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雨相關作文20篇

一場詩意的雨 篇1

散文 ,482字

杏花微雨,茅簷低小。梅雨時節,窗外的雨淅淅瀝瀝的,就沒停過。滴在青青草地上,潤溼了地下微張的小嘴,那是一顆顆種子在吮吸的聲音。淌在仿古建築的瓦簷上,順著勾勒的線條,融進石磚裡。落在綠蘿的藤蔓上,還有遠處的樹啊、山啊都籠罩在一片迷濛中。偶爾,微風拂面,帶來陣陣綠蘿的葉香,耳畔是呼呼風聲,鼻間有葉香滿盈。而你細細觀察院落的情景,一切都是寧靜、溫婉,彷彿我們舉手投足間的行為都會破壞這氣氛,而你的靠近,便是一種褻瀆。雖然花開的季節已過,雨打落花的情境只帶來年時可再現,可是詩情畫意卻是任何季節都不能拂去的。

開啟百葉窗,任由雨絲滴在臉上,陣陣涼意也提醒我應該及時添衣。我總覺得房間縈繞著一股淡淡的氣味,像梨花,似青桃。在生長柔情的地方,只要有一股惆悵的心事,我們便可幻化出一切故事、想象出任何情節。這才明白古時的閨閣女子為何會有那麼多牽懷纏繞,那麼多心事難消。“雨打梨花深閉門”,《紅樓夢》中寶玉和蔣玉菡等人一起喝酒時,唱完一首《紅豆曲》,接著吟出這句詩。可以想象出那人獨倚小樓窗,對著深深院門,看雨打梨花的寂寥。這場雨,不停歇,那樹梨花,也在我的心中,一直紛紛落落。

詩意的雨 篇2

國一作文 ,811字

那個星期二的早晨,天空突然像發了怒似的,暴雨傾斜而下,像在潑,像在倒。早晨,早早來到學校,馬路邊的坡道上積滿了水,突然一輛公交車飛馳而過,濺了我一身的水,綠色的校服上沾滿了一群水珠。

來到學校,雨還在下,絲毫沒有要停的意思。無邊的雨幕,營造出來的不是“天街小雨潤如酥”的朦朧詩意,而是“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咆哮,雨,還在滴答滴答的下著,有愈演愈烈的淋漓之氣。整個校園化為一個大湖,操場上塑膠場地上積滿了水,頗有點威尼斯水城的味道。下課了,就出來憑欄遠眺,觀雨景,突生感慨:這麼大的雨,體育課不會是出去游泳吧?雨聽不懂這些話,只盡情的下著,痛快地淹沒著,甚至是瘋狂吞噬著。

中午,家長們打著傘,拿著雨鞋,蜂擁而至。一批幸運的同學得以在雨鞋的保護下在水中漫步,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撐著傘,任水波在自己周圍盪漾、擴散。偶爾有幾輛摩托車,像烏蓬船,在“水鄉”中悠閒地划著。而公交車,則無異於濺著水沫的艇了。

吃完午飯,來到學校,站在教室的門開,我拿著傘,站在教學樓的四樓,望著山腳下一塊塊田地,是花花綠綠的,各種各樣的蔬菜,在雨水的沖洗下,變的是那麼耀眼,偶爾也能聞到一股濃濃的大糞味。看著,樓下,冰涼的雨水輕輕敲擊著堅硬的水泥路面,濺起了透明的小水花。等了一會,開門的人還沒有來。這雨還真夠淘氣的,突然放慢了進攻的腳步,一會兒,又猛烈的向下衝擊,濺起了無數水花。

天空就像一張娃娃臉,剛才還陰雲密佈,瞬間又變得明亮起來,讓人感覺這雨即將消歇。可不一會兒,烏雲又重新把灰黑色的天幕拉上。

等了許久,開門的人終於來了。進了教室,我們便開始了午寫,望著窗外,雨漸漸地停了,天空變得明亮起來,雨過總要天晴的,天晴後,又是一番迷人的景象:水面平靜下來,倒影著教學樓的影子,徐徐的秋風,讓我輕鬆了許多。“風煙俱淨,天水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校門至教學樓百十來步,“奇水異景,天下獨絕!”我笑著默誦。

這就是生活的詩意,這就是詩意的生活!

