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古橋相關作文20篇

雙龍古橋 篇1

高一作文 ,1052字

屹立在風雨中的雞足山,像是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臥看著練登村的百年曆史。練登村地處深山,四面環水,在水一方,亦是路居古橋。

路居村三面環水,在村子中,亦有百年前所修築的水道。整個村子裡的通道,也全是由河底洗滌了千年的鵝卵石鑲鋪而成的。村子裡共有七座大橋,十餘座小橋,如今現存的石拱橋還有五座。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雙龍橋。

雙龍橋是由兩座石拱橋連線而成的,一座是橫跨師裡河水系的大石拱橋,另一座則是屹立在路居水系的小石拱橋。因為地處兩股水系的匯流處,因此,得名叫雙龍橋。

小石拱橋早在八年前就已經淹沒在洪水中了,現存的只有那座橫跨師裡河水系的大石拱橋了。路居村的居民,大抵對雙龍橋有著很深的情感,雙龍橋建於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記得小時候,外公常常帶我到雙龍橋上乘涼,雙龍橋左邊的橋頭,有一座石碾,那時,路居村還沒有通電,吃的米都是從這兒碾出來的。每次,外公揹著稻穀來到這裡碾米,都帶上我。外公把稻穗往水碾裡一倒,再開了水閘,便把我帶到雙龍橋上,坐在一角,深深的吸一斗旱菸,再把我抱在懷中。

那時的雙龍橋還是一座兩邊由籬笆牆圍住的石拱橋,因為疏於打理,在籬笆牆的瓦菲里長出了幾株蘆草,像是南極仙翁的鶴髮童顏一般。在右邊的牆縫裡,幾株荊棘硬是探出了頭來,把籬笆牆裝飾得更具格調。幾株狗尾巴草、夜來香,牽牛花和蘭草叢牆角的石縫裡長了出來,時時散發著自然的芳香,遠比那些法國香水來的清純。

走到橋頭,一棵梅樹從石橋下盤旋上來,推倒了右邊的部分籬牆,取代了曾經牆頂的瓦簷。顯然,一棵梅樹是遮不住雙龍十餘米長的橋身的,於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地在橋的另一邊加了一棵百年銀杉,這棵參天大樹拔地而起,用它茂盛的枝幹為雙龍擋住了歲月的風雪。

走出雙龍橋,橋底便是綠藤織成的網床。起初,那些綠藤從橋底的石縫裡鑽出來的時候,村子裡的人擔心藤樹生長會破壞橋身,於是幾次動手砍去了綠藤。但那綠藤像是喜歡上了古橋,每次被砍,幾日後便又長了出來,越長越茁壯,村民們沒了辦法,只好放任它生長。後來一場大雨席捲而來,洪水暴漲,幾座大橋被洪水淹沒了,而雙龍橋憑藉著網狀的綠藤,得以儲存了下來。

在朦朧的夜色中,古橋顯得格外的莊重,偶爾有些懷舊的青年,會來到古橋下約會,在橋頭的銀杉樹下,立下亙古的誓言。或有些老者,來到古橋下,生一把明火,再深深地吸一口旱菸,回憶著逝去的似水年華。

在這裡,便是純樸,便是輕鬆和自由。百年的歷史讓古橋更顯滄桑,更顯莊重。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石橋上,薄薄的水霧籠罩了整個路居,在水一方,亦是水月古橋。

家鄉的古橋 篇2

寫景作文 ,599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對這句話我深有感悟。

我的家鄉雖然不大,但卻有著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那座靜靜屹立在河岸的古橋—狀元橋,便是我最愛的家鄉的靚麗風景線!

遠望古橋,只見一片鬆杉蔥鬱,就像一個枝繁葉茂的綠色精靈世界。時不時地會有一些大雁啊、鳥雀兒停在一棵大樹上啼囀,那聲音猶如天上的靈泉,清脆極了!

悠悠漫步在古橋之上,向下俯視,映入眼簾的清澈見底的河水會讓你歎為觀止。這條小河就如一塊兒綠瑩瑩的珍貴的翡翠鑲嵌在大地,靜靜地躺著,默默地聆聽著成群的人們對它的由衷讚美。清風拂過,清河柔柔的碧波隨風盪漾,一圈圈漣漪像一條條有規律地跳動著的波浪線,別有一番情趣!

狀元橋,這座古橋最有意思的便是它身上神奇有趣的刻畫了!每在橋上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幅“畫卷”在你的面前徐徐展開:一隻水中蛟龍活靈活現;“雙龍戲珠”彷彿眼中噴火;“猴子撈月”更是栩栩如生……不少人們都會在這些絕妙的刻畫前駐足痴望。

狀元橋,顧名思義,這老橋還有一個很勵志的故事呢!很多年前,這座小城鎮有著一個十分勤奮刻苦的青年學子,他有著真摯的愛國情懷,刻苦學習只為報效生養他的祖國。無數個廢寢忘食的日夜他就在我們腳下的這座古橋上孜孜不倦地學習。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他考上了狀元,實現了自己的偉大理想!狀元橋因此得名!

