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回憶相關作文20篇

清明節的回憶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0字

今天4月4日清明節,天空如此陰暗,像要下場傾盆大雨,但阻止不了我去給外婆掃墓。看著墓碑,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和外婆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

那時我才四歲,從小和外婆住在農村,是外婆一手把我帶大的。我和外婆之間的感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記得那時每天上幼兒園,外婆都會在我口袋裡準備兩個雞蛋。有時我吃膩了,說不要,她就會偷偷地把雞蛋放進我的書包裡。現在我明白:外婆是怕我餓了。有一次,我和鄰居打架,臉也被她抓傷了。回到家裡,我以為會被外婆責罵。沒想到她二話不說直接跑到鄰居家去為我討公道。現在我明白:外婆是怕我再被別人欺負。

一轉眼,幾年時間過去了,我也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常年在外地,只有過年才回來。聽爸爸跟外婆說:“媽,非兒要讀小學了,鄉下的教育不好,環境條件也不好,而且你身體也不好。我想帶她回……”沒想到爸爸媽媽這次回來是要接我回城裡讀書。我一下子就急了,大聲說:“不!不!我不去!我就不去!我要和外婆在一起……你們說不要我就不要我,現在想要我就帶我走,我不去!”我抓住門框,死死不放。爸爸一把把我抱上了車。我兩眼淚汪汪的哭喊著要外婆。外婆在車窗外說:“我會來城裡看你的,菲兒要聽話。”

沒想到這次的離別,竟然是永別!直到放暑假我回老家時,才發現老家的一切都變了,沒有外婆的家顯得冷冷清清。原來爸爸媽媽怕我過分悲傷會影響我的學習,就一直把外婆去世的訊息隱瞞著我。我沒有責怪爸爸媽媽,我知道他們和外婆一樣都是為了我好。我傷心了好幾天,把該流的淚都流乾了,但我知道我應該變得更優秀才能報答外婆的恩情,於是我不再哭了……

從這以後,每年的清明節和暑假,我都要回老家,去外婆的墳前靜坐,向外婆默默訴說無盡的思念。

陰暗的天空突然亮了許多,太陽好像要出來了,似乎是外婆在看著我笑了。我也跟著笑了……

清明節的追憶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7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清明節,我們一家三口坐著車,前往奶奶的所在的地方。

到了奶奶的前面,爸爸和媽媽點燃了蠟燭,擺在奶奶的前面。一縷縷細雨,在我周圍落下,一片片輕霧瀰漫在我身旁,一刻刻情景也浮現在我腦海中……

在我4歲那年,特別愛玩,而且一玩就停不下來。又一次,奶奶在洗衣服,我則在大廳裡看電視,忽然,一隻黃蝴蝶從窗外飛過,我就立馬跑出去,試圖把它捉回來。

我跑了出去,那隻黃蝴蝶忽高忽低地飛著,我看準時機,跳起來,向那隻黃蝴蝶抓去,可是它用那靈活的身法躲過了;我準備在試一下,又被它那華麗的舞姿躲過了;之後,我又試了幾下,可還是沒捉到。正當我絕望之際,我用盡最後的力氣向它跑去,卻沒有注意前面地一塊石頭,我摔倒了,非常大聲地哭了起來。

奶奶聽到後,嚇了一跳,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跑出來,看到我躺在地上,連忙把我抱起來,哄著我,臉上露出了皺紋。奶奶找來了紫藥水,用粗糙的手上那龜裂的手指拿著棉花籤放在紫藥水中再拿出來,輕輕的塗在我的傷口上,我哭得更厲害了,奶奶吹了吹我的傷口,再拿了一顆糖果喂在嘴巴我,我頓時不哭了。奶奶搖著我,我漸漸入睡,奶奶那佈滿皺紋的臉笑了。奶奶把我放到沙發上,又去幹那煩瑣的家務活了。

同樣是那年,我在屋子裡玩,奶奶叫我上樓,我不知道要幹嘛,卻聞到了一股香味。一上樓,就看見了荷包蛋,我拿起筷子夾起來,一口下去,不知怎麼,感覺那麼好吃,奶奶笑著說:“如果你喜歡吃,以後我天天做給你吃。”我笑了,吃了整整兩個。

我回過神來,自言自語道:“可能荷包蛋裡,還藏著一樣東西——奶奶對我的愛。”

這裡下著毛毛小雨,可我感覺我心中下著傾盆大雨。我的一顆淚珠,和雨水,同時而落。

清明節的前奏 篇3

國一作文 ,564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充分展現了清明時的風采。今日正值清明前夕,我們七年級全體師生來到了烈士陵墓,進行祭奠。

