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韶山灌區相關作文20篇

遊韶山灌區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6字

當年設計、當年建成通水、當年受益的韶山灌區建成速度堪稱水利建設史上的奇蹟。我們湘潭晚報小記者有幸來到了韶山灌區參觀,瞭解到了許多關於韶山灌區的知識和事蹟。

到了韶山灌區,我們先是圍在一位工作人員旁,聽他講韶山灌區的歷史:“韶山灌區呢,是從1965年的7月1日開始動工興建的,在1966年的6月2日便建成通水了。”同學們都豎起耳朵,認真的聽著,生怕聽漏了一點兒資訊。那位叔叔一邊說著,一邊把我們帶到了水渠旁,繼續說道:“韶山灌區的水渠中有乾渠5條,長186千米;支渠401條,長1186千米,灌溉了湘潭、長沙、婁底三市七縣內的100萬畝農田。”大家都不禁佩服起了當初開挖韶山灌區水渠的先輩們了,那一串串數字裡包含了多少辛勞與汗水?

接下來,工作人員又帶領我們去看了當時修築韶山灌區時的視訊:十萬人在一起挖水渠,那是怎樣一番景象啊!他們就像一把利劍,把一座座山峰劈成兩半,留下一道道水渠……終於,韶山灌區通水啦!人們都趕過來看著他們的勞動成果,在通水的那一剎那,天地間爆發出了人們山呼海嘯般的掌聲!

這次去韶山灌區參觀,我既學到了知識,又增長了見識,真好!

韶山灌區一日遊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63字

“哦,去韶山灌區觀賞去嘍!”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小記者群中擠進了車……

“小記者全體下車!”這時我彷彿看見了一道曙光,把全身力氣使了出來,衝下了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主要車裡太悶了,不過還好在車上可以觀賞韶山灌區外景呀!這時,老師說了此活動分三個部分,一提問、二觀賞陳列館、三個觀看3D體驗和沙盤模型。說完,帶領我們走了進去……

提問環節開始了,小記者們爭先恐後的舉起了手,一個個眼神直直的,彷彿周圍都是他的敵人,說的什麼我記不清了,只不過被點到提問的人,一個個端莊、嚴肅、彷彿穿越了時空,瞬間變成了大人……

一進入陳列館,我就被眼前的雕像震憾住了,上面刻著十萬勞動人民艱苦的勞動過程。這時,我彷彿覺得我身處在這艱苦勞動之中,青年們挑起鎬子和鋤頭一下一下的錘著乾涸的大地,婦女們揹著沉重的背蔞運送著原材料。一切都進行在烈日之下,這是多麼的艱苦,和我們的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可見我們的生活多麼的美好!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而我們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難道我們不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嗎?我想著,向前方走去,那一張張圖片,講訴著以前的艱苦,我無比慚愧。這時,老師讓我們去下一個環節,我不得不聽老師的話,便帶著慚愧,低落的心情走了……

這次小記者活動讓我受益無窮,讓我明白了,以前人們的艱難工作,才有我們的今天美好生活,難道我們不因該珍惜嗎?

韶山灌區一日遊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9字

“啦啦啦,啦啦啦……”我一路哼著歌來到學校。你們知道我為何如此興奮嗎?哈哈!因為今天我們小記者要去韶山灌區陳列館呀!

在車上,我透過窗簾,看見了一排排金黃色的稻穀,想給打地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的地毯。牛叔叔甩著棕色的牛尾巴在草地裡埋著頭吃著草。房頂上鋪著白色的瓦片,像給房子鋪了一層薄薄的雪……

到了陳列館,一進去就能看到一個雕像,它雕的是兩邊民工拿著鋤頭填築餘處溝谷;中間有一個大姐姐扛著兩籃大石頭,臉上卻帶著微笑。我摸了摸腦袋,心想:他們這麼辛苦為什麼還要笑呢?真是搞不懂。看完雕像後。我們又去看了沙盤模型,我們排成一排,站在欄杆邊。不一會兒,燈亮了起來,它分為四種顏色的燈,的一種是藍色,它代表的是河流;第二種是紅色;它代表的是街道;的三種是白色,它代表的是橋;的四種是綠色,代表的是草坪。在視訊時,視訊說到哪兒上面的燈就會指哪兒,讓我們清楚的瞭解了韶山灌區澆灌哪些區域等。

