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赤壁相關作文20篇

遊赤壁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77字

我來問你們一個問題吧!在黃州有一個綠蔭深深、百花盛開、竹林幽靜的地方,來到那兒價佛走進了仙境般,這是哪兒?這就是東坡赤壁,下面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傳說中發生赤壁之戰的地方吧!

一進赤壁,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赤紅的崖壁,這就是為什麼這裡叫“赤壁”的緣故了。

再往前走,就到了一條林蔭小道,微風輕輕地吹著,兩旁的大樹長得非常茂密,這樣幽靜的地方,在這個炎炎夏日,讓人非常愜意。

沿著小路就到了快哉亭,這“快哉亭”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是北宋元豐六年,貶謫黃州的清河人張懷民在這建造一亭,以便觀大江景色,蘇東坡於欣喜中將其名之為“快哉亨”,蘇東坡的詞中寫過“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我坐在快哉亭裡,吹著微風,喝著水,讓人神清氣爽,還有歌聲在山間盪漾著,讓人非常爽快。

我跟同學蹦蹦跳跳地來到了雪堂,雪堂門口種了許多竹子,竹林深深,異常清幽,隨著竹林就來到了雪堂裡面,這裡面放著蘇東坡的雕像,我才知道這是蘇東坡曾經住過的地方,再往裡走,就看到老人們在練武功,這些老人們日子過得真舍服啊!雖然他們的年齡很大,但他們依然堅持不懈的練武功。你們知道“雪堂”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據說是蘇東坡剛來到黃州沒有房子住,所以他造了一個草屋,蘇東坡剛造完,就下了一場大雪,蘇東坡就稱它為“雪堂。

赤壁探幽這麼快結束了,我在心裡默默地說:赤壁我愛你,我還會再來的!赤壁真讓我戀戀不捨啊!

遊赤壁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4字

在一個驕陽似火的夏天,我們來到了赤壁山。相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小石板路,路邊長著一棵棵蓊蓊鬱鬱的大樹。一陣微風吹過,讓人感到涼風習習,而那些高大的樹木給人投下一片濃蔭。

石板小路的右旁,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樹林。那樹葉飄落下來,彷彿一隻只小船,在水面上越飄越遠,直到看不見。又好似一場大雪,“雪花”飄飄悠悠,直到掉落在地,化成雪水,不存人間。耳邊傳來一陣陣聒噪的蟬鳴,它們彷彿在說:“真熱啊,真熱啊!”但我卻感到這片樹林的寂靜,也沒有那麼熱了。

走了一會兒石板小路,就到了快哉亭,它像一位高高在上的公主,頭戴皇冠,彷彿隨時要插翅而飛。老人唱著黃梅戲,喝著“仙露”的我吹著風,真是“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啊!就是如此,讓人感到異常痛快。

沿著小路,我看到了一片綠蔭,那正是一片竹林!放眼望去,那些筆直筆直的竹子不就是蘇東坡正直的象徵嗎?竹林掩映的地方,正是我們此次遊覽的重點—雪堂。它是蘇東坡剛貶謫到黃州時的住所。遙想蘇東坡剛來黃州的時候,沒有飯吃,自己在東邊的東坡開墾荒地;沒有住的地方,自己建雪堂。我們現在看雪堂這麼漂亮,其實當初是用茅草做的。走進雪堂,一種古香古色的味道向我撲面而來,看著蘇東坡的雕像,有一種說不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知道我為什麼對赤壁山有戀戀不捨的感情嗎?因為它美不勝收,讓我流連忘返!

我愛赤壁山不僅因為赤壁山的風景美,更因為赤壁山上有淵源流長的東坡文化。

三國赤壁古戰場導遊詞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718字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

歡迎來到三國赤壁古戰場參觀遊覽!三國赤壁古戰場,位於湖北赤壁市西北長江之濱的南岸,北依武漢,南臨岳陽,是赤壁之戰的發生地,是我國古代“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七大戰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戰場遺址。

三國赤壁古戰場的主要景觀有:赤壁摩崖石刻、周瑜塑像、拜風臺、風雛庵、翼江亭、赤壁大戰陣列館、赤壁碑廊、千年銀杏、三國雕塑園等十處景觀。現為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位請看,在赤壁山臨江懸崖上,刻有“赤壁”二字,字型各長150釐米,寬104釐米,據說當年曹軍大敗,孫劉聯軍把酒慶功,酒酣之餘,周瑜提劍在崖壁上刻下“赤壁”二字,因是巨手神筆,力蓋千鈞,字跡竟透過石崖到了山後,映出了反體“赤壁”二字。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武財神廟中。廟中供奉的神像是我們熟知的三國名將關羽。關公為正義化身,最善鎮妖除鬼魅防小人。據說家中若有久病之人,請一尊聖像鎮守宅中,便能驅凶迎吉,所以關羽被稱為“關聖東君”,簡稱“關帝”。關公像除了能祛災避邪,還能招財進寶,又因其忠義,故被奉為武財神。

各位請看,這座望江亭位於三國赤壁古戰場場景中赤壁山的山頂,據說是黃蓋當年觀望曹營的地方。黃蓋是東吳的三朝元老,早年就跟著孫堅一起打天下,為孫氏基業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接下來我們來到三國影視城。影視城以“赤壁再現三國,遊客親歷戰爭”為理念。採用三國廟會、實景演義、民間絕技、漢代戲劇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再現以三國人物典故、戰鬥場面、民俗民風為核心的“三國文化、漢代文化、道家文化”於一體,具有極為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一處非常值得一看的人文景觀。

今天的三國赤壁古戰場之旅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夠多來這裡遊玩,感受英雄的氣概!

