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我的家相關作文20篇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故事 篇1

高一作文 ,929字

“家有家規,校有校規”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話,可家風是什麼呢?家風,簡單的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良好的家風家規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而我家的家規的一些規矩是一點點形成的,其中有一條就是勤儉持家。

勤儉持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裡的收入高低,生活是否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持家。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勤儉持家的好習慣。

有一件事至今使我記憶猶新。

那是去年春節期間,爸爸在家裡請客,中午家裡要來許多客人,媽媽天不亮就開始忙活,她要為客人準備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大餐,爸爸的主要任務準備好茶水以及精心佈置好他的茶具,我呢,主要是洗好水果,擺好吃飯用具。客人來了,他們盛讚我家的熱情待客,誇我的禮貌,爸爸的茶藝,更誇讚媽媽的好才廚藝。

下午3點左右,客人離開了我家,我幫媽媽收拾吃剩下的飯菜,媽媽見我連吃的不多的飯菜倒進了垃圾箱,就嚴肅的對我說:“有些飯菜不能倒掉,晚上加熱後我們是可以吃的,我們應該珍惜糧食和蔬菜,我們家來自農村,你應該知道這一粒粒糧食、一盤盤蔬菜的來之不易,那是用汗水澆灌長大的,棄之可惜,更何況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晚上躺在床上休息時,回想起白天發生的事情,忽然,我一下子明白了,媽媽不正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踐行我們的家風勤儉持家嗎?我們家也會因此生活的越來越好。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國人的優秀傳統,我們始終認為,對於一個國家,我們要勤儉節約,國家是有若干個家庭組成的,那麼對於家庭,我們更離不開勤儉持家。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我們提倡的勤儉持家,其意義已經不是物質上的節儉,而更多的體現一種高尚的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體現出國人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節儉有利於一個人的修身養性、陶冶自己的情操,也是一個人事業有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節儉是一種意識,一種社會風氣,也是一種自我約束。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勤儉持家,我們有責任將這一家風所體現的精神發揚光大。

說說我的家 篇2

國一作文 ,477字

我愛我家,今天我想說的是:我的家是一個溫暖,和諧,圓滿的家庭。

我的家共有7口人,他們分別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妹妹、弟弟和我。我爺爺滿頭白髮,一雙粗糙的手,一個老農民的模樣。他對我們姐弟仨很好,記得在我小時候因為不聽話被媽媽打了一頓,當時流著淚跑出去了,外面還下著雨,雨越下越大,爺爺冒著雨一直在外面找我,後來我回家了,爺爺還在外面找我呢,沒辦法,緊接著,我又出去找爺爺,好不容易我們在一條小河邊相遇,隨後我和爺爺互相攙扶著回家。

我奶奶在我們家中就如同一個保雞母,將我們姐弟仨看護著,別人欺負我們時,她不問青紅皁白,總是護著我們。

我爸爸人很老實、正直,他對我們幾個小孩很關心,每次回家,他就要到我的房間來教我做作業、輔導我,還問這問那,全家沉浸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

我媽媽很善良、賢惠,記得有一次我和她上街時看到許多小白兔被關在籠子中,媽媽看到了,不忍心走過去。後來,媽媽還是走過去,把所有的小白兔都買下了,隨後又把所有的小白兔都放了,這件事使我很感動。

我妹妹和弟弟都是小學生,天真、活潑、可愛。

這就是我的一家子,一個溫暖、和諧、幸福的家!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作文 篇3

國一作文 ,3427字

【篇一:我說我的家風家訓作文】

中國上下五千年以來,最注重的就是“孝”和“禮”,只有先學會孝順,才能學會做人,只有學會禮貌,才會讓人尊重。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不能沒有禮貌,如果沒有禮貌就會顯得十分沒有教養。都說百順孝為先,無規矩不成方圓,那麼我們家的家風家訓當然就是離不開“孝”和“禮”了。