啊,家鄉的古橋,你有著美麗的景緻、動人的故事、默默無聞的品格,我怎麼能不讚頌你呢?

雲龍的橋 篇3

高一作文 ,1051字

雲龍的橋可謂是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數目就更不用說了,一個縣有上百座橋。橋之所以多是因為雲龍的地理環境造成的。雲龍是一個山高,河多的縣,雲龍人為了生存只能遇水就架橋,因此說雲龍人的生活是離不開橋的。

在雲龍的橋中最具特色的是藤橋。藤橋是用山上那纏來纏去的藤蔓編織成的。在雲龍人眼裡那是仙藤,因為它雖然很細卻可以承受很重的壓力,而且藤橋三到五年才換一次。藤橋的編制也很簡單,像織漁網般的穿過來穿過去,織好後將它開啟,用最粗的幾根藤吊起來,在中間鋪幾塊木板這樣一座藤橋就呈現在眼前,而且很安全。兩邊都圍得很高,許多人都愛到藤橋上玩。藤橋不但給雲龍人的交通運輸帶來方便,而且也留給了雲龍人一段美好的回憶。每當遇到有霧的天氣我們總愛到藤橋上,去看霧聚霧散。此時走在藤橋上,腳下是霧氣,使你看不到腳下的流水,置身於這一片茫茫大霧之中好像走進了蓬萊仙境。如果此時一陣涼風吹來,站在蕩起的藤橋上,你除了有點膽顫之外更多的是一種愜意。

雲龍除了藤橋之外還有一種鏈子橋。鏈子橋駕於雲龍縣城外的?a江河上。當你站在鏈子上時你就會有“大渡橋橫鐵鎖寒”的感覺,看見橋下的?a江水奔騰不息,你就會緊張起來。鏈子橋是有鐵環扣在一起形成鐵鏈,整座橋由六七條鐵鏈拴在一起再鋪上牢固的木板所架成。當站在橋面上時橋晃盪起伏,如果膽小者一聽橋下嘩嘩的流水聲,又加上橋的晃動,其真的很難邁腳,特別是第一次去這種橋上的人,更是如此。

鏈子橋的地理環境不同於其他的橋,每次進出縣城都要經過鏈子橋,因此雲龍人把它當做雲龍的“祖母橋”,她保佑著雲龍子民的平安。雲龍人對她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無論是誰提起鏈子橋都會很自豪。

在雲龍還有一座是“小鐵橋”,“小鐵橋”建於滇西抗戰時期,那是日本人留在中國的一件鑑證中國偉大抗戰的文物。小鐵橋架在?a江上,兩側都是高山,有利於應對敵軍的進攻和包圍,那時因中國軍隊的力量不強,抵擋不了所有的敵軍,所以中國軍隊決定埋伏在小鐵橋附近把敵軍引到這兒。中國軍隊過河之後就毀了原來的橋,等到敵軍到之後,見不能過河就在那裡修建了一座橋,就是如今的小鐵橋,敵軍過河之後,中國軍隊從山坡上衝下來消滅了所有的敵軍,取得了勝利。小鐵橋經過無數的風吹雨打,但是對雲龍的交通運輸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全中國偉大抗日戰爭的目睹者,提醒著所有人永遠不能忘記這場戰爭。

雲龍橋的種類還有:拱橋、吊橋、石板橋、獨木橋、合房橋……如果你走近雲龍一定會愛上那裡的橋,橋是雲龍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也是雲龍獨具特色的文化,其實橋正是雲龍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神奇的雙龍洞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3字

酷暑,我來到了金華雙龍洞,這是一個神奇的洞穴。

剛到外洞,就遠遠地望到兩條龍高高昂首在洞口。洞口是半圓形的,進入外洞,旁邊的石頭上像是站著一隻只奇形怪狀的動物,而洞壁上有許多突兀不平的窟窿。通過洞頂的燈光,可以看見淺淺的水通往裡邊,而從水底到上面的岩石,也只有五六十釐米那樣高,有幾條小船是通向洞內的。我躺在小船上,船動了,睜開眼睛,好像一抬頭準會撞到岩石上去。

到了內洞,感覺十分涼爽,就像在秋天裡似的。巖壁上盤旋著一青一黃兩條龍,它們是由幾種不同的石頭組成的。洞頂上不時有水滴下來,這水竟是冰冷冰冷的。這裡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而這些石頭,各自有不同的傳說—這是一雙將軍的腳,將軍為了撐起這座山,雙腳踩進了雙龍洞。這雙腳的邊上,還有一隻酒杯伴隨著將軍。

