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小探祕相關作文20篇

科學小探祕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895字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運動量的減少,心臟病的發生率一路向上飆升。其中,心臟驟停就佔了心臟病死亡原因的63%。龐大的數字讓人觸目驚心,對此,我展開了關於心臟復跳的實驗。

首先,領取健康的大鼠作為實驗物件,再取一箱冰,箱體中放兩個燒杯。一號燒杯盛生理鹽水,二號燒杯盛自來水。準備一把小剪刀,一個1毫升的空針,四把大小不同的鑷子,3%戊巴比妥鈉(動物用麻藥)少許。一切準備就緒後,實驗正式開始。

我先於大鼠腹腔處注射麻藥。大約十分鐘後,為了方便實驗操作,避免意外受傷,還需將大鼠固定於鼠臺上。

第一次做動物實驗,我心情分外緊張。看著叔叔阿姨們操作熟練的模樣,到我這裡卻走了樣。我戰戰兢兢地用鑷子將大鼠的皮毛提起,剪刀在我的手裡顫得厲害,鑷子也掉了好幾次。我心急如焚,頭上都滲出了細細的汗珠。可越著急,手上的鐵傢伙就越跟我唱反調。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剪出了一個“S”形的口子。看著暴露的胸腔,跳動的心臟,我嚇破了膽,不禁驚叫一聲。朱阿姨聽見了,柔聲對我說:“沒關係,不用太緊張。你還是挺有天分的,我第一次做實驗時,還不如你呢。放輕鬆,沒事的。大鼠是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無名英雄。你過分地緊張,有百害而無一利。稍不留神,操作失誤,大鼠就會白白犧牲。”我使勁兒地點點頭,深吸一口氣,埋頭繼續苦練。這下,我從容多了。工具在我手中也顯得格外靈活。不一會兒,我就取出了心臟,小心翼翼地用鑷子夾起,放入一號燒杯中浸泡3秒,再將其放入二號燒杯中浸泡5秒,使其停跳後取出心臟,找到主動脈,用鑷子使主動脈被複跳機穩穩吸住後,用線繫緊於兩者連線處。此時,將鈣輸入已停跳的心臟中。突然,我被眼前神奇的一幕驚呆了,眼睛瞪得如銅鈴一般,嘴半天都合不攏。已經停跳了的心臟竟然又重新“砰砰”地有節奏地跳動了起來。我的實驗成功了!我終於解開了臨床上通過靜脈注射鈣劑,以搶救心臟驟停病人的謎團了。我欣喜若狂,似乎身上的每一個毛孔,每一個細胞都在歡笑。

做實驗雖然很辛苦,但是卻激發了我對科學濃厚的興趣。大千世界裡,還有著許許多多的未解之謎正等待著我們去研究。我立志,為了減輕人類的病痛,延長人類的生命,向著醫學研究的道路出發!

探索科學的奧祕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848字

星期四的中午,我坐在返程的車上,心裡卻還在興奮地回想著兩三個小時前,我們在寧波科學探索中心探索科學的奧祕。

我們在九點到達了令所有人都盼望已久的目的地—寧波科學探索中心。它由六個館構成,分別是宇宙、海洋、和諧家園、人體與腦、人體的技能、科學的樂趣。我們在宇宙中勘測八大行星,在海洋館探索大海的奧祕,在人體的技能裡驚歎我們看起來瘦弱、不起眼的身體……其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便是海洋館的“颱風體驗”了。

我們戴上眼鏡、耳罩,進入了颱風體驗的場地。這是一個半圓形的場地,正前方有一個大螢幕;半圓的圓弧上有一排扶手,像一個沒有桌椅的教室。“砰”一聲,燈滅了,螢幕上放映著有關臺風起因的動畫。一陣涼風撲面而來,然而卻只是將我們的紅領巾吹得動了幾下而已。我不禁大失所望,就這麼點兒風就算“颱風”?糊弄人的吧?

誰知,隨著時間的推移,風力也不斷地在加強。不一會兒,風就比剛開始強了不知多少倍。現在隨著風“舞動”的就不僅僅是紅領巾了—只見馬家樹的一頭“長髮”已被風吹得豎了起來,我不禁暗暗地想,等會兒一定要告訴馬家樹這個髮型有多麼“拉風”。

又過了一會兒,風力已經最大了。我努力地與颱風抗衡,卻終究抵不過大自然的怪力,被吹得連連後退。動畫上顯示,這還遠遠不及大自然中最強風力呢!我不禁驚歎起大自然的威力,在它面前,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多麼的不值一提。

通過颱風體驗,我們在玩的同時也明白了颱風是怎麼形成的:在海洋麵溫度超過26℃以上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由於近洋麵氣溫高,大量空氣膨脹上升,使近洋麵氣壓降低,外圍空氣源源不斷地補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流入的空氣旋轉起來。而上升空氣膨脹變冷,其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水滴時,要放出熱量,又促使低層空氣不斷上升。這樣近洋麵氣壓下降得更低,空氣旋轉得更加猛烈,最後形成了颱風。

除了颱風體驗,其他的專案也都很好玩,同時也告訴了我們這一切的科學道理。可惜由於時間作祟,集合的哨聲吹響了,我們只好停止探索,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寧波科學探索中心。

科學小妙招 篇3

國二作文 ,784字

我從來都只痴迷於娛樂節目,而鄙棄那枯燥乏味的知識節目。而這次在媽媽的威逼利誘下才裝模作樣地看起了《我愛發明》,眼睛隨意的一瞥,竟頓時由不屑轉為震驚……

當時,正在播放如何用一張紙巾,來辨別蜂蜜是否兌水。我特別感興趣,因為從小到大我一旦感冒,媽媽就讓我喝蜂蜜。她總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是藥三分毒,小感冒喝蜂蜜就好了。又健康,又美味。”所以,我是伴著蜂蜜的甜香味長大的,對蜂蜜頗為了瞭解。

