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與人類相關作文20篇

計算機與人類 篇1

國一作文 ,978字

如今,已是21世紀,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產品出現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的產品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如替代人們步行的智慧平衡車、智慧機器人等,人們只需遙控它們並給出指令,這樣就毫不費力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人工智慧便是今年熱點新聞裡所出現的阿爾法狗了。阿爾法狗是第一個戰勝人類的人工智慧,在經過幾輪的圍棋比賽,計算機就能通過分析判斷出對手下一步下棋的走向,最終戰勝對方。在阿爾法狗戰勝世界冠軍之後,整個人類哭了,哭自己居然贏不了一個機器。哭是沒有意義的,特別是在一個計算機面前,計算機是不會同情你,但它贏了照樣也不會感到開心,它只是完成了戰勝對手的任務。

計算機能做到像人類一樣思考,如果人類的思維方式越來越像計算機了,你們願意嗎?

對於這個問題,有的人會覺得自己變得像計算機一樣聰明是一件好事,當然願意;還有的人認為不願意,計算機是冷酷無情的,它沒有中間過程也不會在意,只有準確的結果,人類不能變成這樣。我贊成後者,這就好比扶老奶奶過馬路,如果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麼過馬路時不會去扶老奶奶,開車的人也不會適當地放慢車速,這些人就是一心只追求最終結果,最後悲劇也就這樣發生了。這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如果世界上的人類都變成了這樣,你真的還會願意生活在這嗎?

生活還在繼續是因為人類是有心的,世界是溫暖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融洽的,人對人的關心還存在。沒有了這些,我們和被利益矇蔽雙眼的人還有區別嗎?

記得幾天前我閒來無聊想找點開心的視訊放鬆下,隨意地點開了一個惡搞視訊,大致內容是惡搞人員對路人進行金錢誘惑,讓路人每完成一個惡趣味的任務後,在附近的草叢或地毯下都藏有現金。先是從1000元開始,在路人看到真的有現金之後,他便想繼續完成任務。最後一個任務是在裝滿垃圾的垃圾桶裡用手找到裡面藏得現金,路人一開始是猶豫的,在聽到最後的獎賞是10萬元後,答應了。視訊的最後是自然沒有給現金,跟路人說明了在錄搞笑視訊,兩人也就一笑而過了。看完後,我沉默了許久,人類為了利益什麼都做的出來,自己心裡是不相信的,但聽到金錢後還是失去了理智。

許多人覺得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有的人生來衣整無憂,而有的人只適合待在角落。其實並不,你不努力你又怎麼會知道你自己多厲害呢。而那個待在角落且用手段獲取高位的人和失去價值觀、同情心的人又有什麼區別呢?希望我們都是有心的人!

計算機與人類的背道而馳 篇2

國三作文 ,1051字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計算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也著實讓計算機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計算機越來越像人類一樣思考,那麼作為學習物件的人類呢?為什麼計算機與人類之間的距離反而會漸行漸遠呢?

人工智慧無疑是現在的熱點詞彙。例如蘋果公司推出的siri、微軟的小娜這樣的人工語音識別系統,讓計算機不再冷冰冰的,而是能與我們交流。而像機械臂這樣的人工智慧,更是真真切切的瞭解人們的所思所想,為殘障人士提供了切實的幫助。

那麼反觀人類,是否還能堅持原本的感性,擁有計算機沒有的價值觀和同情心呢?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六年前的“小悅悅事件”,2歲的小悅悅在相繼被兩輛車碾壓後,在七分鐘的時間裡有18個路人經過,但他們都選擇了漠視不救,直到第十九個拾荒阿姨經過才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最後孩子經過醫院全力搶救還是離開了我們。事後,有許多市民自發地聚集在小悅悅出事的地點來悼念她,為這樣一條幼小生命的逝去而感到悲哀和惋惜。因為對於承擔後果的恐懼,兩位司機都選擇了逃逸。因為所謂的“理性”,因為怕給自己惹上不必要的麻煩,路人都選擇了漠視。在這樣危機的關頭,顧慮竟然多過了人本來應該有的善意和同情心。哪怕在那之前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伸手援助,哪怕再早那麼一點點,事情可能也不會落得這樣的結果,孩子可能還有一絲生的希望。

