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精神糧食相關作文20篇

書是精神糧食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36字

很久以前,有人說過,“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知道這句話以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我都不相信這是真的,直到那一次……

那是我從六年級升初一的暑假中的一天。那一天,家裡停電了,家人也都不在家,最慘的是我手機還沒電了。我一個人無聊地待在家裡,也不知道時間是幾點了。

七月的天氣總是那麼炎熱,沒有空調和電扇,我滿頭大汗,只能拿著幾本小本子扇風。我想出去找同學玩,可是聯絡不到他們;我想出去找爸媽,可是不知道他們在哪;我想出去找鄰居求助,可我膽子那麼小……

突然,我的肚子開始咕咕叫,我早上醒來也沒吃早餐,爸爸媽媽就不見了。我心想:要不我就在家裡找點什麼吃的吧。找呀找呀,卻找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你等下中午和晚上都去你姑姑家吃飯。這是媽媽留的紙條,但我不知道幾點了,心想:等下我看太陽在什麼位置,估計估計時間就行。

繼續尋找,我在一本書旁找到了一包餅乾,然而我卻被這本書吸引了,這本書的名字叫《木偶奇遇記》。看這書名,就覺得挺好看的,於是就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我看到了一個吃飯的片斷,突然想起來我還沒去吃飯,我想去姑媽家吃飯,但我又想知道下一幕會發生什麼事情,算了,不去吃飯了,繼續看下去。

不知不覺天已經暗了下來,我下意識地去開燈。燈亮了,當我再次拿起書本時,突然發覺,來電了嗎?好像來電,真的來電了。來電了我還是繼續看書,彷彿忘了周圍的一切。不知看了多久,爸爸媽媽都回來了,媽媽問我:“你去吃飯了麼?”我邊看邊書邊說:“沒,我能去哪吃啊?”媽媽說:“你沒看到我留的紙條麼?”我一臉疑問地說:“紙條?什麼紙條?哦,我想起來了,我看到了,但我好像忘掉了……”

從那以後,我就視書為精神食糧,當我無聊或飢餓的時候就看書,這樣確實能讓時間過得飛快,以至於忘了飢渴。

我的精神糧食書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973字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在三年級時學到了這句話。我一知道後非常開心,因為早在一年級時,我已經踏上了人類進步的階梯了。

記得在四年級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叫《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我一領到新書,就激動地馬上拆開了,踏著輕快的步子拿書進了房間,把做作業的事拋到千萬裡遠了。

書本封面精美,故事一定很不錯。我這樣想著,一邊翻開書。我津津有味地讀著,故事真吸引人。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這本書如同一桌豐盛的食物,十分精彩。作者把文章寫得十分有趣,把人物神態、細節寫的特別到位,每個地方的畫面都能在腦子裡出現,似乎我成為了主人公,也進入了這個故事……,漸漸地,我沉入了故事的海洋。

突然,一個聲音冒出來:“江子欣,吃飯了。”我回答說:“過一會兒!”不知過了多久,媽媽又叫我了:“江子欣,菜要吃完了!”都到這個份兒上了,我只好極不情願地放下了書。

我急著看書,飛快扒完飯就跑進衛生間洗手。“你不吃青菜呀?”媽媽說,我說“我吃飽了!”然後像風一樣“咻”的一聲消失了。我緊接著往下讀,時間像飛鳥一樣飛得飛快,一下子,已經十一點了。媽媽推開了我的房門,一眼看見了我只字未寫的作文,生氣地說:“你這一晚上都在幹什麼?”“我……看了大半本書……”“你還有作業沒寫呢!你說怎麼辦?”我臉刷的一下紅了。我現在才想起,我還有作文沒寫呢!

“先睡覺吧,明天早點起來寫。”我只好乖乖地上了床。可媽媽一走,我又想看了,我偷偷地拿起書,開了檯燈,又看起來……

突然,媽媽開了門,聽到腳步聲,我嚇得魂都沒了。還好,媽媽只是去上廁所。我一顆提起的心又掉了下去。

那天,我很晚睡。毛主席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這句話說的非常對。我那天飯雖然沒吃飽,覺沒睡夠,但我非常滿足,因為,那天我獲得了比飯菜、好覺還珍貴的精神糧食。

農家書屋,老百姓的“精神糧倉” 篇3

國三作文 ,1409字

“書屋來了,麻將跑了”官大堰村黨支部書記感慨,“自從有了農家書屋,農民閒暇時間可以打發了,文化生活豐富了,打麻將的也少了。以前,麻將館是村民休閒的地方;現在,農家書屋成為村民的新天地。農家書屋成為我們農村的一種新氣象,泡農家書屋成為了我們村民的一種新時尚。”