赤壁古戰場導遊詞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8字

嗨,大家好!歡迎來到赤壁古戰場,我是今天的導遊——郭子儀,大家叫我郭導好了。

現在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古戰場是三國時期的一個戰場,就在這裡演義了赫赫有名的故事——赤壁之戰。今天,請大家隨我一起,走近歷史,感受歷史吧!

大家看!大門兩旁有兩架巨大的鼓,敲出來的聲音渾迫有力,小朋友們可以去敲一敲,聽一聽古時候發出過的聲音,注意不要摔跤。

隨我一起走進大門,我們可以看到面前有一個露天大舞臺,裡面有幾千個座位呢!晚上我們可以來這裡看晚會——三國演義實景大劇場表演,十分精彩。

現在,大家上樓梯,注意臺階,臺階兩側有著名的三十六計壁畫——苦肉計、美人計、空城計、走為上計……大家可以邊走邊看”。

繼續沿著臺階向前走,是不是聞到一股桃花香?前面就是桃園,三國演義中的張飛、劉備、關羽就是在這裡結為兄弟的,這就是有名的桃園三結義。

再看!桃園的水邊是不是有兩艘大船呀!這裡有一個故事——草船借箭。當時曹操來攻打劉備,而劉備的軍隊沒有箭了。他的軍師諸葛亮做了很多個草垛綁在船上,晚上曹操來攻打劉備的軍隊時,以為草垛就是人,射出了很多箭在草垛上,等曹操的軍隊退走後,諸葛亮把插在草垛上的箭取下來,足足有幾十萬支呢!

聽了這個故事,大家是不是覺得諸葛亮很聰明呢?在當時,他的確發明了很多新奇的東西呢!讓我們走進諸葛亮智慧園看看吧。哇!智慧園裡的東西真是五花八門,有射箭、木牛車馬、八卦陣……大家可以盡情地體驗,不過要注意安全哦!

在我們的腳下,是波濤洶湧的長江,那些水花猶如一隻只凶猛的野獸向我們撲來。大家向遠處看,一塊巨石上刻著兩個大大的、紅色的字——赤壁,據說,那是當年周瑜戰勝後乘興書寫的呢!

好了,下面是自由遊玩時間,大家可以拍照留戀、自行休息,但請注意安全,不要亂丟果皮紙屑。此外,衛生間往右拐就到了。最後祝大家玩得開心愉快!

我與赤壁親密接觸 篇5

國二作文 ,942字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題記

小酌也罷,豪飲也好,你還是被貶東北,想起歷史上的武赤壁,三國鼎立,而你竟把“紅赤鼻”聽成“紅赤壁”了吧,想必你一個四川眉山人,剛剛到不久竟因為口音的問題想成了赤壁。你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竟化作了“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你是才華橫溢的詩人,隨口一說便是詞,打個噴嚏亦是詞。你豁達、開朗,擔憂壯志難酬,你的才華又怎能被官場所玷汙呢?一心為民求福,忠於國家,終於蒼生。可終是被奸人所害,你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在感慨人生的不如意嗎?一貶再貶,終是無人肯定,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命嗎?

唐宋八大家的你,何嘗不是壯志豪情?倘若你沒有遭遇貶謫,又怎會寫出篇篇絕唱呢?你的文采不應被官場的險惡而埋沒,也不應由所謂“官人”而褻瀆。夜飲清酒於朱閣,身臨明月,寫下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青天又怎會回答你?你忘卻時間,幻想著天上是何年,高處不勝寒哪,哪有為何執意要做官?,這就是所追求的人生價值?你應樂觀,於是就有“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面對新春新景,你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竟向西流,於是你又有感於湖北浠水,聯想到人上,有寫下了《浣溪沙》。你與佛印、魯直一起出遊赤壁,坐在船上,水上游覽。黃州城外赤鼻磯也是令你有感而發吧,《赤壁賦》和《後赤壁賦》亦是流傳千秋不盛衰!你的淒涼,你的悲傷,你的遭遇也應隨著這些美景淡去了吧。

你應該釋懷,不若惆悵,再回舊時那個意氣風發的你。“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你卻永垂不朽!若是你還尚在,看到你的文采盡被世人所讚頌,你是否會感到欣慰?又是否會忘卻哀傷?

千年以後,你依然還是那個蘇軾,那個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那個想要老當益壯的蘇東坡,那個因壯志難酬而憤懣不平的蘇軾,那個激情與明月的大蘇,那個為後人聲聲讚頌的蘇軾!你用你的豪邁、灑脫、憂傷真正地譜寫了一篇“文赤壁”!

陳涉仰天質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揭竿而起;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成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詩百篇”;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而你卻“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赤壁之戰》讀後感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347字

我很喜歡讀《三國演義》這本書,前幾天讀了《赤壁之戰》,現談談讀了這個故事的感想。

首先,我認為赤壁之戰中曹操大敗的原因在於以下幾點:一、曹操戰勝袁紹得了60萬大軍,所以驕傲自大;二、曹操想統一天下,求勝心切,日行三百里,部隊的士兵很疲憊;三、曹操的部隊大多是北方人,不習水性,而周瑜的部隊精通水戰。

其次,周瑜只有十萬人馬,如何戰勝曹操的百萬大軍呢?周瑜聯合劉備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第一、黃蓋假裝不滿周瑜,被周瑜打了50軍棍,黃蓋投降曹操;第二、周瑜用計讓曹操錯殺了熟悉水戰的降將蔡冒、張允;第三、龐統詐降曹操獻計把軍中大小戰船用鐵索連在一起,這樣就可以解決北方軍隊水土不服、常常暈船的問題。