過了一會兒,讓我最期待的活動來了那就是去看3D電影。我坐在座位上帶好3D眼鏡,一切準備就緒。“啪”燈滅了,螢幕上顯示出了四個字—銀河飛渡。接著又出現了綠色的田野、蔥鬱的山林、潺潺的流水,還告訴我們灌區澆灌這雙峰、湘鄉、寧鄉、韶山、望城、雨湖七個縣(市)約250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100萬畝農田。

我們最後還走了天橋。華國鋒題寫的“韶山銀河”四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導遊告訴我們,“當年,十萬勞動大軍憑著改變兩位主席家鄉自然面貌的雄心壯志,僅用10個月時間就劈開110多座山頭,填築90餘處溝谷,勝利建成了韶山銀河的主體工程。”可我卻聽見有人說:“不就是一座破橋嗎?”可我卻不這麼覺得。

有一句話說得好“銀河天上來,奇蹟人間創。”天上雖然沒有銀河,但是奇蹟卻在人間創。”

參觀韶山灌區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2字

不久前,學校組織小記者參觀韶山灌區。一路上,清風拂面,精神倍爽。很快,我們來到了目的地。

首先,我們來到二樓的中控室—灌區的指揮中心。牆上鑲嵌著一張地圖,展示灌區的全貌。通過工作人員的介紹,我們瞭解到灌區是1965年開始建設,10萬人歷時十個月修建完工。灌區還有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三湘分流,三湘是指:湘潭、湘鄉和寧鄉。灌區像一位母親,用她的乳汁無私地哺育著三湘人民。

之後,我們下樓來到了一個光線暗淡的大房間觀看影碟,欣賞灌區的景象。我領略了灌區的四季分明:春天桃花絢麗開放、夏天綠樹成蔭、秋天果實累累和冬天大雪紛飛。還有灌區的日落時分,是那麼的愜意、安寧與富足。

觀影后,一位身著西服的叔叔走了進來,他是負責人,也是小記者採訪的物件。小記者們珍惜採訪的機會,爭先恐後舉手提問,有的問灌區的來歷、作用,還有的問灌區漲洪水了怎麼辦……

唉!真後悔,我先前沒有了解一下灌區的情況,現在腦袋裡竟然找不出一個問題,只能傻傻的看著。看來,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最後,我們來到了灌區養鴨場,那場面真是“浩浩蕩蕩”。我們跟鴨子們打了招呼,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灌區。真是“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去灌區真遺憾”啊!

韶山灌區陳列館之旅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299字

今天我們小記者去韶山陳列館,我們戴好小記者帽和小記者證,拿好小記者本,就“全副武裝”地出發了。

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不知不覺來到了陳列館。早已在那等候的陳所長給我們介紹了這個館,它分為兩個區。1區有80多平方米,2區有130多平米,分別都是半個月之前建好的。

在一個區中裡面基本全都是照片,比如:人民建橋時的和毛爺爺建橋時的情景,而另一些就是建完之後,人民在快樂的玩耍。

而第二個區。讓我們驚奇的是,竟然有電影,我迫不及待的跑進去,裡面在放映發電,他的主要在韶山,寧鄉,湘潭等地方。

這次來韶山,最大的收穫不是通過書本得來,而是去戶外瞭解了一些課本沒有的知識,讓我受益非淺,真希望以後多多這樣的活動!

參觀韶山灌區陳列館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3字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這個美好的日子,我們五年級小記者要去韶山灌區陳列館參觀啦!

我們一路上興高采烈,車廂裡不時飄出我們的歡聲笑語,到了目的地,我帶著激動的心情從車上跑下來,哇!放眼望去,灌區多美啊!綠綠的草兒隨風舞動,清清的水兒碧波盪漾,那像樹枝一樣分叉的渠道,四通八達,通往各個地區,我不禁要為那些當年來修灌區的人民豎起大拇指,點一個贊。

“好了,同學們,接下來我們去看陳列館吧!”我一聽完,立刻興奮得恨不得一口氣衝進去。在陳列館裡我邊看邊記,我瞭解到韶山灌區是1965年7月動工,當時十萬勞動大軍憑著“愚公有移山之志,我們有穿山之志”的豪情,僅用了十個月的時間,就勝利建成總乾渠和北乾渠,並順利通水灌溉。我被圖片中那些人民用熱血和汗水修築渠道的精神所深深的感動,圖片上那些衣著樸素,辛勤勞動的人民正是我學習的榜樣。於是我聯想到了自己,記得有一次,媽媽幹完家務,便讓我去倒垃圾,而我呢,只顧著自己貪玩,完全不理睬媽媽的要求,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十分後悔。

參觀完陳列館後,我有很多的感想,我決定以後要向修築渠道的勞動人民學習,不怕苦,不怕累,做一個有熱愛勞動、樂於助人的少先隊員!

