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實踐相關作文20篇

道德與實踐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6字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是啊,在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中,都遇到了這樣的“魚”。但你到底是,怎樣做的呢?你真的做到誠實了嗎?

我的人生旅途中,也遇到了相似的“魚”。那就是—金錢。那天,天空陰森森的,下著傾盆大雨。我來到小區對面的興盛買了一支筆。我掏給阿姨五元錢,她本來應該只找我2元5角的,但她找錢時不小心在後面夾了一張五元。當時我並不知道,當時周圍人用一種鄙視的眼神看著我,我感到非常奇怪,因為平時他們並不用這種眼神看著我。我回到家,從口袋裡拿出錢數了數。嗯,怎麼多了五元錢?我心想著。我立即明白了。但當我準備將錢送給阿姨時,我卻猶豫不決。到底是給她,還是不給他,思考片刻後,我果斷地將錢送給阿姨。

“阿姨,這是你剛才多找給我的五元錢。”“哦,什麼?哦,謝謝你哦!”聽到這番話,我心裡比喝了蜜還甜,周圍人也用讚賞的目光看著我。我心裡高興極了。

“金錢重要,但誠信更重要。”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道德問題,但實踐起來卻很難。在我的心中,金錢在最後,誠信、時間在第一。

學生與實踐 篇2

國三作文 ,1052字

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尤其在大國之間,正形成了一個無影無形的競技場。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說到底又何嘗不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呢?

作為國家棟梁與人才來源的我們,就更應該注重自己的素質和修養,這樣才能在以後為國家的建設提供力量。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不是靠筆和紙的複雜演算,更不是靠全國人民的書聲。試想一下,習慣了在老師的要求下做著一系列反覆程式的我們,將來能夠將國家建設好嗎?難道僅僅通過讀和寫來搞建設嗎?不動手,中國能夠富強起來嗎?這是很淺顯的道理。顯然,這是行不通的。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是前人的探索,前人的時代早已經過去,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走下去。不能只吸取前人的經驗,而忘了自身的探索。事實和真理通常是經過大膽的實踐而得出來的。所以我們要正確處理好讀書寫字與實踐的關係。只有將讀書寫字與實踐結合起來,讓“紙上得來”之物付之“躬行”,才能創造出符合當今時代特徵的價值。

但是在中國現在的時代背景下,實踐與創新似乎受到了許許多多地制約。在當代中國,就業形式的嚴峻性就是制約我們學生實踐和創新的重要因素。由就業而引發的一系列惡性迴圈也就不可避免。目前,絕大多數用人企業幾乎都是以學歷為主要依據來招聘員工,而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就使許多學生和家長認為“上學是唯一的出路”,學上好了就能坐辦公室,拿省力錢,所以無論家長還是學校都加強我們學生的學習力度,考學成為學生的唯一目的,而發展卻被人們淡忘,結果造成我們學生越來越苦。考上好大學後,大學生們全等著像坐辦公室這樣的好差事來找上自己,可每年過多的大學生使招聘企業越來越容不下,而從小沒有動手實踐經驗的大學生們既不能很好地為國家從事研究工作,也不願意屈膝於工廠企業,只有“坐以待斃”。所以從小重視自己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無論是國家或者是個人。

即使是在這種就業情形下,我們也必須多注重自己實踐能力的培養,才能夠在將來扭轉這種局面。我們要用自己的實踐,為中國探索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系,這樣才能及早地為國家解決潛藏的危機和隱患。實踐是改變中國的根本基礎,空想永遠也不能解決問題。

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必須把讀書與實踐結合起來,多多留心身邊的事物和自己細小的想法,並通過動手來將它變成現實,一定要善於驗證和探索。

總之,善於實踐的學生才是國家建設的棟樑,才具有改變社會現狀與適應社會的優勢。

把古今賢人的睿智與當今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我們一定會使中國堅固地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閱讀與實踐學習 篇3

高一作文 ,681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讀書才能豐富我的精神。書是一窪清泉,使人清爽舒服,書是一輪烈陽,使人熱情似火。

書是我們豐富自己的方法之一,但是也不能是一味的去看書,而是去閱讀和實踐你所瞭解的東西。什麼是閱讀?閱讀就是在對文字的真實感受之中體味書籍帶來的愉悅,帶你的熱血沸騰等感受。

