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特色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特色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571字

我的家鄉廣東順德,位於珠三角腹地,這裡民風簡譜,土地肥沃、水網交錯,交通四通八達,是一個有名的美食之都、魚米之鄉。現在帶你們感受一下順德各式各樣的文化和特色吧!

首先,我來介紹這裡的旅遊名勝。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清暉園,就座落在順德大良鎮,園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佈局玲瓏雅緻,許許多多形態各異的參天大樹立在路旁。除了清暉園,這裡還有順峰山公園、寶林寺、長鹿農莊、鳳嶺公園等,這些地方風景優美、山清水秀,是悠閒遊玩的好地方。

介紹完遊玩的地方後,當然要介紹一下這裡的美食啦!“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這裡物產豐富,簡單的食材在順德人手裡總能烹飪出美味的佳餚。只要到過順德的遊客都難忘那又香又滑的雙皮奶,香脆鬆化的大良硼砂、均安蒸豬、炸牛奶和野雞卷等美食。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垂涎三尺了,大家還是自己去品嚐吧!

近年來,城市建設的步伐加快前進,一座座高樓大廈在城市裡拔地而起,各村鎮出行的交通網路日益完善,但順德人並沒有忘記傳統的節日文化,在很好地傳承下去。每年農曆五月初三,勒流龍眼都舉辦“畫龍點睛”的活動,珠三角周邊的龍舟都會划過來點睛。每村每街都大擺龍舟宴,邀請親朋好友來聚聚,吃龍船飯,祈求在一年裡風調雨順,身體健康,平安快樂,那場面熱鬧極了。

啊!順德真的是美麗的城市!你看了之後會不會有來這裡看一看的衝動?哈哈,羨慕我們生活在這裡吧!

我愛家鄉的特色小吃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885字

我愛我家鄉的特色小吃,雖然這些特色小吃沒有城市的食物美麗和美味,但它們卻獨有一番風味。

我這個人呀,嘴很饞,每到春天的時候,我就會纏著媽媽帶我去外婆家。到了之後,我保準是第一個下車,但我不是去外婆家,而是用我的“慧眼”地毯式的搜尋著我們家鄉的特色小吃。

“唉,我找到了,找到了。”爸爸也來了。我找到一個刺條,便立即摘了下來,咦,上面有個七星瓢蟲,我立刻抓住了它。這個七星瓢蟲“背”著紅紅的“殼”,上面還鑲嵌著許多黑點,兩顆黑黑的眼球鼓得大大的,好像在瞪著我說:“你個壞蛋,快放了我!”忽然,他猛的向上一竄,飛走了,我心想:算了,專心吃我的刺條吧。這個刺條肯定很好吃,皮是青青的,刺是通紅通紅的,顏色很分明。我輕輕地摸了一下它的刺,“呀!”我大叫了一聲,痛死我了,我心想“待會非得好好收拾你不可!”我自言自語道。

我惡狠狠的拔了它的刺,再用力的剝了它的“皮”,露出了它那青綠色的“肉”,它好像忍著疼痛說:“你輕點呀!疼死我了。”我心想:“叫你刺我,我看你還敢不敢了!”我用力的咬了一口,“嗯,真好吃!也不枉費了我辛苦的找你。”

家鄉還有墨綠墨綠的地麥粒,有通紅通紅的烏泡子,有埋得很深很深的雞把薯,還有酸甜可口的馬莧菜……

有一次,我和媽媽冒著火辣辣的太陽去外婆家,一眼就看見菜園裡的馬莧菜,田埂上的馬莧菜,過道兩旁的馬莧菜……隨到一處都能聽見,我不禁讚歎道:“多麼頑強的生命力啊!”於是我和媽媽摘起了馬莧菜。一會兒,我和媽媽早已是收穫多多,但地上的馬莧菜好像是取之不盡似的,依然遍地都是,這狹小的通道已被大量的馬莧菜給覆蓋住了,忽然,我發現一株非常大的馬莧菜,我小心地躲開通道上的馬莧菜,彎下身子,慢慢地伸出手,小心翼翼的用我的指甲掐斷了它的莖,再用手將它捧出,“哇!好大呀!”我和媽媽齊聲叫道,這株馬莧菜的直徑超出了我的想象,可以炒兩碗了。媽媽告訴我:“這馬莧菜是止腹瀉的良藥,特別是晒乾的,泡泡即喝,腹瀉即止。”我好高興,心想:我要找很多很多,送給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

我愛家鄉的特色小吃,她健康,她綠色,她環保,她讓我的生活增添了樂趣,她給我帶來了無限快樂。

來自英國的生日賀卡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9字

我的姐姐王奧菲轉到英國去了,從那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面,但她送給我的小禮物卻讓我又驚又喜。

那是2月13日,正好是我生日,我興致勃勃地去蛋糕店買了一個蛋糕,準備晚上的生日派對上吃,然後我下去收報紙,一開啟信箱,第一個看到的是一個信封,我以為是爸爸媽媽的信,可仔細一看,咦,不對勁唉,信封上怎麼寫著我的名字,我急匆匆地上了樓,回到房間裡迫不及待地拆開一看,一行大字映入我的眼簾:生日快樂!這到底是誰給的,我一看寄信人—王奧菲。什麼,這是王奧菲從英國寄過來的?旁邊還畫著一些花花草草和寫著一些字,都是祝我生日快樂和想念我的話。我頓時呆住了,不過幾秒後,我從驚喜中緩過神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雖然只是一張簡單的生日賀卡,但它包含了姐姐對我的思念。那天她還跟我視訊聊天,和我聊了在英國的生活,她說在英國既輕鬆又無聊,沒有在中國學習那麼大的壓力,也沒有中國那麼多夥伴,那麼熱鬧的街道,她說今年放假她一定會回來!從那天起,我就一直等待她的歸來!

