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螞蟻搬食相關作文20篇

觀察螞蟻搬食 篇1

日記 ,645字

我很喜歡看小動物如何吃東西,比如看狗狗怎麼啃骨頭,水裡的小魚兒怎麼吃飯,菜地裡的小蟲蟲怎麼吃葉子……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螞蟻怎麼搬食物。

梅雨季的日子,我家米黃色的地磚上總有螞蟻的身影,尤其是早上起來,總能看到一對螞蟻在爬,它們馱著隔夜留在地上的小飯粒,還有些能吃的碎食。我很奇怪,它們要把這些東西搬到哪兒呢?於是我沿著螞蟻爬的路線跟去它們的“家”,我發現,它們是跨過門檻爬進來的,我走到門口,看見它們一個個都爬到柱子底部的一條小縫隙裡,在縫隙口,好幾只螞蟻圍起來,好像一起在用力,把幾顆米飯一點點推了進去,然後就不見了,接著又有從裡面爬出來的小螞蟻,沿著這條路返回屋內。原來這裡才是它們的家呀。

第二天早上我繼續去看,發現小螞蟻還是從這條路進出,整整齊齊的,像是有人在指揮它們一樣。我在想為什麼螞蟻喜歡到廚房裡,而客廳裡卻沒有一個呢?是不是因為廚房有食物的關係?沿著它們爬行的路,我發現它們聚在放垃圾桶的地方,我看見地上有一小塊西瓜汁的痕跡,一二十個聚在那裡一動不動。原來它們在吃西瓜呀,它們喜歡香甜的味道。於是我拿了幾塊很小的桃子皮放在它們的家門口,果然,一會兒就有好幾只螞蟻被引出了洞,它們似乎抬頭看了我一眼,好像在跟我說“謝謝”。我走開過一會再回去看,發現那兩塊桃子皮和小螞蟻都不見了,它們應該是把桃子皮又拖進洞了。

原來小螞蟻是那麼聰明,會儲藏食物。而它們又是那麼的勤快,知道平時儲存點食物,就不會餓肚子了。它們似乎還很聽話,看它們整整齊齊的爬行路線,誰說不是螞蟻媽媽教它們的呢?

觀察螞蟻搬食物的日記 篇2

日記 ,706字

【螞蟻搬食】

陳茂涵

10月8日 星期三 天氣 晴

今天放學回家後,我在家門口吃飯,幾粒米飯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很快就引來了幾隻小螞蟻。其中一隻小螞蟻小心翼翼地用頭部的小觸鬚碰了一下地上的米飯,然後張開嘴巴用力地咬住米飯,想把它搬回家裡去,可是它使盡全身的力氣還是搬不動。

小螞蟻並沒有放棄,只見它放下米飯飛快地爬回洞中。不一會兒,成群結隊的小螞蟻從洞中爬了出來。那隻小螞蟻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它東走走西看看,不停地轉動頭部的小觸鬚辨認著剛才掉落米飯的方向,時而轉過頭和後面的螞蟻交談。在小螞蟻的指揮下,它們來到剛才的地方,三五成群地圍著地上的米飯,張開嘴巴和前臂,齊心協力地抬起米飯,開開心心地把米飯抬回了洞中。

【螞蟻搬食物】

鄭靜涵

10月3日 星期三 多雲

今天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吃過午飯,我閒來無事,頭腦靈機一動,拿了一塊餅乾去村莊裡的樹蔭下找找螞蟻洞,喂喂螞蟻去吧!

來到樹林裡,我蹲守在樹蔭底下的洞口邊上扔下餅乾等待螞蟻的出現,五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去了……也沒找到一隻螞蟻,難道是沒找對地方,當我在著急納悶時,忽然,一隻黑色的小身影從我腳旁經過。我仔細一看,我期待已久的螞蟻終於來了。

它東張西望,看看哪裡有食物吃,這時它發現了餅乾,伸長脖子嗅了嗅餅乾並沒有馬上搬動,心想:這塊餅乾這麼大,而我這麼小的小身板怎麼能搬動它呢?小螞蟻左右徘徊不定,突然,它立即返回洞中,沒過一會,剛才那隻小螞蟻像首領帶隊一樣帶來了很多兄弟們。說幹就幹,它們排得整整齊齊,扭了扭脖子,昂首挺胸地搖動著它們那六條細長的腿,四個合力一起搬,一步一步咬著它們得來不易的食物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觀察螞蟻搬食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78字

螞蟻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動物,螞蟻身體小小的,頭上有一對細小的觸角,它十分膽小,用小樹枝輕輕地“摸”一下,它就會立刻轉身而逃。可是,有一件細小的事情讓我對它頓生敬佩之情!