古有名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要想知道一個事是真是假,都需要自己去實踐,自己去證實它的真假。耳聽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眼見有時候也是會欺騙自己的,所以說要豐富我們的精神的生活,不僅僅是靠閱讀就可以了,還要與實踐相結合,自己動手前去驗證它,這樣不僅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還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善於動手動腦,有利於我們以後的發展。

閱讀不能一味的只是看書,更重要的是追求閱讀的本質,囫圇吞棗,終究體現不出文字的奧祕,也不能只是去看有趣的故事或者是引人發笑的情節,更重要的是去體會作者的意圖,作者的感情是怎樣變化的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這都是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所要去了解的。閱讀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去學習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用了什麼樣的手法,什麼樣的理論,而我們就應該在閱讀的過程中去學習這些東西,也不可以照抄照搬,我們要有自己的想法,集百家之書,會聚一身,這才是實踐與學習。

你閱讀不能只追求數量,雖有古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如果一個人只知道讀書,讀完一本又一本,這樣難道不會變成書呆子嗎?要合理安排讀書的數量,選擇好書去讀,我們要做到好讀書,讀好書,才能算得上閱讀一味的追求數量而不注重質量是不可以。

想要更好的閱讀,就要學會實踐,只有自己動手做了,才會體會到讀書的樂趣。

道德與權利的碰撞 篇4

國一作文 ,747字

一個人,他在擁有道德的同時也擁有著權利。那麼,面臨選擇時,他又該何去何從呢?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坐公交車去姑姑家玩。暑假剛開始,車上的人是真多啊!我們被人流擠到了車的最前面。隨著車晃晃悠悠的停下一位六十來歲的老奶奶從前門上了車。她東倒西歪地抓著把手,很明顯,老奶奶已經快站不住了。讓過了座的售票員近乎大吼地喊:“有人給老人讓座嗎?尊老愛幼,大家幫幫忙吧!”然而沒有一個人迴應。這時,坐在老奶奶旁邊的年輕人被人們定位為“讓座目標”。幾乎所有人都在逼年輕人讓座,還時不時湧出一些罵聲。年輕人實在忍不住了:“我工作累了一天,剛才還有些暈車,怎麼讓座啊?我沒買票嗎?憑什麼非得讓我讓座,你們呢?”大家沉默了。我疑惑得看著媽媽,媽媽小聲對我說:“每個人都不願意把自己的權利讓給別人,當然在少數人身上,他們的道德高過了自利。但人性本就如此,無需疑惑。”

最後,一位二十多歲的姐姐站了起來,為老奶奶讓了座。每個人的臉上都多了份羞愧。

到了姑姑家,我認真思考了一下,這個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何在。首先,大家逼年輕人讓座,這與道德綁架無異,肯定是不對的;其次,大家以逼年輕人讓座為幌子,來掩蓋自己不想讓座的心理,這是自私自利的表現,雖不對但也無可厚非。年輕人上了一天班,很累還暈車,不讓座並沒有錯。況且他買了票,有擁有座位的權利。但站在道德角度來看,年輕人的確應該尊老,不讓座倒顯得有些冷漠無情。面對道德和權利,年輕人選擇了維權,而大家則認為年輕人應該選擇道德。在我看來,大家和年輕人都有錯,也都沒有錯,無非是站在道德與權利兩個方面。但我認為,在權利可有可無的情況下,道德應放在首位。

我希望,當我們面臨是維護權利還是堅守道德的選擇時,我們能更傾向於後者,因為社會需要大愛,作為中國公民的我們也有責任為社會做貢獻!

道德與修養 篇5

道德與修養作文400 ,406字

古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充分展現了道德與修養的魅力。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良好的道德觀念能是人的素質在無形中得到昇華,讚譽不斷,卻不失大體。修養是正確地看待生活,不大喜大悲,不追名逐利,善待他人。

古時候,有一個人,她的母親人很好,經常照顧那些來考狀元的人,因為歲數大了,需要照顧的人還很多,母親越來越力不從心,最後身患重病,那人聽母親說想喝竹筍湯,便去為母親找竹筍了,這人走了很遠也沒找到竹筍,原來這個時節是沒有竹筍的。因為連母親的心願也完成不了,他哭了,在他流下淚滴的地方,竟長出了竹筍,他欣喜若狂,拿著竹筍跑回家給母親做湯,母親喝了湯後,病竟然好了很多。這就是《冬出竹筍》的故事。這就是孝道。