最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諸葛亮登壇做法,借來東風,黃蓋率船詐降曹操並引火衝向曹營,火燒曹營,曹操大敗。

“赤壁之戰”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9字

“哈哈,解散啦!打籃球去咯!”體育課一解散,人群裡便傳出一聲吆喝。我飛奔進球場,加入到打籃球的隊伍裡。

“王梓安太強了,只能在七個中挑兩個隊員。”陳睿豪搶著說。王梓安一面笑,一面回答:“說得對。”最終王梓安挑中了我和成岱??當他的左膀右臂。三人對五人,一場實力懸殊的戰鬥就地打響了。我隊的每個人都要加倍努力才能有取勝的機會。

看,王梓安一面運球,一面瞪大雙眼觀察周圍,即使看到許多人向他靠攏也毫不緊張。見隊友來了,他停了停,一個假動作引開敵人,又來一個漂亮的轉身,雙手舉起球,一拋,球來到成岱??手中。成岱??如一匹黑馬,殺入籃下,漂亮的投籃,唉,可惜球沒進。我縱身一跳,雙手抱住了球,立即就有一大群如猛獸般的人圍了上來。儘管遭受猛烈的進攻,但我面不改色心不慌,仍緊緊地抱住球,誰也奈何不了我。王梓安見狀繞到人群后,對著我使了個眼色,我心領神會地連忙把球傳了過去。他來到三分線外,正要殺入籃下時,攔路虎賀鼎揚出現了。狹路相逢智者勝,只見王梓安不緊不慢地運著球,忽的來一個轉身,成功騙過賀鼎揚,再來一個漂亮的雙腳起跳投籃,球在空中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隨後,準確地進入籃框。球進了!球進了!頓時,我的心樂開了花,那感覺像是炎炎夏日頂著烈日勞作正值飢渴難忍之時,飽餐了一頓黑子紅瓤的蜜桃般的西瓜。

我們繼續發球,只見一道白色的身影閃過,球不幸被賀鼎揚劫走。他衝到籃下,一投,球竟在籃框上轉著圈圈。在場的人抬起頭,張大嘴巴,瞪大眼睛,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籃框,似乎那兒正上演著精彩的魔術。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珠也不由自主地隨著籃球轉著圈圈,等待著最終的宣判。球終於轉到框架外,掉了下來,真是天助我也。在這千鈞一髮之時,我衝了過去,但撲了個空。哦!原來是王梓安,他搶先一步將球奪到了手。糟了,王梓安滑了一下,球掉了。說時遲那時快,他手一撐,腳一踮,猛地爬了起來,又順勢撈起球,竟穩穩地站住了。此時他的整個身子往前傾,那架勢,就像一隻起飛的雄鷹。他緩了緩後,猛地將球傳給成岱??,成岱??接到球,毫不猶豫地往空中一跳,把球投向籃框,又進了,真是天衣無縫的配合……

丁零零,下課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球場,但那矯健的身影似乎還在球場上奔跑,那歡笑聲似乎還在上空迴盪。我終於深刻領悟到當年赤壁之戰諸葛亮能以少勝多的祕訣—戰略得當,團結協作。

遊赤水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292字

當天上午,我媽媽帶我去貴州的一個一年裡有11個月都很潮溼的地方,叫赤水。

那時,我們一共走了4。5公里,我的腳可疼啦,都成了青一塊紫一塊的皮兒了呢!

我回想一下地貌嘛,是一座座連續震動,連綿起伏的大山,就像是一塊塊無暇的翡翠;大山下面是一片片原始森林,在原始深林的深處有一條河裡的水還在嗶嗶作響,小河上方的橋沾滿了青苔,小橋後面不時傳來幾聲鳥叫。爬山虎爬滿了又老又舊的牆壁,一顆顆高大的竹子像一位位勇士保護著一朵朵嬌嫩的花兒。小溪裡的魚不時“咕嚕”一聲,這聲音把百靈鳥嚇跑了呢!我編了首詩,叫《夢》:

像一條船,

遊進心裡。

像一個風箏,

飛到窗前。

像……

赤水可真好玩,我愛赤水。

赤壁之行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2字

赤壁江山如畫,赤壁山高高地聳立著,長江波光粼粼,將赤壁山圍繞著,給赤壁公園增加了生機。真是“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踏送青來”啊!

走在小路上,傳來一陣“知了,知了”的叫聲。眼前綠樹成蔭,微風陣陣,真讓人賞心悅目。花兒在風中舞蹈,大樹在跟我們招手,彷彿在說:快來呀!快來呀!前面的景色更美!我把燥熱忘得乾乾淨淨,把勞累拋到了九霄雲外,我不禁加快了腳步,很快到了快哉亭。

我來到了快哉亭,休息了一會兒便開始觀賞快哉亭的風景。快哉亭周圍到處是樹,花兒也笑開了臉,蝴蝶也飛來湊熱鬧,頭也是藍天白運,一陣微風拂過,留下了一絲絲涼意。他被感美景陶醉了。我十分快話,又像是走入了詩境,蘇東坡也寫了“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的詩句來讚美快哉亭,這樣形容真是恰如其分啊!

我沿著小路,一路上談笑風生,忽然,我看到了陽光大片大片的灑在地上,我抬頭一看,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棵非常挺拔的竹子,那就是蘇東坡居住過的地方—雪堂嗎?我走近一看,果然是雪堂,竹子象徵著高潔的品質,所以蘇東坡才非常喜愛竹子。還寫出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樣的千古名句了。蘇東坡為什麼要把他居住過的地方取名為雪堂呢?這也是有原因的,我來給你們講一講吧!蘇東坡被貶黃州,還沒有住處呢!當時瀕臨冬天,蘇東坡便搭了個草屋,草屋剛剛搭好便下了那年冬天的第一場大雪。蘇東坡便取名為雪堂。我立刻感

到了雪堂的古色古香,想到了蘇東披高潔的品質。我有了深刻的體會。

赤壁公園真美,讓人流連忘返;東坡文化真博大,讓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啊!