參觀韶山灌區陳列館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4字

星期二,我們小記者外出活動要去參觀了韶山灌區陳列館。

到了灌區,第一眼看見的是人們常說的“銀河飛渡”,它是那麼龐大,那麼長。我不禁深深地感嘆:修建這麼長的一座灌渠,需要花費多少人力和心血啊!

進了陳列館,我才知道這條大渠是十萬民工花費十個月修建的。聽說有一位詩人曾在這裡寫到:“銀河天上來,奇蹟人間創。”

陳列館的樣子和佈局我非常的喜歡,工程師採用了江南景房佈局方案,在景房前有幾棵高大的樟樹,長得鬱鬱蔥蔥,讓陳列館淹沒在一片綠色當中。而陳列館裡面的佈局更是合情合理,對每一個工程都分門別類地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讓我們很快了解了灌區工程的各個功能。

最後,工作人員給我們放了一部3D電影,雖然這部3D電影是用飛行器拍的,把我弄得頭暈眼花,但我總算知道了大渠把水運到了哪些地方。由於大渠經過的是貧困的鄉村,以前這裡的人們飯都吃不飽,自從大渠修好以後,人們的收成提高了,能吃得飽穿得暖並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條大渠真是人們的救星啊!

參觀的時間總是很短暫的,半天功夫我們就和要韶山灌區說再見了。我把“銀河飛渡”的樣子深深地印在了腦子裡!

韶山灌渠遊記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7字

小記者又有活動啦!我們要去哪兒?是去我們湘鄉的一座巨集偉建築—韶山灌渠。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後,我來到了風景秀麗的陳列館下頭。一條石階梯直直地向上頭伸去,階梯兩旁分別種好了六大盆盆栽。走上去之後,古香古色的建築讓我大吃一驚,兩邊的石階梯規律的延伸著,旁邊的花花草草錯雜在一起,卻別有一番風味。“韶山灌渠陳列館”七個瀟灑、醒目的紅色大字映入眼簾。欣賞一會兒之後,小記者們分兩批輪流去銀河飛渡和陳列館。

踏上古老的大橋,兩條不同的路築在一座橋上,中間只隔了一道無水的水渠,不朽的石頭堅強的挺著,象徵古老文化永久傳承。低頭隨時可見的農田,綠茵茵的,概括了一小片農田,綠葉襯著紅花,即使再平凡不過,歷史的建築卻依舊巨集偉。我們十個人一夥,衝上那座古銀色的小拱橋,“哇,好鬆啊!”我一踏上去,顫顫抖抖的感覺讓我嚇了一跳,不應該是很穩固嗎?哦,它可有不少年頭了,它默默的頂著,頂了幾十年啊!

我沉默的從小橋下來,這並不絢麗的建設,是歷史人民辛辛苦苦的建築啊!每一寸土地,都是歷史人民的結晶啊!

不知不覺又回到了陳列館,我情不自禁的踏了進去。

一進門,中華兒女們挑擔子、掄斧子的建設開場白讓我大吃一驚。往裡走,優雅的建設讓人心生舒坦,歷史悠久文化的傳承。一塊紅色的大牌子上,明明白白的寫著:“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韶山灌渠是一座句型建築,一項浩大的工程,一個鮮明時代的標記,她的歷史告訴我們“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真諦,建設過程中,多少湘中兒女揮汗如雨,光照日月的不朽功勳。這一段文筆勵志的語言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親筆提下的。木製的牆壁漏出一股清香,光滑的地面,整齊的擺設……

遊覽完之後,我們收拾一下,就準備離開灌渠了。巨集偉的灌渠建設,看著祖國一步步走向高峰,相信不久以後,我們祖國輝走向輝煌,成為世界強國。歷史古老的傳承,相信你會給後代子孫留下最可貴的品質。

秋遊韶山 篇9

國一作文 ,724字

一路顛簸,一路歌聲,一路歡笑,七輛大巴如一條長龍飛向我們神往已久的聖地韶山。

一路上,窗外景色別有一番風情。路邊“領袖故里,文明韶山”的橫幅,小洋樓前“田園風閣”的牌匾相繼掠過。一片潔白的蘆葦叢彎曲著身子,一樹金黃的銀杏不時飄下幾片金色落葉。遠處有星星點點的小房子,許多人家屋前種著橘子樹,綠葉叢中露出一個兩個紅色的果實……這些讓人心底有說不出的和諧、美好,我不禁發出感嘆:“這就是毛主席引領建立的新中國啊!如今她正日新月異地發展著,多麼驚人的變化!”

