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追憶相關作文20篇

清明節的追憶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7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清明節,我們一家三口坐著車,前往奶奶的所在的地方。

到了奶奶的前面,爸爸和媽媽點燃了蠟燭,擺在奶奶的前面。一縷縷細雨,在我周圍落下,一片片輕霧瀰漫在我身旁,一刻刻情景也浮現在我腦海中……

在我4歲那年,特別愛玩,而且一玩就停不下來。又一次,奶奶在洗衣服,我則在大廳裡看電視,忽然,一隻黃蝴蝶從窗外飛過,我就立馬跑出去,試圖把它捉回來。

我跑了出去,那隻黃蝴蝶忽高忽低地飛著,我看準時機,跳起來,向那隻黃蝴蝶抓去,可是它用那靈活的身法躲過了;我準備在試一下,又被它那華麗的舞姿躲過了;之後,我又試了幾下,可還是沒捉到。正當我絕望之際,我用盡最後的力氣向它跑去,卻沒有注意前面地一塊石頭,我摔倒了,非常大聲地哭了起來。

奶奶聽到後,嚇了一跳,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跑出來,看到我躺在地上,連忙把我抱起來,哄著我,臉上露出了皺紋。奶奶找來了紫藥水,用粗糙的手上那龜裂的手指拿著棉花籤放在紫藥水中再拿出來,輕輕的塗在我的傷口上,我哭得更厲害了,奶奶吹了吹我的傷口,再拿了一顆糖果喂在嘴巴我,我頓時不哭了。奶奶搖著我,我漸漸入睡,奶奶那佈滿皺紋的臉笑了。奶奶把我放到沙發上,又去幹那煩瑣的家務活了。

同樣是那年,我在屋子裡玩,奶奶叫我上樓,我不知道要幹嘛,卻聞到了一股香味。一上樓,就看見了荷包蛋,我拿起筷子夾起來,一口下去,不知怎麼,感覺那麼好吃,奶奶笑著說:“如果你喜歡吃,以後我天天做給你吃。”我笑了,吃了整整兩個。

我回過神來,自言自語道:“可能荷包蛋裡,還藏著一樣東西——奶奶對我的愛。”

這裡下著毛毛小雨,可我感覺我心中下著傾盆大雨。我的一顆淚珠,和雨水,同時而落。

清明節的回憶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0字

今天4月4日清明節,天空如此陰暗,像要下場傾盆大雨,但阻止不了我去給外婆掃墓。看著墓碑,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和外婆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

那時我才四歲,從小和外婆住在農村,是外婆一手把我帶大的。我和外婆之間的感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記得那時每天上幼兒園,外婆都會在我口袋裡準備兩個雞蛋。有時我吃膩了,說不要,她就會偷偷地把雞蛋放進我的書包裡。現在我明白:外婆是怕我餓了。有一次,我和鄰居打架,臉也被她抓傷了。回到家裡,我以為會被外婆責罵。沒想到她二話不說直接跑到鄰居家去為我討公道。現在我明白:外婆是怕我再被別人欺負。

一轉眼,幾年時間過去了,我也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常年在外地,只有過年才回來。聽爸爸跟外婆說:“媽,非兒要讀小學了,鄉下的教育不好,環境條件也不好,而且你身體也不好。我想帶她回……”沒想到爸爸媽媽這次回來是要接我回城裡讀書。我一下子就急了,大聲說:“不!不!我不去!我就不去!我要和外婆在一起……你們說不要我就不要我,現在想要我就帶我走,我不去!”我抓住門框,死死不放。爸爸一把把我抱上了車。我兩眼淚汪汪的哭喊著要外婆。外婆在車窗外說:“我會來城裡看你的,菲兒要聽話。”

沒想到這次的離別,竟然是永別!直到放暑假我回老家時,才發現老家的一切都變了,沒有外婆的家顯得冷冷清清。原來爸爸媽媽怕我過分悲傷會影響我的學習,就一直把外婆去世的訊息隱瞞著我。我沒有責怪爸爸媽媽,我知道他們和外婆一樣都是為了我好。我傷心了好幾天,把該流的淚都流乾了,但我知道我應該變得更優秀才能報答外婆的恩情,於是我不再哭了……

從這以後,每年的清明節和暑假,我都要回老家,去外婆的墳前靜坐,向外婆默默訴說無盡的思念。

陰暗的天空突然亮了許多,太陽好像要出來了,似乎是外婆在看著我笑了。我也跟著笑了……

清明節的前奏 篇3

國一作文 ,564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充分展現了清明時的風采。今日正值清明前夕,我們七年級全體師生來到了烈士陵墓,進行祭奠。

