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棗樹我的信仰相關作文20篇

木棗樹我的信仰 篇1

高二作文 ,1635字

家風,就是家庭的信仰,它是一個有影響力有美譽度的家族必備的要素,也是一個家族最核心的價值,口耳相傳,代代滲透。一如我家門口的那棵木棗樹,至今茂盛在我心頭;一如我父親對我說的那句話,至今紮根於我記憶的深處—我家由爺爺而傳經由子孫三代恪守的祖訓成為我的家風之源和審美風範。

那棵木棗樹,與我父親同齡,爺爺栽下的。一尺多的腰圍,粗粗的皮,彷彿父親那堆滿歲月滄桑的臉。我從未見過爺爺,想必也就如此吧。

黃昏時分,我還沒有回家的時候,母親便站在木棗樹下呼喚著我的小名,長一聲,短一聲,飄在曲曲折折的巷子裡。父親說,他小時候,爺爺奶奶也常這麼喊他回家吃飯。

在逐漸長大的年歲裡,我時常看到父親一個人站在木棗樹下,彷彿在盯著那灰褐色的樹皮發呆,一站便是十幾分鍾。

一次我禁不住好奇地和他一同站在樹下,眼睛盯著木棗樹,幾乎用目光鑽出個洞來,也沒看出個所以然,我忿忿地摘了一顆小小的木棗往嘴裡一扔—不出意料地嚐到了它特有的酸澀味兒。

我嫌棄的往地上一吐,略帶埋怨地問父親:“既然這木棗又酸又澀,為什麼不像別家那樣嫁接別的樹種呢?”父親微笑著看著我,彷彿在回憶著什麼說:“奮鬥,才是最好的嫁接方式。丫頭,有空多來這邊看看,你總會自己找到答案的,”我看到父親彎了彎眼角,“這可是我家的祖訓,你爺爺當初也是這麼告訴我的。”

奮鬥與嫁接的關係,給當時的我留下一片惘然,卻也在我的心靈深處卯上了一課永不動搖的鐵釘。

兩年前,因為上高中的緣故,我離開了老房子,離開了木棗樹。兩年的時間裡,離開父母,用自己的觸角,一次又一次敏感地糾纏我在意的東西,理想,未來。我再不能像以前一樣,平和舒展地將我的所有推放開來。我的痛楚,我的惶惑,在混沌的時光裡抑鬱地糾結著。父親在電話那頭靜靜地聽我哭訴完,安撫地說:“丫頭,這個假期,回老房子看看吧。”

回到老房子的那天是在傍晚,抬頭,屋簷上還在滴滴答答地落著殘存的雨水。老房子彷彿有著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呼吸,像個安然坐在藤椅中回想往事的老人,充滿安詳的味道。

我坐在門口的石階上,臺階有點兒涼,邊角的位置布著青苔,雨水打過,還是溼漉漉的,潮溼的空氣裡氤氳著木棗樹特有的香味。

正值春季,它亦是開了花,小小的,隨著微風的愛撫,葉枚上脫出一串串鵝黃色的五瓣棗花,不顯山不露水,不鮮豔不嬌媚。

“或許爺爺,爸爸也曾以這樣的角度,在這樣的時節看過這棗花呢。”我微笑著呢喃著。

它也是渺小卻不卑微的生命,以自己的“嫁接”方式,一樣衝破了嚴寒的桎梏,用滿樹滿枝深深淺淺的黃,以每一朵花必結一個果實的飽滿熱情,迎接著春天。如此一棵緩緩成長,從容盛放的木棗樹,用全身心所散發出來的蠱惑與魅力,使我心中一熱一慟,遲遲迴不了神,就像當年的父親。

“看明白了吧。”父親的語調裡帶著笑意,不像是疑問,而是陳述。

我沒做聲,淡淡的風順著屋簷刮進來,我彷彿聽見了木棗樹的呢喃,是在訴說平常日子裡依然豐盈著愛與溫暖,它似乎交給我用一種狀態包容痛與繁瑣,又用另一種方式,將褶皺與不安一一撫平。

