩文;也指花前月下,男女浪漫的愛情。從古典文學的解釋到現在的解釋,多了時代感,詞性也更偏向褒義,值得肯定。它的生命力不是來自字面的變動,而是在於內涵的不斷豐富與發展。傳承中華文化,應為其注入時代色彩與生命力,賦予中華文化更壯闊和遼遠的時代內涵。

傳承中華文化,不讓“去中國化”侵蝕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傳承中華文化,綻放中國風采,讓中國繼續在世界民族之林揚帆起航吧!

“文化禮堂”裡的大魅力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828字

盼望著,盼望著……終於等到了早上9點,激動、興奮,還有點好奇加期待,馬上我就能跟著學校的哥哥姐姐們去體驗一節特殊而又神奇的課啦!上課的地點真是前所未聞,不在教室,不在操場,居然是葉店文化禮堂。一路上,我跟著隊伍勻速前行,但我的心早已飄到了嚮往中的大禮堂。

路程只有短短10分鐘,走了沒多久就到了—葉店文化禮堂。這是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築物,不同於我們現在的鋼筋混泥土房子,它的柱子、門、房簷,都是木頭構成的,偶爾還能見到幾處雕花,房樑上掛著幾盞喜氣的燈籠,天花板上貼著許多精緻的國畫,這房子雖略顯陳舊,卻別有一番韻味。今天的禮堂分外熱鬧:書法大師筆下龍滕飛躍;陶泥師傅手中花兒朵朵開放;漆畫大師旁邊水洩不通……我迫不及待地邁動雙腿,想趕緊衝上去體驗一把傳統文化的魅力,好不容易把腦袋探進了人群,能近距離體驗一把漆畫的魅力了。只聽漆畫老師介紹,他從事漆畫這個職業已經差不多40年了,古典的旗袍美女,盡忠報國的岳飛,循循善誘的孔老先生……都是出自漆畫老師之手。

他一步步給我們講解、示範,我們饒有興趣地聽得入迷。真是一位耐心且有實力的大師呀!我們有幸能親自體驗一番,老師分成半步半步教我們,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終於完成了一幅牡丹花的漆畫,看著自己完成的作品我心裡太激動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著做好的漆畫,心滿意足地參加下一個體驗活動—中華之美:剪紙。剪紙老師旁邊圍著許多同學,看著一張張普普通通的紅紙,在她靈巧的剪刀下變成了栩栩如生的各種圖案,哇!十二生肖在剪刀下變得活靈活現,太厲害了!此起彼伏的讚歎聲不絕於耳。輪到我來體驗了,我十分小心並努力地和剪刀合作,老師也在邊上細心指導,可我只能剪出一個簡單的雪花造型。

好玩又有趣的課堂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又要回學校了,拿著我的兩幅用心完成,卻算不上精緻的作品,我一路上想:任何高大上的技藝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剪紙老師和漆畫老師肯定幾十年如一日地把剪紙和繪畫融入生活,每天練習,才能造就今天的大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