孝是一種美德,從古代開始便是開始。孔融讓梨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孔融從小便知道尊敬長輩,尊老愛幼,拿到什麼好東西都是讓長輩先挑,自己拿最後的,是一位有道德意識的名人。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一個禮儀之邦,不但有禮,還孝順。人不管到了什麼樣的階段,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父母,所以我們要懂得孝順。我們無論到了怎樣的境界都需要禮貌待人,所以我們還要懂得禮。

孝順不需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做一個有禮貌又有孝順的人。我們家便是這樣,我沒有做到過大到驚人的事情,但是我卻做到過許多溫馨的小事。媽媽累了的時候我便給她端一盆洗腳水,爸爸渴了的時候我便泡一杯茶給他喝,媽媽幹家務時幫她做等一些小事,這些都是我們中華名族的孝。

既然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那麼我們在生活中更不能缺少的便是禮了。禮貌是我們在當今社會最必要的條件,要想看一個人的教養,首先要看的便是禮貌。我聽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公司招聘,這個公司條件很好,有很多優秀的人來應聘結果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有一個女大學生,她來應聘,沒有過職場經驗但是卻被錄用了,原因就是她將老闆故意仍在辦公室中一張紙撿起來扔進了垃圾桶裡,於是老闆便把她錄取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做人一定要有禮的原因。

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起到了規範的作用,當別人一提到中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中國的禮儀。從古至今,中國孕育了無數的禮儀,每一條都值得我們去學習,禮儀在古人的眼裡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現在的社會才會如此有素質。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見到親戚朋友應該怎樣問好,見到鄰居也要打聲招呼表示禮貌,這就是中國“禮”的力量。

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就像“孝”和“禮”一樣,教育著每一代。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讓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弘揚起來,讓我們的子子孫孫繼承和發揚這些傳統。

【篇二:我說我的家風家訓作文】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應該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做人正直,節儉持家,戒驕戒躁,熱愛祖國。

小時候,爸爸媽媽就教我熱愛自己的祖國。給我講愛國的故事,讓我看新聞,瞭解國家大事,教育我努力學習,將來要為祖國做出貢獻。

父母教育我為人要正直,說到就要做到。我借了別人一本書,爸爸媽媽就要我記好還書的時間,要求我準時還書,兌現自己的諾言。有一次,我送給同學一個玩具,但我又後悔了,我非常喜歡那個玩具,想要回來。爸爸知道後,立刻阻止了我,說:“你把東西送給別人了,你就要說到做到,東西就不能再要回來了。”

父母的生活一直很節儉,從不浪費。吃飯的時候他們要求把飯吃完,每次做的飯菜我們都能吃光。他們還要我養成出房間隨手關燈的好習慣,不該開的燈和電源不要開。每次洗手和洗澡的時候,他們要我把水調的小一些。

父母從小就教我為人謙虛,不要因為一時成功而驕傲。每次我取得成功時,他們都會提醒我不要浮躁。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錯,在學校到處炫耀,回家我奔向父母,拿成績給他們看。我本以為他們會表揚我,誰知他們不僅沒表揚我,反而把我批評了一頓。從此我再也不驕傲了,養成了謙虛的良好行為。

家風家訓在點點滴滴中塑造我們的人格,從而帶動家庭幸福和社會發展。在良好良好的家風家訓影響下,每個人的道德品質會逐步提高。

【篇三:我說我的家風家訓作文】

家和萬事興,是我們家的家風。它主要的意思是“家和”,代表一個家庭和睦,家人幸福安康。“萬事興”是事業、家庭、生活等樣樣美好。可以說,“萬事興”是建立在“家和”基礎上的。

每年,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回爺爺奶奶家過年,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做年夜飯。吃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甜滋滋的。首先,先來做年糕和餑餑吧!年糕代表“年年高”,是祝福我們在新的一年裡學習、工作都越來越順利。年糕的製作方法可簡單了,我不一會兒就做了好幾個。接下來,我們又開始做餑餑了。餑餑分為“大元寶”和大棗餑餑兩種。其實,餑餑就是饅頭,只不過奶奶家都叫餑餑而已。“大元寶”就是做的像元寶的餑餑。把面揉成圓柱體,再把兩邊都捏一下就大功告成了!“大元寶”當然是祝福我們新的一年發大財嘍!還有,在元寶餑餑做完後,一定不要忘記插棗喔!插棗時,要把面摁一下再挑。我問奶奶這是為什麼,奶奶告訴我,這樣可以生個“雙眼皮”,雙眼皮的小孩漂亮。做完“大元寶”,我和奶奶就開始做大棗餑餑了。大棗餑餑上插著許多棗,一色的紅,可漂亮了!或許就是祝我們來年紅紅火火吧!