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掃墓之旅。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一身輕鬆,儼然將這次活動當成了一次春遊。路,我們還在走,但體力缺不配合的告罄了,路旁的野花爭奇鬥豔,在春風的吹拂下左右搖擺,分外妖嬈。不過,此時此刻在我們眼中卻好像在嘲笑我們一般。在萬分煎熬中,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整理好心情,我們整齊的站在烈士的陵墓之前,用默哀的形式為烈士的亡靈所祭奠。我們還向烈士墓敬獻了花圈,希望以此來表達對他的感謝和敬意,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今日的和平。之後,我們全神貫注的聽了老師和學生代表慷慨激昂的講話,依依不捨得離開了那裡,結束了掃墓的活動。

歸途中,以前的疲憊與不情願,一掃而盡,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嚴肅與感激。回去的路上,大家的態度煥然一新,邁著整齊的步伐返校,心中感受頗多。

我們應該感謝烈士,是他們換來了今日的中國。烈士們賦予了我們太多的美好,人們應當用一顆美麗的心靈去回報他們,親手撒下希望的種子,待來年春天的時候,為祖國穿上新裝。播撒種子,收穫希望。以後,我們應該多進行此類活動,來回報他們。

清明的前奏如此動聽,它圍旋在我們身邊,久久無法逝去。

清明節的風箏 篇4

高一作文 ,809字

最早知道有“清明”這個節日是在我七歲的時候。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七歲的我在外公不厭其煩的教導下,終於完整的背誦出這首詩。“外公”什麼是清明呀,清明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這是一個紀念先人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會掃墓、燒紙、祭奠地下的親人。

一個七歲的小女孩終究是不懂這些的,正如她不懂外公那聲深深的嘆息一樣,在我眼中,清明只是嫩芽初吐,草長鶯飛的景象,還有……那片綴滿五彩斑斕風箏的天空。

記憶中,每到清明,外公便會帶著我去老屋後的草坪上放風箏。佈滿老繭的大手握著我的小手,叫我要抓住風箏的線軸,然後說:要逆著風向跑,風箏飛起來後要鬆鬆線,然後……可那時的我不願意聽他多講,小小的心被興奮和快樂充的滿滿的,我迫不及待地掙脫外公,帶著風箏跑起來,鬆開手……風箏飛起來了,飛的好高好高,我歡呼著奔跑,我急忙鬆線,線軸脫離了我的手心,風箏從高空飄落,拴在樹上。

我哭成了淚人兒,外公不停地哄我:“乖乖,別哭了,外公再給你買只新的。”“不!我就要那隻蝴蝶的!”我甩脫外公牽著我的手,哭鬧地更凶。

於是,在那天放風箏的小朋友,都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年老的外公踩著藤凳,一手握著一根竹竿,費力地伸向那隻五彩的蝴蝶風箏……

黃昏時,外公看著捧著風箏破涕為笑的我揉揉自己的腰,也笑了。

後來,外公更老了,不能陪著我一起放風箏了,只是微笑著坐在那裡看。

再後來,外公便死了。那一年的清明,我沒有放風箏。

今年的清明節,我去公園踏青,公園的大門口熱鬧的很。有好幾個賣風箏的小攤,一群大人和孩子擠在攤前,開心地挑著風箏。

我遠遠的注視著那隻色彩絢麗的蝴蝶風箏,我知道,它飛在天空一定會很美。

我拿著這隻風箏走向公園最大的草坪,草坪上有很多人,手中拿著線軸本報這。“要逆著風向跑,風箏飛起來的時候鬆鬆線,然後……”

耳畔響起了那熟悉而蒼老的聲音,我高高地舉起風箏,逆著風向奔跑,那一刻淚水蓄滿了我的眼眶。

清明節的思念 篇5

國一作文 ,621字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是遠足踏青的好時節,也是祭奠並懷念先人的日子。

早晨,天氣陰沉沉的,不一會下起了毛毛細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墳前祭拜親人。姥爺的墳墓,掩藏在雜樹叢中,墳頭上,好久沒有人來清理,已是雜草叢生。我們來到到了姥姥和姥爺的墓碑前,墓碑上面刻著兩個大字—怀念。