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掃墓之旅。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一身輕鬆,儼然將這次活動當成了一次春遊。路,我們還在走,但體力缺不配合的告罄了,路旁的野花爭奇鬥豔,在春風的吹拂下左右搖擺,分外妖嬈。不過,此時此刻在我們眼中卻好像在嘲笑我們一般。在萬分煎熬中,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整理好心情,我們整齊的站在烈士的陵墓之前,用默哀的形式為烈士的亡靈所祭奠。我們還向烈士墓敬獻了花圈,希望以此來表達對他的感謝和敬意,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今日的和平。之後,我們全神貫注的聽了老師和學生代表慷慨激昂的講話,依依不捨得離開了那裡,結束了掃墓的活動。

歸途中,以前的疲憊與不情願,一掃而盡,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嚴肅與感激。回去的路上,大家的態度煥然一新,邁著整齊的步伐返校,心中感受頗多。

我們應該感謝烈士,是他們換來了今日的中國。烈士們賦予了我們太多的美好,人們應當用一顆美麗的心靈去回報他們,親手撒下希望的種子,待來年春天的時候,為祖國穿上新裝。播撒種子,收穫希望。以後,我們應該多進行此類活動,來回報他們。

清明的前奏如此動聽,它圍旋在我們身邊,久久無法逝去。

清明節的風箏 篇4

高一作文 ,809字

最早知道有“清明”這個節日是在我七歲的時候。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七歲的我在外公不厭其煩的教導下,終於完整的背誦出這首詩。“外公”什麼是清明呀,清明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這是一個紀念先人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會掃墓、燒紙、祭奠地下的親人。

一個七歲的小女孩終究是不懂這些的,正如她不懂外公那聲深深的嘆息一樣,在我眼中,清明只是嫩芽初吐,草長鶯飛的景象,還有……那片綴滿五彩斑斕風箏的天空。

記憶中,每到清明,外公便會帶著我去老屋後的草坪上放風箏。佈滿老繭的大手握著我的小手,叫我要抓住風箏的線軸,然後說:要逆著風向跑,風箏飛起來後要鬆鬆線,然後……可那時的我不願意聽他多講,小小的心被興奮和快樂充的滿滿的,我迫不及待地掙脫外公,帶著風箏跑起來,鬆開手……風箏飛起來了,飛的好高好高,我歡呼著奔跑,我急忙鬆線,線軸脫離了我的手心,風箏從高空飄落,拴在樹上。

我哭成了淚人兒,外公不停地哄我:“乖乖,別哭了,外公再給你買只新的。”“不!我就要那隻蝴蝶的!”我甩脫外公牽著我的手,哭鬧地更凶。

於是,在那天放風箏的小朋友,都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年老的外公踩著藤凳,一手握著一根竹竿,費力地伸向那隻五彩的蝴蝶風箏……

黃昏時,外公看著捧著風箏破涕為笑的我揉揉自己的腰,也笑了。

後來,外公更老了,不能陪著我一起放風箏了,只是微笑著坐在那裡看。

再後來,外公便死了。那一年的清明,我沒有放風箏。

今年的清明節,我去公園踏青,公園的大門口熱鬧的很。有好幾個賣風箏的小攤,一群大人和孩子擠在攤前,開心地挑著風箏。

我遠遠的注視著那隻色彩絢麗的蝴蝶風箏,我知道,它飛在天空一定會很美。

我拿著這隻風箏走向公園最大的草坪,草坪上有很多人,手中拿著線軸本報這。“要逆著風向跑,風箏飛起來的時候鬆鬆線,然後……”

耳畔響起了那熟悉而蒼老的聲音,我高高地舉起風箏,逆著風向奔跑,那一刻淚水蓄滿了我的眼眶。

清明節的思念 篇5

國一作文 ,621字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是遠足踏青的好時節,也是祭奠並懷念先人的日子。

早晨,天氣陰沉沉的,不一會下起了毛毛細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墳前祭拜親人。姥爺的墳墓,掩藏在雜樹叢中,墳頭上,好久沒有人來清理,已是雜草叢生。我們來到到了姥姥和姥爺的墓碑前,墓碑上面刻著兩個大字—怀念。

是啊!我是多麼想念他們,特別是姥爺,他對我的關懷,我一直銘記在心。

記得有一次,我對姥爺說:“姥爺,我想去買東西吃,能不能給我一點錢。”老爺果斷的說:“走,現在就去。”他便披上他的大衣,戴上他的帽子,拿起柺杖牽著我的手著去商店。到了商店,他從口袋裡拿出五元放在櫃檯上,對店主說:“只要她要吃什麼都給她,這些我放著這了,不夠再向我要。”鄰居家的小哥哥遇見了,便向他媽媽要五角錢買吃的,媽媽不給,他又向爸爸要,爸爸也不給,他就在旁邊哭,但不管怎樣,他爸媽還是不給,姥爺看到了,便拿出一元說:“怎麼連五角錢都不給。給,拿著去買東西吃。”就在姥爺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裡,他因為身體虛弱不能起床,每天都躺在床上,牙也快沒了,吃飯只能靠咽,誰知,有一天他便永遠的長眠不醒了。