赤壁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858字

有了機遇的明燈,你才能找到人生正確的道路;播下機遇的種子,你才能獲得甘甜的果實;握住機遇的鑰匙,你才能開啟人生寶藏的大門。

—題記

剛剛品味完杜牧的《赤壁》,我深有感悟。

不知這位大詩人佇立在赤壁磯前,手握著前朝的戰戟,內心是否與我一樣翻騰似海呢?

機遇,要學會抓住。

杜牧望著眼前的滾滾江水,手裡拿著柄生了鏽的戰戟,他感嘆自己生不逢時,缺少機遇,雖然有著滿腹才華,雖然熟讀兵書兵法,可卻無法施展,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的祖父杜佑曾是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的宰相,可他自己愣是完不成自己那巨集偉的政治抱負。這不就像現在的許多年輕人嗎?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抱負,這很好。但他們拼盡了滿腔熱血也完不成當初許下的理想。他們迷茫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看著車水馬龍,高樓聳立,卻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裡。於是,他們在歲月的長河中被遺忘,慢慢老去。他們那曾經為之努力的夢想被淡化。他們,其實並不是不努力,沒有才幹,他們是抓不住機遇。想一想,在他們還年輕的時候,有多少機遇在向他們招手?他們總是不能把握,總幻想著前方一定有更好的機會在等著他們。所以,他們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不,他們什麼都沒有撿,只看著美食在慢慢地離自己而去。

當杜牧站在赤壁磯足夠長時間後,他便又開始感嘆周瑜憑藉了良好的人生機遇,成就了名傳千古的功業,他已認識到周瑜是一個善於把握時機的人,他在讚美周瑜甚至嫉妒周瑜有如此的幸運。

其實沒有什麼幸運,把握好每一個點,腳踏實地的往前走,你就會成功。

當你抓住了機遇以後,不要嫌小,不要幻想,把握好它吧!它可能是你人生的轉折點,不然到暮年再回首望去,過去的機會都被自己浪費了,最後只能仰望那些登上成功之頂的人們,感嘆自己沒有那麼好的機遇,感嘆他人如此幸運。真的是沒有機遇嗎?別人的成功都是偶然嗎?別人也是付出努力,抓住了機遇才成功的。回首眺望,歷史上沒有哪位名人是平白無故就能成功的吧。

所以,抓住機遇很關鍵。

抓住機遇,你的人生已經半隻腳踏進了成功的大門。

把握好人生機遇的鑰匙,開啟成功的大門!

讀《前赤壁賦》有感 篇11

讀後感 ,987字

蘇軾烏臺詩案被貶謫黃州,在自己最苦難的時期與友人卻在赤壁下游玩。心境似乎與那明月“凌萬頃之茫然”的江面一般在開闊曠達之下映照著些許的寂寞冷清。白茫茫的霧氣與水光橫貫江面,連繫天際與詩人的一葉扁舟一起在這古戰場作著一名遊客回想著麾下延綿千里的戰船,遮蔽天空的旌旗,共念那當世一代英雄。

文章看似多以蘇軾與客人之間的對話形成,卻實質上是與這浩渺時空,動人赤壁景的無聲對白。且看那徐徐清風和水波不興的湖面,難道不是心如止水,沉浸在被貶之痛的作者心情的寫照嗎?悲傷、迷茫似“白露”橫貫江面遮住了那小小一葉在“凌萬頃”之上的扁舟;前途渺茫,小舟乘載作者凌空乘風而行,不知何處停棲,無所依的生活卻有如遠離世人羽化成仙的仙氣縈繞,景是情、情即化為人,遊赤壁倒不如說是寫自己,畫出的是赤壁之下不再“捲起千堆雪”不再“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在生活這一面水上被白露籠罩,無所依的迷茫蘇軾。景與人在對話,傳達彼此的故事。

船遊在月光之上,漿劃破月下清波,冷清的月光照進作者的心,勾起的是“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夢想展望;聽見的是悠悠簫聲,“倚歌而和之”。無奈這夢想在天另一方,而這蕭卻有如細絲不絕,纏纏綿綿,餘音迴盪,聽得蛟龍起舞,寡婦飲泣,愁苦像蕭不絕如縷,像船與明月船在月上走,卻究其也不得走進真正的月中。赤壁褪去了昔日“千古風流英雄”的壯烈,留下的是寂寞的景與人。他們在對話,景與人彼此傳達著情,愁苦悲涼的情。

簫聲何其悲,戰爭何其烈!這一代英雄在赤壁留下輝煌戰功,卻有和人知曉他的去處。縱他麾下戰船延綿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可時光還是抹去了他的蹤影。這樣一想,你我本是江渚一人,以魚蝦麋鹿為友,何其渺小啊。看那廣闊之江河,你我只不過是蜉蝣,滄海一粟。奈何一生短暫,不敵長江之盡,曠達便在小我中產生,悲涼寄託在簫聲中被景與風攜走。樂觀被激發,因為景與人在對話,傳達深刻的道理。