詩意的秋雨 篇3

國二作文 ,564字
D輕柔的魚兒敲打著枯荷,宛若是在與多情的荷葉來場別開生面的歡送。這不禁使人想起“梧桐更兼細雨”和“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的詩句。一陣陣秋雨飄過,空氣中瀰漫著野菊的芬芳和桂花的幽香,讓人的心情也變得晴朗起來。

雨漸漸小了,遠處的田野裡,金色的稻浪在細雨中不停地翻騰著。那雨呀,就像墨汁,似乎要把稻浪的歡笑勾勒出來。田野裡,農民伯伯披著蓑,戴著笠,辛勤地勞作著。此刻,那田野就像樂譜一般,那如絲般秋雨就像五線譜,而那勞作的人呢?就是抒寫在這本“樂譜”上的音符呀!不遠處的果園,也是秋雨造訪的地方,那青黃相間的橘子,秋雨的沐浴下,顯得更加耀眼,讓人忍不住想採一個來嚐嚐。遠處的蒼山,在淡淡雨霧的籠罩下,更加神祕;竹林經過秋雨的浸潤,更顯蒼翠;池塘裡,雨兒滴落在水面上,泛起層層漣漪,彷彿是為魚兒們送上的花環!這是一幅多麼富有詩意的秋雨圖啊!

不一會兒,雨默默地停了,荷葉上的小雨珠“嘀嗒”地落下,宛如一位高雅的演奏家,奏成一曲歡樂的樂曲,醉黃一片片稻田,醉紅一顆顆楓樹,醉出一派象徵成熟,豐收的秋色。秋雨掠過,涼意襲來,無比舒暢。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其實秋雨帶給我們的詩意美又何止於此?在那醉紅了臉的果園裡,在那豐收的田野裡,在人們的心中,無不充滿秋雨帶給我們的詩情畫意!

追求一種詩意的生活 篇4

國二作文 ,601字

追求,是劃過夜幕的流星,給人們帶來無限希望;追求,是一朵不敗的花,能綻放出生命之蕊;追求,是一把鋒利的劍,在人生的路上給人披荊斬棘的力量。

在高山流水間,幽揚的琴聲陣陣,連那山水也悄悄沉醉—那是伯牙與子期的相約,是對傾聽的追求,是那尋遍天涯唯知己的詩意。

在那幽幽的群山中,陣陣菊香隨風吹來。那是陶潛的追求,寧靜閒適,是“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

我們的生活如此平凡與普通。沒有李清照“讀書消得潑茶香”的幸福;沒有李義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思念;更沒有劉禹錫“無絲竹之亂耳”的自在。但我們的生活也有一份精彩的詩意!

雨滴如珠簾般在窗簷上滴滴答答,雷聲轟隆隆地響著,像個胖子在天上摔了個跤。你可以抱怨,抱怨著那煩人的雨,這響徹的雷。但生活不是為了抱怨。我追求像高爾基一樣,做那暴風雨中飛翔的海燕,也許風還在吼,雨還在鬧,但昂揚的鬥志能蓋過這一切,使他們黯然失色。

我們是普通人,與世界上太多太多的凡人一樣普通。你也可以憤懣,憤懣這生活中沒有感動和幸福,沒有轟轟烈烈。但是世界不能聽見你的怒火。為何不用一雙慧眼找出身邊的美呢。我的心是一潭秋水,能用一顆小石頭激起漣漪;我的心是一張白紙,能塗上絢爛的色彩;我的心是一根琴絃,一陣風兒能撥起音符。盪漾的秋水更美,彩色的紙更誘人,跳動的音符更能動人心絃。有了詩意的,更感恩。

在寂靜中,追求一種寫意的信仰,追求一種詩意的生活。

詩意的棲居 篇5

國一作文 ,531字

詩意的棲居,做靈魂的自在行者。

人生確是一場苦旅,但與其選擇苦痛著度完一生,我更願做一個靈魂的自在行者。

靈魂的自在就在於縱然我的肉體遊走於世俗的塵埃之中,但我的精神卻凌駕於世俗之上;縱然我的行為被現實所束縛,但我的思想卻在自由王國中徜徉,是超脫的,是自在的。

人生就像是茫茫的沙漠,是一場苦旅,但只要尋求精神的自由,做靈魂的自在行者,每個人的心田就會萌發出一片綠洲,前方的路就會充滿著幸福和希望!