蜂蜜是一種含有大量固體物質的過飽和膠狀溶液,純正而優良的新鮮蜂蜜,應為無色至棕色、濃稠、均勻、透明或半透明的糖漿狀液體,味甜,具有較濃郁的香味。質量較次的蜂蜜常帶有苦味、澀味、酸味甚至臭味。可有些不法商家為謀取暴利,在其中兌水和一些溶劑,使得劣質蜂蜜與純正蜂蜜基本無色香味差異。所以光憑肉眼是無法辨別其真偽,這著實為一大難題。

看著這難題即將破解,心中自然激動難耐。我依葫蘆畫瓢,就嘗試做了起來。大家也不妨照做一下,來辨別蜂蜜中是否兌水。首先,準備一個滴管,一張紙巾,一瓶蜂蜜。接下來,把紙巾平攤在桌面上,用滴管從蜂蜜中抽取一滴,滴在紙巾上。

如果看到蜂蜜像頑皮的精靈,瞬間滲透在紙巾,留下明顯水漬,那麼蜂蜜裡就兌水了;如果看到蜂蜜像躊躇的孩子,在紙面上逗留了一小會,又滲進去了,那麼蜂蜜就算合格了;如果看到蜂蜜像穩重的男子,在紙面上呈球狀,10分鐘左右才滲進去,那麼蜂蜜才是真正的好蜂蜜。

幸運的是我家的蜂蜜還算合格,這下我可以放心的喝蜂蜜了。其實這種方法很簡單,原理也很簡單:紙巾紙有稀鬆的結構,遇到液體時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和滲透能力,如果水滴到紙上會瞬間滲透下去,如果一種物質水的質量很少的話,則會留下明顯的殘留物。怎麼樣,這個方法很實用吧!

就是這一次使我對科學產生了興趣,發現科學無處不在,也經常去探究身邊的問題。用科學來闡釋生活中的謎團,使生活充滿了無限的樂趣與精彩……

科學小徵文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49字

【篇一:左撇子比右撇子笨嗎】

有一次,爸爸媽媽帶我去飯店吃飯,有一戶人家的小孩用左手拿筷子,他的父母就呵斥他,逼他用右手,小孩被迫之下只好用右手,可是他特別不習慣,連菜也夾不起來。當時,我在想:左撇子需不需要改正?左撇子會比右撇子笨嗎?回家以後,我查閱了大量資料,終於弄明白了。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習慣用右手,據統計,約有百分之六十六的人是“右撇子”,他們用右手寫字,拿筷子,打乒乓等;約有百分三十的人是“左右開弓”,兩手混用的;只有百分之四是右撇子。正因為這樣,大家都歧視左撇子,其實左撇子的智力一點也不低於右撇子。因為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左半球主管數學、語言、邏輯、書寫及右側肢體運動;右半球主管色彩、節奏、音樂、空間想象及左側肢體運動。

科學研究表明,左撇子的空間想象能力高於右撇子,而右撇子的語言能力高於左撇子,只是大多數人習慣用右手,所以,左撇子就被人歧視。但是,不管是習慣用左手還是右手,或是兩手混用,對兒童的智力發展都沒有影響。左撇子也不用硬性糾正。

通過這次尋找資料解決問題,讓我體會到左撇子不該受到歧視,因為左撇子用左手沒有錯。

【篇二:植物生存條件是什麼】

你知道植物在什麼條件下才能生長嗎?前一階段,我在爸爸媽媽幫助下做了兩個實驗,來研究植物的生長條件。

第一個實驗,我們準備了兩盆生長情況差不多的綠豆苗和一個大小合適、密封很好的盒子,把其中一盆綠豆苗用盒子罩嚴,再把兩盆綠豆苗端到室外向陽的地方。每天澆一次水,兩盆的澆水量一樣。幾天後,把罩著盒子的綠豆苗開啟。我們觀察到,沒罩紙盒的綠豆苗生長良好,嫩綠又茁壯;罩紙盒的豆苗生長不好,又黃又細。這說明,在空氣、水、溫度、土壤相同的條件下,綠豆苗適宜在有陽光的地方生長。

第二個實驗,我們準備了3盆生長情況差不多的綠豆苗。把3盆綠豆苗放在了室外向陽的地方。其中一盆不澆水;一盆澆適量水;一盆多澆水,使土中總有積水。經過10多天的時間,我們觀察到,不澆水的豆苗已經枯死了,多澆水的已經腐爛,只有適量澆水的豆苗生長良好。這說明,在溫度、水、空氣、土壤相同的條件下,綠豆苗適宜在水量適中的環境下生長。

通過這個實驗,我知道,植物必須生活在適宜的環境中。我們應該給植物創造生存條件,來保護生態環境。

【篇三:我知道了靜電現象作文】

寒冷的冬天來臨了,人們都穿上了羽絨服,毛衣……愛美的女孩子真麻煩,早晨起來,朦朦朧朧地去衛生間洗漱,更令人討厭的是還要梳頭。長頭髮的我深有感觸。每天梳頭時,頭髮好像跟我作對,我越梳,她越翹。有時頭髮甚至跟著梳子“東跑跑,西跑跑”,讓人越梳越火冒。

唉!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木梳可以吸頭髮嗎?我很好奇,這樣反覆實驗幾次後結果還是一樣。這到底為什麼呢?我只好去問爸爸,爸爸耐心地回答:“這是摩擦而產生的靜電現象。”“什麼叫靜電現象?”爸爸看我迷惑不解,就坐下給我講了起來:“人體本來就有電,冬天,人們穿了許多衣服,保暖了,人體產生的靜電就多了,就可以‘吸東西’了。當身體與任何一樣東西摩擦後就會這樣。不信你去拿些碎紙片來。”

我在爸爸的指導下,將紙片放到頭髮上摩擦,然後再用尺子一吸,碎紙片果真被吸到了尺子上。“呀,真得吸上來了。”爸爸說道:“這都是一樣的道理。”

噢,其實生活處處有科學,處處離不開科學,需要你觀察,觀察,再觀察!實驗,實驗,再實驗!