那一天,我過得很快樂,不僅過了生日,還收到了獨特的生日賀卡!直到現在,這張生日賀卡還完好無損地放在我的床頭。

長沙的特色小吃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71字

長沙是一個不夜城,在這裡,越到深夜越熱鬧。這麼熱鬧的城市怎麼能少得了小吃的存在呢?吃就數長沙人靈泛,長沙人一天不吃辣椒,就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可謂是無辣不歡。在長沙,小吃界的三大霸主分別是:臭豆腐,糖油粑粑和蔥油餅。

臭豆腐臭豆腐,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臭。外地人覺得一點也不好吃,還很臭。可我們長沙人偏偏相反,這臭豆腐,越臭越香。雖然它聞起來很臭,但吃起來卻很香,你會感受到越臭的臭豆腐越香。因為它經過特製的滷水醃製,滷水也是臭的,所以泡出來就很臭。可那臭豆腐卻是外酥裡嫩,香氣四溢。咬一口,豆腐裡的汁水就流了出來。

糖油粑粑,一聽到糖這個字,就知道它一定是甜的。這是小朋友的最愛,也是我小時候喜歡吃的東西。想要吃到又香又糯的糖油粑粑,就要去長沙的火宮殿。那裡的糖油粑粑又大又滑,輕輕一咬,糯米在口中化開,粘粘的糯米中帶著外面那一層的糖油,又甜又糯。筷子功夫不好的人還夾不起來,因為太滑了。

蔥油餅,它已經成為了長沙人的早餐之一,濃濃的蔥香,在喝著解油膩的豆漿,簡直絕配。蔥油餅在包子鋪裡都有賣,只不過不同的店,味道也不一樣。最好吃的還是火宮殿的蔥油餅。剛炸出來的蔥油餅又香又脆,蔥油餅要吃熱的,熱的就是脆脆的,散發著濃濃的蔥香的。冷了就會變得軟塌塌。

這就是長沙,火辣辣的城市,香氣四溢的長沙,性格豪爽的長沙。小吃,已然成為長沙一張獨特的名片。

我愛家鄉的特色小吃 篇5

國一作文 ,579字

我的家鄉在西安,是我生長的地方。西安的景色雖不如桂林山水那樣秀美,卻有最吸引人的西安特色小吃,像涼皮,羊肉泡饃,灌湯包子,柿子餅……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最愛吃的涼皮吧!

瞧!這不就是家涼皮店嗎?別看他店面不大,顧客卻不少。看,那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人們不都是來吃涼皮的嗎?走進店裡,看著別人碗裡紅紅的辣子汁,白白的芝麻粒,青翠欲滴的黃瓜片,以及被辣子染得紅彤彤的涼皮,口水都已經在那饞嘴裡打轉了。好了,別看了,還是先吃一碗吧!迫不及待地叫了一聲:“老闆,來一碗涼皮!”“好嘞,您稍等。”只見服務員用手指嫻熟地拉一些麵皮放入碗裡,再放入幾勺獨特的涼皮汁,各種調料:鹽、醋、醬油、芝麻醬攪拌均勻,再用幾條幹淨的麵皮放入一口紅彤彤的,漂著芝麻粒的,浮著紅辣椒的,印著青花的大辣子缸裡蘸一下,在碗裡嘰裡呱啦一陣攪拌,一碗香氣四溢的美味—涼皮就誕生了!

趕快嘗一口!酸酸的,有醋的味道;辣辣的,有辣椒的味道;鹹鹹的,有鹽的味道;香香的,有花椒的味道;還有一種怪怪的,刺鼻的—蒜的味道!各種味道結合在一起,只能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爽哪!夏天吃上一碗,軟軟的,滑滑的,冰冰的,那涼氣直沁你的心脾。即使是在嚴冬,這店裡照樣生意興隆。那辣,那麻,那怪,吃一碗也會讓你感到痛快無比,回味無窮。

什麼?聽得都饞了?那就趕快來我的家鄉西安,親口吃一碗吧!

