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香包相關作文20篇

做粽子香包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2字

綜合課上,老師教我們做許多手工藝品。令我最難忘的數做“粽子香包”了。

當老師發給我們一人一張又細又長的紙條的時候,我們以為又要寫對聯了呢!沒想到老師是要教我們做粽子香包呢!老師指導我們先把紙條折成一個一個小三角形,然後把“第一家的房頂”和第二家的房頂”挨著,在裡面塞上香料,便成一個“香兜兜”了。再用“第三個房頂”把這個“香兜兜”的口封住。最後用其它的三角形把這個用三個“房頂”組成的“粽子香包”一層一層地包起來。老師邊說邊做,津津樂道,我們也是興致勃勃地跟著老師一步一步的折,覺得津津有味。可是,我折了老半天,卻連個粽子的形狀都還沒做出來,真是一籌莫展啊!看見別的同學都在請教會折的同學,我靈機一動,去找老師。我興高采烈地走到老師身邊,老師一絲不苟地教我,我也是一心一意地在學。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在老師的“英明指引”下,成功地做出了一個“小粽子”。

接下來老師教我們在“粽子”上面繞線了—“先拿出毛線,沿著直角往下拉,遇到尖角繞半圈,遇到直角拐彎……”老師依然是那樣津津樂道,聚精會神地做著。瞧,同學們都在問老師,但老師還是不厭其煩地教著。我也想去請教老師,但卻躊躇不定,最後決定靠自己。是啊,這一次我要靠自己,靠自己才是英雄!

我在座位上研究著,我左弄弄右擺擺,終於我成功了—毛線在我的“粽子香包”上像樓梯一樣一層一層、平平整整地纏了上去,形成的圖案真的不只是一點點好看哦!

最後下課了,我也在下課之前把我自己做的粽子香包交給了老師。這節課,我親手做出了一個粽子香包,似乎親身體驗了過端午節的快樂!看來,過傳統節日,還真的需要自己動手,親身體驗,方能體會其中的無窮樂趣啊!

粽子香包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2字

“呼—”風肆意地颳著,雨滴寶寶調皮地在花花綠綠的傘上滑滑梯,一會兒又“啪啪啪”地演奏著樂曲,太陽累了,藏在烏雲背後睡大覺,大大小小的水窪,倒映著人們匆匆的身影,而我們正悠閒地在作文室裡吹著空調,做著粽子香包。

老師給了我一塊布與一根針,我自信滿滿。哈,有什麼好怕的,soeasy!我拿著針的一頭,嫻熟地穿進布里,針發出了刺眼的寒光,如同一條行走的水蛇,在田溝裡躥來躥去。“老師,這個怎麼打結?”穿完針了,我一臉無助地請教老師。“先這樣,……”老師爽快地拿起針線,專心致志地教著,可我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老師只好幫著我打結,可我又好似趕集似的亂七八糟地繼續穿針。完了,穿壞了,……我這可是送給父親的禮物呀!無奈之下,我只好又回到起點,立刻打起精神仔細穿。效果可就真不一般了!“不錯!”老師向我豎起大拇指,我心裡美極了!

接下來,就開始塞棉花和香料啦!我靈活地把縫好的布翻了個身,抓起一把艾草與熏衣草就投進了布的肚子裡,白嫩嫩的棉花也迅速鼓了起來,布料馬上變成了香包,肚子也胖乎乎的,它已經吃飽了!接著,我又拿起針線,想把香包的大嘴巴縫上。|我穿,我穿,我穿穿穿!“富有經驗的我一下子就穿完了,只剩下一點空隙。老師麻利地接過我的香包,“咔嚓”一聲,剪下了粽黃的粗繩,塞進香包裡,又縫了幾針—粽子香包大功告成!我看了看,多麼可愛的香包!不過做了一個可真是費勁!輕輕聞一聞,香味直縈繞鼻翼,我真是太有成就感了!

回家嘍!我邁著輕快地步伐走出作文室,天空變得多麼明朗啊,太陽又從白雲裡鑽出身子,一切是那麼美妙……

粽子香包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9字

天上,太陽剛剛吐出了一絲紫絲,柳樹在陽光的照射下“沙沙沙”地跳著舞,小鳥嘰嘰喳喳地唱著歌,一邊飛著,公雞喔喔喔地叫著,像鬧鐘一樣叫醒人們起來工作,還有的人們忽忙地跑去上班,而我們大家走進作文室,做一個粽子香包。

老師給我們發縫針,老師分的針孔大小不一,分給一些同學比較大的針孔,有些的人的針洞卻跟螞蟻一樣大或是比螞蟻還小的。老師分給李子睿的針是比螞蟻還小的,因為老師和我一樣想的一樣,想氣死李子睿的,果然是國民好隊民,同仇敵愾啊。大家都興奮極了,但是漸漸的,有的的同學開始抱怨了,因為針眼再大,還是有穿不過去的,我的線也像頑皮的小孩子死活不肯穿進去了,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我終於把針給穿了進去。

