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海綿綱

[拼音]:pingjun haimian

[英文]:mean sea level

指某地一定時期內每小時海面高度的算術平均值,又稱平均海水面。它是大地測量和海道測量中的高程起算面,又稱零面或基準面。1956年以前,中國的高程系統有大沽零點、青島零點、廢黃河口零點、吳淞零點、坎門零點、羅星塔零點、珠江基面等。1956年以後,統一規定以青島驗潮站的1950年至1956年潮汐觀測資料算得的平均海面作為高程基準面,並命名為黃海平均海面。中國測定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程為 8848.13米,就是從黃海平均海面起算的。歐洲地區和美國分別以阿姆斯特丹和波特蘭驗潮站的多年平均海面作為高程的基準面。這些地區性的高程基準面,也叫區域性的大地水準參考面(見大地水準面)。

某地平均海面高度一般從該地驗潮站零點(水尺零點)起算。按連續驗潮時間長短可分為:日平均海面,即一天24或25個整點時的海面高度的算術平均值。在一天內基本上消除了潮汐影響。月平均海面,連續一個月內的每小時海面高度的算術平均值,基本上消除了每日海面升降的影響。年平均海面,一年內各月的月平均海面高度的算術平均值,基本上消除了氣象週期波動的影響,即月平均海面的季節變化。多年平均海面,各年的年平均海面高度的算術平均值,消除了潮汐的長週期(如天文要素以18.6年為週期)波動的影響。多年平均海面一般可用18.6年或更長時期的連續觀測資料算得較精確值,也可按各分潮的不同時間的潮高來計算。

平均海面的變化同天文、氣象、海水密度、基本環流結構以及地理條件等的影響有密切關係。在同一地點,日平均海面受氣象變化,主要是氣壓和風的變化影響較大。中國的月平均海面有明顯的季節變化(主要是海水密度變化和氣壓變化引起的),而年平均海面差異較小。中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的各長期驗潮站的多年平均海面,相差幾釐米至幾十釐米。

平均海面及其變化情況,可為海洋學、固體地球物理學(如地球形狀)的研究提供有價值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