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翰

[拼音]:shanghai Shi

[英文]:shanghai Shi

中國三個直轄市之一。全國最大經濟中心和第1大港,世界著名特大港口城市。簡稱“滬”。位於北緯30°23′~31°27′,東經120°52′~121°45′,北界長江,南臨杭州灣,東瀕東海,西接蘇、浙2省,南北長約120餘公里,東西寬約100公里。轄12區和9縣。面積6340.50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1334.1896萬;其中市區面積375.44平方公里,人口812.4436萬。

自然條件

市境位於長江三角洲上,地勢低平,河港如網。西部散見小山丘,天馬山海拔98米,為市境最高點。

地質與地貌

地質構造屬楊子準地臺東緣拗陷區,燕山運動後期開始沉陷。第四紀末次海浸以來,經長江泥沙的填積,成為長江三角洲的組成部分。市境位於三角洲沖積平原前緣,北、東、南三面略為高起;中部黃浦江兩岸次之;西部澱山湖附近一帶地勢最低,成為向太湖傾斜的碟形低平原。根據地貌成因和地面高程可分為3個地形單元:

(1)澱泖低地。在古崗身以西,包括青浦、松江兩縣大部,金山縣北部及嘉定、上海、奉賢3縣的西緣,為在長江老三角洲古太湖基礎上發育而成的湖沼平原,多窪地和湖泊。如青浦縣西部即有澱山湖等大小湖蕩30多個,地面高程約3~3.5米。此外,在松江縣北部集中分佈有佘山、天馬山、鳳凰山、橫山、小崑山、辰山等少數基岩殘丘,海拔在百米以下。

(2)碟緣高地。指古崗身及其以東廣大濱海平原區,包括寶山區及川沙、南匯2縣全部,嘉定、上海、奉賢、金山4縣大部,地勢較高,地面高程約4~4.5米,或可達4.5~5米。平原上分佈有多條與海岸平行的貝殼堤和古海塘殘跡。南匯角及奉賢南部濱海地區灘地至今仍有顯著而穩定的淤漲趨勢,在南匯東灘分佈有較豐富的灘塗資源。

(3)河口沙洲。包括崇明、長興、橫沙3島及其他剛露出水面的沙洲,成陸歷史晚近。至今崇明島北沿、東沿、西沿以及長興島北沿和橫沙東灘高地灘仍在不斷迅速淤漲,形成大片灘塗,利於圍墾。上海南部奉賢、金山一帶海岸線長期以來則有後退的趨勢,原來在陸上的大、小金山,現都已成為海岸孤島。

由於全市地勢低平,大部分地區都處於高潮位之下,每當汛期和江海高潮,特別是秋季大潮汛和颱風暴雨同牲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247075.html' target='_blank' >鼻窒剩資芙:嵋韁Γ牘怪L兩毯哇綜1踅睪R淮戀靨儼歡ǎ歡諫持蓿閉悄鹹嘈朧凳┗ぐ鬥撈人こ獺Ⅻ/p>

氣候

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溼潤,四季分明。年均溫15.7℃,1月均溫3.3℃,較同緯度內陸溫和,7月均溫27.4℃,夏季各月不如同緯度內陸炎熱。全年無霜期218天。10℃以上活動積溫近5000℃,持續達232天。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43毫米,夏季佔40.1%,冬季佔13.0%,季節分配較均勻,利於農業。6月中旬~7月上旬為梅雨期,梅雨過後西南風盛行,高溫乾燥,形成伏旱;8月下旬~9月上旬多臺風和暴雨;秋季時有連陰雨;冬春季則偶有寒潮侵襲,均對農業生產不利。

水文

境內水網密佈,水量充足。主要河流和湖泊有長江河口段、 黃浦江、 吳淞江蘇州河和澱山湖等。長江流經市郊北部,接納黃浦江後,東流入海。江口呈喇叭形向外展寬,最寬處達80公里。黃浦江至吳淞口匯入長江,深度一般為7~9米,1~2萬噸級船舶可直達上海港內各深水泊位。吳淞江為黃浦江主要支流,是上海同內地聯絡重要水運航道。澱山湖為市郊最大淡水湖泊,有水產、灌溉、交通之利。