【篇四:一次有趣的實驗】

一天放學後,我做完了作業,便拿起最近買的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起來。其中,有一個“雞蛋浮起來”的小實驗讓我十分感興趣。我決定親手做一做,看看是否是真的。

我按照書上說的找齊了材料和用具:一個雞蛋,一包鹽,一根筷子,一杯水和一把小勺子。

實驗開始了。我往水裡加了三勺鹽,然後把雞蛋放裡面去。可是,雞蛋只是稍微地浮上了一點。我想:是不是放的鹽不夠啊?緊接著我又放了幾勺鹽,然後再用筷子不停地攪動著,周圍出現了許多氣泡,氣泡越來越大,而雞蛋動著肥胖的身體浮出了水面。“成功了!成功了!”我欣喜若狂地喊道。

咦!為什麼雞蛋會浮起來呢?我請教了《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噢,原來是因為清水的浮力小,雞蛋就沉下去:鹽水的浮力大,雞蛋就浮了起來。

這次實驗既讓我感受到了快樂又讓我學到知識,我以後要多做實驗,多閱讀課外書,讓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篇五:“熱脹冷縮”的奧祕】

今天一大早,我來到書桌旁,看著牆上的溫度計。不由感嘆道:“唉,又下降了好幾度。”我的腦袋裡就冒出問題來了:溫度計怎麼會遇到冷空氣了就下降,高溫度就上升呢?

這是怎麼回事。我決心揭開這個祕密,於是我想出了一個方案來解開這個祕密。我先從一個塑料瓶上取下一個蓋子,裝在透明的長瓶子裡,放進少許果汁裡的衝粒。放些溫水裝進瓶子裡。然後,攪拌均勻,讓衝粒散開,讓瓶裡有果汁的顏色,用一個鑽子,鑽開瓶蓋,讓瓶蓋的洞口能裝進一根塑料管子,把瓶子放進一個裝滿熱水的鍋子裡,看看那隻瓶子裡的水會不會沿著管子上升。這是實驗熱脹。再把瓶子放進裝著冷水的鍋子裡,看看,瓶子裡的水會不會急速下降,這又是實驗冷縮。我用這個實驗模擬了溫度計上升和下降的作用,證實了溫度計也有熱脹冷縮的原理。

定好了方案,我立刻開始了,一會放開水,一會加加冷水。做完了實驗,看著我做的實驗的結果,不驚高呼:“成功了,成功了,我成功了。我終於揭開這個祕密了”這次我通過實驗證實了自己的想法。同樣如此,我知道了溫度計也有熱脹冷縮的祕密。

這次實驗,我明白了熱脹冷縮的原理,懂得了溫度器為什麼遇冷了就降,高就升,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篇六:忌吃生雞蛋】

今天中午,我們吃的是水煮麵條,爸爸給我煮了個半生不熟的雞蛋,雞蛋沒有完全煮熟,所以滑嫩可口,非常好吃,當我還沒有把這隻雞蛋吃完時,媽媽走進了餐廳,她突然大聲叫了起來:“哎呀!誰給你煮的雞蛋,怎麼還沒熟就吃了?”我驚奇地回答:“爸爸呀,怎麼啦?”

媽媽瞪了瞪眼睛,說:“你知道嗎?雞蛋不能生吃,因為生雞蛋的蛋清有毒。”

我似懂非懂:“不會吧,生雞蛋不是還可以治病嗎?應該有營養才對呀。”媽媽說:“過去民間是流傳過這種說法,但現在科學證明,吃生雞蛋是極不科學的。”

怎麼會有毒呢?帶著疑問,我翻閱了《生活中的科學》,原來,生雞蛋的蛋清部分含有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鹼性蛋白質—抗生物蛋白,這種抗生物蛋白在腸道能與生物素緊密結合成一種複合物。這種複合物非常穩定,沒有活性,人無法吸收,當大量的雞蛋清進入人體,產生了較多的複合物,阻礙了人體對生物素的吸收,人體便有可能患生物素缺乏症。人體內一旦缺乏生物素就會全身乏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脫眉等症狀。

這麼可怕,我嚇得算算自己吃了多少生的雞蛋清,並趕快告訴爸爸,以後煮雞蛋千萬要把雞蛋煮熟。

後來,我又翻了有關資料:生雞蛋的蛋白質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食用生雞蛋還容易得胃腸炎,增加肝臟負擔。生雞蛋還具有特殊腥味,這種腥味可抑制中樞神經,使得消化液分泌減少。

同學們,你和你的家人一定也吃過生雞蛋吧,記住,從今天開始,千萬別吃生雞蛋了。

【篇七:車燈為什麼都是黃色的】

星期五的早晨,我開啟家門,就看見起霧了,霧迷迷濛濛,什麼東西都被白色的霧罩住了。走在路上,只見馬路旁邊剛拆的房子,有時低有時高,在霧的襯托下,就像一座座山,我們就好像變成了仙人,站在雲端裡,有種飄飄悠悠的感覺。

從小路開向大路時,只能看見兩三米遠的東西,遠處的車子,只能聽見聲音,還能看見一束束小小的黃色燈光。車子慢慢開到身邊時,才知道那是一盞盞黃色的車燈,於是我的腦海裡突然浮現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車燈不是五顏六色的,只是單純的黃色的燈光?我想可能是黃色的燈光比較好看,可是想想不太妥帖,因為彩色的燈光不是更好看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想這裡面一定有它的原因。

放學後,我決定查個水落石出,我回家翻閱了《十萬個為什麼》,知道:原來,汽車只用黃色的燈光而不用彩色的燈光,是有它的科學道理的,因為黃色光的波長比紅色光的波長差不多短三分之一,所以,黃色光的散色強度是紅色光的5倍,看了這句話我恍然大悟。

這下我知道了,無論什麼事只要仔細觀察,勇於思考,一定能把一個個謎團給解開。

【篇八:神奇的可樂汽水】

科學,這是一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詞語,她給世人留下了不計其數的謎團,等待著我們拿到金鑰匙,去開啟神祕的科學大門……

夏天,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人們往往喜歡喝一些冷飲,吃一些冰棍,但我發現大人們從不將可樂、汽水等飲料放入速凍盒中,變成冰塊,而總喜歡放在冰箱的保鮮盒中,讓飲料給人一絲絲冰涼的感覺。

我真不知道大人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一連串的問題困擾著我,不知不覺,我對這些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解鈴還需繫鈴人,今天,我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從媽媽的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來呀,可樂汽水都是碳酸飲料,它們之間都包含著碳酸氣,如果將可樂放進速凍箱裡,只要一會兒時間,可樂就會結成冰塊,到時候,存在可樂裡的碳酸就會被擠挨出來,在瓶中到處盪漾,使塑料瓶漸漸地開始膨脹,最嚴重的後果可能會引起可樂瓶的爆炸呢!

