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甲制度

[拼音]:Cai Chusheng

中國電影編劇、導演。廣東潮陽人,1906年1月12日生於上海。1968年7月15日逝世。讀過4年私塾,後以各種舊報紙作為課本,刻苦自學。1925年,在汕頭參加店員工會,組織進業白話劇社,擔任戲劇演出的編劇、導演、演員,並試寫文章和繪畫。1926年,和進業劇社的同人協助上海華劇影片公司在汕頭拍攝外景,萌發了對電影的興趣。1929年到上海,曾在幾家影片公司當臨時演員、劇務、美工、宣傳、場記、置景、副導演、編劇,學習電影藝術的各門知識。1929年,入明星影片公司,任鄭正秋的助理導演和副導演,協助拍攝了《戰地小同胞》(1929)、《碎琴樓》(1930)、《桃花湖》(1930)、《紅淚影》(1931)等 6部影片。1931年夏,加入聯華影業公司,正式擔任編劇、導演。先後創作了《南國之春》(1932)和《粉紅色的夢》(1932)。這兩部作品反映出濃厚的感傷情調,脫離了當時的嚴酷現實。受到了左翼電影工作者的善意批評。在此期間,蔡楚生與他人聯合編導了反映“一二八”抗日的故事影片《共赴國難》(1932)。1933年,蔡楚生參加了中國電影文化協會,被選為執行委員,接著導演了影片《都會的早晨》,標誌著他創作思想上的重大轉變。1934年,編導影片《漁光曲》(見彩圖)以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轟動影壇,創造了當時中國影片賣座的最高紀錄。影片在1935年2月舉行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榮譽獎”,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1935年到抗日戰爭爆發前,他先後導演了《新女性》、《迷途的羔羊》(見彩圖)和《王老五》等影片同時,還創作了《飛花村》、《兩毛錢》和《歌舞班》 3個電影劇本。抗日戰爭爆發後,蔡楚生由上海到香港,團結一部分粵語電影工作者,積極籌劃拍攝抗戰影片,於1938年連續編寫了《血濺寶山城》和《遊擊進行曲》兩部粵語影片的劇本。後又編導了表現上海人民在淪陷區進行不屈鬥爭的影片《孤島天堂》(1939)和歌頌香港工人熱情支援抗戰的影片《前程萬里》(1940)。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蔡楚生回到上海,參加聯華影藝社和崑崙影業公司的建立,並任崑崙的編導。1947年,與鄭君裡合作編導《一江春水向東流》見彩圖。這部影片,再次創造了國產影片賣座的最高紀錄,當時被譽為“中國電影發展途程上的一支指路標”。同年冬,去香港,參加了推進華南電影的改進工作。1949年到北平,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電影局藝術委員會主任和電影局副局長、中國電影工作者聯誼會和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等職。195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蔡楚生在擔任電影領導工作期間,把全部心血獻給了社會主義電影事業,對繁榮創作,提高藝術質量,培養專業隊伍,開展理論研究和出版工作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貢獻。1958年,他在珠江電影製片廠編導了影片《南海潮》(只完成上集,1963)。影片具有濃烈的時代氣息和地方色彩,上映後,受到觀眾的歡迎。

從30年代到60年代,蔡楚生的電影創作,緊扣時代的脈搏,傾訴了人民的心聲。他吸取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的結構特點,影片的故事內容豐富、情節曲折、結構完整、層次分明,引人入勝。同時,他善於運用對比、呼應的藝術手法,把貧與富、美與醜、善與惡等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物和生活場景組接成有鮮明對照意義的鏡頭,使其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以及細膩的細節刻畫,又都使他的電影創作顯出獨特的風格。

蔡楚生除編導、拍攝影片、擔任電影領導工作外,還發表過散文、雜文、電影理論、電影評論和回憶錄文章多篇。其中,《對分鏡頭劇本和文學劇本的一些看法》及《創作四題》等,闡述了他的實踐體會和對電影藝術的精闢見解,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