針穿好了,我們大家開始縫了!我睜大眼睛,把針穿進了布料裡面,一拉,反過來再穿過來,經過了很久,終於完美的完成了縫合;現在開始縫別處了,開始縫左邊了,我再次拿起了針,扎進了布料裡,像魚兒繞水草一樣左拐右拐的穿了過去,縫好了,看著得意的作品我心裡像灌了蜜一樣甜。

最後一步開始塞繩子了。

我拿起繩子,塞了進去,可是總是會掉了下來,我丈二摸不著頭腦,所以不得不去請教五靈萌主了,果然是大師,一下就幫我做好了,就這樣我的香包做完了。

啊啊,我終於做完了,此刻的我腳下像踩著一朵幸福的雲一樣。

粽子香包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61字

在一個溼漉漉的下午,下著瀝瀝的小雨,柳樹姑娘的頭髮溼潤了,小鳥停止了它那動聽的歌聲,小河裡陸陸續續地聽到“嘀嗒嘀嗒”的聲音。我撐著傘步行到了作文室來上課啦。

上課啦!我們班的同學也陸續到達作文室啦!老師說:“我們要一起每人做個粽子香包。我們都瞪大好奇的雙眼。

老師首先叫我們選好布,我們都選了自己喜歡的布,然後老師耐心地教我們怎麼穿針,我們都有模有樣地學了起來,第二步老師叫我們在穿針的那裡打個死結,我們都打好結,接著,老師教我們怎麼縫這個香包,老師說:”先把這個布反面對摺一下,然後把針穿過來再穿過去,我們都認認真真地學了起來,我的前幾針都挺順利的,但後幾針就有點亂七八糟,我露出了尷尬的面孔,我失敗了一次,我振作起來,再做了一次,按照老師的步驟,果然,成功啦!好開心。

好啦!我們又要開始了下一站的旅程啦!老師叫我們在縫好的布里放艾草和棉花,我們爭先恐後地去搶艾草和棉花,生怕沒有了,我是第一個搶到得的,我抓起了一大把艾草往裡面放。過了一會兒,老師教我們把那個布往裡塞,然後穿針。先從把針從裡面的往外面穿,接著,就這樣一直穿下去,在我再穿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個小小的問題要請教老師的。可是老師一直在忙著教別的學生,沒空搭理我,我說了兩三次,老師只好被我逼迫的不行了,幫我弄好了。

最後,我的香包做成了,心裡有點小開心。

粽子香包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7字

太陽爺爺在天空上看著人們笑,一朵朵雲彩在天上悠閒的散著步,車在馬路上快速的賓士著,一個個上班族嘴巴一會兒咬一口麵包,一會兒猛吸一口飲料,匆匆地走向公司,而我們匆匆走向作文室,準備做一個粽子香包。

開始做了,老師給了我們針、布、線,我們一手拿針,一手拿線,打算把線從針孔裡穿過去,可是,這線好像跟我作對似的,我硬是穿不過去,我左右為難,只好請教老師,終於,我把線從針孔裡穿了過去。

重中之重開始了!—縫香包!我屏息凝視,準備來地場殊死博鬥,我睜大眼睛盯著釘,希望他能自己縫上去,不用我用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去縫,可是希望卻很小,我只好認命,一手拿著布,一手拿著針,嚥了一口唾沫,穿好縫,我穿了好久,還是弄不好,我只好請教老師,無奈之下,老師只好幫我弄。終於弄好了。

“呼”我嘆了一口氣,開始“終極之戰”—加料。“艾草、棉花。”我邊說邊拿材料放進香包裡,頓時,一整個香包都被我放的滿滿的,這時,我又為難了,要怎麼讓這個香包變成三角體呢?我思來想去,思前想後,左思右想,硬是想不出來。老師見了,一臉怨氣地幫我。(我哪裡一臉怨氣了,哼)而我就在一旁繼續弄我的針,我手拿針,又拿著線,覺得我不可能弄成,可我還是要努力去做,我的針的針孔很小,線又很軟,這簡直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我經過不懈地努力,終於完成了。

老師弄好了包,我又請老師幫我手縫,又過了一會兒,一個艾草味的粽子香包就完成了。

我心想:耶,太棒!蚊子不敢靠近我了!我高興地跑回了家。

家鄉粽子香 篇6

國一作文 ,716字

奶奶知道我們喜歡吃她做的粽子,夏初,就開始著手準備了。

包粽子要有大芒葉,需要提前從山上摘回來晒乾,用時在熱水中泡幾分鐘就可以了,有一種特別清香的味道,這是我們廣寧人特別喜歡的。奶奶把糯米洗乾淨,倒上鹼水,需要醃製十五分鐘,在等待的時間裡,奶奶給煮好的紅豆加上了糖,扎粽子的竹篾也放在隨手拿到的地方,一切準備就緒。