做完餑餑後,就可以包餃子了。爸爸擀皮,我和媽媽包。奶奶就沒活兒幹了,笑眯眯地在旁邊看著我們包餃子,我們包得更賣力了。一個個雪白的餃子服服帖帖地排著隊,等待著跳進鍋裡好好地洗一個熱水澡呢!

當最後一道菜上桌後,年夜飯就開始了。和家人一起,吃著餃子,看著春晚。窗外,天空閃著五顏六色的光。這是多麼幸福啊!

家和萬事興,是多麼普通而又與眾不同的家風啊,因為它飽含著我們對家人的祝福和對祖國的希望!

【篇四:我說我的家風家訓作文】

說到家風家訓,許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很嚴厲的話題,因為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基本風氣,是這個家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範後代的規矩。就拿我們家來說吧:

我們家的家風是百善孝為先,父母養育了我們,給了我們現在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難道我們不應該回報他們麼?一個人,不顧怎麼樣,都不能沒有孝心,如果他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管不顧了,那還怎麼指望他報效祖國,還怎麼指望他對社會有幫助?飯桌上,一定要等長輩懂了筷子才可以開始吃,平日裡,要尊敬長輩,見到長輩要問好。孝順,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因為家風,所以使我學會了感恩父母。

家訓,從小父母就教育我,不能說謊,要以誠待人,可因為有一次,我犯了錯誤,因為害怕,向媽媽撒了一個謊,媽媽知道真相後,把我狠狠地揍了一頓,事後,媽媽又準備了一大篇話,滔滔不絕的跟我講誠信。自從那件事之後,我就再也沒向媽媽撒過謊,不是因為我怕揍,也不是以為我嫌媽媽嘮叨,是因為我知道,媽媽那是為了我好,誠信,就是我們家的家訓。以為家訓,所以使我懂得了誠實待人。

家風家訓,伴隨著我們從懵懵懂懂的孩子成長為現在健壯懂事的青年,接下來,家風家訓還會伴隨在我們未來的人生路上,青年,壯年,直到我們年老體衰,它還會伴隨在我們身旁。習近平主席曾在春節團拜會上說過:“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我們就是要這樣做,才能讓好的家風家訓傳承下去。

【篇五:我說我的家風家訓作文】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應該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做人正直,節儉持家,戒驕戒躁,熱愛祖國。

小時候,爸爸媽媽就教我熱愛自己的祖國。給我講愛國的故事,讓我看新聞,瞭解國家大事,教育我努力學習,將來要為祖國做出貢獻。

父母教育我為人要正直,說到就要做到。我借了別人一本書,爸爸媽媽就要我記好還書的時間,要求我準時還書,兌現自己的諾言。有一次,我送給同學一個玩具,但我又後悔了,我非常喜歡那個玩具,想要回來。爸爸知道後,立刻阻止了我,說:“你把東西送給別人了,你就要說到做到,東西就不能再要回來了。”

父母的生活一直很節儉,從不浪費。吃飯的時候他們要求把飯吃完,每次做的飯菜我們都能吃光。他們還要我養成出房間隨手關燈的好習慣,不該開的燈和電源不要開。每次洗手和洗澡的時候,他們要我把水調的小一些。

父母從小就教我為人謙虛,不要因為一時成功而驕傲。每次我取得成功時,他們都會提醒我不要浮躁。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錯,在學校到處炫耀,回家我奔向父母,拿成績給他們看。我本以為他們會表揚我,誰知他們不僅沒表揚我,反而把我批評了一頓。從此我再也不驕傲了,養成了謙虛的良好行為。

