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與書香為友相關作文20篇

願與書香為友 篇1

國三作文 ,893字

或許只有我這樣的閒人才會在這沙沙作響的雨夜夢迴,披衣下榻,隔著窗子,撫摸窗外的雨絲,守上燈兒一盞,翻開擱了半宿尚未閱盡的書卷。

說這看書自是愛的,這大概是一種高階的懶罷,捧上書一卷,窩在家中一個犄角旮旯裡,待上一天,甚至省了一日的飯錢。在那小小的一角,褪去塵世一切的異彩華章。空氣出奇的清澈透明。心中別無他物,只隨著書中人物的情緒跌宕,或喜或嗔,或憂或怯。

而在今夜這煙雨朦朧中,我從書中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墨香,不是因為這是我經常讀的一類書,而是因為我在書中看到了我的故鄉紹興,這個歷史文化名城。在書中見到故鄉,我感到既激動又親切,彷彿連那書香都別緻而熟悉起來。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偶然瞥見沾點紹興的文章,任它是鄉音俚語,閨閣趣事,亦或是壯志豪情,瀟瀟人去,總不自覺地去駐足觀看。

書中,有禹為治水決絕離去的背影,千年前的雨裡混有著男子默默的淚;有臥薪嚐膽者,在屈辱的歲月裡醞釀復國壯志,在拔劍的那一刻化為聲徹九天的龍吟;有那回鄉老者,寂寥的身影,“兒童相見不相識”下泛著苦味的自嘲;在書中,我也看到了那段不幸的姻緣,曾經的驚鴻照影,沈園的依稀楊柳,只空餘了無奈與悵恨的雙鳳在牆;傾聽了雨後“綠肥紅瘦”的海棠蒼涼訴說,感懷老屋夕陽殘影下無盡的寂寞;還有那個奇絕驚豔的女子,如豐碑般屹立在紹興城裡最繁華的街頭;更有一個戰士的血,他以筆為槍,掃盡那些滋長在陰暗溼冷角落的汙穢……

家鄉的人事風物成了我每次閱讀中最柔軟的一角,每每讀到,不自覺地會有一絲絲的溫暖從心頭升起,像山野漸次開放的花一樣,慢慢傳遍全身。

紹興的風總帶著宋末的雨絲,流連在古橋騎樓之下,青石向晚小巷之中,時間在變,如花容顏在變,亙古不變的是那份沉澱在這座古城裡纏著酒香的書卷味兒。甜甜的酒香,薰醉了青衣老者,歷史悠遠的窗軒,被少女輕輕推開一角,文字開始跳動,已不安囿於方寸的清塘,衣角先一步被扯了進去,張望著曾經的煙雨古城。

看書久了,揉了揉眼,伸了伸腰,甚至聽到了脊骨咯咯的響聲,如果真的有前生和來世,我寧願相信,自己的前生,或許也是躲在滴嗒作響的屋簷下聽雨,醉在如煙似霧的江南,醉在波光瀲灩的水邊,迷離雙眼卻道滿懷書香。

願與清秋為友 篇2

國三作文 ,877字

秋天給我的印象總是與黃昏連在一起的,陽光仍在但已並不耀眼奪目,地下散落著一片片陰影,綠樹的顏色已變得朦朧、褪色,又不完全,黃綠錯綜。在陽光下一晃一晃的,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風裡已帶了點涼意。