奶奶果然是個高手,一個個在她手裡出產的粽子,大小均勻,形狀一樣,活生生的多胞胎粽子。我在一旁看著奶奶嫻熟的手勢,忍不住讚歎一番。奶奶說:“這個很容易做的,不信,你試試。”奶奶一說,我果然動了心,心裡想:“這麼簡單的事情,應該難不倒我。”

奶奶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擺放芒葉,把糯米攤開,放紅豆在中間,把粽子包紮好,那麼簡單的事情,我卻做得手忙腳亂,粽子沒有包紮好,糯米已經撒了一地。我有點洩氣,奶奶安慰我說:“有些事情看似簡單,如果不得法,同樣會做不好的。慢慢學吧。”奶奶都這樣說了,我能夠放棄嗎?我仔細觀察著奶奶的動作,研究著其中的要領。吸取這個教訓後,我決定再來一次。

這次包粽子輕鬆多了,我擺葉子,攤糯米,放紅豆,扎粽子,動作一氣呵成。當我拿著我的處女作時,驕傲地自誇了一番:“奶奶,跟你的水平差不多吧。”奶奶也開心地表揚了我:“做成這樣,已經是很好了。”我幾乎得意忘形了。

我與奶奶合力,粽子很快就做好了。下一步,就是放在鍋裡煮。

我們農村的習慣,就是用柴火燒,煲出來的粽子特別香。奶奶架起了木柴,我負責看著火,只需要不時加一點柴上去就可以了。因為放了鹼水,糯米容易煮爛,一個鐘頭後,就聞到粽子的香味了。

家鄉的粽子特別香,它不僅僅凝聚了奶奶的愛,更讓我明白了:有些事情表面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又聞粽子香…… 篇7

國小二年級作文 ,678字

街頭瀰漫著粽子的香味,芬芳、濃郁且誘人,哦,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而設立的。每一次,我都是在懷念中度過的。這不,聞著粽子香,我不禁又想起了姥姥說的那個傳說故事……

傳說在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皇帝不採納他提出的許多愛國主張,而導致國家淪喪,他悲憤到了極點,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父老鄉親卻十分愛戴他,就划船到江裡去尋找他,打撈他。為了不讓魚蝦咬食他的身體,人們就向江裡投放粽子,希望魚蝦多吃粽子,而不去傷害屈原。端午節的風俗就是這樣流傳了下來。

如今,每年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甜粽子、淡粽子,還有鹹粽子(那是用肉做成餡的粽子)。我最喜歡吃淡粽子了。因為淡粽子可以吃出很多種味道,比如你不放任何配料就吃,一股淡淡的米飯香味撲鼻而來。最令人享受吃法,就是把粽子葉剝掉,把白嫩的粽子肉放在碗裡,然後再在粽子周圍灑上白糖或紅糖,再輕輕地用筷子夾著粘著白糖和紅糖的粽子,慢慢送入嘴裡咬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香香的,別有一番滋味,讓人回味無窮。那種味道令人吃了一個是遠遠不夠的,有時,我會一口氣吃掉好幾個呢。慈愛的媽媽最懂我,知道我喜歡吃淡粽子,所以每次都給我包很多淡粽子。每當這時,在滿屋飄香的燈光下,一家人常常會久久地回味著粽子獨特的味道,醉心地沉浸在屈原動人的故事中……

“孩子,粽子來了!”媽媽一聲親切的呼喚打破了我的沉思,一盤熱氣騰騰的粽子已上桌,我迫不及待地選了一個,開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哦,我愛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粽子飄香 篇8

國一作文 ,844字

窗外湛藍的天空時不時傳來幾聲鳥鳴,我的心情格外舒暢。因為今天是端午節,我要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呢。

包粽子的材料奶奶早就準備好了。只見一盆用水浸泡過的粽葉,已經伸展開來;半盆泡好的糯米,雪白雪白的;一邊放著幾十顆飽滿的紅棗,一堆晶瑩的紅小豆。那邊還有醃製好的臘肉和冰糖,以及用來捆紮粽子的棕繩。一看見這些,我的心就禁不住跳躍起來,嗬,真的要包粽子啦!

“咱們開始吧?”“好嘞!”奶奶話音剛落,我們圍坐在一起。只見奶奶拿起一片粽子葉,在中間一對摺就捲成了三角形的小漏斗,然後挖進一勺白米,再放入一顆紅棗和冰糖,再挖一勺米,用勺子把它抹平,最後,像變戲法似的把粽子捲成一個立體的三稜錐,熟練地用棕繩捆了三圈,最後繫了一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我也躍躍欲試。我直看得目瞪口呆:包粽子簡直是一門藝術啊!

