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戰鬥

[拼音]:Dongda Si

[英文]:Todai-ji

日本古代佛教寺院。位於奈良雜司町。741年聖武天皇下詔仿中國寺院建築結構興建。因位於平城京 (奈良舊稱 )之東,故名東大寺。曾於1180年和1567年兩次遭兵火。歷代多次修繕。

該寺坐北向南,寺門重建於1199年,按天竺式樣建造,有18根長約30米、直徑約 1米的木柱,是日本最大的寺門。大佛殿始建於公元 752年,1708年重建,面寬57米,進深51.5米,高46米,為世界最大、最高的木構大殿。又經 1903~1911年和 1974~1980年兩次大整修。殿內供奉銅鑄大佛。大佛始鑄於747年,752年鑄成,舉行開光儀式。佛高16.21米,銅座高3.35米,重量452噸。大佛因地震和兵火曾損壞,17世紀重修,恢復原樣。殿前有建立時期的遺物“金銅八角燈籠”,高4.62米。殿的東面有鐘樓,13世紀重建,內有 752年鑄造的梵鍾,高3.86米,口徑2.74米,重26.3噸,為日本最大的古鐘。殿的西面有戒壇院。754年中國唐代高僧鑑真在殿前修設戒壇向聖武皇上、孝謙天皇以及僧侶們講授戒律,建立了律宗。次年將戒壇移至現址,江仁時代重建。殿北有正倉院,建於天平年間早期,是木質校倉結構建築,屋頂為四阿式,內部分為北倉、南倉和中倉 3室,珍藏有聖武天皇生前用的服飾、日常用具及 756年光明皇后的《東大寺獻物帳》一卷,還有東大寺大佛開光作佛事時的衣物、武器、樂器、伎樂面(假面)和當時的文書、繪畫等。寺內建立時期的建築有轉害門、三月堂即法華堂及後世重建的二月堂、四月堂、開山堂等。其中二月堂於1667年毀於火災,1669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