“來,快給姥爺磕頭吧。”爸爸的叫聲打斷了我的回憶。我聲俱淚下,撕開捆綁紙錢的帶子,把紙錢燒給姥爺,然後,鄭重地給姥爺跪下,感恩姥爺在世時給我的關心和照顧,希望他們在天堂一路走好。

回家的路上,雨一直在下,冰冷雨滴的劃過我的臉龐,直至淋溼我的內心。

又是一年清明時,又是一段思念情!

清明節的懷念 篇6

國二作文 ,852字

在祭奠先祖的清明節,大伯給我講起了我那慈祥的大奶奶。她是兩年前的5月10日去世的,想到平常大奶奶對我的疼愛,14日送葬那天,我因為手臂摔傷手術住院,沒有參加她的葬禮,我很傷心。

今天,大伯深情地講起了大奶奶的往事,我的眼前似乎浮現出她的音容笑貌……

大奶奶一生共養育了六個子女,就是我的四位堂伯和二位堂姑。為了養活他們,大奶奶常年不辭勞苦地幹活,頭頂朝陽出門去,肩挑明月收工來,掙的是頭等工分,吃的是粗茶淡飯!大伯告訴我,那時候,家中還有常年哮喘的太爺爺,雙目失明的太奶奶,真是家大口闊。大奶奶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受到了鄉親們的敬重!

大奶奶有了孫輩和重孫輩以後,盡職盡責地撫養他們,有了什麼好吃的,總是騰給後輩。有一年五一節,大伯和小伯回老家幫忙插秧,順便買了幾斤肉來包餃子,本想接大奶奶來吃個夠,可是,她把幾個孫子、重孫子都帶來了,餃子蒸了一鍋又一鍋,一出籠一眨眼就沒了,最後,大奶奶就吃了2個!

“大奶奶心疼兒孫,多少次,送到嘴邊的美味她都不忍心吃下,真是兒多母苦!”大伯對我說,他再也找不到機會,讓大奶奶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頓餃子了。大伯說的時候,我看到他的眼角掛著淚花,我心裡也是酸酸的!

大奶奶不僅疼愛兒孫,而且顧全大家。大伯常聽爺爺講起甲午年發水災的一段經歷。那時,家裡糧食很緊張,大奶奶孃家的父親給了她2塊錢,她都拿出來買了幾袋麥麩子,讓全家人度過了饑荒。在那極其困難的年月,大奶奶為我的爺爺和叔爺爺做鞋子、補衣服。這是多麼難得的姐弟情啊!

大伯還跟我講起,36年前,他考上了洪湖二中,大奶奶顯得好高興,說是家裡總算出了一個讀書人,就抱了一隻母雞送給我奶奶,給大伯熬湯喝,來獎賞大伯。大伯每當提起這事,總是忍不住熱淚盈眶!“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大伯聲音顫抖地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如今再也沒有機會報答大奶奶了……”

大奶奶,您一生勤勞簡樸,您一生勞苦功高,您一生品德高尚,您是我永遠懷念和敬愛的先祖啊!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你的懷裡,能夠永安我那慈愛的大奶奶的魂靈!

清明節的思念 篇7

清明節的思念作文70 ,664字

奶奶走了十七年了,這期間,我再也沒有去過奶奶的墳地,那種愧疚,無以言表。

一夜輾轉難眠,凌晨五點起床,簡單的梳洗,小弟開車,載我和父親,三人一起去鄉下給奶奶掃墓。

白天22度的氣溫,早晨還是顯出絲絲涼意,偶爾看到早起的人們,正在搭起攤位,稀疏的汽車相間駛過,一層薄薄的晨霧,正如我心中揮之不去的陰霾,奶奶慈祥的面容,與奶奶相處的點點回憶,不時在我腦海中閃現,思緒隨那賓士的車子跑得老遠……

東繞、西繞,經過路人的指點,到了,看到了,看到了那片生我、養我十六年的土地,整齊的麥壟,泛青的麥苗,似乎正在訴說著家鄉的巨大變化……

親切,油然而生的親切,踏著軟軟的沙土地,聞著大自然嫩綠的氣息,追尋著喜鵲嘰嘰喳喳的歡叫,我們來到村東頭莊裡的墓地,奶奶長眠的地方。

奶奶,我來了,您的孫女看您來了!