我的特色校園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928字

我愛我們的校園,校園的角角落落都讓我感受到了她的美。

早晨,迎著小鳥清脆的歡叫,面對著樹爺爺親切的問好,我們都陸續地來到了校園。校園外一條書畫長廊特別突出,長廊左側是我校學生們的書畫。瞧!學生們的書法飄逸灑脫,力透紙背;圖畫真是栩栩如生,讓我們對學校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假若外來者參觀我們的學校,必定會嘖嘖稱讚這些書畫,每幾幅書畫之間,都有一棵蒼翠的樹木為書畫映襯著,讓你彷彿置身於知識的海洋裡。

走完了我們別具一格的“書畫長廊”,想必你已加快步伐,來到了校門口,“古林鎮薛家小學”這幾個醒目的黑色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熠熠生輝,大字的左邊是我們學校特殊的徽標,徽標的線條酷似蝴蝶,展現出我們學校的勃勃生機!

走進校園,遠遠地就能看到校園正中央被花團簇擁的一塊石碑,紅色大字”健美“最為引人注目,寓意著我們薛家學子身體健康,成為一個擁有美德的陽光少年。

石碑的右側是我們廣闊的操場:兩百米的跑道,沙灘,足球場。都揮灑著我們的汗水,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石碑的左側有三幢樓,嶄新而堅固的教學樓裝置齊全,為我們製造了一種高檔而不失溫馨的學習氛圍。

第一幢樓跟第二幢樓之間,校園的“書卷”別具匠心,它是模仿古代的書簡,所寫的是智永全所著的《千字文》。走進漩渦形的書卷,書卷上蒼勁有力的字映入眼簾,它們被紅色的花兒點綴著,和校外的“書海長廊”遙相呼應。早晨,迎著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寂靜的校園裡傳來了郎朗的書聲。因為大家心中都記住了“一年之季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書簡則靜靜地傾聽著它們抑揚頓挫的讀書聲,一直矗立在那兒。伴著夕陽西下,熱鬧非凡的校園又恢復了寂靜,就這樣,書卷陪伴著薛家小學的學子們快樂的度過了一天。

第二幢和第三幢樓之間,我們學校的“重磅壓軸”—“蘭亭”已經等候多時,它的頂是六角形的,紅漆的柱子支撐著它,蘭亭像一名威武的戰士,守衛著我們的校園。亭下是鵝卵石鋪起的蜿蜒小路,兩旁是書法臺,另配備著青瓷缸。每當我吃完中飯,大家就會在書法臺上縱橫揮灑,那時的蘭亭翰墨飄香,體現了前所未有的墨香和氣質!書法臺既環保又提高了大家對書法的興趣,真是一舉兩得!

校園的美景無處不在,它將伴我度過六年精彩的小學生涯,我們的校園永遠都不失活力!

中國的綠色夢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486字

現在流行一句話:我的夢,中國夢。我有一個夢想,就是要將中國變成世界上最環保的國家。

最近,我發現周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灰頭土臉的馬路,現在掃得一乾二淨;馬路旁的綠化帶原來還是土,現在已經有幾百棵參天大樹;原來只有幾座平房的地方,現在已經築起無數高樓。以前,在公園裡,垃圾橫衝直撞,像霸王一樣霸佔了公園,現在,垃圾已經被掃帚掃得無影無蹤。以前,在公交車的停車站上,隨處可見的痰佔滿了整個站臺,使人沒有落腳之地。現在,它已被水沖洗得乾乾淨淨。

我的家鄉是一個綠色生態小村。它那裡有隨處可見的大樹,小草,小花。農民伯伯在田裡辛勤地勞動。那兒還滋養著許多生命:昆蟲。那裡有一塊草地,是我和哥哥們經常去的地方,那裡有一條河,將草地貫穿成了兩塊草地。它中間有兩個小島。上面分別種著梧桐樹和榕樹。每年,村裡的人都要去把榕樹上面長出來的根修剪。家鄉有一個大井,那是家鄉自來水的源頭。它的水不需要過濾,就可以直接喝。口渴了,到一個抽水的地方,把把手往下一壓,水便會流出來。用雙手一接,便能喝到清涼甘爽的井水。

我真希望中國要多多做環保活動,保護生態環境,不讓中國的環境遭到進一步惡化。

中國的顏色 篇8

國一作文 ,848字

如果讓大家用一種顏色表示中國,大家一定會想到紅色。因為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人們對於紅色的喜愛是融入血液的,不可替代的。紅色象徵著喜慶和祥和,人們總是愛用紅色表述對喜慶的渴望和祝福。紅色甚至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過年的時候,我們貼年畫,貼春聯、掛紅燈籠,到處都是紅紅火火,盡情展現了中國人在傳統意義上對幸福和美好的祈願。中國人近代以來的歷史就是一部紅色的歷史,承載了國人太多紅色的記憶。明朝時期,皇帝姓朱,所以從那時起中國人越加的喜歡紅色,紅色一點點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中。

1894年,日本人用轟鳴的大炮將中國拖向了數年的恥辱時代,面對著即將亡國滅種的風險,中華兒女毅然奮起反抗,八國聯軍,十四年抗戰,面對侵略者著先進的武器大炮,面對侵略者的殘酷屠殺,中國人沒有害怕,沒有放棄努力,而是用自己的鮮血捍衛了國家的主權,趕走了帝國注意侵略者。五星紅旗,是用革命者的鮮血染紅的旗幟,它承載著中華兒女赤誠的報國之心。這裡的紅色,不再是祥和,喜慶,而是中華兒女不甘屈服,民族自尊自強的偉大的體現!中國紅,一個象徵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和現代蓬勃發展的顏色,它向世界證明,中國人雖然熱情開放,但也絕對不會允許任何不懷好意的侵略者在自己的國土上胡作非為,中國紅也是勇敢捍衛、正義聲張的誓盟。