官大堰村位於318國道旁,一個人口不到兩千人的小村。為了方便群眾,在上級領導與村委會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指導下,把該村原來的圖書室和農家書屋合二為一,同時增加了藏書量,保證農家書屋全天候向村民開放。在寬敞明亮的圖書室裡,嶄新的桌椅和排列整齊的新書把書屋裝扮得格外清新,飄灑出陣陣迷人的書香。暑假期間每天書屋裡面都擠滿了人,從十來歲的小朋友到五六十歲的大叔大媽,無一不是來讀書借書的,他們的臉上都躍起了歡喜的笑容,新書勾起了他們的求知慾望。小朋友們用那一雙雙天真無邪、渴望知識的眼睛,正在探尋世界的十萬個為什麼、感受堅強不屈的醜小鴨……大叔大媽們用那雙粗糙而勤勞的手棒著,他們所需要的養兔、養豬、種梨的技術書,在他們那燦爛而幸福的笑容中,彷彿看見了魚肥瓜甜、豬肥羊壯時豐收的場景。在農家書屋裡,人們學習到了國家的惠農政策,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更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的美好前景。

有了農家書屋,不僅可以利用農閒時間學習知識,開闊眼界,改進生產方式,移風易俗,還能以活動為載體,利用節假日開展講故事、舞蹈、籃球、乒乓球、象棋、拔河等文體活動,吸引群眾踴躍參與,讓群眾唱主角,弘揚正氣,改變民風。村民方法正一直性格內向,以前各種場合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村裡的大部分群眾都不認識他,由於酷愛象棋,自從農家書屋開展活動後,他幾乎每次都報名參加象棋比賽,而且回回都當冠軍,成了村上的“名人”。

在豐富農民文體生活的同時,農家書屋也成為發展農村經濟的“催化劑”。目前,農業實用科技書籍約佔農家書屋存書的三分之一,這些書籍成了群眾的最愛。通過學習,大家在種植和養殖方面都掌握了不少科技知識,不但提高了產量,還大大降低了成本,實現了“既富腦袋、也富口袋”的願望。

農家書屋還是一個陣地,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活力。為了讓農家書屋能夠最大限度地惠民、便民,在書屋的運營上,著力推廣“六個結合”,即農家書屋讀書活動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與文明行為養成結合、與科技培訓結合、與法律普及結合、與婚育新風結合、與和諧鄰里關係結合,將各種面向農村的工作任務進行‘打包’,策劃成一些內容積極向上、富有吸引力的活動,來引導農民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

自農家書屋建立以來,以前在酒館裡喝酒的人、茶館裡打麻將的人、院壩裡說東道西的人、寺廟裡信神信鬼的人和網咖裡沉迷的小朋友,都來到了自己的“家”—農家書屋!他們都說:“農家書屋真不賴,富了口袋富腦袋……”“不打麻將不亂串,有空就到書屋來……”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在學校,圖書館是學生遨遊知識的海洋;在城市,圖書館是城裡人獲取知識的寶地;而在農村,“農家書屋”是老百姓學習知識的“黃金屋”。“農家書屋”把黨和政府對農民的文化關懷傳遞到村民手中,讓每個農家書屋成為農村的一顆文明之星、一把智慧之火,讓“小書屋”成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成為農民朋友增長智慧、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從而更好地推動農村社會文化的大發展。農家書屋既是農村文化的春天,又是老百姓的“精神糧倉”,還是老百姓致富增收的“加油站”,更是新農村建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讀書讓精神成長 篇4

國一作文 ,849字

什麼是真正的成長?有人認為成長就是個子長高,能與爸媽並肩,成為“大人”;有人認為成長就是不斷積累財富,經濟自給自足,不仰人鼻息。其實,成長是不僅僅包括肢體的長大,物質的積累,更包括精神的成長。精神的成長是不可能從父母那裡遺傳的,需要我們每個人後天的學習,這學習的過程本質就是讀書的過程。今年暑假,我對讀書的這種認識更強烈,更真切。

暑假裡,學校為我們訂購了許多課外讀物,我如獲至寶,一口氣讀了《史上最短的三八線》、《尋找翡翠山谷》、《學會感動》、《中國名人成長故事》等書。這些書籍又一次讓我的心靈得到淨化:《史上最短的三八線》讓我懂得如何處理同學之間關係,營造和諧班級;《尋找翡翠山谷》讓我從花朵和樹仙子前往傳說中的翡翠山谷,找到水種子的經歷中,感受到品德在成長中的重要性以及人類世界的真善美;

《學會感動》讓我走進神祕的成長,領略化蛹成蝶,破殼成為“新人”的過程;《中國名人成長故事》讓我領會擁有堅強的意志、過人的膽識和勇氣,對於人生的重要性……這些書籍讓我的心靈得到淨化,我感覺到我貧瘠的心靈之土,正需要書籍的滋養。