“爸,我還記得你以前對我說的一句祖訓—奮鬥,才是最好的嫁接。”我半眯著眼,細細的看著木棗樹的一枝一葉,側過頭對身子微微佝僂的父親輕聲地說。

我終是懂得了父親叫我回來的原因。面對其他樹,人們的心頭很容易滋生的,也許是一種飢渴之後的甘甜,抑或是永不滿足的貪念,而能直面這棵木棗樹,也許,他的身後,已有了一條永恆的人生之道。

木棗樹,父親交託給我的終生信仰,隔著俗世的塵埃與我低聲呼應,它們滿心的奮鬥熱情與溫暖就此成為我的靈魂。

父母是棵木棗樹,我就是一枚木棗。

我深知自己不能變成水蜜桃,更不能變成金蘋果,但我已懂得什麼才是最好的“嫁接術”。

窗外,高大的木棗樹,影子斑駁,一下一下地撫摸著我,亦如父親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用這樣一種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讓我在生活,處世中有“法”可依,堅守心靈。

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我的信仰,就這樣安詳地綻放在木棗樹頭。

你是我的信仰 篇2

高一作文 ,649字

五年前,也許是宿命的安排,袁我被你獨特的聲線深深吸引,從此成了你聽眾裡的一員。跟普通的小歌迷一樣,我對你非常狂熱。在網上大量蒐羅你的訊息,播放列表裡一直迴圈播放你的歌,買你的專輯、海報和書籍,因為你認識了很多像我一樣的人……你佔居了我的青春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你教會了我長大,陪伴我成長。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都在成長,你說但凡能引起人們內心某種共鳴的音樂都富有畫面感。你開始用純粹的音樂來表現那些骯髒的社會現象,你的音樂不再僅僅侷限於愛情的分分合合,我也從你的音樂中感受到了更深沉、更復雜的東西。有人說你變了,他們說你是天空中劃過的一顆流星,你用實力一次次地證明,名叫許嵩的這顆流星到現在還沒有消失。我知道,你不是變了,你和我們一起成長了。

你用你的音樂和人生經歷激勵著我一步步成長,每當我失意的時候,每當我難過的時候,每當我茫然的時候,只要戴上耳機,聽著你的聲音,心情就會平靜下來,是你用音樂治癒著我的內心。在這個容易被迷惑、容易走上歧路的年紀,是你用音樂指引著我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音樂以純淨之和聲,愉悅人的感官,她令人感動或是激發人的熱情。你說世上沒有受不了的委屈,只有不夠健全的心臟;你說一個人也要清醒決絕地走下去;你說不要做悲哀的螢火蟲。謝謝你教會我堅強。

你做音樂已有七年,時光把我對你的狂熱沉澱,我不再是那個只會盲目追星的小姑娘,我在這些年你的感染下堅強成長。許嵩,你用你的青春陪伴我的青春,教會了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你是我忠實的信仰,比太陽還要溫暖的信仰。

七年之仰,一如既往。

我的信仰 篇3

國三作文 ,827字

人都有信仰,雖然它是個很玄的東西,但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對信仰保持不同的態度。有的人,去祭拜;有的人,在推崇;有的人卻是不屑一顧。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對自己的信仰足夠虔誠。

我也有我的信仰,那是單純的,本應置於潔白無瑕的王座上的,此刻卻宛如被棄置於汙穢當中—考上大學。單純的信仰,被當做競爭之物。各種手段,各種幕後都在將那單純、潔白,一點一點的抹黑。

或許是我不太勇敢,沒有勇氣去挑戰那個名叫英語的,困擾我初中三年的夢魘;或許,是我不太自信,沒有信心去挪開那塊叫物理的大石;或許,是我不太勤奮,懶惰到不去喚回那個名叫悲傷的孩子。

真正的勇敢,即使被重重宿命包裹,也要破繭而出。真正的信仰,即使在渺茫的黑夜,也能放萬丈光芒,那是勇敢者的破繭,那是理想者的燃燒,那是信仰者的光芒。

時間,過得太久太久。久到那個名叫悲傷的孩子都忘記了,信仰的存在。

古代,信仰神明之力,以為神明是萬能的,人人信仰著,既為真神。因為信,歲月才會去祭拜;因為信,所以才有了神。神,僅僅是古時人們精神的寄託。現代,人們都說相信科學,但又有多少人信仰危機。