2014年,習主席“一帶一路”對世界敞開了國門。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得到紅色旗幟和善意的引領,為世界經濟復甦打下了紅色悅動的基礎。我們本著合作共贏的態度和理念幫助的國家,創造了一個有一個奇蹟。而中國紅,也隨著一帶一路走出中國,邁向世界。

現在,中國紅色的旗幟越來越多的掛在國際奧運會最高的地方,中國正在向世界證明,中國紅會越快越高地創造和把握正確機遇,不斷創造新的中國時代!而紅色,在世界上流傳開來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鮮豔,它還代表了高科技技術產業和互幫互助,愛好和平,期待世界共同進步的美好願望,也許,有很多國家的人民所愛的,所信賴的正是這樣的一抹紅。因為,這中國紅正將吉慶幸運、歡樂幸福源源傳遞、綿綿發散!

家鄉的特色美食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809字

說起各地特色名吃,那真是數不勝數。有北京烤鴨、雲南的過橋米線、長沙的臭豆腐、西安的羊肉泡饃、山西的刀削麵、河南的燴麵、內蒙古的小肥羊等等。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的鍋盔。

鍋盔原是產於陝西的一種美食,個兒大,餅厚。後經過天門人不斷創新、改進,變成了現如今種類繁多的辣椒鍋盔、香蔥鍋盔、糖鍋盔、鹹菜鍋盔、豬油鍋盔等等。啊,想一想都覺得回味無窮。

在我老家的旁邊,就有一個賣鍋盔的攤點,以前每天早上起床,我就會聞到鍋盔的香味,聽到菜刀在木板上切面團發出“叮叮咚咚”的響聲。我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著幾塊錢,到做鍋盔的師傅那買幾個鍋盔,他腰上圍著一個藍色的灶裙,但被面粉染成白色了。他總是樂呵呵地,我每次去時,他都對我說:“這些個鍋盔都冷了,我再給你做幾個熱的,熱的才好吃。你想要什麼味的呀?”“我想要辣椒味的。”我回答說。

他開始做鍋盔了,只見他拿起一團麵糰,雙手拉開,麵糰像跳繩似的在桌子上彈來彈去,發出“啪啪”的響聲,接著他一手拿著菜刀,把那長條似的麵糰切成了一個個小圓柱體。我問:“麵糰這麼小,怎麼做成那麼大個兒的鍋盔呢?”“小朋友,這你就不懂了,你好好看著吧!”只見他拿著刀,把麵糰拍成平平的,拿在手上,放一點大蔥和辣椒醬,包起來,雙手一捏一拉,即變成長方形了,再撒上一點芝麻,抹上點兒水,把它貼在特製的爐子裡面。過了大約三分多鐘,那位師傅拿出了幾個冒著熱氣的香噴噴的鍋盔。我當場就拿起一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小心點,別燙著了。”聽了這話,我感覺普通的鍋盔更好吃了。剛咬一口的時候還沒有辣椒醬,只感到香香的,脆脆的。再咬一口,辣椒醬從裡面流了出來,但又不是很辣,麵糰和醬結合在了一起,軟軟的。那醬不是從鍋盔內部流出來的,而是從麵糰裡流出來的,還時不時會吃到香香的大蔥。雖然鍋盔的外表不怎麼好看,但真是太好吃了!它的美味無法形容!

儘管我已經很久沒有吃到那兒的鍋盔了,但我卻時常會想起那位做鍋盔的師傅,和他的鍋盔……

宜昌的特色美食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1字

湖北宜昌,這是一座坐落在長江之畔的小城,歷史文化悠久,風景秀麗,稱得上是旅遊勝地。如果你來到宜昌旅遊,除了觀賞三峽大壩、清江畫廊等景區,還千萬別玩了嚐嚐小吃一條街上的各種特色美食,一飽口福。

蘿蔔餃子

雖然這種美食叫做餃子,但它可完全不同於北方的水餃,如果你在路邊看到有的小攤在賣現炸的金黃金黃的“元寶”,那就是蘿蔔餃子本尊啦。蘿蔔餃子比北方的水餃大個兒多啦,比成年人的手掌還略大一圈,我在手裡沉甸甸的。輕輕咬開在油鍋中炸得酥脆可口的外皮,裡面的鮮香的蘿蔔餡頓時露了出來,舌尖上一下子綻開麻辣鮮美的味道,外脆內嫩,“爽”就一個字。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個新鮮出鍋的、熱乎乎、金燦燦的蘿蔔餃子,熱辣的口感頓時讓全身都暖和了起來。