原來,讀書有這樣神奇的作用,怪不得人們總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讀書能淨化我們的心靈、昇華我們的人格。而心靈的淨化,人格的昇華,恰是精神成長的標誌。

熱愛讀書吧!一個人的精神就是靠讀書成長起來的。學校的課本就像母親的乳汁,在我們人生的關鍵時期,它能給我們營養和滋潤,而一個人的精神發育絕不能只靠學校的課本。如果只靠課本,那麼他的精神發育也是不良的。

熱愛讀書吧!一個人的精神境界與他的讀書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讀書其實就是在跟品德高尚的人談話,書會給我們開啟一扇窗,讓我們的精神境界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廣闊;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遠大。

熱愛讀書吧!我們渴望成長,我們正在成長。青春會給我們一個強壯的體魄,但我們強壯的身體裡不能沒有思想,不能沒有靈魂。讀書會讓我們擁有高尚的思想,不朽的靈魂;讀書會讓我們的精神成長。

令人欣賞的“書畫”精神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7字

每個人都有令人欣賞的一面。比如:有人欣賞他的某種精神,有人欣賞她的美貌,還有人欣賞他的某種氣質……

而令我欣賞的是寫書畫的那種精神。其實,我更喜歡卡通畫多一些,但我現在長大了,是時候要學學書畫了。

我身邊就有一位會書畫的人,雖然他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訓練,但他從小刻苦練習,現在和書畫越來越親密了。而且,一練起《多寶塔碑》,一畫起竹子等等,就津津有味,有時甚至連飯都忘記吃。

你想知道他是誰嗎?哈哈,他就是我的外公。他長著一個圓圓的腦袋,像一隻大西瓜。反正他的頭就是特別的圓。一雙大而明亮的眼睛,每次我被老師批評或者犯錯時,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像是一面小型的“透視鏡”。他還有一個筆挺的鼻子,再加上一張大大的嘴巴,笑起來很好看。

你別看他整天擺著臉不笑,其實他很愛笑的,動不動就會開心地笑,像小孩子,有時像顆“開心果”。

聊了這麼多,還沒跟你講他書畫的問題,那可講不完,我就不一一列舉,我就講一件比較有趣的吧!那是一個晴朗的早晨,外公吃過早飯,覺得閒來無聊,他便拿出一本名叫《多寶塔碑》的書來開始練習。練了大約三十個字左右,他就不練了,於是乎他又開始畫起竹子來。我湊過去想學,外公就手把手教我。我練了沒一會,就去吃中飯了,等我都吃完了,外公還在聚精會神地“工作”,催他吃飯都快十遍了,他都沒吱聲。我看了一眼時間,此時已是下午兩點,他還在練習,一點兒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著迷了,有點廢寢忘食了。

就這樣又過了兩個小時,約摸到了下午四點光景,外公終於放下筆,緩緩地抬起他那顆圓圓的腦袋。“拿飯來,外公肚子餓了。”“哈哈,外公這都幾點了?你才想到吃飯,你是美國時間啊?”外公看了眼牆上的掛鐘:“呀—已經這麼晚啦!”之後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這就是我欣賞的書畫精神。

筆挺的是腰脊,也是精神 篇6

日記 ,692字

白淨地發亮的軍服穿在海軍軍官的身上,無論是吃飯還是走路,他們強健的身姿散發著我國軍人的光芒!他們是優秀的!有他們保家衛國,為我們的盛世擋住了危險。當他們踏進我們的校園,依然保持著整齊的步伐,和挺拔的身軀!看著他們從不放鬆的狀態,我不禁震撼,時刻保持姿態,這是紀律!是中華民族精神!

見到教官入校園時,我們就期待著與教官見面,從他們身上學習軍人精神、國防意識、自律精神!當教官就站在我排面前時,軍人和我們的距離突然變得那麼近,我們會了解他們的當兵經歷,接近軍人的精神吧!即使是觀訓,我也會認真地看我排同學的訓練,仔細聽交換的要求,因為不希望錯過學習的一刻呀!

小到綁水壺,大到踢正步,每一個細節都有賴於教官的指導,每一細節都是紀律和軍人精神的體現。正式軍訓不到10分鐘,我排同學的儀容儀表,規範得有一個優秀整體的樣子,帽子下沒有頭髮亂搭著,而隊伍身邊的水壺都是整整齊齊擺放的。這是我們的同學!當教官開始教大家站軍姿的時候,他一點一點講解和糾正著同學的站姿,又一下子,全排同學站的筆直挺立,就是直直上升的竹子!看著他們從一盤散沙到一個紀律部隊,彷佛才短短几十分鐘!我真的無法不感嘆教官的優秀負責,感嘆同學的自律和堅強。

猛烈的陽光伴隨的是汗如雨下,晒得通紅的脖子和手臂都無法阻止同學們的認真仔細和神采飛揚!因為面前的是海軍!是真正的軍人!軍訓相對於保家衛國的軍人們,又能算些什麼呢!他們這麼優秀我們怎麼能放鬆?此刻我不得不遺憾,自己的骨膜炎導致無法軍訓,無法獲得真正軍人的指導!

