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根
藥材名稱:宿柱白臘樹
名稱出處:《中草藥同名異物辨》
概況
基源:為木犀科屬植物宿柱梣的樹皮。
原植物:宿柱梣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F.fallax Lingelsh.)
形態:落葉小喬木,枝稀疏;樹皮灰褐色,縱裂。小枝淡黃色,挺直而平滑,節膨大,無毛,皮孔疏生而凸起。羽狀複葉對生,長6~15cm,葉柄長2~5cm,小葉著生處具關節,基部增厚,無毛;小葉3~5枚,硬紙質,卵狀披針形至闊披針形,長3.5~8cm,寬0.8~2cm,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下延至短柄,有時鈍圓,葉緣具細鋸齒,兩面無毛或有時在下面脈上被白色細柔毛,小葉柄2~3mm,無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當年生枝梢,分枝纖細,疏鬆;花序梗扁平,無毛,皮孔較多,果期尤明顯;花梗細,長約3mm;花萼杯狀,長約1mm,萼齒4,狹三角形,急尖頭,與萼管等長;花冠淡黃色,裂片4,線狀披針形,長約2mm,先端鈍圓;雄花具雄蕊2,稍長於花冠裂片;雌花未見。翅果倒披針狀,長1.5~2cm,寬2.5~3mm,上中部最寬,先端急尖、鈍圓或微凹、具小尖(花柱宿存),翅下延至堅果中部以上,堅果隆起。花期5月,果期9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61卷.25頁.圖版6∶8~10)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300~3200m的山坡雜林中。分佈於陝西、甘肅、河南、四川等省。
藥性
性味:樹皮:寒,苦。
功效:清熱燥溼,清肝明目。
主治:腸炎,痢疾,月經不調,白帶,瘧疾,慢性氣管炎,急性結膜炎;外用:牛皮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