頂頂糕

如果你問什麼是宜昌的甜食首選,毫無疑問那就是頂頂糕。只有在夜晚的小吃街上才能找到它的身影。顧名思義,頂頂糕的做法就是米糕放在竹筒中蒸熟後,用一個缽蘸滿紅糖放在竹筒裡一頂,一個頂頂糕就做好了。頂頂糕的味道甜而不膩,輕輕一嚼,滿口都充盈著濃郁的米香和紅糖的香甜,口感軟糯綿潤,老少皆宜,是宜昌小孩兒的最愛。

涼蝦

品嚐過香辣的蘿蔔餃子和軟糯的頂頂糕,還想再來點飲料,那麼涼蝦一定是你的不二之選。這裡的“蝦”不是真正的蝦,而是用Q彈的米麵做成的一粒一粒形狀似小蝦米的東西。做法極其簡單,一大勺“小蝦”兌上一些紅糖水或桂花糖水便是一杯涼蝦了。涼蝦在炎炎夏日絕對是最好的冷飲,清涼解渴,紅糖的醇美可口,桂花的清香甘甜,加上軟軟彈彈的“小蝦”,讓人喝下後一直甜蜜到了心裡。

關於涼蝦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戶彭氏母子,家中清貧,有一個冬日母親病了,想吃新鮮的小蝦,兒子是個大孝子,他冒著嚴寒去河邊撈蝦。但是天寒地凍,河面竟結了厚厚的冰,怎麼也鑿不開。小夥子乾脆脫掉外套,趴在冰面上,用自己的體溫化開堅冰,沒一會兒就凍得昏了過去。夢中一位老人對他說:“你想要蝦嗎?我教你……”隨後便告訴了他做涼蝦的方法。小夥子立刻醒來,回家給母親做了一碗涼蝦,母親喝下後竟奇蹟般地好轉了許多,因此,涼蝦又叫“孝子涼蝦”。

家鄉的特色美食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9字

我的老家在山西河曲,有很多特色美食。每年春節我的大姑都會給我寄來很多家鄉特色美食,有豆麵、碗託、麻花等。

我最愛吃是豆麵。豆麵的寬度與普通麵條差不多,但薄如蟬翼,它是用豌豆麵和白麵混合起來做成的。其製作過程並不複雜,但耗時費力,將一小塊面放在大面板上擀,擀的時候需要一邊擀一邊往擀開的面片上撒麵粉,以防擀的時候面片粘在一起,當面擀到薄的可以透光的時候就擀好了。擀好後將面片摺疊起來,然後切成細條,面就做好了。

吃豆麵的臊子也是非常講究的,要用吃完排骨或燉肉剩下的帶有小肉渣的湯做主料,然後加入小土豆塊或小豆腐塊燉制而成。

因為豆麵很吸水,所以煮麵的時候要比煮同樣多的掛麵多放2到3倍的水。待水燒開後將薄薄的豆麵放入開水中,水再燒開豆麵就煮好了。吃的時候還需要放一點山西的老陳醋,如果再放些韭菜花就更香了。

其次是碗託,碗託是將蕎麥糊放在碗裡蒸制而成的。吃的時候可擦絲可切塊,一般都是擦絲,因為這樣的做法會讓碗託蘸到的拌湯比較均勻,味道也會更好。拌湯一般是由醋、茴香、芝麻和鹽等多種調料加工而成,不鹹、不油、不膩。

當然碗託的絕配非老家的麻花莫屬了。老家的麻花與天津的麻花不同,天津的大麻花又粗又,吃起來的時候特別酥。而老家的麻花又細又長,吃起來的時候特別脆。老家的麻花有獨特的吃法,那就是在吃碗託的時候將麻花蘸著碗託的拌湯吃,那種香味很特別,是老家獨有的味道。

老家的美食別具一格,與眾不同,得到了山西美食文化的傳承!

家鄉的特色小吃──光餅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9字

說到我家鄉的特色小吃,那可真是數不勝數啊!有魚丸、光餅、油餅、馬耳朵……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光餅。

光餅的樣子像一座比較扁的小山丘,中間像一個小湖一樣的形狀,光餅上撒滿了白芝麻,全身金黃金黃的,特別像一塊“金子”,因為光餅是我的最愛,所以稱它為“金子”。光餅的中間有一個小洞,關於這個小洞還有一定的原因呢!據說在戚繼光打擊倭寇時,為了方便士兵在戰場上充飢,他便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光餅上打個洞,然後用繩子將餅穿在一起,掛在脖子上,這樣,就可以在打仗時也能吃到食物。

光餅的做法十分簡單,我們需要先把麵粉揉成麵糰,然後用麵糰做出餅胚後,就要把捆好的松枝放在缸內,點起沖天大火,把缸壁燒“白”,等缸底只剩餘燼時,就要把做好的餅胚由兩人合作,伸手入缸,飛快準確地貼在缸壁之上,若是遲緩一點,就怕那光著的手臂要烤出泡沫。等光餅全部貼完後,就再用炭火慢慢地把餅烤熟,令人大開眼界。在等的時候,一股香撲鼻而來去,因為在這種大缸裡烤出的餅,塊塊金黃,十分香脆。