土壤

市境江湖密佈,江海沖積作用旺盛,沖積土發育廣泛。由於地勢低下,江、河、湖、海水位較高,地下水埋深很淺,土地處於高度漬水狀態。土壤以漬潛型和淋溶—澱積型的水成和半水成系列土壤為主。前者主要是由沼澤土發育而成的青紫泥,集中分佈於西部澱泖低窪地區;後者主要為草甸土起源的黃泥土、溝幹泥、夾沙泥、潮沙泥及沙泥與濱海鹽漬土等,其分佈以東部碟緣高地和河口沙洲地區為主。一般土層較厚,結構較好。除青紫泥、溝幹泥質地略較粘重外,其他質地均較適中,耕性較好。

發展簡史

上海經歷了從海濱漁村到現代大城市的漫長髮展過程。據已發掘的青浦、金山、上海、松江、奉賢等縣的多處古代文化遺址,表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已有人類在上海地區勞動、生息。最早的居民主要在崗身以西從事狩獵、漁牧活動,爾後逐漸耕墾務農,形成聚落。此類聚落隨三角洲新漲灘地的拓伸而向東發展,大都具有海濱漁村特色。

戰國時期,今上海地區屬楚,為春申君黃歇封地。相傳黃歇疏鑿黃浦江,故黃浦江又稱春申江,上海亦別稱“春申”、“申”。古代上海一帶為濱海漁村,其時漁民在江河中栽插名為扈的竹編捕魚工具,以捕捉魚蟹;松江(今吳淞江)下游一帶,有“扈瀆”之稱,後“扈”演變為“滬”,是為上海簡稱“滬”的由來。從漢代起,上海就有鑄錢、冶鐵和煮鹽等作坊。隋唐時期,隨江南地區經濟的勃興,上海一帶生產也開始發展。唐開元初年(8世紀20年代),興修了南起鹽官,北至吳淞江的捍海塘,土地隨之進一步開墾,漸發展為重要產糧區。此後,市境人口及縣、鎮漸增,規模日益擴充套件。中唐以後,上海同海內外的經濟、 文化聯絡有所擴大。唐天寶五年(746)所設的青龍鎮(今青浦縣東北),已發展為貿易港口。後因岸線東移,距海日遠,其地位遂為北宋熙寧年間興起的上海所取代。南宋鹹淳三年(1267),設上海鎮治,屬華亭縣管轄。自此,上海成為新的貿易港口。

元至元十四年(1277),在上海鎮設市舶司,並建崇明州,繼而又設都漕運萬戶府。其時,上海鎮已為“華亭東北一巨鎮”。至元二十九年(1292)設上海縣,植棉業日趨興盛,手工紡織亦漸漸興起。烏泥涇(今龍華以南華涇鎮)人黃道婆,從海南島傳入紡織工具與技術,促進了手工棉紡織業的發展。至明中葉,松江地區(包括上海)已成為全國最大棉織業中心,有“木綿文綾,衣被天下”之稱。

明中葉以後,為防備倭寇侵擾,上海開始築城。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患平息,上海重獲發展。明末,上海已成江南絲綢棉布集散地。嗣後,清王朝為防南明鄭成功等抗清武裝的海上襲擊,再度實行海禁,海上貿易和漁業生產遭受嚴重打擊,資本主義萌芽亦遭摧殘。清康熙年間,海禁解除,於上海設江海關,海上貿易重又振興,經濟又趨活躍,上海逐漸成為全國貿易大港和漕糧運輸中心,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雅片戰爭以後,上海闢為通商口岸,英、法等國相繼在上海設立租界,設銀行、辦工廠、開洋行,霸佔了海關稅收大權,壟斷了絕大部分金融外匯和進出口業務,攫取了中國沿海南北洋和長江的航運權,從此上海成了帝國主義傾銷“剩餘產品”和榨取原料,對中國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侵略的重要據點。此後,隨洋務運動興起,清政府陸續在上海創辦近代工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上海的民族工業有了新發展,初步形成了楊浦、普陀兩個工業區和若干工業點。戰後,由於帝國主義國家捲土重來,到20世紀20年代初,上海民族工業處境困難。

