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而出化為蝶相關作文20篇

破繭而出化為蝶 篇1

高二作文 ,825字

愛因斯坦說過,踩著別人的腳步走路的人,永遠不會留下自己的腳步。不管你走得再遠,再舒坦,那也是別人的路,而不是你自己的路。我們要敢於開闢屬於自己的道路,留下那獨一無二的腳印。

破繭成蝶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有的毛毛蟲敢於突破自我,衝破重重阻撓,得以重見天日,羽化成蝶,翩然飛舞,流連於花香之間;而有些毛毛蟲呢,在連續幾天碰撞無果的情況下,只好認命地放棄了活下去的信念,枯死蛹中。

若得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就應當拿出勇氣來,執著於信念,敢於突破,敢於改變自己。現代社會,有很多人,因循守舊,生活在框框當中,重複著別人說過的話,做著別人已經驗證過的事情。這樣的生活是單調的生活,沒有思想的生活……

人要有一點冒險的精神,人生不能只做有把握的事,要堅信自己的小宇宙,敢於去闖蕩。一位中國留學生來到澳洲找工作,千辛萬苦找到了一份工,臨末,主管問他,你有車嗎?你會開車嗎?因為這份工作需要有車。從來沒有摸過方向盤的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會!主管說,四天以後,你開車來上班吧。四天之後,他果真開著車來了。原來他借錢買了一輛二手車,第一天跟別人學車,第二天自己摸索著練習,第三天他能歪歪斜斜地開車上路了,第四天,他就開車來上班了。不久之後,他就成了“澳洲電訊”的業務主管了。這是奇蹟,這又不是奇蹟。正如邁克迪塔卡所說,除非你停止嘗試,否則就永遠不會是失敗者。正是有這份敢拼的精神,才讓他的人生熠熠生輝。

上帝給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平等的,當大多數人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過著為生計而奔波沒什麼理想的瑣碎日子時候,那些我們眼中的成功人士已經有夢想了,在我們慨嘆這些夢想簡直是痴人說夢,遙不可及的時候,他們早已經抓住機遇,開始創業了。當大家看到他們他們的赫赫成果的時候,也想去挖一桶金的時候,他們已經轉戰另一個戰場了,江湖上只留下他們的傳說。他們永遠是被追隨者,卻很難被超越。

創新是一場冒險的歷程,你要果敢堅決,你要去超越自己,改變自己,成為世間獨一無二的那個你,你準備好了嗎?

破繭而出的春 篇2

國二作文 ,625字

冬天是厚厚的繭,而春則是厚繭中柔弱卻又堅強的蝶。

春是無形的網,走在路邊,細細感覺,便能發現它的內涵。

太陽是那樣溫暖地撫摸著大地,給予春重生的力量。但今年的春卻是那麼地遲:馬路邊的梧桐樹還是裹著杏色的布,每次看見都讓我心煩;樹下的草依舊是死氣沉沉地躺著,化身淺棕的棉被,嚴密地覆蓋於大地上。“唉,春呢?你在哪裡?”我不禁感嘆起來。

等等!我放慢了步伐,開始鎖定遠處的色彩。一陣微弱的風拂過,大概是春風吧,卻能使那點鮮明的綠在灰暗中顯露出來。是芽!是春天靠掙扎而伸出的新生命!前幾天路過時還沒有的,這定是剛長出來的。它摩拳擦掌,靠自身來取暖。風吹彎了它的腰,不一會兒又顫抖著挺起身來。我的視野變得明亮起來,世界在一瞬間柔和了起來。我的心裡陣陣暖意湧過。

春是藏不住的,冬的枷鎖擋不住自然的腳步。被冬所塵封的東西,會悄無聲息地被春消融。

不知不覺便到了河邊,我知道,春在水中紮根、生長。冬天的水是停止的時間,夏天的水是狂熱的舞者,秋天的水是淡淡的愁情。唯有春天的水,是一顆顆被敞開的心房。春天的水融化了冬天的堅冰,給人和自然希望的種子,待它慢慢成長。