“到了!到了!”我們抑制著心底的激動,進入銅像廣場。我們與毛主席一同肅立,不同的是,他面露微笑俯視著我們,手握一卷史書,衣角在風中飄飛。我們呆呆地肅立良久,仰望著中國最偉大的領袖,凝視著他慈祥的面容。接下來是敬獻花籃的流程。高高的花籃裡盛開著一束束菊花,像雲,似火,如金,燃燒著,沸騰著。周圍響起了肅穆的進行曲,迎合著我們響喝行雲的宣誓,聲勢浩蕩。“紅色信仰,薪火相傳,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們鞠躬,懷念主席,敬仰主席。

來到主席故居,我們近距離感受主席的少年時代。走進去,一股久遠的氣息撲面而來。廚房裡有簡陋的小灶,還有燒水的橫掛鉤,再進去是橫屋,是一家人用餐的地方,這就是主席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偉大的靈魂就在這個平凡的小屋裡誕生。最後我們從屋後的小山院繞出來,門前是一片枯萎的荷花池,我想象著少年毛澤東面對滿池風荷輕吟慢誦一首詩詞的場景,它們彷彿定格於久遠的歷史中,抹不去,擦不掉。

下午,我們登車返程。又穿過原來的景點,從那蘆葦叢旁、銀杏樹下、橘樹屋前駛過,鄉村的景色是如此寧靜,平和,美好。一株楓樹從路邊向我們招手,紅色的樹葉在風中隱隱燃燒,似在頌揚著毛主席那平凡而又極具價值的一生!

遊韶山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508字

韶山,是一個莊嚴而神聖的地方,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故鄉,是毛主席生活、學習和勞動的地方,也是我和媽媽此次出遊必去的行程之一。

到達韶山後,我們每個人要佩戴上一枚有毛主席頭像的徽章,必須經過嚴格的安檢,水、零食和包都不能帶進去。一路走過去,導遊先帶我們來到了毛主席銅像廣場,毛主席銅像身軀高大、體態穩健、手持發言稿、面帶微笑而又沉思,成功地塑造了我們的偉大領袖在開國大典上的偉人風采。導遊跟我們講解了有關銅像的故事:運送銅像的大卡車途經江西井岡山時,車突然拋錨,怎麼也發動不起來,只得停下來過一夜。江西人說:“主席當年是在這裡拿起槍桿子鬧革命的,他老人家要在這兒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大卡車不用修就啟動了。銅像運抵韶山,上午十點揭幕儀式時,天上出現日、月同輝的奇景。這尊銅像不是全中國最大的,但卻是最有靈性的一尊銅像。

聽完導遊的講解,我們一起來到毛主席銅像前開始舉行紀念儀式。隨著音樂的響起,走在我們前面的兩位代表抬起花籃放到毛主席銅像前,我們一起對著毛主席銅像充滿敬意的深深三鞠躬,並許下願望,圍繞銅像走了一圈。儀式完畢,導遊帶領我們前往下一個景點。

此次韶山之行,是具有意義的一次旅遊,讓我學習到了許多知識。

參觀“人間奇蹟”——韶山灌渠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953字

“銀河天上來,奇蹟人間創”。這句話用來形容韶山灌渠這個偉大的工程再適合不過了。最近,我們小記者就參觀了這個“人間奇蹟”,它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到灌區,陳列館的館長伯伯微笑著迎接我們。他先向我們介紹了陳列館的概況:面積有多大,陳列了什麼東西,為什麼要建陳列館等,接著還一一回答了我們的提問。然後沈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她所向往的“銀河飛渡”,並告訴我們怎樣去參觀這個了不起的水利工程……