有一次,天氣晴朗,我和家人去爬山,看見了有許多螞蟻在搬食物,我的腦海中突然萌生出了一個鬼點子:在螞蟻的前面放一塊黃豆大小的餅乾渣,會怎樣呢?

我放了一塊餅乾渣,靜靜地看著。有一隻螞蟻過來了,它“獨自一人”搬了搬餅乾渣,可惜搬不動,就“逃”走了。我心想:它為什麼會“逃”呢?我正陶醉在自己的想象中,突然我看見了那隻“逃”走的螞蟻,帶來了一隻“軍隊”,那隻“軍隊”的步伐是多麼響亮,多麼整齊,多麼迅速!

我彎下身子細細打量,只見一群螞蟻把餅乾渣給圍了起來,我彷彿覺得它們從嘴裡發出一種聲音,好像在喊著勞動號子:“一——二!一——二!”螞蟻們有的在前面拉著,有的在中間搬著,有的在後面推著,還有的在做指揮。它們是那麼團結,那麼專心致志!經過一番努力,麵包渣終於被它們搬走了。

螞蟻的這種精神值得學習,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團結一心,堅持下去,就會成功。

觀察螞蟻搬食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971字

昨天晚飯後,我邁著愜意的步伐,散步在小區幽靜的小路上。

忽然,在微弱的路燈下,我看見了幾團小黑點在迅速的移動,那是什麼呀?我揉揉眼睛,再睜大仔細一看,原來是螞蟻啊!它們在幹嘛呢?我順著它們的隊伍看向盡頭處,隊伍的盡頭是已經被搬的差不多的一小塊糖,被一堆螞蟻瘋狂的侵蝕著!突然我靈機一動……

我“噌噌噌”地跑到樓上去,拽起一塊麵包,又“噌噌噌”地跑了回來。我氣喘吁吁地掰了一小塊麵包放到了它們成型的隊伍邊緣。不大一會兒,只見一隻只螞蟻“餓虎撲食”一般撲向了它們的“獵物”——麵包。雖然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它們,但是隻見面包不斷地變小,直至沒有,還是沒能看到究竟螞蟻是怎麼“消滅麵包”,它們的嘴可真小啊!

我又一股腦把一整塊小麵包都放了下去,剛開始它們左右逃散,那陣勢不知道的螞蟻還以為天要塌下來了呢,後來最機靈的那隻反應過來了,原來是天上掉下“餡餅”啦,它馬上找到離自己最近的那隻小螞蟻,敏捷的用自己的兩根觸角去觸碰對方的觸角,之後兩隻小螞蟻馬上兵分兩路,互相觸碰觸角的小螞蟻越來越多。漸漸地,在麵包前形成了一排又長又整齊的隊伍。我想“小螞蟻又要耍什麼花樣?”只見第一隻小螞蟻叼了一塊肉眼可見的小麵包,那麵包可比它的身子還要大四倍呢?它又快又穩地傳遞給了第二隻小螞蟻,第二隻小螞蟻也不示弱,緊接著就傳遞給第三隻……以此類推,一塊麵包很快就傳到了花壇邊,最後一隻小螞蟻扛起麵包就開始往前跑,看來最後的螞蟻就是最後的搬運工,一口氣把麵包搬運到巢穴裡。

我看著螞蟻的隊伍不斷地擴大,越來越長,密密麻麻幾乎就要橫穿整條小路了,那塊本來霸氣的麵包,現在也是不斷地減小,我知道,最後它一定會一點都不剩,留給這條小路的只會是一股淡淡的奶香味,這也是小螞蟻們齊心勞動過的痕跡。

我心中猶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雖然,一隻小螞蟻微不足道,但是隻要許許多多的小螞蟻齊心協力,那就一定可以創造奇蹟,無論多大的困難,都不足以阻擋它們,甚至還能成為他們的戰利品。我要向螞蟻學習,懂得團隊合作,和同伴一起攜手去打敗戰勝一切困難!

觀察螞蟻搬梨核的啟示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1字

今兒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最適合去踏春了,於是我與媽媽踏上了“征程”。

來到勝溪湖公園深處,我的目光立刻被地上的一種草吸引了過去。趴在地上觀察半晌後,發現那綠綠的草下面居然是個蟻巢!比起植物,我還是覺得觀察昆蟲來得有意思!