往前走,有一個個腦袋似的石頭,這些被稱為羅漢堂。

在前方的石壁上,有各種各樣的“石頭食物”是誰的呢?傳說有一個龍王,將食物藏在這裡,有龍蝦,鮑魚等等。“石頭食物”的旁邊,我發現一隻青蛙,這又有什麼傳說呢?原來,這隻青蛙旁邊還有一株仙草,這隻青蛙本想偷走這珠仙草,結果被一個“老仙”發現,被罰一直在這看守這株仙草,就這樣一直守到現在。

看完這些,我們沿著一條靠著石壁的路,走過一個又一個的臺階,來到了一個瀑布前,這瀑布被稱為“母子瀑”。瀑布從山上傾瀉而下,盛滿在下面的小譚子裡。

接著我們繼續往上走,突然間,一股涼爽的水氣撲面而來。原來,已經到了我國的第一洞瀑“冰壺瀑”這瀑布就像個水壺,水就像從天上往下倒在了這個壺中……

唉,就要回去了!如果還有機會,我一定會再來享受享受這神奇的雙龍洞,思考思考其神奇的大自然奧祕。

雙龍洞奇石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335字

去年,我和爸爸媽媽去了金華著名的雙龍洞,它是金華最受歡迎的山洞。

到了洞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頭像龍頭一樣的鐘乳石,真是栩栩如生,我想:這應該就是雙龍洞名字的由來吧!

進入洞內,首先看到的是一堵長7米,寬5米的巨大石牆。進入內洞,就能看到許多石筍和鐘乳石,這些鐘乳石和石筍形狀多樣,在彩色的燈光下顯得五彩繽紛,變化多端!我感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再往裡,還沒看到瀑布,就已經聽到瀑布的聲音了。瀑布長20米,水從一個猶如大壺嘴的洞口中流出,兩條瀑布傾瀉而下,頗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那瀑布真猛,聲若巨雷轟鳴,其勢壯觀無比,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住了!真是太壯觀了!

雙龍洞千奇百怪的奇石,冰壺洞雄偉的瀑布,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我喜歡金華的雙龍洞!

遊雙龍洞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1字

假日裡,我們一家開車去金華雙龍洞遊玩。

一個多小時後,我們來到景區,爸爸到售票處買了票,就準備去有名的雙龍洞。沿著石階上去,一路上看到了歡快的小朋友在溪裡玩耍。溪水清澈見底,歡快地流著,像為遊客彈奏歡快的樂曲。我也到溪裡玩了一會兒,我們繼續向前走。

我們大約走了十五分鐘,來到雙龍洞門口。洞內寬敞、涼爽,彷彿是一箇中央大空調房。想要看裡面的奇異景色,必須做小船,這次坐船方式很特殊,不能坐著,只能躺著。船來了,我們上了船,大家手腳放平,平躺在船上,小船慢慢開動了。我感覺石壁向我壓來,嚇得我魂飛魄散,似乎隨時可能跟石壁“接吻。”我還沒反應過來,我們便到了洞內。洞內的景真美呀!形態各異的石鐘乳隨處可見。有的像“金箍棒”、有的像奶牛、還有的像巧克力球……最形象的數“天狗望月”,在頂端有一個彎彎的月牙,一隻狗一動不動,真是有趣極了!我們不知不覺地走到了“冰壺洞”。只聽見“嘩嘩”的聲音,我們循聲望去,看見了一瀉而下的瀑布。那瀑布衝擊得轟然巨響,猶如萬馬奔騰,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啊!”

離開“冰壺洞,只走了一會兒,就出了內洞。隨後,我們又參觀了“二仙洞”、“仙瀑洞”。各個洞的景色各不相同。我覺得大自然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雕塑家。

遊雙龍洞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519字

在某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們班級組織春遊去北山的雙龍洞。

我們乘著大巴車沿著公路盤曲而上,路邊的風景異常優美,許多樹木高大參天,遠遠望去像一把巨大的傘,樹下的花朵更是爭奇鬥豔,真是“車行北山中,人在畫中游”在車上大家說說笑笑,樂得大家不亦樂乎。

入山大約五公路就來到了雙龍洞口。剛下車映入眼簾的是“雙龍洞”三個雄偉大字。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鬱,顯得非常有氣魄。

我們興奮地走進去,像橋洞似的洞口,觀望四周,都是堅硬的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那裡聚集一千或八百個人開會,一定不會覺得擁擠。一湧清泉向洞裡的右邊往外流,非常清澈,這就是外洞。

我們順著人流走到小船面前,發現一個孔隙。這個孔隙只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它是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並排仰臥剛合適,再也沒有辦法容第三個人。就是這樣小的小船,我躺在船上,管理員按動開關把我拉到內洞,在內洞非常的涼爽。在霓虹燈的照耀下,石壁變成了像五彩石一般美麗,導遊向我們逐一指點各種奇形怪狀的岩石,比如倒掛蝙蝠、黃龍吐水、天馬行空和龜蛇共生等四十幾種景觀,裡面的景物讓我大開眼界,流連忘返。

雙龍洞真不愧是5A級國家風景區,出奇的景色吸引了全世界的遊客,我介紹你們來旅遊呀,同學們可別錯過了咯!