家風家訓在點點滴滴中塑造我們的人格,從而帶動家庭幸福和社會發展。在良好良好的家風家訓影響下,每個人的道德品質會逐步提高。

說說我的家規 篇4

說明文 ,1034字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交通沒有秩序,便會堵塞;學校沒有紀律,就會混亂。每個地方,都會有特定的規則,今天我就帶你走進我家的規則。

飛鏢防近視

剛進家門,你就能一眼看見一個圓形的飛鏢盤,上面插著六個小飛鏢,旁邊貼著醒目的大字:不要忘了它。這是怎麼回事呢?哈哈,這是我家家規第一條—每人每天必須練習投飛鏢至少10次。這是我哥哥提出的,因為他近視了,所以希望全家一起這樣做,不僅練準度,還防止近視。“嘿。”這天晚上,總是投不準的媽媽又在刻苦練習了,隨著她的一聲大吼,一隻飛鏢“準確”地飛到了牆上。我在一旁看得哈哈大笑,嘲笑地說:“還是我來吧。”結果,我也只投到了第三圈。爸爸實在看不下去了,拿起一隻飛鏢一擲,就上了第九圈,第二投便正中紅心了。我和媽媽不由得地衷心誇讚如此的準度。

書香溢滿園

繼續往前走,你可以在客廳的拐角處看見一個小小的書架,雖然不大,但擺滿了文學名著和各類雜誌。每週六的上午是我們全家集體閱讀的時間。這一條是不識字的姥姥提出的,她十分渴望閱讀,但她小時候沒讀過書,不識字,所以希望我們讀給她聽,同時增加文化涵養。這不,我們一家又聚在一起讀書了,這周正好輪到我讀給姥姥聽了。“兩相比較,執著當然比悲觀明智得多。悲觀主義是一條絕路,冥思苦想……”“啥?什麼叫作冥思苦想?”善於思考和提問的姥姥又有疑問了。“呃……冥思苦想就是思考了很久,費盡了腦細胞。”“哦……啥是腦細胞啊?”姥姥不放過任何一個小問題,一定要搞懂。這怎麼越講越深了?哎,怎麼這問題我自己都不太知道了?快去查查吧……

任務分工做

家規第三條,由全家最辛苦的媽媽起草。媽媽每天做的事情最多了,她既要做飯,又要洗衣,還有大量家務要做,實在太累,所以她提出讓我們全家每人每天都分攤到一些家務。首先,全家輪流值日,當天洗碗、掃地、倒垃圾的任務便交給了一個人,晚上由媽媽“驗收”。其次,全家人各盡其職,打掃房間、洗衣服這樣的事就是自己做了。週四晚上,媽媽正在檢查值日情況,發現很糟糕,碗沒洗,地沒掃,垃圾桶都快漫出來了。媽媽十分氣憤,大聲問道:“今天誰值日?”這時,哥哥冒冒失失地從房間裡跑了出來,略帶歉意地小聲說:“今天我忘了。”邊說邊慌張地準備去倒垃圾。媽媽大吼:“什麼?忘了?罰你再值日三天!”哥哥瞬間快哭了:“不是吧,三天?”我們其他人在一旁看得樂不可支。

家規,聽起來很嚴肅、正規,其實,它不僅使我的家變得井井有條、充滿文藝、積極的氣息,還讓生活變得充滿樂趣,讓我們繼續遵守規則吧。

說說我的家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617字

在高郵市贊化中學宿舍401室裡,住著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一個大孩子似的爸爸和一個愛管人的媽媽,這就是我的一家。

爸爸在一家房產公司上班。不管他上班多累,下班後都會陪我一起做遊戲。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像兩個孩子在一起玩。

媽媽在高郵市第一小學做幼兒老師。媽媽對我很嚴格。經常管這管那,真煩人,但我知道這是她對我的關愛。媽媽對我的學習要求很高。寫字的時候,如果有一個筆畫沒寫好,都會讓我擦掉重寫;背書的時候,有一個字打結,都會讓我重新再背;做數學題的時候,都要求我先把題目讀兩遍以後再做,如果是因為讀題不清做錯了,就會嚴厲的懲罰我讀十遍題目……正因為這樣,我的學習成績才會一直很棒。我從心裡感謝媽媽,媽媽我好愛你啊!

