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你的足跡相關作文20篇

追逐你的足跡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64字

落日國破,塞土不屈,梧桐中帶著無盡的憂愁。從古至今,你留下一路足跡,猶如煙雨般虛無縹緲,又像一雙雙無形的手,牢牢抓住我的思緒。

城草·憂

國已沒落,山河依在,你曾望著殘缺城牆上的草木,有著“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傷感。戰火“連三月”,使你流離失所,一封家書便可以“抵萬金”。一夜之間,黑頭成“白髮搔更短”,只因你那對國民的愁思,沒入一個個足跡中。

追逐你的足跡,追逐憂國憂民的你。

塞土·堅

月光打在酒杯上,即將上戰場的你,毫不畏懼,還在品嚐著“葡萄美酒”的味道。士兵進屋“馬上催”了,你只好提起“保”劍,去保家衛國,保護人民。你有著自己的傲骨“醉臥沙場君莫笑”,明知“古來征戰幾人回”卻因為心中那份執念堅毅不屈,印入你一個個足跡當中。

追逐你的足跡,追逐堅毅不屈的你。

梧桐·愁

國家被破,丈夫病死,你的世界中無人相伴,你“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望著天上的大雁,常有“雁過也,正傷心”的思緒。窗外的梧桐才是你的知己,不時天上下起了小雨,轉瞬望見“梧桐更兼細雨”,乃世界之美,只可惜“到黃昏”只剩“點點滴滴”,這或許也是你和丈夫的分別的場景,這鑲入了你一個個足跡當中。

追逐你的足跡,追逐悽婉惆悵的你。

落日城草,憂國憂民;塞土血跡,堅毅不屈;細雨梧桐,悽婉惆悵。

追逐你的足跡;追逐那無形勝似有形的足跡;追逐那不言放棄的堅持。

追逐風的足跡 篇2

國一作文 ,808字

“在嗎?”

“在。”

“你為什麼總要不停的走呢?”

“等我繞世界一週就告訴你。”

春天的一個早晨,我下床走向了窗邊,我把頭伸出窗戶,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突然,風兒從我面前走過,我叫了它一聲,它居然停下了腳步,向我說話了。

“在嗎?”

“在。”

“你為什麼總要不停的走呢?”

“等我再繞世界一週,就告訴你。”就這樣,我在和煦的春天裡等待著風兒來告訴我答案。

夏天的一個早晨,我跟以往一樣在窗邊等待著風兒,“沙沙”,這是風兒的聲音—它來了!我大喊著:“風兒,你在嗎?”風兒停下了急促的腳步,回答道:“在呀!”我激動的說道:“告訴我答案吧!”風兒說:“知道我為什麼總要不停的走嗎?因為當我走過花草身旁,它們會綻放臉上的笑容,伴隨著我一起舞蹈;當我走過人們的身旁,他們會洋溢幸福的表情,伸開雙手擁抱我。他們好像很快樂。”

“那你為什麼要從他們身旁走過呢?”

“等我再繞世界一週就告訴你!”

冬天的一個早晨,我裹著被子等待著風兒,這一次,它繞世界繞了很久。我靜靜的等待著,突然我聽見了“沙沙”聲,這是風兒的腳步聲—它來了!風兒停下了腳步,我問:“在嗎?”風兒答道:“在。”我期待著它回答我的問題。

風兒開口了,它說:“這次繞世界我走得很慢,其實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從他們身旁走過,在這之前我沒想過這些問題。每當你問我時,我也回去思考,但好像只有不停的走,我才會認識到這些。夏天時,我從人們身旁走過,他們露出了十分享受的表情;秋天時,我從人們身旁走過,他們會看著遠處的樹……我不停的走,越走越慢,最終我找到了答案:以前我只知道不停的走,沒有追逐的目標,現在,我明白我為什麼要不停地走,不停從別的東西身旁走過了—我想讓他們感受到,我在不停的走時,給他們留下的快樂。而我,在與他們交匯的瞬間,也很快樂!”