那麼,這條年幼的生命能否給人類帶來教訓和反思呢?答案不言而喻。這不禁讓我想到今年熱度一直不減的“杭州保姆縱火案”。不管是保姆違背道德底線的縱火,還是物業方面消防設施的不完備,亦或者是消防方面工作的不到位。無論最後把責任歸結到誰的身上,都不能挽回一位母親和三個孩子的生命,原本幸福美滿、令人羨慕的五口之家也因為這樣事故生死相隔,只留林爸爸一個人去懷念他們四個人,這對於林爸爸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折磨。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內心的那些本能,那些善意,那些價值觀和同情心,都被所謂的“理性”所挑戰著,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想到這件事情的後果,是否會牽連到自己的利益,卻不顧當時的情況有多麼的緊急。我們的思考方式越來越像計算機,會顧慮後果,會把所有的風險排查一遍,猶猶豫豫,唯唯諾諾。

也許是因為那些不怎麼好的事情影響了整個社會的風氣,儘管“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話題還在熱議,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發揮出人與生俱來的善意,不要讓冷漠成為社會的代名詞。計算機越來越人性化,而人卻像計算機似的冷冰冰,這樣的時代發展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所以,我們人類也應該跟上計算機的發展,讓人類和計算機不再背道而馳。

計算機與人 篇3

國一作文 ,884字

要說計算機與人的區別,那就是它沒有人性。若一個人也活得沒有人性,那麼他與計算機就毫無不同。

阿蘭。圖靈在二戰時期讓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開始執行,從而也就誕生了著名的“圖靈測試”,它能夠判斷某一物體究竟是人還是機器。那麼,“圖靈測試”究竟依照的是什麼標準?作為人的我們究竟應該擁有些什麼呢?

人是有價值觀的,一個人活在世間,最重要的莫過於是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古至今,只有那些能夠辨明對錯的人才能獲得成功。晉代大詩人陶淵明“不以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才寫出了膾炙人口的詩篇;美國總統林肯在就職宣言上讓人們放下武器,共同面對人類的公敵,才有了繁榮的美國;中國最大網店淘寶的創始人馬雲,放棄了向店鋪收取費用的計劃,才有了中國突飛猛進的網際網路經濟。有價值觀、有判斷力,才能算得上人。這是計算機所沒有的。

人是有同情心的。一個人活在世間,同情心就好似一縷陽光,將有生命的人與冷酷無情的機器區分開來。當人們處於災難、暴政、貧困亦或是戰爭中時,是同情心,讓人們擁有了強大的力量!是同情心,讓人們在汶川大地震中團結起來,一方有難八方相助,讓全世界為中華民族而喝彩;是同情心,讓德國收留無數敘利亞的難民,讓處於飢寒交迫中的難民感受到家的溫暖;是同情心,讓二戰時的英國士兵收留了自由法國的人民,共同造就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輝煌。同情心使人類文明進步。這是計算機所沒有的。

人是有奮鬥精神的。一個人活在世間,是奮鬥精神讓他的生命意義非凡。海倫。凱樂,她是一個又聾又盲的女孩,卻因為有了奮鬥精神寫出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著作;史蒂芬。霍金,他是一個癱瘓的病人,卻因為有了奮鬥的精神,成為了一名科學家,《時間簡史》便是他奮鬥的結晶;左思,他是一個天資愚笨又相貌不揚男人,卻因為有了奮鬥精神,才一躍成為了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奮鬥精神使人去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這是計算機所沒有的。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擔心,人類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其實,他的擔心完全多餘。人的人性從未間斷,他們如同夜空中明亮的星,懸掛於高空之上,閃耀於天地之間。

這便是人與計算機的區別。

計算機和人類 篇4

國三作文 ,842字

世上只有兩樣東西有力量:愛和恐懼。當我們如計算機一般毫無敬畏,失去憐憫,總是提高效率地去追求功利之用時,我們不僅輸給了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我們輸給了自己,我們輸給了世界。