就這樣,那些綠色無名植物就被我狠狠地“拋棄”了。仔細看那些螞蟻的動向,原來是都去了不遠處被人吃完後丟掉的梨核那兒。那個梨核似乎還沒有吃完,但卻激起了螞蟻們的熱血澎湃,它們爭先恐後瘋狂地想爬上梨核,那驚人的速度,令我目瞪口呆。

抵達梨核後,它們就像給梨核蓋上了一層黑紗,把梨核包得嚴嚴實實,瘋狂地撕咬起來,一張張細小無比的嘴,卻咬出比自己大10倍的洞,太厲害了。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如此瘦弱的螞蟻如何只身一人把梨核搬回蟻巢?正當我迷惑不解時,螞蟻的表現使我極為震驚。

它的同伴見了,放開口中的殘核,急匆匆地向它奔去,與它一起分擔勞動的辛苦,兩隻螞蟻抬起果肉,一起齊心協力把沉重的果肉搬回洞內。正要讚歎它們是好哥們兒時,才發現周圍的螞蟻也在互幫互助,它們三五成群,非常容易地抬走了一塊塊食物。不一會兒,梨核已經千瘡百孔了。

大自然孕育著無數個生命,它們為了生存,為了表現出自己獨特的美,都展現出不同的精神。看起來不怎麼起眼又瘦弱的螞蟻,在搬運食物的過程中卻能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與堅強的團隊精神,它們讓我們領悟到做人要有堅強的意志,還要有不畏艱辛、不怕困難的衝勁兒。

說實話,大自然真是我們人類的好老師啊……

觀察螞蟻搬家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38字

一個星期天,我在姥姥家門口的大院玩,突然看見院牆角那裡有一團黑乎乎的“雲”,我在想:這是什麼呀?我趕緊湊上去看,哦,原來是一支“螞蟻軍隊”在搬家呀!

我好不容易向姥姥要了一個放大鏡,就是為了觀察這支“螞蟻軍隊”搬家的。在下雨天前,螞蟻要把家從低處搬到高處,它們分工明確:有的用頭頂;有的用背扛;還有的在後面拽。遇到大塊的東西一隻推不動,就兩隻、三隻……一起努力用手推、用嘴巴叼的把東西搬走。我想它們這時候搬家,應該是怕下雨時雨水把自己的“老巢”淹沒吧。

可是,螞蟻又如何先知先覺做到這些的呢?我馬上開啟電腦查詢答案。經過查閱相差資料,我終於明白:螞蟻雖然居住在地面以下,但它們天性喜歡乾燥。在它們的身體表一個感知溼度的器官,當空氣中的溼度太大時,它們就會向高處搬家,以免被水淹死,久而久之,便有了這首農諺:“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團結就是力量”,是呀,一隻螞蟻很弱小,十隻呢,二十呢,三十隻呢……那麼多的“螞蟻士兵”怎麼可能不強大?

觀螞蟻搬食 篇7

日記 ,512字

早上,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帶上書包,走在小區的路上,邊晒太陽,邊尋找螞蟻的蹤跡。我想看看身形弱小的螞蟻是怎樣搬食的。

來到小區草地上,我掰下一塊麵包,足有五十隻螞蟻那麼大,我將它放在草坪上。果然,沒多久,就見到幾隻螞蟻跑了過來,還用觸角碰了碰面包,有的聞了又聞,有的鑽到麵包下面,有的轉來轉去,而後又走開了。我緊盯著離開的螞蟻,只見有兩隻螞蟻爬進了洞裡,另外幾隻在洞口歇著,洞裡和外邊的螞蟻一點動靜也沒有,我想:螞蟻不會是放棄了這兒的麵包吧?

我失望地正準備離開時,突然發現從洞口裡接二連三地爬出一群螞蟻,黑壓壓的,在洞口幾隻螞蟻的帶領下,排著整齊有序的隊伍向麵包奔來。啊!原來如此,那幾只螞蟻回家是去叫夥伴一起來搬食物的呀!

我又興奮地跟在螞蟻隊伍後面,想看個究竟。只見“大部隊”來到麵包旁,蜂湧而上,把麵包團團圍住。幾分鐘後,我發現麵包開始慢慢挪動了,一下一下,隨著螞蟻戰隊的移動,麵包向洞口一點點靠近。

過了10分鐘,麵包終於被螞蟻搬到了洞口。它們又開始你推我拉的將戰利品搬進了洞裡,還開了慶功會呢!

經過觀察,我發現小螞蟻搬食是那樣團結,那樣有紀律,配合得那樣好,真是不亞於我們人類呀!

螞蟻搬食物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9字

為了驗證一下螞蟻的本領,我頭天晚上專門在院子的角落裡留下一些食物的碎末,第二天一早,我清掃院子的時候,居然發現這些食物不見了,地面上乾乾淨淨的,一點殘渣也沒留下。這引起了我極大的好奇。

螞蟻是如何搬運食物的呢?

我找來一塊餅乾,把它掰成大大小小的碎塊,撒在院中的一塊空地上。不一會兒,一隻螞蟻彷彿聞到了它們的香味,急匆匆地朝這邊爬過來。它在食物上這兒碰碰,那兒嗅嗅,我好像看見了它不停地巴唧著嘴,口水直流呢!可是這麼多食物怎麼搬回去呢?