家鄉的古橋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3字

有一首歌,耳畔縈繞;有一碗麵,餘香繞齒;有一座橋,千古流傳……

我從小喜愛吃麵條,屬於吃麵條有“癮”的那一類,而家裡煮的麵條和藍溪橋面館裡的麵條比起來那簡直是有天壤之別。

我經常會纏著爸爸帶我去藍溪橋面館吃麵條,那兒的麵條對我來說實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味。麵館據說是老招牌了,遠近聞名,很多人遠遠趕來只為吃這兒的一碗麵。

這麵館就建在一座古橋橋頭,古橋建於宋朝,橋頭由二十四道石階砌成,整座橋用巨石砌成,橋面均由碩大的石板鋪墊,橋身有三個石拱,橫跨河面,石拱以青石為主,嚴絲合縫,橋的中拱上嵌著一扇形石塊,上面有“藍溪橋”三字,古橋有分水墩,是由一塊塊三角形的花崗岩石塊壘砌而成,分水墩小巧玲瓏,但顯得很精緻,與大橋相比可說恰到好處,橋欄外側雕刻著一條栩栩如生的巨大蜈蚣。站在橋上,河中兩口古井映入眼簾,一口在南岸靠近河中,一口在北岸邊上,兩口井的井水清澈見底。兩岸密密麻麻的人家,小河輕輕流淌,如詩如畫,讓人陶醉。

古橋有一個傳說,這橋原本名為“藍七橋”,以前河裡有凶殘的水怪,每逢河水上漲便興風作浪,殘害兩岸百姓,一位名叫“藍七”的少年立誓要除掉此怪,於是遍尋名師,學成一身高強本領歸來,下河與水怪鬥了多日,卻還是勝不了水怪,受了很重了的傷,有神仙被藍七感動,給他送來了一碗麵,藍七吃了之後,傷馬上就好了,力氣大增,但不幸的是藍七最後與水怪同歸於盡了,藍七的身體變化成了橋,而那兩口井便是他的眼睛,從此藍七就這樣世世代代的守護著兩岸的面姓。百姓們就稱這橋為“藍七橋”。

古老的石橋,美麗的傳說,美味的麵條,都將成為我心中的最愛,讓我回味無窮。

遊雙龍洞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1字

我去過很多地方:黃山、尖峰山、蘭溪地下長河、四零一洞天……但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還是金華的雙龍洞。

那天我們坐著車來到了雙龍洞,一進洞口一股涼氣撲面而來,好像進入了空調房,地和洞頂跟五層樓那麼高,我們排著隊準備進洞。

終於到了,我又高興又害怕,高興的是可以觀賞雙龍洞了,害怕的是在坐船時鼻尖跟岩石摩擦到,還好!我安全地進到了洞內。

洞內,一盞盞五彩燈光照耀在岩石上五彩斑斕美麗極了!

首先,我看見的是兩條龍,原來這就是雙龍洞得名的由來。接著我又看到了一位老壽星和一棵仙桃樹,好像老壽星望著仙桃乞求長生不老,更有意思的是青蛙盜仙藥,一隻青蛙伸長脖子想偷吃仙桃變成王子……又走了一段路,只見一塊塊鐘乳石掛在洞底上,好像一隻只蝙蝠,這些鐘乳石有大有小,有粗有細,聽說鐘乳石要十年才長一毫米,這麼大塊還是第一次見。

再走了一會兒,只聽見“嘩嘩譁”越往前走就越響,我們又到了一個洞間,一道瀑布沉現在我的眼前,瀑布如箭般掛下來,好似“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還看到了“仙人帳”“將軍靴”“北京烤鴨”“金華火腿”真是美不勝收啊!

在我還在回憶那景色時,才發現我已經出洞了雙龍洞才我感覺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家鄉的古橋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52字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城鎮,地方不大,但橋多,有新橋,有老橋,大大小小的橋不下二十來座,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橋城。

在這其中有一座橋,是我至今見過最古老的橋,建於宋朝,可以說得上是歷史悠久了。

這橋很有特點,因為南岸低於北岸許多,所以橋的南端有二十四階石級通向橋面,橋面和北岸平接。

整座橋用巨石砌成,橋面均由碩大的石板鋪墊,橋身有三個橋洞,這三個橋洞不但減輕了橋的重量,讓橋更加堅固,還能讓河水從橋洞快速通過,橋洞以青石為主,嚴絲合縫,橋的中拱上嵌著一扇形石塊,上面有“藍溪橋”三字,橋欄外側雕刻著一條栩栩如生的巨大蜈蚣,如果仔細往下看的話,就會發現橋墩很特別,那是分水墩,能最大限度的減輕水流對橋的衝擊,從這些設計可以看出當初橋的設計者的聰明才智絕對是不一般。