我的心裡充滿了疑問:是一座純金鑲鑽的橋嗎?既然是飛渡,應該是一座飛起來的橋吧?或者是像美國的“金門大橋”那樣的鋼鐵巨龍吧?……可是,當我們真正踏上“銀河飛渡”時,我的心一下子墜入了谷底!原來這飛渡竟然是用沙石和水泥建成的橋啊!而且,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有的地方沙石裸露出來,斑斑駁駁;有些地方長滿了青苔,混泥土已經脫落。遠遠看去,就像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堅毅地挺立在廣闊的田野上。我的心裡一直嘀咕著:不就是一座破橋嘛,還是什麼飛渡呢!隨行的小記者都在笑話這座“破橋”,有的甚至心不在焉,一路嬉笑著離開了。

當我們再次返回陳列館,仔仔細細地瞭解後我們才驚歎,韶山灌渠這個工程是多麼的偉大。原來,韶山灌區建設於1965年,十萬勞動大軍僅用了十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總乾渠和北乾渠。灌溉著湘鄉、寧鄉、韶山等七個縣約250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100萬畝農田,是我們湖南省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陳列館一組雕像,栩栩如生地記錄著當年建設“銀河飛渡”的場景:勞動者們咬著牙關,緊繃著臉,手裡緊握著鋤頭、鐵鎬、鐵鍬,還有一輛輛來回奔走的手推車。當年,我們的祖輩就是用這些簡陋的勞動工具開山劈石,用肩挑、用手挖、用手推車一車一車地運,十萬人用這麼簡陋的工具,憑著頑強的意志劈開了100多座山、填平了近50條溝谷,運送了近億方土石,建成了總長達900公路的韶山灌渠,創造了這個名副其實的“人間奇蹟”。

韶山灌渠靜靜地流淌了50多年,澆灌著兩岸的萬畝田地,養育了一代代勤勞的人們。現在,辛勤的韶灌人還在不斷的完善和建設著灌渠,栽樹、植草、清淤、修繕,讓灌渠的水汩汩流淌,川流不息。

韶灌這一偉大工程,在科技發達、有大型挖掘、裝載機械的今天,修築這樣的工程已不是難事。但是,當年祖輩們不畏艱辛、吃苦耐勞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記念和學習,而且必將代代相傳。

遊韶山記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4字

韶山,長沙著名的風景勝地。也是中國偉人毛澤東的故鄉。今天我來到這個中國偉人曾經的家,別提有多激動了。

剛下車,韶山兩字映入眼簾。在陽光的照射下,讓我感受到了毛主席的威嚴。在買了票後,我們坐上了通往韶山的纜車。一路上,導遊給我們講解了韶山的故事,以及毛主席的故事。原來毛主席自1915年投身革命後只回過家鄉5次,為了我們國家的革命事業,只回了5次故土!而且還只是回去辦事,毛主席真偉大!

下了車後,我們就到達了毛主席銅像廣場。在熱情的太陽光輝下,我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展示在眼前的是一個巨大雕像,那就是毛主席的銅像了吧!在陽光的照耀下簡直無法直視偉人的光輝!這個雄偉的毛主席銅像有3。7噸重,比一隻大象還重呢!這就是毛主席在人民心目中的重量嗎?不!一定比這還重!因為毛主席的精神是無法衡重的!每個人都會記住這位偉人!

最後,我們去了滴水洞。曾經,那是毛主席住過的地方。我終於可以看到毛主席居住的地方了!當我走進去的時候我立刻被裡面的風景牢牢栓住了。這座古樸的大樓,真美!會議室、娛樂室樣樣具備。再往裡面走,有一個通道。在盡頭有一扇厚重的鐵門,旁邊的牌子上寫了三個大字“防空洞”。這扇鐵門連炸彈也炸不爛啊!經過導遊的介紹才知道原來以前還需要有防空洞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好可怕!

時間原因,我只好離開這個美麗的地方,如果可以一直呆在這個地方該多好啊!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感慨毛主席真偉大!真是公者千秋啊!