1927年析江蘇省的上海、寶山、嘉定諸縣地,置上海市,直屬行政院管轄。1928年定為特別市。1930年又改為直轄市。轄舊市區及近郊,面積630平方公里。

抗日戰爭時期,上海工業遭受戰爭破壞,許多工廠陷入破產境地,民族工業持續不景氣,城市經濟和建設停滯倒退。抗日戰爭勝利後,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壟斷資本,控制和操縱了上海的電力、造船、化工、輕工等許多重要行業和金融、進出口貿易及航運事業,國內的官僚買辦資本則把持某些主要工業部門。此後,由於國民黨發動內戰,加之美貨充斥市場,通貨膨脹等,工廠倒閉之風又起。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上海工業生產始終未能恢復到戰前水平。

1949年以前,上海市區經濟活動分佈特點是:

(1)舊城區或租界,工業、商業和住宅區相互交錯,無明顯功能分割槽。

(2)在相互交錯中,又有相對集中的地段,如高階住宅區多分佈在後期擴大的租界裡;棚戶區則在租界外圍及碼頭、車站、鐵道和工廠附近;商業區主要集中在租界地區,尤以南京路(西藏路以東)、霞飛路(今淮海路陝西路以東)規模最大,多綜合性高階商店和銀行;金陵路、北四川路南段和福州路(浙江路以東)商業也較集中;舊城區則仍保留部分傳統商業或錢莊等。

(3)規模較大的工業主要分佈在用水及水運條件較好的黃浦江和吳淞江沿岸,如楊浦、普陀、南市等地區。一般內河小輪、駁船主要停靠吳淞江沿岸;長江及沿海客貨輪則集中在十六鋪一帶,吳淞江以東主要停泊外洋輪及沿海大噸位船舶。

1949年以後,上海直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1958年原屬江蘇省的嘉定、上海、松江、青浦、金山、奉賢、南匯、川沙和崇明等 9縣劃入。1984年市區擴大,將上述9縣中的川沙、上海、嘉定、寶山4縣部分地區劃入市區管轄。1988年撤寶山縣和吳淞區,設立寶山區。

人文概況

上海是中國工業門類較齊全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科學技術基地,又是中國優良河口海港、水陸交通中心。

人口與民族

隨行政轄區的多次調整及人口的自然增長,上海人口總數由1949年的773.14萬人,增加到1990年的1334.1896萬人;其中市區人口821.4436萬。約佔總人口的66.2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118人,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之一。郊縣人口密度,以市區為中心略呈環狀分佈,近郊大於遠郊,北部大於南部,東部大於西部。在9個郊縣中,以近郊的川沙縣和上海縣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分別為1366人和1066人;遠郊的青浦縣最低,每平方公里僅657人。

1990年全市社會勞動者人數為763.8萬人,佔總人口57%。同年,勞動適齡人口在業率達9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業人口職業構成是:從事製造業的人數佔在業總人口的52.3%;農業勞動者佔11.7%;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及倉儲業等佔8.7%;交通運輸郵電通訊佔4.4%,建築佔4.4%,教育文化藝術佔4.5%。從80年代末在業人口文化程度構成看,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佔6.41%,高中文化程度佔24.6%,初中、小學程度佔60.4%,文盲、半文盲佔8.6%。 其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比重雖不算高,但與全國相比,在業人口文化程度之高,仍屬前列。表明上海勞動力素質較高,具有明顯的技術經濟優勢。