流逝的是水、是月、是人、是天地。萬物均變,與自己生命一同無盡,我的生命即是月、水、是天地啊!雖物有所主,但惟江上清風,山間明月,耳得之聲,眼遇之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乃是不盡生命的寶藏。即得寶,又管何貶謫之事,任白露橫江;任美人兮天一方;任簫聲如泣如訴;任吾乃蜉蝣,滄海一粟,此刻舉杯,共迎曠達樂觀的東方曙光。景與人在對話,傳達不變得真理。

曠達樂觀,是人與景的對白,是不盡生命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讀《前赤壁賦》有感 篇12

讀後感 ,1283字

初讀題目“前赤壁賦”,心中不免感想到—這應是篇懷古吊今之作吧?帶著疑問,我讀了下去。

蘇軾的詞向來以豪邁著稱,本首也不例外,一開頭便給人以磅礴蒼穹之感。一葉扁舟,泛於江上,“浩浩呼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美景佳人,怎會少了酒相助,這不,過了一會兒,正喝盡興了,便傳來歌聲。歌聲是美好的,可一加上簫聲,便頓時給人一種悽悽慘慘?i?i之感,或許是簫本身的音色,或許是作者的內心蕭瑟,聽—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這大環境的壯闊再加上簫聲的悽寂淡意,作者的內心,由一開始“湧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轉到“蘇子愀然,正襟危坐”便有理有據了”。

噫!“烏臺詩案”一發,蘇子被貶黃州,滿心的愁苦只在遊山玩水間被深深嚥下去,那心底的壓抑遇上一個大環境便發揮的淋漓盡致。周瑜、曹操,兩位三國時期風雲人物,周瑜在此將曹操大敗,如今蘇子同遊赤壁,也悲嘆道:“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或許蘇子想借此撫慰自己,一時政治上的失意也沒什麼大不了,於此,作者懷古吊今的感嘆發揮到了極致。人寄天地,投身山水,再加上大英雄的落敗,蘇子內心的渺小與落寂融為一體—“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一粟。”人生之短暫,人的渺小與天地而言,不過一霎,低頭望水,抬頭望月,竟心生羨慕之情“羨長江之無窮”,“抱明月而長終”,但卻又“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蘇子內心寫照應是—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手腳,但卻無奈不可多得,希望落空,失望來臨時,似乎連一開頭的“清風徐來”都變成了“秋月悲風”了。

然而,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蘇軾卻依然保持著曠達樂觀,積極豪邁的心情。再次低頭望水,抬頭望月,竟也發現了些許不同。水滾滾向前逝去,未曾回往,而月,卻最終沒有絲毫增減。自變與不變,往往就在一瞬,大概是自己變化的人觀看,則天地連一瞬間都不盡相同;自己不變化的人觀看,則物與我都沒有盡頭,又何需羨慕呢?如此說來,蘇子是自變者,潛移默化中,作者轉變了自己的思想—既然萬物皆有主,如若不是自己的,即使是一分毫也不能取得,借自然哲學之理,打消了自己從政念頭。“惟江上之清月,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啊,也只有這山水,為天下人共有之物,取之不禁,用之不竭,又何怕終止的那一天呢,不如趁現在,不負光陰年華,好好去遊一遊,賞一賞這“造物者之無盡藏”。想必此時,原本的寂廖與落寞一掃為空,作者又回到了賞景之中了,此時的喜,比最開始欣賞美景之喜,又多上一層深意吧。

作者曠達,積極、樂觀,一大部分是從自然之中獲取的。而最後的“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又給人以隨意灑脫,豪邁肆恣結尾,果然,從前那個東坡又回來了。

此詞與《小石潭記》很大的一點共通之處,便是以空寂廖落的環境觸發自己內心深處的壓抑,但最後,東坡悟得真經,柳宗元卻沒有,如此說來《前赤壁賦》不失為一篇佳作。不只有懷古吊今的悲慨,亦有自己對人生,對自然道理的悟徹。

讀《赤壁賦》有感 篇13

讀後感 ,670字

讀《赤壁賦》,聯絡譯文,總算看了個半懂,不過總有那麼幾個問題和疑惑。

《核舟記》講,蘇軾此文中“赤壁”為赤鼻磯,因此得名“文赤壁”,而三國“赤壁”為“武赤壁”。所以說這篇文章中“客”理論是建立在虛無的基礎上。“客”與“蘇子”未曾發現,而是誤認,但我們如今在意的是文章本身的價值,所以這一點可不必在意。

另一點。客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於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措辭頗有些古韻,不過我的關注點在“美人”。註釋說“指他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聖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徵。”若聯絡下文,感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何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以我淺薄的認識,可以理解為自己所追求的離自己尚遠,曹孟德那種梟雄都未能實現統一,更何況自己只是“山野村夫”呢?

後面蘇軾的話令人有些費解。按我的意思,下面該是“安貧樂道”,在自己的現狀允許的情況下,做一個優雅的隱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類的雞湯。一看蘇軾的回答,這才發覺客人是在感嘆生命短暫。不過生命短暫又與曹孟德何關。細想大概是感嘆如此梟雄也留不住常勝,保不住命。蘇軾的回答卻是又讓我懵了:“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天地在變化,人亦變。可天地也不變化,人卻還在變化啊?江水流,可大江仍在;月陰晴,月亮也還在。只是人在時時變化、變更罷了。蘇軾卻認為若從江月不變的角度看,人亦不變。他的觀點可是定格一瞬?不知。

最後卻是十分好的。聽之聲,看之景,取之不盡,共同享有,不亦樂乎?蘇子的境界,實在是吾輩不及的啊。

讀赤壁賦有感 篇14

讀後感 ,661字

每個人隨著地位的變化和能力的大小,頭頂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光環,多數時候,光環對人有利無害,不過有時,光環也有可能要一個人的命,因為閃亮。

