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譜法

[拼音]:bie

[外文]:Trionyx sinensis

龜鱉目鱉科鱉屬的 1種。又稱團魚、甲魚、水魚。除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外,廣佈於中國各省、區。越南、日本、朝鮮亦有分佈。體長一般20~40釐米。體盤橢圓形,體表有柔軟的面板(見圖)。吻長,形成吻突,長約與眼徑相等。鼻孔位於吻端。背部散有縱行排列的小疣,邊緣為厚而柔軟的結締組織,稱“裙邊”。背橄欖或棕灰色,有黑斑。腹面黃白色,有淺綠色斑。頸長。四肢較扁,指、趾間蹼發達,具 3爪。頭與頸可完全縮入甲內。生活於底質為泥沙的江河、湖泊、池塘、水庫和較大的山溪中,行動迅速,受驚時能迅速遁入水底泥沙中。夜間活動,白天常出水晒太陽。以甲殼動物、軟體動物、蚯蚓、昆蟲、魚等為食,也吃水草。卵生。每年春季於水中交配,5~8月產卵。卵產於泥沙鬆軟、背風向陽、有遮蔽的穴中。穴深約10釐米,每次產卵2~30枚不等,常為9~15枚,每年產卵3~5次。卵白色,球形,卵徑15~20毫米,重3~9克。約 2個月孵化。幼體甲長3釐米,腹紅,有黑斑。冬眠期10~11月至翌年3月,群棲於沙泥底。經濟價值高,肉和“裙邊”味鮮美,為滋補品。背甲入藥,有滋陰清熱、軟堅散結的功效。

參考文章

甲魚養殖新品種——角鱉水產/漁業野生小草治龜鱉魚病水產/漁業魚鱉混養的主要技術措施水產/漁業鱉蟹和蝦魚混養技術水產/漁業魚鱉防寒實用辦法水產/漁業鱉的由來生物趣聞為什麼鱉肉與鴨蛋不能同食?飲食為什麼鱉肉與芥子不能同食?飲食為什麼鱉肉與豬肉不宜同食?飲食為什麼鴨肉與鱉不宜同食?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