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露
藥材名稱:定經草
名稱出處:《泉州本草》
概況
異名:水辣椒、四方草、蘭花仔(《廣西藥用植物名錄》),驚風榴、四角草(《福建中草藥》)。
基源:為玄蔘科母草屬植物長蒴母草的全草。
原植物:長蒴母草Lindernia anagallis(Burn.f.)Pennell
形態:一年生柔弱草本,下部伏地,上部斜升,長10~30cm,全株光滑無毛。單葉對生,葉近無柄;葉片卵形,長1~2cm,寬5~10m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花枝上舉,花單生於葉腋,花柄長於葉,有時為頂生的總狀花序;萼綠色,長4~5mm,5裂至基部;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長約8mm;雄蕊4。蒴果圓柱狀披針形,長為花萼的2倍,先端有宿存花柱。花期7~10月。(圖見《中藥大辭典》.上冊.1469頁.3060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於曠野、田邊或路旁。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廣西。
生藥
採集:1~10月採收。
藥性
性味:①《泉州本草》:“甘,平。” ②《福建中草藥》:“微苦,涼。”
功效:清熱消腫,利水通淋。
主治:風熱目痛,癰疽腫毒,白帶,淋病,痢疾,小兒腹瀉。 ①《泉州本草》:“清熱毒,消腫毒,通淋利水。治癰疽腫毒,五淋,遺精,月經不調,白帶,尿血。” ②《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清熱解毒。治乳癰,腮腺炎,蛇頭瘡,蛇傷,氣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搗敷。
使用注意:孕婦忌服。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治肺炎:鮮四方草15g,艾心3g,大青9g,酢漿草3g,天胡荽9g。搗爛外敷區域性。” ②《福建藥物志》:“治急性腸炎:定經草、飛揚各30g,防己3g。水煎服。” ③《福建藥物志》:“治尿閉:定經草60g,車前草15g。水煎或絞汁服。” ④《福建藥物志》:“治毒蛇咬傷:定經草、毛大丁草、徐長卿、綬草各鮮全草30~60g。搗爛絞汁,調酒服,渣敷患處。”
單方應用:①《泉州本草》:“治風火眼睛赤痛:鮮定經草60g。水煎服。” ②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治痢疾:鮮四方草30g,水煎成150ml,和冰糖15g調服。” ③《福建省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治小兒腹瀉:鮮四方草60~120g。水煎服,每日1劑。” ④《福建中草藥》:“治小兒急驚風:鮮定經草15g,冰糖少許。水燉服。” ⑤《福建藥物志》:“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鮮定經草適量,食鹽少許共搗爛紗布包,含口內半小時,1日2次。” ⑥《全國中草藥彙編》:“治癰腫瘡癤:定經草搗爛敷患處。” ⑦《泉州本草》:“治癰疽腫毒:鮮定經草酌量,合冷飯粒加食鹽少許搗敷;另以全草30g,水煎代茶服。” ⑧《泉州本草》:“治風毒流注:鮮定經草90g,水煎湯代茶服;另以鮮全草搗汁搽患處。”
食療:《泉州本草》:“治遺精,白濁,白帶:鮮定經草45g,合豬赤肉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