大片的沙土被人們幾番挖鏟,經過十幾年的風吹雨打,而奶奶的墳依然那麼渾圓,感謝墳前那幾株高大的野草,長年與奶奶做伴,墳頭剛剛展露嫩芽的刺竹,似乎正與奶奶一起見證時代的變遷,周圍一座座新墳,讓人感到奶奶並不孤單。

“奶奶,我來看您了,我來給您送錢”,我哽咽的叨唸著,止不住的淚水奪眶而出,燒紙,幾億的票子,光閃閃的金元寶,透過若明若暗的火光,我彷彿看到了奶奶在天堂裡,生活得幸福、安詳……

奶奶,給您的錢一定要收到啊!

添墳,爸爸和弟弟已經是揮汗如雨,他們用這樣給奶奶搭建新房的方式,來表達對奶奶的深深思念……

奶奶,我走了,明年的清明節,我再來陪您!

8點整,帶著無限的悲痛,我一步一回頭,踏上了返回的旅程。

此去一行,了卻了我多年的心願。

清明節的情思 篇8

國一作文 ,786字

“清明時節雨紛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我們家去上墳這天沒有下雨,但是我們的心情也是很沉重的。來到了先輩們的墳前,心情愈加的沉重。我們默默地準備著上墳該做的一切。

墳旁的草木和莊稼長都長得鬱鬱蔥蔥的,野花已開了不少;白色的蝴蝶在花草叢中翩翩起舞;嘰嘰喳喳的小鳥而在林間亂躥著,被一陣鞭炮聲驚嚇著在天空盤旋著;天空很藍很藍,雲很白很白;風溫柔地拂過我們的臉龐,彷彿在說著:別傷心了,他們只是到另一個世界去了。然而想起奶奶生前對我的許多好處,我卻終不免有些傷心和失落。奶奶生前總是教導我要好好讀書,說只有這樣長大後才會有好日子過。下雨天,雨水把鄉間的小路淋得非常的容易滑倒,這時奶奶就會送我去上學,有時甚至揹著我回家。該乾的家務活,奶奶也很少讓我做,總說我還小,等長大了再做,大多是讓哥哥們幫我做了。奶奶是這樣的疼我,然而她卻沒能等我長大就悄悄地走了,去了另一個在我看來該會是多麼黑暗多麼寂寞的世界,想起這些,我默默地流下了眼淚。家人已擺好供品,點好香燭,點燃紙錢,點響爆竹,我隨著大家一起給予奶奶磕了三個頭,願她在地下能幸福!

我們又陸續上了幾座墳了。走在曲折的山間的小路上,遠遠望去,已是春光無限。春風在輕輕地吹拂,河邊,草兒已紛紛鑽出了地面,正好奇地打量著這美麗的春景。溪水在潺潺地流動,那清澈的河流裡,活蹦亂跳的魚兒在自由遊動。看見這麼生機勃勃的景色,我真捨不得離開了……

此時,我已整理好情緒。想起在上墳時,父母總是叫我拜先輩們的時候,要說些請求保佑的話。比如說保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之類的。我卻不以為然。難道說了這些話,我的成績就更好了,身體就更健康了?這不免有些迷信。我認為上墳只是我們緬懷先輩們的一種方式而已。只要我們懷有真誠的感恩之心就足夠的了。我想告訴人們:用心去創造比前人的生活更美的生活,活得比他們更精彩,更有尊嚴,這,或許才是對先輩們最好的安慰吧!

清明節的感動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1字

清明節的時候,有人去墓前掃墓,而我則看了電視《信中國》,這個節目主要是讀烈士家書,緬懷烈士英雄事蹟。從這個節目裡,我瞭解到趙一曼和江姐兩位烈士在獄中寫給自己孩子的信。我感動得熱淚盈眶。

抗日戰士趙一曼在她兒子還有三個月的時候就參加了革命,後來被日軍抓到了。直到死時都沒有再見到她的孩子。她寫道:“寧兒,母親對於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我最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你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作為母親,她舍家為國,犧牲自己的生命,多麼讓人感動!

江姐在為革命工作的時候,被國民黨抓住,關到了渣滓洞牢房裡。敵人用酷刑逼江姐供出黨的祕密,把竹籤插到她的十個手指裡,把手釘到十字架上。江姐被折磨的死去活來,也毫不屈服,堅決不出賣組織和同志。她的英勇精神多麼令人敬佩啊!