於是,我也從水盆裡挑了一片大粽葉,模仿奶奶的樣子,一折,三角形出來了,再挖兩勺米進去,放顆紅棗,填平,最後一卷。呀!一個粽子就已經成形了。瞧,就這麼簡單!我正得意,麻煩就來了。因為最後捆紮的步驟太難了,我根本無從下手。我試圖騰出一隻手來,結果粽子差點散架了。於是我改為邊用一隻手拉繩,邊用嘴幫忙,結果根本使不上勁道!無奈之下我只得請求奶奶的幫助。只見奶奶三下兩下就又幾秒鐘的時間把這爛尾粽子給包好了!我心服口服,既佩服奶奶靈巧的手藝,更佩服老祖宗們傳下來的這寶貴的物質和精神遺產!

收斂起心神,我跟著奶奶一步一步地學習,奶奶手把手地教著,最後我總算包了四五個像樣的粽子。

煮粽子的時候,我搬個凳子在旁邊等著,我多想親眼瞧瞧我的勞動成果。不一會兒,粽子的香味就飄滿了整個屋子,四十分鐘後,粽子寶寶們就爭先恐後地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挑了一個貌似我包的粽子,手忙腳亂地解開粽葉,挖起一勺,軟軟的,甜甜的,太好吃了!

一家人圍著圓桌,拉著家常,吃著剛出鍋的粽子。那糯米的濃香,大棗的甜味、粽葉的清爽與家人的歡聲笑語完美結合……這,就是端午節的味道吧!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吧?

又是粽子飄香時 篇9

國三作文 ,911字

歲月如水,衝盡了從前的足跡;歲月如夢,夢醒一切都化為幻影;歲月如刀,只刻下一道道歷史的痕跡……

鄉愁,似乎就是那片天上的雲彩,隨風而去。

記得小時候喜歡吃粽子,母親總在端午採粽葉,買糯米。在樓後有一片葦葉林。清晨,她披著長髮,踩著露水,漫步到葦葉林中,聞著葦葉那獨有的清香,慢慢挑選心怡的葦葉。有時,我也會跟在她身後,一起去採葉。

家鄉的清晨,總會有幾聲鳥的和鳴,草地上的露珠似乎總是被我的腳步聲吵醒,落到泥土裡的家。母親摘葉時會發出清脆的響,劃破了清晨的靜。而我,總會興高采烈地猛吸一口氣,去聞那粽葉的清香,頓時,整個人都被這香所籠罩,透過香,我彷彿看見了母親在廚房裡包粽子,再把一個個綠三角端到我眼前。

母親採完粽葉,她就要淘米,洗葉。包粽子的糯米也很香,一股醉人的香氣便也撲鼻而來。而後,她用綵線將粽子包起來,放到鍋裡煮。等那鍋蓋開一條縫,熱氣便從那小小的縫隙中噴出來,又是滿滿的香!粽香不由自主地從米中鑽出來,遍佈房間的每一個角落。整個小屋便沉浸在粽香中,久久不散。有時我會覺得小小的屋裡飄滿了幸福,窗戶在大笑,撥出嘴裡的粽香;牆壁在隨風搖擺,熱情地招呼睦鄰來;家門偷偷開了縫,俏皮地看著門外的風景…。

母親滿臉幸福地看著我吃粽子。我貪婪地咬著米,一塊塊的嚥下肚。滿嘴都是粽香,一片片粽葉被我放到一邊,我聞著粽葉的香,吃著白白的米,享受著母親注視下的愛,這時的她大概只想著讓我多吃些吧。我默默享受著溫馨的時刻。我覺得,母親柔和的眼神好似一屢屢光籠罩著我,外面是母愛的暖,裡面是粽子的香,裡裡外外都裝滿了幸福,浸滿了愛的味道,小屋裡一派溫馨…。

可是,這一切都已成為了回憶!

現在,母親依舊包粽子給我吃,但是,那葉不是樓後的葉,是從集市上買來的葉;米也不是從前的味道,總覺得哪裡不對。一切似乎都變了味,家裡的面積大了,不再是那間充滿溫馨幸福的小屋;家的陳設都換了,不再是以前簡單快樂的裝飾;家的地址也變了,不再是那個臨著小河,周圍有青蔥樹林的家。就連鄰居也變了,換成了一張張陌生又冷酷的面孔!