春是生命,春是生命間的溫暖。被寒冷驅逐的鳥兒,彷彿戀家似的又跑了回來,默默地停在了我旁邊的一顆蒼涼挺拔的樹上。我正打算回家,可看到了這隻鳥可愛的舉動,又不禁多看了幾眼。

春是一把琴,撥動了人們的心絃;春是一支畫筆,用它的筆尖描繪出新的事物;春是有生靈依附的萬物,跳躍著生命的旋律。春是蝶,正破繭而出。

破繭而出的飛蛾 篇3

國三作文 ,593字

上小學時,他就知道只有勤奮刻苦去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成績,才能讓家長滿意,才能得到老師重視。那時候也就覺得自己如一隻飛蛾,學校則是為他遮風擋雨的繭。

上了初中,功課繁多,每天的作業一大堆,試卷習題滿天飛,學習的壓力讓他喘不過氣來。每當他看到別人在外面嬉笑打鬧時,心裡就泛起一絲絲苦澀。成績是他唯一的安慰。他開始覺得學校只是一個束縛著他自由的繭,但他依然告訴自己:頑強拼搏,靠自己的努力破繭而出,成為一隻最好的飛蛾。

時光如過隙白駒,轉眼間他已是一位高中生了,只不過,他的信念開始動搖—他開始每天進出網咖,漸漸地發展到日夜沉迷於網咖,學會了說髒話,學會了打架,學會了徹夜不歸……他覺得那才是瀟灑,那才是自由。對學習,他早已失去耐心,他想,自己不用再苦苦囚困於那個繭了,他覺得自己已經是一隻破繭而出的飛蛾,可以自由飛翔了。對老師的忠告、家長的勸說,他充耳不聞,成績一落千丈,他滿不在乎。高考漸至,他仍然每天和那幫所謂的“兄弟”一起逃課,一起去“泡”網咖。

成績公榜那天,他被家人趕出家門,因為他名落孫山。一個曾經讓老師、家長感到驕傲的學生,居然連普通大學都考不上!他再也不敢走進那間網咖,他欠欠老闆太多錢了。此時的他,真正體驗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痛苦了。

看著太陽的淪落,他猛然醒悟:自己這隻過早破“繭”而出的飛蛾,根本就飛不起來。因為,他沒有體驗過破“繭”而出那一刻的痛苦……

破繭而出的喜悅 篇4

國三作文 ,722字

蝴蝶是一隻很漂亮的動物,它的身上有一種不服輸、不放棄的精神。

誰都知道它是由飛蛾演變來的,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它從飛蛾變成如今如此美麗的蝴蝶,其中痛苦爭扎的過程,如果當初它沒有這種精神,它現在就不會變得這麼漂亮了。

就像人一樣,只有懂得堅持,才能換得最後勝利,總是先苦後甜的。

今天我一個人坐在陽臺上,因為這次的一次考試,我考的很糟糕,所以看到的天空似乎也蒙著一層灰色。

爸爸走過來,說:“女兒,來,快來看看我新買的茶具。”

我面無表情地聳聳肩,一副無可不可的樣子,最終還是很不情願的走了過去。

爸爸用剛剛燒好的水泡燙一遍茶具,又在茶具裡放了茶葉,把水倒進去了,茶香隨著蒸氣飄進我的鼻腔,我來了一點精神,坐直了身子,原先乾癟的茶葉膨脹起來,舒展出一點葉的模樣,茶色淡青誘人,飄著清香。

我急忙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結果舌尖神經接觸到的竟是苦澀的訊號,我痛苦不堪地望著爸爸,爸爸卻笑了笑。

我坐在那裡繼續發呆,天下起了濛濛小雨,太陽也被烏雲遮住了。

爸爸接著又往茶杯裡倒入水,那股清香有增無減,味道似乎更誘人,爸爸叫我再去試試,我還是乖乖地端起了茶杯,不過這次我只是稍稍地喝了一小口,喝到嘴裡之後,過了一會兒,舌尖上居然冒出一種甜甜的清香味。我驚訝地看著爸爸。

爸爸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品茶就像品人生一樣,總是先苦後甜的,你不要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而感到氣餒,只要勇於品嚐第二次,第三次,你就會發現,苦澀之後是甘甜,是芳香。”