試想,計算機是如何思考的?按照給定程式權衡利弊,擇優選取,避開一切錯誤項和干擾項,直奔正確答案,類似於我們大腦中前額葉理智決策的功能,然而,人類是按照記憶自我和經驗自我,即感受和事實綜合考量。蕭伯納說:“世上最偉大的創造都仰賴不理智的人”。因為現實世界沒有給定,只有未知。沒有正確答案,只有更合適某種情況的。而計算機只看到標有路牌的路,看不到沒標路牌的路也是路,甚至更有趣更精彩。人生是藝術品,計算機是工業品,如果只留一條正確的路,其他全部封死,“生產”出的藝術品也是雷同,讓無數的想象力和可能性夭折在萌芽,它精緻,但缺少獨特的美。物理學家奧斯特小時候被要求測量一棟大樓的高度,一根溫度計當然可以計算,但用重力加速度也可解決壓強問題。不將問題和方法捆綁起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計算機還傾向於有用的東西。吹拉彈唱,詩詞歌賦看似無用,卻給我們藝術的享受,刺繡繪畫看似無用,卻給我們生命的滋養。有什麼比一個豐富而有味的人生更重要的嗎?擁有了豐富的感情,我們就能喚起對弱者的同情和對強大的敬畏,找到自己柔軟和詩意的部分。

傅雷說:“越是偉大的人越是寬容同情”。愛是我們培養心靈的酒漿。同情就是淡化自我的存在,擁有和別人相同的感受。只有走出自我,才能感受到更巨集大的存在,古人說:“聖人追求上等也只能達到中等”。正是因為我們到不了絕對的高效,極致,所以才朝著彼岸永不止步,追求可能的卓越。而計算機是走不出自我的,它的世界只有問題和解決問題。更不會理解尼采所云:“人是要被超越的東西”。鮑勃迪倫曾說,萬物皆有裂紋,那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這束光便是愛和同情。只有光的滋潤,人雖不完美,但是完整和美麗。

人是要不斷超越的,但我們決不是想要成為計算機,我們要讓計算機沒有的想象、靈感和感情成為我們的使命。

計算機型人類 篇5

國一作文 ,763字

計算機型人類是指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的人類。

在現代社會很多人正逐漸變成這樣,那麼產生這樣現象的原因和導致的後果又會是怎樣的呢?

一直以來都是熱門話題的“扶不扶”,這就已經出現這類人了。

有人摔倒了,扶還是不扶?要在這問題在以前,根本就不叫作問題,就立馬會有人扶起。但是,現在呢?計算機型人類肯定不會扶,因為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價值利益的。我也問過身邊的一些同學家人,有人選擇扶,也有選擇不扶,我也問過他們原因。

這選擇不扶的人有兩種理由。一是認為事不關己,又不是自己摔倒了,就算扶起對自己也沒有好處和利益,這就是計算機型人類,二是認為害怕被敲詐,所以選擇不扶。

而選擇扶的人大多是年齡較老的。我問了他們應該問題,會錄影嗎?他們中也有人回答會,也怕被敲詐,這種人也正慢慢走向計算機型人類。

那麼我們假設是你摔倒了,看著周圍人對你視而不見的冷漠態度,扶起你時還要錄影,你的感受又是什麼?肯定很難受吧,那麼你還會想成為那些人嗎?

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這個社會所有人都變成計算機型人類,那麼這個世界會有多麼恐怖?

走在路上看到認識的人都把彼此當作陌生人,上班時間同事之間的工作都不互相溝通交流,回到家是感覺不到一絲溫暖的。沒有友情、親情、愛情,這樣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的人真的能被稱作為“人”嗎?這樣的話這種計算機型人類只會剩下一個空殼,靈魂將會變得麻木封閉,就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空洞的人,這樣真的好嗎?

社會、家庭、各種人際關係都需要大家的交流溝通,是需要有感情的,而不是計算機的冰冷,是用彼此間的感情組成紐帶連結的。

所以,請你多保留一份愛心,使你多一份幫助,不要想計算機一樣冷漠;請你多保留一份純真,使你多一份感動,不要故作看透紅塵;請你多保留一份真誠,使你多一分動力,不要帶上虛偽的面具。

計算機與人 篇6

記敘文 ,859字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慧登上舞臺、萬眾矚目,計算機統治人類的科幻大片不斷上映,而走在科技發展前沿的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卻說:“我所擔心的並不是人工智慧能夠像人一樣思考,我更擔心的是人們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沒有價值觀,沒有同情心,沒有對結果的敬畏之心。”