信仰之力,只要你夠虔誠,夠努力,那麼它就是真的,它就可以讓你成功。只要你夠努力。

我總是在最最悲傷最最疲乏時仰望天空,看看飄飄蕩蕩的雲朵,看看睡醒的星星。然後就有了動力,彷彿是星星給予我動力,但卻並非這樣。天空,是我們信仰之地。我剛進高中時,就抱著一定要考上大學的信念。我們記得那一天,晚霞被夕陽燒的火紅,我站在走廊上,許下了我三年的心願---“考上大學”。我信念堅定,我會努力刻苦,我會選擇辛勞,我願意辛苦三年,只求三年之後,為自己,為家人。那時的我信念堅定到幾近頑固的地步,但是一個月後,我的信念開始動搖,接著信念崩壞,最終的信念被凝固。

我不想再次失敗。如果說,初中三年我輸在信念上,那麼我相信,高中不會再輸,因為我要把它捧在心上,有了動力就會有信心和勇氣。

看看窗外的夜空—這就是我的信仰之地。

beyond——我一生的信仰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2字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還記得車上的CD機一遍又一遍地放著《海闊天空》時,父親告訴我,曾經有一個組合叫BEYOND,他們唱的就是青春,就是信仰!

從那一刻起我記住了BEYOND。十多年過去了,他們依然是我無法磨滅的記憶,在這些年裡,我手機的音樂播放器裡總是迴圈著家駒和BEYOND的歌。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也成為了一個駒迷,和無數的駒迷一起熱愛著家駒,熱愛著BEYOND。

經常有同學問我,BEYOND早就已經解散了,黃家駒也不在了,為什麼你還是那麼堅持喜歡他們?那是因為他們的歌給了我無盡的能量,鼓勵我努力奮鬥,勇往直前,不怕前路崎嶇;是他們在我迷茫猶豫時教會我何謂理想,何謂堅持。熱愛的不僅是他的音樂,更是他那對理想執著不棄的信念,不管面對怎樣的困難,他都會勇敢地堅持下去,用他那清澈溫暖的笑容面對每一天,正如他唱的那樣“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心中的理想……”

在如今到處都是明星巡迴演唱會,不管什麼活動都有人高舉著牌子為自己的偶像歡呼尖叫的時候,我們卻只能守著電腦、電視和手機看他們的紀念演唱會,一遍一遍地回味著,一次一次地感動著,這樣的我們已經足夠了,因為他已經深深地在我們心裡不會忘。BEYOND就是我一生唯一的信仰,永遠不會變……

木棉樹下的情思 篇5

國三作文 ,669字

豔陽高照,微風輕拂,木棉樹的葉子發出了聲聲輕柔的“沙沙沙”聲響,像是在吟唱一首含蓄的詩歌。

漫步在校園內,一棵棵偉岸挺拔的木棉樹傲然挺立,它的樹幹筆直,身上長著一些小刺,看起來凹凸不平,摸起來粗糙異常。粗粗的樹枝向四面八方伸展。雖然,它不像普通的樹那樣枝繁葉茂,可以遮擋刺眼的陽光,將清涼灑向人間,但它熱烈的花兒總是盡情吐露芬芳,散發清甜的香氣。

看啊!春天裡,那朵朵花兒像一簇簇不滅的火焰。它不需要綠葉來襯托,毫不掩飾,沒有絲毫矯揉造作,它綻放的是自己獨特的風采,綻放的是最燦爛的容顏。那無所顧及,鮮紅的花瓣緊緊連在一起,是那樣堅強,即使樹葉落光了,它們依然仰望藍天,就像永不低頭,堅貞不屈的軍人。“紅棉盛放天氣暖洋洋,英姿勃放堪敬仰,英雄樹力爭向上,木棉獨有傲骨幹……”這首歌不正是讚歎木棉的頑強與氣節嗎?