一切都變了,童年化為一個美麗的思鄉夢……又是槐花飄香時,母親,你再給我包一個出自那小城的粽子吧,再讓我聞聞那粽葉的清香……

包粽子比賽 篇10

國一作文 ,899字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今天在我們保利華都小區舉行了包粽子比賽。端午節前夕,為了弘揚民族精神,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比賽在保利華都的十二生肖廣場門前舉行。懷著不同的目地,我和外公一同來到了比賽現場。

我外公是個包粽子的行家,他打算來參加比賽獲得免費旅遊的獎勵。我覺得這樣的比賽很有趣,就來給我外公當幫手。像我一樣來當幫手的人很少,幾乎都是大人。十二生肖廣場都擠滿了人,有老人,年輕人,小孩。報名參賽的人也很多,每六個人一組,外公被分在第二組。賽場中的一張條形桌子上面,分左右擺放著六盆洗淨的糯米,六疊粽葉和六束扎繩。

比賽的規則和要求都很簡單,兩人一組同時開始,在三分鐘時間內包好粽子數量多一方獲勝,如果完成的數量一樣多,則以先完成最後一個的一方獲勝。第一場出場比賽的六個大人,他們的手腳都很麻利,用粽葉造型,用勺子填料,用繩子捆紮起來,有條不絮。時間只過了一分鐘,在左邊那位奶奶已經包好了兩個粽子,右邊的那位爺爺稍微落後了一點點。高個子的大媽只見自己落了後,她不甘示弱,立即加快了速度,迎頭追趕。最後,那位爺爺共包了七個,高個子大媽包了六個。

第二組比賽,外公終於可以上場,比賽開始,不一會時間外公就包了個粽子,已經是第二個了,外公拿了兩片粽葉捲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後,左手拿著卷好的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後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外公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齒咬住,另一頭圍著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就斷了。外公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包粽子的高手。我站在一邊不僅幫忙,還要加油,他很快調整了過來。第二輪比賽結束了,外公本來可以包八個粽子的,可是最後幾秒鐘,線沒有捆好,只有七個粽子。

最後的評分開始了,工作人員把包好了的粽子給煮了,想讓大家也嚐嚐誰做的最好吃,吃到外公包的粽子,好香啊!

儘管外公沒能獲得第一名,但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賽場裡裡外外,前前後後,選手們個個拿出自己最真實的本領。

比賽很快結束了,我們久久不願離去,還在回味著這次比賽過程呢。這次活動不但讓我們收穫到了快樂,又讓我看到鄰居們才華外,加深街坊之間的感情,而且還讓我們感受到端午節的習俗,真是一舉多得啊!

包粽子 篇11

國一作文 ,831字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從冰箱裡拿出粽葉以及糯米、蜜棗、臘肉,準備包一些粽子,為日漸臨近的端午節做準備。

媽媽首先將粽葉洗乾淨,並將其分成每兩個一組後,放進一個大鍋裡煮了一會兒,我不解,媽媽笑著回答道:“把粽葉煮一煮,不僅可以給粽葉消毒,還可以讓粽葉更具有韌性,一會兒包糯米的時候才更好包。”我認真的點了點頭。接下來,媽媽又將糯米放進電飯煲裡燙煮一下,不一會兒,媽媽就揭開電飯煲的蓋子,用筷子在糯米上捅了幾下,並翻看了下糯米再蓋上蓋子,這樣反覆了幾次後,就將糯米盛了出來。看到我站在旁邊,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慢條斯理的解釋說:“因為糯米比大米粘性大,燙煮一下,可以讓糯米吃起來更香糯,但燙煮的時間不能長,一小會兒就行。”聽到這些,我心中不禁感嘆:“原來包粽子還有這麼多的講究。”隨後,媽媽又找來幾條長長的繩子就準備開始包粽子了。

粽子的賣相好壞還要看這最後一步包的功夫。如果十分熟練的人,包出來的粽子應該是稜角分明,不滴不漏的。於是,我搬著小凳子坐在了媽媽的身邊看。只見媽媽從盆子裡拿出兩片粽葉,並列疊在一起,一隻手稍向下握住粽葉的底部,另一隻手則捏著中間靠上一點,而後兩隻手同時相對一卷,捲成了一個圓錐形,像是漏斗樣的,握緊後,再將糯米塞進“粽葉漏斗”裡壓緊,中間還放入了蜜棗或者臘肉。最後將粽葉的剩餘部分折下蓋在糯米上,用白色粗線將粽口繞圈紮緊,就這樣,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媽媽還邊包邊告訴我:“放糯米或其他東西時,不能放得太滿,不然封口就會很困難。在封口時,可以在糯米上撒點水,這樣能使粽子包的更加緊實,不容易露餡兒。”

我呢,最喜歡吃的是白粽子,就是純糯米的,裡面不加入任何其他的東西,煮熟後,沾著白糖吃,又香又甜,又軟又黏,真是人間極品美味。於是,我按著媽媽的告訴我的方法,自己學著包了幾個白粽子,雖然樣子有點歪七扭八,但我心裡還是滿開心的!

今年的端午,我學到了怎樣包粽子,也品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在聞到粽葉芬芳的同時,更體會到自己勞動後的香甜。

我學會了包粽子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740字

端午節又到了。記得每個端午節吃的粽子都是從超市裡買來的,那一天,我心血來潮,想學包粽子。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說:“為什麼呢?”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說:“我想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媽媽二話不說,拿來了好幾片箬葉,粽葉條兒,糯米和香香甜甜的紅棗,原來媽媽跟諸葛亮一樣神機妙算,早就準備好啦!