我吃光餅時,會直接一口咬下去,把光餅含在嘴中幾秒,然後再吞下去,這樣更能吃出光餅的美味。光餅不僅可以單吃,還可以在光餅旁邊切一個口子,在裡面放上其它吃的東西,如油餅、紫菜、蝦米等等。夾在一起吃,味道也是是棒極了,能讓人感覺飛起來一樣。記得有一次在外婆家裡吃光餅,我的表哥一下子就吃掉了三個,而且是分分鐘消滅掉,我們所有人看見了都笑了起來。

這就是我家鄉的特色小吃──光餅。

維吾爾族的特色美食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0字

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一聞到這股香噴噴的味兒,我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起維吾爾族的拉條子,它總是那麼吸引人,讓人抵抗不住誘惑,雖然我和維吾爾族的距離隔著無數座山、無數片海,但我總能弄到維吾爾族最著名的美食——拉條子。

拉條子就是新疆拌麵的一個俗稱。製作時用擀壓,然後再用手拉制而成,維吾爾族人會先用小麥和水,再用擀麵杖擀成一張薄薄的餅,再用刀子切成無數的長條,煮好水,放入拉條子。拉條子的汁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汁水中配料有幹豆角、蘑菇、花生米……彷彿隔著十萬八千里都能聞到清甜的香味,先把面撈到碗裡,再慢慢地淋上濃郁的汁,簡直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最後用筷子攪拌起來,越攪拌越香,夾起一根根金燦燦的拉條子,慢慢送入口中,輕輕一吸,拉條子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磁嘍”的一聲就被吸入口中,拉條子的甘甜直入肺腑。

俗話說的好:“肚子飽了,可嘴還沒飽”,也許就是為拉條子寫下的。很多人問拉條子為什麼叫拉條子,而不叫拉條?因為新疆人特別愛說子,要說子,他們曾編過一段“詩歌”,拉條子,揪片子,烤包子,;涼皮子,小菜要放皮牙子,不能少了洋柿子,一吃就是一盤子。

新疆人對拉條子的情感是實打實的,就像北京人見到炸醬麵,武漢人見到熱乾麵,陝西人見到油潑面,或者河南人看到燴麵一樣。

新疆維吾爾族的拉條子使我難以忘懷,拉條子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被維吾爾族人捧在手中,使人情不自禁的說一句:“真香啊!”

奶奶家的特色小吃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1字

放寒假啦!我回到奶奶家,奶奶家在湖北省襄陽市,這裡山水秀麗、氣候宜人,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有古隆中等許多著名的景點。但我最感興趣的,是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吃,都很好吃呢!

讓我最難忘的當然是有名的牛雜麵啦。牛雜麵和其他面不一樣,其它面用的是白白的掛麵,而牛雜麵用的是黃黃的鹼面,這樣的面吃起來比較勁道。牛雜麵最大的特色是辣,因為它裡面放了很多用辣椒榨出來的紅油,其實就是牛油。最重要的配料就是牛雜啦!牛雜是牛的內臟,比如牛腸、牛肚等。牛雜麵好吃的原因是牛雜燉的時間很長,味道都熬出來了,也熬爛了。當一碗香噴噴、紅豔豔、熱騰騰的牛雜麵擺在你面前,色香味俱全,一定會讓你流口水的!但不能多吃哦,吃多了會長胖的!

還有一個令人難忘的小吃就是經典的米窩。它的形狀像甜甜圈,可是不甜,它是用大米磨成粉,調成糊糊,再加入一些調味料,放進油鍋裡一炸就好了。炸它用的鏟子是中間凸出來、四周凹進去的,這樣米窩炸出來後中間薄、周圍厚,真的像一個“窩”。剛出鍋的米窩,還有點燙手,這時放進嘴裡咬一口,脆脆的、酥酥的、鹹鹹的,真是滿口香,越嚼越有味道!

還有一種特產是大頭菜,也叫孔明菜,據說是孔明先生髮明的,它其實就是用芥菜根醃成的一種鹹菜,最好和肉絲、辣椒一起炒,那真的是很好的下飯菜!還有許多我叫不上名字的蔬菜瓜果,因為奶奶家有條漢江,南方水多,長出來的蔬菜瓜果就特別水靈,感覺一碰它們就會冒出水來,比北方的好吃多了。

不管走到哪裡,我都會懷念奶奶家的這些小吃,不僅因為它們的香甜,更因為它們有家的味道……。

家鄉的特色美食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718字

在我的家鄉——三門縣,這裡的美食千千萬萬。有鮮甜鮮甜的小海鮮。軟軟糯糯的松花餅。各種口味的麥餅……不過我最愛吃的就是傳統美食麥焦了。這道美食一直出現在傳統節日裡的家鄉人們的餐桌上。這不,今年的元宵節,外婆外公又開始忙活起來了。

外婆負責做麥焦皮,我則在一旁學習打下手。大大的盆子裡倒入一大袋麵粉,有些淘氣的麵粉寶寶們按捺不住還上躥下跳著,差點沒把我嗆個半死。接著,外婆一隻手往著麵粉裡慢慢倒入加了少量鹽的涼水,另一隻手則快速地攪動起來。不一會兒,麵粉和水相互融合在一起,變成了有點溼溼的麵粉團。然後,熱上平底鍋,刷上一層薄油,外婆在盆子裡摘一小團麵糰,由平底鍋的中間向外面快速攤開,不到半分鐘,一張又薄又圓又Q彈的麥焦皮就成功完成了。

外婆憑著熟練的經驗把麵糰變成了一張張薄薄的麥焦皮,外公在另一邊忙著炒菜。不一會兒餐桌上排滿了菜,有米麵、豆麵、胡蘿蔔絲、土豆絲、雞蛋絲、紅燒肉、魷魚絲……這些可都是我最愛的菜呀!

