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津和郎

[拼音]:Zheng He Hanghai Tu

明代航海圖籍。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後人多簡稱為《鄭和航海圖》。約成於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間。原圖為自右而左展開的手卷式,茅元儀收入《武備志》卷二百四十後改為書本式,共二十四頁,包括茅元儀序一頁,圖二十頁,《過洋牽星圖》二頁(四幅),空白一頁。

該圖製作於鄭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後,全體下洋官兵守備南京期間。其時正值明宣宗朱瞻基醞釀再下西洋之際,因將鄭和船隊歷次下西洋航程綜合整理,繪製成整幅下西洋全圖,為鄭和使團適應下西洋的需要而集體編制的不朽之作。全圖以南京為起點,最遠至非洲東岸的慢八撒(今肯亞蒙巴薩)。圖中標明瞭航線所經亞非各國的方位,航道遠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牽星高度;對何處有礁石或淺灘,也都一一註明。圖中列舉自太倉至忽魯謨斯(今伊朗阿巴丹附近)的針路(以指南針標明方向的航線)共五十六線,由忽魯謨斯回太倉的針路共五十三線;往返針路全不相同,表明船隊在遠航中已靈活地採用多種針路,具有高超的航海技術和較高的海洋科學水平。在圖中鄭和船隊所經之地,均有命名。圖中的約五百個地名中,外國地名約三百,大大超過汪大淵《島夷志略》一書所收的外國地名。

15世紀以前,中國關於亞非兩洲的地理圖籍,以《鄭和航海圖》最為詳盡。受到當時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該圖仍採用傳統的繪畫方法,圖中的地域大小、遠近比例,都只是相對而言的,有些地方的方位甚至有錯。但只要瞭解其繪製方法,結合所記針路及所附的《過洋牽星圖》,並以今圖對照,便可發現該圖在描繪亞非沿海各地形勢,以及在認識海洋和掌握航海術等方面,在當時都達到了較高的科學水平。該圖不僅是研究鄭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圖籍,在世界地圖學、地理學史和航海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