聽到爸爸的這番話,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爸爸謝謝你,我相信,不管是在以後的考試中,還是決定命運的中考,我一定都能嚐到勝利的甘甜。

這時,外面的一縷陽光從陽臺斜射進來,照在淡青的茶中……

人一定要敢於嘗試,才能換來最終的勝利。

“破繭而出”未成蛾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2字

我們家有二十多條蠶,養了快一個月了,其中有五六條已經結繭了,準備在繭裡睡上一頓大覺。

這些繭有兩種顏色:黃色和白色。為什麼會出現兩種顏色呢?我想這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吧,就好像有的小孩長得像爸爸,有的小孩長得像媽媽一樣。

蠶繭雖然顏色不同,但形狀大同小異,都是橢圓形的,只是大小不一,每個繭周圍都會有一張像透明薄紗一樣的絲把它固定在角落上。它們愛把家安在盒子的那些角落上,有一個還安在盒蓋的角落裡了,我都不敢開啟盒蓋了,生怕驚擾繭裡的蠶寶寶。

有一次,我給還沒結繭的蠶寶寶新增桑葉時,好奇心驅使我想出了一個念頭:何不把一個蠶繭剪破,親眼見一下蛹是什麼樣的呢?

說做就做,我拿出一把剪刀,把其中一個繭小心翼翼地挑出來,又用手捏了捏繭的頂端,確保蛹沒有靠近被剪範圍,便開始下手了。

可別小瞧這薄薄的蠶繭,剪起來還真費力。我真的敬佩古代勞動人民,竟然能把繭織成布—這麼堅硬的繭,我用剪刀剪了好一會兒才剪出一個小眼。我又順著這個小眼剪出一條縫,用手輕輕地剝開它,哈!一個赤褐色的小傢伙正懶洋洋地看著我呢!

我把它輕輕地從繭裡倒出來,嘿!原本軟軟的白面板蛹化之後變成了黃色,還挺堅硬的,身體縮短了一半,摸著涼涼的,好舒服。

它的頭上兩個黑色的眼睛,像戴了一個頭盔一樣,頭部被一層一層的膜給套住了。原本身體兩邊的呼吸孔還在,只是身體的每一節都被“鎧甲”一樣堅硬的膜保護著。

有人也許會說,把繭剪破這是害了這個蛹的性命,但我告訴你,這樣其實也沒關係。因為繭並不能幫助蛹變成飛蛾,只是起到一個保護作用。只要你不傷害它,它一樣可以變成飛蛾。

雖然我這條蠶“破繭而出”後還沒有變成飛蛾,但我會加倍保護它,爭取觀察到它變成飛蛾的全過程。

破繭而出的美麗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457字

從毛毛蟲到美麗的蝴蝶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毛毛蟲忍著痛苦變成蝴蝶,這個過程就如我的生活一般。

轉眼間到了六年級,我回想起我以前的快樂時光是多麼的有趣,就同毛毛蟲一樣,多麼無憂無慮,東跑西跑地玩著。

到了現在,我就要認真刻苦地學習。我現在有說不出的無奈,就像毛毛蟲一樣把自己裹起來變成繭,一個人在裡面呆著。

學習是那麼的殘酷無趣,作業一大堆,回家了還要被媽媽說,六年級是多麼殘酷的現實呀!正如毛毛蟲正痛苦地把自己身上的一層皮給脫下來。

但是痛苦終究是有回報的,我在考試中得到了好的成績,上課也能很快的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上課認真聽講了,也得到了老師和媽媽的表揚,就像毛毛蟲破繭而出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痛苦改變了自我。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的磨難,毛毛蟲有勇氣讓自己變成蝴蝶,難道我們就沒有勇氣讓自己也變成蝴蝶嗎?人需要堅持不懈的精神,就像毛毛蟲一樣。

在你們看來毛毛蟲是那麼的渺小,是一個很普通的昆蟲,但在我看來,毛毛蟲雖然很渺小,但是他的精神值得讓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這就是破繭而出的美麗!

破殼而出 篇7

國二作文 ,734字

我們在生活中無數次地吃過雞蛋,可是有多少同學真正看見過小雞從蛋殼裡鑽出來的場面嗎?給你講一個真實的趣事吧!