多麼可怕啊!沒想到這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竟會引來這麼大災難,今後可不能將碳酸飲料放入速凍箱了。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觀察周圍奇妙的現象,解開一個個悠久的科學之謎吧!

【篇九:開瓶的學問】

今天是星期六,吃完飯後,爸爸突然對我說:“你不是喜歡吃桂圓嗎?今天咱們去買一瓶桂圓罐頭。”我聽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急急忙忙要出發。

大約一點左右,我們凱旋而歸。到家後,我迫不及待地想開啟嚐嚐。可爸爸面無表情地說:“至少要到2點半才能吃。”我聽了,無可奈何地坐在椅子上看書,還頻頻看錶。

好不容易熬到了2點半,我拿起罐子,使出吃奶的勁用力一擰,瓶蓋無動於衷。我便向爸爸求救,爸爸見我不行,神氣地說:“我來!”爸爸拿起一塊抹布蓋在瓶子上,在那兒齜牙咧嘴,可瓶蓋紋絲未動。叔叔、嬸嬸見了,也想來助一臂之力,可還是打不開像在那兒安了家的瓶蓋。我想:怎樣才能把它搬走呢?

這時,媽媽推門進來,她看了看我的臉,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她拿起一把剪刀,在瓶蓋邊一撬,只見“啪”的一聲,瓶蓋中間拱起了一些。媽媽放下剪刀,用手輕輕一擰,瓶蓋就打開了。接著,她對我說:“廠家在封瓶時,把裡面的空氣都抽了,這樣,食物就可以長時間儲存。由於裡面是真空,外面壓力較大,瓶蓋就不易開啟。所以,先要想辦法讓空氣跑進去,這樣,瓶蓋就容易打開了。”我聽了,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吃罐頭,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桂圓,還學到了一個知識啊!

【篇十:為什麼牛奶會越晒越涼】

這是在三年級發生的事情了。那天正好是下午放半天,可以回家休息。

“熱死了!熱死了!”我放學回家,就癱在沙發上,把電風扇開到了最高的一檔。但是我仍然覺得口乾舌燥,一看,哎!家裡已經沒有涼水了。突然,我想起來家裡還有一瓶牛奶。我連忙從廚房裡拿出牛奶,猛的喝了一大口。啊,好燙啊!這牛奶竟然也被太陽光晒燙了!我試圖用溼毛巾把它圍住,使它變涼,但效果並不大。這下子可把我氣壞了。“哼!你不是想熱嗎?好!今天我就讓你熱個夠!你盡情地在這兒日光浴吧!”我不再多想,就把還裹著一層溼毛巾的牛奶瓶放到了陽臺上陽光照射最強的地方。

我回到房間裡,但是過了一會兒,我的口乾得更加厲害了,簡直就快要冒出煙來了。我也不管那麼多了,回到陽臺端起那瓶牛奶就喝,出乎我的意料喝到嘴裡的牛奶異常的涼了。這太不可思議了,牛奶竟然會越來越涼!究竟是怎麼回事?我迫不及待地找出《十萬個為什麼》,哇,找到了!原來,牛奶瓶用溼毛巾包嚴爆晒,毛巾上的水份被蒸發了,水蒸發時需要吸收熱量也被帶著散失掉了。所以牛奶會變涼了

牛奶越晒越涼,真是太神奇了!

【篇十一:自動感應器】

我們班有部分同學經常會不做作業,他們都非常懶。寧願挨幾次批評,也不把家庭作業完成。於是,我便想發明一種自動感應器,能提醒他們放學回家要把作業先做完再玩。

經過設計,我就從各個地方找來材料,分別是:銀色的盒子、電池、電線、錄音器裡的播音系統和一個裝電池的盒子。我先在錄音機裡錄好音,再把裝電池的盒子固定在銀色的盒子裡,再把電線連到播音系統,然後把電池放在盒子裡,再蓋上盒子。我把感應器安裝在桌子上,只要人扒在桌子前做作業,感應器就斷開,人一離開,感應器就接上,錄音機就響了,喊到:“不準走,做作業,做作業。”試了幾次,終於做成功了。我情不自禁的跳了起來:成功了,成功了!我高興極了,但是又聽見感應器“嗡嗡”地叫個不停,我便垂頭喪氣,白高興一場,於是,我再次拆開感應器,看看哪裡出了錯……最後在爸爸的幫助下終於弄好了,我便重新試了幾遍,真靈!

我把喜訊告訴了媽媽,媽媽也為我高興。如果你們沒有耐心做作業,就來試試我的自動感應器吧。

【篇十二:香蕉籽的祕密】

大家都知道,所有的水果裡都有一粒粒的籽,這是水果為了繁殖後代的種子。可大家發現過嗎,香蕉裡看不見一粒粒硬硬的種子,而只有一些芝麻般微小的黑點,而且,這些黑點也不硬。你知道,香蕉裡到底有沒有像其它水果一樣的種子呢!