要把做粽子所需的材料準備齊全,才能包好粽子。於是,媽媽把整理好的粽葉條洗乾淨,又把又大又甜的紅棗洗得十分乾淨。而我就負責刷箬葉,媽媽還要浸糯米。

包“粽粽”啦!我的媽媽多才多藝,連包粽子都不在話下。只見媽媽熟練地挑起兩張箬葉,迅速地把箬葉捲成了一個“小喇叭”,又用一把小勺舀了一些糯米裝進那個“小喇叭”裡,然後均勻地放上一個又大又紅的紅棗,最後,媽媽拿了幾根粽葉條兒,左一包,右一包地繫緊了。“噹噹噹!”一個像模像樣的“粽粽”出世了。這讓我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向媽媽豎起了大拇指。

我也想包一個像媽媽包的那樣漂亮的粽子。於是,我去請教媽媽包粽子的祕訣,可我已經很激動了,不一會兒,就心不在焉了,說:“我懂了,開始!”說著,便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來,誰知我把箬葉捲成了一個“大喇叭”,然後,放了一小勺糯米,剛放進去,糯米就“唰唰”的跑了出來。我急忙放入一個紅棗,拿起粽葉條兒,胡亂地繫了起來。終於包好了。看看我包的“大肥豬”,再看看媽媽巧奪天工的粽子,媽媽笑得停不下,我心裡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什麼滋味都有。

媽媽停下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了一番道理,又手把手地教我包粽子,而我也認認真真地學起來,不一會兒,我掌握了訣竅,越包越好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著香甜可口的粽子,我心想:“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媽媽包的粽子,可不是我這種自以為聰明的人能比的。

包粽子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741字

媽媽早已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雪白的糯米,火紅的棗子,紅彤彤的肉,金燦燦的蛋黃。

家裡的冰箱裡還有一些蘆葉,媽媽拿了出來,讓我和她一起包粽子。

媽媽早已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雪白的糯米,火紅的棗子,紅彤彤的肉,金燦燦的蛋黃。媽媽真是一個細心的人,她還把各種各樣的食物放在幾個盤子裡。

我和媽媽開始包粽子啦。媽媽說:“先給你做個示範!”說著,她拿起兩片嫩綠的蘆葉,捏著,一卷,就成了螺旋形,用舀子加了一些糯米,又拿了幾塊肉,藏進了糯米里,然後輕鬆一裹,繫上“腰帶”,可愛的小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坐在板凳上,心裡想:媽媽做起來好簡單啊,我一定沒問題。我自信地說:“看我的,這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接著,我拿起兩片蘆葉,按照媽媽示範的過程,一捏、一卷、一舀、一藏……“咦?”不好,好多白花花的糯米爭先恐後跑了出來,灑落在了地上。我著急地抓起地上的糯米,慌張地往蘆葉裡塞,可越急它漏的越快,急得我小臉紅撲撲的。我自言自語道:“看起來很簡單,可做起來怎麼那麼難呀!”媽媽笑著對我說:“你耐心地再試一試,失敗乃成功之母嘛!唯有善於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才能獲得成功。”在媽媽的細心幫助與輔導下,我終於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可愛的小粽子。

包完粽子,我們將一個個嫩綠的“小可愛”放進了一口大鍋裡煮。不一會兒,我閉上眼睛,聞到了絲絲甜味,口水不禁流了下來,實在是太香啦!我隨著香味來到了廚房門前,死死地盯著大鍋裡的“小可愛”想:要不了多久我就能吃到你啦,可別讓我等得花兒都謝了。

半小時後,媽媽走進廚房,揭開鍋蓋,拿出了“小可愛們”。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粽子,卸去“腰帶”,剝開蘆葉,露出那白花花的身體,我美滋滋地咬了一大口,“哇!好好吃啊!比超能老媽做的還好吃耶。”看來自己的勞動成果是最香甜的。

端午節包粽子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9字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民歌唱的就是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端午節這天,媽媽買來粽葉,端出泡過的江米,洗好蜜棗,準備開始包粽子。我也想自己動手包粽子,便自告奮勇要幫媽媽包粽子。我拿起粽葉一卷,挖了一大勺江米倒在粽葉裡,雙手一合,結果粽葉散開,裡面的江米也散落一地。看來包粽子並不像我想的那樣簡單。