我知道的烈士中還有黃繼光。黃繼光為了掩護戰友完成爆破任務,用血肉之軀擋住了敵人的機關槍口,為隊伍的前進掃除了障礙。

這些革命先烈在監獄裡、在戰場上,在各處,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才換來中國革命的勝利。無數的革命先烈,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令我們感動、敬仰。

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我們一定要牢牢守住,不能被任何人破壞。我們一定學習革命先烈英勇頑強的精神,刻苦學習,努力增長本領,長大為祖國效力。

清明節的來歷 篇10

國小二年級作文 ,300字

曾經有位偉大的詩人說過。清明時節雨紛紛,各上行人慾斷魂。沒錯這位詩人杜牧說的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的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4月4日人們都會到先輩祖先那裡去掃墓懷念祭祀他們。所以清明節又叫鬼節,掃墳節,冥節,與7月15中元節及10月15下元節共稱三冥節。清明節習俗掃墓,禁火,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插柳等

清明節相傳是始於春秋時代的普國,為了紀念普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普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隨從,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普文公。介子推卻躲到了深山。普文公去尋找。沒找到,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來。但介子推死也不出來。普文公很傷心把這天叫做清明節。

現在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歷了吧。

“清明節”的由來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想許多同學都知道這首關於清明節的詩,但是你們對清明節的來歷是不是很清楚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因國亂出逃,來到了一個非常窮的地方,這是他們的食物也沒有了,身邊只有介子推等幾個臣子了。重耳因長期風餐日晒餓的快不行了,介子推偷偷的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羹湯給重耳吃,但重耳並不知道這是介子推自己身上的肉,過了許久,重耳才知道並流下了感動的眼淚。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作了晉國國君後的重耳獎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臣子,但唯獨沒有介子推,許多人都未介子推鳴不平,勸他去面君討賞,但介子推並沒有去,而是帶著母親在綿山隱居。晉文公聽說後羞愧極了,親自帶人登門去請介子推,但這時的介子推已離家去綿山。晉文公帶人來到綿山,但莽莽大山,讓他們無法找到介子推,為了將他找出來,於是晉文公下令火燒綿山。大火併沒有將介子推逼出綿山,卻將他活活燒死了。火熄滅後,大家看到的是介子推揹著母親,靠著一顆大柳樹燒死了。晉文公見狀十分悲傷,這時大家在樹洞裡發現了一封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去時,發現那棵老柳樹又復生了,所以,寒食節的後一天是清明節。

看了這個故事你們是不是對清明節有了更多的瞭解。

清明節的雨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7字

清明是一個伴隨綿綿細雨來到的,這清明雨的來到總是勾起人對逝世的親人思念之情。

這一天清明的早上,天氣陰沉沉的,空氣中迷漫淡淡哀傷,我也被這種氣氛感染到了,心情也隨著這種氣氛低沉了下來。吃完飯後,就被爸爸媽媽叫去掃墓,拿著香紙、鞭炮,踏上了掃墓的路。

在去的路上,下起了毛毛細雨。山上的路本來就不好走,再加上上下雨一打滑,但山上空氣很好,一路上小花啊,小草啊,我全然沒心欣賞,小鳥歡快地叫著,蟲兒開心地鳴著,我也沒心地聆聽著。我們來到了太姥姥的墓前,把雜草給拔去之後,燒一些香紙來寄託對天國那的太姥姥的思念,便離開了那裡。走前我望著那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面憂愁。

雨越下越大,山上的小樹苗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看到這樣的情景,激起了我一股思念之情。想了想太姥姥生前慈愛的笑容,對我的愛撫,頓時我淚流滿面。此時,大家都流下了淚,雨並沒有停下,在雨中,我們也分不清哪那是汗珠,哪裡是淚珠,哪裡是雨水,我真想對您說:“太姥姥,您在天國就安心吧。我在下面會好好的,您在天上看,也要保佑我。”

遠處的杜鵑花,開得是那樣的紅火,聽大人說,杜鵑花又被稱為清明花,它們之所以在清明節開放,是因為我想能把這份能給人心情穩定的心情帶給天國的太姥姥。於是跑了過去,摘下幾朵花,送給了身在天國的太姥姥。

清明節每一年都有,但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情緒,而這種情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願太姥姥在天國幸福安康!