今天,媽媽買了一些香蕉,我吃了一個,突然想到其它水果都有籽,而香蕉卻沒有,於是,我便想解開這個謎。我先問了一下爸爸、媽媽,可是他們的回答都是一樣,不知道,令我失望不已,所以我決定一個人去揭開這個謎團。我先自己猜測了一下,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世界氣溫變化太大,所以才導致了香蕉變異。然後,我又去問好朋友借了一本關於植物的《十萬個為什麼》,終於,在其中,被我找到了香蕉沒有籽的原因。原來香蕉本來是有籽的。如果去把剛成熟的野生香蕉剝開來看的話,是有籽的,而我們吃的香蕉並不是因為氣溫的變化而沒有籽的,而是因為在人們的良代種植,並使用了高科技,才會使現在吃的香蕉沒有籽。看到這兒,我才恍然大悟,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後來,我為了再一次的證明書上的是真的,我又上網去查了一下,這一次,我真真正正的明白了。

香蕉原本是沒有籽的,大家都明白嗎?其實在生活中有許多我們解不開的謎團,我們只要去發現,探索,用科學的方法去實驗,那這個謎團就一定會被我們自己揭開的。我們大家一起去發現,去探索,解開更多奇妙有趣的謎團吧!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24字

【篇一:龍蝦為什麼喜歡渾濁的水】

今天,我去釣龍蝦,我帶著釣竿和釣餌(豬肉)去一條混濁的溝裡釣。沒一會兒,我就釣到了10只龍蝦,正當我興高采烈的回到家準備紅燒時,發現小龍蝦的殼上沾滿了汙泥,一開始我以為溝裡的小龍蝦髒一些,少一些,於是我又到一個清澈的塘裡去釣龍蝦。結果一隻也沒釣到,於是我作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小龍蝦喜歡在混濁的水裡生活。

既然猜測了,我就要想盡辦法來證明這一點。我立馬行動起來,我找來兩隻桶,一隻桶裝渾濁的水,一隻裝純淨水,並在桶裡各放了5只龍蝦,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到了第三天,渾濁的水裡的龍蝦仍然生龍活虎,而在清水裡的小龍蝦已奄奄一息,這證明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

我又做了一個實驗,我仍然把一隻桶裡裝渾濁的水,一隻桶裡裝清水,各放進5只龍蝦,但這次實驗我並不求小龍蝦喜歡渾濁的水還是清水了,我是在求小龍蝦吃什麼,我不去管渾濁的水裡的小龍蝦,我天天餵食給清水裡的小龍蝦,但喂的是一些被我切得小得不能再小的魚肉、腐肉、水草、水藻等,過了5天后,渾水裡的小龍蝦和清水裡的小龍蝦一樣生龍活虎,這個實驗證明了小龍蝦吃小得不得了的微生物。

現在我終於知道小龍蝦為什麼喜歡渾水了,因為水裡有極小的魚肉、腐肉、水草、水藻等,而這又是小龍蝦的最愛,所以小龍蝦就喜歡渾水了。

經過這次實驗,我心裡十分高興,因為我又知道了一個科學知識,希望大家也常做這類科學實驗,只有這樣,才能多瞭解科學知識,增長見識。

【篇二:雞蛋鑽進酒瓶裡的奧祕】

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在少兒頻道的節目中看到一個有趣的實驗。主持人竟然讓一個熟雞蛋鑽進了酒瓶裡。小朋友,你相信嗎?是不是主持人用的是奇特的材料或者有什麼神奇的魔力?不然雞蛋怎麼會穿過比它的身體更細小的瓶口呢?為了弄清其中的奧祕,我召集了幾個小夥伴,打算按照主持人的做法試試看。

我們按照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材料準備了一個熟雞蛋、一個啤酒瓶和一盒火柴。我們先把雞蛋剝去外殼,放在酒瓶的瓶口上。有一個夥伴還試著用手去按雞蛋,可是不管怎樣雞蛋就是穩穩地立在酒瓶口上。我說:“看我的吧!”我學著主持人的方法,點燃一根火柴,迅速的丟進了瓶子裡,再把雞蛋及時地放到瓶口上。只見火柴漸漸地熄滅了,這時雞蛋開始一點一點地往裡鑽了。突然,整個雞蛋都掉進了酒瓶裡。同學們高興地拍起手來,我們成功了。

當我們都沉浸在喜悅中的時候,一個調皮的小夥伴提出了新的挑戰。能不能讓雞蛋再鑽出來呢?我的夥伴們都搖了搖頭。有了剛才的成功,我自信地說能。我猛得吸了一口氣,鼓起腮幫“呼”得吹進瓶子裡,接著,立刻把瓶子倒過來,只見雞蛋一點一點從瓶口鑽了出來。最後,雞蛋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推了出來。真是太神奇了!同學們都歡呼起來。我得意極了。這時,一個好問的夥伴說:“這其中又有什麼道理呢?”被他一問,我才從得意中醒過來,因為我也說不出其中的科學道理。後來,我們幾個夥伴商量,一定要查詢資料,解開這個謎團。

時間一晃過去了,假期結束了,我們又回到了校園。在科學課上,我們學習了《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單元。從課堂上豐富的實驗和老師的講解中,我知道了空氣要佔據空間和空氣成分的知識,終於明白了雞蛋鑽進酒瓶裡的奧祕。現在我可以向我的小夥伴們說明雞蛋鑽進酒瓶裡的科學道理了。科學學習可真有趣!

【篇三:炒花生的祕密作文】

今天,我和媽媽去外婆家,外婆拿出今年剛收的花生,要炒給我們吃。媽媽說:“炒花生多麻煩,還得用沙炒。”我說:“幹嘛非要用沙子,直接炒不是更快嗎?”媽媽說:“那我們就來試一試吧,看誰說得對?”

我的方法是直接炒。等外婆把灶燒熱後,我把一大碗花生倒入鍋內,先用鍋鏟慢慢翻炒,二十幾分鍾後,鍋裡冒煙了,我慌忙加速翻動鏟子,可花生還是越來越黑。我說:“花生應該熟了吧!”外婆說:“還早著呢!”我只得耐著性子又炒起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外婆才說可以了。我盛起來一看,花生個個都已經變成“焦黑碳”了。我拿了幾個嚐了嚐,不是焦的就是生的。

唉,看媽媽的吧!只見媽媽把一大碗沙子倒入鍋內翻炒,一分鐘後,倒入一碗花生。只見媽媽不緊不慢地翻炒著。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她把花生盛了起來,濾掉沙子。我不相信媽媽能這麼快就把花生炒熟,用驚奇的眼光望著媽媽炒好的花生:皮略有點泛黃,撥開一看,仁也熟了。我嚐了嚐,既香又好吃。

咦,真是怪了!為什麼直接炒反而慢呢?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說:“你仔細看看花生的形狀!”我盯著那堆花生髮愣,心裡想:這花生兩頭凸出來,中間凹進去……

“哦,對了!如果直接炒,花生受熱的面積小,而且受熱不均勻,難怪我炒的花生有的焦,有的生呢!而用沙子炒,沙子受熱速度快,傳熱效能高,它能很快的把自身受到的熱均勻地傳遞給花生,使花生全身也均勻地受熱,所以花生反而熟得快。”我大聲對媽媽說。媽媽聽了我的想法,讚許地點點頭說:“我的女兒真聰明!”

