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項羽相關作文20篇

論項羽 篇1

高二作文 ,916字

楚霸王“嫩”在哪?

宋代的李清照評項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若將項羽放在當時混亂,爾虞我詐,“背繩墨而追曲”的社會,我們只能說項羽這顆青果還是“嫩”了點。

要說項羽失敗,多情是其一。在鴻門宴上,若不是項羽念與劉邦的兄弟情分,始終把劉邦當作兄弟看待,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亞父暗殺劉邦,劉邦早就被劍創於座上了。後來的樊噲莽闖入帳,與劉邦的“起如廁”,這麼明顯的掩人耳目,藉口逃跑也看不出來?還有收下“不告而別”的禮物,這真是項羽的天真嗎?我看倒是項羽多情,一直惦記著往日的兄弟之情,即使看到事實,也只願以兄弟情來掩飾。

項羽多情,還在於種下愛情的種子。鴻門宴後,明明已經派兵追上劉邦的小批人馬,可只因為虞姬在劉邦手上,而再次放虎歸山。可嘆啊!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若項羽得到天下,天下美女如雲,為何就捨不得這一個呢?捨不得美女,打不了江山,這道理項羽不懂,即使知道,項羽已經陷入愛情的深淵。

項羽過關斬將,英勇過人,可是卻少讀兵法,不知策略,項羽在戰略上吃了不少的虧。當時,楚漢已是宿敵,打得不可開交,劉邦這邊卻提出楚河漢界的合約,項羽也不防備著點,更不知道這裡隱藏著一個大陰謀,輕然應允合約,把劉邦的家眷放了,把這最後的一張牌也丟掉。項羽為何就不能把目光放遠點,考慮一下後果,愚者千濾必有一得,何況項羽是楚霸王。

在項羽兵敗逃亡之時,來到陰陵,已被敵軍重圍,項羽竟然輕信一田父指的方向,這項羽不外乎陷入別人的圈套,被三方敵軍來個翁中捉鱉。戰場上,處處是埋伏,險象迭生,項羽也不提防著點,完全沒有防範意識。

項羽的有勇無謀註定了他的失敗。即使最後,亭長給他撐來一條船,帶來一絲希望的曙光,項羽也會將它抹掉。杜牧說得好:“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陸游尚且知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為何,項羽你堂堂七尺男兒卻不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金科玉律呢!

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不容許有一寸的兒女情長,也不容許一時的粗心大意。對於項羽,要想成就千秋大業,就必要有一種狠心:放得下美人,放得下一副空有的貴族架子。要知天下美人無數,江東弟子忠心耿耿!為何目光短淺,不肯過江東?看不到以後的一大片江山,為何不給自己一個機會?

評論項羽劉邦 篇2

高一作文 ,646字

《鴻門宴》中的項羽可謂是風光無限、高高在上,而劉邦則是俯首稱臣、甘拜下風。鴻門宴上項羽、項伯東向坐,劉邦北向坐,項羽坐在了一個最高貴的位置上,而劉邦卻坐在了一個較為謙卑的位置,可見二人相差甚遠。

項羽,出身貴族,講究信義,當項伯對項羽說:“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時,項羽斷然放棄了原來殺劉邦的計劃,即使范增多次舉?示意,項羽依然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想法,信任劉邦,但在說明項羽的忠義的同時,也表現出了對自己謀士的不信任。

而劉邦,恰與其相反,一介草民,不論信義,只要有利益擺在眼前,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得到,即便背叛幫助過自己的人,但劉邦卻相信自己的謀士張良等人的獻計,他都一一採納。

而從其他歷史文獻來看,項羽自私,軍士有功卻不分酬,攻下陣地卻不獎地。劉邦,與天下同利,不獨自吞功享利。因此便有了高起、王陵對二人的評價:“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項羽和劉邦,雖同是霸主,但出身不同、性格迥異、行事方式懸殊,這些最終影響了兩人的命運,決定了一介草民稱霸,西楚霸王卻終烏江自刎的結局,二人性格各有優劣,但項羽已無後路之時,他卻以一句“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正如李清照所作“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留給後人的是深深的震撼和長足的思考!

壯哉項羽,雖敗猶榮——《史記》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1018字

看完史記之後,我久久不能忘卻,特別是項羽的蹤跡。

項羽,你天生就有與眾不同的氣魄,不學刀不學劍只學“萬人敵”。秦末農民戰爭之際,你假託楚國名將後裔之名,斬木為兵,揭竿而起,融入之歷史變革的潮流之中。

“苦心人,天不負,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破釜沉舟一戰,你顯現出卓越的英雄風采,親率區區八千江東子弟兵的你但卻打敗百萬雄師。歷史前進的車輪或許不可阻擋,但你卻加速了它的前進驅使。殺入咸陽,攻破潼關,焚燒阿房,族滅秦族,你向天下人證明了閭閻平民的力量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但入主關中,君臨天下的你並沒有忘記你的兄弟劉邦。漢中盆地,這塊古老而肥沃的土地,就在你分封諸侯王的時候賜予了劉邦。“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如此重兄弟情義,可卻不知你在不經意間埋下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禍根,留下了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悲劇。你信守誓言,可取忽視了背信棄義小人的狼子野心,不擇手段。

