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糰子相關作文20篇

豆沙糰子 篇1

國一作文 ,1162字

最開始並沒有很在意外婆,但無意間還是看到了外婆手裡託著的一團濾布。濾布里包著帶水的紅豆,我也揉了揉,果真軟乎乎的。蹂躪後,過濾出的水夾雜著紅豆殘渣,後來……

後來就是一頓爆揍,碾碎煮爛放白糖,往鍋裡一倒,搬來煤球爐,撿幾根枯枝點燃先放,隨後再夾三塊煤球進去,爐子就開始燒了。可能簡單粗暴了些,但確實不必太講究。

放上鍋燃上火就算熬?不,絕對不是這樣。從頭到尾都要陪在它邊上,一把鍋鏟翻幾百遍,幾個小時不帶停,“不過就是無聊些罷了,也沒那麼辛苦吧。”起初我也這麼想,但我真的錯了。

熬個半小時必定已經燙得慌,鍋邊的豆沙也多半黏上了。這時候就勝似岩漿,冒起泡來一個接一個,“咕嘟咕嘟”一聲接一聲。

煤球愈燒愈旺,鍋愈燒愈燙,豆沙愈燒愈濃稠。熬了近乎一小時了,濺出的豆沙就像暗中的箭,你永遠不知下一秒它會從哪濺出鍋,又不知會濺到哪,燙到誰,有多燙,有多疼。又或者像是被捅了幾刀,因為高溫導致冒泡,濺出豆沙後會呈現出一個破洞,但這個破洞只是一瞬,下一秒又平復如從前。

濺出幾尺都只是兒戲,濺到身上也不算厲害,燙到衣褲不過像是油漆,但燙到人就不得了。外婆的手不止一兩處泛紅,一定很灼人吧,但她還是沒有抱怨什麼,頂多擦去豆沙,繼續翻,繼續熬。

這幾個小時裡,鍋鏟翻了又推,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其他的動作。豆沙越濺越高,似乎很猖狂。到了後來足以濺出一米,除了外婆,沒有誰敢靠近,沒有誰想被燙傷。

爐子燒了那麼久,煤球都已經發灰,像是奄奄一息,但煤球孔內仍有幾簇旺火。

熬好的豆沙相比於豆瓣醬,只是少了些油光,除這一點外,看起來並無多大不同。仍然有碎沙的口感但入口即化。雖然沒有放很多的白糖,但多吃幾口仍舊甜得發慌,可以和蜂蜜相媲美。

其實家裡人並沒有都很喜歡豆沙糰子,但外婆還是做了許多,我也只愛吃她做的,不只因豆沙純粹,更因為外婆是我重要的家人。

大魚大肉的年夜飯後,長輩們打起了牌,小娃娃也喜歡坐一旁看打牌,外婆端著盆從我身旁走過,盆裡裝的是白麵粉,水壺燒開往盆中心澆,持筷畫圈攪和成水泥狀,再多撒些麵粉,讓它更凝固。麵糰搓成條,掐一塊握手心剛好的大小,搓成球按扁些,兩手指腹相疊托住,拇指按中心,按上一圈就能填豆沙了。填滿後左手轉糰子,右手從下往上推,好讓糰子封頂,撒些麵粉搓一搓就算完工了。

陶瓷碗冰涼,但盛上熱乎乎的的糰子,再澆上兩勺米湯,過不久,碗兒也就熱乎起來了。糰子像吹彈可破的弱女子,稍稍一夾,裡頭的豆沙就迫不及待地流淌出來,甜蜜蜜的,必須趕緊用嘴嘬著,不然就水似地淌出來,米湯瞬間著了色。

外面的天是白茫茫的,總覺得少了些喜慶。雖說立春已經過去幾天,但還是沒有暖暖春朝的身影。

吃下熱乎乎的豆沙糰子,喝下熱乎乎的米湯,身子也就熱乎起來了。

追求那漸遠的“豆沙包” 篇2

國三作文 ,780字

光陰似箭,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中,我已經是青少年了,細細想來,小時候的點點滴滴令我深深地懷念。

小時候,我就是一個小貪吃鬼,見到什麼好吃的,就吵吵鬧鬧地叫個不停,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記得有一次,我和父母一起去了姥姥家,正值姥姥去地裡收紅豆,我也屁顛屁顛兒地跟隨著姥姥的步伐去了地裡。我在旁邊玩耍,而姥姥在地裡勞作,不一會兒,姥姥便出來了,他把一大袋子的紅豆展在我的面前,我欣喜不已,像是欣賞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一樣。

