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胚胎學

[拼音]:Penghu Liedao

[英文]:Penghu Liedao

中國臺灣省轄群島。位於臺灣海峽東南部,隔澎湖水道與臺灣島西南岸相望。大小64島,分佈於北緯23°10′~23°50′,面積共127平方公里。中心部分為澎湖(64.24平方公里)、漁翁(18.20平方公里)、白沙(14.11平方公里)3島及另一小島中屯嶼接連環峙,其間水域為澎湖灣,雖通外海,水面遠較外海平靜,澎湖宋初因而有“平湖”之稱。澎湖島西南部有馬公(媽宮)灣,與澎湖灣相通連,為群島中最佳天然良港,亦為群島中心城市所在。群島除最西的花嶼主要由玢岩及花崗斑岩構成外,餘皆為玄武岩臺地經侵蝕破壞分割所成。地表起伏平緩,海拔不逾80米(最高的大貓嶼79米,澎湖島大武山僅46米)。海岸珊瑚礁發達,北部且有環礁生成。因地勢低平,海峽風烈,蒸發量大,年降水僅約1000毫米,淡水不足,土質磽薄,年均溫雖有23℃,最低月氣溫不小於16℃,卻不利於農作物生長。惟近海水產豐富,水域下可能有油氣層蘊藏。居民向以漁業為主,兼營農業。惟不宜植稻,作物以甘薯、高粱、花生等為主。居民除多分佈於澎湖、漁翁、白沙3島外,尚有八罩、虎井、七美(大嶼)、將軍澳等處。全區人口過半聚居於澎湖島。唐、宋以來,中國大陸人民便以澎湖等島為從事海峽漁業活動基地。宋、元、明各代均曾設官置守,有福建晉江“外府”之稱。明代後期已成大陸海船往來臺灣島西南各港所必經和移民臺灣的中轉點。17世紀初,澎湖島曾一再被荷蘭人侵入,皆為明軍所逐。1661年鄭成功自金門渡海,過此候風,進軍臺灣,驅逐荷人。光緒間中法戰起,法軍曾一度入據。1894年甲午戰役,日軍於“馬關條約”前夕(1895年2月)攻佔澎湖,繼而諸島與臺灣全省盡為日本佔據。1945年臺灣光復,澎湖各島全部劃設澎湖縣。

參考文章

澎湖列島(PenghuLiedao)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