紹興的秋天,清風綠水,我對故鄉秋的憶念是模糊的,甚至是陌生的,在我生命的年中,好像也只與它邂逅了幾次而已,想到這裡,眼前的景便暗了下來,彷彿穿過一條條弄堂,高高的弄牆,青溼的細磚,凹凸的石路,人煙稀少,淡雨濛濛,偶爾有人撐傘斜走,到一個宅子們前,叩門,敲門柄,無人應門,推了推,“咯吱”一聲開啟進去,天井裡鬱郁的草木,順牆而上油油綠得發亮的青苔,牆際已染成墨色,在雨中靜默著。正堂裡空著,老式的木桌椅上黴漬可見,上樓去吧,我望望窗櫺,奶奶每天會在西邊看夕陽,拾級而上,迎面來的是香爐中縷縷青煙。有人坐在躺椅上,咯吱咯吱搖著,她的腳掩在黑色的長氈下面,她的手擱在膝上,可她的臉埋在光的陰影中,不看我。窗戶外面是夕陽和霞光,金燦燦地照進來,把人熔化掉。幾段殘缺的記憶粘在一起,那便是奶奶最後的秋天,也是秋天中的最後一輪夕陽,什麼也沒有了,我不知道奶奶的姓名,也不知道她的生日,除了知道她是我奶奶外好像什麼也沒有了,她不怎講話,淡漠,甚至悲觀,夕陽是美麗的,秋天是美的,越看,心越淡,到最後也就剩下一副軀殼了,奶奶是個古典型的女子吧,庭院深深深幾許?秋天的夕陽一落,人也隨之而去,平安低調地過一生。

不知哪兒來的一股哀傷,秋天,因為她的落葉,她的蕭蕭寒風,因為她的歸鴻,已成為哀傷的代名詞了嗎?已經是生命走向寂靜的時候了嗎?人也總要選擇孤單和悲傷,在自己的心中逝去嗎?我不希望如此,也相信絕不是如此。奶奶的秋天在她沒日沒夜的嘆息中從姑蘇的繁華的影子中終於隱去了,或許她希望如此,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奶奶的選擇不能說是錯,但也是無助,無奈的吧。

秋風卷地,其實萬物本無情,有的是人們一己的得失和歡悲,春香秋冬的迴圈往復,人的悲歡離合,沒有什麼必然聯絡吧,那為什麼一定要將它們套入枷鎖中去鎖住自己呢?秋天是荒寂的,可並不是沒有生命的。多少生命在秋光中競自由呢?

願與夢想為友 篇3

國三作文 ,1118字

正午,攤開一本書,躺在一頁芬芳的文字裡,偶爾有散淡的風透窗而來。陽光似一抹輕盈的白綃,掛在樹尖上。完全相信,它將金爍爍的倒影投射到門前的一灣河水裡,因為我看見河水的倒影在雪白天花板上搖曳,光線的興趣點的執行軌跡如何,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什麼時候照到什麼地方,無從知道,但它的無聲的點綴,讓平淡的牆壁和天花突然有了高潮,這束亮光讓我找到了與大自然擁抱的所在。風裡偶傳河水滑落的聲音,這似乎是一段看得見的影像,似乎看見時光正緩緩前行。

而就在這時,一種莫名的熟悉的味道,被風挾裹著,掠過沉默的林梢,逶迤而來,平常沉睡在心底,彷彿早已淡泊了顏色,消散了芳菲,卻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讓發黃的花瓣在風中飄散,輕拂我的肩頸,絲絲縷縷。

那一轉滲去的墨跡叫夢想。

輕輕地拂過自己的面頰,指尖傳過一絲的熾熱,我警醒,這就是自己對夢想的詮釋吧。那一入炙熱向世人宣告,這是激奮,不為別的,或許只為那一腔叫做夢想的天地。慢慢的把手掌抬起,看到的是那攤刺目的殷紅,流動的是我,熾熱的是你,那一瞬我透析,你與我同在追夢的途中。輕倚窗前帶著那彎輕柔,撥開眼前的迷霧,慢慢知曉,清晰在前頭。

默默地已走過十七個年頭,手中的筆一直在划動,只願筆尖留下的是一串歡喜的音符,因為夢想。生活中的競爭是激烈的,或許只在你閤眼的分秒,別人的答卷已經敘寫得比你完美,所以能做的是向前,是勇往直前,在夢想途中……

本以為春已闌珊而至,但窗外依舊飄灑著絲絲冷雨,偏偏潔白的柔情無語的降臨,道旁執傘走過的是匆匆路人,沒有半刻的消停,只怕駐足,冷寂便會襲捲全身。追夢的途中彼此相伴,敘寫更悠長的情誼。萬物往復,只有你我永駐,因為你是希望,你叫夢。春花秋月不拂然,只為恬淡,背後留下的是一片暖暖。