姥姥便在一旁說:“回去給你做豆沙包”。我聽了以後,更開心了,嚷嚷著要姥姥趕快回去。回到家後,姥姥用手捧了一把紅豆放在了水裡,它們好像有生命似的,不停地泛著氣泡,好像在與我打招呼一樣,姥姥用勺子盛了一碗麵放在盆裡,不停地加水,直到它成為一個麵糰為止,坐在旁邊目不轉睛地我,不由地讚歎一番,姥姥的手像是有魔力一樣,不一會兒就把那原先“死沉沉”的面,變成了“生機勃勃”的富有彈性的麵糰,我豎起了大拇指,一直不停地在姥姥旁邊說:“姥姥你好棒,姥姥你好棒!”揉好面後,姥姥把浸泡好的紅豆放到了鍋裡,不停地翻炒,不停地加糖,不一會兒我便發現姥姥的額頭與鼻樑上出現了幾顆小水珠,紅豆在姥姥不停地翻朝下慢慢地融化,最後變成了糊狀,在姥姥翻炒時也有很香的味道散發出來,聞得我直流口水,把這些做完之後,姥姥便包了起來,按著順序,一個麵皮一勺豆沙餡的重複著,姥姥的手很巧,在包完之後,包子上留下一個個美麗的花邊。哈哈!終於到了最後一個步驟了,姥姥把包好的豆沙包放在了蒸籠裡,她便對我說:“等急了吧,一會兒就好了。”

我在焦急地等待,蒸籠裡從裡向外,散發出了很濃的香味,一直縈繞在我的身邊,當姥姥把一個熱乎乎的豆沙包捧在我的面前時,我笑了,姥姥也笑了。我們兩個人的笑聲隨著“豆沙包”的香味傳出了很遠。

我至今仍思念著姥姥親手包的“豆沙包”。“它”隔著時光,與我相思凝望。

紅薯糰子 篇3

國二作文 ,411字

有的毫不起眼的農村,裡面卻有著縣城和城市裡見過圖片沒有品嚐過的小吃、麵食和糕點。

有一次過年,家裡聚會,媽媽拿點方塊形狀的米花,很快被搶光。遠在天津的表姐,問起名字,更說好吃極了。正是因為她在天津沒有賣的,家裡剩下的米花全部讓她拿走。

對於我們中國的美食應有盡有,每一個都有自己特色和口味。以前年代,沒有別的菜可吃,有什麼吃什麼,而且每年都不會重樣做。現在,就吃野菜都能養生了,真是神奇。有的菜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可以那樣做、這樣做,父母就變著花樣做好。在我的家閒這裡,到冬天家裡有紅薯,偶爾會做紅薯糰子,爸爸媽媽非常愛吃。

紅薯糰子的做法很簡單,媽媽不一會就做好了。紅薯擦成絲加麵粉揉成麵糰,配上香蔥,媽媽揉的時候就能聞到香味,真的很饞。然後,做成圓形,蒸上十五分鐘,紅薯糰子就做好了。

開啟鍋蓋,紅彤彤的紅薯絲被包在面裡,美食真的也可以如畫。再配上點蒜汁,蘸著吃,美味!

家中只要有食材,在巧手之下,總可以變成美味佳餚。

豆沙八寶飯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2字

逢年過節的時候,姑奶家就要做她拿手的豆沙八寶飯,一想到那滿嘴留香的八寶飯,我不禁口水直流。

別小看這一碗八寶飯,做起來可是很複雜。第一天要先做好準備工作。備齊做八寶飯的各種材料,比如糯米、白砂糖、豬油、紅綠絲、紅豆沙、紅棗等。材料準備好,我們就可以開工了。首先要把糯米洗淨,然後浸入水中,直到第二天糯米顆顆飽滿要裂開似的,才可以放入鋪滿紗布的蒸架上蒸熟。

為了不讓糯米和碗粘住,姑奶還特地準備了浸了油的紗布。就這樣我們開始做八寶飯了,先用浸了油的紗布把碗擦一遍,然後把一點紅綠絲和棗幹蜜棗放在碗裡,我一看,擺著的紅綠絲和棗幹蜜棗像一朵花,真是漂亮。

姑奶說:“紅綠絲放著,是想讓八寶飯更美麗一點,因為它有色素,所以要少放一些。”說完姑奶把蒸熟的糯米倒入盆中,加入些許豬油和白糖,只見姑奶手拿鏟子左右開弓,不停攪拌,直到糯米浸在油中晶瑩剔透,姑奶才用勺子盛一小勺糯米飯放在剛準備好的碗中,薄薄地鋪一層在碗底,然後澆上一大勺豆沙填入糯米中間,再在豆沙上蓋上糯米,一碗八寶飯成型了!