正當我為螞蟻著急的時候,我看見螞蟻折回身,朝著來時的路急急忙忙地趕回去,我想它可能是回家搬援兵去了吧。果然,它每遇到一隻螞蟻,就用觸角去碰碰它,好像在說:“那邊有一大堆好吃的,快去搬吧!”說完它們就分開了,各自去執行自己的任務。我剛打了個哈欠,就看見了來了一大群螞蟻,它們圍在食物旁邊,搬的搬,扛的扛,忙得不亦樂乎!大一點的塊狀餅乾一隻螞蟻搬不動,馬上就會有好多螞蟻過來幫忙,它們有的的聚在食物周圍,有的鑽到食物下面,還有的乾脆爬到食物頂上,真是集體的力量大,這個大塊頭就這樣被它們抬走了。

就在它們得意洋洋地往回搬運勝利果實時,我又故意在它們的必經之路上設定了一個障礙—一塊長長的積木。螞蟻們正興高采烈,忽然碰到了這麼個龐然大物,它們該如何是好呢?它們先是愣了一下,而後立即行動起來,有的往上爬,有的從下面的縫隙裡鑽,還有的繞道而行,它們在困難面前毫不畏縮,有的是辦法。

通過觀察螞蟻搬食物,我真正體會到了團結一心的偉大力量。

觀察螞蟻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3字

老師佈置了一個作業:觀察螞蟻。我左看看,右瞧瞧,怎樣才能找到螞蟻呢?

據說,小螞蟻會用它靈敏的“鼻子”探測到糖的味道,順著誘人的甜香,尋到“美食大餐”。

我靈機一動,在陽臺上放了一塊糖,果然螞蟻聞香而至。我蹲下身來,手握放大鏡,仔細觀察。

螞蟻是一種不起眼的小動物。它全身穿著烏黑的外衣,長著一個小小的腦袋,伸著一對細長的觸角,配著三對有力的矮腳。

只見這隻螞蟻好似正在著急地尋找食物。不經意間,發現了這塊軟糖,它繞著軟糖快速爬行一圈,便迫不及待地撲向軟糖,一頭扎進糖裡面,彷彿被粘住了似的不願出來。

周邊又有一隻螞蟻爬過來,似乎也發現了這塊軟糖。兩隻螞蟻相互觸碰後,好像打了個招呼,又各自分開了。似乎每隻螞蟻沿途遇到同伴,都會停留一小會兒,是不是在商量如何把“美食”帶回家?是不是在“商量”一起分享?

不一會兒,螞蟻們有的在守候“大餐”,有的在忙碌地“通知”夥伴,有的呆立思考怎樣搬回“倉庫”。過了十多分鐘,螞蟻大軍黑壓壓地一片。比螞蟻身體大幾百倍的軟糖,被螞蟻們扛著前行。遺憾的是,當我拿來相機想把這螞蟻“扛食”的動人場景拍下來時,那塊糖卻已經不見了蹤影。

那一刻,我不禁感嘆:螞蟻真強大,螞蟻真團結。

觀察螞蟻記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11字

一天上午,我在樓下的院子裡玩耍時,發現了一群螞蟻。出於好奇心,我丟了一塊糖到螞蟻跟前,想看看它們是怎麼搬運食物的。

它們聞到了糖的香氣後,但它們不是一擁而上搶奪食物,而是先派出個偵察兵去偵察實情,當偵察兵確定沒有危險後,他們就有序地排成一隊,整整齊齊地向糖果走去。

它們在有些先在糖果邊緣圍成一圈,然後再有一些螞蟻疊在它們身上,這樣反覆疊了三四圈後。這時,剛好有一隻大蟲子路過,看到有“美食”,便不顧一切地衝上前去,準備飽餐一頓。不料,一隻螞蟻覺察到了,便想方設法把蟲子趕走。可那蟲子也不是好招架的,對螞蟻就是一撲。沒想到那隻螞蟻弱不禁風,一下就被推下了糖果。別的螞蟻發現戰局後,紛紛拔刀相助。它們把糧果暫時先放在一旁,全部都去參與同蟲子的會戰當中。只見一群螞蟻先圍住那蟲子,看準時機,對著蟲子就是一撲,把蟲子壓在身子下面,那蟲子掙扎著,想突出重圍,眼看馬上就要逃走了。沒想到,另一群螞蟻又上前來死死地纏著蟲子的手和腳,真是“咬定青山不放鬆”呀!慢慢地,蟲子已經筋疲力盡,無力反抗,只能任由螞蟻處置了。

看到此番場景後,我不由地為螞蟻們點贊,它們這麼弱小,卻能打敗比它們強大很多的蟲子,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