我低頭沉思了很久,接著,我抬頭對風兒說:“風兒,我要追逐你的足跡!”(公眾號:芒果作文之家)

追隨你的足跡 篇3

國二作文 ,967字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

自古男兒稱豪傑,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幾乎所有中國百姓都對這句話深信不疑。可歷史上最不缺少的,便是叛逆者。有這麼一位女子,出身書香門第,本可以過著金枝玉葉的生活,卻偏偏勤於書畫,飽讀詩書。用女兒之身向人類宣告:女子也可以頂起一片天。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是宋代傑出的女詞人,也是婉約派代表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其文學創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在詞壇中獨樹一幟,被稱為“易安體”。在李清照還待字閨中時,她還是一個普通的女子,無憂無慮,整日和同伴玩耍,出遊,“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後來,她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伴侶,人生知己——趙明誠。夫妻二人志同道合,相敬如賓,他們熱愛收藏文物金石,在古董研究方面頗有造詣。於是夫妻二人攜手記錄了一本書——《金石錄》。

以李清照的家庭背景,她本可以幸福地與丈夫共度一生。可不幸的是,她處於那個動亂的年代。外族入侵,國家動盪不安。李清照被迫帶上自己的收藏,同丈夫一起南下逃亡。可此時的她仍有一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雄心,更是志氣。在南下的過程中,趙明誠禁不住奔逃的忙亂,病逝了。他們的收藏也在逃亡中遭到損壞,被偷了很多。終於,亡國之恨,喪夫之痛以及流離之苦徹底壓垮了這個剛強的女子。此時再觀她的詞,會發現詞中已經滿是哀怨之愁。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悽悽。”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每一句詞中彷彿都能看到那個面容清秀,卻整日以淚洗面的女子。李清照的晚年十分悽慘,她改嫁給了一個屠夫,最終含恨而亡。可她死時仍不改一身傲骨,心念國家。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石錄裡,文采有後主遺風。

在歷史沉重的腳步中,厚重的塵埃永遠無法掩蓋你不向命運低頭的一身傲骨,和那驚為天人的詩句。我將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追隨你的腳步!

追尋你的足跡 篇4

國二作文 ,624字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題記

酒香綿綿,哪怕萬里深巷,輕嗅這酒香,彷彿看到千年前你“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霓衣風馬,衣袂飄飄,勝似下凡之仙,微醺的腳步下,踏出的是仙風道骨,步踏青雲。

你,酒仙、詩仙,你浪漫無拘,筆下的文字瀰漫酒香,帶著你的瀟灑,你的豪情,永垂不朽。

品著你的詩句,我會隨你夢迴盛唐,你踏著平仄,走遍大唐山河,在牡丹簇擁的亭臺樓榭裡,你令力士脫靴,貴妃磨墨,仕途上的你,雖不能春風得意,但文學上的你,才高八斗,雄心萬里。若非不是你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後輩焉知貴妃仙容?

世間一切,瞬息萬變,你灑脫棄了權勢名利,彷彿這一雙眸,可看透世間浮華,你選擇了離開,離開皇權富貴,香車寶馬,願散盡千金,得一醉生夢死,曰“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何種豪情,何種灑脫,你精神中的高山,可穿梭千年。

你是酒仙,亦為劍仙,你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在皎潔的月光下,你舞劍邀月而醺,你說你於此尋覓永恆!

翩翩白衣,氣質值千金,茫茫歷史中,你以筆作舟,以酒醉人,以劍舞志,我追隨你的足跡,夢迴大唐,看酒香纏綿,似落花滿地,如逍遙羈鳥,一絲一縷入我的心間。

千年之後,縱青史成灰,酒香長在,豪情浪漫,猶在……

追尋秋的足跡 篇5

國三作文 ,759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在作者劉禹錫眼中,是如此美好。那秋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於是,我滿懷好奇,去追尋秋的足跡。

秋色。

秋的顏色是多種多樣的。走在楓樹林中,我已浸沒在了紅色的海洋。它是如此的紅,紅得像一團火,燃燒著自己的身體;紅得像一團血,在我的身體裡流動。這時,我才體會到詩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感受。

來到小溪邊,我驚喜地發現了綠。河邊的柳樹正享受著涼爽的秋風,並舞動她那修長而又綠油油的秀髮。岸邊的小草依舊穿著那綠衣裳,捨不得脫下。遠遠望去,那就像一塊綠地毯,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不知不覺,我已到來到田野上,這兒已是一片歡樂的景象。農民伯伯正收穫著如黃金般的水稻。沉甸甸的穀子壓彎了稻杆的腰。滿頭大汗的農民伯伯卻不知疲倦似的收穫著喜悅。這不禁讓我感受到了“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愜意!

