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生伏打效應

[拼音]:xiaoshengshi

[英文]:anechoic room

所有邊界上都覆蓋能有效地吸收聲能的吸聲材料,使室內形成自由場的聲學實驗室。它的用途主要是進行傳聲器的自由場校準,以建立空氣中的聲壓基準;測試電聲儀器、裝置及器件等的聲學效能;測定各種機器和裝置等聲源的噪聲功率及聲譜分析;有關語言、聽覺、聲波等的基本特性的研究。

消聲室所用的吸聲材料,要求吸聲係數大於0.99。一般使用漸變吸收層,常用尖劈或圓錐結構,以玻璃棉作吸聲材料,也有用軟泡沫塑料的。例如一個10×10×10m3的實驗室,每面敷設1m長的吸聲尖劈,其低頻截止頻率可達50Hz。在消聲室中進行試驗時,被測試的物件或聲源等置於中央的尼龍絲網或鋼絲網上,由於此類網能承受的重量有限,故只能測試重量輕、體積小的聲源等。(見彩圖)

由於實際需要,自70年代起發展了一種稱為半消聲室的聲學實驗室。此半消聲室除要求地面為硬質剛性反射面外,其餘與消聲室相同。當聲源或接收器置於地面上時,聲源和接收器之間只有直達聲而沒有反射聲,故在地面上的半空間中有同消聲室中那樣的自由場。半消聲室的優點是由於地面是硬的,能承受較大的重量,適宜測量如車輛、大型機器、裝置等的噪聲功率且使用方便,造價比消聲室低廉;缺點是當聲源的等效聲中心或接收器高出地面較多時,聲反射的影響使聲場嚴重偏離自由場,這種現象在頻率高時更為顯著,因此半消聲室存在有高頻限。

卦限消聲室是一個相鄰的三個面為硬反射面,另三個面上裝有吸聲尖劈的實驗室。三個反射面形成三面鏡子,如聲源或接收器置於此三反射面的交點上,則聲源和接收器之間和半消聲室相同,只有直達聲而沒有反射聲,使在其中形成自由場。由於聲源或接收器只能置於交點上,故在實際使用中將受到很大限制。

消聲室的效能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一般用檢定自由場的方法來檢驗,即點聲源在其中產生的聲壓應與到聲源的距離成反比,實測聲場與理想自由場的偏差,是用以衡量消聲室效能優劣的主要指標。在一般的聲學測試中,要求此偏差不大於±1dB;對於傳聲器校準,則要求在校準距離附近此偏差不大於±0.1dB。

消聲室除了應滿足自由場的要求外,還要求有較低的本底噪聲。故在消聲室與基礎之間,還需採取一定的隔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