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和媽媽到農村的奶奶家去拜訪,正好趕上奶奶家的老母雞在孵小雞.我從來也沒有看見過母雞孵蛋,就趴在跟前好奇地看了起來,像是看電視那樣全神貫注。

那是一隻蘆花老母雞,正趴在草筐的一堆雞蛋上,傾注著自己的全部母愛。它對我們的到來,沒有表現出一絲地歡迎;相反,蘆花母雞兩隻通紅的眼睛裡充滿著對我們的敵意。這時,我看見老母雞身下的雞蛋有的殼已經破了,我還能聽到小雞娃兒在蛋殼裡面用嘴啄殼的聲音:“嗒,嗒,嗒嗒……”。

這時候,爺爺開始給我進行現場地講解。爺爺說:“孩子,你知道嗎?母雞孵小雞多麼不容易呀,它要在這些雞蛋上趴整整二十多天呀!這些天,母雞基本上是不吃不喝的,你看這老母雞都瘦成什麼樣子了。”

“嗒,嗒嗒……”我還在現察著那個雞蛋,那裡面的小雞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啄破堅硬的蛋殼,迎接自己的新生活呀!聽著爺爺的話,我知道了母雞的辛苦,突然,一個想法蹦了出來,我要伸出手來幫小雞一把,對,你自己啄殼太不容易了,我幫你把殼剝掉就是了。

可是我伸向小雞娃兒啄蛋殼的那隻手,一下子被站在旁邊的奶奶抓住了。奶奶說:“慧慧呀,這隻小雞娃兒只有自己啄破蛋殼,它才能活呀,你幫了它,也許就是害了它!”。

雞娃兒只有自己啄破蛋殼才能活!奶奶的話讓我心裡一震:原來小雞不能依靠別人的力量孵出來呀!柔弱的小雞娃兒憑藉一己之力,掙扎、奮力、破殼,獲得新生。我在遇到困難時,是不是應該想一想小雞的精神呢?我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學習上的難題解答出來;我應該用自己最大的智慧,把生活中的困難解決掉。

在這個假期裡,我最難忘的事情是在農村的奶奶家看小雞娃兒啄破蛋殼,奮力而出。

破繭而飛 篇8

國三作文 ,620字

春天萬物復甦,鳥語花香,茂盛的花叢傳來誘人的芬芳,各種昆蟲和蝴蝶在花間穿梭、飛舞,好不熱鬧。

一隻不起眼的枝幹上結掛著一個蛹,一隻蝴蝶的蛹。它睜開了眼睛,看見了外面的世界,同時也看到了另一隻翩翩飛舞的蝴蝶。這隻蛹被蝴蝶的舞姿所觸動,它的心中發起陣陣悸動,那是一種想飛的衝動,急不可耐的要破繭而出。它想飛,卻不捨這溫暖而安全的小窩,。它怕,怕自己破繭而出後會遇到危險。是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卻也危機四伏。於是,這隻小昆蟲便在自己的小屋裡觀察外面的繽紛世界,雖嚮往卻沒有飛出去的勇氣。

這是一隻懦弱的蛹,是一種坐井觀天的狹隘。未經歷過社會生活,被父母抱在懷中的我們就是如此。在自己的蛹裡總歸是狹隘的,只有衝出蛹去,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有誰願意永遠默默無聞呢?

美好的未來需要我們自己去創造,需要重破繭,振翅高飛。

那隻蛹一直沒有勇氣“走”出自己溫暖安全的小窩,直到有一天,一隻蝴蝶與它對話後,它懂得自己註定是要飛行的。在一個夜裡,它動了動,用盡自己全身的力氣將繭撐裂一個小縫,也許很困難,許久之後,它才蜷縮著身子附在繭上,它很睏倦,於是閉上了眼…。第二天,暖洋洋的陽光灑在它的身上,終於它能張開翅膀了。它醒了,動了動自己的雙翅,它飛起來了。多麼美麗,多麼年輕的一隻蝴蝶啊,四周都在為它喝彩。

不要畏懼外面的風險,只有經歷過了才能證明自己的實力,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要有“直掛雲帆濟滄海”般勇往直前的勇氣。

飛吧,衝破蛹繭,振翅高飛!