秋聲。

“呱呱,呱呱”青蛙正唱著豐收的歌兒。它的聲音低沉而嘹亮,為農民伯伯打氣加油。“嘀答,嘀答。”這正是秋雨的聲音。秋雨綿綿,它連續不斷地落下,像一根根細細的絲飄下來,親吻著大地上的一切,併發出淅淅瀝瀝的響聲。它還像一張網,網住了我的心。

秋息。

雨停了,空氣中卻瀰漫著濃烈的香氣,我隨著氣息來到了桂花林。原來秋還有它獨特的氣味。桂樹的枝頭上點綴著無數笑臉般的花蕊,小心翼翼地躲藏在碧綠的葉片中,並散發誘人的香氣。它的香與荷花那淡淡的清香截然不同,彷彿一杯濃茶。

金黃的落葉在空中翩翩起舞,它舞出了秋的美麗;青蛙、秋雨合唱,它們唱出了秋的美好。青蛙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藍色的天空遙遙相應,形成美麗的色調。它噗通噗通地跳著,從草叢中,跳到泥土裡,濺出深綠的水花。淅瀝的秋雨洗去了塵世的浮躁,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秋風送來絲絲涼爽……

走盡林間小路,看遍深秋美景,它猶如一幅古色的山水畫。

我追趕風的足跡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5字

我喜歡風撫過我臉龐,撩起我髮絲的感覺。

有時在家裡悶得慌,就會走到客廳的窗邊,開啟窗子,雙手搭在窗簷邊,將頭探出視窗,嗅著帶有一絲青草清香的空氣,聽著樓下公園裡隱約發出的小孩歡快的笑聲,看著天上偶爾飛過的小鳥、地上追逐的小狗……也不覺得悶了。

“沙沙沙”

“沙沙沙”

樹葉發出了歡樂的笑聲,有幾片葉子掉了下來,在藍天的映襯下,在陽光的照耀下,在我的眼中變成了一點耀眼的金色,越飄越遠……漸漸看不見了。

“嚓”“嚓”

路上的幾個舊報紙團向前滾動了幾米,一隻小胖狗在後面屁顛屁顛地追,最後一口將紙團咬住,又往回走了。

風來了,發出“呼呼呼”的聲音。

陽光收斂了許多,變成了柔和的光,不那麼刺眼了。

風好像一個文靜的女孩,走近我,用她那光滑的手撫過我的臉頰,撩起幾根我的髮絲。她和樹葉跳舞,和小狗玩耍。我閉上眼睛,享受著這下一秒也許會消失的清涼。

這陣風沒有持續太久,當我看著這兒的樹葉不搖不響了,遠處卻還不斷傳來那陣風留下的輕微的“沙沙”聲。風就這麼到了更加遙遠的地方去了,我的心似乎也隨著那陣風飄向了更遠的地方。

風多自由,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不管她到了哪兒,就算只停留了幾秒,也會留下她的足跡:那一潭漣漪,那一片落花,那一地金黃的落葉……風去過哪兒?她環遊過世界嗎?她見過北國的冰雕嗎?她見過埃及的金字塔嗎?她見過彼岸的自由女神像嗎?她見過英倫的大本鐘嗎?她見過……

我希望跟著風兒一起,去世界各地看看,為人們帶來清涼與快樂。我追趕著風兒的足跡,去看我想看的世界,去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每個地方都摘下一朵小花,蕩起一片漣漪……

我睜開眼,又一陣風吹來,風路過我的臉,輕撫著我的面板,又去向遠方。我伸長脖子,努力尋找風留下的足跡,卻只聽見她留下的隻言片語在我耳邊迴盪。

追尋春的足跡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9字

當樹枝吐出第一個小芽,當第一聲春雷劃破長空,當花兒高興的展開第一次笑臉時,春,就在不知不覺之中來了。

春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田野在雨的滋潤下,顯得更加春意盎然。綠油油的水田,綠得有濃有淡,禾葉上,露珠點點,黑黝黝的蝌蚪在水田裡嬉戲,撞在小苗上,激起的水珠,時不時來一個水圈。

啪啪啪,穿過了田野的春姑娘來到了小河上,她在小河上跳舞,踩碎了小河上的冰,嘩啦嘩啦,水流動起來啦!哈!