可你覺得這樣就行了嗎?不,絕對不行。我們還得把整碗的糯米放在鍋上蒸,直到整個屋子都瀰漫著糯米飯的香甜為止,開啟蒸蓋,一碗碗噴香的糯米飯新鮮出爐了。最後拿來一個盤子,把糯米飯倒扣入盤中,色香味俱全的豆沙糯米飯才算真正的大功告成。

豆腐丸子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04字

春節是和家人團聚的日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溫暖,舒心。每年的臘月裡,外婆外公都會在家忙著打餈粑、磨豆腐、晒臘魚臘肉,準備好多好吃的等待在外工作的二姨、小姨、舅舅回家,當然還有我哦。我最喜歡外婆做的豆腐丸子,鮮香不油膩,味美不寡淡,清香爽口,老幼皆宜有營養。

看著外婆做豆腐丸子,其實很簡單,先是把豆腐放到盤裡用勺子碾碎,然後將鮮肉、香菇、胡蘿蔔和香蔥等切成末放到豆腐泥裡,再加入鹽、料酒、醬油、剁辣椒等配料,外婆還會磕入幾個雞蛋,這樣豆腐泥才可以有粘性不散開,接下來我就會幫忙動手做了,將手洗乾淨或用勺子將豆腐泥和配料攪拌均勻,用勺子舀適量的豆腐泥放到手上,輕輕揉搓,千萬要注意力度哦,要不然豆腐泥會鬆散搓不成團,最後將逐個搓好的小圓球擺放到盤子裡。

豆腐丸子做好了,怎麼吃呢?一是用來蒸著吃,將搓好豆腐丸子的放入蒸鍋,將水燒開,大概要蒸十來分鐘出鍋,放上一些香蔥、辣醬,稍涼一下就可以吃了。二是用來炸著吃,下鍋之前,把丸子放到麵粉裡滾一滾,讓它的表面沾上一層薄薄的麵粉,將油燒熱後,下入丸子,看到丸子炸成金黃色時即可撈出裝盤,香噴噴的,趁熱吃,外酥裡嫩,特香!三是用來煮著吃,將水燒開,和著肉末等可以煮湯吃,還可以下火鍋煮著吃,很有口味。

外婆說,二姨喜歡蒸著吃,清淡,小姨喜歡下火鍋煮著吃,味好,舅舅喜歡油炸吃,酥香。外婆還說,二姨、小姨、舅舅一年難得回家一次,他們每次回來時豆腐丸子是一道必備菜。

清明糰子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66字

古代有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仍有許多習俗。吃清明糰子就是其中之一。

清明假期,我來到了外婆家。一進門,一股濃濃的艾草味撲鼻而來。只見桌上放著一個盆,裡面裝著麵粉,旁邊還有些艾葉。哈哈,“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我正好趕上外婆做清明糰子啦!我急忙地洗好手,準備大幹一場。“做清明糰子首先要把艾草切碎,揉進麵粉裡,和成團,再放入模具裡面……”外婆耐心地給我講解每一個步驟,可是我哪裡心思認真聽,自顧自地把艾葉全倒進了麵粉中。等到和麵的時候,我才一拍腦袋:哎呀,那堆葉子還沒切碎呢,於是,我又手忙腳亂地把艾葉揀出來,不料弄得滿手面粉,一副狼狽不堪的模樣。

初戰失利,可是我怎甘心自己“做清明糰子”的生涯就這樣結束。待到外婆把麵糰和好,我又自告奮勇地要求打模。我把麵糰切成一小個的,塞進模具,用力一壓,然後翻過來輕輕一拍,嗯,這回總算成功啦!在我的不懈努力之下,一個個形狀迥異、大小不一的清明糰子呈現在了眼前。它們按螺旋形盤放在白瓷盤裡,遠遠望去,像一幅畫,散發著中國傳統節日特有的親切感。

接下來的工作可就輪不到我啦!外婆把清明糰子放在蒸籠架上,然後放到鍋裡去蒸。約摸過了二十分鐘,只見鍋上冒出了一層熱氣。熱氣如煙霧般繚繞,雖只繞於灶臺旁,但這朦朦朧朧的夢幻感還是讓我不禁陷入遐思之中。直到那陣清新的艾草香鑽過我的鼻腔,才讓我清醒地回到了現實。

清明糰子出爐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雖沒有放任何餡,但那種奇特的艾葉的香味也足矣了。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落下,為這別緻的小點增添了幾分節日氣氛。

遊長沙橘子洲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8字

“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毛澤東的一首詩,讓橘子洲的美景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它像一塊磁石,深深地吸引著遊客的心。