站在橋上,河中兩口古井映入眼簾,一口在南岸靠近河中央,一口在北岸邊上,井中的水清澈見底,女人們在井邊洗衣服,小孩在旁玩水嬉鬧,更有老人在僻靜處垂釣,兩岸密密麻麻的人家,小河輕輕流淌,如詩如畫,讓人陶醉。

還有一個關於橋的傳說,這橋原本名為“藍七橋”。以前河裡有一條凶殘的龍,每逢河水上漲就出來興風作浪,殘害兩岸百姓,一位名叫“藍七”的少年決心要殺掉惡龍,為百姓除害,於是遍尋名師,學成一身高強本領,下河與惡龍鬥了多日,最後不幸與惡龍同歸於盡,藍七死後身體變成一座橋,那兩口井便是他的眼睛,從此藍七就這樣世世代代的守護著兩岸的百姓,百姓們得以安居樂業。為紀念藍七,百姓們就稱這橋為“藍七橋”。

古老的石橋歷經風雨仍舊堅強屹立,美麗的傳說依然代代相傳。

遊金華雙龍洞 篇1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2字

雙龍洞是金華的名勝古蹟,它位於北山的山腰上。週末,媽媽和我去遊覽了雙龍洞,從金華市區出發開車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洞口。

雙龍洞洞口是一個很大的洞,可以容納幾百人,洞口頂上盤旋著兩條龍,果然是名副其實的雙龍洞。我們走了進去,發現裡面有個很矮的小洞口,洞口下面是條小河,需要躺著坐船才能進去。我躺下去,船往裡面行進,頭頂上的石頭幾乎可以碰到我的鼻子,感覺壓得我透不過氣來。可惜遊船的時間很太短了,一分鐘都不到,我好想再坐一會兒!

到了洞裡面,我發現裡面有很多奇形怪狀、造型各異的鐘乳石,有龍、有海龜、有佛手、還有神仙……有的石頭還金光閃閃的,導遊說這些石頭還會不斷地生長呢!

一直往深處走,遠遠就聽見了震耳欲聾的響聲,走過去一看,裡面還有一個更大的洞,叫冰壺洞,發出響聲的就是洞裡面的大瀑布。瀑布高二、三十米,水流從洞頂傾瀉而下,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們沿著瀑布一直往上爬幾十米,就出了洞口。

最後,我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雙龍洞。雙龍洞裡彷彿是另一個神奇的地下王國,神祕又新奇,下次我還要再來,仔細探尋洞裡的奧祕。

遊雙龍洞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90字

今天,我終於如願以償,隨著媽媽、外婆來到了金華雙龍洞。

一到洞口。只見兩側掛著鐘乳石,像是龍頭,我想:這就是“雙龍洞”名字的由來吧。要到洞裡去必須排對,你知道為什麼要排隊嗎?哈哈,告訴你吧!進入洞內必須仰臥在小船上,於是我和媽媽外婆一起躺在小船上,小船慢慢地駛向洞內。

到了洞內我迫不及待得下了船,這裡各種各樣的石頭,在五顏六色胡燈光照射下顯得更加美麗。忽然,導遊指著我頭上的石頭說:“外面既然有了龍頭,那裡面就有龍身啦!”可不彷彿有一條龍蜿蜒盤踞在洞頂呢!導遊又指著另一塊石頭鼠:“那是仙人帷帳。”還有一些特別字牌上寫的,如:“龜蛇大戰”、“仙人指路”、“青蛙盜仙草”、“倒掛蝙蝠”……雙龍洞的石頭真是千奇百怪。

我順著一條彎彎的小路往洞裡走,沒等我們走到就已經聽到瀑布聲了,這裡共有兩大瀑布,一個叫“母子瀑”,另一個叫“冰壺瀑”。

雙龍洞的奇石,冰壺洞的瀑布,真讓我流連忘返。

遊雙龍洞 篇13

國小二年級作文 ,330字

今天,我們一家去雙龍洞遊玩。

我們開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蜿蜒而上。一到洞口,只見兩側分別懸掛著形似龍頭的鐘乳石,我想這可能就是“雙龍洞”名字的由來吧!

等媽媽買好票回來時,洞口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我們等了好久,才輪到我們上船。人要進到洞裡,必須仰臥在小船上才能進去。於是我們一家躺在一條小船上。船慢慢開了,我感覺上方的石頭朝我擠過來,我一動也不敢動,生怕撞破了頭,擦破了鼻子。小船一靠岸,我就迫不及待地上了岸。這時一股涼風迎面撲來,真涼爽啊!