遊韶山 篇13

國一作文 ,714字

車在飛奔,心在飛奔。我們正在前往偉大領袖毛澤東的家鄉一一韶山。

一下車迎接我們的就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群穿過後便是毛主席的故居了。這是一幢土木式的房子,瓦片已經泛青,紅磚漸漸褪去了顏色,這足以顯出年代之久遠。在陳舊的木門後,最大的客廳也只有幾根木樑撐著,房子裡的裝修十分的簡陋,牆壁上唯一掛的只有農具罷了。

這幢房子也不算很大,但卻居住著毛家一大口人。毛澤東的父親叫做毛順生,勤儉節約的他常常教育兒子做人要本分,要多為他人著想,這也為毛澤東以後的事業奠定下了基礎。毛澤東的母親叫文七妹信佛善心,樂於助人,也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好母親。

在廚房的牆壁上也掛著好幾個水桶與扁擔,那是少時的毛澤東常常挑水用的。1925年時的6月,在毛澤東的臥室的閣樓上主持了入黨宣誓儀式,併成立韶山中共通訊部。臥室出門旁有一個小水塘,那應該是用來洗衣服的。後門有一個小菜園,這裡常常能見到辛勤的毛澤東的身影。家中還有牛棚、豬鵬、材房、谷房等。

參觀完故居又去了慈玉庵,百聞不如一見,這裡有毛主席的眾多資料。自從大革命時期以來,在中國革命血與火的洗禮,為中國的革命事業,一共犧牲了1579位韶山英雄,其中包括毛澤東同志的血肉親人。他們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

毛澤東銅像廣場也是一個必經點,那裡矗立著一個巨大的毛主席的銅像。那麼威武,那麼高大。他的目光直射的前方,希望中國的發展努力前行。巨大的衣袖下遮挽的是他的子民,鐵一般的肩膀就算是天塌下來也能挺住。那堅強的意志是帶領我們走向成功的唯一根本。銅像前還有許多花束,那表達的是我們對他的愛戴。

心在飛奔,車在飛奔。我們又踏上了回家的旅行,暮色漸漸吞沒了整個韶山。韶山真像一幅畫卷,它正在我的腦海中連綿不絕。

參觀韶山銀河灌區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735字

星期二的上午,我們五年級的小記者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參觀韶山灌區,一路上,我們別提有多高興了,在車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就像一群開心的小麻雀。

我們很快就到了韶山銀河灌區,那裡的工作人員陳叔叔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陳叔叔向我們介紹說:“韶山灌區,於1965年7月動工,在曾任國家主席華國鋒同志的領導下,十萬勞動大軍憑著“愚公有移山之志,我們有穿山之志”的豪情,僅用了十個月的時間,就勝利建成了總乾渠和北乾渠,並順利通水灌溉。三十多年來,灌區灌溉著雙峰、湘鄉、湘潭、寧鄉、韶山、望城、雨湖七個縣(市)約250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100萬畝農田,兼具工業供水,發電,航運,防洪排澇,養殖等綜合利用功能,是湖南省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灌區內工程巍然壯觀,氣勢磅薄,渠道阡陌縱橫,群巒疊翠,水如明鏡,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是外來投資者理想的開闢場所……”聽到這兒,我震驚了,你想呀,在當時沒有先進機器的情況下,在短時間內就建成了如此龐大的水利工程,不能不說是一項奇蹟。接著,我們分成了兩組,我們這組去參觀銀河飛渡,我懷著激動地心情快步來到了銀河飛渡,我撫摸著那裡的石欄,欣賞著這裡的景物,想象著人們建設時的情景,心裡百感交集。最後我們來到了紀念館,一走進大門,一股歷史的氣息撲面而來,引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建設銀河飛渡時勞動人們的雕像,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最吸引人的是韶山灌區的水域模型,高山、河流、村莊、樹木一樣不少,山—蒼翠欲滴,水—清澈見底,房子—錯落有致,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時空的沉澱形成了歷史,而歷史凝聚著時空的厚重,一上午的時間,韶山銀河灌區也只能粗粗瀏覽,這裡的每一個雕像、圖片,都充滿了歷史,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韶山銀河灌區,值得一遊!

遊鐘山風景區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2字

前幾天,我們一家遊覽了美麗而雄偉的鐘山風景區,讓我大飽眼福。

停了車,我們去遊覽中山陵。到了中山陵門口,映入眼簾的是大片大片的林區。這是,我聽到了遊客七嘴八舌的議論聲。抬頭一看,上面有個計數器,顯示上午已經有7000多人進去了。我一跨進門口,顯示器上立刻多了一個數,真神奇!