颯颯颯,颯颯颯……春風來到了竹林裡,竹子們的音樂是那麼的讓人覺得清新脫俗,給人的感覺也是那麼清爽……

春又到了花園裡,她一揮手,花兒們都張開了笑臉,她在花園上一飛,小樹也吐出了小芽,長出了新葉。

還有小動物們,在春的召喚也下甦醒了,小鳥們成群結隊的在大

樹上在幹什麼呢?原來在說悄悄話呢!

再來到農村看看吧,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還真是這樣,小鴨們一個一個地從鴨籠裡出來了,一個個跳進水裡,看來,水真暖了,哈哈!

呼,追了春一天,夠累的了,但我一點都不覺得心煩,能看到這麼多美景,誰會“累”呢?春呀,真的是朝氣蓬勃!

追尋自然的足跡 篇8

國二作文 ,791字

那日去追尋自然的足跡。

金秋十月,頂著湛藍的天空,滿心歡愉地去追尋。大峽谷在心中聳立很久了,它不時出現在夢境中,今天終於能一睹它的風采。

繞過群山,一路坎坷曲折。剛下車,一陣轟鳴聲便撞入耳中,從未聽過那樣雄渾、厚實的聲音。沿著聲音飛快奔去,一席瀑布映入眼簾,第一次親眼見到瀑布,我便被它的身姿與歌喉吸引。山泉水呼嘯著狂奔而下,用盡全力衝擊著岩石,飛濺起雪白的珠花。看到這一股清泉,誰能不充滿激情呢?這便是自然激情昂揚的足跡。

走進峽谷,道路不再平坦。四面環繞著高聳入雲的青山,一縷縷輕雲在山腰間緩緩遊動。身處在自然仙境,忘記了自己是從塵世而來,真正的迴歸自然,實現天人合一。山上的古樹好似一位久別重逢的老友,輕撫著他那粗糙的身軀,用心去聆聽自然的滄桑,這邊是自然古老的足跡。

登往山峰,山路依舊難行。這路是如此陡峭,真不知是誰開闢了這條路,讓人在自然面前竟折腰。要想征服自然是如此困難,人的渺小與自然的偉大是多麼鮮明的對比。費盡體力,終於登上了山頂,那感覺是多麼的愉悅,終究還是站在了自然的肩膀上。回頭看看走過的山路,路上腳印一串連著一串,那或許是自己的印記,但我更願相信那是自然的足跡,是自然偉大的足跡。

下山的道路變得平緩下來,好像自然賜予勇者的獎賞,一片片落葉靜靜鋪在地上,我竟不忍心向前走去,大自然創造了這幻真幻夢的景色,我們為什麼要去破壞它?幾隻鳥兒從頭頂飛過,沒有在天空留下一絲痕跡,為什麼我們不能像飛鳥一樣不留一絲痕跡,不打破自然的寧靜祥和。

峽谷是這般優美,可在旅途中我們很少看到人的影子,在功名利祿盛行的社會中,我們已迷失了自我,失去了那份最純真的情感。一切都在不停地變化著,可唯一不變的就是自然的本質。迴歸自然,讓心靈找到歸宿,讓自然包容我們的一切,讓一切回到最初的樣子。

山並沒有邀請,可心中對自然的嚮往讓我前來赴約。那天我們去追尋自然的足跡,回到最初的家園。

追尋先賢的足跡 篇9

高二作文 ,3137字

【篇一:追尋先賢的足跡作文】

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飽經滄桑,卻又源遠流長,中國歷史上的先賢志士,也激勵無數的炎黃子孫奮發向上,雖然偉大的領袖毛澤東曾經說過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但今時今日,我們依舊要問那些’‘經久不衰’‘的先賢們學習,既要不斷進取又要勇乘著時光機,來到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身邊,走進她足下的世外桃源,看到平坦的土地,整齊的房屋,交錯的小路和世外的居民們不禁一陣感慨,陶淵明描寫這樣一個和平安然的世界難道只是為了貪圖享樂?或許不是吧,當時的社會黑暗,戰亂的頻繁才會使得陶淵明去描繪一個與世隔絕、自由、平等的社會,體現了他對這種生活的無限憧憬和嚮往。處在安定社會的我們,不曾經受戰亂之苦,不更應該珍惜時間刻苦勤奮的向目標奮鬥嗎?

