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曾亮(1786~1856)

[拼音]:yinyingzhuyi

20世紀20年代初期至30年代末期印度印地語詩歌中的一個主要流派。“陰影主義”一詞是從孟加拉語借用而來,本身沒有實際意義。這一流派的主要傾向是要求個性解放的浪漫主義,帶有民主和人道主義的色彩,同時也包括神祕主義、唯美主義和傷感主義等各種思想傾向。由於20世紀初期民族獨立運動的開展,廣大群眾投身於反殖民主義和反封建的鬥爭,爭取自由和個性解放。詩人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並從西方的浪漫主義詩歌和泰戈爾的作品中受到了啟發,開始革新被舊傳統和法式詩歌所束縛的印地語詩歌。這時詩人轉而描寫自然景色、自由戀愛、對幸福的憧憬和追求以及個人的痛苦與歡樂等,有的還描寫現實中反對封建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鬥爭。詩歌的音節和格律的限制也被突破。而浪漫主義詩人除了共同要求個性解放外,其他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人們認為這一流派的三大詩人是傑耶辛格爾·伯勒薩德、尼拉臘、蘇米德拉南登·本德。