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趾鶉屬

[拼音]:daxiongmao

[英文]:Ailuropoda melanoleuca; giant panda

食肉目大熊貓科的 1個單屬單種。(見彩圖)。體型較大,外形似熊,頭較圓象貓,因而得名。因其毛色黑白相間,主要棲息於竹林中,俗稱花熊或竹熊,古籍上記載的貘、貊、豼、貅、白羆等均指此獸。

大熊貓體長1.2~1.5米,體重50~80千克,但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最大個體體長可達1.8米,體重近200千克;體毛以白色為主,但四肢與肩胛部有連片的黑色毛區,眼區有形似眼鏡的黑斑,耳、鼻端和尾端也皆為黑色。

大熊貓是一個孑遺物種。曾有活化石之稱,但不確(見化石)。據古生物學研究,它起源於更新世早期,在更新世中期最繁盛,其化石遍及中國秦嶺和長江以南諸省,在陝西北部、山西、北京等地也有零星發現。由於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特別在新石器時代之後,伴隨農業的出現和發展,大熊貓的數量不斷減少,分佈區一塊塊地消失。據文獻考證,直到公元前,在中國河南、陝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還都有大熊貓分佈,但目前大熊貓已僅生存在南起四川省大、小涼山,沿邛崍山向北至岷山和甘肅省白水江上游,以及陝西省秦嶺等少數地區。

現代大熊貓的典型棲息環境特點是山高、谷深、樹高、竹密。茂密的竹林既是它們的食料基地,又是其藏身和繁育後代的場所。大熊貓雖屬食肉獸,卻喜素食,據調查,它們取食的植物有50多種,偶爾亦吃動物,但主要食物為少數幾種細小的箭竹類植物,尤喜吃這些竹類的筍和較青嫩的莖、葉。虎、豹等天敵無法鑽進茂密的箭竹叢追獵,而它們卻能在其中穿行自如;偶遇豺群圍襲,還能迅速爬上竹林中高大的喬木,隱身於枝杈間,此刻,其黑白花紋還可起到保護色作用。大熊貓在形態構造上,以及生態和生理上都有不少與這種獨特生存環境相關的適應特點。譬如,裂齒退化,臼齒咀嚼面變寬,適於壓咬和嚼碎竹稈;竹類較難消化,而且大熊貓的消化器官同所有食肉獸一樣,腸道短,盲腸不發達,咀嚼和消化食物都比較粗糙,因此它們每日食量很大,取食頻繁,當它們在竹叢中穿行時,常邊走,邊吃,邊排洩,在其棲息地幾乎到處可見到一團團長約10~15釐米,直徑5~7釐米,長圓形,兩端稍尖,由一段段碎竹片構成的糞便。

大熊貓既怕酷熱,又畏嚴寒,冬季不蜇眠,一年四季活動,有隨氣溫變化進行垂直遷移習性。夏秋季節多在中山帶以上活動,而在冬春時節則向低山區積雪較少的向陽山坡或溪邊轉移。常到河溪邊喝水,飲水量很大,冬春季節常把肚子喝得很脹而行動蹣跚。大熊貓性溫馴,不怕人,行動緩慢,能泅水,善爬樹,有剝樹皮行為。

野生大熊貓多在春末夏初發情交配,此時可聽到它們特有的低沉的求偶叫聲。晚秋產仔,每胎產1~2仔。初生幼仔很小,僅100克左右,不睜眼,體裸露無毛,死亡率高達30~50%。幼獸生長髮育較慢,半年後始能獨立取食。6~8歲性成熟,由於發情期持續時間短,多數只有10天左右,常出現雌雄發情不同步而不能配育。自然壽命約25~30年。

現代大熊貓屬殘存分佈的瀕危物種,其數量稀少,只有幾十個互不相連的斑點狀分佈區,估計總數僅有幾千只,而且每逢其棲息地竹類因自然開花而大面積枯死時,都有大批大熊貓死亡,其分佈點也隨之減少。其瀕臨絕滅的主要內因是其器官結構功能較原始,感覺遲鈍,繁殖存活能力低下,以及較多依賴特化的外界生存條件,應變能力很差等;人類對其生存環境的開發則是致使其瀕危的重要外因。

為救大熊貓,延緩其自然衰亡程序,中國將它們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從1965年以來,先後在四川省平武、南坪、青川、北川、汶川、寶興、馬邊、美姑,甘肅省文縣和武都,陝西省佛坪等縣建立了十幾個大熊貓為主的自然保護區。近年來還在臥龍和白水江兩個自然保護區中建立了大熊貓保護和研究基地。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大熊貓是延續其種系的又一重要途徑。1963年北京動物園首開人工繁殖成功的世界紀錄,昆明等地動物園的大熊貓也相繼繁殖成功。70年代以來北京動物園又取得人工授精繁殖和低溫貯存大熊貓精液的成功經驗,為延續大熊貓種系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參考文章

水中大熊貓鱘鰉魚水產/漁業植物中的大熊貓:珙桐的作用與價值觀賞園藝大熊貓的由來生物趣聞中華秋沙鴨的中的大熊貓、外形特徵、地理分佈、生活習性、生長繁殖、保護現狀、保護現狀、保護現狀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