國防意識、中華民族精神、班級凝聚力……軍訓獲得的,豈只是這些,我們還會有自己的自律精神!還會有堅強的體魄……

不會變的是精神 篇7

國二作文 ,587字

他身上總穿著一件橙色的衣服,背後寫著“環衛工人”,無論那件衣服變得有多舊,他總是穿著,因為這是他的一個象徵。

他已經是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在我出生之前,他就在我們小區清掃道路。漸漸的又是十多年過去了,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一晃,頭上的白髮也長了出來。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那一次。記得那天中午我去倒垃圾,由於天氣太熱,我便想偷懶,於是站在離垃圾桶不遠的樹蔭底下,往太陽曝晒下的垃圾桶投去,沒想到打好節的垃圾袋散開了,垃圾散落一地。原本想置之不理偷偷跑開,可沒想到被剛經過的他看見了。他說:“小夥子你過來,這可是我剛打掃完的路面,你卻給我亂扔一地,如果我沒看到,別人看到了會怎麼想……我希望你多為別人考慮考慮。”他一邊說著,一邊拿起掃帚簸箕把垃圾掃進垃圾桶。

我聽完這番教導心中十分慚愧,把頭埋了起來,趕緊道歉。他見我認識到錯誤,便不再多說,讓我趕緊回家去。

他不僅對自己的工作十分負責,他也十分樂意去幫助別人。

記得一次颱風天,外面下著大暴雨,我看見他只穿了一件雨衣,在幫一戶人家搬花草,而自己卻淋成落湯雞。

後來我便沒再見過這位令人尊敬的環衛工人,聽說調去了別的社群。不過我相信這位老人依然堅持在自己的崗位,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他只是許多環衛工人的縮影。時代在變,可他們的精神卻永遠不會改變。每次看見他們身上印著的“環衛工人”四個字,我總會想起他,心裡湧起很多感動。

是精神的財富 篇8

國一作文 ,791字

世界上的財富多種多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心靈深處的那一份寶貴的財富,即使別人認為這只是個平凡的東西,而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便是一種財富。

有人認為,金錢是萬能的財富,因為有錢能使鬼推磨。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相比對於他們來說,山水就是他們寶貴的財富,在他們眼中,一切都可能很渺小,唯獨山水。

在我的眼中,山水固然魅力,因為他們是大自然的精神支柱;金錢固然重要,因為它給了我生活的豐衣足食。但是,一份感人的親情,一份真摯的友情,一聲溫馨的問候更是一筆財富。我曾經認為,擁有偉大的母愛是我的財富,擁有朋友的信任是我的財富,擁有鮮花和掌聲更是我的財富,因為這些都是在我成長之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給予我鼓勵,給予我快樂,給予我成功……

但是,隨著時間的飛逝,歲月的增長,我的想法改變了。如今,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不再重要,我想:沒有鮮花和掌聲又什麼關係,只要你曾經拼搏過,就無悔了。然而更重要的是一生的精神財富——誠信。若沒有誠信,別人就不會再信任你;若沒有誠信,別人就瞧不起你;若沒有誠信,人生就失去了光輝,失去了價值!對待親人,如果不講究誠信,你便是第二個被狼吃掉的小孩。對待朋友,如果不講究誠信,你便失去了這個知心的好友,這份真摯的友情。對待陌生人,如果不講究誠信,你便不是一位良好的市民。

總之,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位人。無論是朋友還是陌生人,我們都應該講究誠信。擁有了誠心這筆財富,我們就會覺得我們好像擁有了每一位人對我的信任,擁有了成千上萬個朋友,擁有了我們自己的光輝的人生之路!

我寶貴的財富——誠信,它是我的老師,教會我生活的真理,教會我做人的品格,教會我何時何地都要講究誠信!誠信——我精神的財富,我為之而感慨,為之而自豪。願每個人都能分享我的寶貴的財富!