一直以來都以為自己還小,想自己在小學的點滴,念初中佈滿金色的成績,捧回的一份份成績讓父母展顏。拉回自己的思路,繼續執筆,猛然間憶起父母的笑顏已在很久以前,自己成了一名高中生,這裡的競爭激烈,但我不餒,因為我有我夢,那一轉墨跡讓我振奮,刺目的黑揉盡心裡。

努力的激情隨波漾開,雖然笑得虛弱但異常燦爛,對夢的執著,我知你亦知,因為我們走在夢想途中,只為給自己留下一抹更燦爛的印痕。

無須回頭我便知道你在,因為默契。門外傳來鑰匙轉動的聲音,加快了手中的筆速,門被推開了,那人的腳步好輕,似乎怕打破這一屋寧靜,一雙白皙卻有歲月痕跡的手撫過我的頭,一杯熱咖啡放在案頭,那雙手好暖好暖,暖進了心裡,呷了一口桌邊的咖啡,苦苦的,卻有一片難以抹滅的香甜,在夢想途中躍動,有你作陪讓我更無畏,父母手心的溫度讓我更勇敢。

情匆匆,意匆匆,你我共匆匆,或許這是命中註定,註定了要為夢想而前行。

回頭回頭,墨跡已滲開……

願與從容為友 篇4

國三作文 ,951字

夢寐中,伴著夢囈,我向前踱了一步。

心常看得圓滿,天下無缺陷;心常放的寬平,天下無險側人情。

一直以來,明白自己的缺陷所在:把青春奢侈地潑進海洋去,這海洋,千變萬化,令人迷醉,倘若向它要一勺青春來解渴,卻被其吝嗇地告知海水不能飲,解不了人生的渴。有些黃鐘譭棄的遺憾,又有些團扇見捐的可惜。相信自己的改變是對的,走上更為沉靜的道路,也更緘默。

風吹過稀疏的竹林,吹過後,竹林裡不會留有風聲;鴻雁飛過清冷的深潭,飛過後,潭中水沒有留下鴻雁的身影。所以當事情來到時心中才思慮此事,事情過去了,心中就不再想什麼。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禁默想:莊周作夢變為蝴蝶,還是蝴蝶作夢變為莊周?蝴蝶都是相似的。

讀到李商隱《錦瑟》中的“莊生曉夢迷蝴蝶”, 掩卷沉思:“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不再苟同別人的說辭,在這探索中也沒有預定的目的地。亦或在月明之夜,數著一盞盞路燈走過,看它把影子一會兒拉長一會兒變短。如此遊歷,自有價值。季節嬗遞,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遇到不同的人。幾次與過客所見略同,可心中的駭異未減。覺得簇新,又固執地驚歎,慢慢咀嚼,卻越發感慨,覺得自己好無奈好茫然,不知何時到是岸。多半事上,只能扮演過客的角色,那麼,應該留下一點東西,偶爾有空回味。年華本身的流逝就值得拿出來看看,同一枚落葉驟然舒展開厚重初冬的清芬。重現的時光遠比當初的一切有意味,如果回憶變成了一部書,那就是永恆的回憶。

性情似種在心中的薔薇,而多年積鬱的心性又如長大的猛虎,我不敢輕易放它出來,生怕它不識輕重觸傷了細弱的薔薇,我小心將它放出來,幸而它竟懂得細嗅。

如人所吟:“那猛虎在細嗅薔薇。一剛一柔如此交融,故,剛如冷石,心中仍存柔弱蓮花。”

一花一虎,全在我一念之間,機敏的人能夠察覺到它,並且把握它,而更多的人則對此一無所知,通常將一切歸結於命運,忽略了本身的控制權。逐漸掌控後明白了一個道理:唯恬淡、天真、才可久遠。

社會教人圓潤,不一樣的人際關係、命運遭際、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懂得藏巧於拙,寓清於濁。相信另一種真實的生活的存在,併為了那種虛無的存在獻出真實的自己。然後,便可借用藝術的名義在種種誘惑下遠離普通人的心跳。

花未開全月未圓。

一切還有圓滿的餘地,時光漫漫,何妨揚眉談笑,心境從容?

願與土地為友 篇5

國三作文 ,7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