破石而出的蒲公英 篇9

勵志作文 ,510字

路邊一株株成熟的蒲公英種子在隨著風的召喚,飛向屬於自己將來的家。風輕輕的吹著,吹著,蒲公英起航了,乘坐在風無形的翅膀上,飛啊飛,有兩顆種子結伴停在了我的腳下。我找了一個地方,把它們埋下,我放了兩片枯葉和三塊石頭壓在上面。然後緩緩地走了,心裡在想著蒲公英會不會破石而出。

每一天放學,只要一有空我就會來到那兩片枯葉、三塊石頭的標記邊上,掀開枯葉和石頭來看一看有沒有發芽。日復一日,都是一個樣兒。

漸漸的,我把這株蒲公英給拋到九霄雲外了。再也沒有去看過它,彷彿它從來不存在似的。

一天,我突然想起了那個蒲公英,我再次來到了那個地方,眼前有一個比小草高出許多的一株植物,我認出來了,它就是蒲公英。再看看它的腳下,有三塊石頭和枯葉,就是曾經壓著它的那些石頭和枯葉,如今卻在它的腳下。

我可以想象,它當時奮力鑽出來,卻一次次被石頭和落葉壓了下去,經過一次次不懈努力終於鑽了出來,過程中,它有可能被石頭給弄掉了一片葉子,也有可能被石頭給壓彎了它細小的腰,但是因為每次的不懈努力,它最終長成一株茁壯的蒲公英。

我們人不應該跟這蒲公英一樣嗎?經過一次次的努力,就算路途中有困難,我們也應該一一克服,最終換來的成果是成功,是喜悅,是滿足。

破繭不一定成蝶 篇10

高二作文 ,866字

在生活中,“套子”幾乎無處不在,從班裡的班規、校裡的校規到社會的法律,這些無形的“套子”無一不約束著我們,我們總是呼籲要追求自由,打破枷鎖,可一味地追求自由就一定正確嗎?這不禁使我掩卷深思。

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曾認為:如果兩個質量不同的鐵球從同一高度自由下落,一定是質量重的鐵球先著地。千百年來,人們對此深信不疑,奉為真理。文藝復興時代,一位年輕的科學家勇敢的提出質疑,面對眾人們的嘲笑與不屑,毅然登上比薩斜塔,用鐵的事實推翻了這個錯誤的觀念。他一生勇於追求真理,從不墨守陳規、畏懼權勢,為牛頓的劃時代成就奠定了基石。他就是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

可是我們真的應該一味的掙脫這些舊觀念的套子嗎?我想不是的,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汽車之所以能在川流不息的車流中有條不紊的行駛,是因為有交通訊號燈和交通法規的約束,學生之所以能在學校中卓越成長,是因為有校規校紀的約束,我們每個人能安居樂業的生活在社會中是因為有法律法規的約束,那麼我們對於這些套子也應該極力的掙脫嗎?我想不是的。有一位行為藝術家在街頭辦了這樣一個活動,他坐在椅子上,桌子上有許多的道具,參加活動的每個人都可以對他做任何事,不用負法律責任,剛開始有的人在她的臉上亂塗口紅,到後來行為更惡劣,有的人開始用膠帶纏住他的身體,開始拿刀劃破他的面板。

可見,每個人心裡都有陰暗的一面,如果沒有法律,道德的約束,那麼心裡的魔鬼便會吞噬整個自我。試想,沒有約束的社會,殺人放火都不需要負任何責任,那麼這個社會是多麼的可怕,有人可能會說,我自己可以約束好自己,但是永遠別低估一個人內心的黑暗,所以我們都需要法律,道德的約束,因為只有在這種約束下,我們才能和平安寧的生活。

破繭不一定成蝶,掙脫桎梏後,迎來的也未必就是光明,對於那些陳舊的古老的,不合理的約束,我們應該極力地去掙脫,去追求所想要的自由,可如果去掙脫法律和道德,那麼剩下的便是無底的深淵,足以將你吞噬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