終於可以開吃了,卷麥焦也要講究技巧,取一張麥焦皮平鋪在桌上,把各種各樣的菜鋪在麥焦皮的一端,先上下鋪軟軟的東西,中間鋪上硬點的菜,這樣才能使麥焦皮不容易破,然後輕輕地捲起來就可以了,對了卷的時候要把麥焦的下端皮也要包起來,否則拿起來吃的時候菜可要漏了哦。因為都是我最愛的菜,所以這張麥焦可真像個大胖子,咬上一口,露出各種菜,五顏六色,好像彩虹的顏色,真是色香味俱全。

麥焦的口味有很多,大家都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菜來配。就比如一百戶家庭就有至少有一百種口味。有了麥焦的萬千包容,才會有大家對這道傳統美食的無限喜愛,這也就是麥焦的魅力所在。

班裡的特色生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711字

我們班有一位男生,今年十歲,圓圓的臉,剪著小平頭,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特別有神,常常是眼珠子一轉,就會想出一個搞笑的鬼點子。大家給他取了個外號叫“哈哈大王”。平常,無論是上課還是下課,他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歡笑。

記得有一次,老師在黑板上寫字,他一時坐不住了,一隻手摸著頭,從前向後摸,另一隻手指著天,身體情不自禁地抖了起來。全班同學都盯著他看,哈哈大笑起來。老師轉過頭,問:“是誰在搗蛋?”全班同學的目光都盯著“哈哈大王”。“又是你哈哈大王,你已經是第二十次搗蛋啦!”老師生氣地說。“哈哈大王”並不當回事,還故意地朝老師翻了個白眼。這下老師火了,拿起尺向他的手上打去。只聽他“哎喲”一聲,全班同學都笑了起來。這下老師更加火了,拉著他到教室外面。可沒過多久,他又在外面跳了起來,嘴裡還在不停地說:“來呀,來呀,來打我屁股呀!”老師聽了,氣急敗壞,像一隻凶猛可怕的老虎,向“哈哈大王”“撲“去。他機靈地一閃,老師撲了個空,一下摔倒在地上。全班同學大笑起來。老師氣得臉都發青了,再也忍不住了,只好請他的家長來一下。家長來了,聽了十分生氣,放學回家後,把他的頭上打了個青包。第二天,同學一見他額頭的青包,追問什麼回事。他得意洋洋地說是爸爸給他的獎勵,真不知道他怎麼有臉說出來的。

雖然“哈哈大王”會給大家帶來笑聲,但我希望他以後要遵守課堂紀律,不要惹是生非,影響老師講課,影響同學們學習。

班裡的特色生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2字

要說起我們實驗小學四(4)班,那可是藏龍臥虎、人才眾多,有能歌善舞的,有會彈電子琴的,還有會拉小提琴的……而在這當中,最有名氣的特色生要數王思哲。他今年11歲,是我們班班長,他很英俊,個子高高的,一點兒也不胖;長著一張瓜子臉,留著一頭短髮,一雙小眼睛炯炯有神。他為人落落大方,做事幹脆利索,令人敬佩,是個真正的優等生。當然,他的特色還在於彈得一手好吉他。

說到他彈吉他,那可是人人豎大拇指的。記得去年元旦,老師組織了慶祝會,大家開心極了,一邊吃著零食,一邊舉行一開始,幾位同學的表演都只是朗誦、講故事和猜謎語等等,非常無趣。後來王思哲上場了,只見他抱著一把吉他,並邀請一位同學幫他拿樂譜。見他這樣,同學們一下子來了興致,紛紛鼓起掌來。他低頭抱著吉他,眼睛緊盯著琴絃,手指輕輕地撥動著琴絃,一副投入的模樣。隨即,琴聲響起,聲音響亮而不刺耳,隨著他的手指上下滑動,音樂節奏時而緩慢,時而快捷,高低起伏,宛轉悠揚,十分動聽。同學們聽得如痴如醉,整個教室鴉雀無聲,只有那美妙的琴聲在迴旋飄蕩。我們所有人都似乎置身於音樂的天堂。不知不覺,表演完畢,但我們仍然陶醉其間,過了一小會,同學們才回過神來,為他鼓起雷鳴般的掌聲。王思哲同學收拾好吉他後,深深地向同學們鞠了一躬,開心地說:“謝謝大家!”