人們為什麼總是擔心人工智慧會像人一樣思考?因為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普遍認為計算機擁有更高效、更精準的運算功能。但要想擁有和人一樣的思維並不僅僅是會處理一些複雜工作,人類最獨特的、不可複製的性質—人性,是不能簡單地被寫成程式執行的。而庫克卻看出了資訊時代真正所面臨的問題,人們逐漸開始為了追求計算機般的高效,而拋棄本該珍惜守護的人性。

近來不斷曝光的公司非法加班造成員工過勞死事件恰是這場時代變形記的一個縮影。企業計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卻不同情疲憊的員工,不在乎人命關天的後果,不正像庫克所說的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嗎?在現代社會,人們為了適應越來越快、競爭激烈的生活節奏,從計算機直來直往、簡潔明瞭的工作方式中尋找生存法則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顯然不顧一切剝去精神血肉以求輕鬆是一種人格上的異化,是本末倒置的自暴自棄式苟活。

計算機可以接手人的一部分智力工作,而人絕不必要拿人性去換計算機式高效率。也許人性中的一部分優柔寡斷、感情用事確實導致了人被各種因素牽絆,難以一門心思追求目標,但是人性本是一個多面體,其缺陷乃至醜惡的面孔和支援著人之所以為人的美好一面正是長在同一顆頭顱上的。人們在感嘆計算機的精妙運作時恰恰忽略了自己本身才是世上最獨一無二的造物,因此我們應該在資訊革命的浪潮中守住人性的底線。

科技本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人性則是這個過程的精神扶手,科技的能動性需要我們的熱愛、奉獻、信念的善意去發揮。正如蘋果公司另一位名人喬布斯說過:“科技本身是不夠的,科技和人文的聯姻才是能夠震撼心靈的歌唱。”計算機高效精準的工作特點是我們的時代標籤,代表著現代人的精緻節奏和完美主義,我們遵從這個時代主流以順水推舟在這個水泥叢林中生存,也捍衛自己永遠絢爛的人性。

似計算機的人 篇7

國一作文 ,964字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技術越來越趨近於成熟,各種電子產品層出不窮,它們逐漸滲入我們的生活,改善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就如骨與肉般與我們密不可分。但人類並不滿足於創造並使用它,所以我們不斷研究開發人工智慧。希望他們能與人類一樣工作,從而減輕我們的負擔。

現在,計算機越來越像人類一樣思考,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思維方式是否也逐步向計算機靠攏了呢?

計算機,是一種能夠按照事先儲存的程式,自動、高速地進行大量數值計算和各種資訊處理的現代化智慧電子裝置,由人類操控,沒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以及價值觀,當然更沒有情感,所以更不用提同情心了。它只盲目地遵從眼前的指令,罔顧後果,現在的我們是如此嗎?

在資訊爆炸的當今社會,每日及時快速地獲取資訊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電子裝置承擔者推送、傳播它的重要任務。面對海量的內容,我們通常不會逐字逐句地讀,只會抓取其中重要的部分,粗略地讀。在這種情況下,有時,一個大標題的內容就會引導我們的思想,再加上如今的不良報道,錯誤便由此引發。它們引領者我們,不知不覺間,我們已失去了自我的判斷,也失去了自我的思想,這與計算機有分別嗎?

計算機的發展,言論的自由也造就了一批似計算機的人。人們可以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想法,沒有限制。正因為如此,有時,網路成為了有些人宣洩的出口。面對某件事情,由於網路的遮掩,它們可以肆無忌憚地謾罵詆譭,甚至於誣陷,再加上人們的盲目跟風,缺少自我的判斷,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而這些人,白天依舊光鮮亮麗,黑夜則繼續著這些事……日漸久之,他們的同情心也消失淨盡了,這和計算機有何分別呢?

現代生活中的父母大多忙於工作,無暇顧及陪伴孩子,因此有很多孩子過早地接觸了網路。網路上面魚龍混雜,各類的資訊,誘惑接踵而至。而父母的忽視,更是助長了這種現象。網路上的種種,對於尚且年幼的孩子來說,並不能清晰地辨別,這將會對他們的價值觀產生巨大的影響。孩子是未來,未來尚且如此,似計算機的人還會少嗎?

失去了同理心和價值觀,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麼,社會上的溫暖與真情便會越來越少,冰冷、自私、固執會在人與人之間蔓延……人工智慧在不斷完善,可是,人類呢?