我在高郵市第一小學一(1)班上學。經過老師耐心、辛勤的教育,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在班上我認真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活動、與同學們團結友愛,因此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我。除了在學校學習以外,我還喜歡彈鋼琴、彈古箏、畫畫、跳舞、練硬筆和軟筆書法等。我還得了好多獲獎證書呢!有鋼琴演奏江蘇省三等獎證書,有江蘇省書法考級七級證書,有舞蹈考級五級證書,有硬筆書法全國優秀獎和兒童畫全國優秀獎證書,兒童畫還曾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展出呢!在以後的時間裡我不僅要學好各門功課,還要繼續學好業餘愛好。爭取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我的爸爸媽媽一定會陪我一起努力前進的!

我非常喜歡我的家,因為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我們是相親相愛幸福的一家人!

說說我的家人 篇6

寫人作文 ,748字

在成長的道路中,家人陪伴你的時間是最長的,我也不例外。

我的家有四口人,每人都有自己的個性。

姐姐:姐姐性格開朗,比我大四歲,人稱“自來熟”,只要找到一個共同話題,就能和人聊上個三天三夜。記得我剛碰手機時才10歲,我看“美拍”,她看“快手”,可儘管我們年齡不同,軟體不同,但是看的內容是一樣的,就這樣,我和姐姐練成了一個功夫—“熬夜聊天”神功。只要是假期,一夜夜的不睡覺,聊聊這個,聊聊那個。

媽媽:媽媽人很善良,就是脾氣暴躁。有一次媽媽去買水果,賣水果的奶奶和藹的不得了,這時突然有一個人走過來,不分青紅皁白,一腳踢翻了老奶奶的水果攤,媽媽這暴脾氣瞬間爆發,一個箭步衝上去對準那人的小腿肚就踢下去,“通—”“麻利兒利索的,道歉!”媽媽這獅子吼,馬上鎮住了所有人。“對,對不起”。別看這人是個男的,不過他也慫得很呢!媽媽的一聲吼一下子把他嚇住了。“撿起來,放回車上。”媽媽那冷冷的目光盯著他,就連森林之王老虎看到也要敬畏三分呢。“哎,哎……”“小姑娘,不用了,咳咳,他踢了我的車,也是有原因的,不怨他。”“阿姨,您可別這麼說,你一個賣水果的能有什麼錯?行了,我幫您先去撿水果,別客氣了。”還沒等老奶奶謝謝呢,媽媽就幫忙去撿水果了。

我:我很淘氣,每天都會換著方法套路家人,現在,家人說話都要提防著我,唯恐下一秒就有一個反套路。今天吃完晚飯,我冷不丁的來了一句:“我國發行的人民幣單位是什麼?”

“元!”“角!”“分!”

“NO,NO,NO,NO,全錯!”

“是張!”

“哈哈哈哈,笨死了吧!”

“歐—”。

爸爸:爸爸是個名副其實的“酒痴”。三天一小喝,五天一大喝。最近這幾天也是這樣,昨天又喝醉了,今天繼續若無其事地喝。唉,真是服了他了。

瞧瞧我們這一大家子!

說說我的家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68字

家是每個人的搖籃,是每個小朋友棲息的港灣,是每個小朋友在受到風霜時堅實的城堡。而我就有一個有趣之家,下面我就來說給你們聽吧!