詩意的棲居,帶上你的夢,即刻出發。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而所謂的“深度”就是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去拼博,永不放棄的歷程。

有夢想的人,宛如一個如飢似渴的學者,為真理而苦苦追尋,空乏夢想的人,恰似一個行屍走肉,在茫茫人海中隨波逐流。

夢想不分大小,不分貴賤。可以是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情;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壯志。也可以是涓涓細流中,那一滴微不足道的小水花傾注大海的勇敢的心;也可以是懸崖峭壁上那株無名的花朵裝點世界的動人的情。

記住,夢想之花註定是可貴的,是上天送給那些始終永不放棄、永不服輸的勇士的禮物。所以,請帶上你的夢,即刻出發!

讓自在的靈魂和美麗的夢想來詩意我們的人生。

詩意的棲居地 篇6

國二作文 ,664字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餘輝;我擁一縷最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尋找一片詩意的棲居地。

在文人騷客的意境裡,“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陋室亦可“調素琴,閱金經”,飲酒下棋,吟詩作對,悠然自得,無異於擺脫紅塵世俗中的是是非非,牽牽絆絆,讓身心愉快,其樂融融也。若不能如陶翁歸隱山林,不如學習其人生的幾分從容,幾分灑脫,讓自己成為詩意的棲居者。

人生是需要詩的意境。詩意可以是高山流水的漁舟唱晚;杏花春雨的嬌媚江南,亦可是身於凡塵俗世,心卻超然物外。誠然,詩意亦可是在那唐詩的韻致,宋詞的曼妙之中,從古至今的虔心悅讀。

人生不可不讀書,讀書是一種詩意,不僅能讀懂別人,亦可讀懂自己。從別人的故事,看自己的人生。讀懂自我完善自我,為人生點亮一盞盞明燈。

讀書是一種享受。獨自在書海中猶如拮取一膜茶香,輕輕一嗅,那種感覺不可名狀,卻心領會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能給予你的是無紛擾,無羈絆的一種寧靜淡泊,是夜闌人靜時的放鬆,以書為伴,以書為友,不失為最高境界,因為書是心靈最忠實的讀者,是虔誠的守望者。

讀書是一種歸宿。是靈魂的最高點,讀書是穿越時空停留在明月流水的溫柔,在“大漠孤煙直,黃河落日圓”的曠野豪邁氣質,是長亭外,古道邊,落英間徘徊的柔情,以及指尖停留在書頁間淡淡的,悠長的,醉人的書香。是從亂世紅塵中尋找的一方淨土,給高貴的靈魂一個安靜的棲居地。

詩意的生活,領略文人墨客獨領風騷之勢,看透人生的千姿百態。詩意地棲居,詩一般的思想,詩一般的感受。

詩意的棲居 篇7

高二作文 ,978字

莊周夢蝶,逍遙物外,遨遊無形於物我之間,這是一種詩意的生活。陶潛棄印,不為五斗米折腰,採菊於東籬之下,構建了自己心中的桃源,這也是一種詩意的生活。梭羅在藍寶石般的瓦爾登湖畔築起了木屋,如大自然般悠然自在的生活,或垂釣於藍湖之上,或散步於密林小徑,寫下不朽名作,他的生活更是詩意的。

將回溯歷史的眼睛轉回到現在,不可否認,當今時代是一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各種文化交融錯雜的時代,我們自然不會面臨物質的匱乏,但我們的精神世介面臨太多抉擇。隨著“微信時代”的來臨,群眾的天羅地網迅速降臨。在嘟嘟的提示音中,我們漸漸的變成了一個個濁雜的大細胞,步履匆匆而又滿面灰塵,神色緊張而又充滿焦慮。一時沒有提示音響起便如百蟲噬體,心癢難耐,活脫脫一個癮君子。

“人過度依賴工具,就成了工具的工具,與行屍走肉無異。”《黑客帝國》中尼奧如是說。不可否認,“微信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與人的交流方式,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原本不怎麼溝通的朋友一下子活絡起來了,這固然是件好事。但各種各樣的群也隨之建立起來了,那些熟悉的陌生人在群裡喋喋不休的討論著家常瑣事,太多無用的資訊充斥著你的大腦,你的生活被群支配而疲於奔命,心靈的翅膀被加上層層桎梏,詩意也蕩然無存。