哦,真想不到炒花生還藏著這麼大的學問,這真是身邊處處有科學啊!

【篇四:老鼠為啥長鬍子】

有一天夜晚,我起來上廁所,發現一隻雌的老鼠,一隻雄的老鼠,它們的嘴周圍都長著鬍子。疑問就從這時開始了:為什麼老鼠都長鬍子呢?我曾問過父母和夥伴們,他們都說老鼠長鬍子是生理現象,和人一樣不值得大驚小怪的。可是,我還是不明白。一般鬍子都是男的長,女的不長,為啥老鼠不分雌雄都長長鬍子呢?

後來我想用實驗來解開它。我從家裡的玉米倉中取出玉米,在倉底下發現了一個老鼠洞。我想捉兩隻老鼠來做實驗,先用篩子蓋住前洞,然後提來一桶水,從後洞往裡灌,果然,捉住了幾隻老鼠。說也真巧,其中正有一公一母。我非常高興,就用繩子拴好鼠腿,然後,找來一把剪刀,把母鼠的鬍子剪掉,再把兩隻老鼠一起放在洞口附近。只見那公鼠用鬍子探測了一下四周,便很機靈地鑽進洞裡。可是那母鼠卻找不到洞口了,到處亂撞。接著,我又用水把公鼠灌了出來,捉住了它,也把鬍子剪掉,結果它也找不到洞口了。由此看來,老鼠的鬍子用處還真大。

我又想,老鼠常常夜裡跑出來偷糧食吃,人們說它們有“夜晚”,何不趁此機會再實驗一次呢?到了晚上,我先把燈關上,再把剪去鬍子的兩隻老鼠放在地上,藉著視窗射進來的淡淡月光,只見這兩隻老鼠東竄西撞,不時發出“噝噝”的叫聲,總是找不到洞口。通過這兩個實驗,我明白了:老鼠長鬍子,是專門為了探路呀!

科學知識真奇妙啊!我想長大以後當一個科學家,再去發現一些奇妙的科學知識。

【篇五:荷葉為什麼不會溼?】

暑假裡的一天,哥哥帶我到田野裡去玩,田野裡的景色真美,尤其是那池塘裡的荷花,粉紅的花,碧綠的葉……

突然,我發現很多荷葉上都有一顆亮晶晶的東西,我湊近一看,原來是一顆顆水珠,水珠在荷葉上滾來滾去,奇怪的是荷葉一點也沒溼,我好奇地倒了一些礦泉水在荷葉上,礦泉水一落到荷葉上就滾落到荷葉中央,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湖泊,荷葉還是沒有溼。我記得下雨的時候路邊的樹葉都會被淋溼,為什麼荷葉不會溼呢?

回到家,我把這個疑問告訴了爸爸媽媽,可他們都不知道原因,還是愛上網的哥哥在網上幫我找到了答案:原來荷葉的表面有很多很細很細的絨毛,這些絨毛排列得很緊密,而且上面含有蠟質,因此水滴到上面時,鋪不開也滲不進去,只能變成水珠滾來滾去,這在物理學上叫做“不浸潤”。

荷葉上的水珠不僅不會弄溼荷葉,而且還能順便帶走荷葉表面的灰塵,難怪荷葉看起來總是那麼一塵不染。這真是太神奇了!由此我想到要是我們的衣服或者是建築物上塗料也有這種特性,不就不怕灰塵和雨淋了嗎?那該多好啊!

【篇六:火柴燃燒的祕密】

生活中,我們不知道的事情萬萬千千,只要你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就會發現許多奇怪的事。

星期六的早晨,我經過廚房時,無意看見桌子上的一盒火柴。我拿起火柴,從盒子裡拿出一根火柴,在火柴盒一邊的黑條上,不停地划著,隨著“噝“的一聲,火柴燃燒起來了。忽然,我的腦海裡出現了一連串問題:火柴是靠摩擦什麼而產生火花的呢?是不是靠摩擦後產生靜電才有了火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接著拿起一根火柴在牆壁上、地上、椅子上摩擦,都沒有起火。於是我又在自己的毛衣上摩擦,可還是沒有燃燒起來。首先,我可以確定:火柴不是靠摩擦後產生靜電而產生火花的。可我還是不明白火柴是摩擦什麼而燃燒的。沒辦法,只好卻請教好學的姐姐了。

姐姐聽了我的問題後,微微一笑,拿起一盒火柴,指在邊上的黑條上說:“祕密就在這裡。”我的疑問更深了,這跟火柴的燃燒有什麼關係呢?我迫不期待地讓姐姐給我說個清楚。姐姐不緊不慢地說:“火柴兩邊的黑條上塗有一層叫磷的化學物質,磷非常易燃,只要一接觸到空氣就會燃燒。而黑條上的磷是經過特殊處理的,它只有和火柴頭上的火藥進行摩擦才能產生火花,這樣火柴就能燃燒了。”聽了姐姐的這段話,我終於明白了火柴燃燒的祕密。

我看著這一盒小小的火柴,不禁感嘆道:想不到這小小的東西也有這麼大的奧祕。科學世界真奇妙!