走在路上,我一直蹦蹦跳跳地欣賞風景。爸爸在一旁像導遊似的介紹:“中山陵,就是孫中山的陵墓,鐘山風景區就是許多前人的陵墓。”瞧他那搖頭晃腦的樣子,惹得我們哈哈大笑。

隨後,我們踏進了墓道。墓道寬約40米,由三條平行路組成。左道和右道中間有長方形花池,裡面屹立著四季常青的松柏。

一會兒,我們遊覽到了陵門。陵門前面有整齊的花壇,裡面的鮮花爭奇鬥豔,芬芳迷人。走進陵門,有一級一級的石階,光潔而平整。我們拾級而上。“98、99、100”我一邊興致勃勃地往上爬,一邊數著石階。奶奶和媽媽走走停停,而我和爸爸還活躍得很。終於走上了最後一級石階,共有392級呢!

這時,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是莊嚴的祭堂,裡面有孫中山先生的石像。黑色的大理石上刻有孫中山先生的遺著《建國大綱》,金光閃閃的字顯得格外耀眼。

後來我們又去了明孝陵、梅花山等景物,讓我領略到鐘山風景區的美麗和建設者的智慧。

回家的路上,我還在意猶未盡地欣賞照片。

鐘山風景區真美麗啊!

韶山、長沙一日遊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4字

今天,我一大清早就起床了,因為有件讓我激動的事情:我們要去韶山和長沙旅遊。

第一站韶山:毛主席銅像廣場

我們坐著車來到銅像廣場拍照,我們的身後是毛主席的銅像,銅像高101米,全身金黃色,在太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威嚴莊重。

第二站長沙:雷鋒記念館

我們來到長沙的雷鋒記念館,我們在雷鋒的石雕前宣誓、寫名字、參觀。我們還參觀了雷鋒住的地方,雷鋒住的房子與周圍高大豪華的建築物相比,顯得格外的樸素。這也正告訴世人雷鋒叔叔的與眾不同。

第三站長沙:長沙動物園

相信動物園是所有小朋友最期待去的地方,這一站我們就來到了動物園。我們看了身上滿是斑斑點點的豹子,看了威武雄壯的獅子,看了非常漂亮的孔雀……但最讓我難忘的是機靈可愛的猴子的表演。表演開始了,只見一隻身穿紅色衣服的猴子騎著單車出場了,它熟練的騎著單車,做著各種各樣的表現,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然後又有猴子表演了爬杆,還有猴子表演了賽跑……這些可愛的猴子的表演帶給我們歡樂。

終於,我們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踏上了回程。

韶山遊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334字

天氣轉晴了,我和爸爸來到了偉人毛主席的故鄉—美麗的韶山。這裡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寬闊的馬路兩旁種滿了四季常青的高大松柏。整潔的街道兩旁在警察叔叔的指揮下,有序的擺放著車輛,我和爸爸也小心的停好了車。

來到毛爺爺銅像廣場,我們大家一起給他拜了年,並獻上了鮮花。我還敬了一個少先隊禮。向上望去,毛爺爺的笑容仍然是那麼和藹可親,讓人們覺得很親切。

廣場上的環衛工人正在忙著打掃衛生,我也加入其中。我把地上的垃圾放到隨身帶的塑料袋裡,有五顏六色的易拉罐,有大小不一的廢紙片,還有一些煙花爆竹的殘骸。大人們都誇我是個熱心的孩子,我很開心。

太陽下山了,我們唱著紅歌回家了。我多麼希望湘鄉的街道也能那樣整潔寬闊,讓我們能投入到舒適宜人的壞境中去,讓我們的生活能更美好。

遊蠡山風景區 篇18

國一作文 ,911字

早就聽媽媽說,我們的家鄉鍾管鎮蠡山村現在建設得非常漂亮了,我特別想故地重遊一番。正月初七,家裡來了好多客人,吃過中飯沒什麼活動,我就提議由我和媽媽帶路,大家去蠡山風景區逛一逛。

大約兩分鐘車程,我們大部隊就到了蠡山腳下,這裡因范蠡與西施的隱居故事聞名遐邇。沿著上山的公路,我們首先來到了范蠡祠,門口的香樟樹上掛滿了一條條的紅飄帶,媽媽說這些是祈福飄帶,上面有祈福人的願望;旁邊的香火臺前香火非常旺盛,蠟燭方陣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哦,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蠟燭,一根蠟燭足有幾十斤重。陸陸續續地有燒香祈福的人,還有不少孩子呢。在媽媽的提議下,我們也去燒了一柱香,保佑我們全家幸福安康,祝願我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進步。