書是我的精神食糧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2字

在成長的道路上,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伴我成長的精神食糧。

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求知乃人的本性,而書便是我們求知的最好源頭。”是啊,書籍教會我們的太多太多了,書籍裡面的知識,是我們一輩子也學不完的。書籍是人們的精神食糧,它可以使人們變得高尚。如果所有的人都讀過一本好書,就可能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越南現況也不會那麼糟。

好書教會我要勇於面對人生的挫折,人生的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有了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面對挫折的勇氣。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唐僧一路遇到許多妖魔鬼怪,還一心一意地往天竺求取真經?那就是他心中有一個信念支援著他;劉備根本不是孫權和曹操的對手,為什麼會抵抗到病故呢?那是因為劉備敢於面對挫折。每當我遇到困難和挑戰時,我就會想起直面慘淡人生的勇士們,這樣,我會信心百倍的堅持下去,直到成功。今年3月份,聽到語文平老師告訴我自己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組織的演講大賽時,我很緊張,很害怕,畢竟只在電視上看見過別人演講,自己還沒經歷過,體驗過,沒有實戰經驗哪,能打敗對手,取得成功嗎?這時,我想起了取經的唐僧,堅守蜀國的劉備,頓時,我有了戰勝挑戰的勇氣,在通過精心準備後,我以與第一名0。03分之差,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

好書教會我要重視友誼,人生有一知己非常不易的。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人與人之間,真正的友情是無價之寶。”為什麼在宋江和戴宗在被處以斬刑時,晁蓋和林沖、吳用等人還要冒著生命危險來救援?這是因為晁蓋他們珍惜重視友誼。

好書在精神上教會我們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永遠也學不完。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在書山的小徑上走,蕩著小船在書海中遨遊,一路風景賞不完。

書,帶給我精神上的快樂和知識上的充實,帶給我的感受如同天上的繁星和海邊的細沙一般多。

我愛書,如同愛我自己的生命!

書是我的精神食糧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1字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兩句名言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還有許多的名人勵志讀書的故事。

我是從五歲時開始讀書時的。那時我便“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遍天下書。”我讀過許許多多的書籍。小到童話故事,大到文學著作,都是我的精神食糧。使我記憶最深的書還是《告訴世界,我能行》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全部是教我們做人的道理,並且非常適合我們青少年讀。我讀書的方法很簡單:先把書本看一遍,再把書中的好詞好句記錄下來。把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讀書,也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好處與豐富的知識。

上了三年級後,可能是因為我多看書的緣故吧!我的作文常常贏得老師的好評,還經常被當作範文在全班朗讀。有一次,老師佈置了一篇作文。題目為《我的理想》。當同學們千篇一律地開始寫當發明家,當科學家……我卻寫了《我要當自己家鄉的村長》。為的是能領導大家發財致富,一起奔向小康生活。老師誇我構思別出心裁,與眾不同。這一次小小的成功,使我激發了對作文濃厚的興趣,從而使得我寫起作文如同行雲流水。

有一次,我來到柏博書店看書。當時裡面的人車水馬龍。我拿起幾本書來到一個安靜的角落裡,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周圍的世界彷彿已經對我不存在了。這幾本書,使我看得如痴如醉。當我看完,已是五點多了,看見時間不早了,便回家去了,走在路上,還在回味剛才書的內容。

書,是我的朋友;書,是我的老師;書,更是我知識力量的源泉。

書——我的精神食糧 篇11

國一作文 ,554字

魯迅先生說:“書是一劑良藥,撫平你心的傷痕”;也有人說,書是一個好友,它讓人懂得無窮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還有人說,書是一面鏡子,它能折射出你的靈魂。

我第一次結識書是在7歲的時候,看著一本本標著拼音的《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使我清楚地瞭解到了格林兄弟和十九世紀被稱之為“世界童話之王”的人,讓我學會異想天開,使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後來,我便開始看更“深奧”的書了—《十萬個為什麼》、《哲理故事》……這些書開拓了我的視野,使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理,讓我知道了世界上還有這麼多的謎團沒有解開。我想,我應該看更多的書,去探索宇宙的奧祕,解開世界未解之謎,讓科學家輕鬆一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看四大名著了。看諸葛孔明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草船借箭,神機妙算,赤壁之戰鬥天地,天下三分。看劉備因兄弟之情無法釋然,火燒連營八百里,看唐三藏如何收服四個徒弟,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最終取得西經……這些書讓我沉浸在快樂中。

通過看書,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假如我是一條魚,魚是不能離開水生活的,那麼,我就是一條魚,而書就是我的水。我知道:如果沒有了書,我的生活將沒有色彩。因此,我要在書的海洋裡遨遊。

沒有書香伴我成長,我就算能長命百歲,又有何意義呢?有它相伴,我的人生美麗如斯。

書——我的精神食糧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673字

清晨,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照到了我的臉龐,我朦朧地睜開雙眼,向窗外伸了個懶腰:“啊,今天的天氣可真好!”我輕聲呼喚著爸媽,可是半天都沒有聲響。突然想起來,我這不是在寒假中嘛,爸爸媽媽可早已開始上班了。

“唉,一個人好無聊啊!”