誠信是一個君王最不應有的美德,而你也因擁有它而失去了天下。“此沛公手下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也”,你如此直言不諱,坦率天真,試問天下還有誰敢再助楚!“宜將剩勇追窮寇,不敢沽名學霸王”,後人說你沽名釣譽,但我看到的是你的誠信。我始終這樣認為诚信是每個中華兒女應有的美德,但它卻是一個皇帝不應有的美德。你的好兄弟劉邦也因缺乏誠信而得到天下。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個個親如兄弟的江東士卒在你面前倒下了,愛你至深的虞姬在你面前倒下了,陪伴你征戰沙場多年的烏騅馬在你面前倒下了……一切的一切都離你永久逝去,留下的唯有孤獨的你空對烏江,淚流滿面。

當拔山舉鼎的傳奇褪成一頁泛黃的紙張與斜陽下漢家小兒幼稚的傳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形成鮮明對比時,你終於遠去,留下一個頂天立地的背影。但你最終還是戰勝了劉邦,以你的誠信刺劉邦於後人的口碑之下。於是你不朽司馬遷毫不猶豫的將你列入了本紀,李清照為你寫下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壯麗詩篇,《楚漢驕雄》的導演大刀闊斧的對你進行褒揚……而那奸邪之徒劉邦呢?司馬遷不顧時代壓力為他留下了“好酒及色”四個字,一曲朝天子冷嘲熱諷的咒罵著他駑馭英雄,能擒能縱,無人處彀中”,現代人把他拍成市井無奈的典型演繹了幾百遍……

你失敗了嗎?沒有。因為有誠信為你殉葬,你轟轟烈烈的死去,並永遠的活在了後人的心中。於是,你成為名垂千古的一代英豪,永遠的漫漫歲月裡綻放光芒!

永遠的霸王——讀《史記·項羽本紀》有感 篇4

讀後感 ,675字

你是你,破落的貴族,莽撞的英雄,吳中子弟莫能及的勇士;幾千年前的戰役,幾千年後依舊傳頌,因為你是你,西楚霸王—項羽。

“項燕,楚國之將也,或以為死,或以為亡。”“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春秋戰國,群雄割據,秦起一時,覆滅六合。你那楚國也隨之而亡了。然而即使身為前朝遺民,你那身上卻有著楚國貴族,名將後代的任誰也湮滅不了的王者氣度。君臨天下之霸氣,是你。

“書足以記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口出狂言,那是你有實力。才謀遠略,力能扛鼎,凡夫俗子望塵莫及。少年鴻鵠之大志,是你。

“彼可取而代之以。”始皇遊會稽,莊嚴肅穆,你卻不服其威儀;濁世之下,酷吏之中,你卻敢高言:取而代之。敢做敢言之擔當,是你。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營趙歇,誅宋義,僅留三日之口糧,卻使“當是時,楚兵冠諸侯。”矩鹿之役,歷九戰,憑五萬楚兵破章邯二十萬大軍。運籌帷幄之頭腦,是你。

“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客,意在沛公;絕佳機會,你卻不齒;箭在弦上,你卻猶豫放棄;跑了他,毀了你。唉!為人處世之大度,是你。

“騅不逝兮奈何兮,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之兵四圍,楚國之歌驟起,連你也沒了主意。烏騅寶馬,虞姬愛妻,十萬大軍,如何捨棄。兒女情長之俠骨,是你。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烏江水畔,渡者生,留著死。而你卻因“無顏”將“寶馬贈亭長,頭顱送故人。”這是糊塗還是明白?捨生取義之浩氣,是你。

我的將軍,我的霸王,我的項羽,你有你的虞姬,你有你的烏騅,生陪你,死為你;人生短短數十載,得一紅顏,有一知己,足矣。霸王,你的死不是悲劇,是個傳奇。

讀《項羽本記》有感 篇5

讀後感 ,950字

項羽,是一個多麼具有神奇色彩的英雄人物,能以一敵百,能從以前的非有尺寸,三年中率領諸侯滅秦,號稱“霸王”,在歷史中也是很少有的,然而沒有坐上皇位,就在自己的渺小錯誤中死去了。