道;人必有忠孝之心,若無,則人不如,所以說有孝必有德;孝乃人之忠,若不孝,必不忠。

我以前經常不聽媽媽的話,我感到羞愧,以後一定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有孝心的人,做一箇中華好兒郎。

道德與我同行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3字

“德”,這是亙古不變的美好品質。一個有道德的人,會得到所有人的愛戴和尊重。

道德其實很簡單,不過就是是非對錯的問題。我想,如果我問任何人隨地吐痰是不是正確的,大家都會說這是不對的。沒錯,這就是道德。可是,總有些人,他們明明知道隨地吐痰是不道德的,為什麼還要那樣做?

所以說,道德實踐確實很難,假設你在無人的路邊拾到一百元,你是會選擇找到失主,還是偷偷塞進自己的口袋?我想,在這種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許多人都會選擇後者吧!所以,想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就必須在邪念產生的那一剎那,把它扼殺掉。

古人云: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這句話強調了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道德之本。大家一定都聽說過《狼來了》的故事吧!文中的放羊男孩因為屢次三番欺騙了村民,失去了大家對他的信任,最後導致狼把自己的羊吃掉。這個結果完全是他自己咎由自取。但是,我們也應該從這個故事中有所啟發,明白誠信在生活中到底有多重要:一個無信、無德的人將不被任何人尊重。

說道這裡,我突然想到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這也是一種尊重別人的體現,尊重也是一種美好品質。你不尊重別人,還希望別人來尊重你,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樣,如果你用真心對待別人,別人同樣會給予你真心。

大道理人人都會說,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呢?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把道德掛在嘴邊,而是用你的行動去證明。讓我們與道德同行!

道德與利益的關係 篇7

國三作文 ,822字

什麼是道德?道德與利益的關係又是什麼呢?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是唯一的,因為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

道德與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一的。有些國家便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去日本的法律規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必須按失物價值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支付報酬。如果不支付,失主將無法取回失物。拾物者既可以不接受酬金,也可以選擇接受。接收後任何人不能說他貪心,就如孔子所說的一般:只要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人或是平常時期隨手幫了別人一把,無論怎樣的獎賞都可以收下,這樣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去幫助他人。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支付或接受一點點的酬金又算得了什麼呢?並且這個規定還能平衡道德與利益的關係。使得幫助別人的人心裡能夠更加開心,也能帶動周圍的人去幫助他人。讓人們學會先義後利,學會感恩,學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在2003年“非典”期間,板藍根一下子成為了搶手藥,供不應求。不少企業為了眼前的利益,不顧仁義,將價格不停地提高,由每盒2。8元上漲到6。5元至12元之間,有點小城鎮的小藥店,甚至將藥賣到了30元一包。面對這種情況,石家莊神威藥業、華藥集團等公司毫不猶豫的選擇降價,並千方百計的擴大生產規模,平穩市場上的藥價。作為商業性質的企業,他們固然看重利益,但從長遠看,放棄眼前的小利益而選擇大義,更能贏得長久的信譽與更多的利益。果然,“非典”過去後,這些公司的銷售業績一片大好。

在當今社會中,一個人做了好事,但他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只是獲得了周圍人的幾聲不痛不癢的稱讚,誇他道德高尚什麼的。那麼久而久之,便很少有人會去無償的做好事,因為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都覺得物質更實在,連幾個硬幣都比道德值錢。社會是殘酷的、現實的。需要利益與道德的平衡,才會有更多的人能喚醒自己心中良知與道德。

所以,在我看來,道德不能少,利益也不能少。只有既有義又有利,這樣才能讓社會更好地發展下去,讓更多的人在做好事的同時,過得更多的動力。

我的暑假德育實踐活動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5字

週六早晨,我很榮幸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暑期德育實踐活動。我們各個班的同學從校門口出發,步行來到湖頭文化大禮堂參觀。大禮堂的裡的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他們小時候的生活用品。感覺那些生活用品都很環保,實用。

比如鹽罐是由陶瓷燒製而成,分上下兩層,罐內中間有幾個小孔,化掉的鹽水可以漏下去,確保上面的鹽不會很快化掉。漏到下面一層的鹽水,也可以拿來重複利用,製作鹽水豆腐。當時的鹽非常稀缺,這樣就不浪費每一顆鹽!