【篇七:螞蟻的觸角作用大】

一天,我在門前玩耍。忽然,我看見有一大群螞蟻在搬骨頭,我發現在骨頭上的螞蟻最多,骨頭旁邊有像“一”字形的黑色的細條,我仔細地看了一下,原來是螞蟻在“排隊”從洞中進出,它們非常有次序的排著“隊”,我看到在來回的隊伍當中,有一些搬了糧食回洞中的和一些才從洞中出來的互相用觸角相碰,似乎在說些什麼?碰了一會兒,就立刻走開。我忽然看見有一隻沒有觸角的螞蟻,它一路上沒有和其它螞蟻相碰觸角,一路上又東撞西撞的。疑問就從這兒開始了!為什麼沒有觸角的螞蟻就不能和同伴進行溝通,也認不得路了呢?

從這兒起,我便左思右想,但實在想不出來,便去問同學,但是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這是大自然的定律!”但是,我心裡卻暗暗發誓:我一定要破解這個謎底,我便去那個洞口放了一塊奶糖,那些螞蟻聞到了香味,就跑了出來,我捉了三四隻放進瓶裡,回到家,我把瓶子放在桌子上,把捉到的螞蟻依次倒了出來,把其中一個的觸角剪掉,只看那個螞蟻東倒西歪,摔了下來,而那幾只螞蟻在“溝通”,而且走路走得很平衡。

從這次實驗中,我發現:螞蟻在日常生活中,走路、溝通、平衡度等都少不了觸角。螞蟻的觸角用處可真大呀!

【篇八:落葉為何“面朝黃土背朝天”】

秋風一起,金黃的樹葉紛紛落下。我在門前做清潔工作,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地上的葉片大數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這是為什麼呢?

其他的落葉是不是也一樣呢?我想再去觀察觀察吧。在這一週裡,我去觀察了許多樹的落葉情況。結果我發現,絕大多數的落葉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我想應該做一個模擬實驗來驗證一下我的想法。於是我製作了像葉片一樣的風箏去放。由於不太會放,所以放了很多次風箏也沒有飛起來。我記得風箏落地時總是重竹條的一面朝地,這是不是和落葉朝天有相同的地方呢?

難道樹葉也和我做的風箏一樣,一面重一面輕?帶著這個假設,我採了許多種不同的樹葉進行觀察。我發現,葉面表皮好像是裡面的葉脈排列稀疏一些,光滑一些,葉背面葉脈排列緊密一些,粗糙一些。於是我在爸爸的幫助下,做了一個葉片的模型,用了一些細鐵絲,編成了網狀,有的稀疏,有的緊密。然後把稀疏的鐵絲網和緊密的鐵絲網連成正反兩面。然後我將“葉片”從空中拋下10次,8次是緊密的鐵絲網一面在下,2次是稀疏的鐵絲網一面在下。

通過實驗,我豁然開朗,於是我又到網際網路、書上查詢有關樹葉的資料,終於明白了落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科學祕密,原來,兩種結構不同的細胞層,形成了同一片樹葉的“背”與“面”,由於比重不同,樹葉在飄落的過程中,會翻轉變化,重的一面朝下,輕的一面朝上,這樣降落最穩定。所以落地後,細胞緊密而重的一面朝黃土,細胞係數而輕的一面朝天。

科學真有趣,今後我要多做這樣的實驗,長大後做更多更復雜的實驗,為人類造福。

科學的奧祕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5字

科學課不僅賦予我們豐富的知識,還讓我們在有趣的實驗中懂得了許多科學奧祕。

在科學課上,我們最喜歡的就是去實驗室做實驗。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我們邊玩邊學,也更快速的記住了那些知識,開闊了我們的視野。

從開學到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不知不覺得又積累了許多的知識。在科學書第一單元《微小世界》中,我們看到了顯微鏡下的,那個我們從不曾瞭解的千奇百怪的世界。顯微鏡能幫助我們看到細胞,看到許多微小的生物,這是列文虎克的功勞,是列文虎克創造了顯微鏡並讓人類在這一方面向前垮了一大步。在顯微鏡下,我們看到了葉綠體,這是植物表皮的一種細胞,我們還觀察了洋蔥的表皮結構,它是由一塊塊規則圖形組成的,並且還有些小黑點,那些小黑點是細胞核,這些小實驗都讓我們目瞪口呆了!

這之後,在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中,我們做了一個關於“扯白糖”的實驗。實驗材料很常見,只需要一些白糖、一隻鐵勺子、一根蠟燭、一盒火柴就好了。看到這些材料你大概就已經知道我們要幹什麼了!是的,我們要把白糖放進勺子里加熱。但要注意,白糖只需要放勺子容積的1/3即可,拿要拿在勺子的頂端,以免燙到。不要以為這是個十分普通的實驗,因為接下來白糖的變化,讓我們在場每一個人的嘴巴都漸漸變成了“O”形。白糖的顏色由白色變為黃色,再漸漸變為棕黃色,最後變成黑色,那黑不溜秋的就是焦糖。白糖在被燒的時候,開始漸漸冒泡,冒煙的原因呢,是因為勺子被燒出碳了!白糖開始冒泡就差不多可以從火上拿開了。拿開以後過一會兒,你會驚奇地發現—白糖竟然凝固為固體了!在做這個實驗以前,我們看了“扯白糖”的視訊。看過之後,我們都知道該怎麼做扯白糖了!只要把白糖在水中煮沸,煮成金黃色的時候放入適量的檸檬酸,再煮一煮。煮好之後,就要開始像拉麵那樣扯白糖了!

在科學的帶領下,我們明白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的道理。我們這小心臟,都快承受不住科學實驗帶來的誘惑和驚喜了!科學是永遠不會停住步伐的,世界上還有許多奧祕要靠我們去發現,去開創。科學是一個大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我們能得到無與倫比的禮物!

科學小魔術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3字

今天中午,蕭山日報小記者活動—學變科學小魔術走進了我們盈豐小學的校門,我們小記者異常興奮地來到二樓教室,大家眨巴著好奇的大眼睛,都想見識見識魔術的神奇,並探究一下魔術的祕密哦!