曹操並不是《三國志演義》中那個白麵奸臣,事實上“一世之雄”對於他來說更為真實,他破荊州之際“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好不威風,就是諸葛亮也只能承認“此誠不可與爭鋒”。但是,他頭頂上的光環太多太亮了,耳畔的阿諛奉承太多了,多到他自信地認為東吳會讓出苦心經略多年“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的地盤,多到聽不進謀士賈詡的勸告,最終在赤壁被一把大火燒得“折戟折沙”,喪失了三國曆史上唯一一次統一良機,他的勢力再也沒有到達江南之地。

東坡亦是如此,他的名號太出色,太響亮,才華太耀眼,他寫的詩詞把周圍的筆墨比得太暗淡,頭頂上的光環太過閃亮,把同時期的文人比的太狼狽,何正臣,李定等人出於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引發了一場可笑的鬧劇—烏臺詩案。無論在哪一個立場上,這都是一個莫須有的無聊之事,儘管有皇帝和太皇太后的保護,但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蘇東坡還是被貶黃州。這一切,都是別人對他才幹的嫉妒,就是中國獨特的國情:小人常常會將太師擊敗,太師空有一身功夫,卻無能為力。

面對光環,我們該怎麼做?“他們說了,說了什麼,讓他們說!”這是蕭伯納在客廳壁爐上鐫刻的格言。面對他人的奉承,只過耳不過心,只有堅持自我,才能不走錯路,在成功的道路上揚帆啟航。試想以曹操平日之權謀,區區黃蓋之假降豈能不被識破!?東坡若是為人謙虛,廣交良友,自身不那麼尖銳。豈會被區區小人所扳倒!

讀前赤壁賦後赤壁賦有感 篇15

讀後感 ,548字

“為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彷彿其一語,畢世不可得也。”

人們總愛在開篇上做文字,但什麼逍遙遊樂圖簡直是胡扯。被貶三年,何來逍遙。細看其中深微隱曲,東坡多用典故,不過是表達內心失意後的豁達,也正因他的本性如此才能發出如此震驚千古的言論。心態豁達、胸襟開闊則能參悟自然萬物,通透古今人事,才能有“變與不變”的沉思,“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形式”的深刻認識。豐富的人生閱歷讓他學會並善於從多角度考慮問題而並非只關注問題的絕對性,也因此,東坡常能從惆悵怵惕中解脫,理性看待人生中的無常。

說到無窮盡,就又會想到愚公精神。這也就是為什麼愚公精神千百年來依舊被人們推崇,赤壁兩賦為什麼可以流傳千古人人皆知,他們所呈現出來的觀念是世人心之所往。誰不想“長生不老”看盡天下事,可萬物皆有時盡,但從是赤壁之賦中我們看到了,無論是傳宗接代還是變與不變之間生死的形式,都打破了平常意義上的生命的概念。將個體生命與萬物同觀,這是人們幾千年來一直追求的態度,“人生短暫,功業永恆”,這才是人與萬物同存的真諦。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這是赤壁兩賦穿越時空帶給我們最後的感悟。

附:就東坡文來看,有一個令讀者腦痛的地方—他把架勢擺好了,運氣寫足了,將我們一行人胃口吊出了,他又回去了,看來總覺得意猶未盡。

東坡站在赤壁上 篇16

散文 ,1000字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這段文字實在是琅琅上口,讓人竟忘記了他被貶的苦楚。東坡似乎有在苦難歲月中發現快樂的天賦,而這種韌性也成為後代書生的楷模。

“烏臺詩案”使北宋第一才子踏上新徵程,可在黃州的日子卻很慘,慘到什麼程度呢?“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漸不為人識啊!混跡在漁樵之間,與百姓為伴,每天聽嬉笑怒罵,也許草鞋還染著野草與泥土的香氣。黃州,一個如此普通的地方,是我謫史的開始。

為何寫赤壁?

呵!這個長江邊的古紅色的山崖,誰知這是否是三國周郎的古戰場!可我只想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我心願它是赤壁之戰的見證者,造物者既將它寄我之眼,必定是撫我之心潮。

“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我只是默默觀賞這赤鼻磯的偉岸,它記載了我多少的夢與江河歲月。年少時,我以為我也能像公瑾一樣雄姿英發,在談笑間檣櫓方可灰飛煙滅。人家又要笑我多情了!江月被夜色映照得清明,月色便朦朧在江裡,映出皎潔的光輝,而連山起伏,一望無際的淡黑,彷彿是踴躍的獸脊。但,你看!那個時代,連夜色都是活潑的,誘人的!

黃州選擇了我,而我選擇了赤壁。

赤壁有我多年的快意恩仇,有我年少之所夢,有我書生時期的意氣風發,有我雪泥鴻爪似的人生新篇章,更有我“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的壯志豪情。

可如今,致君堯舜,哎!沒有希望了吧!罷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吧!我只能聊以自慰。

獨自攀得赤壁崖頂,人前壓抑強歡,誰又知我真心?浪花滔滔不盡,一聲長嘯,一腔幽怨,俄而一白鶴長鳴掠過。可我明白,人生有限,抱希望而生是明智的!夢,終歸是夢!