這就是我們班的王思哲,他多才多藝,尤其彈得一手好吉他,可謂是我們班名副其實的特色生。

我家的特色美食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7字

家的特色美食,是一種青海風味小吃—土豆餅,因為我媽媽來自青海西寧。這道美食不僅味道好,而且做起來不復雜,深受全家人的喜愛。

做土豆餅,需要的食材有:土豆、澱粉、食用油、鹽、花椒粉等等。這些食材都比較普通,隨處可買,十分方便。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實地介紹一下我媽媽是怎麼做的吧。首先,將土豆洗淨去皮後,用磨泥器磨成糊狀的土豆泥。其次,往土豆泥中加入定量的澱粉,少許鹽、花椒粉等調味品,攪拌均勻。接著,把平底鍋加熱,待鍋熱之後,加入食用油。(油要多一些,不然會沾在鍋底上的)油熱好後,就進入了最關鍵的環節,請大家屏息凝神。那就是把一大勺攪拌好的土豆泥放在熱油鍋中迅速平攤好。先煎正面,等硬後再煎反面,直到兩面都變得金黃,土豆餅就做好了。煎好後盛出來放在盤中,再舀下一勺,直至全部煎完為止。最後再把煎好的土豆餅切成一條條盛入碗中。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每次,媽媽端著煎好的土豆餅從廚房走出來時,那金黃的外表,都會令我垂涎欲滴!吃上一口,那清脆的聲響,那濃郁的香味,讓人停不下來。每一口,那香味都令人回味無窮的。我們邊吃邊蘸著出辣椒油、醋等拌成的佐料。不一會兒,一大盤土豆餅就被我們吃了個精光。每次我都吃的意猶未盡!

這就是我們家的特色美食,也是媽媽和外婆的拿手菜。同學們,你們想吃嗎?

雲南的特色美食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0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我們這個注重飲食的國家,東南西北每個地方都能找到各具特色的民俗美食。當然,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人人各有所好。但在眾多美味佳餚中,雲南民俗食物卻“獨樹一枝”。

雲南人以食蟲為特色,在北方人看來,雲南人吃蟲子不乾淨!不好吃!其實不是的。在眾多蟲子中,有不少含有營養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在少數民族中布朗族喜吃蟬醬,據說有清熱解毒、去痛化腫的作用。吃蟲時只需簡單的步驟就可把蟲子清洗乾淨,可以解決不衛生的問題。傣鄉的昆蟲宴,遐邇聞名,一派蟲香。據說,不同的昆蟲菜具有不同的風味,比如蟋蟀有生菜味兒:黃蜂卵有杏仁味兒;螞蟻有核桃味兒,蠅蛆有奶油味兒,蠶蛹有肥肉香味兒……法國食客特別鍾愛蟈蟈,說蟈蟈味美勝過魚子醬。這麼看來,蟲子還是挺美味的,沒那麼可怕呀。但是算起來最好吃的,並不是蟲子而是過橋米線,為什麼叫過橋米線呢?原來還是有個傳說呢:在清朝時期,有一位秀才為求安靜,在雲南的一處湖心小島上苦讀書,他的三餐都要他的妻子過橋送過來,因為路遠,每次飯菜都變涼了。在一次送飯的路上,妻子因為勞累而在橋邊暈倒了,待秀才將妻子喚醒時,兩人發現妻子拿過來分著放的雞湯與米線還是熱乎的。原來是雞湯上一層層厚厚的油阻止了熱量流失。從此,妻子如法炮製,秀才也更加用心,考上了狀元。因此後人用這種方法做出的美食叫過橋米線。

我國美食聞名天下,種類繁多,不僅有我介紹的這幾種美味,還有更多有特色的民俗食物在全國各地等著我們去認知、探索、瞭解!

我愛家鄉的特色小吃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7字

我的家鄉——渦陽,有非常多的特色小吃,有面皮、煎粉、撒湯等等。其中我最喜歡家鄉的麵皮。

麵皮的做法可是有難度的,首先輔料需要玉米澱粉100克,黃瓜一根,綠豆芽兩小把。調料需要辣椒油、蒜泥、食鹽、芝麻醬。

首先將清水倒入攪開的稀麵糊裡,放入盤子裡,用勺子邊壓盤子邊攪,攪好後靜置10分鐘,麵粉完全吸水後再攪,麵糊沒有小疙瘩時過濾一遍,因為過濾一遍做出來的麵皮會更加光滑,口感會更好。然後取出兩個盤子,在一個盤子上抹上一層薄薄的油,接著盛兩勺麵糊倒入盤子,轉動盤子,能均勻覆蓋,之後把盤子放在鍋裡蒸制,從鍋裡取出盤子,用涼水冷卻後再揭,最後揭出來之後切條,加入調料和黃瓜絲和綠豆芽,攪拌後就可以吃了。

麵皮要加入辣椒油,這樣看起來顏色是橙紅色的,會散發出一股辣椒油的香味,讓人聞著都會流下口水,味道香辣可口,特別好吃,很適合喜歡吃辣的人。如果不想加辣椒油,顏色就是米白色,散發出一股芝麻醬的芝麻香味,味道特別香。麵皮滑滑的、嫩嫩的,讓人吃第一口就會停不下來,喜歡吃辣的人和不喜歡吃辣的人都會讚不絕口。

我愛我的家鄉的特色小吃,尤其是家鄉的麵皮,因為那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