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

[拼音]:Lisideshijun shu

[外文]:Listeria

分類位置未定的 1屬無芽孢、無莢膜的革蘭氏染色陽性小桿菌。有時呈球形,周身鞭毛;需氧或微需氧;4~42℃能生長繁殖。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大多為38%。本屬有4種,其中只有產單核細胞李斯德氏桿菌對人、畜有致病性。

產單核細胞李斯德氏桿菌菌體大小為(0.4~0.5)×(0.5~2.0)微米。兩端圓,菌體有時略彎,單個存在,呈V字形或柵欄狀排列,粗糙型呈長桿狀,甚至絲狀,長可達50~100微米。在20~25℃培養物中,由4根鞭毛進行運動,37℃時鞭毛減少或只剩1根。需氧,在含5~10%二氧化碳的空氣並有血清、血液、葡萄糖或肝浸膏存在時生長更好。菌落有光滑型、中間型、粗糙型3種,大多數菌株在血瓊脂上出現狹窄溶血帶。根據菌體 (O)抗原及鞭毛(H)抗原可分為7個血清型和11個血清亞型。本菌的分佈是世界性的,宿主包括牛、羊、豬、馬等50多種哺乳動物、鳥類以及人類,還有從變溫動物、甲殼動物和蜱中分離出本菌的報道,在汙水、腐爛植物、青貯、土壤和糞肥中也存在。本菌在溫血動物中並不經常引起感染。出現感染常與某些因素有密切關係,如冬季發病率常比春、夏兩季高。牛、羊的感染可因飼料的突然變化而發生。本菌的血清型與宿主種類有著一定關係,牛、綿羊和人類通常感染Ⅰ型及4b型。本菌可使動物和人類發生臨床感染,通常是發病率低而死亡率高。在反芻動物中常以中樞神經損害為主。牛、羊也會發生迴旋病和流產。豬、馬可發生腦炎症狀,有的豬呈現敗血症。幼年動物和齧齒類動物則以敗血症為主。禽類(特別是幼禽)常突然死亡。健康人可能攜帶本菌,它能導致人類嚴重傳染,包括腦膜炎和子宮感染。幼兒的感染多表現為敗血症。發生疫病時,早期可用磺胺或抗生素治療。目前尚無有效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