上海人口除漢族外,少數民族約佔總人口的4‰。其中,人數較多的有回、滿、蒙古、壯、朝鮮、維吾爾等民族,大部分集中在普陀、南市、黃浦和楊浦等區。

城市職能

1990年與1949年相比,上海工業總產值增長了32倍,工業結構由以輕紡為主體,轉變為輕紡與重工業並重,化工、儀表等均有一定基礎的綜合型結構,上海已發展為大中小企業相結合、工業門類齊全,協作條件較好、具有較高科學技術水平與經濟效益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在城郊農業中,糧、棉、油均增長2~6倍以上,單產水平居中國前列;蔬菜、瓜果、豬、禽、蛋、奶、魚等食品生產和其他多種經營亦均有較大發展,農業已由以種植業為主,發展為農副工綜合發展的經濟結構。港口除碼頭泊位、岸線各有增長外,還相繼建成集裝箱碼頭、煤炭和糧食裝卸系列化作業線,以及聯運鐵路線。1990年港口貨物吞吐量1.396億噸,比1952年增加24倍。城市建設中,1949~1990年陸續新建6541萬平方米住宅,新增住宅面積約為上海50年代前住宅總面積的2.8倍;開闢了數十個工人新村或住宅區;改善了市區居民的住房條件。為適應經濟建設和生產發展,在市區邊緣闢建了漕河涇、長橋、周家渡、慶寧寺、高橋、桃浦、彭浦、吳淞、東溝、北新涇等近郊工業區和閔行、吳涇(已劃入市區)和松江、安亭、嘉定、金山衛等衛星城鎮。近年又開闢了虹橋、閔行、漕河涇 3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它們將成為上海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現代化新區。1990年4月,國務院正式宣佈開發、開放浦東,浦東新區將開發為上海中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和現代化的外向型工業基地、對外開放新視窗。上海已從單一結構的城市初步發展為以市中心區為主體,與周圍一系列工業區、衛星城鎮相聯絡的群體組合城市;成為中國具有重要工業、港口和外貿、科學技術基地等多功能的特大城市。

工業及其佈局

上海是中國發展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近代工業發展已有 140多年曆史。但1949年以前,上海工業基礎薄弱,且絕大部分為輕紡工業,結構畸形。1949年全市工業總產值中,輕紡工業約佔88.2%,重工業只佔11.8%。機械工業沒有製造整機的能力,僅能對進口機器和國內輕紡工業裝置進行裝配和維修;鋼鐵工業年產能力僅5000噸鋼;化學工業也只能生產少量的酸鹼和低階的硫化染料;儀器儀表工業基本空缺。當時,全市2萬多家工業企業絕大多數為小廠,分佈零星,多與住宅混雜,裝置簡陋,技術落後,產品重複,佈局極不合理。電力、煤氣等動力工業及交通、公用事業等重要部門都為外資壟斷;工業原料、燃料和工業產品銷售市場也多為外資控制,具有明顯的半殖民地工業特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原有工業基礎上,進行了幾次規模較大的改組、更新改造和佈局調整,創辦了石油化工、新型金屬材料、電子計算機、精密儀表和機床等,擴大了生產規模。近年來,在改造、更新輕紡工業的同時,重點發展了鋼鐵、石油化工、汽車製造、民用航空、電子和電站裝置等 6個新的骨幹工業。1990年重工業的比重佔48.12%,輕工業佔51.88%。1990年底,全市2635個全民所有制企業擁有的工業固定資產原值佔全國的1/18左右,工業總產值卻佔全國的1/11。其中,輕工業產值約佔全國的8.61%,重工業產值約佔全國7.35%;棉紗、棉布和化學纖維分別約佔全國的7.37%、7.89%和15.56%,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電視機分別佔全國的12.38%、41.79%、17.55%、13.9%、17.3%,鋼和鋼材、燒鹼、乙烯、塑料、金屬切削機床、轎車及大中型拖拉機的產量,在全國也佔相當大的比重。每年調出大量工業品,豐富全國各地市場,並遠銷國外。工業產品質量也有穩定提高,不少產品以質量優異而聞名國內外。

(1)機械製造工業。上海主要工業部門,迄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但在50年代以前發展極其緩慢。50年代以來,隨閔行機電工業區、漕河涇和松江儀表及高階輕工業為主的工業區、彭浦重型機械區、安亭汽車工業區等的建立和上海造船工業的蓬勃發展,機械工業生產已具有相當規模,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目前,產值約佔全市重工業總產值的1/5,在全國亦居首要地位。產品達百餘大類,1.8萬餘種,主要有冶煉及電力裝置,礦山、化工、紡織、輕工及農業機械,精密儀表、船舶、汽車及電子、電器等。

(2)紡織工業。上海第2大工業部門,主要分佈在普陀、楊浦兩區。50年代以來,經不斷挖潛、革新和改造,已形成具有棉、麻、毛、絲、化纖等部門及紡、織、染、造、修配套的紡織工業綜合體系,產值名列全國前茅。不少紡織品享有國際聲譽,是上海市出口產品數量大,創匯最多的工業部門。