來自清明節的一封信 篇13

寫信作文 ,741字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在不知不覺中,她,已經走了三年了。很快清明節又到了,我不得不又想起你—我的姐姐。

記得有一次,我如同往常一樣,開心的放了學。媽媽就把我接回了家,當時,你一見到我,就生氣的對調皮的我說:“你怎麼又在我本子上畫畫?”聽了之後,我嬉皮笑臉的說:“我就畫,你打我呀。”姐姐拿起本子剛要扔過來,又把手放下了,轉頭就往房間裡跑,“啪”的一聲,把門用力的關上了。

不一會,媽媽就跑過來對我說:“你又惹你姐姐生氣了?快去哄哄她。”我應付的說:“好,一會就去。”我先玩了一會平板電腦,玩著玩著,覺得無聊,就去房間找姐姐。剛到房間門口,就輕輕的敲了敲門,剛敲完,姐姐就生氣的來了句:“滾!”然後媽媽就喊我去練鋼琴,剛練了一會就不想練了。媽媽見我不想練琴,很生氣,說了我幾句,把我說哭了。姐姐聽見我哭了,就飛快的跑下來安慰我,當時我心想,姐姐剛才那麼生氣,看見我哭了,還跑出來安慰我,頓時,感覺心裡非常暖和。

可是一天早上,我和以前一樣,吃過早飯,就去上學了。上英語課的時候,心裡並沒有什麼感覺,可是過了一會,眼皮一直不停的跳。總感覺有什麼事情要發生。到了上數學課的時候,忽然數學老師的電話來了,然後老師就直勾勾的看著我。之後就把我叫了出去跟我說:“你姐姐今天早上做手術了。”我聽了之後,心裡就像有一塊石頭一樣,特別沉。接著中午很快就到了,媽媽打來一個電話,撕心裂肺的哭著對我說:“你姐姐沒了。”接著電話就掛了。

我心想,怎麼會呢?為什麼這快?這是夢麼?為什麼這麼假?一個接一個的提問,從我心中冒出。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不管是人、動物、植物,這些生命都是那麼的脆弱,就是一瞬間的事情。所以,在活著的時候,要好好的珍惜。

在這裡我特別想和我姐姐說一句話:“姐,我想你了!”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前,一場傾盆大雨下了個透,去掃墓的人,臉上也是充滿著無盡的思念,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絲絲憂愁與哀念。

這一天,大多人都會去掃墓,我們也不例外,手捧一束菊花,去緬懷已離我們而去的先輩,心中的懷念噴然而升,回憶起往事,心裡還是酸的。往遠處望去,又是一片炊煙裊裊,讓人們看得迷離恍惚,朦朧之中又帶著一絲清醒。

清明節,淅瀝瀝的小雨彷彿也襯托著人們那有點壓抑的心情,每人的心裡都充滿沉靜,一絲絲,一縷縷的愁念,縈繞於身,無法散去。人們都不捨地離去,還想再多看一眼那已逝的至親,心中滿是眷戀,不捨之情。

整理好心情,我們出發去採艾草,這天氣,讓人捉摸不透,雨。時而停,時而又下了起來,空氣很清新,採一朵艾草,捧在心頭,我彷彿又看到了先輩對我們意味深長的教誨;聞了聞,一股艾草獨有的芳香撲鼻而來,我彷彿聽到了先輩語重心長的一番話語。雖然他們已離我們而去,但他們對我們深沉的愛,為我們做的一切,也早已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裡,永遠無法忘懷。

開始做了,我們認真地做著,雖然其形狀,外觀不那麼美觀,但那其中的每一隻艾餃,每一個清明果,都是我們精心調製而成。更重要的是,裡面包含著我們對先輩深沉的回憶,不變的愛意,還有我們對他們真切的懷念。這一隻只艾餃是承載著愛的,這一個個清明果滿滿的裝著我們對他們的愛意。這並不是一隻普通的艾餃,而是一隻一隻意義非凡的艾餃,裝著我們永不變的敬愛。

清明節,是一個懷念祖先的節日,先輩們永遠在我的心裡,永遠是那樣,那樣讓我敬愛!

清明節的思念 篇15

國一作文 ,717字

“叮鈴鈴…叮鈴鈴…”手機的鬧鈴不停的想著,把我們一家人從睡夢中驚醒。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所以我們早早地洗漱完畢吃早飯,和已經約好的親戚們一起去為我的外公掃墓。我們一家人坐車趕往樓下山,但是因為去那座山的人太多,所以堵車堵了好久。到了山下,我們把車停在一個角落。然後從後備箱拿出那些為外公燒的紙錢,紙紮的生活用品以及一盆盆鮮花。

一路上,一簌簌映山紅向我們露出笑容彷彿春天的氣息注入到我的心田間,讓我心曠神怡。到了山頂,我們已經是汗流浹背,但仍然不休息一下,就去為外公掃墓。我們先把墓前的灰塵掃乾淨,又把墓前整理了一番,最後把幾盆花放在墳墓前。點上幾隻蠟燭和香。我們用周圍的花崗岩搭了一個擋風的屏障,然後在裡面點上火。慢慢地把那些紙錢一點一點的燒給外公。在把紙錢燒給外公的時候,我的心不知為何變得如此難受,回想起我與外公的往事。眼淚就像止不住了一樣往下流。看著眼前的這一團火,我彷彿看到了外公,我不禁想起了外公在世時與我相處的點點滴滴。

