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氮同化

[拼音]:Ba’ergan Bandao

[外文]:Balkan Peninsula

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位於南歐東部。北以多瑙河、薩瓦河(西至的裡雅斯特)為界,西臨亞得里亞海,東瀕黑海,東南隔黑海海峽與亞洲相望,南濱伊奧尼亞海和愛琴海。面積約50.5萬平方公里,包括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希臘的全部,南斯拉夫的大部及羅馬尼亞、土耳其的一小部分領土。半島地處歐、亞、非3 大陸之間,是聯絡歐、亞的陸橋,東有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扼黑海的咽喉,南臨地中海重要航線,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地形以山地為主,“巴爾幹”土耳其語意即多山。主要有西部的迪納拉-品都斯山系和中東部的喀爾巴阡-老山(巴爾幹)山系。前者西北—東南走向貫穿半島西部,在南斯拉夫境內稱迪納拉山脈,主要由石灰岩構成,由於水的溶蝕和侵蝕,形成許多裂隙、溶洞和溶蝕盆地以及地下河系統;地面乾旱,岩石裸露,尤以西北部的喀斯特高原比較典型。往南在阿爾巴尼亞境內,山勢高峻,南段多深邃峽谷。再往東南在希臘境內為品都斯山脈,向南轉向東形成伯羅奔尼撒半島和克里特島等。其間,最高峰奧林波斯山,海拔2917米。老山山脈是阿爾卑斯-喀爾巴阡山脈的延伸,經南斯拉夫東部,橫貫保加利亞中部,直臨黑海。以上兩列山系之間是古老的羅多彼山脈和馬其頓山叢,久經侵蝕,山勢崎嶇,最高峰穆薩拉峰,海拔2925米。其間有一些斷層產生的谷地,成為溝通南北交通的走廊。半島上平原分佈零散,僅薩瓦河、多瑙河、馬裡查河谷地較寬廣。礦藏主要有銅、汞、鉻、鉛、鋅、石油以及鐵、煤等。

半島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帶屬地中海型氣候,夏季炎熱少雨,冬季溫和溼潤,年降水量的70~90%集中於冬半年。半島內部屬溫和大陸性氣候(北部更明顯),夏熱冬冷,晚春初夏多雨。山地氣候則呈垂直變化。7月平均氣溫,北部22~23℃,南部25~27℃;1月平均氣溫分別為1~2℃和8~11℃。 年降水量西部山地1000~1500毫米(科托爾灣地區超過1500毫米),東部(高山除外)500~1000毫米。東北邊緣和希臘東海岸減至500毫米以下。

除多瑙河、薩瓦河外,其他河流多短小湍急,坡陡谷深,水力資源豐富。較大的湖泊有斯庫臺湖、奧赫裡德湖、普雷斯帕湖。

土壤以山地褐色土和褐色土分佈最廣,在石灰岩區有紅色石灰土。西部和南部的植物主要為地中海型的櫟、鬆等常綠樹和常綠灌叢。地中海區還栽培油橄欖和亞熱帶果樹。北部及內部山區為溫帶闊葉林植被,山地下部森林帶以落葉櫟林佔優勢,上部為山毛櫸林和針葉林。森林線以上,有灌叢和亞高山與高山草甸。北部和東部的平原幾乎全闢為農田,種植玉米、小麥、菸草、葡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