還是看書吧!於是我在床頭拿起了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在溫暖的陽光下開始了閱讀。

書中說道:高爾基年幼喪父,母親也離家出走,只得由外祖父母撫養。高爾基有很多舅舅,因財產分割問題而反目成仇,互相殘殺……看著看著,我身臨其境,不禁入了迷,可肚子卻不爭氣地“咕嚕咕嚕”叫了起來。我只好忍痛放下心愛的書,去廚房拿出麵條煮。

我將麵條放入沸騰的水中,蓋好鍋蓋,可心裡不由得還在想著書中高潮迭起的情節。反正面條要多煮一會兒的,看會兒書也沒關係!於是我又捧起了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我十分同情高爾基,他童年就目睹了種種殘忍的瞬間,而且生活貧苦,這使我回想到自己的童年是多麼的幸福快樂啊!我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在鍋裡躺著的麵條。

突然,一陣“刺啦刺啦”的聲音和一股奇怪而又難聞的味道在廚房間瀰漫開來。我急忙跑進廚房,只見白色的泡沫從鍋沿溢位,眼看著快要把火焰澆滅了。我連忙關掉燃氣灶開關,迅速揭開鍋蓋。慘了,一半的麵條已經和鍋底“親密接觸”,緊緊地粘在了一起。空氣中煙霧繚繞,我幾乎睜不開雙眼。等到熱氣散盡,我便快速地拿起抹布,小心翼翼地將廚房清理乾淨。

因為實在太餓了,我只好吃著燒糊的麵條,但是一想到閱讀給我帶來的樂趣,面中的焦糊味似乎也淡了許多。書,就是我的精神食糧!

書我的精神食糧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426字

書是我的知心朋友,書是我的良師,書也是我精神的食糧。從我幼兒園開始,我就和書結下了緣。

幼兒園時,老師就會讀一些書給我們聽,當時的我還不太懂,慢慢地我就會看一些圖畫書,讀一些注音書了,讀完了還會講給小夥伴們聽,這時我對書已經有了一些概念。

就這樣,我從一個懵懵懂懂幼兒園的小朋友升到小學,這時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我已經可以從書中學到更多的知識了。

升入小學的我,對書的喜愛更是不言而喻,只要手中一有手,我就會忘了吃、忘了睡,醉心閱讀也使我從書中得到了許多知識。比如:在《穿越報》中,我穿越到了古代,讓我瞭解到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作文笑傳中》,我還發現了寫作文原來也可以妙趣橫生呀!

我愛讀書,我家裡有許多書,在班上我還是個出名的小書蟲呢!當然,我讀書的時候還會做些筆記,瞧!我又要換一本新的“採蜜本”了,裡面記滿了我喜愛的好詞好句,也讓我在書的海洋裡更快樂地遨遊。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讓我們趕緊拿起手中的書,一起快樂閱讀吧!

書我的精神食糧 篇14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5字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書籍可以改變一個人,它可以充實人的頭腦,使人變得有知識,有思想。因此,我熱愛閱讀,經常到圖書館借書。

我讀過《魯濱遜漂流記》、《西遊記》、《三國演義》等。但我比較喜歡科普書,比如《神奇校車》等。

讀《魯濱遜漂流記》時,我感受到主人公熱愛航海,敢於冒險。他不幸流浪到了一座荒島上,但他依靠自己有限的東西活了下來,並且建設了兩處居住點和訓練了一個僕人——星期五。最後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成功地回到了自己的故鄉英國。

讀《西遊記》時,我對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感到讚歎,也為他們師徒四人執著的信念感到敬佩,他們經過九九八十一次的磨難,終於成功地取到了經書,返回唐都長安,功德圓滿。

讀《三國演義》時,我為諸葛亮的才智感到驚歎,為周瑜火燒連營的計劃感到驚奇,但又為吳國被晉國的攻破感到遺憾。

我讀過《神奇校車》的五冊書,最讓我感到神奇的就是那千姿百態的校車了。

每一本書都帶給我不同的收穫,我喜歡看書。雖然現在有課業的小負擔,但我還是會每天堅持抽出時間來閱讀。因為書籍給我知識,伴我成長,它就是我的精神食糧。

書我的精神食糧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5字

讀書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讀書可以提升人生境界,強化人文精神。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了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可見讀書的重要性。

每次旅行,我都會精挑細選帶一本有關歷史的書,我挑選書的原則是:一定要便攜,不能帶大書;裡面講的內容要有可讀性,並且是我感興趣的;要圖文並茂。

今年暑假,我去外地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臨行前,我選擇了《半小時漫畫世界史》(陳磊著)。這本書告訴人們:漫畫不僅僅是漫畫,漫畫其實是以兒童的視角看世界;是以現代的筆觸寫世界;是以既有趣又通俗的手法來引導你進入紛繁複雜的歷史。

在社會實踐活動途中,一次我正在看這本書,可能因為太入迷,當看到條頓騎士團有趣的場景時,竟然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來。這時,有個人拍了我一下,我猛地打了個激靈,方從夢境中醒過來,原來是同學在拍我。抬頭一看,周圍的人都在看我,我才意識到剛才失態了,趕忙說了句:“啊……不好意思……”