媽媽笑著說:“你要仔細觀察,多多練習,就能包成一個漂亮的粽子”。我又一次拿起粽葉,認真觀察媽媽如何包粽子。只見媽媽不慌不忙地拿起兩片粽葉,捲成圓錐形,往裡面倒進少許江米,然後放入一顆甜絲絲的蜜棗,再倒入一些江米蓋住蜜棗,然後用粽葉包裹形成一個三角形,最後用繩子把粽子緊緊扎住,一個飽滿、精緻的粽子包好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又嘗試了幾次,終於包成一個“合格”的粽子。

媽媽問我端午節為什麼要包粽子,我知道那是因為人民為了紀念古代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媽媽還說包粽子是流傳很久的民俗,我們要學會這門“技術”,更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知識,長大才能做像屈原那樣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哎呀,我的粽子煮好了,我可要好好品嚐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啊。

包粽子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604字

夜幕降臨了,彎彎的月兒,像是金色的小船在蔚藍的大海上航行;銀色的繁星,像是睜開了明淨的笑眼,在高高的天幕上眨動。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包粽子。

媽媽可真會包粽子,她先用勺子挖了一些糯米,用手將粽葉卷好,再將糯米倒時去,然後用五彩線繫好,把包好的粽子連成一串。瞧,媽媽包的粽子好看極了,有圓形,三角形的……各式各樣,有趣極了。看著,看著,我也坐到了媽媽身邊,學著包粽子。包著包著,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就問媽媽:”媽媽,我們為什麼要在農曆五月初五的時候包粽子呢?”媽媽聽了,笑著說:”包粽子還有一個故事呢!”“媽媽,快給我講講那個故事吧!”我懇求道。“那好吧!”媽媽笑著答道。

於是,我停止了包粽子,雙手託著下巴,瞪著眼睛聽媽媽講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對惡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但楚懷王聽信讒言,反而疏遠了他。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被秦國功破,屈原悲憤交加,便在農曆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訊息傳出後,汩羅江岸邊的人們爭先恐後地架著船撈他的屍體,有的人怕小魚、小蝦傷害了屈原,紛紛從家裡拿來米飯,“莫傷忠良,莫咬屈原。”因此在農曆五月初五,人們採了粽葉,裡面放了肉、飯、棗等,做成粽子放入江裡紀念屈原。

媽媽的故事講完了,我想了很多很多:我認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為大家著想,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這個端午節,我不光學會了包粽子,更學到了歷史知識,受到了愛國教育。

第一次包粽子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7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它和春節、中秋節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家家吃粽子,插艾條是過節必做的事情。今天媽媽一大早起來就開始忙活起來了,刷粽葉,醃肉,洗棗,淘米。準備工作做完了,媽媽就準備動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挑了三片粽葉重疊在一起,再用雙手捏住粽葉的兩端,捲成了漏斗形,接著放入米和棗,封口,又拿了一片粽葉把它裹嚴實了,最後把最外層葉子的小尾巴用包針穿帶過粽子的上端,一個有稜有角的粽子就完成了。看著媽媽嫻熟的動作,我也躍躍欲試,便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跟你學包粽子!”“好呀!”媽媽愉快地答應道。於是我就學媽媽的樣子,拿起了三片粽葉想捲成一個漏斗形,可誰知,這粽葉偏要和我作對,一點也不聽我使喚。我試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我有些洩氣了,直接把葉子丟下,說:“哎呀,這麼難!我不學了!”媽媽笑呵呵地對我說:“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媽媽拿起粽葉教起我來:“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漏斗形,右手虎口處輕輕托住下面,先放一層米,然後再放棗,最後再放一層米,再把粽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最後再用一片葉子,將它緊緊包裹住,用包針把它的小尾巴穿帶過粽子的上端,就完成了!”

我在媽媽的指導下,先把葉子按順序疊好,做成漏斗狀,先放米和棗再放一層米,三繞四卷的,哈哈!終於包成了一個粽子。媽媽直誇我厲害!聽了媽媽的鼓勵後,我又繼續包起來,動作越來越熟練,越包越像樣,雖然沒有達到媽媽的水平,但我也心滿意足了。

通過學包粽子這件事,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耐心、堅持,不然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奶奶包的粽子 篇17

奶奶包的粽子作文35 ,312字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品嚐到奶奶親手包的粽子。是那樣的香甜。

奶奶總會是在端午的前一天就把粽子包好,然後放到鍋裡煮熟。然後張羅著大伯、姑媽和街坊鄰居們一起來分享。

奶奶包的粽子個大餡足非常好吃,大家總是誇她的粽子比街上賣的粽子好吃。那敢情是沒法比的了。奶奶包了幾十年的粽子了,那技術簡直是一流的。

每當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嚐奶奶包的粽子時,大家的臉上充滿了幸福的笑容,品嚐著生活的甜蜜。而我每當吃粽子時,就會想起奶奶那雙蒼老有利的雙手包粽子時的情景,我的心裡充滿了喜悅和感激。其實,我的奶奶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平時根本吃不了甜食的,但是每次她總是不辭辛勞的為了大家,而自己並不能吃上多少。