從現在開始改變我們自己,是我們應該做的,希望似計算機的人越來越少,未來將會是美好的。

人類與計算機———人性與理性 篇8

國三作文 ,1177字

“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這是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對於人工智慧未來前景所說的話。很難想象,作為一個IT行業內最為成功企業之一的總裁,最為關心的並不是他的行業前景,而是手下與他相同的人。而為何人類的思考模式會向計算機發展,而這一發展走向又為何會引發蘋果總裁庫克的擔憂?以下幾點便可作出解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越來越需要一批又一批專攻理論知識與高精尖技術的人才。故而在我們的日常教育中,大量理論知識的灌輸則顯得愈發頻繁。久而久之,我們對於世界與問題的思考方式也就變得愈發理論化,計算機式了。

除此之外,當我們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後,我們中的一部分人會發現,社會上許多職業,諸如程式設計師,報關員,流水線工人等,皆需要工作者十分精準,有序與近乎計算機的工作方式來完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此等工作環境下,人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便不足為奇了。

既然這樣計算機式的思維方式能使人類在工作中做到準確,一絲不苟,那為何庫克先生會如此憂慮呢?因為它會使人“失去了價值觀與同情心,罔顧後果。”

“紙上談兵”的故事幾乎無人不知,倘若只在乎紙面資料與理論,缺乏從實際出發與切合真實的價值觀,到頭來終將一敗塗地。自古以來,古今中外的諸多皇帝與領袖都希望自己在處事上能做到公平公正,而最後他們近乎計算機式的公正卻被臣民視作冷酷無情,報來殺生之禍,像計算機一樣思考的弊端便在於此。

就當東方大地的人民還在高呼“吾皇萬歲”,信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時,在歐洲,宗教改革激起人們對於理性思想崇拜。而其中,加爾文教曾一度在日內瓦向外輻射,影響了幾乎大半個歐洲。在加爾文教的核心,日內瓦自治城,其鼎盛之時的場景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城內聽不見孩子玩耍的歡笑聲,街道上,所有人都身披黑袍,低著頭,面無表情地走著。加爾文將他的教條主義宗教約束在每個人的腦中,所有人都不得有其餘的想法,只能擁有加爾文教。就這樣,日內瓦成為了一座巨大的宗教計算機,日復一日,重複著相同的指令。也因如此,即使在加爾文死後的兩百年內,日內瓦及其輻射地區在文化,思想與藝術方面都沒有出現過一個傑出的人物。因為每一個人都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更失去了創造力。

當我們回顧歷史,不難發現,人類社會的每一次或大或小的飛躍,絕不是因為一群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死板,不懂變通的人,而是一個又一個充滿想象,極富人情與創造力的人物。理論知識與理性思維固然重要,但我們絕不能因此而失去了人與計算機之間最大的區別——人性與創造力。

有一天,一個孩子犯下了滔天大錯,人工智慧立即選擇了消滅,而法官經過再三思考選擇了寬恕。數十年後,那個孩子成為“萬人之上”的偉人,曾經要消滅他的那臺人工智慧程式被全部刪除,而那位寬恕他的法官被視為再生父母,受之尊敬。

人類與計算機的思考 篇9

國一作文 ,1011字

人類與計算機的不同之處,恰恰也是人類能夠創造並控制計算機的原因:人有主動且自由的思考,從而帶來了智慧的創造力與思考的獨立性。因此,計算機為人所發明,並且長久地為人所支配與利用,而人為宇宙所產生,卻能擁有意識與精神,逐漸主宰自己的生命,並凌駕於其他生物之上。

因此,我想說,我們人類的思考是自己最寶貴的財富與價值的核心,因為它如庫克所說,使人擁有“價值觀與同情心”。

當一個人隨著自己心智的成熟,思考是隨之產生並深入的。少年兒童時期,一個人眼中的世界完全陌生而新奇,逐漸成長,他的經歷賦予了許多疑問的答案,再與他自己的思考,構築了他的價值觀。雖然這會是渙散而朦朧的存在,也足以構成他的行為、認知、性格與靈魂。從此,他便成為了茫茫人海與歷史長河中一個獨特的存在了。