(3)輕工業。上海有歷史基礎而又發展較快的工業部門。50年代以前,上海輕工業主要包括紡織、麵粉、捲菸、造紙、橡膠、皮革、肥皂和火柴等 8個行業。50年代以後,又發展了鐘錶、自行車、縫紉機、電視機、照相機、家用電器、塑料製品等產品的生產,現已成為全國自行車、手錶、縫紉機等產量最高、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生產基地。

(4)冶金工業。原為上海基礎薄弱的原材料工業。50年代以前,鋼產量低,品種少,規格不全。50年代以來,隨吳淞鋼鐵工業區的擴大,特別是80年代寶山鋼鐵總廠的興建,大大提高了上海的鋼鐵工業生產能力,1990年全市鋼產量914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13.79%,成為中國東部沿海的大型鋼鐵基地,在中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5)化學工業。新興的石油化工和合成材料工業發展最快,綜合利用國內石油、煤炭、原鹽等天然資源,主要生產酸、鹼和各種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多種複雜化工產品,品種近2萬種。主要化學工業區有金山、高橋、吳涇、桃浦。其中尤以金山衛石油化工廠、高橋化工廠和吳涇化工廠規模最大。

交通運輸

上海交通四通八達,海運、河運、陸運、空運等各種運輸方式兼俱,對促進上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繁榮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1)上海是中國最大港口、華東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世界十大港口之一。上海港位處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樞,扼長江入海咽喉,作為近海天然河口港,具有發展內河航運和海上運輸得天獨厚的條件。憑藉海上航道,可達沿海的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雲港、寧波、溫州、廈門、廣州、湛江、北海等港口;同時,依靠20多條遠洋航線,溝通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內河方面,以長江及吳淞江等水道與太湖流域及長江流域相聯絡。其腹地面積之廣,經濟之發達,為國內其他港口所不及,地位極為重要。

上海港區長達170公里,其中黃浦江從吳淞口至閔行段全長67公里,江面寬約500米,萬噸輪可常年通航,2萬噸級海輪全天可候潮入港,3萬噸級海輪亦可乘大潮出入。全港區現有碼頭總長1.71萬米,122個泊位,其中萬噸級泊位64個(約佔全國港口泊位總數1/6,其中深水泊位佔全國22.5%)。20世紀60年代港口裝卸已基本實現機械化,70年代又實現散裝貨裝卸系列化、自動化。1992年底已擁有7個萬噸級集裝箱泊位,裝卸能力達85萬標準箱。集裝箱運輸列入世界前十位。1990年上海港年吞吐量達1.396億噸,約佔全國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總量29%,其中大部分為國內集散轉運物資。貨物中約有半數以上為散裝貨,尤以煤炭為大宗,其次為石油、礦砂、礦石等。目前,上海港向東西兩翼擴充套件的寶山、關港新港區已建成,外高橋大型現代化新港也已初步建成。

(2)上海是滬寧、滬杭兩條鐵路幹線的起點,並以此與國內鐵路網相連線,迎送南來北往的旅客,裝卸、中轉各種貨物。1990年的貨運量5186萬噸,客運量2476萬人。今後,還將利用滬杭內環線、淞滬支線等鐵路,興建北起寶山鋼鐵總廠和石洞口發電廠,南至金山石化總廠,總長100公里的全國第1條城市快速有軌交通線,以緩解上海南北軸向交通。

(3)上海稠密的公路網是連線市區和衛星城及郊縣的紐帶,也是通往周圍省區的主要通道。目前正在建設滬寧、滬杭高速公路。公路運輸以短途客貨運輸為主。市內交通極為發達。以南浦、楊浦兩座大橋為連線點,溝通浦東、浦西的交通幹線──高架環城的內環線全長45公里,已動工興建。同時,還規劃建設全長89公里的外環線工程,作為連線各個工業和居住小區的快速幹道。