粽葉飄香,一年又一年。歲月如歌,愛到永遠。

包粽子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8字

那天,一到外婆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衝向廚房,還沒等媽媽說,我就已經把手洗好了。外公把洗淨的箬葉、棕櫚葉絲放在一旁備用,放入調料的糯米則早已由外婆拌好,蜜棗、鹹蛋黃、鹹豬肉也已一一備齊。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包粽子了。我先把兩片箬葉拼起來,向內一折,嘿,一個小漏斗就出現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小瓢羹裝了半漏斗的糯米,再放進一粒蜜棗,又在上面裝進些糯米,小漏斗就滿了。

可下一步幹什麼呢?我茫然不知所措傻了眼,於是就向外公請教。外公告訴我:“糯米要往裡多裝些,要不然,粽子包起來不好看。裝好後,把箬葉往前一翻,蓋住糯米,再用棕櫚葉絲紮起來,紮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我即刻照辦,在漏斗的上面又加了一瓢羹糯米,接著翻過箬葉蓋上,嚴嚴實實包裹起來。我牢牢地握住即將成形的粽子,看著自己的傑作就要大功告成,一股子高興勁兒可甭提了。

可惜漏斗漏米,還沒等我包紮到位,漏斗裡的糯米像沙漏裡計時的沙一樣漏完了,我的第一隻粽子如洩了氣的皮球般。

接著,我試了第二隻,第三隻,雖然都不那麼成功,但我並不氣餒。我想憑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我的粽子會越包越好的。

我學會了包粽子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1字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來沒有自己動手包過。今天是週末,我準備跟外婆學包粽子。

我靜靜地在外婆身旁坐了下來,我拿出一大一小兩片棕葉,學著外婆的樣子折出一角,在摺好的角筒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加上豬肉、蝦仁、香菇、花生米等餡料,再用糯米捂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極了,原來還是蠻簡單的。

當我把棕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小孩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溜”出來。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圍—倒掉一些糯米,外婆說:“糯米不要太多,不然裡面的空間不夠,糯米可要跑出來歇氣了。”我點了點頭,舒了一口氣,總算到了扎棕繩了。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在棕繩上面打了一個美麗的蝴蝶結,我以為大功告成了,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粽繩結短的那頭,只聽“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像失了驚嚇的小鹿一般,四處逃散。我真傷心,十多條粽子在外婆手中已經誕生了,可我唯一的“小寶貝”居然夭折了。外婆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做人和做粽子一樣,不光要好看,最重要的是要實用。慢慢學,外婆也是學了很久才學會這門手藝的。”

我用力地點了點頭。後來,我小心多了,在外婆的指導下,我耐心地學了起來,終於成功地包了八個粽子,我把它們放到蒸籠裡蒸熟。

吃著自己包的可愛粽子,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

把愛包進粽子裡 篇20

國一作文 ,591字

端午節邁著輕緩的腳步走來,如往年一樣,媽媽買了許多粽葉和糯米。

粽葉、糯米放在清水裡浸著,媽媽正切著蜜棗,糯米香溢滿了整個廚房。我興沖沖地跑向廚房,看著媽媽包粽子。

媽媽慢慢取出兩片粽葉,抖落水分,然後用右手一圈,便圈出了圓錐狀,挖兩勺糯米,再放上幾瓣蜜棗。那糯米,顆顆飽滿得像胖娃娃,散著一股濃濃的醇香,配上兩片蜜棗,一定甜極了。我眼巴巴地看著。母親見了,笑著抓幾片蜜棗塞到我嘴裡,我慢慢地咀嚼,顯出滿足的樣子。媽媽也滿足了似的,巧手將粽葉一折,再一裹,用細繩一紮,一個粽子便做好了……

我將這個粽子寶貝似地捧在手心裡,碧綠的葉翠得令人心爽,像吃脹了肚皮的孩子。這層外衣可束縛不住糯米香,它滲透粽葉飄散出來……

媽媽仍低頭包著粽子,那片片粽葉在她手中不斷地翻折,變成一個個粽子。媽媽如一位魔術師,轉眼間個兒大而飽滿的粽子便包好了。我站著、等著、看著粽子一個個下鍋……

快了!快好了!粽子出鍋了!媽媽用手捏下一個,解開細繩,揭去那層清爽的粽葉,一陣撲鼻的清香沁入我的心中。媽媽包的粽子就是獨特,自由自在,粽子的形態各不相同,方的、圓的……可個個都是那麼飽滿!小心地咬開一角,粽子內的蜜棗被糯米包裹著,依偎在純淨的懷抱中!

這多像母親和我呀!母親溫暖的懷抱緊緊環住我,呵護著我。而我就如那顆蜜棗,幸福地依靠著……

細細品嚐,糯米黏黏的、醇香醇香的,吃下去只有甜蜜,那是母愛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