眼前各種各樣的石頭在彩燈的照映下顯得非常美麗,就像到了仙境。我們參觀了一個又一個場景,有“青蛙盜仙草”、“仙人帳”、“烏龜探海”……一塊塊石頭活靈活現,讓我們大飽眼福。

雙龍洞真涼爽,真美啊!有機會我還要來這裡玩。

雙龍洞遊記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4字

週末,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姐姐一起去雙龍洞遊玩。

我們從山腳往上走,路邊的景色非常的美,一棵棵大樹沿著盤山公路站立著,形成了一片片的小樹林。溪水在山石之間緩緩的流淌,成群結隊的鳥兒在藍藍的天空盤旋著。車一輛接一輛的往上走,都是去雙龍洞遊玩的人。

到了雙龍洞口,我們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人。雙龍洞門口很涼爽,地上有些滑,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有可能會摔倒喲!我們在雙龍洞門口休息了片刻之後,乘船進了雙龍洞。這個乘船的方式跟我們平時是不一樣的,工作人員讓我們躺在船底,躺好之後,一個叔叔按動了機器上的按鈕,船上連線的一根繩索就緩緩地拉動小船,在往洞里拉的時候,我們會經過一塊大的石頭,大石頭很低,好像就壓在我們的胸口,都快碰到鼻尖了。坐船進來之後,我發現這是一個很大的山洞,突然感到有些冷了。路邊上有很多彩色的燈照著我們走的路,洞裡,我們還能看到小溪裡有成群結隊的小魚在水裡遊著,這洞裡這麼冷,難道小魚不冷嗎?

我們繼續往前走,聽到嘩啦啦的聲音,一轉彎,就看見了一條很大的瀑布。瀑布的水從高處倒下來,非常地壯觀,再往下,又形成了一個小瀑布,我們叫它母子瀑。這個洞裡有中國洞內最大的瀑布—冰壺洞再繼續往上走,爬過一層層的臺階,我們漸漸感到有一些熱了。抬頭一看,原來,洞口就在眼前。

今天我們在雙龍洞玩的可真開心啊!

家鄉的古橋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4字

有人喜愛故鄉高大挺拔的山,有人留戀故鄉輕盈流暢的水,有人讚揚家鄉默默無聞的小草,而我呢,卻鍾情於家鄉橫街大雷那樸實古老的石橋—古洞橋。

古洞橋是一座拱式單孔石橋,橋面約4米寬,橋長約20米左右,橋面極薄,兩側又未設柱欄,橫跨在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上,猶如一道彩虹,看上去又精緻又雄偉。也不知道石橋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只聽外公說在他小時候就有這座橋了,大概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吧!

古洞橋是各村人們互相溝通的橋樑,每天橋面上自行車、三輪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它目睹著故鄉的變遷,目睹這一幕幕歡聲笑語、喜怒哀樂。

在我眼裡,小石橋真美啊。春天,陽光普照,小鳥停靠在橋面上,唧唧喳喳的叫著,小橋四周的田野上長出了嫩嫩的小草,各種美麗的野花也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古洞橋在鮮花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閒情逸致。

夏天,晚飯後,人們搬著小凳子、小椅子三三兩兩地來到橋邊大樹下納涼、聊天。我們小朋友在橋下玩捉迷藏、嬉戲。這時石橋像白天一樣熱鬧。

夏去秋來,秋風伯伯放開嗓子,唱起了動聽的秋歌。樹木似乎聽到了秋風伯伯的呼喚,脫掉綠衣裳,換上了黃衣裳,樹上的葉子紛紛地落到橋面上,鋪成了一條金黃的被子。站在高山上遠眺,整座橋黃燦燦的,煞是好看。

冬天,下起了鵝毛大雪,石橋上蓋著厚厚的白被子,暖暖地沉睡著。這裡卻變成了小朋友的遊樂天地。他們穿著棉襖,戴著手套在橋上玩起了滑滑梯,在橋邊堆起了雪人,有的甚至隔著石橋打起了雪仗,小橋周圍盪漾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我愛家鄉的山水,但我更愛家鄉的小石橋。在我心目中,它比城市裡的立交橋更雄偉,更壯觀。

遊金華雙龍洞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8字

正月初四,爸爸媽媽帶我去遊玩久負盛名的金華雙龍洞。

沿著盤山公路,我們來到了目的地。進了雙龍洞,第一眼就能看見一個巨大的石洞,正像葉聖陶爺爺說的那樣—就是八百個人開個會,也不會覺得擁擠。洞內一旁有一條孔隙,遊人們要通過這條孔隙才能來到內洞。

我們坐船過孔隙,船果然很小,只能並排躺兩個人。船緩緩地駛進孔隙中,周圍立刻變得昏暗,頂上的石壁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嚇得緊緊地閉上了眼睛。

