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線性振動

[拼音]:Ayeboduo diyi

[外文]:凴ryabhata I (476~550)

印度數學家、天文學家。公元476年生於華氏城(今屬比哈爾邦巴特那市)。他受教育於柯蘇布羅城,499年著《阿耶波多文集》,此書長期失傳,至1864年印度學者勃豪·丹吉始獲抄本。阿耶波多另一記載天文儀器的《阿耶波多歷數書》近年才被發現。

《阿耶波多文集》共有詩121行,分頌辭、數學、曆法、天球等4篇。其中第2篇論數學,共有詩33行,主要內容為:記數法;整數的運演算法則;自然數平方,立方等求和公式;分數約分和通分法則;三率法,算術數列,三角垛等算術問題,假設法,逆推法和特殊的線性方程組解法及一次不定方程(組)解法;從利息問題引進的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直線形面積公式;還明確提出了勾股定理並藉此解決在弓形中弦矢關係以及相交兩圓的弦矢關係問題。他指出圓的六分之一弧所對弦等於半徑;圓面積等於半圓周與半徑的乘積;他還提出100加4,乘以8,加上62000是直徑20000的圓周近似長,這就相當於說π≈3.1416。對幾何體也提出了許多體積公式,但有些是錯誤的。例如誤以為三稜錐體積是底面積與高乘積之半,球體體積又誤以為是大圓面積與其平方根的乘積。在三角學方面阿耶波多還改進了希臘托勒密的工作,用幾何方法計算正弦表 Rsinθ,其中θ從3°45┡至90°,每隔3°45┡列一值,並取R=3438。

公元10世紀時印度還有一個名為阿耶波多的數學家,在數學史上稱為阿耶波多第二。

1976年,為紀念阿耶波多第一誕生1500週年,印度發射了以阿耶波多第一命名的第一顆人造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