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小孩子小時候用的站桶,和我們現在的學步車有相同的功能!小孩子可以站在裡面的隔板上,或者拿個小板凳坐在隔板上,特別是冬天,寒冷的時候,隔板下面可以放一個大火盆,那小孩子就可以取暖,大人幹活的時候,小孩子也不會凍著了!

我們利用自由活動時間仔細看了各種各樣琳琅滿目的生活用品,我們現實生活中已經很少看見了。我們覺得很新奇,很感謝學校組織這次活動,讓我們見到平時生活中看不見的東西,增長我們的見識!

雙堂雙進暑期德育實踐活動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4字

8月19日,天氣十分炎熱,我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學校,參加《雙堂雙進暑期德育實線活動》。

8點鐘,我們在學校大廳裡集合,排著整齊的隊伍出發了,地點在湖頭村文化大禮堂,我們快步走向樓梯,進了善美講堂,活動開始了。

張伯伯說:“湖頭村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接著,他拿起讓同學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工具,有鹽罐、飯蒸、飯籃、站桶、扁擔、籮筐、扁柱、魚簍、魚筐等,給大家介紹了農耕文化,讓我們懂得了農耕工具原有的歷史,也讓我們看到了前一輩人的聰明和智慧,我們這一代一出生就使用手機,電腦等各種科技產品,農村也都實現現代化了,耕田不用牛,抓魚不用簍年代的孩子,無一人不感到新鮮。

接下去我們參觀了文化禮堂內的民俗文化館和書畫創造室,我看到了民俗文化館裡的古老的風車,立著的燈籠,還有以前的報紙已發黃,等等。書畫創造室內有美麗的梅花畫,還有一幅幅漂亮的毛筆字,桌子上放著許多書法用品。快樂的時光總是過的那麼快,一轉眼活動就結束了,大家到了文化廣場拍了集體照。

今天的課真是一堂特殊的課,讓我學到了很多,懂得了不少。這真是難忘的一天。

雙堂雙進德育實踐活動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6字

今天,學校裡組織了一個活動,那就是暑期德育實踐活動。

我早早起來,吃過早飯,媽媽把我送到學校。老師叫我們把上一次活動展板上的畫取下來,交給他。然後,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就向文化禮堂出發了。

到了文化禮堂,老師就帶領著我們進入會議室。頓時,映入眼簾的是好多記者,他們拿著相機不停地拍攝。在講堂的上方,掛了一條長長的橫幅,上面寫著“乾西小學與湖頭文化大禮堂德育共建授牌儀式”。橫幅下方的講臺上,貼著“善美講堂”四個大字。右牆上還貼著一些牌子,有:金華市青春中學、研學基地、實踐基地。我找好位置以後,我就坐下來,老師開始給我們講課。老師給我們講了農耕文化,主要是一些農民用的東西,比如:蒸桶、扁擔、鹽罐等。老師講完後就叫我們去參觀更多的東西。

我走進第一個房間,哇!我看見了牆上都貼滿了一幅幅畫與字畫,非常的漂亮,使我一飽眼福。一會兒,一位老師在那裡用毛筆寫著一首詩,這就是書發房,我在裡面看見了好多用毛筆寫的字,各有所姿,剛勁有力。我心想:要是我的字有這麼漂亮,那該多好啊!

接下來,我來到了農業用品房。這裡面有非常多的農業用品。比如:獨輪車、緯車、手刨、槽刨、邊刨、平刨、方鬥、馬燈、手爐等。

再後來,我來到了一個圖書室,裡面有非常多的歷史圖書,使我琳琅滿目,比如:《毛主席》、《曹操》、《窮人缺的是什麼》、《西遊記》等。

最後我來到一個房間,裡面有很多的玻璃櫃。在這些玻璃櫃裡呈現的是許許多多的歷史記錄和書信,如:《湖頭軍隊的糧食記錄冊》、《給毛主席的建議書》等。

我們參觀完以後,再次到老師那裡集合,我們所有人都到齊了,就到樓下拍了幾張集體照,這次的活動就結束了。我們都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參加這次活動,我非常的開心,同時也學到了很多關於文化的知識。原來文化知識這麼豐富啊!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學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