項羽,我仰慕他。

他有著雄心壯志,能對秦始皇的王位說出“取而代之”的話語,確實有著過人的膽識。在三年之中,從一個小民變成率領諸候的“霸王”也能看出他是很有能力的,這與他的勇敢與大膽是分不開的。在戰場上他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將軍,在家中又有著柔情的一面,面對著烏江,背對著敵軍,他將虞姬殺了,當時他的心情又會是怎樣的呢?有著萬般的不捨,有著千般的無奈,但是面對著不捨與無耐他只能做的也只有忍痛割愛,親手殺死了心愛的女人,這種心痛,似乎比亡國更甚,過了江東又奈何,時間和成功又怎樣扶平他的心傷!於是他的思緒開始混亂,他找不到自己錯在了哪裡,只能用“天亡我也”四個大字來結束自己的一生。

項羽,我憎恨他。

當機不斷,優柔寡斷,這怎麼是成大事者的行為呢?人無完人,但每個人又有自己的非常之處,古之成大事者,無不有能人相助,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妄為“西楚霸王”!也註定了他的奪天下的道路會因此中斷,驕兵必敗,他就輸在這了,而且輸得幼稚,輸得可惜,就如同一鍋的湯,被一隻區區不值一提的蒼蠅汙染得令人作嘔。

項羽,我同情他。

似乎他的輝煌從小注定,但他的失敗也從小注定,從小就養成了目無一切的自高自大的惡習,卻沒有人去提醒他,沒有人批評他,沒有人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實在是可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又無人能讓其改之,過之不改,又如何能成為聖賢。作為一個男人,在外他闖出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內,又能憐愛他的妻子,這樣的男人也是一個成熟的男人,是一個瀟瀟灑灑走過一生的男人,試問古今又有多少能做到他這樣的人,他,雖敗猶榮!

項羽,我珍藏他。

穿越好歷史的風塵,藉著司馬遷的《史記》,我看清了他;他高大勇猛,有著關羽、張飛般的氣慨;他為人坦蕩,有著周瑜般的執著去打正義之戰;他柔情似水,有著林覺民般的憐子丈夫。他的鴻門宴告訴我,有些事不能去做,即使你做了會稱帝稱王;他的破釜沉舟告訴我,有些事你必須有膽量去做,縱使做了以後會毫無退路;他的烏江自刎告訴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項羽,已在我心底,作為我穿越紅塵的朋友,已被我收藏,無法遺忘。

與項羽的對話 篇6

高三作文 ,941字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經過了兩千多年。你是項羽,那位英姿颯爽的西楚霸王,而我便是一位默默關注著你的小人物。

項羽,你知道嗎?你最令我心疼的是你一出生就因為一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而揹負了榮家復國的責任。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孩童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國家,最後連疼愛自己的祖父也被秦將王翦所殺,與你相比,我是多麼幸福!國家安寧,父母健在,家庭和諧。甚至於劉邦,也有一個家!項氏一族的少主,一個沒有童年的孩子,也造就了你少年老成的性格。在外人看來,作為少主,你這樣的性格,才能配得起你高貴的身份!可在我看來,你只是一位渴望幸福家庭的孩子!

項羽,叔父曾責怪過你不學書卻習劍,他何曾考慮過一位少主的心思?你身高八尺,力能扛鼎,目生雙瞳,才氣過人,如此的與眾不同,哪能用世人用膩了的方法去實現抱負?你告訴叔父“秦王,彼可取而代之”,卻被謹小慎微的叔父捂住了嘴,叔父說如果被有心人聽到,那將會是殺頭的死罪。可你不在乎,你只求能為江東子弟爭取一片瀰漫著雄楚氣息的天空!

項羽,你知道嗎?世人誹謗你優柔寡斷,有勇無謀,又說你暴虐無比,目無法紀,是個盜墓賊……這些庸俗的世人,他們怎會理解你?現在,我要鄭重的告訴你:我理解你的苦心!作一名統帥,你必須要為自己的士兵,自己的子民負責,那些秦兵如若不殺,受戮的將會是楚國的士兵!而盜墓一說,更可笑至極!古來君王將士無數,軍餉也不是永遠都能充足,盜墓的皇帝將領不止你一人,而盜墓也是個沒有辦法的辦法。誰會無故去打擾已故之人的安息呢?世人的偏見不該你一人承受,不公!不公!

項羽,你知道嗎?你不僅是虞姬心目中的天,更是我心中絕無僅有的長空。虞姬在二八年華之時,便思慕你的膽識,她拋去了女兒家的羞怯和嬌弱,在戰場上跟隨你嘶鳴戰馬,在帳下為你補衣彈曲,而對自己是何身份毫不在意,因為你是她的唯一!四面楚歌,唱盡了你多年的硬漢氣勢:“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那邊,她已淚流滿面,要再為你舞一次劍,留下那一曲絕世變幻的旋律,那一陣寒光冷色的劍影。

烏江之畔,你回望早已看不見的她,喪失了生的念頭;家國不復,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殷切的目光……

項羽,你我雖相隔兩千二百多個年頭,但如若有朝一日,你驅騅歸來,我定素手揚鞭,一路追隨!

關於項羽 篇7

高一作文 ,4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