伴著飛逝的時光,來到北宋文學家曾鞏的眼前,瞭解他所著的《墨池記》中王羲之臨池學書的故事。王羲之的字型我們都不陌生,但卻很少有人知曉的他字到晚達到精湛水平的。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人是要花多少時間,練多少字才能夠做到把整個池的水都染黑。即使他如此努力,也只是到晚年才得以成大器,說明他的能力,是憑自己不懈的努裡最終達到的。我們現在學習,不一定馬上有所獲,就像曇花一樣,要用許多年的淚與汗,摻上心血澆灌,才會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最後,讓我隨著歷史的長河,飄蕩到戊戌變法時期,康有為和梁啟超作為領導人更是表現出超乎常人的才能。單就一首《少年中國說》中所表現出的磅礴氣勢與無限希望令人嘖嘖稱妙。梁啟超認為,中國的未來屬於少年人,少年時未來中國的一切。雖現在還力量單薄,但是“前途似海,來日方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的發展決定了中國的未來。我們青少年所肩負的責任重大,所以,從現在開始,積極進取,發憤圖強,把未來屬於我們少年的中國,變得更加輝煌。

有一個未來的目標總能讓我們歡欣?鼓舞,就像飛向火光的灰蛾,甘願做烈火的俘虜。向我們的先賢學習,“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矣”。不要去想身後是否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那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篇二:追尋先賢的足跡作文】

東方騰飛的巨龍,奮力崛起的中國,如今輝煌的成就是怎樣的來之不易,只有我們,只有我們中國人民知道!支撐我們不畏艱難、奮力前進的“主心骨”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此刻,讓我們回首過往,追尋著先賢的足跡來感受中華民族精神的魅力。

回到延安,耳邊是震耳的槍火聲,眼前是子彈飛越,戰士倒下的場景,鼻間是濃烈的硝煙味。指揮部中的領導人在激烈的商討著什麼,電話不斷響起,同志們忙成一片。畫面定格在這時。我們來尋找第一位先賢。看到了,那個緊鎖著眉頭,神情嚴肅,指著地圖的人就是我們所要找的人,他竟是我們所尊敬的毛主席!是啊,為中國的建立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不就是他嗎!在前途黑暗的舊時期,帶領人民硬生生走出一條光明大道,將整個振興中華的責任擔負起來,冒著各種風險困難與敵人抗爭,與時代抗爭。這種不為艱難,頑強拼搏,以國為重,以民為本的精神正是我們的中華民族精神!

來到深圳,高樓大廈直插雲間,車輛繁多,人民來來往往無不帶著幸福的神情。走過深圳普通的街道,在街角聽到了老人讚揚不絕的名字,鄧小平。駐足,第二位先賢,找到了!就是帶領人民艱苦創業的鄧小平爺爺啊!是啊,為中國的發展指明方向的人正是他啊!面臨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他毅然決定走我們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將深圳發展成國際性的大都市。發出了“堅持改革開放一百年不動搖”的革命口號。讓中國從此之後有了方向有了力量!這種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也是我們的中華民族精神!

來到四川,山體開始滑坡,大地開始搖晃出現裂痕,原本平穩行駛的車輛開始到處亂撞,樓房開始塌陷,耳邊充斥著哭喊聲。這時,汶川一所學校的一位少年,原已脫險,卻又返回了教室,往返兩次,就出了7名同學!他就是雷楚年,當時還是一位平凡的中學生。第三位先賢找到了!他雖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先”賢,但其勇敢無畏的精神也真真切切打動了我。“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們正是要學習雷楚年身上體現的臨危不懼,頑強不屈,團結友愛的中華民族精神!

在5000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青少年更是肩負著弘揚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使命。在中國不斷騰飛的新階段,讓我們擔起重任,執著向前,為祖國更好的明天貢獻全部的力量!

【篇三:追尋先賢的足跡作文】

說起孔子,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在古代被人們尊奉為“天縱之聖”,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也是現代人心目中的先賢。我願追尋他的足跡從小立志,做個賢者。

做個賢者首先要有仁愛之心,孝是仁的根基,一個賢者當然應該是一個有孝心的人。“孝”字的上半部分是“老”字,下半部分是“子”字,就像一個小孩揹著一位老人。一個老人把自己的柺杖扔了,而自己的孩子能馬上跑過來扶住老人,這就是最基本的“孝”。

我最喜歡孔子關於孝的言論,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原來關愛父母,和顏悅色地與父母說話,這都是孝的內容。於是我願做父母眼中的孝子。

