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葉耳蕨
藥材名稱:五爪龍
名稱出處:《南寧市藥物志》
概況
異名:五葉藤(《南寧市藥物志》),五葉茄(《泉州本草》)。
基源:為旋花科番薯屬植物五爪金龍的根狀莖或莖、葉。
原植物:五爪金龍Ipomoea cainca (L.)Sweet. (Convolvulus cairicus L.),又名五爪龍、上竹龍、牽牛藤、黑牽生、假土瓜藤(廣西)。
形態:多年生纏繞草本,全體無毛。老時根上具塊根。莖細長,有細稜,有時有小疣狀突起。葉柄長2~8cm,基部具小的掌狀5裂的假託葉(腋生短枝的葉片);葉片掌狀5深裂,或5全裂,裂片卵狀披針形、卵形或橢圓形,中裂片較大,長4~5cm,寬2~2.5cm,兩側裂片稍小,頂端漸尖或稍鈍,具小短尖頭,基部楔形漸狹,全緣或不規則微波狀,基部1對裂片通常再2裂。聚傘花序腋生,花序梗長2~9cm,具1~3花,或偶有3朵以上;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鱗片狀,早落;花梗長5~20cm,有時具小疣狀突起;萼片稍不等長,外方2片較短,卵形,長5~6mm,外面有時有小疣狀突起;內萼片稍寬,長7~9mm,萼片邊緣幹膜質,頂端鈍圓或具不明顯的小短尖頭;花冠紫紅色、紫色或淡紅色,偶有白色,漏斗狀,長5~7cm;雄蕊不等長,花絲基部稍擴大下延貼生於花冠管基部以上,被毛;子房無毛,花柱纖細,長於雄蕊,柱頭2球形。蒴果近球形,高約1cm,2室,4瓣裂;花期幾全年。種子黑色,長約5mm,邊緣被褐色柔毛。(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3冊,531頁.圖5016)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90~160m的向陽平地或山地路邊灌叢中。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及其沿海島嶼,廣西、雲南。
生藥
採集:秋季採收,切段,晒乾。
貯藏:置乾燥處,防黴蛀。
化學性質
附:種子含丁香茄素(Mancatin)等。
參考文獻
新華本草綱要.第2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