英雄林基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不就是人們心中那朵永遠綻放,鮮紅熱烈的木棉花嗎?他面對敵人的嚴刑逼供,堅貞不屈,同敵人堅決鬥爭,表現出了共產黨員的鋼鐵意識和崇高氣節。

站在林基路的紀念庭前,我思緒萬千。我彷彿看到了戰火瀰漫的戰場上,無數革命者冒著炮火硝煙奮勇殺敵;我彷彿看到了我彷彿看到了校園裡我們的老師為我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奉獻了寶貴的青春;我彷彿看到了奮發向上的同學們在追求知識的路上一往無前。他們就是校園裡開得最燦爛的木棉花。

一代英雄已遠逝,但他堅貞不屈,百折不撓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千千萬萬的學子。鮮紅豔麗的木棉花讓我懂得了奉獻與積極向上,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懈追求。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自強不息,奮發向上。

尊重別人的信仰,保持心中的自律 篇6

高三作文 ,793字

特立獨行的《查理週刊》遭到3名槍手潛入社內開槍射殺,這件事確實值得人們深入思考。《查理週刊》以幽默且尖銳的言辭諷刺政治,是對對方的一種不敬。每一位言論者在行使權利時,都應尊重別人的信仰,保持心中的那一份自律。

鷹因為擁有信仰而展翅高飛,人因為擁有信仰而活出精彩。信仰是我們生存在這世上的一種精神寄託,是支撐起人們精神的無形支柱。

人為信仰而活。失去信仰的人,他的一生猶如行屍走肉,是可怕的,令人畏而遠之。然而不尊重對方信仰的人更可怕,就如《查理週刊》以不和諧的言辭嘲諷穆罕默德、教皇、法國曆任總統等人,最終招致信仰穆罕默德的槍手開槍射殺一樣。倘若《查理週刊》能夠以平和的言辭、客觀的態度去評論政治,那麼他們會遭到別人的射殺嗎?倘若《查理週刊》能在行使權利時尊重別人的信仰,會有12人為此犧牲了寶貴的性命嗎?顯然不會,正因為《查理週刊》中的言論者缺少了心中應有的那一份自律,才會造成這場本不該發生的慘劇。可見,保持心中的那一份自律,尊重別人的信仰是多麼的重要。

孿生兄弟、孿生姊妹都有其不同之處,更何況人們來自不同的國家,生活在不同的環境當中。有些人信仰佛教,有些人信仰道教,有些人信仰基督教……世界上人們都擁有自己的信仰,因此,我們不應該強迫別人與自己擁有相同的信仰。正所謂一花一世界,只要我們能尊重別人的信仰,就可以避免無謂的爭端,人與人就得以和諧共處。

我國是一個擁有多個民族的國家。如果我國人民都像特立獨行的《查理週刊》一樣,中國則早已無秩序可言;如果民族與民族之間不互相尊重對方的信仰,中國則早已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然而,今日的中國如此團結、強大,正是中國人民保持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份自律,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各自信仰的緣故。

每一個言論者在享受並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時,應保持心中的那一份自律,才會令世界變得越來越和諧。為了構建和諧的世界,我們應盡起自己的責任,學會尊重別人的信仰。

學會尊重他人的信仰 篇7

高三作文 ,814字

《查理週刊》槍殺案的確令人感到憤怒,感到惋惜,讓人覺得社會的不穩。然而,對人們的反恐遊行,在為查社人員致敬的行為上,我反而更支援學者邵建的想法—學會尊重他人的信仰。

一箇中國就已經有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種文化了,更何況一個世界,那麼多個國家,怎麼可能讓全世界的人都站在同一條線上面朝同一種信仰呢?所以,在面對多樣化的信仰中,最需要的就是去學會尊重!