期待的魔術開始了!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老師給我們變了十個神奇的魔術,聽話的雞蛋、升降由你定、靈敏的鼻子、來去無蹤影、繩子剪不斷、指尖豎鉛筆、相關與不相關、神奇的手帕、瓶中的氣球、老公雞下蛋。大家聽了這幾個名堂,是不是已經有點雲裡霧裡了,我也是。魔術講究的是心靈手巧,更包含著科學的道理,不然你的魔術就會被穿幫。

當老師需要小助手上去體驗一下“指尖豎鉛筆”的魔術時,我們底下舉起了一片“小森林”,有人幸運地上去變起了魔術,一支鉛筆,鉛筆上部繞電線,最好是在電線邊掛一串鑰匙,利用重心平衡原理,這樣一支鉛筆就穩穩當當立起來了,大家可以去試下哦。還有更有趣的“靈敏的鼻子”,準備三個硬幣,一人握在手心給閉著眼睛的魔術師用鼻子聞一聞,放回原處,魔術師睜開眼睛拿起每個硬幣聞一下,很快他就說出你剛才拿的拿個硬幣了,是不是太神奇了!偷偷告訴大家,其實魔術師拿起硬幣悄悄碰了下自己的鼻尖,假裝聞一下,他其實是在感知溫度,因為剛才被握在手心的硬幣是有吸熱傳熱性的哦!

小小的魔術世界激發了我的熱情和興趣,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變給平常啥都比我們懂的大人們看看,它也讓我明白魔術來自科學和知識。

神奇的科學小魔術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337字

今天中午在多媒體教室有一場精彩的魔術表演。魔術師專門到勁鬆小學來表演,我很感興趣。可惜因為我們班在為六一節進行唱歌排練,所以我遲到了一會兒,好在趕上了最後一個。

只見魔術師伯伯在一個架子上放上了一頂空帽子,再蒙上一塊黑布,然後他拿起黑布,突然就從布里掉下來一個“雞蛋”—乒乓球。原來空空如也的帽子和黑布在神奇的魔術師的“點化”下誕生了“奇蹟”。

我們都瞪大了雙眼,感到很好奇和不可思議,於是魔術師伯伯開始揭開這“無中生有”的祕密。原來乒乓球通過一根很細很細的線連在黑布上,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變魔術前展示黑布的時候,乒乓球藏在魔術師手裡,但是魔術師手法很巧妙,讓大家看不見他手中原來已經藏著祕密了。

魔術其實都是假的,但是每個魔術裡面都蘊藏著巨大的科學奧妙啊。

科學小實驗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410字

昨天,科學老師讓我們做了一個小實驗,可惜我忘記帶材料了,只好看同桌做實驗。

但是今天,我買好了所有材料,電池、導線、電珠全齊了。我迫不及待要做實驗啦!

我先拿出一節電池,再拿出一根導線,導線的頭和尾都留出了一些銅絲,把電池連線在銅絲上面,電珠連線到電池上,再拿另一頭導線的銅絲碰到電珠下面金屬的地方,電珠就亮了。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但還是覺得好神奇!媽媽正好路過,我對媽媽說:“媽媽,你要不要試一下這個實驗?”媽媽沒理我,我還以為她對這個實驗沒興趣呢,結果1秒後,她蹲下來,拿起材料就做,她弄了半天,一會兒把兩個電珠連在一起,一會兒把電池壓在電珠上,一會兒把導線在電池上繞了一圈,問我:“這個怎麼弄?”我對媽媽說了一遍製作這個實驗的方法。媽媽聽得很認真,我像老師,她像學生,我說:“對吧?”的時候她就會點點頭。幾分鐘後,“哇!亮了!”媽媽哈哈大笑,這可不是她平常的樣子。沒想到媽媽也有那麼可愛的一面。

這個實驗真有趣!

一次科學小實驗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907字

今天上午,黃老師拿著四個雞蛋和一隻碗走進了教室,笑呵呵地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科學小實驗。看看能不能握碎一個雞蛋,誰願意來試一試?”“哈哈,這不是小菜一碟?”我不禁樂出聲來。“我!”“選我!”“我來!”同學們紛紛舉手,教室裡刷地長出了一片小樹林。黃老師滿意地點了點頭,叫小明上去。小明激動得手舞足蹈,喜滋滋地走上了講臺。他拿起雞蛋放入掌心,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使勁握了起來。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過去了,雞蛋沒有碎,但小明的臉已經憋得通紅。“加油!”“用力啊!”“堅持!”同學們喊了起來。小明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就是奈何不了小小的雞蛋。一會兒,他小心翼翼地放下雞蛋,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同學們議論紛紛:“一定是他的力氣太小了。”“雞蛋殼多脆弱呀,怎麼會握不碎呢?”“老師,我來試一試!”小偉、小宇、小紅興致勃勃走上臺去,握過雞蛋之後,垂頭喪氣地回到座位。

同學們一致推舉小輝去試試。小輝是我們班個子最高的,身材魁梧,就像一座小塔。他雄赳赳氣昂昂地走上講臺,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他伸出一隻大手,把雞蛋握在掌心,開始用勁。我想:雞蛋應該會被握碎吧!同學們都緊張地看著他。只見他額頭上青筋暴起,沁出了細細的汗珠,指關節都變白了,可雞蛋似乎穿了一層堅固的鎧甲,安然無恙。

當老師說誰去一手握兩個雞蛋時,同學們就像洩了氣的皮球,怎麼也鼓不起勁來,沒有一個舉手的。浩浩頑皮,舉手又放下,被老師發現了,被叫上去。他十分無奈地拿起兩個雞蛋,硬著頭皮一握。我的天!雞蛋竟然碎了!他大概也沒有料到,嚇得臉都白了。難道浩浩才是我班的大力士?

黃老師見我們疑惑不解的樣子,就解釋道:“這就是薄殼結構的神奇之處。雞蛋殼能把受到的外力均勻地分散到各處,每一處受到的力就變得非常非常小。所以,你力氣再大,也握不破一個雞蛋。但握兩個雞蛋就不同了,受力點在兩個雞蛋相接的地方,所以只要稍稍用力就能握破。”“建築師們利用薄殼結構的原理,設計出了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築物,如我國的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等。”

這個科學小實驗,令我們大開眼界。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雞蛋,竟然蘊藏著不為我們瞭解的祕密。我要發奮學習,勤動腦筋,以後當一個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