下了船,就來到內洞。葉聖陶筆下的雙龍洞,那時還要工人提著汽油燈,也只能照見小小的一塊地方。現在到處是五顏六色的彩燈,照亮了整個內洞。我抬頭一看,兩條巨龍蜿蜒在洞頂,一條黃龍,一條青龍,這就是雙龍洞名字的由來吧。接著是那些石鐘乳和石筍,真是千姿百態:有的像倒掛蝙蝠,有的像仙女拜壽,還有的像青蛙盜仙草……個個都十分逼真。最引人注目的要數著名的“海龜”了,據說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站在“海龜”前面,好像它會出其不意地咬你一口。

我們繼續向前走,忽然聽見轟隆隆的響聲,我趕緊過去一看,原來是一道瀑布飛流直下,響如雷鳴。原來我們來到了冰壺洞,這裡又是另一處景觀……

今天遊覽金華雙龍洞,覺得它真不愧是葉聖陶爺爺筆下的雙龍洞啊!

遊金華雙龍洞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856字

這是一個年代久遠的洞穴,這是一個充滿冒險的地方,這更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這是哪兒呢?這就是我做夢都想去,卻怎麼也想象不出來的地方—金華雙龍洞。

車子沿著一條蜿蜒盤曲的山路往上行駛,兩旁大樹挺拔蒼翠,一切都很寧靜。忽然,變的熱鬧起來了,神祕莫測的雙龍洞出現在我面前。洞口很寬敞,也很涼快,聚集著許多納涼的人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都是些本地人,吃著東西,看著報紙……

我迫不及待地奔向孔隙,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塊巨大的岩石覆蓋在一眼清泉之上,巖底和水之間僅一條裂縫,又小又扁又細又窄。我想:這麼小,是要潛水進去嗎?坐船可能過不去吧?正想著就聽工作人員叫道:“上船!躺好!不要動!”。我緊張地仰天躺下,想盡辦法貼在船底,心裡默默地念著:頭、肩、背、腿、腳,嗯,差不多了。隨著“嗚嗚”的繩索移動聲,我漸漸移向了那道縫隙,恐懼也逐漸湧入我的心裡。太低了!看著眼前的岩石就像一群吸血鬼,不斷向我靠近,我似乎鑽進了一塊正被擠壓的海綿,有些喘不過氣來。船緩緩地移動著,眼前變得寬敞起來,我們來到了縫隙的另一邊—內洞。

洞裡的感覺和外面很不一樣,絢麗的彩燈照在形狀各異的石筍、石鐘乳上,顯得格外和諧。各種各樣的石頭在人們豐富的想象下變得又可愛又生動,有“黃龍吐水”、“海龜探海”、“彩雲追月”、“青蛙盜仙草”等很多景觀,幻化多變,令人目不暇接,像是走進了一個童話世界。最不可思議的就是“晴雨石”。如果洞外是晴天,它就是乾燥的;如果洞外是陰天,它就是潮溼的;如果洞外是雨天,它就會滴水。我看了看晴雨石有點潮溼,而外面正是陰天,真準啊!

雙龍洞其實只是景區最下面的一個溶洞。山上還有桃源洞,仙瀑洞,冰壺洞等,每一個都是那麼精彩。我們甚至還在二仙洞裡看到了一大群蝙蝠,倒掛洞頂。雖然溶洞的形成都差不多,但看到這麼多形態各異的鐘乳石造型,我們眼中的驚奇還是掩飾不住地流露了出來。

美麗的雙龍洞,神奇的大自然。當人類拿自己的作品與它相比,才會發現人類的作品並不值得誇獎,真正讓我們讚不絕口的,是大自然的傑作。

遊雙龍洞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5字

來到了雙龍洞口,就像葉聖陶爺爺說的一樣,要先乘小船進去。我和三個小夥伴,手牽著手一同進了小船。葉爺爺說,只能兩個人一條小船。可能因為他們是大人,而我們是小孩子吧,我們就四個人乘了一條小船。

進了洞,只見裡面泛著各種光: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紫的……五彩繽紛,光彩奪目。洞頂上是一大片石壁,手一摸旁邊的石壁,溼漉漉的,有一種滑膩膩的感覺。導遊向我們介紹說:這是龍頭,這是龍身,那個是龍的爪子……我抬頭一看,頂上是各種各樣的石鐘乳,地面上到處都是石筍。

你看那石鐘乳:有的像冬天懸掛在屋簷下的冰凌,“身上”一圈一圈的花紋是誰也設計不出來的,那麼有規律,讓人看了不禁暗暗讚歎;有的像一大滴水珠,上小下大,上細下粗,讓人感到它時不時地要掉下來;還有的像一位仙人,駕著雲霧在萬物中穿梭著,再加上四面噴出來的霧氣,使人感覺進入了仙境中。頭上的那些石鐘乳,還不停地往下滴著水珠,不知道那是它們喜悅還是悲傷的淚水?我們不少女生穿了涼鞋,踩上去滑滑的,我也差點摔了一跤。

