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

[拼音]:chichan shu

[英文]:Oreolalax

鋤足蟾科角蟾亞科的1屬。齒蟾是中國的特有屬,現有13種。主要分佈於四川西部和南部、雲南西北部、貴州北部和湖北的利川等地。雄蟾胸部有 1對刺團,繁殖季節後多脫落。股部多有股腺。瞳孔縱置;鼓膜多隱於皮下;舌後端有缺刻。上頜有齒。背面面板多粗糙。成體以陸棲為主,多生活在樹木叢生的山溪附近。有的種(如普雄齒蟾O.puxiongensis)多在沼澤地水蕩或小溪內。齒蟾白天常隱蔽在溪邊朽木下、有苔蘚腐葉的泥洞或石隙間。夜出活動,多爬行,行動緩慢。繁殖季節進入溪流內,多在5~6月抱對產卵。卵產於溪內大石底面。卵群多成環狀,有的隨環境而異,成堆狀或條形。每群卵約100~300粒,卵徑約3.5毫米。蝌蚪左出水孔型,底棲在溪流水蕩石下,以水藻等為主要食物。經1~2年完成變態,成體營陸棲生活。紅點齒蟾大多棲於石灰岩溶洞內的溪流附近,可在離洞口數十米深的黑暗環境中生活。蝌蚪全長可達120毫米,在洞內長期無光條件下生活,面板顏色透明,內部器官清晰可見;眼小;如將它置於光亮處飼養,體色漸深,內臟不易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