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擴散電極

[拼音]:Ke'erqin Caoyuan

[英文]:Horqin Caoyuan

又稱科爾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稱命名。位於北緯42°5′~43°5′,東經117°30′~123°30′。海拔250~650米,處於西拉木倫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間的三角地帶,西高東低,綿亙400餘公里,面積約4.23萬平方公里。屬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翁牛特旗、奈曼旗、敖漢旗與哲裡木盟的開魯、通遼和科爾沁左翼後旗和庫倫旗轄區。

地質構造上屬於鬆遼臺向斜、吉林準褶皺帶和內蒙古褶皺帶三大地質構造單元。第四紀以來草原西部緩慢上升,東部輕微下沉,由下更新世到全新世相繼沉積了厚達200餘米的鬆散巖系,組成了坨、甸的物質基礎。

氣候冬寒冷、夏炎熱,春風大。年均降水量360毫米,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配不均,多集中6~8月份,冬季以西北風為主,春秋則為西南風,年均風速3.5米/秒,最大風速可達21.7米/秒,大風日數常達30天左右。大風是沙地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全區日照2900小時,日照率達67%,10℃以上活動積溫3160℃,無霜期140~150天。

科爾沁草原坨、、甸並存。坨子地是指相對高度2米以上的流動、半流動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土壤為白沙土和黃沙土,植被主要有沙米隱子草、蘆葦、小黃柳、榆樹等。地是指相對高度在2米之內較平緩的沙土地,土壤為黃沙土和慄沙土,植被主要有隱子草、羊草、冰草等。甸子地則指分佈在坨、地內部及其之間的低溼地,多由各類草甸土組成,植被主要由羊草、寸草苔、地榆、拂子茅、馬藺等組成。

科爾沁草原歷史上曾為河川眾多、水草豐茂之地。據記載,公元10世紀時自然條件是“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直至19世紀初扎魯特旗東南還留有松林。但至19世紀後期,因濫墾沙質草地,砍伐森林,曾號稱“平地松林八百里”的赤峰以北而今已成茫茫沙地。由於人類對草原的不合理利用,甸子地不斷縮小,坨、地擴大,沙化面積急劇增加,最終形成了大片沙地。坨甸兩者所佔相對面積為3:1,生產發展和人類生活受到直接威脅。為防止沙化、草場退化和土壤鹽化,採取了草場封育,翻耕補播、人工種草、引洪淤灌、防止過牧及營造防護林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科爾沁草原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的多民族聚居區。

參考文章

科爾沁草原(HorqinCaoyuan)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