莊子說:“無所待以遊於無窮。”是啊!要達到心靈的絕對自由必須做到“無己”、“無功”、“無名”即“無我”,排除一切人為的桎梏,清靜無為,逍遙自在。我們終究無法衝破現實條件的制約,那就關上你的手機,將自己的大腦置於嘟嘟的提示音之外,感受自然的那份從容與詩意,排空大腦,遨遊於那一瞬間永恆的逍遙之間。

梭羅不願生活在那躁動不安的、神經兮兮的、熱鬧喧囂的19世紀,獨自來到偏僻的瓦爾登湖畔,靜靜的思考,任時間悄然流逝。他就像他筆下的柑橘一樣吸收著原生態的營養,心靈在大自然的滋潤下充實起來,沒有閒人的打擾,超然的活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誠然,微信改進了人們的交流方式,但它恐怕不會提升人們的思想境界,甚至會導致人們忘記生活的意義,本末倒置的去追求一些外在的東西,這也是梭羅所擔憂的。

那麼,可否不要讓嘈雜的提示音主宰你的生活,拋開所有的重負,讓內心變得輕盈,思維變得開拓,體悟真正的生活?

在這嘈雜的時代裡,唯有把持自己心靈的空靈和詩意,我們才能把握住自己,才能詩意的融入每一天的生活中,以平和之心看待事物,笑看花開花落,靜觀雲捲雲舒。

在溫暖詩意的秋日裡 篇8

國三作文 ,703字

窗外。雖稱不上晴空萬里,卻也是天高雲淡。樹木樓宇間白白的霧靄,傳達著秋日的涼意。我們就這樣開始了今年的秋遊。

古詩中“自古逢秋悲寂寥”,但大夥兒的心情卻始終是高昂的,車廂裡歡笑成此起彼伏,談笑風生處處皆是。暖日溫柔地將陽光灑進來,灑在每個人的臉上。將耳機塞在耳朵裡,我們盡情享受著這份久違的輕鬆與愜意。

進了景區,走在上坡路上,頭頂掩映著老樹茂密的枝葉。隱隱約約的二胡聲縈繞在耳畔。

偶爾的一兩聲鳥鳴穿透這層層疊疊的綠,讓我恍惚這哪裡是秋天?繞著山路轉了一彎,看見老山的鼓樓,是那樣寧靜。“江城如畫裡,山小望晴空”寫的就是這個模樣吧。鼓樓旁奧運五色的風車高高佇立著,毫不違和,充滿著的青春活力。

走著走著,發現自己一行人落了隊。順著山路便立即奔跑起來。聽著耳邊呼呼的風聲,書包在背上一顛一顛,褲兜裡的硬幣左碰右撞叮叮作響。餘光掃到路邊的綠樹與楓樹,紅色彌散,綠意暈染。這樣的時光,宛如在夢中。

自由活動。整個草坪都瀰漫著零食與燒烤的香氣,穿著各色校服的身影來來往往。瓢蟲也來湊熱鬧。趴在衣服上,頭髮上,書包上……就是不願意離開。這紅色的昆蟲精靈,不斷吶喊著秋天的生機。我蕩上了鞦韆,盡情感受著秋風迎面而來的涼爽。心中彷彿滋長出一片藍天,無邊無際,便彷彿看到“一行白鷺上青天”,更有種“門泊東吳萬里船”的心境了。

躺在草坪上,愈西斜的太陽發出更偏紅的光亮。那光亮斜射在山坡上,更顯斑駁。王績在寫下“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這句詩時,想必也看到了這樣的景色。張開雙臂,吸一口秋天的氣息,涼涼的,很舒服,讓我完全忘卻了繁忙學習的紛擾。

不知不覺,到了返校的時候,卻有些不捨。收穫了這秋日的美麗,會溫暖我整個冬天。

穿越在詩意的春天裡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871字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不知不覺中,春天已經來到人間。

往事越千年,就讓我們來一次穿越在古詩裡尋找春天,進行一次奇妙的時空旅行吧!