湖南如此多嬌!如果這樣說,那麼橘子洲就是一顆璀璨的珍珠鑲嵌在湖南大地上,讓我日思夜想。今年暑假,我有幸和家人一起從韶山出來後,來到了神往已久的橘子洲。

初到那,陣陣涼風從湘江悠悠吹來,碧波盪漾,一陣從來沒有的愜意湧上心頭。

往裡走,走到坐電瓶火車觀光的地方,那裡的確是冬暖夏涼,小火車一下子就把我們送到了橘子洲。

看!那裡有一座巨大的大理石雕像,那是毛澤東爺爺的塑像,那豪爽的英姿,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眼球,我也激動得不得了,連忙走上前合影留念。這裡既有詩中描繪的妖嬈景色,又有詩中描繪的湘江之雄,更有那“偉人也要有人懂”的藝術雕塑。

踏尋那偉人的足跡,我們走到了橘子洲的盡頭,那一艘艘漂亮的遊船,為美麗的湘江增色添彩,當年,毛爺爺那首傳遍祖國大江南北的《沁園春。長沙》就是在這裡一氣呵成的。

方圓百里,到處都是歡樂的氣氛,到處都是快樂的海洋,我也方興未艾,站在那觀洲臺上,眺望遠方,看那連綿起伏的群山,望那清澈見底的江水,真是讓人心曠神怡。

眼看夕陽落入群山的懷抱,我們也該離開這美麗的地方了。在這裡,我體會到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體會到這裡與眾不同的景色。再見,美麗的橘子洲!再見,美麗的湘江!

我最愛吃的綠糰子 篇8

國一作文 ,759字

要問我最愛吃什麼?嘿嘿,難為情的告訴你,我愛吃的東西,簡直是數不勝數。什麼蛋糕、冰淇淋、漢堡……我通通都照單收下。但是我最愛吃的,還是老家的“綠糰子”—艾米果。

當春天到來的時候,春風輕輕地吹,春雨淅淅瀝瀝地下,那一簇簇的艾草就不請自來了。你看它綠瑩瑩的,這裡一簇,那裡一團,滿處都是。

那時候,我們就會坐著車去外婆家。聽說我們要來,外婆早早的就提著小籃子去掐艾草。小半天時間,準能掐回一大籃,這可是純天然野生綠色食品哦!

回到家把艾草洗乾淨,放到鍋裡去煮,煮爛後,再拿刀去剁碎,放入盆中。與糯米粉揉成一團,揉均勻便可。

接下來,就把揉均勻後的麵糰先扯下一塊揉成條,再把條捏成一個個小圓球,放入蒸籠既可。

可是我們一群“猴兒”坐在那兒,一會兒把麵糰滑到東,一會兒滑到西,一不注意,就會掉在地上,那就太可惜了。一家人坐在大盆前,圍成一個圈,互相分工,舅舅捏條,媽媽捏圓,小孩就將揉好的圓放入蒸籠,姨媽,舅媽,外婆也是一樣。包好的艾米果很有秩序地被放進了蒸籠裡,嫩綠嫩綠的,可愛極了。

等到蒸“綠糰子”的時候,我就在灶膛後面,幫外婆燒火。外婆說“要用硬材燒,‘綠糰子’才能蒸得透。”熊熊的火燃起來,過了一會兒,鍋裡的水就“咕咚咕咚”響起來了。隨後,騰騰的霧氣就冒出來了,濃濃的清香味在小村的空中蔓延開來。

“‘綠糰子’熟啦”!媽媽揭開鍋蓋,大喊一聲。大饞貓,小饞貓都圍過來了。這時候的糰子呀,就像魔術師,變得墨綠墨綠的。媽媽說“艾米果等冷了再吃,不然會粘你一手。”我可等不及,一口等不得一口。幾個艾米果吃完,我的手也變成了“綠爪子”,臉也變成了“包公臉”。

你看那滿滿幾籠“綠糰子”,就是吃十幾天也吃不完。在外婆家,這些“綠糰子”是要拿去送人的,剩下的才自己吃。吃著“綠糰子”,哼著小曲,我覺得生活實在太美了!

包清明糰子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2字

清明節就要來了,在我的家鄉,清明節要吃清明糰子,而且還要用清明糰子去祭拜先祖。於是在4月5日晚上,我去舅奶奶家學包清明糰子。

看到舅奶奶手中一個個圓滾滾的“綠娃娃”,我就更好奇了。我問舅奶奶:“清明糰子怎麼是綠色的呢?”舅奶奶笑著說:“這是放了草頭的緣故。我們先要挑草頭,用清水洗淨,然後用蘇打粉醃製、燒熟。接著將草頭到入糯米粉中,並攪拌成團,不斷揉糯米粉,切成一小塊一小快。這樣清明糰子就成了碧綠碧綠的了。”