於是,我三番二次地貶謫,可我依舊忘不了赤壁,那裡美得驚奇,我真的能看見志士運籌帷幄,時間悠久也褪不盡曾經的恢巨集。

我懷著壯年的平靜,如赤壁湮過的歷史,默默走來,入境問農,戴白扶杖,做一個地方父母官應做的事。種桑養田,以至於風吹曝晒,臉色如同蘸上墨汁一般難看。“足下所見,皆故我,非今我也”。

我不是英雄,也並沒有趕上“赤壁之戰”的各路英雄獨霸一方之時代。白鬚徒長,吾雖老且窮,而道貫心田,忠填骨髓,亦可談笑生死間。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夢迴赤壁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35字

那天晚上,精疲力盡的我,躺在床上正聽著凱叔講《三國演義》。不知不覺便進入了夢鄉……

“主公!主公!”我回過神來猛地一驚,心裡想著這是在哪裡?他們是誰?我仔細的打量著每一個人。身邊這位,身高八尺,身穿碧綠征衣,手提青龍偃月刀,臉上通紅,五綹長髯。我心想,這不是關羽關雲長嗎?大帳中間,趙雲手握亮銀槍,張飛倒提著丈八蛇矛,各位諸將在兩側聽候號令。張飛性急說道:“孔明軍師,在七星壇上借風也快結束了,咱們也出發和周瑜會合吧。”我這才反應過來,我穿越到了,赤壁之戰前夕,附在了劉備身上,急忙說道:“號令三軍,出發。”

我們來到了曹操水寨一百里之外,親眼目睹了曹軍水寨的工程之巨集大。突然,一陣東風吹來,周瑜一聲令下:“先鋒軍,出發。”只見黃蓋率領五十艘戰船,船後還掛著灑滿硫磺硝石的火船,整軍齊發,不一會兒便到了水寨門前。

按事先約定,來詐降的黃蓋並未停船,直衝了過來,戰船漸漸靠近,而後面的火船,則利用慣性衝了出來。曹操大叫:“不好!”這時千百萬支火箭從空中飛來,一艘艘火船迅速被點燃,像一條條火龍一樣撲向曹軍的水寨。

一時間,曹操的水軍之中,響起一片驚慌哀嚎之聲。曹操呆若木雞,眼睜睜看著曾在他腦海中演練過上百遍的情景變成現實。諷刺的是他,不是那個發起火攻的人,而是被火燒的人。整整五十艘火船,燃燒著熊熊的烈焰,一起朝著曹操開來,猶如醉酒的壯漢一般,斜著身子長驅直入,撞向了曹操所在的樓船。火苗就像一隻只調皮的猴子,藉著爆裂的碎片躍上了樓船的各處。猴子被風餵養著,迅速長大,細長的手腳,貪婪的舌頭,抱著每個欄杆,舔著每塊甲板。曹操解開鎖鏈,突圍出火場,轉身望去,幾乎全軍覆沒。曹操剛想著休息,只聽“咚咚咚”三聲炮響,周瑜的大軍又包圍過來。隨著,戰士們“殺!殺!殺!”的喊聲,剩餘的水軍快速合船,如同一隻江中巨獸,乘勝追擊,打得曹軍丟盔棄甲,狼狽逃跑。

這場勝負已分的戰爭結束了,只有曹操和幾個戰士僥倖逃脫。我激動得歡呼起來,突然腳下一滑,掉入水中。我猛地坐起來,原來是場夢!

遊賜壁古村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67字

星期天的早晨,媽媽把我從睡夢中叫醒,帶我去遊覽一個山清水秀、歷史悠久的古村——賜壁。

一路上,迎著濛濛細雨,媽媽娓娓道來:賜壁古村,位於餘杭區黃湖鎮東大門,零四省道穿村而過,表面看似不起眼,其實內涵豐富,風景優美。

走進賜壁古村,我不禁驚訝,一條平坦、寬闊、乾淨的小路上,人來人往,咋一看,原來是一些遊覽古村的遊客,有紅光滿面的老人,有揹著揹包的年輕小夥,不遠處還有一群活潑好動的小朋友正奔跑於古村的小道上,歡聲笑語讓這寂靜的小村莊增添了一份生氣。

徒步向前,幾棵參天古樹屹立在村道的一邊,它們都被列入了浙江省的古樹名木保護。細看一下說明,一棵叫楓香,已有一百八十歲了;另一棵叫做楓楊,樹齡更長,竟然有叄百壹十歲。樹上的枝幹彎曲卻相互纏繞,黑黑的枝條纏滿了歲月的皺紋,光看那枝幹,好像早已乾枯,但在這裡伸展著悲壯的歷史造型,彷彿在訴說著自己百年成長的苦澀。就在這樣的枝幹頂端,猛地一下湧出了許多鮮活的生命,似乎在和歲月抗爭——我還能站得更久,讓我感嘆到古樹那頑強的生命力。這不正是象徵著我們祖國成長的歷程中不屈不撓的精神源遠流長嗎?

沿著村道筆直而上,一幅幅精美的壁畫引人注目,梅蘭竹菊在牆壁上栩栩如生。“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一首著名詩人王安石的詩句書寫在壁畫上,更加襯托了此情此景,好一幅“餘杭畫中村,千年古賜壁”。向左邊望去,一座擁有高齡的石拱橋橫跨在小溪上,橋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圓玉潤了。人在橋上悠悠地行走,水在橋下“嘩嘩”地流著。踩著踩著,我彷彿看見了拱橋上的人們,走過了一批又一批,跨過了一代又一代,可拱橋依然站在那裡,見證著賜壁的成長。我低頭俯視,河水清澈見底,小魚兒在水中嬉戲。疾步來到小河邊,河水冰冰涼涼的,調皮的小朋友正在相互戲水,給這炎熱的夏季帶來絲絲清涼。我靜靜地站在那兒,只聽見嘩嘩的流水聲,沙沙的細雨聲和路人的腳步聲圍繞在古村四周,最美莫不過於此。