社會實踐活動期間,這本令我著迷的書寸步不離地陪伴著我,它簡直成了我的好朋友,我常常樂在其中,生怕一不小心會弄丟了它……這樣的情況,在我的生活中還能舉出好多例子。

書是我的精神食糧,像每天都需要吃飯睡覺一樣必不可少,我沉浸其中,享受著盡情吸收營養的分分秒秒。

每當我手裡拿著書,我的內心就非常地安靜,而我的頭腦卻異常地活躍,彷彿雄鷹飛過山谷,那流光溢彩的情景,像一幅幅畫面展現在我的面前……那種美妙的感覺,只有愛讀書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和擁有。

與書結緣,感受著書帶給我無窮無盡的樂趣!

書,精神食糧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502字

書是什麼?一位老師、一處故地、一個天下、還是一位故友?在我心裡,它永遠是人類的精神食糧。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購買物品,我無精打采的跟在後面。這時,一個地方吸引了我的注意,讀書角。

這個“讀書角”其實是圖書售賣處,但沒有封皮的可以供我們遊覽一下書內,我求了媽媽好一會兒,媽媽才答應讓我看一小會兒,我來到書架前,仔細的尋找到“目標”,便津津有味的讀著,無暇顧及身邊的一切,也許是人太多我聽不見,也許是因為我看得太投入。反正媽媽叫我,我沒有聽到,我的眼中只有一行行文字,一幅幅插畫。

再說媽媽,她走後,也沒發現身後少了個我,若無其事的漸行漸遠。

我的書看完了,人也回過神了。這才發現:我媽丟了!不,準確的說,是我被媽媽丟了……“哎哎哎!讓一下!”遠處傳來媽媽的聲音“姑娘?”“哎呀,不好!要來了,怎麼辦?”我在心裡吶喊著。

你應該很奇怪,為什麼不期待跟媽媽團聚,而想讓她自己先晃一會兒呢!難不成是我受刺激了?不不不,怎麼可能呢。沒錯,你又答對了:書!

人類的精神食糧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5字

今天,我要和大家講一個我和書的故事。

說道一本書!我不禁想到《走遍天下書為侶》的作者曾感嘆道:如果你坐在船上週遊世界,這一趟下來你可以讀上一百遍,最終你可以背誦下來的時候,每次坐在船上的時候都有不一樣的收穫。可見,認真讀一本書、反覆讀一本書的重要性。

每當我讀書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日積月累裡的第三句和第四句:“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這個比喻我覺得特別親切。如果你問到我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然後坐在沙發上舒舒服服的接著看。

暑假裡,我幾乎每天都會去圖書館裡看書,坐在32路公交車上,我迫不及待的希望車開快點兒。到了公交站我三步並作兩步的下了車,奔向圖書館的兒童區。在那裡,我如飢似渴的讀著我昨天未讀完的《懸崖上的小丑》,陶哈哈的不開心有時候讓我感同身受,我有時候也會遭人誤解,但最後還是和平解決了。我讀的如痴如醉。當書店的廣播響了五下,該閉店了,我才發覺我已經站在這裡讀了三個多鐘頭了,然後才依依不捨的把書放回書櫃,離開了書店,我心想,要是天天能來看書,那該多好啊,這不正是既不花錢又能學到知識的好方法嘛。

書籍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而讀書又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快樂,我會繼續堅持下去。

我的精神食糧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6字

書是我的精神食糧,伴隨我學習,陪伴我成長。

我還在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訂閱了許多幼兒讀物,和我一起閱讀。記得我第一次獨自看書的時候,因為不認識字,所以越看越覺得沒勁,恨不得一下子把它撕成爛白菜。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主動走過來拿過我手中的書給我講裡面的故事。優美動聽的故事內容透過媽媽的嘴流淌到了我的耳朵裡,那一刻,我又覺得書是一個快樂的精靈。之後,我在媽媽的引導下,深深地愛上了書,甚至一刻也離不開它了。現在,只要媽媽給我買一本新書,我會廢寢忘食地一口氣把它讀完,嚇得媽媽都不敢陪我逛書店了。

“甜甜,吃飯了!”聽,媽媽又在叫我了,而我呢,仍然雙手捧著書,津津有味地看著,一點也沒有站起來的意思,每次都是被媽媽連拖帶拽地拉到餐桌旁吃飯。

“甜甜,廁所上好了沒有?”又是媽媽的催促聲,“有誰上個廁所要一個多小時的?”這句話已經被媽媽說了N次了。你千萬可不要笑,告訴你,媽媽的話一點都不誇張,我每次都要用這麼長時間。因為我上廁所之前,總是先找本書,蹲下來之後看著看著就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每次都是在媽媽的再三催促下才不得已站起身來,如果媽媽不在家,我能在廁所蹲上一天呢!