只見舅奶奶一邊說,一邊拿上一小塊糯米粉團,把糯米粉團揉圓,再用大拇指把糯米粉團正中間捏下去,讓它凹成小碗形狀,然後把鹹菜餡包進去,大約要盛兩小勺,最後把糯米粉團合閉,再揉揉圓,清明糰子就做好了。我按照舅奶奶教我的方法做,第一個,它的嘴巴沒關住,餡露出來了,像一個露出肚皮的小娃娃。舅奶奶見了,便笑了起來,過來幫我把嘴巴捏起來。接下去,我又包第二個第三個,舅奶奶邊看邊說:“看看你包的,要麼是餡太少,躺在桌上;要麼是形狀不一,沒揉圓;要麼就是餡包太多了。看來你還要多練習哦!”再看看舅奶奶包的,個個都挺著飽滿的肚子。後來,我越包越好,一個個也都挺著大肚子。

包完了清明糰子,舅奶奶開始蒸了,大約需要15分鐘,五六分鐘後,清明糰子顏色漸漸變深,淺綠色的清明糰子看著非常誘人,我恨不得馬上咬上一口。15分鐘終於過去了,清明糰子已經比剛包好時大得多,顏色也變成了深綠色,摸上去軟軟的,熱呼呼的。舅奶奶給我夾了一個,我吃著自己包的清明糰子,感覺味道好極了,糯米雖黏但不黏牙,鹹菜餡的味道也剛剛好,鮮得眉毛也要掉下來了,真是人間美味啊!

這次我向舅奶奶學習包清明糰子,不僅嚐到了美食,還收穫了勞動的喜悅。

清明糰子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76字

4月7日下午,我來到蕭山日報一樓食堂,參加小記者活動—話清明,做糰子。

走進食堂,只見一張張餐坐上都攤著紅色的一次性桌布,每張桌上還放著裝有豆沙的紙杯。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塑料盒,塑料盒裡裝著用米粉、艾草汁和白糖做成的糰子皮。這些都是老師給我們準備的清明糰子材料。

老師向我們介紹了中國清明節的來歷和故事後,就開始教我們做清明糰子。首先,把糰子皮做成一個“小碗”,我用雙手把糰子皮揉成一個球后,一手托住球並旋轉,另一隻手大拇指用力往球中間摁,另外四個手指併攏,把“小碗”的邊沿攤均勻。這時,老師提醒道:“不要放太多豆沙,不然糰子會‘吐’的。”我把豆沙放進“小碗”裡,再把“小碗”揉成一個球,果然“吐”了,豆沙被擠出來了。哈,只能將就著完成這個糰子。

接著,老師又教我們做清明餃子,先把糰子皮做成一個“盤子”,我把糰子皮揉成一個球放在桌子上,一邊用手掌壓球,一邊把球旋轉,很快“盤子”就做好了。然後,我把豆沙放到盤子中間,再把“盤子”對摺,最後用手把開口捏緊,封起來,就這樣清明餃子做成了。最後,是我們的自有時間,我又做了一隻“小熊”,一顆“星星”糰子和一隻“螃蟹”糰子。旁邊的小朋友羨慕的眼光對我說:“這是一顆‘星星’,這是一個‘月亮’……”

晚上,爸媽吃著我做的清明糰子,紛紛誇獎說:“真好吃!”我吃著自己做的清明糰子,心裡甜滋滋的呢!

包清明糰子作文 篇1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4字

4月7日是清明節,我們蕭山日報小記者來到蕭山日報一樓食堂做清明糰子。

水晶老師和草莓姐姐已經早早準備好材料等著我們了。草莓姐姐給我們講了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當然最重要的習俗當然是包清團了,今天我們要包的是豆沙餡的。

水晶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個塑料盒子,幾個艾青麵糰,一杯豆沙餡和一雙筷子。草莓老師讓我們拿起一個艾青麵糰,捏成碗形,皮要捏得薄,放進豆沙,把碗形的邊往中間捏,捏五個角,合在一起就變成五角星星了。老師一示範完,我就捏了起來,捏碗形,放豆沙,收邊,唉,不對不對,豆沙怎麼沒有全包起來,跑外面來了。我悄悄地看了一下旁邊的同學,哈哈,她的豆沙和艾青麵糰全混一起了,更糟糕,原來大家都不會啊!我向老師請教為什麼我的餡會跑外面來,老師說我麵皮沒有足夠攤開,豆沙包不進去,就漏出來了,開始做第二個了,我吸取經驗,把艾青麵皮儘量捏薄,豆沙放中間,放得稍微少一點,捏起來,這下好多了。做著做著,清團越做越好,不知不覺間,老師給的六個艾青麵糰都做完了。看著自已的勞動成果,真開心啊!