繼打浦路越江隧道建成通車後,總長2260米的延安東路過江隧道,以及南浦大橋和吳淞路閘橋等也已建成。世界跨度最大的斜拉橋──楊浦大橋正在興建中。此外,在恆豐北路建成中國第1座獨塔單索麵斜拉立交橋,改善了市區南北交通和鐵路新客站客流的疏導。 全長15.57公里的上海第1條地下鐵道將於1993年建成。

(4)上海是中國重要航空中心和三大國際航空港之一。有國內航線60多條,可直達北京、瀋陽、廣州、成都、西安、烏魯木齊及香港等大中城市。國際航線可達東京、大阪、長崎、舊金山、紐約、卡拉奇、洛杉磯等地。

貿易

上海商業發達,是中國特大型綜合性貿易中心,其商品生產能力、市場供應商品量、內外貿易額、商品週轉速度、商業情報靈敏度、商情預測水平、金融服務等,均在全國各貿易中心中居首位。在國內貿易方面,上海調往全國各地的工業品約佔全國工業品調撥總值的40%,其中布匹、呢絨、自行車、縫紉機、電視機、照相機的調撥量居全國第1位。在對外貿易方面,上海亦為全國最大的進出口岸,外貿出口商品總值約佔全國的1/5,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係。

上海商業行業繁多,商業網點多達3.4萬多個,遍佈全市各地,形成多層次商業網點,商品零售額居全國之首。市區的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西藏路和豫園(見老城隍廟等地是大型商店、專業商店和特色商店最集中的地方,構成上海商業中心的主體。其中尤以南京路最為著名,擁有大型商店及各具特點的專業商店、經營全國各地名特產品的特色商店350多家,成為上海市區久負盛名的最大商業中心。福州路的文化街、北京路的五金街、金陵路的百貨街和延安路的工業產品自銷門市部,也都是名聞遐邇的特色商業街。近年來,市區和郊縣還設立數百個集市貿易點。

文教科技

上海文教科學技術基礎雄厚。全市現有全日制高等院校48所,各類自然科學研究機構1069所,各類社會科學研究機構24所,學術團體100多個,擁有各類科技人員60多萬。全市高等學校多分佈於市區邊緣或近郊地段,在東北部的江灣五角場一帶,集中了復旦、同濟、外語、體育、財經等院校,形成本市較為集中、規模較大的文教區。市區西部有華東師大、政法學院和中國紡織大學等;西南部有交通大學;南郊漕河涇、梅隴一帶有上海師大、華東化工學院等。市區南部楓林橋一帶則是科研院所分佈地。目前正在浦東興建亞洲最高的電視發射塔。由於上海是中國發展最早的工業基地,全市擁有一支技術熟練的老工人和技術人員隊伍。同時,由於上海是一個對外開放城市,同國外的經濟、貿易、科技、文化聯絡和友好往來日趨頻繁,有利於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促進上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農業及其佈局

上海郊區共有耕地32.32萬公頃,機耕、機電排灌面積分別佔耕地面積的90.7%和98%,並有89%的耕地成為旱澇保收的穩產高產農田,是國內機械化、水利化和生產水平都較高的農業區域之一。種植業以水稻和小麥等糧食作物生產為主,稻穀約佔糧食總產量74%,三麥約佔24%。1990年每公頃產糧5745千克。現有棉田 1.29萬公頃,每公頃平均產棉945千克,年產皮棉1.2萬噸左右,為全國著名高產棉區之一,又是本市棉紡織工業重要原料產地。 油菜是郊區主要油料作物,1990年播種面積9.29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1950千克。畜牧業是上海郊區農業重要組成部分,1990年底生豬存欄237.5萬頭,產豬肉23.3萬噸;市區消費的鮮牛奶和大部分淡水魚也都靠郊區供給。郊區蔬菜生產主要分佈於上海、嘉定、川沙等近郊縣及青浦、南匯兩縣的部分鄉村,1990年有菜田7.76萬公頃,大體以市區為中心,由市區邊緣向外呈雙層環狀分佈,內層菜田面積較大,外層較小。60年代以來,本市蔬菜自給率已從1949年以前的33%提高到90%左右。

為適應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居民生活之需,上海的農業具有市郊農業的特色,優先發展蔬菜和豬、禽、蛋、水產等的生產。50年代以來,經不斷開發和經營,郊區農業生產已形成4個農業區域:

(1)近郊及蘇州河沿岸蔬菜、副食品區。包括上海、嘉定、川沙、青浦、南匯等縣靠近市區和蘇州河沿岸的30鄉,是以種植蔬菜為主或今後發展蔬菜生產的適宜地區,農牧結合,豬、禽、蛋、奶生產基礎較好。

(2)西部窪地商品糧、淡水水產區。包括市區西郊的松江全縣及青浦縣的大部分鄉村、金山縣北部和嘉定縣西部的部分鄉村,集中了全市糧田面積的1/3以上,提供的商品量約佔全郊區商品糧總量的 2/3,為本市著名的“穀倉”。此外區內密佈的澱山湖等湖、河水域,有利於發展淡水養殖和捕撈。精養魚塘也較多,單產水平高,是本市理想的淡水水產養殖基地。

(3)沿江、沿海平原商品棉、油區。位於市區北部、東部沿江、沿海地帶,包括奉賢全縣及嘉定、寶山、川沙、南匯、上海、金山等縣的大部或部分鄉村,集中了全市大部分棉田,是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區內油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市一半左右,油選單產遠高於全市平均水平,成為全市商品食油的重要來源。沿海一帶圍墾灘塗,可用於發展水產養殖和奶牛飼養等。

(4)江中沙島商品棉區。包括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的27鄉及9國營農場。區內棉田面積約佔全市1/5,所產棉花質地優良,可紡高檔棉織品,是出口棉紡織品主要原料供應基地。其次,本區還是全市大白菜、西瓜等副食品基地之一。區內長江口有豐富水產資源。

城市地域結構

與上海現有職能相適應,城市地域結構在部分保留原有特點的基礎上,已有顯著改觀:

(1)加快工業區和衛星城鎮建設,改善上海工業生產佈局。1949年以前,上海市郊以農業為主,工業比重很小。為了改變上海人口、工業過分集中於市區,佈局混亂的局面,將市區工業、人口向郊區城鎮適當擴散。從1958年起,在市區邊緣闢建了漕河涇、高橋、桃浦、彭浦、長橋、高橋、周家渡、慶寧寺、北新涇等許多近郊工業區。其中佔地 5平方公里的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是中國最早興建的技術開發區。同時,又陸續開闢了閔行、吳涇、安亭、松江、吳淞、嘉定、金山衛等衛星城鎮,不僅向郊區擴散了市區工業和人口,並在遠近郊區逐漸形成圍繞市區的不同規模、各具特點的一批工業區和衛星城鎮,使上海工業生產佈局有了明顯的改善,上海逐步由單一城市發展為群體組合城市。

(2)促進舊城區改造,闢建大批新村和住宅區,基本改變了舊有棚戶區及城市環境的面貌。50年代以來,主要是在市區邊緣地帶闢建長白、鞍山、彭浦、曹楊、虹橋、上鋼等 150多個大小新村。其次,結合舊棚戶區改造,建成大量新住宅區。1980~1990年累計新建住宅4259萬平方米,市區人均居住面積由4.4平方米提高到6.6平方米。結合新工業區和居住區的開發和舊城的改造,各項市政公用設施也有較大發展。

(3)大力發展多層次商業網點,方便群眾生活,減輕和緩和了市中心區繁華商業區的擁擠情況。從50年代起,除四街一場(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西藏路和豫園商場)商業中心主體外,市區又發展了多個商業中心,如靜安寺、曹家渡、徐家彙等。此外,在各新村、住宅區及大企業單位,均設定了不同等級的商業網點。80年代初,又著力恢復和發展金陵路的商店,將其開闢為另一全市性商業街道──第2條南京路。

參考文章

上海市臨港新城汙水處理廠設計廢水治理上海市虹口區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上海市虹口區歐陽路街道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上海市嘉定區嘉定鎮街道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條例第九條的內容、主旨及釋義法律釋義和解釋上海市楊浦區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條例第十三條的內容、主旨及釋義法律釋義和解釋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條例第十四條的內容、主旨及釋義法律釋義和解釋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條例第十八條的內容、主旨及釋義法律釋義和解釋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條例第十九條的內容、主旨及釋義法律釋義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