邁開腳步,繼續往前,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龍興橋水庫。聽人說,水庫建於1969年,經過多次改建,水庫現集雨面積3。664k?,總庫容12。33萬立米,灌溉面積300餘畝,是賜壁村良田的水資源。站在大壩上遠眺,四周群山圍繞,湖水碧綠碧綠的,像一塊巨大的翡翠,一眼望去,只見幽靜的青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微風吹來,波光粼粼。水很深很深,一顆石子落入水裡如沉大海。水庫邊上種著各種各樣的植物,朝天椒、繡球花、鳳仙花在細雨中頻頻向我們點頭,似乎在說:“你好啊!”花香四溢,讓人流連忘返。

我愛你!歷史悠久、風光優美的賜壁古村。一棵棵古樹,一座座石拱橋,一個水庫,都有著不一樣的味道,訴說著自己獨特的故事。

遊赤水 篇19

國一作文 ,917字

赤水位於貴州省北部遵義市,赤水河中下游,與四川省南部接壤,歷為川黔邊貿紐帶,經濟文化重鎮,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門戶,素有“黔北邊城”之稱。赤水也素有“丹霞之冠”、“竹子之鄉”、“桫欏王國”的美譽。

早就嚮往那裡了。正好趁著國慶長假,我隨著爸爸遊覽了赤水。

赤水的自然景區很多,例如:赤水大瀑布、四月溝、紅石野谷;還有人文景區也令人神往——大同古鎮、丙安古鎮、佛光巖、紅軍長征遺址、鐵索橋……

佛光巖裡有許多巨集偉壯觀的紅色石頭和一些陽光下反射出來的紅色的水。看了這些,我終於知道這裡為什麼要叫赤水了。原來“赤”是代表紅色的意思,而這裡的紅色石頭也叫做“丹霞地貌”。

對了,這裡不僅只有這些石頭,還有與恐龍同時代的蕨類植物——桫欏。它與普通的蕨類植物沒有什麼兩樣,如果不標植物名,你根本看不出來。倘若你繼續往上爬,在佛光巖的中間,你會看到一個瀑布。

游完了佛光巖,緊接著我們去丙安古鎮。

丙安古鎮裡像集市場一樣,裡面全是買吃的、用的。在這,最有名的還是弓箭。爸爸給我買了一個。

在丙安古鎮的最深處,還有關於紅軍長征的簡介,以及故事和場景。在那裡面,我看到了紅軍戰士們所用的槍、燈以及鞋子和衣服,還看到了將軍林彪睡過的床。

我們繼續悠閒地往前走,遠遠地就看到了紅軍長征時所走過的鐵索橋。我飛快地向前跑,就像離弦的箭一樣,爸爸怎麼也追不上我。

上了鐵索橋。一陣風吹過,只見鐵索橋就有點東搖西晃了。我的腿變得哆嗦起來,便一口氣跑了過去。就在快要到達橋頭時,我低頭看了一眼,我呆呆地站在那,完全沒有了知覺——那河水十分湍急,真是嚇人!直到爸爸過來叫了我一聲,我這才走上了岸。

赤水還有許多風景,可惜我只參加了一日遊,所以還有很多的地方沒有去,我相信下次來的時候,一定能走進它們的懷抱。

赤水,一個美麗的地方,一個神奇的地方,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我終於去赤水遊覽過了……

火燒赤壁縮寫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6字

東漢末年,曹操率領魏軍佔領東吳領地,東吳周瑜調兵保護,與曹軍隔江相對。曹軍沒有水戰經驗,只好命蔡瑁、張允日夜督練水軍。

周瑜得知曹軍水軍都督是蔡瑁、張允,便決心除掉二人,他讓蔣幹得到了假情報,使曹操殺了蔡張二人;又聯合黃蓋使用苦肉計,讓黃蓋假降曹操,給曹操送詐降書的闞澤走後,曹操又派蔣幹過江,周瑜安排龐統巧遇蔣幹,蔣幹引薦龐統投奔曹操,龐統見了曹操,勸曹操用鎖環把戰船連在一起,再在船與船之間鋪上木板。曹操同意了。

一天,周瑜正領著將士立於山頂,隔江觀望,忽然一陣西北風颳來,吹起戰旗的一角,正好打在他臉上。周瑜突然大叫一聲,吐血倒地。

魯肅見周瑜病重,請來了諸葛亮。諸葛亮只寫了十六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寫完他將字條遞給周瑜,並說自己可以借三日東南風。過了幾天,果然東南風大作。

曹操在帳中,忽然探馬來報,江東有人送來黃蓋的密信。信中說,今晚二更,黃蓋將駕糧船來降,船頭插著青龍牙旗作為訊號。曹操大喜,天黑以後,黃蓋帶著二十隻火船,順風向赤壁的曹操營寨進發。曹操見黃蓋來了,沒有防備,等火船接進水寨時,黃蓋立刻指揮各船一起點火,火借風勢,風助火威,二十隻火船撞入水寨,曹操的船被鐵鏈鎖住,無處可逃,轉眼間被引燒,烈焰沖天。

曹操的水寨變成了一片火海,曹軍士兵個個跳水逃生,最後被火燒死的、被水淹死的不計其數,幾乎全軍覆沒。曹操乘亂登上小船,向江邊逃去。剛到岸邊就發現岸上的旱寨也燃起了熊熊大火,原來是周瑜暗中安排將士到曹操囤積糧食的地方,放火燒糧。

這一夜大火燒得曹軍焦頭爛額,曹操幾十萬大軍頃刻間瓦解,曹操也顧不上收拾殘局,在張遼、徐晃等將士的掩護下,好不容易衝出重圍,落荒而逃。

赤壁之戰,以曹軍大敗、周瑜全勝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