回到家,把清明糰子放在鍋裡一蒸,我請爸爸媽媽一起品嚐,雖然清團不給面子的咧開了嘴,但我還是覺得自己做的特別美味!

捏清明糰子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4字

清明糰子,大家都不陌生吧。端午節做棕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那清明節做清團也是為了紀念一個人—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

2019年4月7日下午,我來到蕭山日報二樓食堂,趁著清明假期學做青團。

回憶起糰子那糯糯的、香香的那股味兒,不禁想狠狠咬上一口。清明糰子為什麼是綠色的?啊哈,它的食材除了美味可口的芝麻餡、甜甜的豆沙餡,還有用艾草汁兒混成的麵糰!嘿,還沒等老師說完,我已經口水“滴答、滴答”匯流成河了!

我坐在位子上,焦急地等待著水晶老師盤子裡新鮮出爐的麵糰兒,準備開始做我已久等的清明糰子。

我拿起一塊不規則的“綠石頭”,放在掌心裡輕輕地揉起來,慢慢的、慢慢的,揉得越來越圓了!漸漸的、漸漸的,麵糰兒越來越軟、越來越熱乎了!沒等多久,一個亮得發綠的“夜明珠”呈現在了我的面前。接著我冉冉地把“夜明珠”揉成一個“可愛的小碗”,

小心翼翼地把豆沙餡兒塞進了“小碗”裡,邊放邊提醒糰子別“露餡”了!嘿嘿,沒事,失敗是成功之母嘛,做完一個再做一個!

看著可愛的糰子們,在朝我笑的糰子,我不禁覺得這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清明假期活動!

話清明,做糰子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6字

4月7日下午,我來到蕭山日報一樓食堂,參加小記者活動—話清明,做糰子。

走進食堂,只見一張張餐坐上都攤著紅色的一次性桌布,每張桌上還放著裝有豆沙的紙杯。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塑料盒,塑料盒裡裝著用米粉、艾草汁和白糖做成的糰子皮。這些都是老師給我們準備的清明糰子材料。

老師向我們介紹了中國清明節的來歷和故事後,就開始教我們做清明糰子。首先,把糰子皮做成一個“小碗”,我用雙手把糰子皮揉成一個球后,一手托住球並旋轉,另一隻手大拇指用力往球中間摁,另外四個手指併攏,把“小碗”的邊沿攤均勻。這時,老師提醒道:“不要放太多豆沙,不然糰子會‘吐’的。”我把豆沙放進“小碗”裡,再把“小碗”揉成一個球,果然“吐”了,豆沙被擠出來了。哈,只能將就著完成這個糰子。

接著,老師又教我們做清明餃子,先把糰子皮做成一個“盤子”,我把糰子皮揉成一個球放在桌子上,一邊用手掌壓球,一邊把球旋轉,很快“盤子”就做好了。然後,我把豆沙放到盤子中間,再把“盤子”對摺,最後用手把開口捏緊,封起來,就這樣清明餃子做成了。最後,是我們的自有時間,我又做了一隻“小熊”,一顆“星星”糰子和一隻“螃蟹”糰子。旁邊的小朋友羨慕的眼光對我說:“這是一顆‘星星’,這是一個‘月亮’……”

晚上,爸媽吃著我做的清明糰子,紛紛誇獎說:“真好吃!”我吃著自己做的清明糰子,心裡甜滋滋的呢!

學做清明糰子 篇14

國小二年級作文 ,638字

2019年4月7日下午我到蕭山日報社食堂參加清明糰子製作活動。這是我第一次學做清明糰子,既擔心又激動。

在食堂,小記者們認真的開始聽玉媛姐姐講解糰子的製作過程,以及有關清明節的由來。清明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給重耳獻肉,重耳為了讓介子推出山而放火燒山,介子推寧死也不出山,所以這一天人們都吃冷食而不開火。

接著草莓老師開始教我們怎麼做清明糰子了。先把麵皮揉成一團圓,用大拇指往下按,壓成一個小碟子,再把邊上的麵皮往上拉一拉,變成一個小碗,再在上面放上豆沙,然後在小碗邊上捏一個角,照樣子再捏四個,五個角捏好了之後往裡面壓一壓,這樣一個清明糰子就做好了。草莓老師又開始教我們做另一種樣子的清明糰子,先把麵皮捏成一隻小碗,在裡面放上很多很多的豆沙,再對摺,然後大拇指往上一按一捏,一個花邊就出來了,把這個邊上的麵皮全按上面的方法按捏,餃子模樣的糰子就這樣做好了。

接著水晶老師又給我們發了兩個麵皮,捏成什麼樣子的呢?有了,再捏一個餃子吧,我這次要做一個很大的餃子,我把麵皮捏成一個小盤子,然後在裡面放上豆沙,再對摺,然後按上花邊,一個餃子就出來了。再做什麼呢?今年是豬年,要不再捏一個小豬吧。小豬捏好了,哎呀,小豬的尾巴怎麼不見了,算了,去剛做好的餃子糰子裡捏點麵皮過來做小豬的尾巴。水晶老師又給我發了個麵皮,這會做什麼呢?想不好,讓老媽做吧,沒想到,老媽也做了一個餃子。

不知不覺一個下午就這樣過去了,糰子也包好了,大家都拿著滿滿的一盒清明糰子回家品嚐了,味道那就兩個字,“鮮美”!