你再看那石筍:有的傲然挺立,雖說是石頭,但那逼真的形象,讓人感到眼前彷彿就是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瞧!那裡還蹲著一隻綠皮大青蛙哩。我心中一陣驚喜,忙奔了過去,想摸一摸它。可誰知,等我跑到跟前,青蛙卻怎麼也找不著了。我疑惑地退回來,再抬頭一看,呵,它不是好好地蹲在那兒嘛!還有那一把把閃著寒光,鋒利無比的“冰劍”,好像剛剛出鞘,讓人心驚膽戰……

我們戀戀不捨地走出了美麗的雙龍洞,聽著隱隱傳來的水聲,又向冰壺洞跑去……

記金華雙龍洞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3字

汽車載著爸爸、我……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平穩的行駛著,今天我們便是要到葉聖陶先生筆下的金華雙龍洞去遊覽一番。

“嘩嘩…”往停車場下來一路耳聞水聲,沿著鄉間小道一路而下。八月的太陽烘烤著大地,在東奔西轉後,我們早已汗流浹背。站在洞口向裡望去一陣涼風撲來,讓人神清氣爽。左側便是刻著“雙龍洞”這三個大字的石碑。這三個字彷彿就寫出了此洞之美。早已想去勘探一番的我,心中一陣激動,恨不得馬上坐船進洞。

在這樣一個涼風習習的洞口,眼前是一團狹小的孔隙,溪水清澈見底,整個雙龍洞的溪水便是從此孔隙流出。我們將從此孔隙進入洞內,我們乘上了船,平躺在船裡,小船便開始了挪動,在進孔隙時仰面的石頭時凸時凹,要是微抬頭,一不小心準會磕破額角。小船緩緩流動之下,不一會兒便到了內洞中。

內洞真是超出我們的想象,到處金光閃閃,彩色的燈光點綴著洞內的奇珍異石,早已不是葉先生筆下的舉著煤油燈了。在洞頂盤著兩條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兩條龍在洞中戲嬉,身上的鱗片栩栩如生,“雙龍洞”也故此而得名之。在雙龍的不遠處有一把青龍寶劍,是徐霞客先生髮現的,若不是導遊指引還真是難發現,現在細細回味還真是個奇蹟。往洞內走便是一座小龍宮寶殿,寶殿中早已為我們準備了豐富的美餐,燈光的照耀下隱約出現了一隻雞掛在石壁上,前方有鮑魚,上方便是一隻龍蝦和金華火腿,又沿內洞往裡走,裡面便是些奇石,形態各不相同,雖然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人們欣賞。

“雙龍洞”儘管我感受不到像葉聖陶先生所寫的那種意境,但它奇、秀、險般的魅力留在了我的腦海。

雙龍洞遊記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1字

雙龍洞位於金華雙龍洞景區內,週日一大早,我和爸媽就踏上了旅途,遊覽久負盛名的雙龍洞。

一到雙龍洞口,就發現兩條長長的隊伍從洞口蜿蜒而出,原來是排隊的遊客啊,感覺真是名副其實的“雙龍洞”啦!排了半個多小時,終於輪到我們啦。三人躺在進洞的小船上,戰戰兢兢地進入了雙龍洞,當我們直起身來,才發現裡面真是別有洞天,“黃龍吐水”“倒掛蝙蝠”,數不清的鐘乳石構成了一個個惟妙惟肖的形象。

游完雙龍洞,我們決定去遊仙瀑洞,它位於雙龍洞景區邊緣,由於交通不便,我們決定步行前往。雖然八月份天氣還是非常炎熱,但是漫步在林蔭小道上,聽著身邊潺潺溪水的叮咚聲,心情還是異常地開心。

經過一小時的跋涉,我們終於到達了仙瀑洞。站在洞口,一陣涼風鋪面而來,好像開了一個巨大的中央空調一樣讓人感到燥熱全無,渾身涼爽。

走進冰瀑洞,層層疊疊的岩石映入眼簾。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線瀑布從洞頂飛奔落下,彷彿美人的長髮一般飄逸,水流撞擊在岩石上分散成許多水珠,彷彿跌落的珍珠一般在洞中飛舞跳躍,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可能這就是仙瀑洞得名的緣由吧。

走在洞中,不時有調皮的水珠落在身上,冰涼的感覺讓人感到舒服極了。與人滿為患的雙龍洞相比,仙瀑洞雖然人煙稀少,但是景色卻一點也不遜色,也許正是因此,洞內的保留了更多的自然特色,也讓我覺得雖然走了這麼遠的路,還是非常值得的。看來要想欣賞與眾不同的美景,就要付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