“甜甜,你還要不要眼睛了?現在不要再看了!”又是媽媽的嘮叨聲。公交車上,我隨著車子的晃動,身子也左搖右擺,我也知道在車上看書對眼睛不好,可是我無法抗拒書中精彩內容的誘惑,這可是我剛剛在書店精挑細選出來的書啊!

總之,我就是一個小書迷,書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永遠是我最好的朋友,和我一起開心,一起難過!

經典我成長的精神食糧 篇19

國二作文 ,1373字

泱泱中華,生生不息的子民,經典是共有的傳家之寶,無論中國的體制怎樣變幻,中國人民歷經了多少磨難,經典,都是中華民族的結晶。當然,在經典的影響下,我也成為了一顆沒有長歪的小樹苗。

手捧三字經——卑和睦,百善孝先行。

當我們呱呱落地來到人間後,註定我們都要承擔盡人生的責任。我們必須面對人生的各種階段,從青絲到白雪,從滋潤的面板到漸漸粗糙的臉龐,歲月將這份見證深深的刻在我們的臉上之後,我們就會真切的感受三字經的魅力孝道,對於人生,對於社會是多麼的至關重要。

“融四歲,能讓梨”

七歲,我便愛捧著那帶畫的三字經讀的朗朗上口,簡單易懂的語句竟能沁人心脾,深深地影響著我,一遍又一遍的讀著孔融讓梨,黃香溫席的故事。

“融四歲能讓梨”的佳話傳遍大街小巷,當我第一次聽到時,是震驚的。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個個都是小公主,小王子。父母傭人一般的伺候著,像供佛一樣供奉著,捧在手心怕掉,含在嘴中怕化,但孩子們仍然沒能學會謙讓,反倒覺著爸媽是應該的。再聽聽孔融的話;‘’長幼尊卑有序,我是家中最小的一個,自然不能與爹孃兄長爭搶。‘’多麼令人驚愕的話語,四歲的孩子竟然能做出如此動人的行為。我在想,四歲的孩子都能知道謙讓之道,我為什麼不能在吃飯時不與弟弟妹妹爭搶,不與比我小或比我年長的人前謙讓一點呢。這是經典,是教會我學會謙卑的經典。

“香九齡,能溫席。”

黃香九歲時便十分懂事,能夠幫辛苦養家的父母做家務。夏天,黃香怕父母睡覺被蚊蟲叮咬,便用扇子為父母扇風納涼;冬天,黃香怕被窩太冷父母睡不著,就自己先鑽進被窩,等暖和之後,父母就可以睡覺了。黃香九歲便可溫席的故事讓我明白;我們註定都要承擔孝的責任,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孝,是我們本應該做的事。從此,我便盡我所能為我的父母做出我力所能及的事,把它稱為孝。這是經典,讓我懂得孝的經典。

詩詞之美——憂國憂民,心繫祖國。

十一歲,我漸漸開始接觸詩詞。詩仙太白‘’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抑鬱之情何處發洩,‘’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的大志向又如何走上仕途,我似聽見千年前的太白在嘆懷才不遇,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愁情。有懷才不遇之人自有憂國憂民之士。陸游,這位一生都在擔憂國家與君主的人。他所發出位卑未敢忘憂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憂國之大情懷,讓我不得不心生敬仰,也提醒著我,要做一個愛國之人。這是經典,教會我愛國的經典。

十三歲,我拿起了那本弟子規,便一直放不下了。它讓我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起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想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充實學習其它有益的學問。這是經典,是教會我做人學習的經典。

經典,似汩汩細流,不直擊人心,卻緩慢,讓人舒適;經典,陪伴我走過十四個春秋,是我精神上的糧食,是我進步的階梯。

書也是糧食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0字

如果你要離家出走,會選什麼東西在一起,只能帶一樣。你可能會說:“電腦、飲料、玩具……”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一本書。”你可能會想:那你餓了該怎麼辦。我想說:“書就是糧食。”

當你離家出走時,書就像你一位隨時隨刻都跟著你的朋友,也是一位你的老師,隨時可以請教。你可能會說:“一本讀那麼多遍你不會討厭嗎?”“是的,我願意讀上一百遍,我願讀到能背誦的程度。能道因為你見過朋友很多次就不想再見他了嗎?”

當你離家出走時,書就像你的糧食,也是一個可醫愚的良師。你可能會說:“書怎麼可以醫愚呢?”“是的,有一句話叫做善讀之可以醫愚,”如果你不讀書,怎麼會有你現在的腦子呢?

有了書,你不僅要知道怎麼讀,還有想象作者是什麼樣的?通過他的生活習性,表達方式,來描述、想象他的樣子。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在一起。

書就像一位老師,一些糧食也……。總之,21世紀的生活離不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