做豆沙包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5字

美食DIY活動,我們年級的主食是饅頭、包子,而我們選擇的便是——豆沙包。我們選豆沙包有兩大原困:一是餡料原本就是熟的,不麻煩,二是豆沙包煮的時間是8分鐘,比其它包子早2分鐘出爐,好像有一種優勢,可以早點吃到包子。

首先,我們稱好材料,先做包子皮需要的麵糰。把手洗淨、擦乾,往這一大堆麵粉里加了一點點溫水,沒有人下命令,四雙來自我們組員的手一齊伸了進去,攪啊攪,攪啊攪,一直攪到“麵粉呈現出雪花狀”,就又加溫水了。我們輪流和麵,一個和完另一個又去洗手上的太稀了的下不來的面。終於和到了盆光、面光、手光,我們便做包子皮兒了。我從麵糰上揪了一坨下來,搓成個球兒,放在桌上。

“咚!”

“咚!”

不好意思,用力過大……我看著斜向一邊的桌子。

包子皮好了,我擠了一點豆沙餡。

咦!手滑,擠多了……我又不可能把多餘的塞回包裝,吃貨的首選當然是——

吃——

掉——

它!

我一下把它丟進嘴裡——好吃!

咳咳……言歸正轉。我使出單憑文字絕對學不會的、抖音上頻繁出現的包包子技巧:一隻手託著皮,另一隻手包,捏一下,轉一下,從後面沒捏過的地方“劫”一小段來,到最後沒“新”的“進貨”了,就把褶皺擠在一起,捏成個小尖尖。我最後還塑了一下形,把它做成了一個方塊包。

最後被放到食堂蒸了。

瞧,我的世界方塊豆沙包,華麗出爐!

第一次做豆沙包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5字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們班迎來了一週一度的專案課。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熱鬧的食堂裡,我們組正快樂地做著豆沙包。

我們把麵粉像發洩情緒一樣地一股腦倒進盆子裡,像松鼠一樣在中間刨了一個洞,再放入白糖,然後用開水給我們的麵粉小朋友做了一個溫泉。麵粉一看到溫泉就迫不及待地往裡跳,在裡面遊得可自在呢!我們決定再給他們來點福利。於是,四雙手伸進了盆子裡,給麵粉做了個全身精油按摩。

接下來,我們要包包子了。我從和好的麵糰上隨手拔了一塊下來,把它放在桌子上,準備把它捶扁。

“咚!”

“咣!”

“砰!”

對不起,用力過度。只見現在的麵糰已經成了一張CD,又扁又薄,薄得不是一般。我管不了那麼多,直接進行下一步。

我把麵餅放在右手板上,用左手小心翼翼地擠了一個豆沙球放在麵餅上,學著抖音中包包子的樣子包著。左手旋轉,右手包,最後不知道怎麼了,包出個十字架,呵呵,算了算了,湊合吧!

蒸了二十來分鐘後,十字架包子出鍋了。白白嫩嫩,熱氣騰騰,咬一口,香味甜潤,塗滿了嘴巴里的每一個角落。我自己做的包子,真香!

第一次包糰子 篇17

國小二年級作文 ,339字

今天,外婆要教我包糰子啦!

開始包糰子了,外婆先把雪白的糯米粉灑在乾淨的盆裡,再把熱水均勻地澆在麵粉上,不停地攪拌,用力地搓揉,揉成一個大面團。這可是個體力活兒呀!不一會兒,外婆的鼻子上就冒出汗來了。接著,外婆把麵糰搓成長條形,分成大小差不多的小麵糰。我把一個個小麵糰搓成了球形,再學著外婆的樣子把小面球做成了碗狀,可剛開始我總做成一個小餅,外婆教了我很多次,終於能做成一個小碗了,就用勺子把餡放在小麵碗裡。最後我左手托住小麵碗的底部慢慢地轉動,右手把糰子的開口捏攏。我把糰子做成我喜歡的形狀,一個糰子就大功告成了!

很快,一個個糰子出爐了,我看著自己第一次做出的糰子,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外婆對我說:"糰子象徵著團團圓圓,幸福甜蜜。"我愛吃糰子,你呢?