那個星期天,我正在做作業,突然聽到“哎呀—”一聲,循聲一看,在廚房忙碌的媽媽不小心割破了手,血很快順著中指流了下來。我迅速跑向臥室,開啟抽屜,取出衛生救急箱,拿出紗布、小剪刀,又奔向廚房,幫媽媽包紮起來。在我的努力下,血很快止住了,媽媽笑著說:“我的孩子知道心疼媽媽了,媽媽現在覺得一點都不疼了。”我心裡美滋滋的。看著媽媽受傷的手操作起來不再那麼靈便,我便主動幫媽媽扒蔥、切菜、翻炒、加鹽,忙得不亦樂乎,很快我們就做好了一桌子美味。不一會兒到外地出發的爸爸回來了,他竟然帶回了我最愛吃的大螃蟹。我小心翼翼地剝出兩塊蟹肉分別放到了爸媽的碗裡,爸媽相視一笑,直誇我是有孝心的孩子。我感覺有孝心好幸福。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願我們緊追先賢的足跡,享受做孝子的幸福。

【篇四:追尋先賢的足跡作文】

花開花落,冬去春來,時間的轉盤從未停止過轉動,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也刻落其中。

潺潺流水,雄偉高山,我在其中感悟著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情,人身難得一摯友,而更難遇一知音,伯牙與子期的知音情深亦更濃。世間若得子期之類知音確實是一大幸事,然而知音難覓亦難尋。

世間知音難覓,而得一賢臣忠將許更是難上之難。跟隨劉備的足跡,我看到了劉備三顧茅廬時與諸葛亮的隆中之對。而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這似乎僅是冰山一角,在諸葛亮輔佐劉備後,立下的豐功偉績更是令人敬仰,他真的做到了在劉備將劉禪託付於諸葛亮時所說的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當真無愧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名字也將流芳百世。

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踏著文人墨客的足跡,我在其中品味詩詞裡的別樣情感。在唐詩中,我與李白共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請”的真摯友誼;同王維感受“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遊子情思;同孟浩然欣賞“柳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園之美。在宋詞中我伴蘇軾高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隨辛棄疾傾聽“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激揚;和李清照吟詠“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惆悵……

雖然歷史已經成為永恆,但是那些曾為我們做出巨大貢獻的先人和他的故事卻流傳至今,廣為人知和讚頌,踏著他們的足跡,看著他們留下的文化,心中不禁對他們肅然起敬,佩服之至。

追尋友誼的足跡 篇10

高一作文 ,707字

古人云:”缺月掛疏桐,漏段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今年的冬天依舊,一切也都是一如既往。但對於孤獨的我來說,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往事如夢如煙,多少甜蜜,多少懷念,都湧上心頭。縱然相隔遙遠,我卻常常被思念之情纏繞,期望我們能夠再見面,即使是匆匆一面,心裡也會塌實很多,難道真的是寒冬冷凍了我們的友誼嗎?由此,我決定搭上時間的列車追尋友誼的足跡!

首先,時間的列車把我帶到了一個美麗的原野。在那裡,我與她剛剛相識,我們一起在草叢裡翩翩起舞,周圍的蝴蝶為我們伴舞,可愛的鳥兒為我們奏音。友誼!我找到了,這裡是友誼開始的地方,它開始於一個美麗的原野!

第二站,它載我回到了快樂的城堡,回到了我可愛的故鄉。故鄉的雲像花兒一樣開在天空上。我與她手拉著手一同到原外踏青。油油的土壤散發著清新的氣息;清清的河水連綿不斷的流動;暖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我們的笑聲在山谷裡迴盪。友誼,我找到了,在過去快樂的時光裡!

第三站,我來到了痛苦的城堡,我的淚水浸溼了她美麗的衣服,她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與我一同放聲大哭。這時,這個碩大的世界仿若只有我們兩個人,沒有任何雜質,在這自由的天堂裡,她替我分擔憂愁。友誼,我找到了,在昔日的痛苦歲月裡!

最後一站,我到達了我與她即將分別的時刻,我們手挽著手依依不捨,既然命運已經註定離別的將是我們,那麼我們又何必逃避呢?縱使你的足跡,踏遍天涯海角,走過千山萬水幸福永遠跟著你,我將永遠記住你,我的朋友。友誼,我找到了,在即將離別的時刻!

終於知道了,葉落盡時什麼叫珍惜;終於瞭解了,人別離後什麼叫思念,終於領悟了,友誼永遠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