其實,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媽媽跟我說起過的那座石拱橋。從山的另一邊下去,我們來到了三仙橋,站在三仙橋上,一座古色古香、雄偉挺拔的石拱橋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就是經常聽媽媽說起的百年古橋茅山高橋。走近看,這座橋橋身全部是用石塊砌成的,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我從橋的這頭走到那頭,數了一下這座橋共有82個臺階,橋兩側的石欄上有8只栩栩如生的石獅子,我想這應該就是護橋大使吧!橋頂上有兩個石沙發,可以供遊客休息。站在橋上,東望是蠡山古戲臺,北面是三仙橋,西南面是觀音漾,風景優美,令人心曠神怡。我想,這座橋的建設一定是花了相當大的人力和財力的。

聽媽媽說,這座橋是不久前從茅山村遷建過來的。以前的茅山高橋是一條交通要道,人們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它,媽媽小時候騎自行車上學都要經過這座橋。如今的重建是為了更好的保護這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現在,橋的周邊還在建設,這裡交通便利,今後將會引來更多的遊客前來參觀。

沿著新德公路回停車場的路上,我們又發現了一個新建的景點。沿著山路拾階而上,我們來到了蠡山的山頂,站在觀景臺上舉目遠眺,整個蠡山村盡收眼底。一幢幢鄉村房屋就像是一個個小模型,田野、河流縱橫交錯。瞧!茅山高橋,茅山高橋!我興奮地叫了起來,真是一幅江南水鄉美景圖啊!

蠡山村已被入選浙江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整個蠡山風景區將會建設得更加風景怡人,古色古香,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遊玩。

韶山一日遊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8字

正月裡,我們全家與表哥一家去韶山—毛主席的故居,遊賞那兒的風景。

我們一路開著小汽車,大約一個小時就到了韶山。我們把車停在車庫裡,來到售票處。儘管有些公司已經到了上班的時間,但這裡依舊人山人海。我們租了一輛車,車子緩緩地走在蜿蜒盤旋的山路上。不一會兒,就到了展示毛主席紀念品的展示廳。

一進大廳,我看見了一臺織布機。哇!好大呀,差不多有一張床那麼大呢。一旁也還有毛主席用過的其它東西。我們又進了另一個展示廳。我正聚精會神地看看著那些毛主席穿過的衣服,穿過的鞋子以及用過的本子。突然,表哥大叫一聲:“哇!看那兒!”我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哇!是一把長槍,還有刀,很稀奇。我們又進了一個展示廳,這兒是毛主席上學的教室,前面還有一尊毛主席的銅像,許多人在和銅像合影,我們也不例外。

出了紀念品展示廳,我們去參觀毛主席小時候住過的房子。我剛進毛主席家的臥室,就大吃一驚。哇!這間臥室好大呀,不過,擺設很簡單,只有一張床,一套桌椅和一個衣櫃。我們還去參觀了毛主席家的堂屋以及廚房等地方。

今天真是難忘的一天,是毛主席給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以後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遊松山湖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5字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爺爺來到松山湖景區。早就聽說這裡遠離東莞市區,空氣清新甜潤,景色優美儼然一個世外桃源。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我和爺爺坐上旅遊大巴,沿著東部快速幹線不到四十分鐘就來到松山湖。一下車,展現在我眼前的好像是童話般的仙境。你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微波盪漾的松山湖。湖水清清,岸邊的景物倒影水,像一副美麗的畫卷;清風徐來,水面漾起點點的波紋。丟一顆小石子到湖中,那波紋慢慢的擴大開來,一圈一圈的,煞是好看。湖四周的柳樹都低垂著腦袋,無數的柳枝就像女孩的小辮子,隨風飄動,就像一群仙子在翩翩起舞……

沿著湖邊小路信步前行,我們來到百花洲。這裡有仿古萬里長城。

這萬里長城是用磚塊搭建成的,簡直和真長城一模一樣,每隔一段距離有一個烽火臺,中間是長長的城牆。牆上有垛口、炮口,都是當年用來抵抗外族入侵的。

離開百花洲,我們來到石椅上歇息。石椅四周遍佈著大小不一的草坪。走在厚厚的草地上,彷彿是踏在軟綿綿的地毯上;草坪附近還點綴著不少的花壇。花壇裡有許多我叫不上名字的鮮花,紅的、白的、粉的、紫的、黃的……五彩繽紛,漂亮極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旅行就要結束了。我戀戀不捨地離開松山湖,踏上歸途。但我想:假如有時間,我一定還要再來松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