我的爸爸是一個懶惰的“豬”,有一次,我正睡得津津有味,卻被爸爸呼嚕聲吵醒了。於是,我穿好衣服去找媽媽了。這時,媽媽交給我一個巨大的任務——叫醒爸爸。我一聽,哈哈大笑,跑到爸爸身旁,對爸爸大叫:“還不給我起床,太陽都晒屁股了”,可不管怎麼叫,爸爸始終沒有反應,我看了看,想了一個辦法,跑到爸爸腳掌,用手使勁地撓他癢癢,可結果和剛才一樣。所以我只好叫來媽媽,媽媽一來,把被子掀開,大吼到:“快點給我起來”,爸爸好像很怕媽媽,就馬上爬起來,一下子就精神多了。

我的媽媽就像一頭“母老虎”。有一次,我由於很粗心,不小心語文語基考了一個59分,作文考了29分,媽媽一知道後怒氣衝衝的問“這次為什麼沒有考好”?我聽後趕快回答:“因為沒有認真做”,媽媽又說:“肯定又沒有一心一意地複習”,我說:“不、不、不是的。”“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你趕緊把錯題給我抄20遍,作文抄兩遍,”媽媽這樣說道,我一聽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我的弟弟就像一隻小鳥,整天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有一次,我正在專心致志地寫作業,他就在旁邊唱歌,一會兒問我唱得好不好聽,一會兒叫我東干什麼西幹什麼的,真讓人煩。

我是一個愛看書的小女孩,只要有時間,我都會捧著一本書細細品讀著,不管旁邊的聲音有多大,不管別人玩遊戲有多開心,我都不會受到影響。

家啊,真的是一個讓人依依不捨的地方。我真希望我的家永遠有趣和快樂,我愛我的家。

我說我的家風故事 篇8

作文範文 ,984字

家風家訓,顧名思義,就是家傳的風氣和教誨。他們或是凝鍊成一句句金色的箴言,或是昇華成一束束崇高的精神,亦或是鍛造出一串串精煉的故事┄┄而我家,卻沉澱成了那一縷醇厚的書香。——題記

泛黃的書頁

走進老屋,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邁進漆黑如墨的儲物間,拉亮燈,從某個角落翻出幾本書。

拿起書,拂去上面因歲月積澱積上的灰塵。灰塵在半空中飛舞著,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空氣中似乎瀰漫著一股飽經風霜的滄桑氣息。

這幾本書都是右翻的,飽含著某種莊重;書頁已經泛黃,散發著年代氣息;封面出現了無數個大洞,吞噬著本就陳舊的紙面;雖然舊,但書頁沒有一點折角,仍驕傲地挺起身子;書脊有些凌亂,但上面幾個大字仍清晰可見:《三國演義》。

輕輕開啟書,摩挲著書頁,有種飽經滄桑的感覺,又有種光滑嶄新的面貌,可見爺爺對這套書珍愛有加。泛黃蒼老的書頁上跳躍著一個個生動有力的文字,卻絲毫沒有不對稱感,反倒更加融洽。

可以想象,這套《三國演義》與爺爺相伴了大半生,爺爺是如何地修整、呵護它;可以想象,他與爺爺默默交流了多少日日夜夜┄┄

這一縷書香,在我爺爺這一代,生根發芽。

深夜的燈光

深夜,爸爸的臥室中仍舊亮如白晝。

悄悄走進,爸爸果然又在被窩裡津津有味的讀書呢。

我爸爸原本便是一名愛書之人,常常手不釋卷。一本《紅樓夢》的到來,更是把他樂壞了。從此,每天晚上,他的房間總要到很晚才熄燈。

他沉醉在曹雪芹筆下的奇妙世界中,又驚歎於《紅樓夢》筆法的精巧和難以琢磨,與主角共同經歷艱難險阻,真是手不釋卷。實在睏倦了,他就把書放到枕邊,似乎想要在夢中與賈寶玉相會。

這一縷書香,在我爸爸這一代,沉澱精華,抽枝長葉。

堅固的書牆

走進我的書房,你會立即被書架上的書捉住眼球:書架上擠滿了各種各樣的書。說“擠”一點都不過分,有好幾本是我努力狂按按進去的。就是這些書,為我打造了一堵“書牆”。

躲在書牆世界中,我能暢遊在科普海洋中,驚歎於無數種發明的精密;我能坐在飛天掃帚上,和哈利·波特一起飛翔;我能沉浸在狼群世界中,為紫嵐吶喊助威;我能在中華五千年曆史中緩緩漂流┄┄

