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分析

[拼音]:Shele

[外文]:Carl Wilhelm Scheele (1742~1786)

瑞典無機化學家。1742年12月9日生於波美拉尼亞的施特拉爾鬆德(今屬民主德國),1786年5月21日卒於瑞典雪平。1757年在哥德堡做一藥劑師的學徒,並開始學習和研究化學,並做實驗。1770年在烏普薩拉做藥劑師。1775年在雪平開設藥房,直到逝世。1775年選入斯德哥爾摩皇家科學院。舍勒發現的有機和無機物不下30種。其中最著名的是氧和氯的發現。他在1773年以前,研究了燃燒現象,分離出了氧氣(當時他稱為“火空氣”),並於1775年底寫成《論空氣與火》一書,但未能及時出版,直到1777年才與讀者見面。其實,他發現氧氣的時間比英國的J.普里斯特利(1774)還早一年。他還證明“火空氣”存在於空氣中。1772年舍勒曾研究氮氣,他用硫黃與鐵粉的混合物來吸收空氣中的氧氣而取得氮氣,當時他稱為“濁氣”或“乏空氣”。他是第一個認為氮氣是空氣成分之一的人。1774年他對軟錳礦做了多種試驗,並確定它是一種新金屬的氧化物,將這種金屬定名為錳。為同年J.G.甘恩由這種礦石中製得金屬錳打下了基礎。舍勒在研究軟錳礦中,將鹽酸加到這種礦石粉末中時,觀察到有氯氣析出,從而發現了這種氣體元素。這項成果在他於1774年送交瑞典科學院的一篇論文《關於錳及其性質》中有詳細的論述。但因他相信燃素說,而稱此氣體為“脫燃素鹽酸”,而沒有認為它是一種元素。舍勒在其他方面還有許多重要的發現,例如:

(1)無機酸類:磷酸(1774)、砷酸(1775)、鉬酸(1778)、鎢酸(1781);

(2)其他無機化合物:氟化氫(1771)、砷化氫(1775)、亞砷酸銅(1778)、氰化氫和氰化物(1782);

(3)有機酸類:酒石酸(1770)、草酸(1776)、乳酸和尿酸(1780)、檸檬酸(1784)、蘋果酸(1785)、沒食子酸和焦性沒食子酸(1786);

(4)其他有機化合物:酪朊和骨螺紫(1780)、乙醛和酯類(1782)、甘油(1783)等。著有《論空氣與火》(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