何為信仰?即每個人內心所崇拜的、最神聖的東西,外人無權干擾。而何為尊重?那就是在堅持自己信仰的同時,不去威脅、干涉他人的信仰,而且充分理解他人,使得各種信仰能和諧共處。

那麼,為什麼又要學會尊重他人的信仰呢?我們可以反過來想像,若每種信仰的人們都強制對方加入自己的行列,世界還能和諧嗎?那時候,法律也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了!那種世界,社會必然大亂呀!所以說,學會尊重他人的信仰,是世界各文化和諧發展的前提。

要做到尊重他人的信仰,就要先判斷是非對錯。人們選擇信仰是自由的,而我們的尊重卻不是隨意的!當我們面對邪教這種“罪惡”時,就必需各信仰間聯手給予抨擊,否則社會就被邪惡的霧霾所籠罩而不見天日了!而且所採取的手段也要運用現代社會最有力、最威嚴的武器—法律,而不是各信仰的“規矩”!

尊重他人的信仰,就該心存寬容。一個人心胸狹窄,不要說尊重他人的信仰,或許連別人一點小錯也不能原諒。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世界各民族的人都應該具備的。面對不同人的不同信仰,我們應該用寬容的心去理解;面對別人信仰的特殊行為,我們應以寬容的心去體諒。就像現實生活中,只有我們尊重公路上的環衛工人,並共同努力,街道才會更乾淨;同樣,只有我們在矛盾前相互尊重,那麼人與人之間才可以和諧相處。所以說,尊重他人的信仰,是世界和諧的重要條件。

若學會了尊重他人的信仰,就不會有那麼多矛盾產生,也不會有那麼多像查社槍殺案一樣的事件了。

所以說,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信仰。

競走中的信仰 篇8

國二作文 ,671字

總指揮的麥克風聲音在整個場上回響著,激盪著我們心中的信仰“我們要贏!我們沒有退路!我們必須贏!”

“B組,準備!”總指揮站在主席臺上,拿著計時錶。B組成員立刻蹲下形成蜈蚣狀,屬於片語的我,手緊緊的抓著前面同學的腳跟,害怕一失手,團隊就因我被拖累了。

“開始!”總指揮一聲令下,蜈蚣狀的B組成員立刻向前衝行,快速的蠕動著。突然之間,我的腳跟劇痛起來,如十指刺入,原來,後面同學怕失手,拽得太,太緊了。可是越是這樣,我的腳越有力!因為我知道,他的心和我一樣,那就是團隊的向心力,凝聚了!讓我們不顧一切,為了團隊,衝吧!隊長們在前方為我們吶喊著呢!鼓舞著呢!

一列列蜈蚣狀在會場上急行著,急行著。我不僅想起了剛才隊長們在我們面前做俯臥撐。他們用他們那杆棍般的手,支撐著為團隊受罰的身軀,漸漸變得顫抖,無助,髮捲被汗水溼潤了。起來,又撐下,每一個動作,都觸動著我們的心靈。可是他們依然堅持著!我們的好隊長!在沉寂的大地上,烈陽的高空下,他們的汗珠閃耀著,顆顆晶瑩。總指揮意味深長的話語也深深錘打著我沉重的心“看看他們汗水,那是為團隊付出的!那是為你們付出的!你們也應該付出!為團隊付出!衝吧!”總指揮的喊話,摩擦出我們心中信仰的火花,漸漸的燃大。

那一切的一切,在腦海電影般浮現。衝向前方的時刻,我的腦子裡,就兩個字“衝啊!”我拼了命似的往前衝,因為隊長賑災前方招手,等著我,等著我們整個團隊,等著我們把勝利的氣質飛揚!

熱血在沸騰!信仰在升溫!為了隊長,為了自己,為了整個團隊!同學們,讓我們向著前方衝!衝!

一列列蜈蚣狀在會場上急行著,急行著……

棗樹下的竹椅 篇9

高一作文 ,811字

人們說,天上的星星是自己思念的人化成的,抬頭看著那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那應該就是我的爺爺在看著我吧。

七八月份,在那個老冰棍還賣五毛的兒時,爺爺總愛帶著我去田裡抓泥鰍。雖然烈日暴晒,但是我依舊興趣不減,每每弄到衣服髒兮兮時,爺爺就會買冰棍獎勵我。拿著冰棍在小夥伴面前炫耀好像是一種天性,就像在幼兒園得到小紅花一樣,就算掉到地上了,也要撿起來貼回去。但是冰棍掉了就撿不起來了,看著它漸漸變成水,立馬就大哭起來跑到爺爺那去。