這一縷書香,在我這一代,開花結果。

後記

寫到文章快結束時,我忽然想到:在我以後的路上,我什麼都可以放棄,惟有這書香不能。

因為,他是我的家風,我的家訓。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故事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9字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國法,就成不了一個國家。一個學校如果沒有校規,就成不了一個學校。一個家庭如果沒有家風,家訓,就成不了一個家庭。下面就來聽我講講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我家的家風:爸爸說:“做人一定要善良。”因為這句話是做人的標準,所以這句話就成了我家的家風。

有一次,我和爸爸正要過馬路。爸爸看見有一位年老的奶奶,也正要過馬路。於是,爸爸就走上前去對老奶奶說:“老人家,我服你過馬路吧。”爸爸扶著老奶奶過了馬路後,老奶奶說:“謝謝你,年輕人。”看到這一幕後,我在心裡發誓:我一定要和爸爸一樣做一人個善良的人。

我家的家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有一次,我正在做爸爸給我佈置的試卷。我已經做了一個小時的試卷,在我正要歇一歇的時候,爸爸走過來說:“試卷做完了嗎?”我低著頭說:“沒做完。”爸爸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你現在努力,長大了就輕鬆。如果你現在輕鬆,長大了就要努力。你是想現在努力呢?還是想長大努力呢?”我說:“現在努力。”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家訓,相信你家也肯定有家風家訓。快來和我一起分享吧!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 篇10

國一作文 ,1092字

花兒在陽光的呵護下,才能美麗動人;禾苗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的家風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每個家庭都會有不同的家風,家訓。而我們家庭的家風家訓就是:以孝為本,以儉為德,寬以待人。雖然,這只是簡單的十二個字,但在我的心裡,卻勝過千言萬語。因為這十二個字教會了我很多,很多。

以孝為本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記得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姥姥家吃飯,姥姥還特地做了辣子肉。碰巧那段時間,爸爸上火,不能吃辣的東西。媽媽正想對姥姥說,卻被爸爸阻止了。爸爸不僅把自己碗裡的辣子肉扒了個精光,還一直誇姥姥的手藝好,把姥姥樂得合不攏嘴。

回到家後,我充滿疑惑的問爸爸:“爸爸,你明明不能吃辣的,為什麼還要吃辣子肉啊?”爸爸笑了笑,說:“那盤辣子肉是你姥姥精心做的,如果我不吃,那得多掃興啊!你說是不是?”我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了,要多多的考慮老人的感受,懂得‘孝’一字。”爸爸欣慰的點了點頭。

受爸爸的影響,在那以後的每個星期的週末,我都會為爸爸媽媽做菜,給他們揉肩,捶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表示對他們的感謝。

以儉為德

記得在我小時候,吃飯時總是剩下飯菜。媽媽發現我的這個惡習時,並沒有呵斥我,而是送給我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小時候的我,根本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於是媽媽解釋道:“我們每吃的一口粥,每一碗飯時,應該想想這裡面有多少人的汗水付出,想想它的來之不易;我們所用的半根絲、半縷線,都要常常想到他們是多少人的勞動成果所換來的。我們就應該好好的珍惜。”

聽了媽媽的話後,我很慚愧。從那以後,我就再也沒有剩過飯菜,浪費過一粒米。更通過這件事,讓我養成了節儉的良好品德。

寬以待人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收作業本,突然跑過來一群調皮搗蛋的男生,把作業本弄掉了一地,我剛想拽著他們去辦公室“玩耍”。可當我想起父親常對我說的一句話:“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去面對所有的人。”便不再那麼生氣,也不再責怪他們,他們也認真地向我道過謙,並主動地幫我撿起作業本。一場矛盾就這樣化解了!

多一點兒寬容,多一點兒理解,多一點兒體諒,我們彼此就會相處的更加融洽。

我們的家庭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百姓之家,但卻有著讓我受益一生的家風、家訓。“以孝為本,以儉為德,寬以待人。”就像是我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照明燈,時刻引導著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