是啊!我是多麼想念他們,特別是姥爺,他對我的關懷,我一直銘記在心。

記得有一次,我對姥爺說:“姥爺,我想去買東西吃,能不能給我一點錢。”老爺果斷的說:“走,現在就去。”他便披上他的大衣,戴上他的帽子,拿起柺杖牽著我的手著去商店。到了商店,他從口袋裡拿出五元放在櫃檯上,對店主說:“只要她要吃什麼都給她,這些我放著這了,不夠再向我要。”鄰居家的小哥哥遇見了,便向他媽媽要五角錢買吃的,媽媽不給,他又向爸爸要,爸爸也不給,他就在旁邊哭,但不管怎樣,他爸媽還是不給,姥爺看到了,便拿出一元說:“怎麼連五角錢都不給。給,拿著去買東西吃。”就在姥爺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裡,他因為身體虛弱不能起床,每天都躺在床上,牙也快沒了,吃飯只能靠咽,誰知,有一天他便永遠的長眠不醒了。

“來,快給姥爺磕頭吧。”爸爸的叫聲打斷了我的回憶。我聲俱淚下,撕開捆綁紙錢的帶子,把紙錢燒給姥爺,然後,鄭重地給姥爺跪下,感恩姥爺在世時給我的關心和照顧,希望他們在天堂一路走好。

回家的路上,雨一直在下,冰冷雨滴的劃過我的臉龐,直至淋溼我的內心。

又是一年清明時,又是一段思念情!

清明節的懷念 篇6

國二作文 ,852字

在祭奠先祖的清明節,大伯給我講起了我那慈祥的大奶奶。她是兩年前的5月10日去世的,想到平常大奶奶對我的疼愛,14日送葬那天,我因為手臂摔傷手術住院,沒有參加她的葬禮,我很傷心。

今天,大伯深情地講起了大奶奶的往事,我的眼前似乎浮現出她的音容笑貌……

大奶奶一生共養育了六個子女,就是我的四位堂伯和二位堂姑。為了養活他們,大奶奶常年不辭勞苦地幹活,頭頂朝陽出門去,肩挑明月收工來,掙的是頭等工分,吃的是粗茶淡飯!大伯告訴我,那時候,家中還有常年哮喘的太爺爺,雙目失明的太奶奶,真是家大口闊。大奶奶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受到了鄉親們的敬重!

大奶奶有了孫輩和重孫輩以後,盡職盡責地撫養他們,有了什麼好吃的,總是騰給後輩。有一年五一節,大伯和小伯回老家幫忙插秧,順便買了幾斤肉來包餃子,本想接大奶奶來吃個夠,可是,她把幾個孫子、重孫子都帶來了,餃子蒸了一鍋又一鍋,一出籠一眨眼就沒了,最後,大奶奶就吃了2個!

“大奶奶心疼兒孫,多少次,送到嘴邊的美味她都不忍心吃下,真是兒多母苦!”大伯對我說,他再也找不到機會,讓大奶奶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頓餃子了。大伯說的時候,我看到他的眼角掛著淚花,我心裡也是酸酸的!

大奶奶不僅疼愛兒孫,而且顧全大家。大伯常聽爺爺講起甲午年發水災的一段經歷。那時,家裡糧食很緊張,大奶奶孃家的父親給了她2塊錢,她都拿出來買了幾袋麥麩子,讓全家人度過了饑荒。在那極其困難的年月,大奶奶為我的爺爺和叔爺爺做鞋子、補衣服。這是多麼難得的姐弟情啊!

大伯還跟我講起,36年前,他考上了洪湖二中,大奶奶顯得好高興,說是家裡總算出了一個讀書人,就抱了一隻母雞送給我奶奶,給大伯熬湯喝,來獎賞大伯。大伯每當提起這事,總是忍不住熱淚盈眶!“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大伯聲音顫抖地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如今再也沒有機會報答大奶奶了……”

大奶奶,您一生勤勞簡樸,您一生勞苦功高,您一生品德高尚,您是我永遠懷念和敬愛的先祖啊!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你的懷裡,能夠永安我那慈愛的大奶奶的魂靈!