至於我,第一本真正意義上啟蒙我思考的書本是米切爾的《飄》。我曾經極度感動並尊奉於其中博愛而無私的媚蘭,並開始思考她的一切優秀的美好品質。儘管數年後我將這個完美無瑕的形象放置於虛構與難以企及的印象中。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真正將思考的種子埋在我的心中了。這是一個平凡人基礎的思考,也是廣泛的思考。至於那些思想家們更為深入、理論系統化的思考,則是更為彌足珍貴、流傳百世的指引與啟示了。

然而,當一所科技頂尖公司的總裁說起他的擔憂,擔憂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我們亦不得不反省在這個高速運轉的時代,思考的流失。

正是由於高科技所帶來的便捷、觸手可及,這屬於計算機的機械化的特點,在浸染我們的生活方式時,也悄然固定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不僅是公式化的行為舉止,亦是對思想的被動吸收,盲目服從從而被束縛,從而導致思想的貧瘠。

一個是“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一個是“像人類一樣思考”,前者由思維上的懶惰給予人快速獲得的輕鬆愉快,後者由思考中的迷茫、沉重、豁然開朗賦予人痛苦並愉悅;前者默然地給予平庸,後者靜靜地賜予人自由之思考、獨立之人格,賜予人在浩瀚宇宙中產生的意義與價值。因此,當人工智慧開始思考,我們並不足為懼,但當我們開始像計算機一樣思考,那麼我們智慧與文明的支撐將轟然坍塌。就像一個行屍走肉的世界,最終只會麻木而可悲地在歷史長河中緘默著泯滅。

因此,思想是一個人的核心。如果失卻了思想,我將再不是我,生命再沒有驅動力與價值。而思想是在人類的思考中誕生。計算機的思考,永遠無法達到思考以上的思想。

而這就是,我對於庫克的話,以我的當前認知,所產生的思考。

人類與計算機的不同——價值觀和同情心 篇10

國一作文 ,910字

在我看來人腦與電腦的不同,除了本身的思維方式,還有其對待人和事物的價值觀和同情心。

前段時間,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一陣浪潮的阿爾法狗與柯浩的人機大戰,柯浩以三場皆輸的比分遺憾離開賽場。鏡頭前,他的淚止不住的落下,觸動了我心。他輸掉了這次比賽,但又在某種意義上贏得了比賽。在比賽的動機上;他作為圍棋界的第一人,不畏人工智慧的強勢能力,負擔起人們的期望,接受阿爾法人工智慧的挑戰,而反觀阿爾法的目的,就為了向人類證明自己超強的計算能力,而這目的也是創造它的科技人員賦予它的,從此看來,比賽動機上柯潔勝於阿爾法。

在賽後,他們對於這次比賽的收穫也是不同。雖然柯潔輸了,但他的精神與勇氣換來了越來越多人的讚歎與安慰,如那些在微博,微信,QQ等大型社交網路社交平臺、論壇上,密密麻麻的評論“柯潔,不灰心;柯潔,你是最棒的"等言語中夾雜著情感的溫度傳達到柯潔身上。雖說阿爾法也得到了大多數人對它的讚歎,但這些讚歎的語言進入到它腦中,就只能轉為一連串長長的冷冰冰的2進位制數字。還有其對對待這場比賽的價值觀,阿爾法狗看中的是與高手較量後帶給它的大量資料。在柯潔眼中的價值不僅於此,還有對人智慧發展與人類之間的看法,由此,在價值觀上柯潔又勝於它。

這些"勝利”來源於柯潔以及人民群眾與機器不同的思維感情模式與價值觀。但倘若人們像計算機一般思考,那麼這些“勝利”將蕩然無存,他們之間比賽也將只是一場普通的較量,再無其他附含義,想想也是挺讓人心寒。

一次次發生自然,人為災害的時候,計算機是個有效的工具,迅速準確地計算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將之清晰地公佈於民眾眼前。在我們富有同情心的人類面前,那些數字是鮮紅的,是尤如生命般能透過我們的眼睛,撞入我們的內心的,我們為之心顫,所以作為。便有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件件帶著情感溫度的物資飄入災區;便有了如戰狼2中,在你身處異地,不要忘記在你的身後,祖國人民一直心繫著你的暖人情節。

但倘若我們如計算機一般思考,失去了同情心,那些數字便是灰暗的,無生機的,無心動,我們便無作為,那些暖人心田的情節終將是夢幻泡影般不存於世,那些救人於水火之中的物資或許能夠送達,但也不再留存於一點溫度。嗚呼,人生大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