早上六點,我先來到唐朝大詩人孟浩然的住處。春意正濃,他正呼呼大睡。一位侍從輕輕地叫醒他。他推窗向外張望,我的目光也隨他而去:只見昨夜還爭奇鬥豔的滿院鮮花的花瓣早已凋落。但那綠葉卻因雨的洗禮顯得更加翠綠了。露珠在葉片上滾來滾去,不時滑落在地上,潤物無聲。這景真美!我不由發出這樣的感嘆。孟浩然似乎也有這樣的想法,回房間揮毫寫下了家喻戶曉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時值中午,我來到了美麗的江南水鄉。我揮鞭馭馬,來到了一處村莊前。同行的還有詩人杜牧。眼前的景色煞是美麗。鮮花萬分嬌豔,芳草如茵,紅綠融和;耳邊盪漾著鳥兒清脆的鳴叫,遠處幾百座寺廟,金碧輝煌,高矮相間。眼前正飄著江南春季特有的細雨,如煙如霧,似一道天地間的簾子。已是吃中飯的時候,見店外的酒旗在和煦的春風中飄揚。城郭傍著高大的青山,襯得非常壯美。我轉頭看向杜牧,發現他眼中不但有對春日美景的喜悅,又微露絲絲惆悵,更覺深邃悠遠。他整整衣冠,當即吟出:“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江南春》描繪千里江南春日的錦繡美景,宛如一幅優美圖畫,景中又巧妙滲入作者對佞佛求福的統治者的諷刺,並隱含古今盛衰之感。

夜幕降臨,一位中年詩人坐在自家草堂前,靜靜地觀賞一場喜雨。走近一瞧,此人正是杜甫。春雨在夜色中隨風悄然而至,細雨無聲,籠罩天地、滋潤萬物。廣袤的田野小徑全都融入陰雲之中,江船上的一點漁火在夜色中顯得分外明亮。一夜春雨,明朝破曉,整個錦官城中的嬌柔的花朵因雨而沉重幾分、紅豔欲滴。詩人陷入了沉思,我也陷入了沉思。難怪人們都說“春雨貴如油”。杜甫興致所致立即取來紙筆,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一場令人回味無窮的穿越時空之旅就這樣結束了。美麗而迷人的春,不僅僅在我們身邊,更在那蕩氣迴腸的古詩裡。

在詩意的海洋裡翱翔 篇10

國三作文 ,749字

詩引我進入了一個美不勝收的世界,是幫我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自我。同學說,我因詩而變得氣質非凡。我要說,我因詩變得幸福不已。

常常在李白、杜甫的身後尋覓,在王勃、蘇軾的履痕上沉思,在白居易、陸放翁的吟誦裡屏息,在一個個聖賢的妙語哲思中凝眸。常常想去體味“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廣漠,”尋尋覓覓的羞澀,“閒敲棋子落燈花”的雅緻;常常想去體味“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孤獨;“白髮三千丈”的憂愁,“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壯;總想和陶淵明暢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韻味;和李白一起包攬名山大川的秀麗風光,跟隨杜甫看看他的成都草堂,踏著蘇東坡的腳印去看看赤壁的古老戰場……

我想:只要我們的心靈不褪色,不沉淪,不蒼老,捧卷在手,總會有一種居高臨下,滿目青山的大氣,就可以在“桃花源裡”流連,在赤壁賦裡沉醉,在岳陽樓下凝思,在滕王閣前遐想;就可以領略秦月漢關的悠遠,也可以體會大漠孤煙的悲壯。在孤寂的歲月裡,如果用詩歌加以點綴,那麼,在枯燥之中必然會增添一些晶瑩之彩、清冽之韻和芳香之味,讓我們即使在漆黑之夜,心中也會亮起一盞不滅的心燈。

慢慢的,詩成了我生活裡不可或缺的樂章。荷花盛開的季節,與同學暢遊在廣闊的洞庭湖上,我會不由自主的背誦起“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中秋之夜,與爸爸對坐吟詩,我會脫口背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新年到來時,我還會給遠方的朋友寄上“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美好祝福。

培根說:“詩歌可以助興,可以賦採,可以長材。”閱讀詩歌,詩中有石上清泉,可洗濯我們心中的塵埃;詩中有綠湖白蓮,可賦予我們高潔的品德;詩中有奇石俊巒,可賦予我們挺拔的人格。朋友,快快走進美麗的詩海,在詩意的海洋裡翱翔、洗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