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

[拼音]:Feiluo

[英文]:Philo Judaeus (約公元前30~公元45)

古猶太神祕主義哲學家,亞歷山大里亞學派猶太人宗教哲學的主要代表。其著作有:《論世界的創造》、《論賞罰》、《論犧牲獻祭》、《論夢》等。斐洛企圖融貫猶太神學和柏拉圖以及斯多阿學派的哲學。他認為宗教的啟示是最高的權威,希臘哲學中的精華都源出於它。他以寓言來解釋聖經,認為宗教信條有字面的(表面的)意義和象徵的(精神的)意義,宗教的啟示以象徵來表示,而哲學則用概念來表示,希臘哲學只是舊約中的完全真理的矇昧的啟示。他認為,神是超出世界之上的,神對世界的作用須通過中介,而“邏各斯”即柏拉圖的理念或猶太教的天使,就是神和人之間的中介;神對邏各斯和邏各斯對世界的關係都是一種遞減的流溢,如同火光從火堆中放射時越來越暗一樣;人的靈魂是由上帝流溢的,因此它必定與上帝相象。斐洛關於“原罪”、“棄世”、“禁慾”、“靈魂得救”、“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成為基督教的基本道德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