豆沙糕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390字

我的小時候,住在奶奶家,奶奶經常出去打麻將,去之前總會給我買兩三盒豆沙糕吃,那個豆沙糕是土黃色的,摸起來軟軟的,一不小心就會被我捏個粉碎,吃到嘴裡又甜又沙。

說來也巧,奶奶家旁邊正好有一家商店,那可是村子裡唯一的一家商店,裡面只賣各種零食,豆沙糕就是其中一種。

我經常去商店買零食,可從來沒買過豆沙糕。記得有一次,我又去買零食,老闆看我是老顧客啦,就免費送了我兩盒豆沙糕。開始我還以為是什麼糖呢,我先拿了一塊,可是不小心,太用力了,直接把小巧的豆沙糕捏成了粉末。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輕輕的拿起豆沙糕,在小心翼翼的放在嘴裡,頓時香甜的滋味滿嘴都是,接下來我成功把其它的全部吃了下去。

從那次開始,我就愛上了豆沙糕那又甜又沙的感覺。

幾年之後,小商店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大超市,超市裡還有賣豆沙糕,包裝看上去花花綠綠,很精美,但豆沙糕卻一點都不好吃。

我真懷念童年的豆沙糕!

我學會了做清明糰子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99字

你知道清明糰子怎麼做嗎?哈哈……讓我來做給你看吧!

首先,把已揉好的麵糰用手搓成橢圓形,再用大拇指在橢圓形的麵糰中間戳一個坑,然後把大拇指牢牢地固定在坑中央,其餘的手指沿著“坑壁”快速地轉起來。這時裡面的坑越來越大,像極了一個綠色的小碗。我繼續轉著,發現“小碗”漸漸展開,竟然變成了一個大餅,不像清明糰子。我把它拿給媽媽看,媽媽說:“這太扁了,要旁邊稍微凸起來一點才可以。”我只好把它揉成團重新做。

我再次把大拇指固定在麵糰中央,其餘的手指有節奏地轉著。我轉啊,轉啊,麵糰變成了網兜狀,這樣可以嗎?我戰戰兢兢地把它遞到媽媽跟前,媽媽說:“這次做得不錯,可以放餡料了。”我長舒了一口氣,心想:“終於要成功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紅豆放在“網”中央,接著把“網”用手捏成了餃子狀,然後把兩邊往中間擠,搓成一個綠色的“小圓球”,儘量把表面弄平。最後我把“小圓球”反過來,放在一張沾過水的墨綠色的柚子葉上,一個清明糰子就完成了。

我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做的清明糰子,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我不僅學會了做清明糰子,還從中懂得了一個道理:凡事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清明糰子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4字

清明節是祭奠已故親人的日子,雖然我們也很思念親人,可是新人的墓離我們太遠,長途跋涉很辛苦,我打算做一次清明糰子,在遠方祭奠新人。

前一天,我們就去超市買了做清明糰子的材料。可惜沒買到艾草,我們計劃用青菜代替艾草的顏色。

一大早,媽媽就叫我起床,與我一起進了廚房,來指導我做清明糰子的步驟。首先,我將事先準備好的肉餡放進一個碗中,再用菜刀先豎著把幾塊豆腐乾切成細條,再橫著切幾刀,把它們切成一塊塊豆腐丁。由於切菜不是很熟練習,動作和鋸木板一樣。最後把豆腐丁放進碗裡,加小半勺鹽,兩勺醬油、香油,用筷子順時針攪拌2分鐘,餡就做好了。

接著我把洗過的青菜切成菜末,倒入事先裝進糯米麵與小表面粉的大盆子裡。因為我動作有些粗魯,麵粉立刻撲了出來,像冒出一股白色的煙。接下來我就開始和麵了。媽媽順手端來一碗水,慢慢地往裝麵粉和菜末的大盆子邊緣倒下。乾麵粉經過水的滋潤與青菜的調色,變成了綠色的“泥巴”。我捏著“泥巴”,把它們滾成了個巨大的青色麵糰。

然後,我們把大面團分成許多小麵糰,擀成皮,和包餃子一樣地把準備好的陷包進皮裡。再輕輕捏圓。最後把它們整齊地擺在蒸鍋中,它們就像一群可愛的綠色小精靈。

經過15分鐘的烹飪,清明糰子新鮮出爐了!我立刻拿了一個嚐嚐味道。嗯!非常美味,超出我的預料!

清明糰子不僅好吃,並且有很深的意義。它不僅紀念了已故的親人,同時讓我想起了最近在四川涼山森林大火中犧牲的31名消防戰士,他也讓我想起了為建立新中國而犧牲的革命烈士。

我們不僅要銘記歷史,更重要的是現在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