端午節的回憶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8字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裡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奶奶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於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奶奶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奶奶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她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姑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慢慢長大了,奶奶也去世幾年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奶奶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著,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裡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沙洲小學五年級黃小纖)

端午節的回憶 篇8

端午節的回憶作文40 ,399字

現在的端午節越來越沒有什麼味道了。小時候的端午節窮是窮過,但是過得開心點。

印象最深的當屬“碰蛋”。可能現在的小孩子都沒有這樣的樂趣了。小時候不象現在,想吃多少蛋就有多少。沒有逢年過節的,哪裡有好吃的。所以端午節每個人分了2個用艾草葉煮熟的鴨蛋,用毛線織的袋子裝著。拿到學校去,與其他的同學碰,看誰的鴨蛋最硬。贏的人(沒有被碰壞的)興高采烈的,輸的人也不見的沮喪,早點吃就是了。那時候的蛋可寶貴了,都捨不得吃。有時候藏了半個月再拿吃來,都壞了,不能吃了。

小時候喜歡過端午節還因為過節有新衣服穿。現在的小孩子什麼時候都有新衣服,所以也就不希罕過節了。

還有就是賽龍舟。大家熱熱鬧鬧,河裡的人在劃,岸上的人在喊。現在呢,大太陽的,9點多了,什麼領導才姍姍來遲,一講話,羅嗦1個多小時才開始。但是划龍舟就劃短短的幾分鐘。現在的划龍舟帶有很大的功利性質了,而沒有以前那麼單純了,也就失去了以前的吸引力了。

母親節的回憶 篇9

母親節的回憶作文50 ,521字

學中文的人,一般對洋節不感興趣。當人們熱熱鬧鬧過情人節、聖誕節時,我沒有絲毫的感覺,唯獨母親節,讓人有一種溫馨。

母親是一個家庭婦女。兒時記憶中的母親是忙碌的,不但要幹農活,還要操持家務。我們兄妹6人的鞋、衣服,都得母親一針一線縫出來。現在想想,不知她當初怎麼能幹這麼多的活。

印象最深的就是母親在農田裡幹活。那時我們家有20畝左右的田,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家中只有年邁的奶奶、母親和上學的我們。只有星期天,爸爸和我們才能幫母親乾點活。

記得上初中時騎自行車,中午回家後,奶奶做好了飯,催促我們吃完了飯,去田裡給母親送飯
。到了田邊,發現周圍人已回家,只有母親一人還在田裡拔草。母親穿著一件白底小蘭花的襯衫,從後面看過去,衣服的下邊已捲上去,露出晒得發紅的脊背,仔細一看已晒出一層又一層的皮。我說一定很疼吧,母親說哪有時間疼啊!

拿出送來的飯菜,母親用田裡的水洗了洗手,腳上沾滿了泥,就坐在田埂上吃起來。我把書包放在田埂上,下田拔草,等快上課時再洗了腳,穿好鞋襪去上學。

母親從沒給我講過道理,也從沒輔導過我的學習,檢查過我的作業,但一想起這一幕,學習上就從不敢偷懶。

今年的母親節,我給母親送了一束康乃馨,她說白白的浪費錢,但母親是笑著說的。

“六一”節的回憶 篇10

六一節的回憶作文60 ,658字

與共和國同齡的“六一”兒童節,已走過了六十個春秋,節日的內涵隨時代的變化在不斷豐富、更新。

回想走過的歲月,我們的兒童節曾這樣度過。當時的一幕幕,猶如在昨天、栩栩如生、歷歷在目。

那是一九七四年,在“六一”節到來之前,班主任告訴我們,“六一”節學校要請駐軍的“王幹事”給大家講“黃團長”的戰鬥故事。我們別提多高興、多激動了。大家期盼著這一天快些到來,一天又一天,時間過得太慢了,真有度日如年的感覺。

這一天終於盼到了,清晨,我們把凳子整整齊齊在校園內排成一個方陣,大家按順序坐好,以飽滿的熱情等待著部隊“王幹事”的到來,伴隨著歡迎的掌聲,一個軍容整齊、精神煥發、身材高大、面龐稍黑的軍人走向了講臺,王幹事向大家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隨後王幹事講的戰鬥故事把我們帶進了戰爭年代。炮聲、機關槍聲、炸彈聲交織在一起,硝煙瀰漫,為攻取城防,一次次被敵人的火力擋了回來,許多戰士倒在血泊之中,許多戰士身負重傷,戰鬥進行的十分艱難,黃團長焦急如荼,摘下帽子狠狠的說:機槍掩護,奮不顧身帶上突擊排衝向敵人的防線,黃團長爬上城牆,左、右手分別抓住兩個敵人的刺刀,就在敵人膽怯之時,黃團長一腳一個把兩個敵人踹了出去,隨即拔出手槍擊斃了敵人,由此將敵人的防線撕開了一個口子,部隊發起了攻擊,一舉奪取了這場戰鬥的勝利,這只是故事中精彩的一個片段……。

聽了王幹事的故事,我們被黃團長及他的戰友的英雄事蹟深深地震撼了……。

和平、幸福的社會環境,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必須珍惜這美好時光,發奮學習,努力向上,將來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