爺爺正在棗樹下的竹椅上乘涼,用那個草杆子做的蒲扇扇著風,悠閒而寧靜。我跑過去,支支吾吾了半天,爺爺似乎猜出了個大概,摸摸我的頭,在地上隨便找個葉子就把我的鼻涕擦了。陽光打在了爺爺的左臉,灰白的頭髮也塗了一層金光,我眨巴眨光眼睛,踮起腳,胡亂地摸著爺爺的頭髮,樂呵呵地笑了起來。爺爺抱起我在一旁的小椅子坐下,爺爺輕輕地扇著風,我沉沉地睡下了。

一顆棗子掉到了我的頭上,滑到了我的懷裡,摸摸腦袋醒來時已經在大竹椅上了,身旁沒有爺爺,我開始哭鬧,沒有了輕輕的風,也沒有冰棍與灰髮,心裡說不出的失落感。醒來時身旁也沒有人我就會有一種不安全感。媽媽衝出來,把我抱起來之後就把我懷裡的棗子塞到了我的嘴裡,再把我帶回家了。

似乎過了很久很久,夢裡我是樹上一顆最大最紅的棗子,因為長的太高,爸爸媽媽都拿我沒辦法,爺爺手裡拿了一根冰棍,我一下子就掉下來在爺爺的手心,樂呵呵的。醒來時,身旁沒有人,但我卻聽到了一陣刺耳的哭聲,是誰在哭呢?有什麼好傷心的呢?我送你一根冰棍不要再哭了好不好……我好像心裡咯噔了一下,想到了什麼,但我不願意仔細想,因為我知道,這是一件傷心的事情。

思緒回到現在,看著那顆一閃一閃的星,我想到了爺爺的蒲扇,棗樹下的竹椅,灰白裡淡淡的金色。我可能是一個健忘的人,忘記了更多的點點滴滴;我也可能是個膽小的人,不願意想起更多的回憶。但我不會忘記,爺爺慈祥與對我的疼愛。我會把您放在心底,保護好這段回憶。

我的信念 篇10

高一作文 ,980字

生活對於任何一個男女都非易事,我們必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一件事情是有天賦的才能,並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情完成。當事情結束的時候,你要能夠問心無愧的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裡,我因病被迫在家裡休息了數週,我注視著我的女兒們所養的蠶結的繭子,這使我極感興趣,望著這些蠶固執地,勤奮地工作著,我感到我和它們非常相似,像它們一樣,我總是耐心地集中在一個目標,我之所以如此,或許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豐我—正如蠶被鞭策著去結它的繭子一般。

在近五十年來,我致力於科學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對真理的探討。我有許多美好快樂的回憶。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在那整個時期中,我丈夫和我專心致志地,像在夢幻中一般,艱辛地在簡陋的書房裡研究,後來我們在那兒發現了鐳。

我在生活中,永遠是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所以後來我要竭力保持寧靜的環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擾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學方面,我們有對事而不是對人的興趣。當皮埃爾和我決定應否在我們的發現上取得經濟上的利益時,我們都認為這是違反我們的純粹研究觀念。因而我們沒有申請鐳的專利,也就拋棄了一筆財富,我堅信我們是對的,誠然人類需要尋求現時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最大的報酬,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他們對於一件忘我的事業的進展,受了強烈的吸引,使他們沒有閒暇,也無熱忱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我從沒有視這種權益為理所當然的,因為在24歲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佔領和蹂躪的波蘭,我估量過法國自由的代價。

我並非生來就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許多像我一樣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語的苛責,便會過分惱怒,他們儘量隱藏自己的敏感。從我丈夫的溫和沉靜的性格中,我獲益匪淺,當他猝然長逝後,我便學會了逆來順受,我年紀淅老了,我愈會欣賞生活中的種種瑣事。

我一直沉醉於世界的優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我認定科學本來就是具有偉大的美。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並且還是一個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象迷醉於神話故事一般。這種魅力,就是使我能夠終身在實驗室裡埋頭工作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