最令我最難忘的,就是每次在學校接送日的時候,外公都要從宿舍一樓一級一級地走到六樓來到我的寢室幫我整理衣物。看到他幾乎每次都是滿頭大汗的上來,我有幾次問過他。外公,“你累不累?”他總是先都是擦掉臉上的汗。說,“我不累。”下樓時他總是自己拿最重的東西,而不從讓我拿東西。每次我學習成績有一些下降,他總是鼓勵我。希望盡他自己最大努力,讓我的成績上升。看著眼前的火慢慢散去,我從回憶中又回到了現實。擦乾了眼淚。媽媽說,讓我們拜幾下吧!於是。我們每個人都拜了三下。希望外公在天堂,祝福我學習成績提高考上重點學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雖然沒有下雨。但是我對外公的思念永遠也不會改變。

清明節的風俗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709字

【篇一:清明之樂】

沈語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認為清明是一個很悲傷的,寄託哀思的節日,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清明更多的是歡樂。

清明節是因為這時春和景明,景物清潔而明淨,因此才有了它的名稱—“清明”。

清明節的習俗很多,如踏青放風箏,吃清明糰子,當然,我最愛吃的是清明糰子,不過要吃也得先做出美食來。做清明糰子就像包包子一樣,翡翠一樣的皮裹在餡的外邊。搓得圓圓的一個清明糰子就做好了,最後把清明糰子放入蒸鍋十幾分鍾後便清香四溢,再一嘗更是美味。

其次就是踏青,出門便可聞到一股被雨水沖刷過淡淡的青草香味,一路踏著春天的美景,路旁的小樹,剛剛抽出短短的嫩芽兒。天朗氣清,路邊的各色鮮花更是絢麗繽紛,就像春天的調色盤一般。

清明的習俗有很多,我們把清明的習俗傳承下來的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春天快樂,不負春光,享受其中!

【篇二:清明的風箏】

常芷萱

當小草探出了它的小腦袋,當冰雪融化、萬物復甦,當桃花露出了粉紅的笑臉時,正是清明時節。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我來到草地上放風箏。我一手緊握線軸,另一隻手把風箏高舉過頭頂。我心裡默唸“三、二、一!”在風來之時,飛奔起來。然後我輕輕鬆開了手,風箏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又像一個喝醉酒的漢子,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我好不容易讓風箏飛上了天,正在高興之時,風箏卻直直地栽了下去,掉在了地上。我急忙撿起風箏,做了調整。這一次,風箏終於飛上了天空!

與此同時,其他風箏也陸續飛上了天。瞧!那邊的“老鷹”在天上自由翱翔,這邊的“金魚”則把天空視為水下天地,還有“蜈蚣”、“蝴蝶”“燕子”等等,各種各樣,美極了!

風箏帶來了春天的訊息和快樂,我愛風箏!

清明節的故事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540字

每當到四月五日的時候,媽媽就帶我去山上給太爺掃墓。那個地方陰森森的,而且冷颼颼的,霧也特別大,因為平時人很少,所以陰森森的。來掃墓的人有的拿著新鮮的水果,有的拿著一些上好的鮮花擺在去世的人的墓前,來懷念他們的親人。在那裡,我覺得都快把腦子嚇傻了,最可怕的就是在火葬場上把屍體放在火堆裡燒成骨灰!

就在我害怕的時候,媽媽以為我怕鬼,所以對我說:“世界上並沒有鬼。”不過媽媽猜對了,我就是看恐怖小說看的,所以才越想越害怕。然後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傳說在古代,有一位叫重耳的國王,因為自己的國家快被打敗了,便準備逃到山上躲避。在逃亡途中,重耳又渴又餓,就累倒了,這時,其中一位跟隨他的大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大塊肉,煮了一碗肉湯給重耳喝,重耳喝後漸漸恢復精神。當他發現這塊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來的時,流下了眼淚。後來,有的人勸介子推向重耳面君討賞,介子推最討厭這種人了,於是介子推帶著老母親到山上居住了,重耳聽說後,急忙去找介子推,上山霧很大,有人建議放火燒山,介子推看到後一定會逃下來的。火滅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早被大火燒死了,裝介子推的屍體時,人們發現一封血書,上面寫著: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於是重耳把這一天就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傳說真離奇啊!

