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銅錢菜
藥材名稱:飛天蠄
名稱出處:《嶺南採藥錄》
概況
異名:龍骨風、大貫眾(《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基源:為桫欏科桫欏屬植物桫欏的莖幹。桫欏屬全世界約600種,中國約15種。
原植物:桫欏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oyon(Cyathea spinulosa Wall.),又名山蠄
(廣東),刺桫欏(福建、廣東),樹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高大樹形蕨類,地上主幹直立,高1~5m。葉頂生,大形,葉柄及葉軸粗壯,深褐色,有密刺;葉片大,長達3m,簇生於主幹頂部,三回羽狀分裂;羽片多數,長圓形,互生,有柄,長30~50cm,中部寬12~20cm;小羽片多數,互生,近無柄,線狀披針形,基部近截形,頂端長漸尖,羽裂幾達小羽軸;裂片長圓形,長8~10mm,邊緣有細齒,頂端短尖;葉脈羽狀,分離,側脈2叉,在中脈疏被泡狀小鱗片;羽軸及小羽軸上面被棕褐色捲曲的節狀毛;小羽軸下面被泡狀小鱗片。孢子囊群球形,著生於小脈分叉點處突起的囊群託上;囊群蓋球形,膜質,幼時全部包被囊群,成熟後裂開。(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225頁.圖450)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00~800m的溪邊林下或草叢中。分佈於中國西南及福建、臺灣、廣東、廣西。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削去堅硬的外皮,晒乾。 藥材主產廣東、廣西。
鑑別:主幹圓柱形,直徑約12cm;表面棕色,全體有排列較整齊的葉柄痕,每一葉柄痕近圓形,直徑3~4cm,下方有凹陷,邊緣有多數排列緊密的葉跡維管束,中間亦有葉跡維管束散在。質堅硬斷面中空,周圍的維管束排成摺疊狀,形成隆起的脊和縱溝。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化學性質
附 根含生物鹼、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酸和糖類。
參考文獻
農村中草藥製劑技術,人民衛生出版社,197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