清明節的雨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12字

“南山北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每到這個時節,人們都會用各種方式去祭奠親人,懷念革命先烈。

今年的清明又是陰沉沉的天,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如同我的心情十分沉悶,因為每到此刻,我都會更加思念我已經去世的親人—我的外公。

外公,您離開我已經有七年了,還記得您離開我們的那一天是一個傍晚。您雖然被病魔折磨得枯瘦如材但離開得那樣的安詳。您知道嗎?在您離開的那一剎那,病房裡只剩下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哭泣聲。我那時候才四歲多,還不懂什麼生死離別,但看到媽媽和外婆哭得那麼傷心,我也跟著大哭起來。

後來,媽媽經常跟我講起您,講您每次外出回來都會跟我買我喜歡吃的棒棒糖;講您每次從外面回來我都會搖搖晃晃地直奔到您的懷裡,而您則每次都會用您那雙溫暖的雙手把我舉得老高,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舉高高了喲,舉高高了喲……”;講您每天晚飯後總要推著我去外面溜達,不厭其煩地告訴我認識外面的萬物。剛開始我只是靜靜地聽著,在腦海裡搜尋著媽媽回憶的那些零碎畫面。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地明白您的離去意味著以後我再也得不到您的寵愛了,再也見不到您和藹可親的臉了,於是越來越多的思念堆積在心頭,憑藉我模糊的記憶,努力回憶起我們的點點滴滴。

這七年的歲月裡,我對您的思念您能感受到嗎?我想讓您聽到,又不想讓您聽到,因為我不想打擾您的清夢。對於您的離開,我是多麼的不捨,心裡有太多以前還來不及對您說的話,但縱使我現在說出了心裡的千言萬語,您又真的能聽到嗎?我想,上了山,您終於可以安睡了,可以不受病痛的折磨,可以不受世俗的干擾了。您留在我心底最後的一幕就是您離開時那安神的臉,外公,我想對您說:“您就安心地去吧,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快樂成長,不會讓您失望的。”

清明的夜是那樣寂靜,灰濛濛的,如若披上輕柔的薄紗,模糊不清,朦朦朧朧,但此時,我根本不能辨別,那模糊是因為下雨,還是因為自己的眼淚。

清明節的惆悵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3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春。”這首《清明》的作者是唐朝的杜牧,全詩表達了作者懷念逝去親人的思想感情。

要說清明的故事,那可真不少,話說,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荒無人煙的地方,重耳沒有力氣,站不起來。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給重耳做了一碗肉湯,重耳喝了以後,體力好了。19年以後,重耳當上了國君,重賞了他流亡的功臣,他就忘了介子推。有人勸介子推面君討賞,他最鄙視這種人,介子推打好行裝,悄悄跑到山上去了。重耳聽說後,就想把介子推請下來。可山上樹木太多,不好走,重耳就想把他薰下來,結果介子推死了,還留下了一封血書是:“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長清明。”之後,重耳為了祭拜介子推,便有了清明節。

話說了上面的清明故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清明的風俗——掃墓。

每當我們到烈士紀念碑前掃墓時,我的心情都無比的沉重,回顧以前那些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無不使我們感動,回想起那同仇敵愾、奮勇殺敵的吶喊,無不使我們震撼。當一朵朵白色的花敬獻在你們墓碑前,我們的心情格外沉重。為了我們祖國付出了多少血和汗,我們懷念你們,我們也愛戴你們。是你們用自己的身軀築成我們血的長城,是你們用那鏗鏘有力的吶喊教會了我們如何反抗,也是你們,我們才有了現在幸福的生活。我決定,從今天起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量。

同學們,讓我們緊握時代的接力棒,讓革命先烈們的吶喊響徹雲霄。

清明節的來歷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3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兩句描寫清明節的詩,總讓我們隱隱感覺到清明節是一個既悲傷又可怕的節日!其實,清明節一點也不可怕,只要我給你講一個古代的傳說,你就知道了。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一位公子叫重耳,他被流放到了外國。那時,因為糧食都被重耳和他的隨從吃光了,所以他們非常餓。有一次,重耳差不多快要餓死了,在緊急時刻,有一個名叫介子推的隨從,拿出一把小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熬成了湯,餵給了重耳喝。

後來,重耳慢慢恢復了體力,他們就繼續趕路。1年、2年、3年……19年過後,他們千辛萬苦回到了晉國。此時的重耳已經是一個身強力壯的男子漢了,他已經從公子的位置變成了晉文公。

自從他當了晉文公後,他就漸漸忘了忠心的介子推,介子推覺得非常傷心。所以,他就揹著他的母親,跋山涉水來到了綿山。

後來,晉文公發現介子推不在了,就讓大臣們去找他。他們找到了綿山,要在這麼大的綿山找到介子推並不容易,他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放火燒山,逼出介子推。等火熄滅後,他們在一棵燒焦了的柳樹下面發現了介子推的屍體。

介子推臨死前留下了一張紙條,希望晉文公做一代清明的君主,這就是清明節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